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8736B -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8736B
CN103918736B CN201410189230.7A CN201410189230A CN103918736B CN 103918736 B CN103918736 B CN 103918736B CN 201410189230 A CN201410189230 A CN 201410189230A CN 103918736 B CN103918736 B CN 103918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atched moulds
filling
dermatotome
f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92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8736A (zh
Inventor
黄松
唐仕辉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oontrue Rainbow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oontrue Rainbow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oontrue Rainbow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oontrue Rainbow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892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8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8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8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8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Form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注馅工位、合模工位、上顶工位和取出工位,所述注馅工位和上顶工位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为合模工位。本发明的合模工位是“线工位”,该工位的加工装置实际对包馅食品操作的时间较长,对包馅食品产生一个持续的作用力,合模装置能够对包馅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压合力,能够保证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而且面皮经过长时间的压合以后,不会开口,保证了包馅食品的成品率,降低了对包馅食品面皮的要求。

Description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工饺子类包馅食品的食品成型机在对食品进行成型加工时,通常都采用环形工位的形式,将面皮输送装置、供馅装置、成型装置和取出装置依次安装在环形轨道上,然后饺子类包馅食品在每一个单独工位分别执行接面皮、供馅、成型和取出动作,但是现有技术中成型装置对包馅食品的成型过程往往只有1-2秒,即成型装置在对包馅食品面皮瞬时压合一次后,立即脱离于包馅食品,进行下一批包馅食品的包合,这样就直接导致现有的包馅食品成型部分贴合效果不好,容易发生贴合部位开口的情况,进一步会导致馅料露出,影响包馅食品的成型成功率,降低了生产效率。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820062031.X,申请日为2008-01-29,名称为“饺子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饺子机,包括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饺子成型装置、出料尾架、驱动装置,饺子成型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工位转盘、转盘盘面上的成型模具、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对应的设置在转盘的接皮工位、接馅工位,在包合工位设置顶推装置,在推出饺子工位一侧设置推出装置,另一侧设置出料尾架。上述专利是在环形轨道上单独设置有面皮输入装置、注馅装置、饺子成型装置、出料尾架,每个装置依次工作,而各个装置相对于环形轨道并不运动,每个装置对包馅食品的作用也仅仅局限于包馅食品停留在相应工位时的那一段时间(通常为1秒左右),所以也会导致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不高,面皮容易开口。
再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387278.0,申请日为2011-10-12,名称为“自动饺子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械,特别公开了一种集压面,切皮,包馅,成型的全自动饺子机,包括机架(1)、安装机架(1)上的制皮机构(3)、供料机构(4)、包合机构(5)、顶推机构(6)、传送机构(7)、旋转工作台(8)、成型机构(9)和传动机构(2)。上述专利的成型机构环绕安装在旋转工作台上,但是这里的成型机构并不是用于对包馅食品面皮进行贴合压紧的,只是起到承载面皮和馅料的作用;而用于贴合面皮的包合机构则仍然是固定在旋转工作台上,作用在包馅食品面皮的时间也局限于包馅食品停留在相应工位时的那一段时间。
并且上述食品成型装置从工位分布上均只设置了接皮工位、注馅工位、合模工位和上顶工位和取出工位,每个工位均在环形轨道上,并且各个工位实质上只是“点工位”,而不是“线工位”,点工位是指该工位的加工装置实际对包馅食品操作的时间很短(即为点操作);而线工位是指该工位的加工装置实际对包馅食品操作的时间较长,对包馅食品产生一个持续的作用力(即为线操作),而当合模工位为点工位时,包馅食品合模过程极短,在后续的工序中容易出现由于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不高而出现面皮容易开口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食品包馅装置存在成型设备的合模工位为点工位时,包馅食品合模过程极短,在后续的工序中容易出现由于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不高而出现面皮容易开口的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在加工包馅食品过程中,合模工位会对包馅食品提供持续的压合力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注馅工位、合模工位、上顶工位和取出工位,所述注馅工位和上顶工位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为合模工位。
所述合模工位为注馅工位和上顶工位之间的环形轨道上的一段。
所述合模工位为注馅工位和上顶工位之间的环形轨道上的几段。
所述合模工位上还依次设置有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
所述上顶工位和取出工位重合。
所述接皮工位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所述注馅工位处设置有供馅装置,所述取出工位处设置有取出装置,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合模装置,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上运动的接皮板,所述接皮板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所述合模装置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随接皮板同时经过接皮工位、注馅工位、合模工位、上顶工位和取出工位,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起、至上顶工位止,相互压合。
所述外推工位处设置有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
所述紧压工位处设置有紧压气缸。
所述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或上表面。
所述接皮槽呈圆形。
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
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
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
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2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3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4mm。
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
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
合模装置包括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合模块包括内合模块和外合模块,所述内合模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所述外合模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所述内合模座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环形轨道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旁的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和第二条状通孔,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下方,所述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穿过第一条状通孔,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穿过第二条状通孔,在所述联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
