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4808B -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4808B
CN103934808B CN201410016603.0A CN201410016603A CN103934808B CN 103934808 B CN103934808 B CN 103934808B CN 201410016603 A CN201410016603 A CN 201410016603A CN 103934808 B CN103934808 B CN 103934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handle
main part
mounting structure
power tool
described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166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4808A (zh
Inventor
近藤友幸
畔柳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93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4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5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 B25F5/026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in the form of an auxiliary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1/00Handle 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和把持部。主体部包括马达单元。把持部在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主体部延伸。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主体部的后端和把持部与主体部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之间。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Description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动力工具。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辅助把手构件可拆卸地联接到该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诸如起子钻、锤钻、冲击起子钻等传统的动力工具一般包括具有把持部的手枪状壳体(housing),在操作期间使用者通常用一只手抓住把持部。然而,有时仅用一只手来保持动力工具难以获取足够的扭转力矩(leverage)以适当地操作动力工具。因此,众所周知的是,在动力工具上设置辅助把手或侧把手以使得使用者在操作期间能够利用双手支承动力工具。
例如,美国专利No.7,000,709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起子钻上的侧把手。该专利中公开的起子钻包括手枪状壳体、安装在壳体的前部的套圈和设置在套圈的前侧的环状帽。侧把手包括把持部和在起子钻的环状帽的外表面上滑动的环状安装部,使得将侧把手在壳体的前部固定到起子钻。
发明内容
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动力工具用辅助把手安装结构中,辅助把手被固定到形成在壳体的前部的环状安装区。因此,需要在壳体的前部设置足够的空间,以便在壳体的前部形成环状安装区,这增大了壳体的纵向长度。然而,当动力工具的纵向长度大时,难以在小的、有限的空间中使用动力工具。此外,由于如在传统动力工具中那样辅助把手被联接到壳体的前部,所以当目标工件具有朝向动力工具凸出的形状时,辅助把手可能与正利用动力工具进行作业的目标工件干涉。
此外,传统地仅为大型、大扭矩动力工具设置辅助把手。换言之,对于小型、轻重量动力工具,由于这种小型动力工具的壳体的空间限制,甚至更加难以提供用于形成辅助把手用的安装区的足够空间。然而,近年来,小型动力工具的最大输出扭矩增大,因而在操作期间作用在小型动力工具上的反作用力也增大了。因此,存在不仅在大型动力工具上而且在小型动力工具上设置辅助把手的需求。
此外,在传统辅助把手安装结构中,辅助把手在壳体的外表面上滑动。因此,当在操作期间对动力工具施加大扭矩时,辅助把手可能从动力工具的壳体意外脱落或相对于壳体移位。
鉴于现有技术的情形,根据一方面的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和把持部。主体部包括马达单元。把持部在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主体部延伸。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主体部的后端和把持部与主体部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之间。
根据另一方面的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和把持部。主体部包括马达单元。把持部在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主体部延伸。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当沿着与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与马达单元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的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和把持部。主体部包括马达单元。把持部从主体部延伸。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限定延伸通过主体部的通孔。
根据另一方面的动力工具包括主体部、把持部和最大电压为12.0V以下的可充电电池。主体部包括马达单元。把持部从主体部延伸。主体部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构造和配置成能联接到辅助把手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的动力工具包括壳体和马达组件。壳体包括主体部和从主体部延伸的把持部。马达组件布置于壳体的主体部。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单元和包围马达单元的大体上筒状的马达壳构件。壳体的主体部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构造和配置成能联接到辅助把手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的辅助把手构件适于联接到动力工具的壳体。辅助把手构件包括辅助把持部和固定部。固定部联接到辅助把持部,固定部包括插入部,该插入部构造和配置成能穿过动力工具的壳体。
从下面的详细说明,所公开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公开了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附图构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分解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分解侧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俯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动力工具的状态;
图6是图5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沿着图5的截面线6-6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图5和图6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和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沿着图6的截面线7-7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分解侧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俯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动力工具的状态;
图10是图9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沿着图9的截面线10-10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11是图9和图10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和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沿着图10的截面线11-11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分解侧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俯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动力工具的状态;
图14是图12和图13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15是图13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沿着图13的截面线15-15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16是图13和图15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和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沿着图15的截面线16-16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图17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分解侧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20是图17至图19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俯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动力工具的状态;
图21是图20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侧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联接到动力工具的状态;
