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6697A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6697A
CN103926697A CN201310132487.4A CN201310132487A CN103926697A CN 103926697 A CN103926697 A CN 103926697A CN 201310132487 A CN201310132487 A CN 201310132487A CN 103926697 A CN103926697 A CN 103926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ens pillar
cover plate
pillar fil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24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6697B (zh
Inventor
牛磊
陶宇虹
吴章奔
汪星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324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6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6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6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柱状透镜模式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柱状透镜薄膜、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上设有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二对位标记;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的精准对位实现面面贴合,柱状透镜薄膜贴附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第一紫外固化胶。该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柱状透镜薄膜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精准对位贴合,并且不会产生空气层间隙,从而实现光学穿过率高、显示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透镜模式(Lenticular Lenstype)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显示装置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眼镜式立体显示装置和裸眼式立体显示装置。由于裸眼式观测的方便性,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讨论。一般来说,基于液晶显示器的自由立体显示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种:1、视差照明技术;2视差屏障(Barrier)技术;3、柱状透镜投射(Lenticular Lens)技术;4、微数字镜面投射技术;5、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技术;6、多层显示(multi-layer display)技术。其中,柱状透镜投射(Lenticular Lens)技术是将透镜阵列式立体显示装置是将透镜阵列设置于显示面板与观察者之间,一般贴附于显示器前,主要基于光学折射原理对透过显示器的光线进行传播方向的改变,从而实现左右眼信息的分离。
现有技术中,采用柱状透镜模式(Lenticular Lens type)立体显示模式中柱状透镜薄膜的设置方式一般有两种。在广告机和3D TV(three dimensionaltelevision)的应用领域中,柱状透镜薄膜的贴合方式如图1所示,柱状透镜薄膜5是由透镜薄膜衬底51和透光足冠层52构成,将柱状透镜薄膜5反贴在液晶显示面板1的第一基板2上。所谓的“反贴”的方式即为将透光足冠层52面向第一基板2而贴合。柱状透镜薄膜5和液晶显示面板1的通过紫外固化胶4贴合,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3。具体方式为,在柱状透镜薄膜5内侧的四周,以点胶的方式涂上紫外固化胶4,然后与第一基板2进行对位实现贴合。此方式存在的弊端在于,由于采用点胶的方式,存在贴合不牢固的缺点。另外,还使得柱状透镜薄膜5和第一基板2之间存在空气层,从而影响光学穿过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状透镜模式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柱状透镜薄膜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精准对位贴合,并且不会产生空气层间隙,从而实现光学穿过率高、显示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柱状透镜模式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柱状透镜薄膜、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上设有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二对位标记;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的精准对位实现面面贴合,柱状透镜薄膜贴附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第一紫外固化胶,以保证两者的均匀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形状一致或互为补形,例如第一对位标记、第二对位标记为十字形、米字形、T字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折射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折射的差值Δn为0.2-0.5,进一步优选地,折射的差值Δn为0.3-0.4。
优选地,所述柱状透镜薄膜是由包括透镜薄膜衬底和透光足冠层构成,透光足冠层位于透镜薄膜衬底之上;透光足冠层面向第一基板外侧。
或,所述柱状透镜薄膜是由包括透光足冠层构成,透光足冠层面向第一基板外侧。
优选地,所述透镜薄膜衬底是由硬质透明材料或软质透明材料中的一种制成;所述的透光足冠层是由透明软膜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硬质透明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中的任一种;
所述软质透明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例如PI(聚酰胺)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C(聚碳酸酯)膜等。
所述透明软膜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液晶材料。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玻璃选自钢化玻璃;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优选地,所述盖板是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硬质透明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中的任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柱状透镜薄膜衬底是由软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盖板是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盖板是通过在两者形成的空隙中注入第二紫外固化胶,实现两者的均匀贴合,其中第二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与所述盖板的折射率的差值Δn<0.1。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柱状透镜薄膜衬底仅包括透光足冠层;盖板是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由钢化玻璃制成。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盖板与所述透光足冠层通过紫外固化实现固定连接。具体方式为,将柱状透镜薄膜(即将透光足冠层,其为透明软膜材料)平铺在盖板上,通过能够形成柱状凸面的滚压机,对平铺在盖板上的透光足冠层进行滚压;滚压后,使得盖板和透光足冠层贴合在一起,再进一步的紫外光照固化,实现盖板和柱状透镜薄膜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柱状透镜模式立体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均匀涂布第一紫外固化胶;
