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6415B -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 Google Patents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6415B
CN103926415B CN201410109995.5A CN201410109995A CN103926415B CN 103926415 B CN103926415 B CN 103926415B CN 201410109995 A CN201410109995 A CN 201410109995A CN 103926415 B CN103926415 B CN 103926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detection system
rapid detection
group antibody
associ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99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26415A (zh
Inventor
杨启修
朱自严
杨颖�
韩莎莎
张嘉敏
朱傲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OOD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OOD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OOD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OOD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41010999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6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6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26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6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8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blood groups or blood types or red blood ce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其由以下方法制备: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15-30min,100-200×g离心2-3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48-72小时,所述的血细胞选自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体系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方法及试剂盒。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能同时对大批量样本进行4种血细胞抗体的检测,灵敏度较传统检测方法高,体系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简便、迅速,效率高。

Description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型抗体的检测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背景技术】
人体若有过输血、移植或妊娠经历,会有一定的几率产生针对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血型抗原成分的抗体,称之为血型抗体。一旦机体产生了抗体之后,在之后的输血、移植或妊娠过程中,都有可能导致由血型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发生。
针对血细胞的抗体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红细胞抗体会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抗体可能会导致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以及白细胞抗体可能会造成输血性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发生。同样,在其他一些免疫性疾病中,例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一些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病等,也都是由相对应的血细胞抗体引起的。
因此,建立一种检测血液中针对血细胞抗体的检测体系,无论是对于临床血液安全输注还是疾病的诊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的针对各种抗体的检测方法有:
(1)红细胞抗体检测方法:A.试管凝集法:通过红细胞悬液与血清在试管中反应,观察是否出现凝集来判定血清中是否有抗体的存在。B.柱凝集法:通过红细胞悬液与血清在凝胶卡反应池中反应后离心,根据红细胞在凝胶柱中分布位置来判定是否有抗体的存在。C.固相化法:将血清在固定有红细胞抗原组分的固相化表面上反应,然后通过化学发光、荧光素发光或是颗粒指示物等方法来判定是否有抗体的寻在。D.流式细胞术:红细胞与血清反应之后,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与反应后的细胞结合,再使用流式细胞仪来判定是否有抗体存在于血清之中。
(2)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A.固相化法:目前应用于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固相化法包括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小板单克隆特异性抗体固定试验(MAIPA)、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以及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试验(MASPAT)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固相化技术,使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将血小板抗原固定于固相表面,与血清反应后,使用显色或是颗粒指示物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血清中是否含有抗体。B.流式细胞术:使用荧光素结合的抗抗体标记与血清反应之后的血小板,再使用流式细胞仪来判定是否有抗体存在于血清之中。
(3)白细胞(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方法:A.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是一种借助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介导细胞裂解的细胞毒试验。含有HLA抗体的血清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导致细胞膜损伤,通透性增强,染料进入细胞,细胞死亡。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着色的细胞为死亡细胞,视野下有较多细胞死亡则为阳性。B.流式细胞术:待检血清与固定表达白细胞抗原的细胞系或是商业化包被有白细胞抗原的颗粒物反应之后,使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抗体与反应后的细胞结合,再使用流式细胞仪来判定是否有抗体存在于血清之中。
但是上述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或灵敏度差等缺陷,不能对各种血细胞的抗体进行同步的大批量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上述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15-30min,100-200×g离心2-3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48-72小时。
所述的血细胞悬液选自:
a)生理盐水配制的(3-5)×107/ml的红细胞悬液;
b)缓冲液配制的(5-10)×107/ml的血小板悬液;
c)缓冲液配制的(0.5-2)×107/ml的淋巴细胞悬液;或
d)缓冲液配制的(0.5-2)×107/ml的中性粒细胞悬液。
优选地,所述的制备方法是: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20min,150×g离心2.5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60小时。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15-30min,100-200×g离心2-3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48-72小时。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如上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用途,用于制备检测血型抗体的产品。
用于制备检测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的产品。
