CN103975203A -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5203A
CN103975203A CN201280059749.2A CN201280059749A CN103975203A CN 103975203 A CN103975203 A CN 103975203A CN 201280059749 A CN201280059749 A CN 201280059749A CN 103975203 A CN103975203 A CN 10397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member
air
discharge
diffuser
checker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97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恩·迈克尔·约尔·巴登霍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 Pu Co Ltd
Kaip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 P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1905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1905055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 P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 P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5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6Arrangements for air-circulation by means of induction, e.g. by fluid coupling or thermal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24F13/068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formed as perforated walls, ceilings or fl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气扩散器,其包括多个排放元件(4a-4b),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使其能被设置在所述扩散器中以在平面中邻接形成所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布置。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可被移出所述平面以调整其方向。

Description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空气扩散器和一种包括所述空气扩散器的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许多具有大空间的建筑物包含空气输送系统,其中空气通过一个或多个侧吹扩散器被传递到使用空间并混入其中,所述侧吹扩散器可以位于侧壁或隔墙内。
此系统可以通过格栅输送供气,每个所述格栅主要将所述供气作为单个空气喷射流输送到所述空间中。所述空气喷射流的排放方向可以通过可手动绕垂直和/或水平的轴旋转的水平和/或垂直的叶片调整。因此,所述排放方向可以在最多两个平面上被手动调节-向上向下和向左向右,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叶片方向至汇聚或发散来增加或减少水平投射,从而分别集中或分散排放气流模式。
为了使等温气流实现在固定的终端速度下给定轴向投射,从格栅被轴向排放的所述气流的所需速度主要与排放气流的体积量成反比。因此,为了实现从格栅给定投射,所述格栅的有效排放直径需要基本上与体积量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以实现必要的逆排放速度关系。这导致格栅开口排放尺寸增大(因而获得“更厚的”供应气流),并导致排放速度降低(导致更多“波动的”供应气流),较大的空气流量可以从格栅排放。
相应的,这些因素可以降低排放气流的稳定性(例如,通过在非等温应用中增加不受控制的气流轨迹偏差,或由于来自空间中其他来源的空气运动)。这些因素也增加了温度和速度偏离空间的平均水平偏差(如热和闷热,寒冷和通风点的趋势)。换句话说,随着需要均匀的温度和速度分布的空间与侧吹格栅的适配性降低,每个格栅排放的体积量增大,特别是在需要无通风舒适性的情况下。为了克服这一限制,当每个侧吹格栅排放大体积量空气时,或当需要更高舒适性时,高度诱导侧吹扩散器,如多喷嘴扩散器,可以用来作为格栅的替代。这是因为多喷嘴扩散器会向供应气流引入大量室内空气。这会引起排放速度迅速下降,从而允许使用相对高的排放速度以稳定所述排放气流,同时通过气流迅速减速减少通风风险。
此外,多喷嘴扩散器可以打破供气和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从而在非等温应用中降低气流的轨迹偏差,以进一步稳定气流的轨迹,同时最小化所述空间中的温度偏差。这种甚至具有很大空气流量的高度诱导排放可以产生更稳定的具有低终端速度的水平投射,同时快速均衡供应气流流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实现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并比通常在相同的空气流量从以类似方式投射的格栅排放时可能发生的通风风险要少。
高度诱导多喷嘴扩散器可以向基本具有低速流动(因高度诱导所带来的排放速度迅速下降)的高的质量流量(主要是空气加上大量引入的次级空气)的空间提供气流。这些气流可以同时适用于比较短的投射,因为低速气流可以防止通风,和相对较长的投射,因为高质量流量的气流的高动量能够确保相对高的最大投射。这与来自格栅来的气流相反,对每个空气流量和扩散器叶片来说,其具有相对窄的可投射范围,从而进一步降低舒适性,并增加HVAC调试成本和使用者投诉。
多喷嘴扩散器的高度诱导特性也可以凭借用大量较冷的室内空气有力地稀释所述暖热供气提高系统的热性能,,从而将浮态供应气流分层降低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现有技术的多喷嘴扩散器的排放方向可手动调节,例如通过以球承(ball-in-socket)布置来旋转单个喷嘴,或通过将喷嘴和固定斜面一起整合入可旋转的圆盘,所述圆盘平行于扩散器排放面,并从所述扩散器排放面突出或凹入扩散器排放面。在现有技术的多喷嘴扩散器中,球承的和可旋转的圆盘形式的扩散器排放面既不是齐平的也不是均匀的排放模式。这往往会因不美观而导致多喷嘴扩散器被拒绝。
此外,由于排放喷嘴通常由塑料制成,颜色的选择往往被限制,尤其是在包括少量扩散器的情况下,它与通常可用于格栅的大量颜色(例如,当用粉末涂覆的金属叶片制成时)相反。
格栅的叶片会积垢,被称为“污迹”,沉积到可见格栅表面,包括叶片的凹面。这不仅不美观,而且这些表面也很难清理,清洁通常导致叶片的无意的再调整,从而影响空气流向空间,因而造成不适和低性能。
同样地,拭净现有技术的多喷嘴扩散器会由于突出的喷嘴的脆弱或喷嘴圆盘意外再调整而导致排放方向意外调整。
当在高湿度环境中使用时,如在热带地区的大堂或在餐馆中,格栅还可能冷凝。通过确保向扩散面施加强烈的空气运动,从而提高扩散面的温度,并通过使用温暖的室内空气稀释提高供应气流的温度,多喷嘴扩散器的高度诱导可降低冷凝的风险。
此处对现有技术的参考不应被理解为承认所述现有技术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诱导空气扩散器组件。所述空气扩散器组件可以与侧壁、隔板、窗台、护墙、地板或天花板空气输送系统组合使用。