(2)通过对位柱状透镜薄膜上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对位标记,将设有盖板的柱状透镜薄膜贴合到第一基板上;
(3)紫外照射固化。
若所述透镜薄膜衬底为软质透明材料,则设有盖板的柱状透镜薄膜的形成方法为:将外侧均匀涂布第二紫外固化胶柱状透镜薄膜,均匀贴合在盖板内侧。
或若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仅包括透光足冠层,则所述设有盖板的柱状透镜薄膜的形成方法为:将所述柱状透镜薄膜平铺在所述盖板上,通过滚压、紫外光照固化,实现固定连接。
由经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柱状透镜薄膜、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上设有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二对位标记;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的精准对位实现面面贴合,柱状透镜薄膜贴附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第一紫外固化胶,以保证两者的均匀贴合。该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柱状透镜薄膜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精准对位贴合,并且不会产生空气层间隙,从而实现光学穿过率高、显示均匀,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流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流程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公开了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柱状透镜薄膜、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上设有第一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二对位标记;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通过第一对位标记与第二对位标记的精准对位实现面面贴合,柱状透镜薄膜贴附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第一紫外固化胶,以保证两者的均匀贴合。如此能够实现柱状透镜薄膜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精准对位贴合,并且不会产生空气层间隙,从而实现光学穿过率高、显示均匀,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体结构以及制备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1、柱状透镜薄膜15、盖板16,其中,液晶显示面板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13;柱状透镜薄膜15是由包括透镜薄膜衬底151和透光足冠层152构成,透光足冠层152位于透镜薄膜衬底151之上
将柱状透镜薄膜15的透镜薄膜衬底151通过紫外固化胶14在液晶显示面板11的第一基板12上,并在柱状透镜薄膜15的外侧贴合盖板16,具体方式为,将透镜薄膜衬底151面向第一基板12,并在第一基板12上均匀涂布紫外固化胶14;且在透光足冠层152上设有盖板16,从而实现贴合,其中透镜薄膜衬底151为软质透明材料,而第一基板12为硬质材料。
实施例二
在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1、柱状透镜薄膜25、盖板26,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2和第二基板23;柱状透镜薄膜25是由包括透镜薄膜衬底251和透光足冠层252构成,透光足冠层252位于透镜薄膜衬底251之上;透光足冠层252面向第一基板22外侧;盖板26设置在柱状透镜薄膜251的外侧。
柱状透镜薄膜25上设有第一对位标记M1,为十字形,第一基板22上设有第二对位标记M2,为十字形,通过第一对位标记M1与第二对位标记M2的精准对位实现面面贴合,柱状透镜薄膜251贴附在第一基板22的外侧;
并且在柱状透镜薄膜25与第一基板22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注满有第一紫外固化胶27,其折射率与柱状透镜薄膜25的折射率的差值为Δn为0.3,以保证两者的均匀贴合,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光通过率。
透镜薄膜衬底251是由PI膜制成,透光足冠层252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液晶材料制成。
柱状透镜薄膜25与盖板26是通过在两者形成的空隙中注入第二紫外固化胶28,实现两者的均匀贴合,其中第二紫外固化胶28的折射率与盖板26的折射率的差值Δn<0.1,以保证贴合均匀和提高光通过率。另外,盖板26是由玻璃制成。
如图3、图5所示,该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盖板26贴合在柱状透镜薄膜25上,具体形成方法为:将外侧均匀涂布第二紫外固化胶28(图5中未示出)的柱状透镜薄膜25,均匀贴合在盖板26内侧;
(2)在第一基板22(显示面板21其他部分图5中未)的外侧均匀涂布第一紫外固化胶27(图5中未示出);
(3)通过对位柱状透镜薄膜25上的第一对位标记M1和第一基板22上的第二对位标记M2,将设有盖板26的柱状透镜薄膜25贴合到第一基板22上;
(4)紫外照射固化,制得该立体显示装置。
实施例三
在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本发明公开了另一立体显示装置,如图4、图6所示,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31、柱状透镜薄膜35、盖板36,其中柱状透镜薄膜35仅包括透光足冠层352;盖板36设置在柱状透镜薄膜35的外侧,盖板36与柱状透镜薄膜35是直接固定连接,具体方式为,将柱状透镜薄膜35(即将透光足冠层352,其为透明软膜材料)平铺在盖板36上,盖板36为钢化玻璃,通过能够形成柱状凸面的滚压机,对平铺在盖板36上的透光足冠层352进行滚压;滚压后,使得盖板36和透光足冠层352贴合在一起,再进一步的紫外光照固化,实现盖板36和柱状透镜薄膜35固定连接。
另外,盖板36与柱状透镜薄膜35通过滚压、紫外光照固化实现贴合,实现直接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免去使用第二紫外固化胶的步骤,简化工艺步骤;可以进一步提高光通过率和整个显示装置的均匀性。
另外,在柱状透镜薄膜35与第一基板32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注满有第一紫外固化胶37,其折射率与柱状透镜薄膜35的折射率的差值为Δn为0.4,以保证两者的均匀贴合,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光通过率。
如图4、图6所示,该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盖板36贴合在柱状透镜薄膜35上,具体形成方法为:通过将柱状透镜薄膜35(即将透光足冠层352,其为透明软膜材料)平铺在盖板36上,盖板36为钢化玻璃,通过能够形成柱状凸面的滚压机,对平铺在盖板36上的透光足冠层352进行滚压;滚压后,使得盖板36和透光足冠层352贴合在一起,再进一步的紫外光照固化,实现柱状透镜薄膜35均匀贴合在盖板36内侧;