所述水平带动杆与联动杆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所述第三条状通孔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同时穿过联动杆;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
所述导向杆为两根。
所述内合模座与第二竖直带动杆相连,所述外合模座与第一竖直带动杆相连,所述在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的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相上设置的导向槽孔相对设置,所述相对设置的导向槽孔均套接在固定板上表面的导向杆两端。
所述内合模座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所述外合模座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相对设置的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上的导向槽孔相互对应。
所述固定板的每个圆形开孔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板上下移动的模杯,所述模杯内设置有相对于模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
所述模杯呈筒状,所述模杯上端为开敞结构;所述模杯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有V形槽口;所述模杯底部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侧边设置有夹持导向轮。
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升降活塞和与升降活塞相连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升降板相连。
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夹持板相连;所述升降板与升降驱动结构相连;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或凸轮。
所述旋转凸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凸轮结构,所述旋转偏心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偏心轮结构。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是通过自身旋转实现对合模装置的挤压。所述紧压气缸则是直接对合模装置的合模块实施相对方向的压紧力。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施加第二次压紧力,所述紧压气缸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施加第三次压紧力。
当合模装置运动至上顶工位时,升降驱动结构带动升降板上升,从而带动升降活塞向上运动,将包馅食品向上托出,实现上顶功能。
所述取出装置为现有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取出结构。
具体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皮板位于环形轨道的接皮工位,面皮输送装置在接皮工位将面皮输送到接皮板上;
接皮板与其下方的合模装置同时在环形轨道上运动;
第二步,接皮板和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运动至注馅工位,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表面;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合模装置上的接皮板和固定板位置下降,接皮板下降至合模装置模杯上端;
第三步,接皮板和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同时运动至合模工位,合模装置上的接皮板和固定板位置上升,使得合模装置上的合模块位于合模装置的模杯上端;此时位于接皮板下方的合模装置上相对设置的合模块相互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并且闭合后的两合模块持续保持该状态;
第四步,接皮板和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同时运动至取出工位,此时接皮板打开,一直处于闭合状态的合模块分开,位于模杯内的升降平台将包馅食品向上推动,取出装置将包馅食品取出;
从注馅工位至取出工位之间的工位均称为合模工位。
所述第三步当合模块相互闭合压紧包馅食品后,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的相关结构对处于闭合的合模块进行一次或多次压紧。
所述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的进行点压紧。
第四步中接皮板的打开与合模块的分开为同时进行。
第四步中接皮板先打开,合模块再分开。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接皮板和合模装置位于环形轨道的接皮工位,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传送到接皮板上,接皮板和合模装置由于相互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运动至注馅工位,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的注馅孔接触,离开注馅工位后立即来到合模工位,此时位于接皮板下方的合模装置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继续在环形轨道上的合模工位上运动,运动至上顶工位,合模装置分开,包馅食品被向上顶出,再运动至取出工位时,接皮板向上打开,合模装置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之间,所述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所述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合模工位是“线工位”,该工位的加工装置实际对包馅食品操作的时间较长,对包馅食品产生一个持续的作用力(即合模装置为持续操作),合模装置能够对包馅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压合力,能够保证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而且面皮经过长时间的压合以后,不会开口,保证了包馅食品的成品率,降低了对包馅食品面皮的要求。
2、本发明的外推工位和紧压工位依次设置在环形轨道上,对合模块进行一次、两次或多次的压紧,使得包馅食品受到除了合模装置本身提供的压合力以外,还会受到其他外力的压紧,对包馅食品形成了二次或多次压紧的效果,使包合成型的效果更好。
3、本发明的合模工位为弧形轨道上的一段,能够使合模成型效果更持久、更连贯,成型效果更好。
4、本发明的合模工位为弧形轨道上的多段,多段依次对包馅食品进行多次合模,成型效果更好。
5、本发明中的合模装置和接皮板一起运动,且合模装置位于接皮板下方,所以合模装置能够保证位于多个工位时,均能对包馅食品进行压合成型,而不会局限于仅只在合模工位进行压合成型。
6、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
7、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
8、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
9、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
10、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11、合模装置由于设置有联动机构和导向轮,所以合模装置能够在环形轨道上运动时,完成对包馅食品的持续压紧的功能,联动机构能够通过物理连接实现对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的控制,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提供持续压紧力有助于包馅食品的封口处能够更加紧实,避免封口处压合力不足出现开口的问题。
12、联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其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联动杆一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竖直带动杆穿过第一条状通孔,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这种结构能够实现通过对联动杆的其中一端实施动力,就能使得联动杆两端做相向或相对的运动,这种结构相比于传统结构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电气控制的难度,并且能对包馅食品提供持续的压合力。
13、联动机构的水平带动杆与联动杆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所述第三条状通孔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通过第三竖直带动杆能够使得其与联动杆产生联动。
14、合模装置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圆形开孔,圆形开孔能够使位于其下方的模杯结构穿过固定板。
15、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导向杆,使得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在做相对或相向运动时,能够在导向杆的引导下,沿预设的路径运动,不会因为运动的误差而导致合模时的位置偏离。
16、内合模座和外合模座的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导向槽孔能够使得两个竖直带动杆的端部均能在导向槽孔能运动,给出了运动空间。
