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5216B - 双头螺丝起子 - Google Patents

双头螺丝起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85216B
CN101985216B CN201010526931A CN201010526931A CN101985216B CN 101985216 B CN101985216 B CN 101985216B CN 201010526931 A CN201010526931 A CN 201010526931A CN 201010526931 A CN201010526931 A CN 201010526931A CN 101985216 B CN101985216 B CN 101985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driver head
screwdriver
shank
sleeve
stee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6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85216A (zh
Inventor
王新
张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ITAIK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ITAI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ITAIK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ITAIK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26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85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85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5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85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852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头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所述的起子头包括前起子头和后起子头,前起子头的前端为前套筒,后起子头的后端为后套筒;所述的柄部可分别套装设置在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上,并且柄部与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所述的前起子头与后起子头分别设置在变速器的两端,前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后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松开或拧紧螺丝。

Description

双头螺丝起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紧固螺丝的螺丝起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起子一般有手动螺丝起子和以电或气驱动的自动螺丝起子两大类。手动螺丝起子分为普通的手动螺丝起子和带有变速器的手动螺丝起子两类,普通的手动螺丝起子对于比较大的螺丝或者经久锈死的螺丝几乎没有办法,而在松开之后或者拧紧之前又需要拧若干圈,不仅费力而且效率低;带有变速器的手动螺丝起子的结构包括一个起子头、一个变速器和一个柄部,其中起子头和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柄部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的变速器可以为行星变速器、一级或多级齿轮变速器、蜗轮蜗杆变速器、摩擦轮变速器等形式,所述的变速器从功能方面分为增速变速器和减速变速器两类。当使用增速变速器时,螺丝起子起到增速功能,能完成快速拧紧或松开螺丝的动作;当使用减速变速器时,螺丝起子起到增力功能,能实现大力拧紧或松开螺丝的目的。上述带有变速器的手动螺丝起子的缺点是:一个螺丝起子只能实现一种功能,或者增速功能或者增力功能。以电或气驱动的自动螺丝起子不仅需要电源或气源,而且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时省力、高效,而且成本较低,并且能实现增速功能和增力功能的双头螺丝起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头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所述的起子头包括前起子头和后起子头,前起子头的前端为前套筒,后起子头的后端为后套筒;所述的柄部可分别套装设置在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上,并且柄部与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所述的前起子头与后起子头分别设置在变速器的两端,前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后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
所述的变速器为行星变速器,其结构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齿圈,齿圈的内壁有内齿,齿圈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芯轮,所述的芯轮与后起子头的前端相固定连接,齿圈中还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所述的行星齿轮既与齿圈的内齿相啮合又与芯轮相啮合,每个行星齿轮的中心分别设置有行星齿轮轴,所述的三个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均伸出行星齿轮并且设置在轮架的三个孔中,所述的三个孔沿环向均匀设置在轮架上,所述的轮架与前起子头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齿圈、芯轮、行星齿轮、轮架、前起子的后端和后起子的前端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所述的柄部与