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方法,所述的方法是将如上任一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室温平衡10-20min,加入血液样本混合后37℃孵育,然后去除血液样本,缓冲液洗涤后干燥,再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立即离心。
所述的方法选自:
a)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红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400-600×g,1-3min;
b)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血小板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700-900×g,1-2min;或
c)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500-700×g,1-3min。
为实现上述第五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含如上任一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所述的试剂盒同时含有红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血小板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淋巴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和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U型孔是指U型孔底的管子,如U型孔底的离心管,具体的可使用生物学实验常用96孔可拆卸型U型微孔板。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可同时对大批量样本进行4种血细胞抗体的检测,灵敏度较传统检测方法高,体系的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简便,能控制在1个半小时之内完成,效率高。尤其是本发明开启了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抗体的固相化检测技术,现有技术中还未见使用该原理检测相关抗体的产品。关于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后静置的时间、离心操作进一步促进细胞粘附的离心力和时间、以及低温干燥的时间都对细胞在U型孔底的有效结合、保证其在检测阳性样品后固着于孔壁而不会被离心至孔底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在使用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检测样品时的操作如室温平衡的时间以及离心的重力和时间也将对结果的准确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指导可以保证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技术原理图。
附图2是实施例1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对不同血浆样本进行筛查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技术原理(可参见图1)是:
通过将待检测细胞的膜抗原组分固相化固定在96孔U型微孔板孔底,再用待检的血清与固定在孔底的膜抗原组分进行反应。
如果待检血清中含有相对应的抗体,抗体会与分布在孔底的膜抗原组分相结合,再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指示用红细胞上面相连的抗人球蛋白二抗会连接在结合于孔底抗原的相应抗体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指示用红细胞不会受离心力作用沉降到孔底,而结合在U型微孔板孔底,形成阳性结果。
如果待检血清中没有相对应的抗体,则指示用红细胞不能结合在分布于U型微孔板孔底的抗原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指示用红细胞会聚集到孔底,形成一个细胞扣,呈现阴性结果。
实施例1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一)
本检测体系包括对血液中4种血细胞相应的抗体进行检测,所以要分别在U型微孔板孔底包被不同的细胞抗原。
红细胞:将试剂筛选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洗3次之后,使用生理盐水配制成4×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2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50×g离心2.5min,使红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60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血小板:取6人份随机O型单采血小板,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血小板浓度至7.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2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50×g离心2.5min,使血小板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60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淋巴细胞:取6人份随机富含白细胞的白膜血,使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出淋巴细胞,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淋巴细胞浓度至1.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2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50×g离心2.5min,使淋巴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60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中性粒细胞:向Ficoll分离淋巴细胞之后的红色下层悬液中加入2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NH4Cl裂解液),4℃放置10-20min,裂解掉红细胞之后,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中性粒细胞浓度至1.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2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50×g离心2-3min,使中性粒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60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实施例2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二)
红细胞:将试剂筛选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洗3次之后,使用生理盐水配制成3×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3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00×g离心3min,使红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48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血小板:取6人份随机O型单采血小板,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血小板浓度至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3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00×g离心3min,使血小板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48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淋巴细胞:取6人份随机富含白细胞的白膜血,使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出淋巴细胞,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淋巴细胞浓度至0.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3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00×g离心3min,使淋巴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48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中性粒细胞:向Ficoll分离淋巴细胞之后的红色下层悬液中加入2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NH4Cl裂解液),4℃放置10-20min,裂解掉红细胞之后,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中性粒细胞浓度至0.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30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100×g离心3min,使中性粒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48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实施例3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三)