17、模杯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的V形槽口能够将包馅食品夹持住,保证包馅食品在成型的过程中位置保持固定,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合模效果。
18、升降板下方设置的弹簧能够对升降板的升降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还能拉住升降板。
附图说明
图1为包馅食品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馅食品成型机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环形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合模装置立体图。
图5为合模装置俯视图。
图6为合模装置侧视图。
图7为合模装置剖视图。
图8为内、外合模座示意图。
图9为内、外合模座与联动机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板立体图。
图11为联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接皮板1,合模装置2,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取出装置5,环形轨道6,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取出工位10,上顶工位102,外推工位100,紧压工位101。
11接皮槽,12注馅孔,13槽口,14内凹部,15外凸部,16接皮导向轮。
内合模座21,外合模座22,内合模块23,外合模块24,导向轮25。
联动机构30,固定板31,导向杆32,第一条状通孔33,第二条状通孔34,联动杆35,第一竖直带动杆36,水平带动杆37,第二竖直带动杆38,转动轴39,第三条状通孔310,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圆形开孔312,导向槽孔313。
模杯314,夹持板315,夹持导向轮316,升降活塞317,升降杆318,升降板319,弹簧3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合模工位是“线工位”,该工位的加工装置实际对包馅食品操作的时间较长,对包馅食品产生一个持续的作用力(即合模装置为持续操作),合模装置能够对包馅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压合力,能够保证包馅食品面皮贴合部分的紧密度,而且面皮经过长时间的压合以后,不会开口,保证了包馅食品的成品率,降低了对包馅食品面皮的要求。
实施例2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一段。
实施例3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几段。
实施例4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所述合模工位9上还依次设置有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一段或几段。所述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重合。
实施例5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所述合模工位9上还依次设置有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一段或几段。
所述接皮工位7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3,所述注馅工位8处设置有供馅装置,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5,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9起、至上顶工位102止,相互压合。所述外推工位100处设置有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所述紧压工位101处设置有紧压气缸。
所述旋转凸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凸轮结构,所述旋转偏心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偏心轮结构。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是通过自身旋转实现对合模装置2的挤压。所述紧压气缸则是直接对合模装置2的合模块实施相对方向的压紧力。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2施加第二次压紧力,所述紧压气缸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2施加第三次压紧力。
当合模装置2运动至上顶工位102时,升降驱动结构带动升降板319上升,从而带动升降活塞317向上运动,将包馅食品向上托出,实现上顶功能。
实施例6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所述合模工位9上还依次设置有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一段或几段。
所述接皮工位7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3,所述注馅工位8处设置有供馅装置,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5,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9起、至上顶工位102止,相互压合。所述外推工位100处设置有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所述紧压工位101处设置有紧压气缸。
所述旋转凸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凸轮结构,所述旋转偏心轮是指可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的偏心轮结构。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是通过自身旋转实现对合模装置2的挤压。所述紧压气缸则是直接对合模装置2的合模块实施相对方向的压紧力。
所述旋转凸轮或旋转偏心轮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2施加第二次压紧力,所述紧压气缸对闭合状态合模装置2施加第三次压紧力。
当合模装置2运动至上顶工位102时,升降驱动结构带动升降板319上升,从而带动升降活塞317向上运动,将包馅食品向上托出,实现上顶功能。
所述接皮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或上表面。
所述接皮槽呈圆形。
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
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1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
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
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
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2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3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4mm。
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1上表面。
所述接皮板1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
合模装置2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合模块包括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6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30。
所述联动机构30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32,在所述导向杆32旁的固定板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33和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35,所述联动杆35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33下方,所述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36,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36穿过第一条状通孔33,所述联动杆35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37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3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38,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38穿过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联动杆3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39。
所述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310,所述第三条状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311,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同时穿过联动杆35;所述转动轴39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34的一端与固定板31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312。