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柄部前端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凹腔,凹腔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衬套,所述的金属衬套的孔型与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外部形状相配合,并且金属衬套与前套筒或后套筒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柄部中还设置有一个与凹腔相垂直的钢珠孔,钢珠孔的下端与凹腔相连通,钢珠孔的下端设置有钢珠,钢珠孔下端的孔径小于钢珠的直径,所述的钢珠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通过塞子设置在钢珠孔中,所述的前起子头和后起子头上设置有与钢珠相配合的凹槽;柄部的前端内部活动设置有结合销,所述结合销的一端可伸出柄部前端,结合销与推钮相连接,所述的推钮设置在柄部的前端外部,所述的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结合销相配合的销孔。
所述的金属衬套的孔型为六角内孔;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外部形状为外六角形状。
所述的前起子头的后端为扁轴,所述的轮架一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与扁轴相配合的扁孔,扁轴设置在扁孔中,螺钉从轮架的另一侧穿透轮架与前起子头的后端相固定。
所述的芯轮通过连接销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的前端。
所述的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花键结构实现环向固定,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胶水或径向销钉实现轴向固定,所述的齿圈通过注塑工艺固定在前壳体中。
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中分别设置有磁铁。
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内部形状为与批头相配合的内六角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普通螺丝起子费力、低效,而电动螺丝起子需要电源或气源、成本高的弊端,具有省力且高效、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并且随着柄部安装位置的变换,同一个螺丝起子既能实现增速功能又能实现增力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头螺丝起子处于增力功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头螺丝起子处于普通功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头螺丝起子处于增速功能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头螺丝起子处于普通功能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柄部,11、凹腔,12、金属衬套,13、钢珠孔,14、钢珠,15、塞子,16、弹簧,17、结合销,18、推钮,2、前起子头,21、前套筒,3、后起子头,31、后套筒,4、磁铁,5、凹槽,6、变速器,61、壳体,611、前壳体,612、后壳体,62、齿圈,63、芯轮,64、连接销,65、行星齿轮,66、行星齿轮轴,67、轮架,68、螺钉,69、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双头螺丝起子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双头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子头包括前起子头2和后起子头3,前起子头2的前端为前套筒21,后起子头3的后端为后套筒31,所述的前套筒21和后套筒31的内部形状为与批头相配合的内六角形状,所述的前套筒21和后套筒31中分别设置有磁铁4,当前套筒21和后套筒31中需要插入批头时,所述的磁铁4可以起到将批头吸附定位不脱落的作用。
所述的柄部1可分别套装设置前起子头2或后起子头3上,并且柄部1与前起子头2或后起子头3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连接结构为:所述的柄部1前端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凹腔11,凹腔11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衬套12,所述的金属衬套12为六角内孔,与前套筒21和后套筒31的外六角形状相配合;柄部1中还设置有一个与凹腔11相垂直的钢珠孔13,钢珠孔13的下端与凹腔11相连通,钢珠孔13的下端设置有钢珠14,钢珠孔13下端孔径小于钢珠14的直径,所述的钢珠14的上方设置有弹簧16,所述的弹簧通过塞子15设置在钢珠孔13中,所述的前起子头2和后起子头3上分别设置有与钢珠14相配合的凹槽5。当将柄部1插入前起子头2时,金属衬套12与前套筒21之间的配合,实现前起子头2的环向锁定;钢珠14在弹簧16的压力下卡位在前起子头2的凹槽5中,实现前起子头2的轴向锁定,当需要将柄部1拔出时,在拉力的作用下,钢珠14从前起子头2的凹槽5中脱离,钢珠14会将弹簧16收缩,同时前套筒21从金属衬套12中拔出;柄部1插入和拔出后起子头3的原理和上述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所述的前起子头2与后起子头3分别设置在变速器6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器6为行星变速器,如图1、图2所示,其结构为:包括壳体61,所述的壳体61包括前壳体611和后壳体612,前壳体611与后壳体612之间通过花键结构实现环向固定,前壳体611与后壳体612之间通过胶水或径向销钉实现轴向固定,齿圈62通过注塑工艺固定在前壳体611中,齿圈62的内壁有内齿,齿圈62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芯轮63,所述的芯轮63通过连接销64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3的前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后起子头3与变速器6的输入轴为一个整体,齿圈62中还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