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3459B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3459B
CN103963459B CN201410038324.4A CN201410038324A CN103963459B CN 103963459 B CN103963459 B CN 103963459B CN 201410038324 A CN201410038324 A CN 201410038324A CN 103963459 B CN103963459 B CN 1039634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ion part
line head
roller
light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83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459A (zh
Inventor
金田秀将
三桥将人
樋口浩司
平井利充
矶部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63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3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81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r waves, e.g. ultraviolet radiation, electron be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1Line prin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多个打印头,其沿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于,并向被记录材料喷出光固化型油墨;多个第一光照射部,其分别位于各个行式头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向被记录材料照射光;滚筒,其位于与第一光照射部相比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且构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第二光照射部,其以对置于滚筒的与被输送的被记录材料相接触的部分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朝向所述接触的部分照射光,第一光照射部照射使所喷出的光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的光,第二光照射部照射使所述被进行了预固化的光固化型油墨在所述滚筒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沿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且向被记录材料喷出光固化型油墨的多个行式头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的记录装置,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印刷装置,即,通过打印头而将紫外线固化性的墨水印刷在被印刷物上,并在分离设置于与所述打印头相比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上的引导辊部分处照射紫外线,从而使该印刷图像进行固化的印刷装置。还记载了在与引导辊相比更靠下游的区域内照射紫外线从而使印刷图像进行固化的印刷装置。
由于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打印头与紫外线照射位置在输送方向上分离,因此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在被印刷于被印刷物上的印刷图像移动至紫外线照射位置而被照射紫外线从而发生固化之前,图像发生洇渗的可能性。
在多个行式头沿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的结构的记录装置中,存在从一个行式头喷出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与从在下游侧与该一个行式头相邻的另一个行式头喷出的其他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发生混色、洇渗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该问题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7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多个行式头沿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的结构的记录装置中,降低从各个行式头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彼此发生混色、洇渗的可能性,而且还能够在被记录材料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下使所述油墨进行固化。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路径,被记录材料在该输送路径上被输送;多个行式头,其沿所述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喷出光固化型油墨;多个第一光照射部,其分别位于各个所述行式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照射光;滚筒,其位于与所述第一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并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第二光照射部,其以对置于所述滚筒的与被输送的所述被记录材料相接触的部分的方式而配置,并朝向所述接触的部分照射光,所述第一光照射部照射使所喷出的光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的光,所述第二光照射部照射使所述进行了预固化的光固化型油墨在所述滚筒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
此处,“分别位于各个行式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行式头的用于喷出油墨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而位于下游侧。而并不是指相对于构成行式头单元的全部构成部件而位于下游侧。
此外,“位于与第一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第一光照射部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而位于下游侧。而并不是指相对于构成第一光照射部的单元的全部构成部件而位于下游侧。
此外,此处的“预固化”是指,以抑制喷落于被记录材料上的光固化型油墨的流动从而抑制与相继喷出的其他油墨发生混色或洇渗的程度,而使光固化型油墨进行固化。
此外,“完全固化”是指,在“预固化”后进一步实施光能的照射,并照射使光固化型油墨完全固化的程度的光能。
另外,光能为,向每单位面积所照射的光的累计照射量。光能(mJ/cm2)是通过光的照射强度(mW/cm2)与照射时间(s)的乘积而确定的。使预固化状态下的光固化型油墨完全固化所需的光能少于使未固化状态下的光固化型油墨完全固化所需的光能。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多个行式头沿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的结构的记录装置中,在刚喷出从各个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一光照射部照射紫外线从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因此能够降低从各个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彼此发生混色、洇渗的可能性。
而且,第二光照射部向被进行了预固化的状态下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使之在所述滚筒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因此,由于被记录材料被支承于滚筒上,且向该被支承的位置照射所述光,因此能够在使该被记录材料处于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下使所述油墨进行固化。