图22是图20和图21所示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沿着图20的截面线22-22截取的局部截面图;及
图23是图22所示的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和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沿着图22的截面线23-23截取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解释所选定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提供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所限定的本发明。
首先参照图1-图7,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辅助把手构件100可选择性地联接到动力工具10,以为使用者提供在操作期间用双手支承动力工具10的副把持部位。
在图1-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动力工具10是无线式起子钻(driver drill)。如图2所示,动力工具10具有由大体上管状的主体部20和把持部40形成的大体上手枪状的整体形状,主体部20具有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把持部40在主体部20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主体部20向下延伸。主体部20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和把持部40一体地形成,以限定外壳罩21。外壳罩21优选地由树脂材料制成。更具体而言,外壳罩21包括左壳罩22、右壳罩23和后壳罩24。左壳罩22和右壳罩23通过多个螺钉S固定在一起(见图2)。此外,主体部20包括:变速杆25,该变速杆25用于改变动力工具10的转速;和起子-钻改变杆26,该起子-钻改变杆26用于将动力工具10的操作模式在用于旋拧的起子模式(driver mode)和用于钻孔的钻模式(drill mode)之间切换。主体部20还包括限定前进气口27、后进气口28和排气口29的多个开口。冷却空气通过前进气口27或后进气口28进入主体部20,从排气口29排出冷却空气,从而形成流过主体部20的内部而用于冷却收容在主体部20内的内部部件的冷却空气通路。
如图2所示,触发式开关杆50设置在把持部40的上端区域,用于驱动动力工具10。把持部40的下端包括电池连接部41,其联接到可充电电池B。可充电电池B用作动力工具10用的电源。优选地,可充电电池B可拆卸地安装到把持部40的下端。可充电电池B是传统的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镍镉电池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充电电池B具有较高电压(例如,14.4V以上),使得动力工具10能够以较大扭矩操作。转向改变杆42设置在把持部40与主体部20汇合的区域中,用于改变动力工具10的转向。照明单元43设置在把持部40与主体部20汇合的区域的前端,用于照亮工作区域。
管状改变环60以可绕主体部20的中心轴线C转动从而调节转动扭矩的方式布置在主体部20的前侧。管状改变环60联接到主轴61(见图6)。动力工具卡盘(chuck)70绕着主轴61的前端部安装,用于保持工具件(未示出)。工具件例如包括钻头、螺丝起子头等。
如图6所示,马达单元80布置在主体部20的后部。马达单元80包括具有电枢芯81和电枢线圈82的转子和具有磁体83和定子芯84的定子(见图7)。马达单元80还包括传统部件,诸如输出轴85、风扇86、刷保持器87、后轴承88和换向器89等。在图6中,为了简化图示起见,在截面中未示出马达单元80的一些部件(诸如转子)。
如图6所示,齿轮组件90在主体部20的内部布置在马达单元80的前方。主轴61联接到齿轮组件90,使得当操作开关杆50时,齿轮组件90将马达单元80的输出轴85的转动经由主轴61传递到动力工具卡盘70。更具体而言,齿轮组件90包括布置在主体部20和管状改变环60之间的大体上筒状的齿轮箱罩91、包括内齿轮92的多个齿轮、包围多个齿轮的齿轮箱93和覆盖齿轮箱93的后端的齿轮箱盖94。主轴61被一对轴承62、63可转动地支承,轴承62、63固定到齿轮箱罩91。前轴承95联接到齿轮箱盖94,用于可转动地支承马达单元80的输出轴85。变速杆25经由连接环96操作性地联接到内齿轮92,使得通过操作变速杆25来改变动力工具10的转速(即主轴61的转速)。
由于动力工具10的诸如管状改变环60、动力工具卡盘70、马达单元80和齿轮组件90等部件为现有技术所熟知的传统部件,这里将不对这些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或说明。更确切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动力工具10的部件可具有任意类型的适当结构。
返回参照图1和图2,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主体部20的后端和把持部40与主体部20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包括形成在主体部20上的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四个凹部32形成于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凹部32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接合结构。尽管示出了四个凹部32,但是可以使用更少或更多的这种凹部32。可选地,可以消除凹部。优选地,在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和辅助把手构件10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凹部32或一些其他的防转动或防移位特征。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2沿着筒状表面31的周向彼此间隔开(见图7)。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优选地与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一体地形成。例如,当动力工具10的外壳罩21制成为成型构件时,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即筒状表面31和凹部32)对应的结构可以与外壳罩31的其它部分一同形成(成型)。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动力工具10上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而没有附加部件。
如图6所示,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其中该马达单元80的转动轴线与主体部20的中心轴线C一致。更具体而言,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优选地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的转子和定子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现在参考图3和图4,此刻将对辅助把手构件100的结构进行说明。辅助把手构件100是辅助工具,其可拆卸地联接到动力工具10,以为使用者提供在操作期间利用双手支承动力工具10的副把持部。辅助把手构件100基本上包括辅助把持部110和固定部120。固定部120通过螺栓130和螺母140可转动地联接到辅助把持部110。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固定部120被构造且配置成固定到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
辅助把手构件100的辅助把持部110包括凸缘部111和体部112。如图4所示,通孔111a形成于凸缘部111,用于供螺栓130通过。螺母140与螺栓130接合,以将螺栓130固定到通孔111a的内端部。体部112的外表面优选地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且可设置有防滑面结构或涂层,以防止使用者的手在操作期间滑动。
如图3和图4所示,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包括紧固构件121和壳构件122。紧固构件121是由条元件形成的片簧。紧固构件121包括环形部121a和一对平行板部121b。平行板部121b在环形部121a的两端弯曲并且沿大致径向向外延伸。如图3所示,紧固构件121包括在紧固构件12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的较宽部和在紧固构件121的末端区域的较窄部。如图4所示,紧固构件121的各平行板部121b限定开口121d,螺栓130的头部131的一端插通该开口121d,螺栓130的头部131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在未把持状态下,环形部121a的内径比主体部20的后端的最大尺寸大。如下所述,通过转动螺母140,将环形部121a的内径减小到略大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筒状表面31的直径的尺寸,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形成于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换言之,当辅助把手构件100联接到动力工具10时,环形部121a滑动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筒状表面31上,然后在径向上夹紧到筒状表面31。可以使用诸如金属、树脂等任何适当的弹性材料来形成紧固构件121。
紧固构件121的环形部121a包括限定接合结构的两个突起121c。突起121c在大致径向上从环形部121a的内周面向内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部121a包括两个突起121c。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可以使用更少或更多的突起。各突起121c被构造和配置成当辅助把手构件100夹紧到动力工具10时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凹部32中的一个凹部接合,以防止在操作期间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之间的移位和/或转动。突起121c彼此间隔开的预定距离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凹部32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固定部120的壳构件122以使环形部121a的大部分露出的方式收容并且支承紧固构件121。壳构件122包括外罩122a和一对内壁122b。外罩122a的截面大体上为矩形。外罩122a收容紧固构件121的较窄部。内壁122b在外罩122a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4所示,内壁122b在螺栓130的头部131联接到平行板部121b的状态下可滑动地支承紧固构件121的平行板部121b。供螺栓130穿过的通孔122c设置在壳构件122的底面。外罩122a的开口端包括抵接部122d,其具有与外壳罩21的、在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处的外表面的轮廓大体上匹配的轮廓。