(2)在第一基板32(显示面板13其他部分图5中未)的外侧均匀涂布第一紫外固化胶37(图6中未示出);
(3)通过对位柱状透镜薄膜35上的第一对位标记M1和第一基板2上的第二对位标记M2,将设有盖板36的柱状透镜薄膜35贴合到第一基板32上;
(4)紫外照射固化,制得该立体显示装置。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柱状透镜薄膜、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
所述柱状透镜薄膜贴附在第一基板的外侧;
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第一紫外固化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小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折射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折射的差值Δn为0.2-0.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折射的差值Δn为0.3-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是由包括透镜薄膜衬底和透光足冠层构成,透光足冠层位于透镜薄膜衬底之上;所述透光足冠层面向第一基板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薄膜衬底是由硬质透明材料或软质透明材料中的一种制成;所述的透光足冠层是由透明软膜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透明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中的任一种;所述软质透明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透明软膜材料选自高分子聚合物液晶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选自钢化玻璃;所述高分子聚合物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是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透明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或玻璃中的任一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通过注入第二紫外固化胶实现两者的贴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衬底是由软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盖板是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紫外固化胶的折射率与所述盖板的折射率的差值Δn<0.1。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包括透光足冠层;所述盖板与所述透光足冠层通过紫外固化实现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由钢化玻璃制成。
16.一种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基板的外侧均匀涂布第一紫外固化胶;
(2)通过对位柱状透镜薄膜上的第一对位标记和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对位标记,将设有盖板的柱状透镜薄膜贴合到第一基板上;
(3)紫外照射固化。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柱状透镜薄膜的形成方法为:将所述柱状透镜薄膜平铺在所述盖板上,通过滚压、紫外光照固化,实现固定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盖板的柱状透镜薄膜的形成方法为:将外侧均匀涂布第二紫外固化胶柱状透镜薄膜,均匀贴合在盖板内侧。
CN201310132487.4A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926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2487.4A CN103926697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2487.4A CN103926697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6697A true CN103926697A (zh) 2014-07-16
CN103926697B CN103926697B (zh) 2016-12-07

Family

ID=5114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2487.4A Active CN103926697B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669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3261A (zh) * 2014-08-13 2014-11-05 郑州恒昊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7057A (zh) * 2014-08-18 2015-01-28 咏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58916A (zh) * 2015-10-16 2015-12-16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裸眼3d显示终端的封装方法
CN105223702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CN105223703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CN106125319A (zh) * 2016-08-16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的制作系统与制作方法
CN106501950A (zh) * 2016-11-18 2017-03-15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成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6970472A (zh) * 2016-01-14 2017-07-21 大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膜片
CN108845427A (zh) * 2018-07-03 2018-11-2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器件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09212795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贴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69272A (zh) * 2018-12-03 2019-04-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视景分离元件和立体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6148A (ja) * 1995-04-18 1996-11-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チキュ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US6748684B1 (en) * 1999-07-04 2004-06-15 M. V. T. Multi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units