此外,虽然在光固化型油墨通过光的照射而进行固化时产生聚合热,但该聚合热被传递至滚筒,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材料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从而能够降低在输送路径上被记录材料的温度上升而导致记录品质下降的可能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该记录装置为在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双面上执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所述行式头具备:第一行式头,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的一侧表面喷出光固化型油墨;第二行式头,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另一侧表面喷出光固化型油墨,所述第一光照射部具备: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其针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而设置;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其针对于所述第二行式头而设置,所述滚筒具备:第一滚筒,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与所述第二行式头之间;第二滚筒,其相对于所述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而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下游侧,所述第二光照射部具备: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其与所述第一滚筒相对应;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其与所述第二滚筒相对应,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兼作对被输送的所述被记录材料的表里进行反转的反转辊。
此处,“位于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与第二行式头之间”中的“之间”是指,以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的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与第二行式头的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为基准的之间。而并不是指构成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的单元的全部构成部件与构成第二行式头的单元的全部构成部件之间。
此外,“相对于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而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下游侧”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的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而位于下游侧。并不是指相对于构成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的单元的全部构成部件而位于下游侧。
根据本方式,在双面记录装置中,通过用于在被记录材料的一侧表面上进行记录的第一行式头和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的组、以及用于在被记录材料的另一侧表面上进行记录的第二行式头和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的组,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即,在刚向被记录材料的一侧表面喷出从第一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照射紫外线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此外,在表里反转后,在刚向被记录材料的另一侧表面喷出从第二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照射紫外线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因此,即使在双面记录装置中也能够降低从各个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彼此发生混色、洇渗的可能性。
而且,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对于被进行了预固化的状态下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使之在所述第一滚筒上和所述第二滚筒上分别进行完全固化的光。因此,由于被记录材料被支承在滚筒上,并向该被支承的位置照射所述光,因此能够在使该被记录材料处于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下使所述油墨进行固化。
此外,由于在双面记录装置中,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兼作用于对所述被记录材料的表里进行反转所需的反转辊,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在对被记录材料的表里进行反转的同时有效地实施所述完全固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相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的单元而位于下方。
此处,“第一行式头的单元以及第二行式头的单元”中的单元是指,除了包括形成喷嘴列的头部件之外还包括对头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等行式头的基本构成部件。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相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的单元而位于下方,因此作为记录装置整体的重量平衡较为稳定。当将该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以大致相同的高度在水平方向上分离配置时,作为记录装置整体的重量平衡将更为稳定。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所述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从相对于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而与所述第一行式头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为相反侧的位置,朝向所述接触的部分照射光。
第一行式头以及第二行式头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为,喷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出口。当固化用的光照射至该出口时,该油墨将发生固化,喷嘴将会堵塞,从而对油墨的喷出造成阻碍。
根据本方式,由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所照射的光在被照射至滚筒上的被记录材料上之后被所述滚筒所遮挡,从而成为几乎不存在射向第一行式头以及第二行式头的喷嘴列的光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喷嘴堵塞的发生。
本发明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或者第四方式中,由于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连续地对长条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输送,从而通过处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材料而将所述第一行式头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与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所述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光学性地分隔。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通过处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材料而将第一行式头以及第二行式头、与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光学性地分隔,因此由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所照射的光被处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材料所遮挡,从而几乎不会出现射向第一行式头以及第二行式头的喷嘴列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喷嘴堵塞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侧视图。
图4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控制进行说明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2)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为喷墨式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输送路径10,被记录材料P在该输送路径10上被输送;多个行式头1、2、3、4,其沿输送路径10而在输送方向F上分离配置,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P喷出光固化型油墨。
并且,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多个第一光照射部5、6、7、8,其分别位于各个所述行式头1、2、3、4的输送方向F上的下游侧,并向被记录材料P照射光;滚筒9,其位于与该多个第一光照射部5、6、7、8相比靠输送方向F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并构成输送路径10的一部分;第二光照射部12,其以对置于该滚筒9的与被输送的所述被记录材料P相接触的部分11的方式而配置,并朝向所述接触的部分11照射光。
