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0097B -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 Google Patents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50097B CN103950097B CN201410130143.4A CN201410130143A CN103950097B CN 103950097 B CN103950097 B CN 103950097B CN 201410130143 A CN201410130143 A CN 201410130143A CN 103950097 B CN103950097 B CN 1039500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plate
- support post
- upper strata
- vehicle frame
- han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下层底板和上层底板,上、下层底板均具有两侧梁和设置在两侧梁上的吊耳,蒸养小车具有车架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2至3对滚轮,所述车架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至少2个支座,支座的顶面上连接有支撑立柱,下层底板的每吊耳上设有通孔,下层底板叠在车架上,并通过吊耳上的通孔套在支撑立柱的根部而被定位,上层底板上设有定位孔,上层底板通过定位孔套在支撑立柱的顶端而得到支撑。本发明能节省用工人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和承载的蒸养底板。加气混凝土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半成品需放置在蒸养底板上,由蒸养小车承载蒸养底板进入蒸压釜进行养护。目前使用的蒸养底板,在其两纵梁上都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用于插支撑立柱。在进行釜前码架作业时,先将放置了半成品的下层蒸养底板由机械吊放于蒸养小车上,并由人工在下层底板两边纵梁上的预留孔中各插入支撑立柱,然后由机械吊放同样放置了半成品的上层底板于支撑立柱顶部。蒸养小车承载着两或三层底板及半成品进入蒸压釜进行养护。养护结束后,半成品成为了成品并出釜,将蒸养小车及两层底板及成品拖出,此时与入釜码架的相反顺序,先将上层底板及成品用机械吊走,人工拔出所有支撑立柱,然后将下层底板及成品吊走,拔出的立柱随同小车返回至半成品入釜前码架工位。由于底板上常常会有半成品的残渣掉入安置立柱的预留孔中,蒸养后残渣发生硬化,堵塞预留孔,立柱拆装都会非常困难,从而耽误时间,造成生产延误。目前的码架装置费人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省人工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的码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一如下:本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下层底板和上层底板,上、下层底板均具有两侧梁和设置在两侧梁上的吊耳, 蒸养小车具有车架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2至3对滚轮,所述车架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至少2个支座,支座的顶面上连接有支撑立柱,下层底板的每吊耳上设有通孔,下层底板叠在车架上,并通过吊耳上的通孔套在支撑立柱的根部而被定位,上层底板上设有定位孔,上层底板通过定位孔套在支撑立柱的顶端而得到支撑。
上层底板的定位孔设置在上层底板的吊耳上或设置在上层底板的侧梁的底面上。
在上、下层底板之间设有中层底板,车架的每个支撑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中底板上设有与支撑立柱上的搁架对应的凸台,所述中底板利用凸台搁在车架的搁架上而得到支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之二如下:本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下层底板和上层底板,上、下层底板均具有两侧梁和设置在两侧梁上的吊耳, 蒸养小车具有车架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2至3对滚轮,所述车架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至少2个支座,支座的顶面上固定有支撑立柱,下层底板叠在车架上,且其吊各耳处于对应支撑立柱的前侧或后侧,上层底板上设有和支撑立柱对应的定位孔,上层底板通过定位孔套在支撑立柱的顶端而得到支撑。
上层底板的定位孔设置在上层底板的吊耳上或设置在上层底板侧梁的底面上。
在上、下层底板之间设有中层底板,车架的每个支撑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中底板上设有与每个支撑立柱上的搁架对应的凸台,所述中底板利用凸台搁在车架支撑立柱的搁架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积极效果:由于蒸养小车上设有支撑立柱,中、上层底板均由蒸养小车上的支撑立柱支撑,在生产过程中,支撑立柱不需要装卸,插支撑立柱的孔也不会因残渣掉入而堵塞。本码架装置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人工装拆底板上的支撑立柱,同时不存在因支撑立柱不能及时返回入釜前工位而造成生产中断现象发生,使用本发明能节省用工人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6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8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9的示意图。
图10是蒸养小车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11是蒸养小车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12是蒸养小车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13是蒸养小车的第四种结构图。
图14是蒸养小车的第五种结构图。
图15是蒸养小车的第六种结构图。
图16是蒸养小车的第七种结构图。
图17是下层底板的一种结构图。
图18是图17的后视图。
图19是下层底板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20是图19的后视图。
图21是中层底板的结构图。
图22是图21的后视图。
图23是上层底板的一种结构图。
图24是图23的后视图。