所述空气扩散器包括多个排放元件。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使其能被设置在所述扩散器中以在平面中邻接形成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布置(tessellation)。这种配置能够实现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的多个可能的方向,在下文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所述排放元件的周长可以基本上邻接以基本形成所述排放元件的单个平面棋盘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可排放基本向所述棋盘状平面的所述垂直轴倾斜的主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流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并入到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的排放管排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管基本向轴倾斜,所述轴沿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垂直延伸。所述主气流的所述排放方向基本能由所述排放管方向决定(例如,其中心轴的倾斜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的周长,在所述棋盘状平面上观察时,可以基本上采取多边形的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是精确规则的。(例如,多边形的边和角都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元件的周长可以基本形成阿基米德型(Archimedean)棋盘状布置(例如,所述排放元件的周长可以基本设置在各种正多边形处,所述正多边形的设置在每个顶点处可以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放元件的周长可以基本形成规则的棋盘状布置(例如,排放元件的周长可以基本形成全等正多边形,其中“全等”可以表示所述多边形均为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绕垂直于所述棋盘状平面的轴旋转时,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排放管可一起在至少两个独特方向中的一个上被接合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本邻接其它排放元件的排放元件所具有的侧边数量可对应于(等于)围绕垂直轴的独特方向的数量,或者是独特方向数量的倍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所述主排放元件的围绕垂直轴的方向可操作以改变所述主气流的气流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气流可以通过位于所述扩散器的排放板中的多个排放穿孔至少一个排放。排放板可以大致位于平行于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平面的平面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管的下游排放边缘可大致邻接或紧密面对所述排放板(即,在它的内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放穿孔的中心点通常与基本呈阿基米德型棋盘状布置的顶点一致(即主要由多种正多边形形成的棋盘状布置,所述正多边形的设置在每个顶点处可以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放穿孔的中心点基本上与基本规则的棋盘状布置的顶点一致(即棋盘状布置包括大致全等的正多边形,其中“全等”是指,多边形都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具有的基本邻接其他排放元件的侧边的数量可以是绕着垂直轴的特殊方向数量的倍数,其中排放元件的所有排放管排放开口的中心点可基本上与排放穿孔的中心点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具有的基本邻接其他排放元件的侧边的数量可以等于绕着垂直轴的独特方向数量,其中排放元件的所有的排放管排放开口的中心点可基本上与排放穿孔的中心点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在所述排放元件的绕着垂直轴的独特方向的数量方面,至少一个排放管排放开口的中心点可以基本上与排放穿孔的中心点一致(尽管不一定是相同的排放穿孔),其中,所述排放元件可被接合到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放管的排放边缘可以基本上与所述排放穿孔中的一个的周长一致,或者基本上包含在排放穿孔中的一个的周长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散器可以排放至少一个与主气流贴近的次级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气流比其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具有低得多的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气流由其所贴近的主气流诱导,以形成混合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流的排放方向基本上由所述次级气流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的排放方向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气流的投射基本上由所述次级气流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的投射确定。例如,所述混合气流的排放方向和投射基本上由所述次级气流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的排放方向和投射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气流被至少一个并入到至少一个排放元件中的开口排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气流被基本邻接的排放元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开口排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气流通过至少一个排放穿孔被排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入口板可以位于主空气供应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的上游。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可连接至所述入口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板被放置以便避开主气流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板的所述平面可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口板被大量穿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偏压机制。所述偏压机制可与一个给定排放元件通信(例如,对给定排放元件施加偏压)从而在朝例如所述排放板(如果存在)接合于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布置中时,向所述入口板施加接合力,推动所述排放元件。