65,所述的每个行星齿轮65均既与齿圈62的内齿相啮合又与芯轮63相啮合,每个行星齿轮65的中心分别设置有行星齿轮轴66,所述的三个行星齿轮轴66的一端均伸出行星齿轮65并且穿入轮架67的三个孔中,所述的三个孔沿环向均匀设置在轮架67上,所述的轮架67一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与扁轴相配合的扁孔,所述的前起子头2的后端为扁轴,扁轴设置在扁孔中,螺钉68从轮架67的另一侧穿透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的后端相固定,从而实现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相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起子头2与变速器6的输出轴为一个整体,所述的齿圈62、芯轮63、行星齿轮65、轮架67、前起子头2的后端和后起子头3的前端均设置在壳体61的内部。
柄部1的前端内部活动设置有结合销17,所述结合销17的一端可伸出柄部1前端,结合销17与推钮18相连接,所述的推钮18设置在柄部1的前端外部,可通过来回滑动推钮18使结合销17伸出或缩回柄部1,所述的前壳体611的前端和后壳体612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结合销17相配合的销孔69,当结合销17伸出柄部1时,结合销17可插入销孔69中。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双头螺丝起子为增力功能状态,此时柄部1与后起子头3相连接。使用时,一只手握住变速器6的壳体61,另一只手旋动柄部1,后起子头3随着柄部1转动,由于芯轮63通过连接销64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3的前端,所以后起子头3的转动带动芯轮63同步转动,由于行星齿轮65与芯轮63相啮合,所以芯轮63的转动带动行星齿轮65同步自转,由于齿圈62与壳体61相固定,壳体61在手的握持下为静止状态,所以行星齿轮65自转的同时还在齿圈62的内部作公传运动,由于行星齿轮65公转的直径远大于行星齿轮65自转的直径,所以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远小于行星齿轮65自转的转速,即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远小于芯轮63的转速,即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远小于柄部1转动的速度,由于行星齿轮65的行星齿轮轴66穿入轮架67的孔中,行星齿轮65的公转带动轮架67的转动,并且轮架67的转速与行星齿轮65的公转速度相同,由于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相固定,所以轮架67的转动带动前起子头2的同步转动,即前起子头2的转速与轮架67的转速和行星齿轮65的公转速度相同,由上述可知,前起子头2的转速远小于柄部1转动的速度。由于转动柄部1所作的功为一定值,前起子头2的扭矩即与转速成反比,前起子头2的扭矩越大,其拧紧或松开螺丝的力量越大,所以当前起子头2的速度被减低时,就能实现大力拧紧或松开螺丝的目的。
如图3所示,双头螺丝起子为普通功能状态,此时柄部1与后起子头3相连接,柄部1的结合销17伸出柄部1并插入后壳体612的销孔69中,从而使柄部1与壳体61环向锁定。使用时,旋动柄部1,壳体61和后起子头3随着柄部1同步转动,由于齿圈62与壳体61相固定,壳体61的转动带动齿圈62的同步转动,由于芯轮63通过连接销64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3的前端,后起子头3的转动带动芯轮63的同步转动,由于齿圈62和芯轮63的转速相同,所以行星齿轮65不会自转,行星齿轮65只会随着齿圈62和芯轮63的转动而同步公转,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与柄部1转动的速度相同,由于行星齿轮65的行星齿轮轴66穿入轮架67的孔中,行星齿轮65的公转带动轮架67的转动,并且轮架67的转速与行星齿轮65的公转速度相同,由于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相固定,所以轮架67的转动带动前起子头2的同步转动,即前起子头2的转速与轮架67的转速和行星齿轮65的公转速度相同,由上述可知,前起子头2的转速与柄部1的转动速度相同。此时,整个双头螺丝起子为不增力也不增速的普通起子。
如图4所示,双头螺丝起子为增速功能状态,此时柄部1与前起子头2相连接。使用时,一只手握住变速器6的壳体61,另一只手旋动柄部1,前起子头2随着柄部1转动,由于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相固定,前起子头2的转动带动轮架67的同步转动,由于行星齿轮65的行星齿轮轴66穿入轮架67的孔中,轮架67的转动带动行星齿轮65以芯轮63为中心同步公转,由于齿圈62与壳体61相固定,壳体61在手的握持下为静止状态,所以行星齿轮65在齿圈62内部公转的同时还在作自转运动,由于行星齿轮65的公转的直径远大于行星齿轮65自转的直径,所以行星齿轮65自转的转速远大于行星齿轮65公转的转速,即行星齿轮65自转的转速远大于轮架67的转速,即行星齿轮65自转的转速远大于柄部1转动的速度,行星齿轮65的自转带动芯轮63的同步转动,由于芯轮63通过连接销64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3的前端,所以芯轮63的转动带动后起子头3的同步转动,由上述可知,后起子头3的转速远大于柄部1的转速,使双头螺丝起子处于高速状态,完成快速拧紧或松开螺丝的动作。
如图5所示,双头起子为普通功能状态,此时柄部1与前起子头2相连接,柄部1的结合销17伸出柄部1并插入前壳体611的销孔69中,从而使柄部1与壳体61环向锁定。使用时,旋动柄部1,壳体61和前起子头2随着柄部1同步转动,由于齿圈62与壳体61相固定,壳体61的转动带动齿圈62的同步转动,由于轮架67与前起子头2相固定,前起子头2的转动带动轮架67的同步转动,由于行星齿轮65的行星齿轮轴66穿入轮架67的孔中,轮架67的转动带动行星齿轮65以芯轮63为中心同步公转,由于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与齿圈62的转速相同,所以行星齿轮65不会自转,行星齿轮65的公转带动芯轮63的同步转动,并且芯轮63的转速与行星齿轮65公转的速度相同,由于芯轮63通过连接销64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3的前端,芯轮63的转动带动后起子头3的同步转动,即后起子头3的转速与芯轮63的转速和行星齿轮65的公转速度相同,由上述可知,后起子头3的转速与柄部1的转动速度相同。此时,整个双头螺丝起子为不增力也不增速的普通起子。