图25是上层底板的另一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图10、图11、图17、图18和图25,实施例1所示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和上层底板4。下层底板2具有两侧梁2-1和设置在两侧梁2-1上的各2个吊耳2-2。上层底板4具有两侧梁4-1和设置在两侧梁4-1上的各2个吊耳4-2。蒸养小车1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前后向的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每对滚轮1-2安装于邻近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2个支座1-3,每支座1-3的顶面上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的底部和支座1-3之间用可拆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可拆连接可采用插接或螺纹连接。支撑立柱1-4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四方柱体,支撑立柱1-4的上端设有定位柱1-4-1,定位柱1-4-1的上端为锥体。下层底板2的每吊耳2-3上设有通孔2-a,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上层底板4的侧梁4-1的底面上设有和支撑立柱1-4对应的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
实施例2
见图2、图10、图11、图19、图20和图25,实施例2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和上层底板4。下层底板2具有两侧梁2-1和设置在两侧梁2-1上的各2个吊耳2-2。上层底板4具有两侧梁4-1和设置在两侧梁4-1上的各2个吊耳4-2。车架1-1的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2个支座1-3,所述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的吊耳2-2偏离车架1-1的支座1-3,下层底板处于同一侧的两吊耳2-2中,可以采取其中一吊耳2-2处于车架前部一支座1-3的前侧,一吊耳2-2处于车架后部一支座的后侧,本实施例采取一吊耳2-2处于车架前部一支座1-3的后侧,另一吊耳2-2处于车架后部一支座的前侧。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见图3、图10、图11、图19、图20、图23和图24。实施例3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和上层底板4。下层底板2具有两侧梁2-1和设置在两侧梁2-1上的各2个吊耳2-2。上层底板4具有两侧梁4-1和设置在两侧梁4-1上的各2个吊耳4-2。车架1-1的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2个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的吊耳2-2偏离车架1-1的支座1-3,下层底板处于同一侧的两吊耳2-2中,其中一吊耳2-2处于车架前部一支座1-3的后侧,另一吊耳2-2处于车架后部一支座的前侧。上层底板4的吊耳上各设有定位孔 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见图4和图14,实施例4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蒸养小车1的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3个支座,即在一前一后的两个支座1-3之间增加一个中间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2的两纵梁2-1上各设有3个吊耳2-2,吊耳2-2和支撑立柱1-4是对应的,上层底板4的两侧梁4-1的底面上各设有3个定位孔4-a,定位孔4-a和支撑立柱1-4也是对应的。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上,下层底板2通过各吊耳2-2上的通孔2-a套在相应的支撑立柱1-4的根部而被限位。上层底板4通过纵梁的底面上的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顶端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见图5和图14,实施例5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蒸养小车1的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3个支座,即在一前一后的两个支座1-3之间增加一个中间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的两纵梁上各设有一前一后2个吊耳,上层底板4的每侧梁4-1的底面上设有3个定位孔4-a,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上,下层底板2通过两侧梁上各一前一后2个吊耳2-2上的通孔2-a套在相应的支撑立柱1-4的根部而被限位。上层底板4通过两纵梁底面上的各3个定位孔4-a套在对应的支撑立柱1-4顶端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见图6和图14,实施例6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蒸养小车1的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3个支座,即在一前一后的两个支座1-3之间增加一个中间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的两纵梁上各设有3个吊耳,上层底板4的两纵梁上各设有3个吊耳,下层底板2的每吊耳2-3上设有通孔2-a,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2通过吊耳2-2上的通孔2-a套在相应的支撑立柱1-4的根部而被限位。上层底板4的每吊耳上设有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见图7和图14,实施例7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蒸养小车1的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固定有3个支座,即在一前一后的两个支座1-3之间增加一个中间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的两纵梁上各设有3个吊耳,上层底板4的两纵梁上各设有3个吊耳。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的吊耳2-2偏离车架1-1的支座1-3,下层底板处于同一侧的3个吊耳2-2都处于对应支座1-3的前侧或都处于对应支座1-3的后侧。上层底板4的吊耳上各设有定位孔 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见图8、图15、图19、图20、图21、图22和图25,实施例8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中层底板3和上层底板4。