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2890B - 催化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催化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2890B
CN103912890B CN201310723853.3A CN201310723853A CN103912890B CN 103912890 B CN103912890 B CN 103912890B CN 201310723853 A CN201310723853 A CN 201310723853A CN 103912890 B CN103912890 B CN 103912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porium
fuel
mixing chamber
catalyser unit
catalytic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23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2890A (zh
Inventor
G·埃贝施帕赫
K·贝茨
W·菲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ersp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Eberspa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912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2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2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2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3/00Burners using capillary action
    • F23D3/40Burners using capillary action the capillary action taking place in one or more rigid porous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13/00Apparatus in which combustion takes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material
    • F23C13/06Apparatus in which combustion takes place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material in which non-catalytic combustion takes place in addition to catalytic combustion, e.g. downstream of a catalytic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5/00Burners in which liquid fuel evaporates in the combustion space, with or without chemical conversion of evaporated fuel
    • F23D5/12Details
    • F23D5/123Inserts promoting evapo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5/00Burners in which liquid fuel evaporates in the combustion space, with or without chemical conversion of evaporated fuel
    • F23D5/12Details
    • F23D5/126Catalytic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 F23D2900/21Bur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use
    • F23D2900/21002Bur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use for use in car heat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 Wick-Type Burners And Burners With Porous Materials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燃烧器,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尤其是用于车辆采暖装置,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24)、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36)、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在混合室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48、50、52)的催化器装置(46),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具有从燃料供应管路(34)接收液体燃料并且向混合室中发出燃料蒸汽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和/或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具有格状载体,所述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具有催化材料。

Description

催化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的催化燃烧器,尤其是用于车辆采暖装置,该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在混合室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的催化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中为了提供热量将燃料驱动的加热设备用作停车采暖装置或加热器。在加热设备中点燃并且燃烧由燃料和燃烧用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此产生的热量被传输给载热介质、例如待导入车辆内空间中的空气或循环于发动机冷却介质回路中的冷却介质。为了尤其是在燃烧的开始阶段也能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已知使用催化燃烧器。在催化燃烧器中,燃料和燃烧用空气的燃烧通过在表面上借助催化材料的催化辅助过程来实现。