偏压机制可以采取例如线圈或片簧的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大于所述接合力并且从例如所述排放板指向所述入口板的脱离力能够将该排放元件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中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脱离力可以经由插入排放穿孔的调整工具被施加到排放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工具绕大致垂直于所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平面的轴的旋转(例如,同时保持指向排放元件的脱离力)能够使所述排放元件绕相同轴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脱离力被除去时,所述排放元件能够在一个新方向被重新接合到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多个排放元件。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使其能够被设置在平面上。至少一个排放元件能够从所述平面被移出,绕基本垂直于所述平面的轴旋转,并且一旦达到给定的旋转位置,重新移回到所述平面。所述空气扩散器的其他部分可以以前述方式配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设置有至少一种前述空气扩散器的管道和/或供气系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
框架,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或邻近所述框架的排放元件。每个排放元件与至少一个其它排放元件邻接或紧密面对。所述排放元件具有多边形的平面形状。
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在相对于轴倾斜的方向上排放气流,所述轴从所述排放元件的下游面基本垂直地延伸。所述空气扩散器的其他部分可以以前述方式配置。
附图说明
尽管任何其它形式可能落入发明内容中阐述的空气扩散器的范围内,现在仅以举例的方式参照所附附图对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描述:
图1-I至-III为分别为向使用空间提供高诱导排放的空气扩散器的扩散器元件实施例视图,每个图中均示出了扩散器元件的前、后和侧截面图;
图2-1至2-III,以及A-A和B-B截面,是表示具有穿孔的排放表面,六边形排放元件和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的排放器实施例的前,后和侧截面图;
图3描述两个六边形排放元件实施例的后视图,侧截面和前视图,其中一个实施例具有位于上游的销,一个实施例具有位于下游的环,并且每个实施例具有并入其中的弹簧;
图4描述具有多个不同的排放角度的排放元件的扩散器实施例,以及具有通过改变六边形或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的数量、组合和设置实现的不同扩散器面尺寸的扩散器实施例;
图5描述相邻的六边形排放元件实施例的前视图,每个具有不同的排放角度;
图6描述具有穿孔排放表面、穿孔入口表面以及可调节滑动档板的扩散器实施例的前、后和侧截面图;
图7描述了具有穿孔排放表面和体现六边形或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行并表明可以改变的扩散器尺寸的扩散器实施例的前、侧和端视图;
图8描述在多个位置具有艾伦键的扩散器实施例的透视图,以说明用户在使用中如何调整给定的排放元件;
图9A和9B中的每个以透视图的形式概略地示出了当每个不同排放元件设置在多个不同位置时实现的气流模式,由此图示进入使用空间的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扩散器综述
高度诱导侧壁扩散器用于更好地将供气混合到给定的空间(如房间)。高度诱导扩散器可将供应气流分解成众多的高诱导的气流,其中每一个用大量室内空气有力地混合和稀释供气。这会导致每个供应气流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的迅速均衡,以及排放速度的迅速下降。在所述空间内产生的低速空气运动可以提供基本上无风和大致均匀的温度分布,因为每个供应气流不仅与室内空气具有几乎相等的温度,也具有大致相等的密度,防止空气“倾泻(dumping)”。
空气“投射不足(under-throw)”和“过度投射(over-throw)”问题也可以更容易地克服,因为气流速度较低而且主要处于室温,从而在附近障碍物使其偏移到使用空间时防止通风,同时由于大量的夹带室内空气,尽管流速较低,它们的高质量流量向它们提供足够的动量以便长距离流动。因此,具有均一温度分布和高舒适水平的稳定、无风运行就可以实现,无需考虑供气风扇速度的变化或供气温度的波动,即使用于从低温空气供给系统输送空气。然而,现有技术的高度诱导侧壁扩散器是昂贵的,往往并不美观,并且在相同的操作压力下,比具有相似表面尺寸的低诱导类似扩散器排放的空气少得多。这些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广泛使用。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一种放置于墙壁,隔板,管道或窗台穿孔的空气扩散器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穿孔中的可选矩形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可以从其他扩散器元件热性分离。穿孔的排放板形成所述扩散器的可视面。为了美观和更好的结构,该板可包括粉末涂层金属。所述排放板的上游可以设置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排放元件,它们可以被设置成棋盘状模式和平面配置。例如,大致六边形或大致正方形的排放元件都可以被采用。
所述排放元件可以在扩散器中被设置以邻接或紧密面对所述排放板,并且可以以各种棋盘状模式彼此邻接,如规则的棋盘状模式,半规则或阿基米德型棋盘状模式等。当以平面形状采用六边形或正方形排放元件时,可以分别形成60°角交错的或正方形阵列。部分六边形或部分正方形排放元件可以分别沿着扩散器周长放置,以为阵列提供矩形边界(周长)的边缘,以及使所述阵列能够从所述排放板的边界边缘分离。
每个排放元件包括一个或,更普遍地,多个排放开口。在一个例子中,这些可以采取单个管道的形式,所述管道一般可以设置成如蜂窝形,方形,圆形等模式。元件排放开口可以与排放板上形成的穿孔对齐,这样,当所述排放元件阵列邻接或紧密面对排放板的上游面时,排放开口引导的空气在该方向上直线穿过穿孔(即其方向不被穿孔/排放板改变)。当每个排放开口的轴向从排放板延伸的垂直轴倾斜时,空气喷射流通常可以在斜面方向上排放。各组排放元件之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排放开口倾斜角度。
具有最大倾斜角度的排放元件组(相对于排放板的垂直轴)一般可以最靠近相隔最远的扩散器外缘,同时那些具有最小倾斜角度(相对于排放板垂直轴)的排放元件组一般可以最靠近扩散器的中心。这有助于将要供应空气的空间中的气流混合和诱导。
有的排放元件可具有较大的(即具有较大有效直径的孔)排放开口,用于排放“主”气流(或“诱导”气流)。基本上较小(即具有较小有效直径的内孔)的排放穿孔可排放“次级”气流(或“待诱导的”或“诱导过的”气流)。
在一个给定的排放元件中,较小的排放开口可比较大的排放开口更稀疏的间隔。较小的排放开口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倾斜,并且可以不同于较大的排放开口的角度倾斜。较小的排放开口也可以在排放元件的周长边缘由槽口形成,从而当排放元件邻接时形成开口。较小的排放开口也可以“脱离(clear)”穿孔排放板的上游面,从而将空气排放入由排放元件阵列、穿孔排放板和扩散器的矩形边缘或框架围成的腔室。