所述导向杆32为两根。
所述内合模座21与第二竖直带动杆38相连,所述外合模座22与第一竖直带动杆36相连,所述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313,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相上设置的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所述相对设置的导向槽孔313均套接在固定板31上表面的导向杆32两端。
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的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的导向槽孔313相互对应。
所述固定板31的每个圆形开孔312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板31上下移动的模杯314,所述模杯314内设置有相对于模杯314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
所述模杯314呈筒状,所述模杯314上端为开敞结构;所述模杯314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有V形槽口;所述模杯314底部设置有夹持板315,所述夹持板315侧边设置有夹持导向轮316。
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升降活塞317和与升降活塞317相连的升降杆318,所述升降杆318与升降板319相连。
所述升降板319上连接有弹簧320,所述弹簧320的一端与夹持板315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与升降驱动结构相连;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或凸轮。
实施例7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皮板1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面皮输送装置3在接皮工位7将面皮输送到接皮板1上;
接皮板1与其下方的合模装置2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
第二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至注馅工位8,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表面;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下降,接皮板1下降至合模装置2模杯314上端;
第三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合模工位9,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上升,使得合模装置2上的合模块位于合模装置2的模杯314上端;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相对设置的合模块相互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并且闭合后的两合模块持续保持该状态;
第四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取出工位10,此时接皮板1打开,一直处于闭合状态的合模块分开,位于模杯314内的升降平台将包馅食品向上推动,取出装置5将包馅食品取出;
从注馅工位8至取出工位10之间的工位均称为合模工位9。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是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实施例8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皮板1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面皮输送装置3在接皮工位7将面皮输送到接皮板1上;
接皮板1与其下方的合模装置2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
第二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至注馅工位8,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表面;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下降,接皮板1下降至合模装置2模杯314上端;
第三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合模工位9,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上升,使得合模装置2上的合模块位于合模装置2的模杯314上端;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相对设置的合模块相互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并且闭合后的两合模块持续保持该状态;
第四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取出工位10,此时接皮板1打开,一直处于闭合状态的合模块分开,位于模杯314内的升降平台将包馅食品向上推动,取出装置5将包馅食品取出;
从注馅工位8至取出工位10之间的工位均称为合模工位9。
所述第三步当合模块相互闭合压紧包馅食品后,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处于闭合的合模块进行一次或多次压紧。所述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点压紧。除了上述结构以外的能实现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现有结构均能应用于此。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是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10之间,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实施例9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皮板1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面皮输送装置3在接皮工位7将面皮输送到接皮板1上;
接皮板1与其下方的合模装置2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
第二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至注馅工位8,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表面;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下降,接皮板1下降至合模装置2模杯314上端;
第三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合模工位9,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上升,使得合模装置2上的合模块位于合模装置2的模杯314上端;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相对设置的合模块相互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并且闭合后的两合模块持续保持该状态;
第四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取出工位10,此时接皮板1打开,一直处于闭合状态的合模块分开,位于模杯314内的升降平台将包馅食品向上推动,取出装置5将包馅食品取出;从注馅工位8至取出工位10之间的工位均称为合模工位9。
所述第三步当合模块相互闭合压紧包馅食品后,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处于闭合的合模块进行一次或多次压紧。
所述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点压紧。
第四步中接皮板1的打开与合模块的分开为同时进行。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是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10之间,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实施例10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接皮板1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面皮输送装置3在接皮工位7将面皮输送到接皮板1上;
接皮板1与其下方的合模装置2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
第二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至注馅工位8,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表面;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下降,接皮板1下降至合模装置2模杯314上端;
第三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合模工位9,合模装置2上的接皮板1和固定板31位置上升,使得合模装置2上的合模块位于合模装置2的模杯314上端;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相对设置的合模块相互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并且闭合后的两合模块持续保持该状态;
第四步,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在环形轨道6上同时运动至取出工位10,此时接皮板1打开,一直处于闭合状态的合模块分开,位于模杯314内的升降平台将包馅食品向上推动,取出装置5将包馅食品取出;