Claims (9)

1.双头螺丝起子,包括:起子头和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子头包括前起子头和后起子头,前起子头的前端为前套筒,后起子头的后端为后套筒;所述的柄部可分别套装设置在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上,并且柄部与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所述的前起子头与后起子头分别设置在变速器的两端,前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接,后起子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器为行星变速器,其结构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上固定有齿圈,齿圈的内壁有内齿,齿圈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芯轮,所述的芯轮与后起子头的前端相固定连接,齿圈中还设置有三个行星齿轮,所述的行星齿轮既与齿圈的内齿相啮合又与芯轮相啮合,每个行星齿轮的中心分别设置有行星齿轮轴,所述的三个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均伸出行星齿轮并且设置在轮架的三个孔中,所述的三个孔沿环向均匀设置在轮架上,所述的轮架与前起子头的后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齿圈、芯轮、行星齿轮、轮架、前起子的后端和后起子的前端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部与前起子头或后起子头之间的连接结构为:所述的柄部前端的中心位置沿轴向设置有凹腔,凹腔的内部固定有金属衬套,所述的金属衬套的孔型与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外部形状相配合,并且金属衬套与前套筒或后套筒之间实现环向锁定;柄部中还设置有一个与凹腔相垂直的钢珠孔,钢珠孔的下端与凹腔相连通,钢珠孔的下端设置有钢珠,钢珠孔下端的孔径小于钢珠的直径,所述的钢珠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弹簧通过塞子设置在钢珠孔中,所述的前起子头和后起子头上设置有与钢珠相配合的凹槽;柄部的前端内部活动设置有结合销,所述结合销的一端可伸出柄部前端,结合销与推钮相连接,所述的推钮设置在柄部的前端外部,所述的壳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与结合销相配合的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衬套的孔型为六角内孔;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外部形状为外六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起子头的后端为扁轴,所述的轮架一侧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与扁轴相配合的扁孔,扁轴设置在扁孔中,螺钉从轮架的另一侧穿透轮架与前起子头的后端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轮通过连接销套装固定在后起子头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花键结构实现环向固定,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通过胶水或径向销钉实现轴向固定,所述的齿圈通过注塑工艺固定在前壳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中分别设置有磁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头螺丝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套筒和后套筒的内部形状为与批头相配合的内六角形状。
CN201010526931A 2010-11-01 2010-11-01 双头螺丝起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5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6931A CN101985216B (zh) 2010-11-01 2010-11-01 双头螺丝起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6931A CN101985216B (zh) 2010-11-01 2010-11-01 双头螺丝起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5216A CN101985216A (zh) 2011-03-16
CN101985216B true CN101985216B (zh) 2012-10-24

Family

ID=43709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69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5216B (zh) 2010-11-01 2010-11-01 双头螺丝起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852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2619A (zh) * 2012-03-07 2013-09-18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手动套筒扳手快速传动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2621A (en) * 1998-09-03 2000-09-05 Ochiai; Hiroshi Screw rotating tool
CN2426784Y (zh) * 2000-05-16 2001-04-18 徐有涂 双向螺丝起子
CN1803406A (zh) * 2005-01-14 2006-07-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螺丝起子
CN201848806U (zh) * 2010-11-01 2011-06-01 苏州百泰柯机械有限公司 双头螺丝起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2621A (en) * 1998-09-03 2000-09-05 Ochiai; Hiroshi Screw rotating tool
CN2426784Y (zh) * 2000-05-16 2001-04-18 徐有涂 双向螺丝起子
CN1803406A (zh) * 2005-01-14 2006-07-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螺丝起子
CN201848806U (zh) * 2010-11-01 2011-06-01 苏州百泰柯机械有限公司 双头螺丝起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85216A (zh)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6596U (zh) 电动工具
WO2016062192A1 (zh) 电动铆钉工具
CN102744700A (zh) 冲击棘轮扳手
CN205798316U (zh) 电动拉铆枪
CN201744955U (zh) 新型高效扳手
CN101985216B (zh) 双头螺丝起子
CN101920484A (zh) 螺丝起子
CN207814410U (zh) 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
CN201848806U (zh) 双头螺丝起子
CN105710814B (zh) 一种铆螺母电动枪
CN101992315B (zh) 冲击电钻
CN105215915B (zh) 扭力输出工具
CN205310136U (zh) 省力加速螺丝刀
CN201180773Y (zh) 具有章动齿轮减速器的紧固件
CN104209912A (zh) 电动辅助扳手
CN2884130Y (zh) 一种自卷式长卷尺
CN104165214B (zh) 一种双动力合成器
CN202825179U (zh) 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
CN104029176A (zh) 气动手持式锚杆螺母装卸器
CN201755809U (zh) 螺丝起子
CN101269420B (zh) 多功能袖珍电钻及具有该电钻的袖珍台钻
CN106678287B (zh) 一种可换挡变速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器离合机构
CN209228975U (zh) 一种可换挡变速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器
CN207901071U (zh) 一种手动式钻锯扭一体机的扭转机构
CN20890840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无阻力永磁高速带齿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