所述排放元件中可以一体设置有弹簧,其可以被压缩并因此推抵穿孔入口板。这可以将排放元件“锁定”到阵列中,并促使排放元件周长在阵列中相互邻接。另外,排放元件还可以被引导(例如,通过销,环,槽口)至排放板中各自的开口中,从而精确地对准排放板中的每个具有穿孔的排放元件的排放开口。例如,一些排放元件可以具有由向其边缘下游突出的突起形成的定位环,其直径基本上等于例如给定的平整排放元件的平行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一些排放元件可以具有由向所述元件的上游基本中心处突出的突起形成的定位销。
内六角或类似的螺丝槽可形成在给定的排放元件的大致中心处。该槽、凹口等可以与排放面穿孔对齐,使得螺丝头,六角键或类似工具可以由位于将供应空气的空间内的用户插入。可以将排放元件向扩散器内移动(即其阵列外,以及其与相邻的排放元件的邻接处之外),并且,一旦如此移动,其可以通过螺丝刀,六角键或类似工具被旋转。当被移动,排放元件可以反推(压缩)弹簧力,在阵列中迫使其进入锁定配置。在排放元件被旋转(例如绕着垂直于排放面延伸的中心轴)到所需的新的旋转方向后,通过释放螺丝头,六角键或类似工具上的力将其重新接合到阵列中。然后可以将其重新移动(例如在弹簧的作用下)到多个方向中的一个(例如,在六边形的排放元件的情况下位六个中的一个,或在正方形排放元件的情况下位四个中的一个,等等)。当如此重新移动时,排放元件的周长再次邻接并锁定其相邻排放元件,至此从其例如倾斜的排放开口提供全新和独特的空气排放方向。定位销或环也可以发挥作用以将排放元件保持在阵列中,并且,所述元件旋转时一旦脱离,可以支撑所述元件。
当给定棋盘状阵列中的给定排放元件具有精确的正多边形平面形状时,所述元件可旋转的新方向数量可以对应于其侧边的数量或为其侧边数量的一部分。
进一步,一个或多个给定的排放元件可以被配置为使得该排放元件的所有排放管排放开口的中心点可以基本与排放穿孔的中心点一致(尽管不一定是相同的排放穿孔),无论所述元件已被旋转到哪个方向。进一步,至少一个排放管的排放边缘可以给定与一个给定的排放穿孔的周长相一致或者包含在其中。
穿孔滑动档板也可以设置在穿孔入口板的相对处。穿孔滑动档板和穿孔入口板均可基本具有相同的穿孔模式和大小,当例如穿孔欢动当被被设置为打开时,前者的开口能够与穿孔入口板的开口对齐。滑动穿孔入口档板使得它的孔与穿孔入口板的孔不对齐可关闭穿孔滑动档板。穿孔滑动档板可包括开孔,开孔可以具有和排放元件类似的尺寸和形状,并可以一些排放元件对齐。这可以在所述滑动挡板关闭时防止这些选择的排放元件节流,从而从这些选择的排放元件获得高动量、高诱导和稳定的供气排放,即使当滑动档板被关闭时。这也能保持高诱导供气排放至低空气流量设置的空间。它也可以使得例如从滑动挡板渗漏并随后以低动量从扩散器排放的供气与所选的排放元件排放的稳定的、高动量的供气混合。通过所述排放元件的开口和穿孔排放板的对齐的开口,所述穿孔滑动挡板可以是易于调整的。
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
下面说明书和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代表类似或相同的部件或特征。
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教导的侧壁扩散器的三个实施例(图1-I,1-II和1-III)。侧壁扩散器安装在墙壁、管道或隔板穿孔(1)或类似位置中,并从管道或增压室(2)将供气排放到使用空间(3)中。
侧壁扩散器包括:具有板状形式的用于排放主和次级气流的排放元件(4)。排放元件(4)具有至少一个(在此情况下为多个)其中形成有倾斜排放开口(5)形式的排放管。所述开口(5)相对于从排放板(8)垂直地延伸的轴成角度。排放板(8)被设置为邻接或紧密面对排放元件(4)的排放侧。
倾斜的排放开口(5)被配置为以高速排放空气以产生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即主气流。高动量空气喷射流(6a)穿过排放板(8)上的穿孔(7)。
空气也从管道或增压室(2)穿过形成在所述排放元件(4)上的较小的开口(9),并进入排放元件(4)的排放室(10)—即次级气流。空气以低速并因此作为低动量气流(6b)从排放腔穿过排放板(8)上的穿孔(11),并从那里进入使用空间(3)。
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被配置以诱导室内空气(12),以及诱导从排放室(10)经穿孔(11)排放的低动量气流(6b)。这种诱导产生混合气流,其在空气喷射流(6a)的总体方向上远离扩散器流动。在图1-I和1-III的侧壁扩散器实施例中,高速空气喷射流(6a)相对彼此可以具有相同的排放角度,而在图1-II的侧壁扩散器实施例中,高速空气喷射流(6a)相对彼此可以具有不相同的排放角度。另外,在图1-I和1-II的侧壁扩散器实施例中,高速空气喷射流(6a)可以彼此很好地间隔开,而在图l-III的侧壁扩散器实施例中,高速空气喷射流(6a)被“聚拢”在一起。
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另一个侧壁扩散器实施例(即在图2-1,2-II和2-III中,以及A-A和B-B截面中)。图2中A-A和B-B截面表示棋盘状平面(即在端点观察),所述排放元件位于该棋盘状平面中。
图2-1描述了扩散器排放面(即,其上设置有排放板(8)),图2-II描述了扩散器排放腔入口面,其描述了多个扩散器元件(如(4a)至(4d))棋盘状布置的一个例子。图2-III描述了扩散器的各个前部和侧部,包括那些在A-A和B-B截面上呈现的,图示了给定的主空气扩散器元件(4a)的调整。
再次,空气从管道或增压室(2)穿过,但在本实施例中是经穿孔入口板(13)并进入其中限定的增压室(14)中。空气从增压室(14)流动排放元件(如(4a)至(4d))。至少一个排放元件(例如,4b到4d)可以连接到所述入口板(13)。然而,通常入口板(13)设置在避开主空气排放元件(4a)的棋盘状布置的位置,以便不干扰其移动/调整。
每个排放元件具有大致板状轮廓。另外,每个主空气排放元件(4a)具有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为多个)以位于其中的多个倾斜排放开口(5)形式的排放管。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主空气排放元件具有大致六边形的形式。倾斜的排放开口(5)高速排放作为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的空气,并因此通过排放板(8)上的穿孔(7)—即主气流。
空气也从增压室(14)穿过形成在所述六边形(4a)和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4b,4c和4d)中的入口开口(9),并进入分配室(10),以便以低动量经排放板穿孔(11)进入使用空间(3)即次级气流。
一个可选的安装框架(8a)可连接排气板(8其可以被折叠以形成排放室(10)的边界边缘,以便邻接如图2-II,A-A和B-B所示的大致六边形(4a)和部分六边形(4b,4c和4d)的排放元件。安装框架(8a),如图2-III所示,也可以被折叠,以便限定至少一部分所述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4b,4c和4d)。
还可以在安装框架(8a)和排放板(8)之间夹设绝缘材料(为了清楚起见未图示)以将它们彼此热性脱离,从而降低了安装框架上的凝结风险。
可以为每个主空气排放元件(4a)提供锁定弹簧(15)形式的偏压机制。锁定弹簧(15)可以包括盘簧,或可包括板簧(例如,如图3的实施例所示,可与排放元件形成为一体)。每个锁定弹簧(15)位于穿孔入口板(13)和其各自的排放元件(4a)的上游面之间,以便对它们进行推压。这促使所述排放元件(4a)在60度交错阵列中的六边形排放元件(4a)的棋盘状平面锁定到位,由此至少两个六边形边缘各自邻接相邻各六角形排放元件(4a)的相邻各边缘。此外,它的其他边缘邻接一个或多个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4b,4c和4d)。还可以采用类似的锁定弹簧(为清楚起见未图示)以将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4b,4c和4d)锁定到位。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一可以向排放元件施加力以进一步压缩锁定弹簧(15)。这个力可以通过分别插入至内六角,螺丝刀槽或类似的接口(例如如图3和4所示的接口(16a),虽然为清楚起见在图2中未图示)的六角键,螺丝刀或类似工具(16)施加。所述工具可先通过在排放板(8)中的对齐穿孔插入。