因此,紧固构件121的平行板部121b与螺栓130一起在壳构件122的内壁122b之间沿螺栓130的轴向移动。因此,在螺母140与螺栓130螺纹接合的状态下,当辅助把持部110绕螺栓130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壳构件122转动时,螺栓130在轴向上移动。根据螺栓130相对于螺母140的转动方向,紧固构件121的平行板部121b也与螺栓130一起在从内壁122b突出的方向或朝向内壁122b缩回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环形部121a的内径随着辅助把持部110相对于壳构件122转动而增大或减小。更具体而言,随着螺栓130和平行板部121b在内壁122b中缩回并且通过内壁122b将环形部121a的端部一起推近,环形部121a的内径减小。
图5和图6示出当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联接到动力工具1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时的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图5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的俯视图,而图6和图7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的截面图。更具体而言,图6和图7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完全夹紧到动力工具1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之前的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
当将辅助把手构件100安装到动力工具10时,首先,使辅助把持部110在第一方向上(例如,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壳构件122转动,以使螺栓130在平行板部121b从内壁122b突出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从壳构件122向外推紧固构件121,环形部121a的内径增大,以允许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后端部通过。接着,如图5所示,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后端部穿过如下空间:该空间形成在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壳构件122和紧固构件121的环形部121a之间。此时,如图7所示,辅助把手构件1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定位成使得紧固构件121的突起121c面对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凹部32。然后,辅助把手构件100的辅助把持部110在第二方向上(例如,顺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壳构件122转动,以使螺栓130在平行板部121b朝向内壁122b缩回的方向上移动。随着螺栓130移动,紧固构件121的环形部121a也朝向壳构件122缩回,紧固构件121夹紧到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因此,在主体部20的辅助安装结构30卡合在紧固构件121和壳构件122的抵接部122d之间时,辅助把手构件100紧固到动力工具10。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中,如图2所示,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主体部20的后端和把持部40与主体部20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此外,如图6所示,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此外,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形成于主体部20的外壳罩21的前进气口27和后进气口28之间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布置在前进气口27和排气口29之间的位置。换言之,辅助把手构件100在主体部20的后侧安装到动力工具10。因此,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中,不必在主体部20的前部设置用于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的额外空间。换言之,可以有效地利用主体部20的后侧的布置马达单元80的现有空间来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因此,可以防止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整体纵向长度增大。因而,即使在受限的作业空间中也改进了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的可用性。此外,由于辅助把手构件100安装在把持部40的后侧,因此,即使当目标工件具有朝向动力工具10凸出的形状时,也可防止辅助把手构件100与目标工件干涉。
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动力工具10示出为起子钻,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工具,诸如锤起子钻、冲击起子、冲击扳手等。例如,图8至图1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应用于动力工具10A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动力工具10A是与图1和图2所示的动力工具10相比实现为紧凑体且轻重量设计的起子钻。图8是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A的分解侧视图。图9是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A的俯视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联接到动力工具10A的状态。图10和图11是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A的局部截面图。更具体而言,图10和图11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完全夹紧到动力工具10A之前的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A。
如图8至图11所示,动力工具10A具有由大体上管状的主体部20A和把持部40A形成的大体上手枪状的整体形状。主体部2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和把持部40A由外壳罩21A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外壳罩21A包括左壳罩22A和右壳罩23A,左壳罩22A和右壳罩23A通过多个螺钉S固定在一起。此外,主体部20A包括用于改变动力工具10A的转速的变速杆25A。主体部20A还包括限定前进气口27A和排气口29A的多个开口。把持部40A的下端包括联接到可充电电池B的电池连接部41A。
如图10所示,动力工具10A还包括转向改变杆42A、照明单元43A、开关杆50A、与主轴61A联接的管状改变环60A、动力工具卡盘70A、马达单元80A和齿轮组件90A。在该示例的动力工具10A中,马达单元80A构成传统的无刷马达,其包括具有磁体82A的转子和具有定子线圈83A和定子芯84A的定子。马达单元80A还包括传统部件,诸如电路板81A、输出轴85A、风扇86A和后轴承88A等。在图10中,为了简化图示起见,在截面中未示出马达单元80A的一些部件(诸如磁体82A)。
此外,在该示例的动力工具10A中,齿轮组件90A包括前齿轮箱91A、包括内齿轮92A的多个齿轮、后齿轮箱93A和齿轮箱盖94A。主轴61A被一对轴承62A、63A可转动地支承,轴承62A、63A固定到前齿轮箱91A。前轴承95A联接到齿轮箱盖94A,用于可转动地支承马达单元80A的输出轴85A。变速杆25A经由连接环96A操作性地联接到内齿轮92A,使得通过操作变速杆25A来改变动力工具10A的转速(即主轴61A的转速)。在该示例中,设置包括卷簧64A和多个球97A的传统的扭矩调整机构(离合器机构),用于防止超过所需扭矩的过紧固。
由于动力工具10A的诸如管状改变环60A、动力工具卡盘70A、马达单元80A和齿轮组件90A等部件为现有技术所熟知的传统部件,这里将不对这些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或说明。更确切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动力工具10A的部件可具有任意类型的适当结构。
动力工具10A的主体部20A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布置在主体部20A的后端和把持部40A与主体部20A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具有与动力工具1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相同的结构,并且包括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A和接合结构,接合结构包括形成于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A的四个凹部32A。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优选地与动力工具10A的壳体的主体部20A一体地形成。如图10所示,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A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A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该马达单元80A的转动轴线与主体部20A的中心轴线C一致。更具体而言,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A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优选地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A的转子81A和定子82A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100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安装到动力工具10A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