从注馅工位8至取出工位10之间的工位均称为合模工位9。
所述第三步当合模块相互闭合压紧包馅食品后,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处于闭合的合模块进行一次或多次压紧。
所述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点压紧。
第四步中接皮板1先打开,合模块再分开。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是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10之间,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实施例11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接皮板1、取出装置5和环形轨道6,所述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和取出装置5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和取出工位10上,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9起、至取出工位10止,始终处于压合状态。合模装置可以由环形轨道6形状的变化推动导向轮25从而实现包合动作,也可以通过单独的驱动装置来实现合模装置的包合动作。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相互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驱动合模装置2包合动作的可以是通过环形轨道6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合模装置2上设置气缸等装置实现。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
实施例12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接皮板1、取出装置5和环形轨道6,所述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和取出装置5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和取出工位10上,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9起、至取出工位10止,始终处于压合状态。所述合模工位9至取出工位10之间,还设置有用凸轮或气缸对所述合模块进行点位压合的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相互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驱动合模装置2包合动作的可以是通过环形轨道6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合模装置2上设置气缸等装置实现。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10之间,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实施例13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或上表面。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
实施例14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或上表面。接皮槽呈圆形,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包馅食品的面皮放置在接皮板上表面的接皮槽内,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在面皮上,同时给予面皮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得面皮呈U形,此时呈U形的面皮四周外表面与凹凸不平的槽口接触,此时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
实施例15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接皮槽呈圆形。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mm。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所述接皮导向轮受到环形轨道的作用,被向上或者其他方向运动使得安装在接皮板下方的固定板露出。
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实施例16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上表面。接皮槽呈圆形。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2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3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4mm。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所述接皮导向轮受到环形轨道的作用,被向上或者其他方向运动使得安装在接皮板下方的固定板露出。
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实施例17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上表面。接皮槽呈圆形。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1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1.2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2.5mm。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所述接皮导向轮受到环形轨道的作用,被向上或者其他方向运动使得安装在接皮板下方的固定板露出。
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实施例18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上表面。接皮槽呈圆形。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2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3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4mm。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
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实施例19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3。合模装置由于受到环形轨道上的导杆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产生压力,所以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运动时,内合模座21会往外合模座22方向运动,而由于内合模座21与外合模座22下设置有联动机构3,所以与此同时,外合模座22也会向内合模座21做相对运动,所以会造成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也同时做相向运动,当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相互接触时,则开始对包馅食品进行成型,当成型进行一段时间后,环形导轨上的导杆不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施加压力,此时则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分开,成型过程完结。
实施例20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3。
联动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32,在所述导向杆32旁的固定板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33和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35,所述联动杆35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33下方,所述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36,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36穿过第一条状通孔33,所述联动杆35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37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3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38,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38穿过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联动杆3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39。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310,所述第三条状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311,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同时穿过联动杆35;所述转动轴39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34的一端与固定板31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312。