而且,所述第一光照射部5、6、7、8照射使被喷出至被记录材料P上的光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的光,所述第二光照射部12照射使所述被进行了预固化的光固化型油墨在所述滚筒9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
此处,分别位于各个行式头1、2、3、4的输送方向F上的下游侧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行式头1、2、3、4的用于喷出油墨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13而位于下游侧。
此外,位于与第一光照射部5、6、7、8相比靠输送方向F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第一光照射部5、6、7、8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4而位于下游侧。
此处,由于“预固化”与”完全固化”的意思已经在前文中进行了说明,因此此处予以省略。
行式头1、2、3、4为,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这四种颜色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相对应的Y油墨用头1、M油墨用头2、C油墨用头3、K油墨用头4,并按照附图中的配置而被并排设置。另外,当然各个行式头1、2、3、4在所述输送方向F上的排列顺序并不限定于图1中的顺序。
在预固化用的第一光照射部5、6、7、8中,作为光源而使用了发出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能够通过对输入电流的大小进行控制从而容易地对紫外线的照射量进行变更。
在完全固化用的第二光照射部12中,作为光源而使用了发出紫外线的灯(金属卤化物灯、水银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
在图1以及图2中,附图标记15表示用于形成输送路径10的输送辊,附图标记16表示用于对被记录材料P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附图标记17表示第二光照射部12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附图标记18表示控制部。
该控制部18对各个行式头1、2、3、4,各个第一光照射部5、6、7、8,第二光照射部12以及输送机构16的驱动进行控制,从而通过紫外线固化型油墨来执行所预期的记录。
所述滚筒9起到对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处于被进行了预固化的状态下的被记录材料P以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进行支承并输送的作用。因此,以直径与所述输送辊15相比较大的圆筒体而形成所述滚筒9。通过使被记录材料在该大径的圆筒体的表面上被输送的同时被按压,从而被记录材料P在滚筒9上成为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滚筒9兼作反转辊。因此,被记录材料P以卷绕滚筒9的表面大致半周的状态而被支承并输送。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被记录材料P的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
此外,第二光照射部12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7被形成为,在输送方向上长于第一光照射部5、6、7、8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4。
被记录材料P不限材质,可以使用纸、无纺物、合成化学纤维、聚乙烯、聚酯、氯乙烯、防水帆布等。
根据本实施例1,由于在多个行式头1、2、3、4沿输送路径10而在输送方向F上分离配置的结构的记录装置中,在刚喷出从各个行式头1、2、3、4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一光照射部5、6、7、8照射紫外线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因此能够降低从各个行式头1、2、3、4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彼此混色、洇渗的可能性。
并且,第二光照射部12向所述被进行了预固化的状态下的光固化型油墨照射使之在所述滚筒9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因此,由于被记录材料P被支承在滚筒9上,并且向该被支承的位置照射所述光,因此能够在使该被记录材料P处于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下使所述油墨固化。
此外,虽然在光固化型油墨通过光的照射而进行固化时产生聚合热,但由于该聚合热被传递至滚筒9,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材料P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降低在输送路径10上被记录材料P的温度上升而导致记录品质下降的可能性。
实施例2(图3、图4)
根据图3及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为,在被记录材料P的双面上执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
所述行式头具备:第一行式头31、32、33、34,其向被记录材料P的一侧表面19喷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光固化型油墨);第二行式头51、52、53、54,其向被记录材料P的另一侧表面20喷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光固化型油墨)。所述第一光照射部具有:针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31、32、33、34而设置的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和针对于所述第二行式头51、52、53、54而设置的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
所述滚筒具有第一滚筒39和第二滚筒59,其中,所述第一滚筒39位于所述输送路径10上的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与第二行式头51、52、53、54之间,所述第二滚筒59相对于所述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而位于所述输送路径10上的下游侧。所述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兼作对所述被记录材料P的表里进行反转的反转辊21。
所述第二光照射部具备与第一滚筒39相对应的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和与第二滚筒59相对应的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
此处,位于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与第二行式头51、52、53、54之间中的“之间”是指,以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的位于输送方向F上的最下游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4、与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位于输送方向F上的最上游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13为基准的之间。
此外,相对于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而位于所述输送路径10上的下游侧中的“下游侧”是指,相对于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的位于输送方向F上的最下游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4而位于下游侧。
此外,在本实施例2中,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相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31、32、33、34的单元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单元而位于下方。
此处,“第一行式头的单元以及第二行式头的单元”中的单元是以如下含义而使用的,即,除了包括形成有喷嘴列的头部件之外,还包括对该头部件进行保持的保持部件等行式头的基本构成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从相对于所述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而与所述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为相反侧的位置,朝向所述接触的部分11照射光。
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13为,喷射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的出口。当固化用的光照射至该出口时,该油墨将发生固化,喷嘴将会堵塞,从而对油墨的喷出造成阻碍。