如图8所示,该变形例中的动力工具10A的主体部20A的纵向长度比动力工具10的主体部20的纵向长度短。然而,如图8所示,在该变形例中,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也布置在主体部20A的后端和把持部40A与主体部20A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此外,如图10所示,在沿着与马达单元80A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布置在与马达单元80A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换言之,辅助把手构件100在主体部20A的后侧安装到动力工具10A。因此,在根据该变形例的动力工具10A中,不必在主体部20A的前部设置用于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的额外空间。换言之,即使对于采用紧凑设计的动力工具10A,也可以有效地利用主体部20A后侧上的空间来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A,而不用增大动力工具10A的主体部20A的整体纵向长度。因而,即使在受限的作业空间中也改进了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A的可用性。此外,由于辅助把手构件100安装在把持部40A的后侧,因此,即使当目标工件具有朝向动力工具10A凸出的形状时,也可防止辅助把手构件100与目标工件干涉。
在图5至图7和图9至图11示出的示例中,辅助把手构件1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或10A定位成使得:当沿着中心轴线C观察时,辅助把持部110布置在主体部20或20A的左侧,以相对于动力工具10或10A的把持部40或40A大体上形成直角。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使用者的偏好,辅助把手构件100能够相对于动力工具10或10A定位成使得:辅助把持部110布置在主体部20或20A的右侧。此外,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四个凹部32或32A设置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或30A的示例,但是凹部32或32A的数目可以增大以允许使用者选择辅助把手构件1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或10A的多个不同位置。例如,凹部32或32A可以设置成能够使得辅助把手构件100以如下方式安装到动力工具10或10A:辅助把持部110定向成相对于动力工具10或10A的把持部40或40A成除直角以外的角度,以适应使用者的偏好或者在有限空间内使用动力工具10或10A和辅助把手构件100。
此外,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凹部32或32A设置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或30A,突起121c设置于辅助把手构件100,但是形成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或30A和辅助把手构件100的接合结构可配置成使得:主体部20或20A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或30A包括至少一个突起,辅助把手构件100包括与该突起接合的至少一个凹部或开口。
尽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无线式动力工具10或10A示出为动力工具的示例,动力工具不限于联接到可充电电池的无线式工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或30A可适用于具有动力电缆的有线式动力工具。
第二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2-图16,此刻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B。鉴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之间的相似性,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简单起见,可能省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的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不同的部件将用单个符号“’”来表示。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动力工具10B为小型动力工具。这里使用的“小型”动力工具定义为具有最大电压为12.0V以下的可充电电池的动力工具,或净重小于约1.3kg的动力工具。例如,图12至图16所示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B的净重为约1.0kg,并且联接到最大电压为10.8V的可充电电池B’。
如图12和图13所示,动力工具10B是小型起子钻,并且具有由大体上管状的主体部20B和把持部40B形成的大体上手枪状的整体形状。主体部20B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和把持部40B由外壳罩21B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外壳罩21B包括通过多个螺钉S固定在一起的左壳罩22B和右壳罩23B。此外,主体部20B包括用于改变动力工具10B的转速的变速杆25B。主体部20B还包括限定前进气口27B、后进气口28B和排气口29B的多个开口。把持部40B的下端包括联接到可充电电池B’的电池连接部41B。可充电电池B’用作动力工具10B用的电源。
如图15所示,动力工具10B还包括转向改变杆42B、照明单元43B、开关杆50B、与主轴61B联接的管状改变环60B、动力工具卡盘70B、马达组件80B和齿轮组件90B。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B中,马达组件80B包括大体上筒状的马达壳构件81B(例如钢罐),其包围传统的马达部件,诸如包括具有电枢芯和电枢线圈的电枢82B的转子、包括磁体83B的定子、风扇86B、刷87B、换向器89B等。电枢轴85B从马达壳构件81B的前端突出,以操作性地联接到齿轮组件90B。因而,马达组件80B作为集成马达模块安装于动力工具10B的主体部20B。这种马达组件80B的集成配置使得能够减小动力工具10B的尺寸和重量。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B中,齿轮组件90B包括:包括内齿轮92B的多个齿轮、齿轮箱93B和齿轮箱盖94B。主轴61B被一对轴承62B、63B可转动地支承,轴承62B、63B固定到齿轮箱93B。马达组件80B的前端部被齿轮箱盖94B支承,使得电枢轴85B的转动输入到齿轮组件90B。变速杆25B经由连接环96B操作性地联接到内齿轮92B,使得通过操作变速杆25B来改变动力工具10B的转速(即主轴61B的转速)。设置包括卷簧64B的传统的离合器机构,用于防止超过所需扭矩的过紧固。
由于动力工具10B的诸如管状改变环60B、动力工具卡盘70B、马达组件80B和齿轮组件90B等这些部件为现有技术所熟知的传统部件,这里将不对这些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或说明。更确切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动力工具10B的部件可具有任意类型的适当结构。
动力工具10B的主体部20B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布置在主体部20B的后端和把持部40B与主体部20B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相同的结构,除了其尺寸以外,并且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包括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B和接合结构,接合结构包括形成于大体上筒状的表面31B的四个凹部32B。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优选地与动力工具10B的壳体的主体部20B一体地形成。如图15所示,在沿着与马达组件80B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布置在与马达组件80B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该马达组件80B的转动轴线与主体部20B的中心轴线C一致。更具体而言,在沿着与马达组件80B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优选地布置在与马达组件80B的马达壳构件81B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图1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构件100’的纵向截面图。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构件1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和图4所示的辅助把手构件100的结构基本上相同,除了固定部120’的紧固构件121’和壳构件122’的尺寸以外。更具体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构件100’中,壳构件122’的抵接部122d’和由紧固构件121’所形成的环形部121a’的内径较小,使得紧固部120’牢固地夹紧到小型动力工具10B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