下层底板2具有两侧梁2-1和设置在两侧梁2-1上的各2个吊耳2-2。中层底板3具有两侧梁3-1和设置在两侧梁3-1上的各2个吊耳3-2。上层底板4具有两侧梁4-1和设置在两侧梁4-1上的各2个吊耳4-2。蒸养小车1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后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前后向的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两对滚轮1-2各安装于邻近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车架1-1的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2个支座1-3,支座1-3的顶面上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的底部和支座1-3之间的连接采用可拆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可拆连接为插接或螺纹连接。支撑立柱1-4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四方柱体,支撑立柱1-4的上端设有定位柱1-4-1,定位柱1-4-1的上端为锥体。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的吊耳2-2偏离车架1-1的支座1-3,下层底板处于同一侧的两吊耳2-2中,其中前一吊耳2-2处于车架前部一支座1-3的后侧,后一吊耳2-2处于车架后部一支座的前侧。车架1-1的每个支撑立柱1-4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1-5,搁架1-5上设有定位柱1-5-1,定位柱1-5-1的上端为锥体。中底板3上设有与每个支撑立柱上的搁架1-5对应的凸台3-3,所述中底板3利用凸台3-3搁在车架支撑立柱的搁架1-5的定位柱1-5-1上而得到支撑。上层底板4的两侧梁4-1的底面上各设有和支撑立柱1-4对应的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
实施例9
见图9和图16,实施例9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中层底板3和上层底板4。下层底板2具有两侧梁2-1和设置在两侧梁2-1上的各3个吊耳2-2。中层底板3具有两侧梁3-1和设置在两侧梁3-1上的各3个吊耳3-2。上层底板4具有两侧梁4-1和设置在两侧梁4-1上的各3个吊耳4-2。蒸养小车1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三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前后向的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四内横梁1-1-3,前、后各一对滚轮1-2处于邻近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中间的一对滚轮1-2处于邻近的两内横梁1-1-3之间。
车架1-1的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3个支座1-3,所有支座1-3的顶面上都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和支座1-3连接。支撑立柱1-4的上端设有定位柱1-4-1。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下层底板的吊耳2-2偏离车架1-1的支座1-3,下层底板处于同一侧的3个吊耳2-2都可以处于对应支撑立柱1-4的后侧或处于对应支撑立柱1-4的前侧,即吊耳和支撑立柱是间隔的。车架的每个支撑立柱1-4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1-5,中底板3上设有与每个支撑立柱上的搁架1-5对应的凸台3-3,所述中底板3利用凸台3-3搁在车架支撑立柱的搁架1-5上而得到支撑。上层底板4的侧梁4-1的底面上设有和支撑立柱1-4对应的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定位柱1-4-1上而得到支撑。其余和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
见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后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每对滚轮1-2安装于邻近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两纵梁1-1-1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两个支座1-3,每支座1-3的顶面上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的底部和支座1-3之间采用可拆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可拆连接是插接或螺纹连接。支撑立柱1-4上设有定位柱1-4-1,定位柱1-4-1的直径小于支撑立柱1-4的直径,定位柱1-4-1的上端为锥体。一侧纵梁的前后端各向外延伸形成前、后牵引杆1-6,每端牵引杆1-6与纵梁是一体,这样方便牵引杆的加工。牵引杆1-6和车架的外横梁1-1-2之间设有一根斜撑1-8。两牵引杆中,一牵引杆1-6上连接有挂柱1-6-1,另一牵引杆1-6上连接有挂钩1-6-2。牵引杆1-6用于与其它蒸养小车连接,一辆蒸养小车利用挂钩1-6-2挂在另一辆蒸养小车的挂柱1-6-1,车架1-1底部的前后部各设有用于和牵引车连接的连接架1-7,由牵引车提供动力拖动一串蒸养小车在轨道上滑动。
实施例11
见图12,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后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在每外横梁1-1-2的中间设有和纵梁平行的牵引杆1-6,牵引杆1-6的两侧和外横梁1-1-2之间各设有斜撑1-8。其余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2
见图13,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后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两纵梁1-1-1的两端各向外延伸,两纵梁1-1-1的端头之间设有横档1-9,
横档1-9的中间设有牵引杆1-6,其余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3
见图14,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中后三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四内横梁1-1-3,前、后各一对滚轮1-2处于对应位置上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中间的一对滚轮1-2处于中间的两内横梁1-1-3之间。其余与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4