根据本结构,由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照射的光在被照射至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上的被记录材料P之后,被所述滚筒39、59所遮挡,从而成为几乎不存在朝向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喷嘴列的光的状态。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喷嘴堵塞的发生。
此外,在本实施例2中,由于在所述输送路径10上连续地对长条的被记录材料P进行输送,从而通过处于该输送路径10上的被记录材料P而将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与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光学性地分隔。
根据本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处于该输送路径10上的被记录材料P而将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与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光学性地分隔,因此由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照射的光被处于该输送路径10上的被记录材料P所遮挡,从而几乎不会出现射向第一行式头31、32、33、34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喷嘴列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所述喷嘴堵塞的发生。
由于其他的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2,在双面记录装置中,通过用于在被记录材料P的一侧表面19上进行记录的第一行式头31、32、33、34和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的组、以及用于在被记录材料P的另一侧表面20上进行记录的第二行式头51、52、53、54和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的组,从而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即,在刚向被记录材料P的一侧表面19喷出从第一行式头31、32、33、34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5、36、37、38照射紫外线从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此外,在表里反转后,在刚向被记录材料P的另一侧表面20喷出从第二行式头51、52、53、54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之后,立即由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5、56、57、58照射紫外线从而使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因此,即使在双面记录装置中也能够降低从各个行式头所喷出的各种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彼此发生混色、洇渗的可能性。
而且,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1以及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122向被进行了预固化的状态下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照射使之在所述第一滚筒39上和第二滚筒59上分别进行完全固化的光。因此,由于被记录材料P被支承于滚筒39、59上,并且向该被支承的位置照射所述光,因此能够在使该被记录材料P处于平坦且无起伏变形的状态下使所述油墨固化。
此外,在双面记录装置中,所述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兼作用于对所述被记录材料P的表里进行反转所需要的反转辊21。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在对所述被记录材料P的表里进行反转的同时有效地实施所述完全固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2,所述第一滚筒39以及第二滚筒59相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31、32、33、34的单元以及第二行式头51、52、53、54的单元而位于下方。因此,作为记录装置整体的重量平衡较为稳定。当使该第一滚筒39和第二滚筒59以大致相同的高度而在水平方向上分离配置时,作为记录装置整体的重量平衡将更为稳定。
符号说明
1~4…行式头;5~8…第一光照射部;9…滚筒;10…输送路径;11…接触的部分;12…第二光照射部;13…喷嘴列所占据的区域;14…第二光照射部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5…输送辊;16…输送机构;17…第二光照射部的用于照射光的光照射口所占据的区域;18…控制部;19…一侧表面;20…另一侧表面;21…反转辊;31~34…第一行式头;35~38…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39…第一滚筒;51~54…第二行式头;55~58…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59…第二滚筒;121…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122…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F…输送方向;P…被记录材料。

Claims (5)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送路径,被记录材料在该输送路径上被输送;
多个行式头,其沿所述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分离配置,并在油墨喷出方向上向所述被记录材料喷出光固化型油墨;
多个第一光照射部,其分别位于各个所述行式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照射光;
滚筒,其位于与所述第一光照射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并构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
第二光照射部,其以对置于所述滚筒的与被输送的所述被记录材料相接触的部分,且隔着所述滚筒而在所述油墨喷出方向上对置于多个所述行式头的方式而配置,并朝向所述相接触的部分照射光,
所述第一光照射部照射使所喷出的光固化型油墨进行预固化的光,
所述第二光照射部照射使进行了预固化的所述光固化型油墨在所述滚筒上进行完全固化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记录装置为在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双面上执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
所述行式头具备:
第一行式头,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的一侧表面喷出光固化型油墨;
第二行式头,其向所述被记录材料的另一侧表面喷出光固化型油墨,
所述第一光照射部具备:
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其针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而设置;
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其针对于所述第二行式头而设置,
所述滚筒具备:
第一滚筒,其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一用第一光照射部与所述第二行式头之间;
第二滚筒,其相对于所述第二用第一光照射部而位于所述输送路径上的下游侧,
所述第二光照射部具备:
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其与所述第一滚筒相对应;
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其与所述第二滚筒相对应,
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兼作对被输送的所述被记录材料的表里进行反转的反转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相对于所述第一行式头的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的单元而位于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所述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从相对于所述第一滚筒以及所述第二滚筒而与所述第一行式头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为相反侧的位置,朝向所述相接触的部分照射光。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于在所述输送路径上连续地对长条的被记录材料进行输送,从而通过处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材料而将所述第一行式头以及所述第二行式头、与所述第一用第二光照射部以及所述第二用第二光照射部光学性地分隔。
