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551B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6551B
CN103916551B CN201310460906.7A CN201310460906A CN103916551B CN 103916551 B CN103916551 B CN 103916551B CN 201310460906 A CN201310460906 A CN 201310460906A CN 103916551 B CN103916551 B CN 103916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shell
image
file
strenthen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09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6551A (zh
Inventor
山崎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6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6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by engaging a ra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1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remaining positionally invariant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26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using a belt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42Details of scanning carriage or moving picture-bearing surface support, e.g. bearing contact with guide r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Systems Of Projection Type Copier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文件台,该文件台包括一个表面,文件被放置在该表面上;图像读取器,该图像读取器设置在文件台的另一个表面上,并被构造成读取被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图像;和树脂外壳,所述树脂外壳在其中收容文件台和图像读取器。图像读取器包括: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读取元件;保持器,该保持器被构造成支撑图像传感器;树脂引导部,该树脂引导部与外壳整体形成;加固构件,该加固构件由金属板制成,并设置在引导部上;和驱动器,该驱动器被构造成在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着引导部移动保持器。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一种平板型的图像读取设备。该类型的图像读取设备通常设置有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具有沿主扫描方向布置的读取构件,和保持器,比如支架,该保持器在与主扫描方向大致垂直的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图像传感器。保持器被构架成沿引导部(例如导轴)移动。引导部为圆棒形的金属轴(例如,见JP-11-266347A)。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图像读取设备中采用圆棒金属轴作为引导部的情况下,需要很多时间和工作来制造引导部。除了在制造上的时间和工作增加,也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希望通过使用比圆棒金属轴更易生产的替代物来组成引导部。
本发明的方面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设备,该图像读取设备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比现有的引导部更容易制造。
本发明的方面采用的构造说明如下。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文件台,该文件台包括一个表面,文件被放置在表面上;
图像读取器,该图像读取器设置在文件台的另一个表面上,并被构造成读取被放置在文件台上的文件的图像;和
树脂外壳,该树脂外壳在其中收容文件台和图像读取器;
其中,图像读取器包括:
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读取元件;
保持器,该保持器被构造成支撑图像传感器;
树脂引导部,该树脂引导部与外壳整体形成;
加固构件,该加固构件由金属板制成,并设置在引导部上;和
驱动器,该驱动器被构造成在与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着引导部移动保持器。
(2)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外壳包括底部内表面,该底部内表面向上突出以形成引导部,从而在引导部的内侧形成空间,
加固构件被容纳在引导部的空间中。
(3)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加固构件包括板状基部分和板状脊部分,该板状基部分与外壳的底部平行地延伸,并且板状脊部分基本垂直于外壳的底部而延伸;并且
加固构件通过基部分被固定到外壳。
(4)如(3)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外壳被形成有位于外壳的底部外表面的凹部;并且
基部分被容纳在凹部中,并且基部分被布置在不从外壳的底部外表面向下突出的位置。
(5)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引导部包括抵接部分,抵接部分被构造成抵靠加固构件的顶端;并且
在除了抵接部分以外的区域的引导部和加固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6)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加固构件包括一个纵向端和另一个纵向端,该一个纵向端通过被插入到形成在外壳的空腔中而被固定到外壳,该另一个纵向端通过螺纹构件而被固定到外壳。
(7)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外壳形成上壳;并且
上壳布置在具有图像形成部的下壳上。
(8)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进一步包括:
文件盖,该文件盖被构造成相对于外壳打开和闭合,从而在文件盖被闭合时,文件台被覆盖,并且当文件盖被打开时,文件台被露出;和
文件馈送器,该文件馈送器设置到文件盖上,并且被构造成沿路径馈送放置在文件馈送器上的文件;其中
文件馈送器被构造成馈送在路径的行进路线上的文件并且文件的一部分接触文件台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并且
其中,图像读取器被定位成与文件台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相对,并且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当文件由文件馈送器馈送时从相对的位置读取文件的图像。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树脂引导部与树脂外壳一体形成。因此,与现有的圆棒形金属轴的引导部(即,与轴向垂直的横截面是圆的)相比,引导部能够用树脂很容易地制备。