见图15,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后两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两内横梁1-1-3,每对滚轮1-2处于邻近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两纵梁1-1-1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两个支座1-3,每支座1-3的顶面上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为方杆。支撑立柱1-4的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1-5,搁架1-5上设有定位柱1-5-1,定位柱1-5-1的直径小于支撑立柱1-4的边长。定位柱1-5-1的上端为锥体。其余和实施例10相同。
实施例15
见图16,本实施例为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前中后三对滚轮1-2,车架1-1具有两纵梁1-1-1、两外横梁1-1-2和四内横梁1-1-3,前端和后端的各一对滚轮1-2处于对应位置上的外横梁1-1-2和内横梁1-1-3之间,中间的一对滚轮1-2处于中间的两内横梁1-1-3之间。两纵梁1-1-1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三个支座1-3,每支座1-3的顶面上设有支撑立柱1-4,支撑立柱1-4和支座1-3连接。支撑立柱1-4的前侧面或后侧面固定有搁架1-5,搁架1-5上设有定位柱1-5-1,定位柱1-5-1的直径小于支撑立柱1-4的边长。定位柱1-5-1的上端为锥体。其余和实施例10相同。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不再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举例。
Claims (6)
1.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和上层底板(4),上、下层底板均具有两侧梁和设置在两侧梁上的吊耳, 蒸养小车(1)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2至3对滚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前后向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至少2个支座(1-3),支座(1-3)的顶面上连接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2)的每吊耳(2-3)上设有通孔(2-a),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并通过吊耳(2-3)上的通孔(2-a)套在支撑立柱(1-4)的根部而被定位,上层底板(4)上设有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顶端而得到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底板(4)的定位孔(4-a)设置在上层底板(4)的吊耳(4-2)上或设置在上层底板(4)的侧梁(4-1)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层底板(4、2)之间设有中层底板(3),车架的每个支撑立柱(1-4)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1-5),中底板(3)上设有与支撑立柱上的搁架(1-5)对应的凸台(3-3),所述中底板(3)利用凸台(3-3)搁在车架的搁架(1-5)上而得到支撑。
4.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包括蒸养小车(1)、下层底板(2)和上层底板(4),上、下层底板均具有两侧梁和设置在两侧梁上的吊耳,蒸养小车(1)具有车架(1-1)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2至3对滚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1)的两纵梁的外侧面上各固定有至少2个支座(1-3),支座(1-3)的顶面上固定有支撑立柱(1-4),下层底板(2)叠在车架(1-1)上,且其吊各耳处于对应支撑立柱(1-4)的前侧或后侧,上层底板(4)上设有和支撑立柱(1-4)对应的定位孔(4-a),上层底板(4)通过定位孔(4-a)套在支撑立柱(1-4)的顶端而得到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底板(4)的定位孔设置在上层底板(4)的吊耳上或设置在上层底板(4)侧梁的底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下层底板(4、2)之间设有中层底板(3),车架的每个支撑立柱(1-4)前侧面或后侧面上固定有搁架(1-5),中底板(3)上设有与每个支撑立柱上的搁架(1-5)对应的凸台(3-3),所述中底板(3)利用凸台(3-3)搁在车架支撑立柱的搁架(1-5)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0143.4A CN103950097B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30143.4A CN103950097B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50097A CN103950097A (zh) | 2014-07-30 |
CN103950097B true CN103950097B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132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30143.4A Active CN103950097B (zh) | 2014-04-01 | 2014-04-01 |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500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97266A (zh) * | 2018-04-04 | 2018-07-20 | 山东中新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
CN112248188B (zh) * | 2020-10-09 | 2021-11-09 | 陕西天宸睿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23415A (ja) * | 1994-06-01 | 1995-12-12 | Kurein Kogyo: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養生装置 |