CN201410038324.4A 2013-01-28 2014-01-26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3963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3444A JP6061082B2 (ja) 2013-01-28 2013-01-28 記録装置
JP2013-013444 2013-0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459A CN103963459A (zh) 2014-08-06
CN103963459B true CN103963459B (zh) 2017-08-22

Family

ID=4999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8324.4A Active CN103963459B (zh) 2013-01-28 2014-01-26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27521B2 (zh)
EP (1) EP2759410B1 (zh)
JP (1) JP6061082B2 (zh)
CN (1) CN1039634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5369B2 (ja) * 2013-09-20 2017-06-07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EP3028861A3 (en) * 2014-10-01 2016-08-31 OCE-Technologies B.V.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inter
US11358399B2 (en) * 2017-12-25 2022-06-14 Think Laboratory Co., Ltd. Inkjet printer with unwinding part and adjacent winding part in uneven arrangement
US20190263153A1 (en) * 2018-02-28 2019-08-29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for web
JP7255256B2 (ja) * 2019-03-18 2023-04-1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214395996U (zh) * 2019-05-14 2021-10-15 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用于对包装的基于纸盒的包装材料进行数字印刷的设备
CN115091858A (zh) * 2022-07-10 2022-09-23 广东潮华龙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面印刷带自动分离装置的数码印刷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1630B2 (ja) * 2001-02-08 2011-08-31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表裏印字装置
US7510277B2 (en) * 2004-03-01 2009-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60066704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44177B2 (ja) * 2005-09-13 2012-10-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087184A (ja) * 2006-09-29 2008-04-17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乾燥装置
CN101164791A (zh) * 2006-10-18 2008-04-23 梁健 同步双面数码印刷机
JP2008173851A (ja) * 2007-01-18 2008-07-31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09697B2 (ja) * 2009-07-03 2014-06-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射量の決定方法、及び、印刷方法
JP5761587B2 (ja) * 2010-04-15 2015-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045788A (ja) 2010-08-25 2012-03-08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US8408689B2 (en) * 2010-09-14 2013-04-02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of adjusting gloss of images on substrates using ink partial-curing and contact leveling and apparatuses useful in forming images on substrates
US8628187B2 (en) * 2010-09-14 2014-01-14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of forming images on substrates with ink partial-curing and contact leveling and apparatuses useful in forming images on substrates
US8567936B2 (en) * 2010-11-10 2013-10-29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LED roll to roll drum printer systems, structures and methods
JP5480114B2 (ja) * 2010-11-29 2014-04-23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DE102010055852A1 (de) * 2010-12-22 2012-06-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Verfahren zum Drucken eines Mehrfarbenbildes auf einer Bedruckstoffbah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44565A (ja) 2014-08-14
EP2759410A1 (en) 2014-07-30
US20140210920A1 (en) 2014-07-31
US9327521B2 (en) 2016-05-03
CN103963459A (zh) 2014-08-06
JP6061082B2 (ja) 2017-01-18
EP2759410B1 (en)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3459B (zh) 记录装置
US20220362992A1 (en) Light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10293554B2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forming method
CN102099194B (zh) 喷墨式记录装置
CN102821960B (zh) 喷墨打印机
US20200139627A1 (en) Light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4290449B (zh) 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US20080068431A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241188A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US11260585B2 (en) Indexing in 3D printing
JP5632791B2 (ja) 下地上のインクの平滑化方法
CN102689539B (zh) 印刷方法
EP3028861A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inter
JP2016533929A (ja) Uv硬化性相変化インクを用いて画像を塗布する方法
CN104070827A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2019209494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CN104070797B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63756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216892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2015100945A (ja) インク吐出装置
JP5639004B2 (ja) 閃光加熱を用いて下地上のインクを平滑化する方法
JP20072101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361143A1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oduction
JP2011056940A5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811313B2 (ja) 記録装置、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