第二竖直带动杆38带动水平带动杆37运动,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此时由于水平带动杆37是做水平面方向的直线运动,所以联动杆35的其中一端会被其带动同时做直线运动,由于联动杆35中部固定,所以联动杆35的另一端则会做与相反方向的直线运动,同时带动第一竖直带动杆36运动,由于第一竖直带动杆36和第二竖直带动杆38分别连接有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所以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会被其带动做开、闭动作。
实施例21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3。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32,在所述导向杆32旁的固定板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33和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35,所述联动杆35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33下方,所述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36,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36穿过第一条状通孔33,所述联动杆35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37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3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38,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38穿过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联动杆3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39。所述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310,所述第三条状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311,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同时穿过联动杆35;所述转动轴39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34的一端与固定板31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312。所述导向杆32为两根。
所述内合模座21与第二竖直带动杆38相连,所述外合模座22与第一竖直带动杆36相连,所述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313,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相上设置的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所述相对设置的导向槽孔313均套接在固定板31上表面的导向杆32两端。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的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的导向槽孔313相互对应。
所述固定板31的每个圆形开孔312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板31上下移动的模杯314,所述模杯314内设置有相对于模杯314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模杯314呈筒状,所述模杯314上端为开敞结构;所述模杯314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有V形槽口;所述模杯314底部设置有夹持板315,所述夹持板315侧边设置有夹持导向轮316。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升降活塞317和与升降活塞317相连的升降杆318,所述升降杆318与升降板319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上连接有弹簧320,所述弹簧320的一端与夹持板315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与升降驱动结构相连;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或凸轮。
合模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合模装置由于受到环形轨道上的导杆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产生压力,所以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运动时,内合模座21会往外合模座22方向运动,而由于内合模座21与外合模座22下设置有联动机构3,所以与此同时,外合模座22也会向内合模座21做相对运动,所以会造成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也同时做相向运动,当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相互接触时,则开始对包馅食品进行成型,当成型进行一段时间后,环形导轨上的导杆不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施加压力,此时则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分开,成型过程完结。
其中联动机构3的工作原理为:第二竖直带动杆38带动水平带动杆37运动,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此时由于水平带动杆37是做水平面方向的直线运动,所以联动杆35的其中一端会被其带动同时做直线运动,由于联动杆35中部固定,所以联动杆35的另一端则会做与相反方向的直线运动,同时带动第一竖直带动杆36运动,由于第一竖直带动杆36和第二竖直带动杆38分别连接有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所以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会被其带动做开、闭动作。
实施例22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接皮板1、取出装置5和环形轨道6,所述的面皮输送装置3、供馅装置和取出装置5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和取出工位10上,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至合模工位9起、至取出工位10止,始终处于压合状态。所述合模工位9至取出工位10之间,还设置有用凸轮或气缸对所述合模块进行点位压合的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
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6的接皮工位7,此时面皮经过面皮输送装置3传送到接皮板1上,接皮板1和合模装置2由于相互连接,所以两者会同时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接皮后的接皮板1运动至注馅工位8,此时注馅装置将馅料注入面皮中,在注入馅料的同时把馅料向下捅,使面皮呈U形,面皮的外边缘与接皮板1的注馅孔接触,然后接皮板1继续运动至合模工位9,此时位于接皮板1下方的合模装置2上的至少一对合模块闭合,将包馅食品包合成型,驱动合模装置2包合动作的可以是通过环形轨道6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合模装置2上设置气缸等装置实现。在对包馅食品包合成型后,合模块不分开,始终处于压紧状态,接皮板1继续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运动至取出工位10时,接皮板1向上打开,合模装置2中相互闭合压紧的合模块分开,包馅食品被取出。在包馅食品从成型工位至取出工位10之间,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的压紧,在位于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的相关结构对合模块进行压紧的过程中,合模块始终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且包馅食品位于两相对设置的合模块之间。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接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接皮槽呈圆形。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mm。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上表面。所述接皮板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所述接皮导向轮受到环形轨道的作用,被向上或者其他方向运动使得安装在接皮板下方的固定板露出。