这种催化燃烧器由WO2007/003649A1公开。在该催化燃烧器中,通过燃料供应管路以液滴形式被供应的燃料被导入构造成杯状的蒸发器中。蒸发器与被供应用于与燃料燃烧的燃烧用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地开口。通过流入杯状蒸发器中的燃烧用空气,在杯状蒸发器内部形成涡流,所述涡流使得燃烧用空气与聚积在蒸发器中的燃料充分混合。如此形成的燃烧用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通过杯状蒸发器周壁的边缘区域离开蒸发器并且随后继续流向燃烧室,在燃烧室中设置催化器装置,该催化器装置包括多个沿流动方向依次并且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用于燃烧该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的催化器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尤其是用于车辆采暖装置的催化燃烧器,借助其可实现更高效的催化辅助燃烧过程。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的催化燃烧器,尤其是用于车辆采暖装置,该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用于向混合室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在混合室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的催化器装置。
在此进一步规定,所述燃料供应装置具有从燃料供应管路接收液体燃料并且向混合室中发出燃料蒸汽的多孔蒸发器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具有格状载体,所述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具有催化材料。
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催化燃烧器中规定了单个措施和组合措施,它们显著提高了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的催化辅助燃烧质量。通过提供多孔蒸发器装置确保燃料和燃烧用空气的高效混合,因为通常以液体形式被供应的燃料被接收于多孔蒸发器装置中、在多孔蒸发器装置中通过毛细管输送效应(可能情况下也受到重力影响支持)分布并且在多孔蒸发器装置的相对大的表面上发出到混合室中。该燃料蒸汽可在混合室和也许在下游后续的空间区域中与燃烧用空气混合。由此可基本上完全避免产生较大的液体燃料聚积或液滴形式的燃料被夹带在燃烧用空气中的危险。提供至少一个包括格状载体以及格状载体表面上的催化材料的催化器单元可改善催化辅助燃烧过程。通过如此构造的催化器单元可提供空间造型匹配催化燃烧器中结构条件的格状载体,必要时使格状载体变形,由此一方面可改善穿流特性,另一方面可增大这种催化器单元的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的表面。
在一种确保燃烧用空气与燃料、尤其是从多孔蒸发器装置发出的燃料蒸汽高效混合的方案中规定,燃烧器壳体以周壁限定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的燃烧室,在燃烧器壳体的底壁上设置附件,该附件包括周壁和沿纵轴线方向与燃烧器壳体底壁错开设置的底壁,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承在附件的周壁和/或底壁上。
为了能够将附件的内容积区域用作混合室或至少一部分混合室,规定,在附件的周壁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燃烧室的穿流开口并且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附件的周壁和/或底壁的远离燃烧室的一侧上。
为了确保燃料和燃烧用空气从混合室进入下游区域中——在该区域中也设有催化器装置,至少一个穿流开口设置在附件周壁的靠近附件底壁的区域中,和/或至少一个穿流开口设置在附件周壁的靠近燃烧器壳体底壁的区域中。
在此有利的是,所述附件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穿流开口被催化器单元覆盖。
为了能够提供具有尽可能大的可用于催化反应的表面的催化器单元规定,所述附件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穿流开口被催化器单元覆盖。
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催化燃烧器的一种替换方案中可规定,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附件周壁的朝向燃烧器壳体周壁的一侧上,并且在附件轴向延伸区域中在燃烧器壳体周壁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混合室的穿流开口。在该结构中利用了燃烧器壳体周壁和附件周壁之间的容积区域。在那里产生的燃料和燃烧用空气的混合物随后可向下游方向被输送给催化器装置。尤其是在此可规定,形成于燃烧器壳体周壁和附件周壁之间的空间在其远离燃烧器壳体底壁的端部区域中至少部分通过催化器单元限定。该催化器单元基本上限定混合室并且因此确保在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离开混合室时可以直接进行催化辅助燃烧的第一级。
在一种特别有利的方案中进一步规定,在燃烧器壳体的周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的流动挡板,并且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穿流开口被催化器单元覆盖。提供一个或多个流动挡板并且为其配置催化器单元确保,可通过待燃烧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的相对高的流速控制相应定位于那里的催化器单元区域中的热量释放,从而避免局部过热。
催化辅助燃烧的效率可通过下述方式进一步提高:通过催化器单元将轴向形成于附件和流动挡板之间的空间划分为径向外侧的空间区域和径向内侧的空间区域。在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催化燃烧器的一种替换结构中规定,燃烧器壳体以周壁限定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的燃烧室,并且在燃烧器壳体的周壁和/或燃烧器壳体的底壁上设置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在这种结构中基本上可省却上面所讨论的附件。燃烧器壳体的周壁和/或底壁可同时具有作为用于至少一部分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载体的功能。