辅助把手构件100’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安装到动力工具10B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图13示出当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联接到动力工具10B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时的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B。图15和图16是辅助把手构件100’和动力工具10B的截面图,示出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固定部120’已夹紧到动力工具10B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的状态。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如图12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布置在主体部20B的后端和把持部40B与主体部20B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部位R之间。此外,如图15所示,在沿着与马达组件80B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布置在与马达组件80B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换言之,辅助把手构件100’在主体部20B的后侧安装到动力工具10B。因此,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B中,不必在主体部20B的前部设置用于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的额外空间。换言之,即使对于小型动力工具10B,也可以有效地利用主体部20B的后侧的空间来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而不用增大动力工具10B的主体部20B的整体纵向长度。因而,即使在受限的作业空间中也改进了具有辅助把手构件100’的动力工具10B的可用性。此外,由于辅助把手构件100’安装在把持部40B的后侧,因此,即使当目标工件具有朝向动力工具10B凸出的形状时,也能防止辅助把手构件100’与目标工件干涉。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甚至可以通过使用辅助把手构件100’,在小型动力工具10B的操作期间利用双手抵抗反作用力稳定地保持动力工具10B。当动力工具10B是轻质且在操作期间易于受施加到动力工具10B的反作用力影响时,使用辅助把手构件100’更加有利。
在图12至图16示出的示例中,辅助把手构件1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B定位成使得:辅助把持部110布置在主体部20B的左侧。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使用者的偏好,辅助把手构件100’可以相对于动力工具10B定位成使得:辅助把持部110布置在主体部20B的右侧。此外,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四个凹部32B设置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的示例,但是凹部32B的数目可以增大以允许使用者选择辅助把手构件1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B的多个不同位置。
此外,尽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凹部32B设置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突起121c设置于辅助把手构件100’,但是形成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和辅助把手构件100’的接合结构可配置成使得:主体部20B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包括至少一个突起,辅助把手构件100’包括与该突起接合的至少一个凹部或开口。
尽管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起子钻示出为小型动力工具10B,但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B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小型动力工具,诸如锤起子钻、冲击起子、冲击扳手等。
第三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7-图23,此刻将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动力工具10C。鉴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之间的相似性,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赋予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为简单起见,可能省略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的说明。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动力工具10C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辅助把手构件200联接到动力工具10C,使得辅助把手构件200的一部分延伸通过动力工具10C的内部。因此,辅助把手构件200可以牢固地锚固于动力工具10C。因此,可以防止辅助把手构件200在操作期间移位或脱离。
如图17和图20至图23所示,动力工具10C具有与图8至图11所示的动力工具10A相似的构造,除了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结构以外。更具体而言,动力工具10C是起子钻,其具有由大体上管状的主体部20C和把持部40C形成的大体上手枪状的整体形状。主体部20C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和把持部40C由外壳罩21C一体地形成。更具体而言,外壳罩21C包括通过多个螺钉S固定在一起的左壳罩22C和右壳罩23C。此外,主体部20C包括用于改变动力工具10C的转速的变速杆25C。主体部20C还包括限定前进气口27C和排气口29C的多个开口。把持部40C的下端包括联接到可充电电池B的电池连接部41C。
如图22所示,动力工具10C还包括转向改变杆42C、照明单元43C、开关杆50C、与主轴61C联接的管状改变环60C、动力工具卡盘70C、马达组件80C和齿轮组件90C。在该示例的动力工具10C中,马达单元80C构成传统的无刷马达,其包括具有磁体82C的转子和具有定子线圈83C和定子芯84C的定子。马达单元80C还包括传统部件,诸如电路板81C、输出轴85C、风扇86C和后轴承88C等。在图22中,为了简化图示起见,在截面中未示出马达单元80C的一些部件(诸如磁体82C)。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C中,齿轮组件90C包括前齿轮箱91C、包括内齿轮92C的多个齿轮、后齿轮箱93C和齿轮箱盖94C。主轴61C被一对轴承62C、63C可转动地支承,轴承62C、63C固定到前齿轮箱91C。前轴承95C固定地联接到齿轮箱盖94C,用于可转动地支承马达单元80C的输出轴85C。变速杆25C经由连接环96C操作性地联接到内齿轮92C,使得通过操作变速杆25C来改变动力工具10C的转速(即主轴61C的转速)。设置包括卷簧64C和多个球97C的传统的扭矩调整机构(离合器机构),用于防止超过所需扭矩的过紧固。
由于动力工具10C的诸如管状改变环60C、动力工具卡盘70C、马达单元80C和齿轮组件90C等这些部件为现有技术所熟知的传统部件,这里将不对这些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论述或说明。更确切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动力工具10C的部件可具有任意类型的适当结构。
如图17所示,动力工具10C的主体部20C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布置在主体部20C的后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限定延伸通过主体部20C的一对通孔34。更具体而言,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各通孔34由一对开口34a和布置在各侧的该开口之间的主体部20C内的中空空间限定,该一对开口34a在主体部20C的外壳罩21C的各侧形成在对应位置处。换言之,开口34a形成于外壳罩21C的位置被设定成使得:通孔34定位成不与布置在主体部20C内部的内部构件干涉。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动力工具10C上形成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而无需附加部件。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孔34配置成使得通孔34的中心轴线在与马达单元80C的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该马达单元80C的转动轴线与主体部20C的中心轴线C一致。更具体而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沿着主体部20C的中心轴线C观察时,通孔34的中心轴线在与动力工具10C的把持部40C大体上形成直角的方向上延伸。如图22所示,通孔34中的一个布置在马达单元80C的上方,而通孔34中的另一个布置在马达单元80C的下方。
现在参照图18和图19,将说明辅助把手构件200的结构。辅助把手构件200的构造与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构件100的构造相似,除了固定部220的结构之外。更具体而言,辅助把手构件200包括辅助把持部210和通过螺栓230和螺母240可转动地联接到辅助把持部210的固定部220。如下面详细说明的,固定部220构造且配置成能固定到动力工具10C的主体部20C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
辅助把手构件200的辅助把持部210包括凸缘部211和体部212。如图19所示,通孔211a形成于凸缘部211,用于供螺栓230通过。螺母240与螺栓230接合,以将螺栓230固定到通孔211a的内端部。体部212的外表面优选地由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且可以设置有防滑面结构或涂层,以防止使用者的手在操作期间滑动。
如图18和图19所示,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固定部220包括紧固构件221和壳构件222。紧固构件221由条元件形成,紧固构件221包括一对直线的插入部221a和在一对插入部221a之间延伸的桥部221b。如图18所示,紧固构件221包括在紧固构件22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区域的较宽部和在紧固构件221的末端区域的较窄部。可使用诸如金属、树脂等任何适当的材料来形成紧固构件221。插入部221a被尺寸化为:当辅助把手构件200联接到动力工具10C时,插入部221a延伸通过在动力工具10C的主体部20C中形成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通孔34。紧固构件221的桥部221b具有内表面221b’,其与主体部20C的外壳罩21C的在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处的外表面的轮廓大体上匹配。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桥部221b形成为弓形,使得内表面221b’与外壳罩21C的弓形轮廓大体上匹配。