红细胞:将试剂筛选红细胞使用生理盐水洗3次之后,使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15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200×g离心2min,使红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72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血小板:取6人份随机O型单采血小板,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血小板浓度至10×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15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200×g离心2min,使血小板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72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淋巴细胞:取6人份随机富含白细胞的白膜血,使用Ficoll分离法,分离出淋巴细胞,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淋巴细胞浓度至2×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15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200×g离心2min,使淋巴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72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中性粒细胞:向Ficoll分离淋巴细胞之后的红色下层悬液中加入2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NH4Cl裂解液),4℃放置10-20min,裂解掉红细胞之后,使用PBS洗3次后,调节中性粒细胞浓度至2×107/ml的悬液,加入U型孔中,每孔100μl,静置15min,使细胞贴壁,再使用平板离心机,200×g离心2min,使中性粒细胞紧紧的粘附在U型孔底。弃去上清,使用PBS洗3次后,倒置于4℃,低温干燥72小时后,装入密封袋中,并加入干燥剂,密封4℃保存。
实施例4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稳定性测试
1、实验方法
1.1准确度测试
用通过试管法与凝胶卡法(红细胞)、固相化方法(血小板)、流式细胞术以及微量细胞毒实验(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筛查出的含有相应抗体的血清320份,以及采购的商业化阴性与阳性样本(商业化抗体:红细胞,IgG型抗-D,购于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血小板、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抗体购于英国TheNationalInstituteforBiologicalStandardsandControl,NIBSC;商业化阴性样本部分购于英国TheNationalInstituteforBiologicalStandardsandControl,NIBSC,部分为筛选出的未含有抗体的随机AB型RhD阳性人血清)对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进行测试。具体如下:
实施例1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测试:
(1)根据实验样本数确定所需的板条数,然后将实施例1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从4℃取出,放在室温平衡15min;
(2)在U型孔内加入样本血浆,每孔50μl,使用不干胶封板膜封口后,37℃孵育,其中红细胞孵育30min,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孵育1h;
(3)弃去孔内样本,PBS洗6-8次,倒扣于吸水纸上轻轻拍干,以除去残留的洗液;
(4)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购于Immucor公司),立即离心(红细胞:500×g2min,血小板800×g1.5min,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600×g2min)观察结果。
实施例2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测试:
(1)根据实验样本数确定所需的板条数,然后将实施例2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从4℃取出,放在室温平衡10min;
(2)在U型孔内加入样本血浆,每孔50μl,使用不干胶封板膜封口后,37℃孵育,其中红细胞孵育30min,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孵育1h;
(3)弃去孔内样本,PBS洗6-8次,倒扣于吸水纸上轻轻拍干,以除去残留的洗液;
(4)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购于Immucor公司),立即离心(红细胞:600×g1min,血小板700×g2min,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700×g1min)观察结果。
实施例3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测试:
(1)根据实验样本数确定所需的板条数,然后将实施例3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从4℃取出,放在室温平衡20min;
(2)在U型孔内加入样本血浆,每孔50μl,使用不干胶封板膜封口后,37℃孵育,其中红细胞孵育30min,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孵育1h;
(3)弃去孔内样本,PBS洗6-8次,倒扣于吸水纸上轻轻拍干,以除去残留的洗液;
(4)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购于Immucor公司),立即离心(红细胞:400×g3min,血小板900×g1min,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500×g3min)观察结果。
1.2灵敏度测试
将上述商业化抗体(红细胞:IgG型抗-D,购于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血小板,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抗体购于英国TheNationalInstituteforBiologicalStandardsandControl,NIBSC)使用AB型血清做倍比稀释(1:2、1:4、1:8……),然后使用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进行检测。使用不含抗体的AB型血清作为阴性对照;同时用试管法与凝胶卡法作为红细胞抗体检测的阳性对照;美国Immucor公司的capture-PsolidphasesystemforthedetectionofIgGantibodytoplatelets和荷兰Sanquin公司的MASPATkitmonoclonalantibodysolidphaseplateletantibodytest、以及流式细胞术方法作为血小板抗体检测的阳性对照;流式细胞术方法作为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的阳性对照。
1.3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置4℃保存,保存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取出,按照上述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测试其稳定性。
2、实验结果
2.1准确度测试
对于用试管法与凝胶卡法(红细胞)、固相化方法(血小板)、流式细胞术以及微量细胞毒实验(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筛查出的含有相应抗体的320份血清,其中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各80份,使用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检测后,结果均呈阳性或弱阳性,对于采购的商业化阳性样本,使用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检测后,结果均呈阳性,对于采购的商业化阴性样本,使用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检测后,结果均呈阴性。检测后结果可参考图2,指示用红细胞均匀分布结合在U型微孔板孔底的则为阳性结果,指示用红细胞聚集到孔底,形成一个细胞扣的则为阴性结果,指示用红细胞有所聚集,但是形成环状的则为弱阳性结果。