US6572811B1 (en) * | 1998-09-22 | 2003-06-03 | Custom Building Systems, Inc. | Method of forming a cementitious panel |
CN200967242Y (zh) * | 2006-11-14 | 2007-10-31 | 伍林元 | 平板蒸养车 |
CN102092087A (zh) * | 2010-08-30 | 2011-06-15 | 芜湖新铭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蒸养底板 |
CN202071199U (zh) * | 2011-05-20 | 2011-12-14 | 常州力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养车 |
CN202071198U (zh) * | 2011-05-20 | 2011-12-14 | 常州力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底车 |
CN102658593A (zh) * | 2012-05-29 | 2012-09-12 | 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车入釜活动桥架 |
CN202517565U (zh) * | 2012-04-09 | 2012-11-07 | 巢湖银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蒸养车 |
CN202572620U (zh) * | 2012-05-29 | 2012-12-05 | 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车入釜活动桥架 |
CN202922734U (zh) * | 2012-10-09 | 2013-05-08 | 常州市名杰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养车 |
CN203031744U (zh) * | 2012-12-24 | 2013-07-03 | 江苏欧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耐腐蚀性的加气混凝土蒸养车 |
-
2014
- 2014-04-01 CN CN201410130143.4A patent/CN1039500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23415A (ja) * | 1994-06-01 | 1995-12-12 | Kurein Kogyo:Kk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養生装置 |
US6572811B1 (en) * | 1998-09-22 | 2003-06-03 | Custom Building Systems, Inc. | Method of forming a cementitious panel |
CN200967242Y (zh) * | 2006-11-14 | 2007-10-31 | 伍林元 | 平板蒸养车 |
CN102092087A (zh) * | 2010-08-30 | 2011-06-15 | 芜湖新铭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蒸养底板 |
CN202071199U (zh) * | 2011-05-20 | 2011-12-14 | 常州力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养车 |
CN202071198U (zh) * | 2011-05-20 | 2011-12-14 | 常州力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底车 |
CN202517565U (zh) * | 2012-04-09 | 2012-11-07 | 巢湖银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蒸养车 |
CN102658593A (zh) * | 2012-05-29 | 2012-09-12 | 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车入釜活动桥架 |
CN202572620U (zh) * | 2012-05-29 | 2012-12-05 | 宁夏木尔马建材有限公司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养车入釜活动桥架 |
CN202922734U (zh) * | 2012-10-09 | 2013-05-08 | 常州市名杰建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用蒸养车 |
CN203031744U (zh) * | 2012-12-24 | 2013-07-03 | 江苏欧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耐腐蚀性的加气混凝土蒸养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50097A (zh) | 2014-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21734U (zh) | 棒料自动分拣装置 | |
CN203510180U (zh) | 轮毂旋压动模放置结构 | |
CN103950097B (zh) | 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用码架装置及其蒸养小车 | |
CN203544060U (zh) | 托板可移动式书车 | |
CN203568148U (zh) | 排气管水平放置搁架 | |
CN206068262U (zh) | 一种管状铜材叠放装置 | |
CN206105809U (zh) | 板材分类摆放架 | |
CN102582671B (zh) | 一种曲轴周转车 | |
CN201913430U (zh) | 移动式焊接支架 | |
CN203127425U (zh) | 汽车轮毂专用货架 | |
CN206244262U (zh) | 轴承盖成品框运输架 | |
CN203076335U (zh) | 精轧机弯辊块更换小车 | |
CN104369836A (zh) | 一种轮毂工装车 | |
CN202346284U (zh) | 服装仓储用传送装置 | |
CN202322979U (zh) | 工件悬挂清洗装置 | |
CN107671255A (zh) | 一种连铸坯头尾切割用台车 | |
CN202558017U (zh) | 膜卷转移架 | |
CN202491828U (zh) | 一种曲轴周转车 | |
CN202156696U (zh) | 探伤样管架 | |
CN202046343U (zh) |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防划伤搬运车 | |
CN204487077U (zh) | 一种焊接翻转平台 | |
CN204277987U (zh) | 一种轮毂转运推车 | |
CN103878702B (zh) | 一种用于型钢、钢管抛丸除锈的工装 | |
CN205170276U (zh) | 四立柱双层升降机 | |
CN104551514A (zh) | 一种焊接翻转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