如图19所示,紧固构件221的各插入部221a的末端部限定开口221c,螺栓230的头部231的一端插通该开口221c,螺栓230的头部231具有大体上矩形形状。
固定部220的壳构件222以固定部220的大部分露出的方式收容并且支承紧固构件221。壳构件222包括外罩222a和一对内壁222b。外罩222a的截面大体上为矩形。外罩222a收容紧固构件221的较窄部。内壁222b在外罩222a的相对的表面之间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19所示,内壁222b在螺栓230的头部231联接到插入部221a的状态下可滑动地支承紧固构件221的插入部221a。如图19所示,当固定部220夹紧到辅助把持部210时,内壁222b的末端抵接螺栓230的头部231,以将紧固构件221牢固地固定到固定部220上。供螺栓230穿过的通孔222c设置在壳构件222的底面。外罩222a的开口端包括抵接部222d,抵接部222d具有与外壳罩21C的在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处的外表面的轮廓大体上匹配的轮廓。
图20至图23示出当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固定部220联接到动力工具10C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时的辅助把手构件200和动力工具10C。在图23中,为了简化图示起见,仅示出了主体部20C的外壳罩21C且省略了主体部20C的内部部件。
当将辅助把手构件200安装到动力工具10C时,首先,使辅助把手构件200的辅助把持部210在第一方向上(例如,逆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壳构件222转动,以使螺栓230在螺栓230从螺母240突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解除紧固构件221、壳构件222和螺栓230的组装。接着,紧固构件221的插入部221a的末端插入到在动力工具10C的主体部20C中形成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通孔34中。如图23所示,插入部221a延伸通过通孔34,使得桥部221b布置在主体部20C的一侧并且使得插入部221a的末端从主体部20C的另一侧上的通孔34的开口34a向外突出。接着,螺栓230的头部231的各端部插入到形成在插入部221a的末端部的各开口221c中。壳构件222联接到紧固构件221和螺栓230的组件,使得螺栓230穿过壳构件222的中心孔222c。此时,插入部221a的末端的内表面被内壁222b的外表面支承。接着,固定于辅助把持部210的螺母240和螺栓230接合,辅助把手构件200的辅助把持部210在第二方向上(例如,顺时针方向上)相对于壳构件222转动,以使螺栓230相对于螺母240在壳构件222和把持部210彼此靠近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插入部221a延伸穿过通孔34的状态下,在主体部20C卡合在紧固构件221和壳构件222的抵接部222d之间时,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固定部220牢固地紧固到动力工具10C。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0C中,辅助把手构件200联接到动力工具10C,使得辅助把手构件200的一部分穿过动力工具10C的主体部20C的内部。因此,可以防止辅助把手构件200在操作期间移位或意外脱落。因而,可以将辅助把手构件200很可靠地固定到动力工具10C。
在图20至图23示出的示例中,辅助把手构件2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C定位成使得:当沿着中心轴线C观察时,辅助把持部210布置在主体部20C的左侧,以与动力工具10C的把持部40C大体上形成直角。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使用者的偏好,辅助把手构件200可以相对于动力工具10C定位成使得:辅助把持部210布置在主体部20C的右侧。此外,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两个通孔34设置于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示例,但是通孔34的数目可以变化以允许使用者选择辅助把手构件200相对于动力工具10C的多个不同位置。例如,通孔34可设置成能够使得辅助把手构件200以如下方式安装到动力工具10C:辅助把持部210定向成相对于动力工具10C的把持部40C成除直角以外的角度,以适应使用者的偏好或者在有限空间内使用具有辅助把手构件200的动力工具10C。此外,多个通孔34可以设置在主体部20C的不同纵向位置,使得使用者可以选择用于安装辅助把手构件200的纵向位置。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布置在主体部20C的后部。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的位置不限于主体部20C的后部。换言之,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可以形成在主体部的任意纵向位置,只要该通孔的设置不与动力工具的内部部件干涉即可。
此外,尽管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起子钻示出为动力工具10C,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工具,诸如锤起子钻、冲击起子、冲击扳手等,包括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限定的小型动力工具。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还可适用于壳体不具有大体上手枪状的整体形状的动力工具。例如,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可适用于诸如角钻等具有大体上线状壳体的动力工具。
尽管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无线式动力工具示出为动力工具10C的示例,动力工具不限于联接到可充电电池的无线式工具。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30C可适用于具有动力电缆的有线式动力工具。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辅助把手构件100或200构造成使得整个辅助把持部110或210相对于壳构件122或222转动以将固定部120或220夹紧到动力工具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然而,辅助把持部110或210的凸缘部111或211和体部112或212可以形成为独立构件,使得仅凸缘部111或211相对于固定部120或220转动。此外,辅助把手构件100或200可以设置有诸如深度计等额外的附件。
术语的一般解释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如这里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包括”及其衍生词意指如下的开放术语:该开放术语指定所述及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前述内容还适用于诸如术语“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衍生词等具有类似含义的词。另外,术语“零件”、“部”、“部分”、“构件”或“元件”在以单数的方式使用时可以具有单件或多件这样的双重含义。此外,如这里所使用的,在说明上述实施方式时,下述方向性术语“前”、“后”、“上”、“向下”、“上下”、“水平”、“下方”和“横向”以及任意其它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指动力工具如图2所示定向时动力工具的方向。因此,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当相对于动力工具进行解释。这里所用的诸如“大体上”、“大约”、“近似”等程度术语意味着使得最终结果不被显著改变的所修饰的术语的偏差量。
尽管已经选择了仅所选定的实施方式以阐释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本公开清楚地认识到,在此,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和/或根据期望改变各种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取向。所示出的彼此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的部件可以在它们之间布置有中间结构。可以由两个元件执行一个元件的功能,反之亦然。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适于其他实施方式。所有的优点无需同时存在于特定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相对于现有技术独特的特征,独自或者与其他特征相组合,也应当被认为是本申请人对另一发明的独立说明,包括由该(这些)特征所实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构思。因而,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述说明仅用于阐释,而非用于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35)

1.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
主体部,其包括马达单元;以及