2.2灵敏度测试
2.2.1红细胞
不同方法检测商业化抗体IgG抗-D的灵敏度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要远远高于试管法和凝胶卡法。
表1不同方法检测IgG抗-D的灵敏度
注:从4+到±表示凝集度从强到弱,4+最强,±最弱,0为阴性。S表示稍强(strong),w表示稍弱(weak)。固相化结果不能判定结果强弱,但能准确显示阴性与阳性。
2.2.2血小板
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Immucor公司试剂盒、Sanquin公司试剂盒、流式细胞术检测商业化血小板抗体的灵敏度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与现行市场上所售的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灵敏度相当,并高于流式细胞术的检出率。
表2不同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灵敏度
2.2.3淋巴细胞
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检测商业化淋巴细胞抗体的灵敏度结果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相当高。
表3本发明的体系检测淋巴细胞抗体的灵敏度
2.2.4中性粒细胞
不同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灵敏度结果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远远高于流式细胞术。
表4不同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灵敏度
3、稳定性测试
将实施例1-3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置4℃保存,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取出,商业化抗体使用AB型血清做倍比稀释后检测。其检测结果均相同,吻合率达到100%。
实施例3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临床测试
使用实施例1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对2150例临床使用血液制品及440例临床输血患者进行相关抗体筛查。结果:使用的血液制品中,红细胞抗体阳性率:2.5%,血小板抗体阳性率:1%,淋巴细胞抗体阳性率:0.6%,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率:2.6%;临床输血患者输血后,红细胞抗体阳性率:23.6%,血小板抗体阳性率:28.9%,淋巴细胞抗体阳性率:21.6%,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率:28.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15-30min,100-200×g离心2-3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48-72小时;所述的血细胞悬液选自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淋巴细胞悬液和中性粒细胞悬液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血细胞悬液选自:
a)生理盐水配制的(3-5)×107/ml的红细胞悬液;
b)缓冲液配制的(5-10)×107/ml的血小板悬液;
c)缓冲液配制的(0.5-2)×107/ml的淋巴细胞悬液;或
d)缓冲液配制的(0.5-2)×107/ml的中性粒细胞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是: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20min,150×g离心2.5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60小时。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制血细胞悬液,加入U型孔中,静置15-30min,100-200×g离心2-3min,弃上清,用缓冲液洗涤后低温干燥48-72小时。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检测血型抗体的产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检测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的产品。
7.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室温平衡10-20min,加入血液样本混合后37℃孵育,然后去除血液样本,缓冲液洗涤后干燥,再加入结合有抗人球蛋白试剂的指示用红细胞立即离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选自:
a)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红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400-600×g,1-3min;
b)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血小板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700-900×g,1-2min;或
c)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是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所述的离心具体是500-700×g,1-3min。
9.一种检测血型抗体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同时含有红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血小板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淋巴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和中性粒细胞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CN201410109995.5A 2014-03-24 2014-03-24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Active CN103926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9995.5A CN103926415B (zh) 2014-03-24 2014-03-24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9995.5A CN103926415B (zh) 2014-03-24 2014-03-24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6415A CN103926415A (zh) 2014-07-16
CN103926415B true CN103926415B (zh) 2015-11-25

Family

ID=5114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9995.5A Active CN103926415B (zh) 2014-03-24 2014-03-24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64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2792A (zh) * 2021-04-14 2021-07-09 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abo血型抗原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N113109561A (zh) * 2021-04-15 2021-07-13 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N113092793A (zh) * 2021-04-16 2021-07-09 江苏力博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Rh血型抗原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N116297120B (zh) * 2023-03-30 2023-12-01 深圳市血液中心(深圳市输血医学研究所) 一种检测样本中药物抗体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5A (zh) * 1993-06-11 1994-12-14 上海市血液中心 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的指示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82871A (zh) * 2000-03-29 2001-02-07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CN1584596A (zh) * 2004-05-31 2005-02-23 广州伟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血型血清学实验检定使用的试剂盒
CN101957370A (zh) * 2009-07-15 2011-01-26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人血型抗体的方法及检测条