所述接口可大致位于排放元件(4a)的中心,据此,当它被合适的工具接合,从所述棋盘状平面解锁排放元件(4a)(即将其从60度交错模式解锁),据此,排放元件(4a)被移向穿孔入口板(13)。被从与相邻的排放元件的接合中释放后(即从棋盘状平面构造中移出),六角形排放元件(4a)现可以通过扭曲(17)六角键,螺丝刀或类似工具(16)被自由地旋转成五个额外可能的方向中的任一个。在选择那些方向的给定的一个后,六角键,螺丝刀或类似工具(16)可被逐步撤回,由此,在压缩锁定弹簧(15)中的余留偏压将促使排放元件(4a)移回棋盘状平面,从而排放元件重新与相邻的排放元件(4a)的相邻各边缘锁定。
图2-I描述了已经被设置到位的主空气排放元件(4a)的阵列,由此那些位于邻近各拐角的排放元件(4a)已被定向,以便主气流排放至所述各拐角。四个位于中心的排放元件(4a)中的三个已被定向以使主气流向上排放,然而四个位于中心的排气元件中的最下面的一个向下排放。当然所有其他组合和排列都是可能的。
图3描述了六边形排放元件(4a)的两个实施例,其中锁定弹簧(15)被并入排放元件。此外,左侧的排放元件的实施例包括定位销(18),而右侧的排放元件的实施例包括定位环(19)。每个定位销(18)和定位环(19)有助于将其各自的排放元件(4a)固定至排放元件(4a)的60度交错阵列,甚至可能在排放元件(4a)已从阵列解锁/移出,同时通过扭曲(17)工具(16)被转动时,将其“栓”至所述阵列。每个定位销(18)和定位环(19)也可以帮助指导其各自元件移回阵列。排放元件实施例可以既包括定位销(18)又包括定位环(19)。
图4显示了不同的棋盘状配置的例子,以及由此产生的扩散器矩形面尺寸,其可以通过改变排放元件(4a)和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4b,4c和4d)的组合和位置来实现。图4还描述了三种不同的主要是六方形排放元件(4a)的组(A,B和C),其中每个组具有不同的倾斜排放开口(5)倾斜角度(分别为α,β和,)(α<β<)。当然,这改变了相对是垂直排放板(8)的轴的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的方向。
具有较小倾斜角度的排放元件(4a)通常被设置在比那些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的排放元件更靠近扩散器中心线的位置。这是为了降低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组“聚拢”或碰撞到一起的可能性,从而最大化地将室内空气(12)和低动量气流(6b)诱导到单个高动量空气喷射流(6a)。尽管描述了三组不同的倾斜角度(α,β和),但是许多其它倾斜角度也是可能的。
现在参照图5,描述了排放元件(4a)的另外两个配置(I和II)的前视图。每个这些实施例被配置以减少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的聚拢,从而最大化地将室内空气(12)和低动量气流(6b)诱导至单个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中。
在这方面,图5-I描述了相对于所述排放元件(4a)的中心轴以3点钟方向朝六边形的边缘倾斜的倾斜排放开口(5)。图5-II描述了相对于所述排放元件(4a)的中心轴以2点钟方向朝六边形的拐角倾斜的倾斜排放开口(5)。两个倾斜角度相差30°度(在另外的实施例也可以相差多达30°度)。已知将如图5-I与图5-II中所示的排放元件(4a)一起组合到同一扩散器可进一步最小化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聚拢/碰撞在一起的危险。
在其他包括大致六边形排放元件(4a)的扩散器实施例中,每组排放元件(4a)的倾斜角度侧视图(如图4所示)可以彼此不同。此外,每组之间的倾斜角度(如图5所示)的前视图可以不同。
图6描述了扩散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前(图6-I),后(图6-II和6-III)和侧剖视图(图6-IV,6-V和6-VI)。在本实施例中,可调滑动档板(20)可以相对于穿孔入口板(13)滑动,以通过最大化如图6-II,6-IV和6-V所示的两板的相对开口面积增加扩散器的气流(即“打开”)。或者,所述滑动档板(20)可以相对于穿孔入口板(13)滑动,以通过最小化如图6-III和图6-VI所示的两板的相对开口面积降低扩散器的气流(即“关闭”)。
可以从扩散器的前部进入可调滑动挡板(20),如通过在排放板(8)面上的穿孔(7)。可调滑动档板(20)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向开口(21),其可以防止滑动档板(20)限制气流至一个或多个六边形排放元件(4a),因此,即使当可调节滑动档板(20)被关闭时仍能起作用。这使得仍然起作用的排放元件(4a)继续排放高动量的空气喷射流(6a),从而提供了稳定的扩散器运行和排放方向控制,例如通过继续诱导室内空气(12)和低动量气流(6b)(例如,通过滑动档板(20)的逸出或泄漏出的,即使档板(20)被关闭)。
现在参照图7,根据给定的应用,空气扩散器被示以显示哪个扩散器的尺寸通常可以被改变给定。例如,以下各尺寸可以变化:
LN-扩散器的总长度(排放板(8));
LK-扩散穿孔区域的长度(排放穿孔(7),所述穿孔入口板(13)的长度);
HN-扩散器的总高度(排放板(8));
HK-扩散穿孔区域的高度(排放穿孔(7),所述穿孔入口板(13)的长度);
T-扩散器的厚度,但其也可以由任何给定的长度/高度组合确定。
如图7所述,一些排放板穿孔(7)的中心点一般与设置在所示的棋盘状模式中的排放元件(4a和4b)的顶点一致。
现在参照图8,给定的排放元件(例如主空气元件(4a))可以被旋转以调整空气排放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工具,如艾伦键A(Allenkey)(或螺丝刀等)通过排放板(8)面中的穿孔(7)插入。艾伦键A首先朝扩散器的后部推动元件以便将其从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平面解锁(例如,通过进一步压缩弹簧(15))。艾伦键A然后被用来旋转所述元件到多个可能的方向中的一个(例如,在六边形元件的情况下,5个其他方向)。艾伦键A然后被释放以允许移出所述元件(例如,通过弹簧(15)的伸展)并锁定回棋盘状平面。
艾伦键A可以被配置为使其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插入以接合所述给定的排放元件。这可以是,使得艾伦键侧柄L指向被移动的具体元件的排放方向。因此,在调整后,柄L向用户提供视觉反馈和最终排放方向。
如图9A和9B所示,当扩散器中每个不同的排放元件被设置在多个不同的位置时,可能流入使用空间S的气流模式P可以被改变和转变。图9A和9B描述一个这样的配置,当然,改变不同的排放元件的其他气流模式也是可能的。
虽然显示和描述了规则棋盘状排放元件模式,但是应当理解,其他棋盘状模式也是可能的,如阿基米德型。在这方面,例如部分六边形排放元件可以容易地被三角形和/或菱形元件等置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具体实施例所示的空气扩散器做多种变化和/或修改而不偏离概括描述的空气扩散器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实施例在所有方面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的有利特征
本发明所描述的扩散器中的排放元件的棋盘状模式允许平面中的元件易于锁定,并且易于移动和旋转,并且给定元件能够重新设置回平面。排放元件的棋盘状模式可以在具有规则的或阿基米德模式等的平面中。
主和/或次级空气喷射流等可以被并入到排放元件中。
所述元件可以采取例如多角形圆盘状元件的形式,例如正多边形(例如,六边形,正方形等)和不规则的多边形(例如,部分六边形,半方形等)。
排放元件可由塑料模制而成,从而空气喷射流可以更容易地并入元件。
排放元件可位于粉末涂层金属的穿孔排放面的后面,使其能改善美观,结构的完整度等。