把持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所述主体部延伸,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所述把持部与所述主体部汇合的区域的最后端和所述主体部的后端之间,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与所述主体部相独立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包括辅助把持部和联接到所述辅助把持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工具卡盘,其布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包括大体上筒状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接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接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包括大体上筒状的表面,以及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包括辅助把持部和联接到所述辅助把持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的大体上筒状的表面匹配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接合结构,以及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包括与形成于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接合结构接合的接合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接合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凹部,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的接合结构包括突起,所述突起嵌合在形成于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大体上筒状的表面的凹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限定通孔,所述通孔被构造和配置成收容辅助把手构件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通孔沿着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限定通孔,以及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包括辅助把持部和联接到所述辅助把持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当沿着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与所述马达单元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单元包括转子和定子,以及
当沿着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充电电池,其最大电压为12.0V以下。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单元被大体上筒状的马达壳构件包围,所述马达壳构件布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壳罩的内部。
18.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
主体部,其包括马达单元;以及
把持部,其在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和后端之间从所述主体部延伸,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当沿着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布置在与所述马达单元至少部分地重叠的位置,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与所述主体部相独立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20.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
主体部,其包括马达单元;以及
把持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限定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通孔,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与所述主体部相独立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使得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一部分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通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在与所述马达单元的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由一对开口和所述主体部内的、在该对开口之间延伸的中空空间限定,该对开口在所述主体部的各侧形成于外壳罩。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限定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附加通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和所述附加通孔沿着彼此平行的轴线延伸。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使得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一些部分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通孔和附加通孔。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包括辅助把持部和联接到所述辅助把持部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对插入部,该对插入部分别延伸通过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的通孔和附加通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还包括在所述一对插入部之间延伸的桥部,所述桥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的轮廓大体上匹配的内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把手构件的固定部的插入部和桥部由条元件形成,所述插入部大致笔直且彼此平行地延伸,所述桥部弯曲以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的轮廓匹配。
30.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
主体部,其包括马达单元;
把持部,其从所述主体部延伸;以及
可充电电池,其最大电压为12.0V以下,
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被构造和配置成能联接到辅助把手构件,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与所述主体部相独立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32.一种动力工具,其包括:
壳体,其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延伸的把持部;以及
马达组件,其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主体部中,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单元和包围所述马达单元的大体上筒状的马达壳构件,
所述壳体的主体部包括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被构造和配置成能联接到辅助把手构件,
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与所述主体部相独立的辅助把手,所述辅助把手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左侧或右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辅助把手构件,其联接到所述主体部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
34.一种辅助把手构件,其适于联接到根据权利要求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的壳体的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动力工具的主体部包括所述辅助把手安装结构,所述辅助把手构件包括:
辅助把持部;以及
固定部,其联接到所述辅助把持部,所述固定部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被构造和配置成穿过所述动力工具的壳体。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辅助把手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还包括桥部,该桥部具有被构造和配置成与所述动力工具的壳体的外表面大体上匹配的内表面。
CN201410016603.0A 2013-01-17 2014-01-14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Active CN103934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43,746 US9308638B2 (en) 2013-01-17 2013-01-17 Power tool and auxiliary handle member
US13/743,746 2013-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4808A CN103934808A (zh) 2014-07-23
CN103934808B true CN103934808B (zh) 2016-08-10

Family

ID=5101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16603.0A Active CN103934808B (zh) 2013-01-17 2014-01-14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8638B2 (zh)
CN (1) CN103934808B (zh)
DE (1) DE1020141004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7660B2 (ja) * 2013-05-29 2016-09-28 株式会社マキタ 補助ハンドルおよび補助ハンドルを備えた往復動式作業工具
WO2015061370A1 (en) 2013-10-21 2015-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 devices
JP2015139864A (ja) * 2014-01-30 2015-08-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補助ハンドルおよび補助ハンドル付き電動工具