接皮板的注馅孔内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槽口对面皮起到初次形成皱褶的效果,当位于接皮板下方合模装置对包馅食品进行合模时,合模装置会挤压面皮,同时槽口会对面皮接触,并且再次形成皱褶,使得包馅食品的面皮外表面形成与手工捏合时形成的皱褶一致。接皮板的接皮槽能够容纳经过切皮成型的面皮,能将面皮固定在接皮板上,避免其产生位移,保证了在注馅、成型步骤中,馅料处于面皮的中央。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内凹部和外凸部对面皮挤压后,形成类似于手工啮合的皱褶。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这样内凹部的结构能够使得面皮上的皱褶往一侧倾斜,更加接近手工啮合的造型。接皮槽、内凹部和外凸部的尺寸设置能够满足现有市面上饺子类包馅食品的大部分需要。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相向或相对运动的联动机构3。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32,在所述导向杆32旁的固定板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33和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35,所述联动杆35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33下方,所述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36,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36穿过第一条状通孔33,所述联动杆35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37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3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38,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38穿过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联动杆3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39。所述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310,所述第三条状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311,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同时穿过联动杆35;所述转动轴39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34的一端与固定板31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312。所述导向杆32为两根。
所述内合模座21与第二竖直带动杆38相连,所述外合模座22与第一竖直带动杆36相连,所述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313,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相上设置的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所述相对设置的导向槽孔313均套接在固定板31上表面的导向杆32两端。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的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的导向槽孔313相互对应。
所述固定板31的每个圆形开孔312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板31上下移动的模杯314,所述模杯314内设置有相对于模杯314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所述模杯314呈筒状,所述模杯314上端为开敞结构;所述模杯314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有V形槽口;所述模杯314底部设置有夹持板315,所述夹持板315侧边设置有夹持导向轮316。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升降活塞317和与升降活塞317相连的升降杆318,所述升降杆318与升降板319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上连接有弹簧320,所述弹簧320的一端与夹持板315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与升降驱动结构相连;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或凸轮。
合模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合模装置由于受到环形轨道上的导杆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产生压力,所以合模装置在环形轨道上运动时,内合模座21会往外合模座22方向运动,而由于内合模座21与外合模座22下设置有联动机构3,所以与此同时,外合模座22也会向内合模座21做相对运动,所以会造成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也同时做相向运动,当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相互接触时,则开始对包馅食品进行成型,当成型进行一段时间后,环形导轨上的导杆不对内合模座21上的导向轮25施加压力,此时则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分开,成型过程完结。
其中联动机构3的工作原理为:第二竖直带动杆38带动水平带动杆37运动,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此时由于水平带动杆37是做水平面方向的直线运动,所以联动杆35的其中一端会被其带动同时做直线运动,由于联动杆35中部固定,所以联动杆35的另一端则会做与相反方向的直线运动,同时带动第一竖直带动杆36运动,由于第一竖直带动杆36和第二竖直带动杆38分别连接有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所以外合模座22和内合模座21会被其带动做开、闭动作。

Claims (17)

1.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环形轨道(6),所述环形轨道(6)上依次设置有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呈线条状的环形轨道(6)为合模工位(9);
所述合模工位(9)为注馅工位(8)和上顶工位(102)之间的环形轨道(6)上的一段或几段;所述合模工位(9)上还依次设置有外推工位(100)和紧压工位(101);
所述接皮工位(7)处设置有面皮输送装置(3),所述注馅工位(8)处设置有供馅装置,所述取出工位(10)处设置有取出装置(5),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环形轨道(6)上设置有可环绕在环形轨道(6)上运动的接皮板(1),所述接皮板(1)下方设置有合模装置(2),所述合模装置(2)包括至少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合模块,所述合模装置(2)随接皮板(1)同时经过接皮工位(7)、注馅工位(8)、合模工位(9)、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所述的合模块自合模工位(9)起、至上顶工位(102)止,相互压合;
所述外推工位(100)处设置有旋转凸轮;
所述紧压工位(101)处设置有紧压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工位(102)和取出工位(10)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皮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呈内凹状的接皮槽,所述接皮槽的中央设置有注馅孔,所述注馅孔四周设置有辅助包馅食品成型的、凹凸不平的槽口,所述注馅孔的四周为注馅孔的内侧和/或上表面,所述接皮槽呈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包括多个内凹部和外凸部,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靠近接皮槽处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大于靠近接皮板(1)下表面的槽口内凹部的内凹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的凹陷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凹部和外凸部连接处为弧形结构;所述外凸部的凸起处为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皮槽的深度为0.1-2mm,所述内凹部的深度范围为0.5-3mm,所述外凸部的高度为0.2-4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馅孔内侧的槽口延伸至接皮板(1)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皮板(1)一侧设置有接皮导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合模装置(2)包括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合模块包括内合模块(23)和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合模块(2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外合模块(24),所述内合模座(2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轮(25),所述导向轮(25)与环形轨道(6)上的导杆活动连接,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的下方设置有使两者做闭合或分开动作的联动机构(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0)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上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一根导向杆(32),在所述导向杆(32)旁的固定板(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条状通孔(33)和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上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联动杆(35),所述联动杆(35)的一端位于第一条状通孔(33)下方,该