与金属轴相比,树脂引导部有易于变形的问题。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为树脂引导部增加由金属板制成的加固构件,形成的引导部的弯曲硬度增大并且不容易发生变形。因此,与没有加固构件的树脂引导部的情况相比,图像传感器和保持器能够被高精度地引导,从而,通过利用图像读取器读取的图像质量得到提高。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引导部通过向上突出的外壳的底部内表面而形成。引导部的内侧形成空间,从而加固构件能够被容纳在引导部中形成的空间中。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加固构件被容纳在引导部中形成的空间中。因此,与附加加固构件被设置在引导部外侧的情况相比,加固构件不会妨碍配置其他构件方面。另外,与附加加固构件被配置在引导部的上方或者下方的情况相比,高度尺寸能够被减小以减小设备的厚度。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加固构件能够通过与外壳的底部平行延伸的基部分而被固定到外壳。这样易于将加固构件固定到外壳。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基部分没有从外壳的底部外表面突出。这防止操作员或使用者的手指被基部分绊住。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引导部的抵接部分抵靠加固构件的顶端。因此,不同于整个引导部抵靠加固构件的整个顶端的情况,施加载荷被限制在抵接部分存在的点。因为抵接部分能够被设置成考虑引导部容易变形的区域,通过在最佳点抵靠加固构件而该引导部的变形减小。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加固构件能够被固定到外壳而不用在其两端螺纹固定加固构件。与在其两端螺纹固定加固构件的情况相比,这样易于附接加固构件并且减少附接加固构件需要的螺纹构件的数量。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除了读取图像之外,在片状材料上可以形成图像。
根据上述图像读取设备,能够通过图像读取器读取文件的图像,同时通过利用文件馈送器馈送文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多功能装置的外形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扫描单元和ADF单元的内部配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显示多功能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显示扫描单元和ADF单元的外形的立体图;
图5是显示引导部和加固构件的纵向截面图;
图6是显示扫描单元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6中A-A线的平面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采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的图像读取设备被构造成多功能装置,其具有图像读取设备的(扫描)功能,以及,其它功能(例如打印、复印、传真发送/接收等等)。在下文中,为了简要地说明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多功能装置的各部分通过使用各个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指向来说明。
多功能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多功能装置1包括主体单元2,安装在主体单元2上的扫描单元3和安装在扫描单元3上的ADF单元4。
扫描单元3具有由树脂形成的外壳5。压板玻璃6被附接在外壳5的上表面的位置。扫描单元3具有外壳,该外壳被设置成相对于主体单元2的外壳打开和闭合。
ADF单元4被设置成相对扫描单元3被打开和闭合。被闭合的ADF单元(见图1)作为覆盖压板玻璃6的上表面的盖。如果ADF单元被打开,压板玻璃6在其上表面被向外露出。
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2在其前上部具有控制面板7,为了使用者操作。除了控制面板7之外,主体单元2还具有控制部11,图像形成部12,LAN通信部13,PSTN通信部14等等。
控制部11包括CPU11A,ROM11B,RAM11C,NVRAM11D,和接口部11E。CPU11A根据存储在ROM11或者RAM11C中的控制程序而执行预定程序,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多功能装置1的各部分。
图像形成部12具有电子照相或喷墨打印机构。LAN通信部13被构造成具有与无线LAN相容的通信接口装置和与有线LAN相容的通信接口装置。PSTN通信部14被构造成具有需要与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连接的各种装置,包括传真调制解调器和声音编解码器。
控制面板7具有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按钮和开关)和输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使用者在给多功能装置1各种指令时操作该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通知使用者多功能装置1的操作状态等等。
扫描单元3包括具有多个读取元件的线性图像传感器21,和支撑图像传感器21的保持器23。扫描单元3还包括马达25,通过马达25操作的齿轮机构27,和由齿轮机构27驱动的同步带29,其中,保持器23被联接到同步带29。马达25根据来源于被设置在控制部11的接口部11E中的马达驱动器部11F的驱动信号而运转。由马达25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机构27和同步带29而被传送到保持器23。因此,保持器23与图像传感器21一起沿左右方向移动。
ADF单元4设置有用于馈送文件的馈送辊31-37,其沿预定路径(或通过图2中虚线表示的路径)被放置在文件馈送器30上。通过馈送辊31-37移动的文件被排出到文件排出部38。如图3所示,ADF单元4设置有马达41,和通过马达41启动的齿轮机构43等等。马达41根据来源于被设置在控制部11的接口部11E内的马达驱动部11G的驱动信号而运转。一些馈送辊31-37被设置作为直接由齿轮机构43驱动的驱动辊,同时其它馈送辊作为从动辊,该从动辊随着驱动辊或文件而转动。马达41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机构43而被传送到驱动辊。
当文件的图像通过使用ADF单元4被线性图像传感器21读取时,线性图像传感器21被放置在与馈送辊33相对的位置上,两者中间插入压板玻璃6,则当一部分文件接触在馈送辊33和图像传感器21之间的压板玻璃6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时,文件通过馈送辊31-37被从文件馈送器馈送到文件排出部分38。当文件被馈送时,图像传感器21读取文件的图像。
扫描单元的详述:
如图4所示,扫描单元3被布置为其中具有图像传感器21,保持器23,同步带29等等。图像传感器21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21具有多个读取元件,该多个读取元件沿多功能装置1的前后方向布置。以下,布置读取元件的前后方向也称为主扫描方向。
保持器23具有支架23A和附接在支架23A底部的滑动块23B。滑动块23B被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且在支架23A的中心周围,并由滑动性比支架23A较高的材料形成。更具体地,支架23A由ABS树脂形成,而滑动块23B由聚醛树脂(POM)形成。
引导部51被设置为在扫描单元3的外壳5的底部内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引导部51与外壳5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当同步带29被驱动时,保持器23在左右方向上沿引导部51移动。在这个时候,滑动块23B在引导部51上方滑过。以下,图像传感器21和保持器移动的左右方向也称为副扫描方向。
如图5所示,在底部外表面5B上,外壳5被形成为具有向上凹陷的凹部5C。凹部5C的内部空间形成引导部51。加固构件53被容纳在引导部51的内部空间(凹部5C)中。