每个排放元件可通过将适当的工具(例如艾伦键,螺丝刀等)插入穿孔排放面被旋转(为了空气排放方向的调整),以便在将其释放以锁定回棋盘状平面之前,首先朝扩散器的后部推进元件,从而将其从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平面解锁,其次将其旋转到多个方向(例如,在六边形元件的情况下,5个其他方向;在正方形元件的情况下,3个其他方向,等等)。
当例如艾伦键被采用时,它可以仅被插入以使得其在被移动的具体元件的排放方向上的轴点被移出,在调节期间和调节之后提供排放方向的视觉反馈。
结合有本发明描述的扩散器的空气输送系统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和提高的室内空气质量的,以及改进热舒适性。
扩散器的高诱导排放模式可以在使用空间中提供比现有技术标准格栅更均匀的温度分布,从而通过提高温度控制节能,并提高热舒适。
与现有技术的标准格栅相比,扩散器的高诱导排放模式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和扩散器供给的新鲜空气的混合,从而加快稀释造成的污染物和沾污物的去除,获得更佳的室内空气质量。
与现有技术的标准格栅相比,扩散器的高诱导排放模式可以减少在制热模式下的使用空间中的垂直温度梯度,从而提高加热性能,增强舒适性,并减少能耗。
由于与现有技术的标准格栅的性能相比,此系统降低了气流需求,扩散器的高诱导排放模式即使在排放低温(低于10℃)供气时可以提供稳定的、无风的气流模式,从而能够节省风机能耗。
在与现有技术的标准格栅和现有技术的高诱导扩散器相比,高度诱导排放模式以及将排放元件与穿孔面和安装框架热脱离的设计可以在如热带地区等高湿度应用中减少冷凝危险。
排放模式的可调性使得气流模式可被手动调整,以适应使用空间的形状而不会对扩散器的美观造成明显的影响,这既不同于现有技术标准格栅也不同于现有技术的高诱导扩散器。
扩散器纵深较浅,可以安装在有限空间中。
就相同扩散板的表面面积而言,相比现有技术高诱导侧壁扩散器的供气量,所述扩散器的设计可以允许排放更大的供气量。
扩散器的低操作压力可以降低能耗,并且可以使扩散器适合低压HVAC系统,如风机盘管单元。
扩散器的低再生噪音能使其适合于噪声敏感场合,如酒店客房。
扩散器可以适用于短距离投射和长距离投射而不在使用空间中产生通风或停滞,这可以提高热舒适度并降低调试成本。
在的情况下,扩散器可以适用于具有变化的空气流量的HVAC系统而不在使用空间中产生通风或停滞,这可提高热舒适性。
扩散器齐平和均匀的穿孔面的既美观又易于清洁。
扩散器排放模式可以降低污垢积聚在扩散器(被称为“污点”)前表面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扩散器的美观并降低清洗成本。
由于扩散器的可调节元件只通过一个工具能够被接触到,可避免扩散器排放模式的意外调整,例如通过清洁剂擦拭扩散器的表面会导致意外调整。
由于组件的简单性以及能够从排放元件的批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扩散器的设计可以实现低成本制造,从而使扩散器承担标准侧壁的用途,如酒店客房。
本发明所用的术语“包含”(及其语法变体)是以“包括”的包含意义(即不只是局限于所列出的功能)而使用的,因此不是被解释为“仅由...组成”。

Claims (47)

1.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多个排放元件,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使其能被设置在所述扩散器中以在平面中邻接形成所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每个所述排放元件的平面形状基本为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对于至少部分所述排放元件,所述多边形为精确规则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至少部分所述排放元件为六边形。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在平面内的所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模式是阿基米德型的或规则的。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每个所述排放元件通常为片状。
7.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棋盘状平面内被调整至新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能够基本沿垂直于所述棋盘状平面的轴被独立地移出所述棋盘状平面,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轴被移回所述棋盘状平面之前独立地沿所述轴旋转至所述新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能够被旋转到一个以上的新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当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具有精确的正多边形平面形状,所述元件可旋转至的新方向的数量对应于其侧边或者是其侧边的数量的一部分。
11.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并且能够被设置在所述扩散器中,以在基本倾向于所述棋盘状平面垂直的轴方向上排放主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当从属于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主气流排放元件的方向改变使所述主气流的气流方向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主气流排放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并入其中的排放管,并且所述主气流被至少一个所述排放管排放。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管倾向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的所述垂直轴,借此所述主气流通常在一个类似地倾向于所述轴的方向上被排放。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进一步包括穿孔排放板,其中所述主气流通过在所述排放板中的多个所述穿孔的至少一个被排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在使用中,所述排放板被设置在平行于所述排放元件的棋盘状平面的平面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板的所述内表面紧密地面对或邻接所述排放元件的一个排放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部分所述排放板穿孔的中心点基本与在所述棋盘状布置中设置的给定排放元件的顶点一致。
19.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扩散器被配置以排放贴近所述主气流的次级气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次级气流比其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具有低得多的动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次级气流由其所贴近的主气流诱导,以形成混合气流。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方向和/或所述混合气流的投射主要由所述次级气流所贴近的所述主气流的排放方向或投射分别确定。
23.根据权利要求19到22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次级气流被至少一个并入到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中的开口排放。