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竖直带动杆(36),所述第一竖直带动杆(36)穿过第一条状通孔(33),所述联动杆(35)的另一端与水平带动杆(37)一端相连,所述水平带动杆(37)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竖直带动杆(38),所述第二竖直带动杆(38)穿过第二条状通孔(34),在所述联动杆(35)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3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带动杆(37)与联动杆(35)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条状通孔(310),所述第三条状通孔(310)内设置有第三竖直带动杆(311),所述第三竖直带动杆(311)同时穿过联动杆(35);所述转动轴(39)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31)上;所述第二条状通孔(34)的一端与固定板(31)的侧边连通;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形开孔(312),所述导向杆(32)为两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合模座(21)与第二竖直带动杆(38)相连,所述外合模座(22)与第一竖直带动杆(36)相连,所述在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槽孔(313),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设置的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所述相对设置的导向槽孔(313)均套接在固定板(31)上表面的导向杆(32)两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合模座(21)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所述外合模座(22)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孔(313),相对设置的内合模座(21)和外合模座(22)上的导向槽孔(313)相互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的每个圆形开孔(312)下方设置有相对于固定板(31)上下移动的模杯(314),所述模杯(314)内设置有相对于模杯(314)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杯(314)呈筒状,所述模杯(314)上端为开敞结构;所述模杯(314)的上端左、右两侧边设置有V形槽口;所述模杯(314)底部设置有夹持板(315),所述夹持板(315)侧边设置有夹持导向轮(31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有升降活塞(317)和与升降活塞(317)相连的升降杆(318),所述升降杆(318)与升降板(319)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上连接有弹簧(320),所述弹簧(320)的一端与夹持板(315)相连;所述升降板(319)与升降驱动结构相连;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包括气缸或凸轮。
CN201410189230.7A 2014-05-07 2014-05-07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Active CN103918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9230.7A CN103918736B (zh) 2014-05-07 2014-05-07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9230.7A CN103918736B (zh) 2014-05-07 2014-05-07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736A CN103918736A (zh) 2014-07-16
CN103918736B true CN103918736B (zh) 2017-02-01

Family

ID=5113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9230.7A Active CN103918736B (zh) 2014-05-07 2014-05-07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18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6590A (zh) * 2014-08-29 2014-12-10 成都锦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饺食品成型机
CN104397087A (zh) * 2014-11-28 2015-03-11 重庆乐嚼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包馅装置
CN105145702B (zh) * 2015-08-30 2023-08-11 金华市喜加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分馅装置
CN105145705B (zh) * 2015-10-26 2017-11-07 严松法 猫耳朵面食成型机的包馅工位
CN105410097B (zh) * 2015-12-29 2018-03-13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环形工位的多重馅料成型装置
CN107372693B (zh) * 2017-09-27 2023-04-11 王晓杰 一种包子机的捏花成型装置
CN109169754B (zh) * 2018-11-09 2023-06-16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包子类食品成型设备
CN109452334B (zh) * 2018-11-09 2021-04-27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包子类食品成型方法
CN110897181B (zh) * 2019-11-08 2022-02-08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分体式成型模具的食品成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8210B2 (ja) * 1993-12-10 1995-11-22 大英技研株式会社 餃子自動成形装置
CN201188843Y (zh) * 2008-01-29 2009-02-04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工位成型装置
CN201160466Y (zh) * 2008-01-29 2008-12-10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饺子机
KR101410379B1 (ko) * 2011-04-05 2014-06-25 주식회사 에프시이엔지 만두 성형기의 만두피 이송장치
CN202232839U (zh) * 2011-08-22 2012-05-30 司军伟 饺子机
CN202232844U (zh) * 2011-10-12 2012-05-30 司军伟 自动饺子机
KR101402325B1 (ko) * 2012-04-16 2014-06-02 (주)에스에프아이엔티 복주머니형 만두 성형장치
CN102630713B (zh) * 2012-05-07 2014-09-03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食品包馅初成型方法
CN102726671B (zh) * 2012-06-13 2013-08-21 朱景超 多功能全自动饺子机
CN203801588U (zh) * 2014-05-07 2014-09-03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8736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8736B (zh)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CN103891809B (zh) 包馅食品成型方法
CN103891808B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
CN203801585U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
CN105410093B (zh) 一种灌汤水饺制作方法
CN105410091B (zh) 一种双层面皮多重馅料包馅食品成型方法
CN203801588U (zh) 新型包馅食品成型机
CN105432709B (zh) 一种新型面皮包折的方法
CN204232258U (zh) 一种烧麦类食品成型机
CN105410097B (zh) 环形工位的多重馅料成型装置
CN105410090B (zh) 直线工位的多重馅料成型装置
CN203897151U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
CN105432708B (zh) 一种灌汤水饺
CN110450997A (zh) 一种将烟包填入条盒之中的装置
NL2017323B1 (en) Pre-forming mould for multiple fillings
CN203005843U (zh) 一种高效自动化包装机的袋口张开装置
CN105410092B (zh) 一种多重馅料包馅食品成型方法
CN207613051U (zh) 一种双味饺子生产装置
CN205603193U (zh) 一种睫毛膏纤维灌装机
CN210555713U (zh) 一种将烟包填入条盒之中的装置
CN203801586U (zh) 一种包馅食品成型机的合模装置
CN203801587U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新型合模装置
CN205284822U (zh) 直线工位的多重馅料成型装置
CN105394119B (zh) 一种面皮包折的方法
CN203897149U (zh) 包馅食品成型机的新型联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