加固构件53为金属板部件,该加固构件53通过按压形成并且在与该构件长度垂直的横截面上具有大致L形,其中,该构件具有基部分53A和脊部分53B,该基部分53A为与外壳5的底部平行延伸的板状部分,该脊部分53B为与外壳5的底部垂直的板状部分。
加固构件53附接到外壳5的底表面(或者下表面),该加固构件53的长度在左右方向上。加固构件53的最低位置的基部分53A被容纳在由凹部5C的下端限定的开口的平面5D的上方。这样会确保加固构件53不从外壳5的底部外表面5B向下突出。
图7是从后部(背部)看,沿图6中线A-A的截面的纵向截面图。沿线A-A的该部分,在图6中A1、A3表示的范围内,是基部分53A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心的部分,在图6中A2表示的范围内,是脊部分53B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心的部分。
如图7所示,加固构件52的基部分53A被固定在外壳5上。更具体地,加固构件53的左端53L(图7的右手端)被向左插入形成在外壳5上的空腔55。加固构件53的右端53R(图7的左手端)通过从下螺旋的螺纹构件57被固定在外壳5上。
引导部51具有向加固构件53的顶端突出的多个抵接部分59,在面向加固构件53的顶端的各个点上(更靠近引导部51的内部空间的位置)。抵接部分59被形成在图5所示的五个点上。
引导部51通过抵接部分59抵靠加固构件53的顶端。这样在抵接部分59的两侧区域,在引导部51和加固构件53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
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多功能装置1,由树脂制成的引导部51与由树脂制成的外壳5一体形成。因此,与由圆棒形金属轴制成的引导部相比,引导部51可以很容易地由树脂形成。
与金属轴相比,存在树脂引导部51容易变形的问题,该问题通过在树脂引导部51设置上另外设置板制加固构件53来克服。这样使引导部51的弯曲硬度增大并抑制引导部51变形。因此,图像传感器21和保持器23的引导精度可以得到提高。因此,通过扫描单元3,实现高质量地读取图像。
根据多功能装置1,加固构件被容纳在由引导部51形成的空间中。与在引导部51的外侧另外设置加固构件53的情况相比,加固构件53不会妨碍布置其它部件。此外,与规定加固构件53设置在引导部构件51上或在其下方的情况相比,高度尺寸被减小。因此,扫描单元3可以被造得厚度较小,最终多功能装置整体可以被造得厚度较小。
在多功能装置1中,加固构件53通过与外壳5的底部平行延伸的基部分53A而被固定到外壳5上。这样易于将加固构件53固定到外壳5上。特别地,在将加固构件53的左纵向端53L插入空腔55之后,通过螺纹构件57仅仅将加固构件53只固定在其右纵向端53R,加固构件53就可以被完全附接。因此,与通过螺纹连接将加固构件53固定在两个纵向端的情况相比,加固构件53易于被附接,并且可以减少附接加固构件53需要的螺纹构件的数量。
在多功能装置1中,加固构件53被构造成在其基部分53A不从外壳5的底部外表面突出。因此,在多功能装置1的制造或维护期间,能够防止操作员或使用者的手指被基部分53A绊住。
根据多功能装置1,引导部51通过抵接部分59抵接加固构件53的顶端。不同于引导部构件51在其空间限定侧完全抵靠加固构件的整个顶端的结构,抵接点被限制在抵接部分59所在的点。通过在引导部构件51容易变形的位置设置抵接部分59,引导部51和加固构件53在最佳点抵接,并可以抑制其变形。
其它实施例:
虽然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构造成多功能装置的图像读取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实例。然而,可以选择是否构造成多功能装置,即,本发明可以被用于图像读取器、影印机、传真机等的单一功能。
虽然在本发明中,金属板制造的加固构件53被添加到树脂引导部51,但是即使加固构件没有由金属板制造,而是采用由具有高机械强度的材料制造的加固构件的等效物,引导部51的硬度仍然可以得到提高。
例如,通过利用与将外壳5和引导部51一体形成的合适树脂材料不同类型、用于整体地形成外壳5和引导部51并且具有极好的成形后的机械强度的树脂材料,能够制造树脂材料的加固构件的等效物。

Claims (7)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台,所述文件台包括一个表面,文件被放置在所述表面上;
图像读取器,所述图像读取器设置在所述文件台的另一个表面上,并被构造成读取被放置在所述文件台上的所述文件的图像;和
树脂外壳,所述树脂外壳在其中收容所述文件台和所述图像读取器;
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器包括:
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多个读取元件;
保持器,所述保持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图像传感器;
树脂引导部,所述树脂引导部与所述外壳整体形成;
加固构件,所述加固构件由金属板制成,并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和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构造成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沿着所述引导部移动所述保持器,其中
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形成空间,所述加固构件被容纳在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空间中;
所述加固构件包括板状基部分和板状脊部分,所述板状基部分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平行地延伸,并且所述板状脊部分垂直于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而延伸,所述板状脊部分被容纳在所述引导部的所述空间中,所述加固构件通过所述基部分被固定到所述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底部内表面,所述底部内表面向上突出以形成所述引导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被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外表面的凹部;并且
所述基部分被容纳在所述凹部中,并且所述基部分被布置在不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底部外表面向下突出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包括抵接部分,所述抵接部分被构造成抵靠所述加固构件的顶端;并且
在除了所述抵接部分以外的区域的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加固构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构件包括一个纵向端和另一个纵向端,所述一个纵向端通过被插入到形成在所述外壳的空腔中而被固定到所述外壳,所述另一个纵向端通过螺纹构件而被固定到所述外壳。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形成上壳;并且
所述上壳布置在具有图像形成部的下壳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文件盖,所述文件盖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外壳打开和闭合,从而在所述文件盖被闭合时,所述文件台被覆盖,并且当所述文件盖被打开时,所述文件台被露出;和
文件馈送器,所述文件馈送器设置到所述文件盖,并且被构造成沿路径馈送放置在所述文件馈送器上的文件;其中
所述文件馈送器被构造成馈送在所述路径的行进路线上的文件并且所述文件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文件台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器被定位成与所述文件台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所述一部分相对,并且所述图像读取器被构造成当所述文件由所述文件馈送器馈送时从相对的位置读取所述文件的图像。