24.根据权利要求19到23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次级气流被在所述棋盘状布置中邻接的排放元件之间限定的至少一个开口排放。
25.根据权利要求19到24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次级气流通过所述扩散器的排放板的至少一个排放穿孔被排放。
2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进一步包括位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上游的入口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与所述入口板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入口板被设置以避开主气流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6到28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入口板的平面基本平行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6至29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入口板被穿孔。
31.根据权利要求26至30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进一步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的偏压机制,所述偏压机制被设置在所述排放元件和所述入口板之间从而对所述开口板施加力,并将所述排放元件偏压至接合入所述棋盘状平面中,并使其与相邻的排放元件接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偏压机制被配置为,在朝所述入口板方向上向所述排放元件施加大于所述偏压力的脱离力后,使得所述排放元件可以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布置中脱离。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脱离力能够经由调整工具被施加到所述排放元件,例如,可以通过所述扩散器的排放板的给定穿孔插入。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一旦所述排放元件从所述棋盘状平面脱离,所述调整工具绕基本垂直于所述棋盘状平面的轴的旋转相应地使所述排放元件绕同样的轴旋转。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元件能够在绕所述垂直轴的一个或多个不同方向上与排放元件的所述棋盘状平面重新接合。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一旦除去脱离力,所述排放元件能够被重新接合。
37.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多个排放元件,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使其能够被设置在平面上,其中至少一个排放元件能够从所述平面被移出,绕基本垂直于所述平面的轴旋转,并且一旦达到给定的旋转位置,重新移回到所述平面。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他部分如权利要求1-36任一所述。
39.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空气扩散器的管道和/或供气系统。
40.一种空气扩散器,包括:
框架;和
多个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或邻近所述框架的排放元件,每个排放元件与至少一个其它排放元件邻接或紧密面对,所述排放元件具有多边形的平面形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被配置以在相对于轴倾斜的方向上排放气流,所述轴从所述排放元件的下游面基本垂直地延伸。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元件被设置成规则的重复模式。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元件被设置成棋盘状,并且具有在权利要求1-37中的任一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形式。
44.根据权利要求40至42任一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每个排放元件包括排放通道,每个所述排放通道被设置以排出气流,至少一个所述排放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被配置以排放高速气流的排放通道,以及至少一个被配置以排放低速气流的排放通道。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高速排放通道基本被设置在所述排放元件的中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低速排放穿孔基本邻近至少一个所述高速排放通道但远离所述排放元件的中心设置。
46.根据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高速排放通道是由贯穿所述排放元件的排放管限定。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空气扩散器,其中所述排放管的中心向所述垂直轴倾斜,以在与所述扩散器成角度的方向上指向至少一个气流。
CN201280059749.2A 2011-12-05 2012-12-05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Pending CN1039752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1905055A AU2011905055A0 (en) 2011-12-05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AU2011905055 2011-12-05
PCT/AU2012/001474 WO2013082647A1 (en) 2011-12-05 2012-12-05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5203A true CN103975203A (zh) 2014-08-06

Family

ID=4857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9749.2A Pending CN103975203A (zh) 2011-12-05 2012-12-05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87674A1 (zh)
EP (1) EP2788691B1 (zh)
JP (1) JP2015505025A (zh)
CN (1) CN103975203A (zh)
AU (1) AU2012350137B2 (zh)
CA (1) CA2857972A1 (zh)
HK (1) HK1203087A1 (zh)
WO (1) WO2013082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5025A2 (en) * 2014-03-14 2015-09-17 Kaip Pty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AU2019201473B2 (en) * 2018-03-13 2020-10-29 Kimura Kohki Co., Ltd. Pneumatic radiation unit