CN152521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ձ�������ʽ����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44865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和光学元件阵列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1426147A (zh) * 2008-01-08 2009-05-06 四川大学 复合柱面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6148A (ja) * 1995-04-18 1996-11-01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レンチキュ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US6748684B1 (en) * 1999-07-04 2004-06-15 M. V. T. Multi Vision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units
CN1525214A (zh) * 2003-02-28 2004-09-01 �ձ�������ʽ����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44865A (zh) * 2006-09-15 2008-03-1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及光学元件阵列、显示装置和光学元件阵列成型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1426147A (zh) * 2008-01-08 2009-05-06 四川大学 复合柱面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3261A (zh) * 2014-08-13 2014-11-05 郑州恒昊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7057A (zh) * 2014-08-18 2015-01-28 咏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58916A (zh) * 2015-10-16 2015-12-16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裸眼3d显示终端的封装方法
CN105158916B (zh) * 2015-10-16 2018-03-27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裸眼3d显示终端的封装方法
WO2017071007A1 (zh) * 2015-10-28 2017-05-04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WO2017071008A1 (zh) * 2015-10-28 2017-05-04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CN105223703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CN105223702A (zh) * 2015-10-28 2016-01-0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触控与三次元影像显示功能的装置
CN106970472A (zh) * 2016-01-14 2017-07-21 大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膜片
CN106125319A (zh) * 2016-08-16 2016-11-16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2d/3d可切换显示装置的制作系统与制作方法
CN106501950A (zh) * 2016-11-18 2017-03-15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成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6501950B (zh) * 2016-11-18 2019-02-1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形成的立体显示装置
CN108845427A (zh) * 2018-07-03 2018-11-20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器件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09212795A (zh) * 2018-10-18 2019-01-15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贴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212795B (zh) * 2018-10-18 2024-05-2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贴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669272A (zh) * 2018-12-03 2019-04-23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视景分离元件的制作方法、视景分离元件和立体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6697B (zh)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6697A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18560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30008442A (ko)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CN102830537B (zh)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508546A (zh) 显示装置及照明单元
JP429301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93746B2 (ja) マイクロリターダフィルム
CN102109631B (zh) 立体光学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16560A (zh) 3d显示装置
JP5589157B2 (ja) マイクロリターダフィルム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5388622A (zh) 3d显示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5425406A (zh) 3d显示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2955322A (zh) 三维显示装置
WO2015131475A1 (zh)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3d显示装置
TWI512343B (zh) 光學膜以及使用此光學膜之裸視立體顯示裝置
US10652524B2 (en)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41322B (zh) 一种相位差板的制作方法
CN202886787U (zh) 相位差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06357A (zh) 一种复合面板和冰箱
CN205384410U (zh) 3d显示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205374889U (zh) 3d显示膜及立体显示装置
CN204101861U (zh) 一种液晶透镜
CN104076592A (zh) 指向光源裸眼3d投影系统及其3d成像屏幕
CN105807437A (zh) 3d显示装置
CN103852895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