CN201310460906.7A 2012-12-28 2013-09-29 图像读取设备 Active CN1039165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7360A JP5987687B2 (ja) 2012-12-28 2012-12-28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2-287360 2012-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551A CN103916551A (zh) 2014-07-09
CN103916551B true CN103916551B (zh) 2016-11-02

Family

ID=51016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0906.7A Active CN103916551B (zh) 2012-12-28 2013-09-29 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18800B2 (zh)
JP (1) JP5987687B2 (zh)
CN (1) CN1039165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5491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複合機
WO2023121948A1 (en) * 2021-12-20 2023-06-29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Contact imaging of standards with illumin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7253A (ja) * 1997-03-11 1998-09-2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のキャリアの摺動案内機構
JP2006184823A (ja) * 2004-12-28 2006-07-13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102387A (zh) * 2006-07-07 2008-01-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08112031A (ja) * 2006-10-31 2008-05-15 Kyocera Mita Corp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179A (ja) * 2011-03-29 2012-10-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485A (ja) 1996-06-17 1998-01-06 Ricoh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3579570B2 (ja) 1997-06-11 2004-10-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266347A (ja) 1998-03-16 1999-09-28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TWI248290B (en) * 2004-11-11 2006-01-21 Asia Optical Co Inc Driving device for scanner
CN101668104B (zh) * 2009-08-04 2011-06-22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扫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7253A (ja) * 1997-03-11 1998-09-2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のキャリアの摺動案内機構
JP2006184823A (ja) * 2004-12-28 2006-07-13 Nisc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102387A (zh) * 2006-07-07 2008-01-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08112031A (ja) * 2006-10-31 2008-05-15 Kyocera Mita Corp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179A (ja) * 2011-03-29 2012-10-2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読取装置、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18800B2 (en) 2015-08-25
CN103916551A (zh) 2014-07-09
JP2014131152A (ja) 2014-07-10
US20140185111A1 (en) 2014-07-03
JP5987687B2 (ja)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6336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US9723160B2 (en) Sheet conveyor
US8687249B1 (en) Portable scanner
CN103916551B (zh) 图像读取设备
CN103685836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20170029229A1 (en) Paper feed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per feed apparatus
JP2012076829A (ja) 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11316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747022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00908B2 (en) Automatic paper feed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1227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244509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333410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CN105847624B (zh) 片材搬运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16054370A (ja) 読取装置
JP4251293B2 (ja) 画像読取形成装置
JP553360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07495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3046426A (ja) 複合機
JP2014110470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48893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866528B2 (ja) 複合機
JP2014049881A (ja) 画像読取装置
TWM486218U (zh) 掃描裝置及其自動饋紙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