DE102019118243A1 (de) * 2019-07-05 2021-01-07 Fisch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CN11457671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散风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处理装置
USD1021057S1 (en) * 2021-02-02 2024-04-02 Cristen R. Peterson Air duct end cov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0274A (en) * 1934-09-24 1935-05-07 Hart & Cooley Mfg Company Honeycomb directional grille
US3487766A (en) * 1968-01-12 1970-01-06 American Air Filter Co Clean room having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ir flow therein
DE2537916A1 (de) * 1975-08-26 1977-03-10 Mahle Gmbh Freitragende lueftungsplatte fuer doppelfussboeden
EP0667496B1 (de) * 1993-12-21 1998-06-10 WIMBÖCK BESITZ GmbH Lüftungskasten
CN1209870A (zh) * 1996-01-24 1999-03-03 化学织物有限公司 织物空气扩散器
CN2377472Y (zh) * 1999-01-29 2000-05-10 郭金裕 无电旋转式出风口出风装置
US20040005857A1 (en) * 2002-07-03 2004-01-08 Robinson Keith D. Static air mix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47288Y2 (zh) * 1985-06-07 1992-11-09
JPH01203840A (ja) * 1988-02-10 1989-08-16 Kyoritsu:Kk 吹出口
JPH03127147U (zh) * 1990-03-30 1991-12-20
JPH0532943U (ja) * 1991-10-01 1993-04-30 株式会社第一工房 空調機の天井部吹出口構造
JPH081398Y2 (ja) * 1992-02-21 1996-01-17 暖冷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器における吹出グリルの取付構造
JPH07324801A (ja) * 1994-05-31 1995-12-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吹出しグリル
JP2004205080A (ja) * 2002-12-24 2004-07-22 Kanden Industries Inc 床吹出口装置
JP5523865B2 (ja) * 2010-02-19 2014-06-18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空調用吹出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0274A (en) * 1934-09-24 1935-05-07 Hart & Cooley Mfg Company Honeycomb directional grille
US3487766A (en) * 1968-01-12 1970-01-06 American Air Filter Co Clean room having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ir flow therein
DE2537916A1 (de) * 1975-08-26 1977-03-10 Mahle Gmbh Freitragende lueftungsplatte fuer doppelfussboeden
EP0667496B1 (de) * 1993-12-21 1998-06-10 WIMBÖCK BESITZ GmbH Lüftungskasten
CN1209870A (zh) * 1996-01-24 1999-03-03 化学织物有限公司 织物空气扩散器
CN2377472Y (zh) * 1999-01-29 2000-05-10 郭金裕 无电旋转式出风口出风装置
US20040005857A1 (en) * 2002-07-03 2004-01-08 Robinson Keith D. Static air mix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87674A1 (en) 2014-09-25
NZ625739A (en) 2015-12-24
EP2788691A4 (en) 2015-05-06
CA2857972A1 (en) 2013-06-13
JP2015505025A (ja) 2015-02-16
EP2788691B1 (en) 2017-02-01
HK1203087A1 (zh) 2015-10-16
AU2012350137B2 (en) 2017-05-18
WO2013082647A1 (en) 2013-06-13
AU2012350137A1 (en) 2014-06-26
EP2788691A1 (en)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203A (zh) 空气扩散器和空气循环系统
US10337760B2 (e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KR101160401B1 (ko) 천정 매입형 공기 조화기
EP2382423B1 (en) Induction unit for uniting air flows
KR101496971B1 (ko) 공기믹싱챔버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GB2534656A (en) Air mass induction device
CN109990387A (zh) 空调组件
AU2017265070A1 (en) Air outlet for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a room
JP4942619B2 (ja) 吹出口装置
KR101715135B1 (ko) 디퓨져형 와류 댐퍼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시스템
WO2015135025A2 (en) Air conditioner
KR200458718Y1 (ko) 공조장치용 고소형 가변 선회 취출구
JP7490492B2 (ja) 空調用吹出口ユニット
NZ625739B2 (en)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CN114183825A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200453512Y1 (ko) 토출방향 조절 바닥선회취출구
JP6214157B2 (ja) 給気チャンバ
EP3144599B1 (en) Duct section for an air movement duct
JPH07324801A (ja) 吹出しグリル
CN210179878U (zh) 空调器
CN210179877U (zh) 空调器
JP5776639B2 (ja) 冷却室用エアカーテン装置
KR102644235B1 (ko) 두 개의 경로를 구비하는 송풍기를 활용한 공기정화장치
JPH1068547A (ja) 空調チャンバ装置
CN113357810B (zh) 导风板和嵌入式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