US10654163B2 (en) * 2014-02-24 2020-05-19 Unique Construction Products Inc. Magnetic mount for power tool
US20160116023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Nomis Llc Right angle drive having dual shaft bearings
US9936960B2 (en) * 2014-11-20 2018-04-10 Symmetry Medical Manufacturing, Inc. Detachable orthopaedic reamer handle
USD764248S1 (en) 2015-04-22 2016-08-23 Nomis Llc Right angle drive
EP3127658A1 (de) * 2015-08-06 2017-02-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eitenhandgriff
US10442073B2 (en) * 2015-10-16 2019-10-15 Kenneth J. Brauer Rotating handle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376978B2 (en) * 2015-11-13 2019-08-13 The Boeing Company Ergonomic handle
USD789171S1 (en) 2016-01-21 2017-06-13 Nomis Llc Right angle drive
AU2019101751A4 (en) 2018-02-19 2020-11-05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CN215789518U (zh) * 2018-12-10 2022-02-11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冲击工具
EP3898101A4 (en) * 2018-12-21 2022-11-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HIGH TORQUE IMPACT TOOL
USD907456S1 (en) 2019-05-21 2021-01-12 Nomis Llc Right angle drill attachment
USD907455S1 (en) 2019-05-21 2021-01-12 Nomis Llc Right angle drive attachment
JP7320419B2 (ja) 2019-09-27 2023-08-03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JP7386027B2 (ja) * 2019-09-27 2023-11-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回転打撃工具
US11607795B2 (en) * 2019-12-13 2023-03-21 Kenneth J. Brauer Rotating handle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705778B2 (en) 2019-12-19 2023-07-18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compact motor assembly
US11509193B2 (en) 2019-12-19 2022-11-22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compact motor assembly
USD948978S1 (en) 2020-03-17 2022-04-19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otary impact wrench
US11504829B2 (en) * 2020-03-19 2022-11-22 Joseph Pannone Powered socket wrench assembly
US11691194B2 (en) * 2020-05-04 2023-07-04 The Boeing Company Ergonomic riveting tool system
US11583992B2 (en) 2021-03-25 2023-02-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Side handle for power tool
US11951606B1 (en) 2022-10-14 2024-04-09 Snap-On Incorporated Handle and tool with integrated handle mou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47396A (en) * 1925-06-25 1927-11-01 Black & Decker Mfg Co Rotary tool with key pocket
US2158228A (en) * 1938-03-30 1939-05-16 Independent Pneumatic Tool Co Electric drill
CN1460048A (zh) * 2000-06-15 2003-12-0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手柄的手持工具机
CN1606483A (zh) * 2001-12-20 2005-04-13 布莱克-德克尔公司 钻孔/起子机的侧手柄
JP2010110834A (ja) * 2008-11-04 2010-05-20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
CN101804619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牧田 辅助把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3363A (en) 1987-02-24 1988-10-19 Yang Tai Her Hand-held power tool
FR2620068B1 (fr) 1987-09-07 1991-07-05 Peters Edouard Crosse d'appui telescopique pour outils de poing
JP2553492Y2 (ja) * 1991-10-07 1997-11-05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におけるフック装置
US7101300B2 (en) * 2001-01-23 2006-09-05 Black & Decker Inc. Multispeed power tool transmission
US20070209162A1 (en) 2006-03-09 2007-09-13 Mcroberts Jason Auxiliary handle for reciprocating saw
JP5047853B2 (ja) 2008-03-26 2012-10-1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DE112009001126T5 (de) 2008-05-09 2011-07-2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Wis. Hilfsgriff für die Verwendung an einem Elektrowerkzeug
US20140251649A1 (en) 2013-03-11 2014-09-11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assembly, power tool, and auxiliary handle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47396A (en) * 1925-06-25 1927-11-01 Black & Decker Mfg Co Rotary tool with key pocket
US2158228A (en) * 1938-03-30 1939-05-16 Independent Pneumatic Tool Co Electric drill
CN1460048A (zh) * 2000-06-15 2003-12-03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手柄的手持工具机
CN1606483A (zh) * 2001-12-20 2005-04-13 布莱克-德克尔公司 钻孔/起子机的侧手柄
JP2010110834A (ja) * 2008-11-04 2010-05-20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
CN101804619A (zh) * 2009-02-13 2010-08-18 株式会社牧田 辅助把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08638B2 (en) 2016-04-12
CN103934808A (zh) 2014-07-23
US20140196921A1 (en) 2014-07-17
DE102014100438A1 (de) 2014-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4808B (zh) 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CN105710847B (zh) 动力工具和动力工具附属构件
CN203622381U (zh) 动力工具
CN104044125A (zh) 动力工具组件、动力工具及辅助把手构件
CN101171100B (zh) 可调棘轮扳手
CN1811203A (zh) 气动旋转工具
US9925653B2 (en) Hammer drill
DE202015002702U1 (de) Elektrische Werkzeuge
CN102470517B (zh) 冲击工具
CN104668615B (zh) 多功能钻类工具系统及用于该多功能钻类工具系统的辅助附件
US20120186372A1 (en) Oscillating device and process for drilling holes in soft materials
US7534946B1 (en) Planetary string winder tool for musical instrument
CN103846879A (zh) 动力工具
CN101992315A (zh) 冲击电钻
CN108214383B (zh) 一种机械式离合器全自动电动螺丝刀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62675U (zh) 角钻
CN206029795U (zh) 一种多功能工具
KR200423429Y1 (ko) 전동공구
CN2788984Y (zh) 钻孔及攻牙锁螺丝三用气动螺丝起子
CN202219476U (zh) 一种螺丝刀
CN101985216B (zh) 双头螺丝起子
CN103862439B (zh) 动力工具
CN2500434Y (zh) 折叠式加力螺丝起子
CN219958514U (zh) 弦乐器的调弦装置
CN202556377U (zh) 一种电锤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