CN101957366A (zh) * 2009-07-15 2011-01-26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人红细胞膜抗原包被的微球及其应用
CN102175877A (zh) * 2010-12-31 2011-09-07 周胜利 一种微量,快速和精确检测人红细胞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方法
CN103487590A (zh) * 2013-09-03 2014-01-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血型抗体的间接Dot-ELISA检测方法与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9568A1 (de) * 2002-08-23 2004-03-04 Deutsches Rotes Kreuz Blutspendedienst Baden-Württemberg, Gemeinnützige GmbH Verfahren zum Nachweis von Antikörpern und/oder Antigenen in einer Testflüssigkeit sowie zur Blutgruppenbestimmung
SG171599A1 (en) * 2006-03-23 2011-06-29 Absorber Ab Blood group antigens of different types for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WO2012142763A1 (en) * 2011-04-21 2012-10-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lood typ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blood typ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375A (zh) * 1993-06-11 1994-12-14 上海市血液中心 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的指示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282871A (zh) * 2000-03-29 2001-02-07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CN1584596A (zh) * 2004-05-31 2005-02-23 广州伟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体外血型血清学实验检定使用的试剂盒
CN101957370A (zh) * 2009-07-15 2011-01-26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检测人血型抗体的方法及检测条
CN101957366A (zh) * 2009-07-15 2011-01-26 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人红细胞膜抗原包被的微球及其应用
CN102175877A (zh) * 2010-12-31 2011-09-07 周胜利 一种微量,快速和精确检测人红细胞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方法
CN103487590A (zh) * 2013-09-03 2014-01-0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血型抗体的间接Dot-ELISA检测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爱农等.红细胞血型血清学试验中溶血现象的消除.《现代医学杂志》.2002,第17卷(第2期),20-22. *
窦桂荣.血型血清学试验与安全输血.《J Huaihai Med》.2001,第19卷(第3期),228. *
陈肇杰等.血型抗体浓缩技术在溶血性输血反应检测中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第10卷(第12期),1549-15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6415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6415B (zh) 人血液中血型抗体联合快速检测体系
Schneider et al. The platelet adhesion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a modification of the platelet suspension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US20230375574A1 (en) Red cell diluent with chelating agent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Kurata et al. New approach to eliminate HLA class I antigens from platelet surface without cell damage: acid treatment at pH 3.0
CN102175877A (zh) 一种微量,快速和精确检测人红细胞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方法
WO2019056673A1 (zh) 一种血型抗原芯片及其在红细胞意外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CN108680756A (zh) 一种不完全抗体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5699641A (zh) 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离鉴定方法
CN103336122B (zh) 一种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及检测方法
CN102879560A (zh) 一种精确、快速和微量检测人血清中抗原和抗体的方法
JPH02501948A (ja) 粒子含有試料中の分析物の検出
CN202182882U (zh) 巨细胞病毒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试纸
Loghem Jr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complete and incomplete white cell antibod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use of the Coombs consumption test
Buakaew et al. Platelet antibody screening by flow cytometry is more sensitive than solid phase red cell adherence assay and lymphocytotoxicity techniqu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Thai patients
US20200232985A1 (en) IgG SUBTYPING ASSAY FOR IDENTIFYING TRANSPLANTABLE TISSUE SAMPLES
Hallberg In Vitro Cytotoxicity of Human Lymphocytes: Reduction of the Lymphocyte Cytotoxicity Induced by Antibodies or Phytohemagglutinin by Removing Immune‐Complex‐Binding Cells
CN1282871A (zh)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和试剂盒
CN203606367U (zh) 一种血小板抗体检测的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
CN113721033A (zh) 一种u型微孔板、试剂盒及其应用
Habibi et al. A Papain‐Bromelin‐Polybrene Four‐Channel Autoanalyzer System for Blood Group Antibody Screening: Analysis of 22,912 Sera
CN202153226U (zh) 风疹病毒IgM和IgG抗体联合检测试纸
CN203490226U (zh) Miltenberger抗体检测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
Engelfriet et al. The use of chicken red cells in the Coombs consumption test as a specific and simpl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the LE factor
Falus et al. Beta-2-microglobulin-specific autoantibodies cause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interfere with ADP-induced aggregation.
Hysell et al. In vivo and in vitro Activation of T‐Antigen Receptors on Leukocytes and Platelets 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