在此例如可规定,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设置在底壁的远离燃烧室的外侧上,并且在燃烧器壳体的周壁中、优选在靠近底壁的区域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燃烧室的穿流开口。在该结构中,基本上整个被燃烧器壳体的周壁和底壁包围的容积可用作燃烧室。燃料与燃烧用空气的混合在该容积的上游或者说之外进行。
在该结构中通过下述方式可特别有效地进行催化辅助燃烧: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穿流开口被催化器单元覆盖。尤其是可在此规定所述催化器单元设置在燃烧器壳体周壁的朝向燃烧室的内侧上,从而大部分催化器单元表面可朝向混合室并用于催化辅助燃烧。
在一种替换方案中提出,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设置在燃烧器壳体底壁的朝向燃烧室的内侧上,并且在燃烧器壳体周壁中、优选在靠近底壁的区域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燃烧室的穿流开口。在此由燃烧器壳体的周壁和底壁包围的容积的靠近燃烧器壳体底壁的区域构成混合室或者说一部分混合室,这利于结构紧凑。
在另一种替换方案中规定,在周壁上支承包括周壁区域和底壁区域的、构造成大致杯状或壳状的多孔蒸发器装置。基于具有杯状或壳状造型的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设计,多孔蒸发器装置的可用于分配首先以液态被供应的燃料的容积以及多孔蒸发器装置的可用于燃料蒸发的表面增大。这也有利于可通过相对大的表面发出的燃料蒸汽与在该表面周围流动的燃烧用空气的高效混合。
为了在多孔蒸发器装置的该结构中尽可能高效地利用催化辅助燃烧过程提出,在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上设置催化器单元。尤其是可在此规定,所述催化器单元包括施加到多孔蒸发器装置结构材料上的催化材料。蒸发器装置的多孔材料在此构成用于催化材料的载体,从而在此可省却附加的载体。
既使燃烧器壳体在其底壁上未构造附件,也可借助下述措施通过催化反应高效辅助燃烧:在燃烧器壳体的周壁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的流动挡板,并且至少一个、优选每个穿流开口被催化器单元覆盖。
为了能够增大可用于催化反应的表面提出,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向上游方向或向下游方向成形、优选拱形、圆锥或圆柱形地成形。具有格状载体的催化器单元在此特别适合,所述格状载体可变形以便获得催化器单元的安装形状。变形可在催化材料施加到不由催化材料制成的格状载体上之前或之后进行。但原则上完全由催化材料制成的格状载体也可通过变形获得安装形状。这种完全由催化材料制成的格状载体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在其表面上也具有催化材料。
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孔蒸发器装置的催化燃烧器的结构中尤其是在燃烧过程的开始阶段辅助燃料蒸发规定,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配有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为可用于车辆中的催化燃烧器的纵剖面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催化燃烧器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所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5为催化燃烧器的一种替换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6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替换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7为图6所示催化燃烧器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8为图6所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9为图6所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纵剖面图;
图10为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替换方案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整体上以附图标记10表示可在车辆中用作停车采暖装置或加热器的催化燃烧器。该催化燃烧器10包括一个沿纵轴线L方向伸长的燃烧器壳体12,所述燃烧器壳体具有一个大致圆柱形的周壁14和一个底壁16。在底壁16上例如在中央区域中设置一个附件18,该附件包括一个例如也大致为圆柱形的周壁20和一个沿纵轴线L方向与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错开设置的底壁22。
在附件18内部设置一个整体上以附图标记24表示的混合室。在附件18底壁22的朝向该混合室24的一侧上设置或者说支承有多孔蒸发器装置28。该多孔发器装置28包括一个由多孔材料制成的板状的蒸发器元件30。在蒸发器元件和附件18底壁22之间设有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32。蒸发器元件30例如可由无纺布或编织物材料、泡沫陶瓷、金属泡沫或类似物制成。
燃料供应管路例如与纵轴线L同心地沿纵轴线L方向穿过位于混合室24上游的容积区域延伸到混合室24中或者说设置在底壁22上的蒸发器元件30中。通过燃料供应管路34(借助未示出的燃料泵、如计量泵输送)向蒸发器元件30中输入液体燃料。基于多孔蒸发器元件30的毛细管输送效应液体燃料分布于蒸发器元件的内部容积中并且在蒸发器元件30的朝向混合室24的一侧上蒸发到混合室24中。
在混合室24上游被燃料供应管路34穿过的容积构成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通过该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供应待在混合室24中与蒸发到那里的燃料混合的空气(借助燃烧用空气鼓风机输送)。为了使燃烧用空气与混合室24中的燃料蒸汽高效混合,在燃烧器壳体12的底壁16上可支承有涡旋装置38,该涡旋装置确保被导入混合室24中的燃烧用空气形成涡流。在涡旋装置38上游还可设置止回阀40,该止回阀防止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返回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的更上游的区域中。
在混合室24中产生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通过多个构造在附件18周壁24中的、缝槽状的穿流开口42到达催化燃烧器10的整体上以附图标记44表示的燃烧室中。穿流开口42例如沿纵轴线L方向伸长并且邻接附件18的底壁22。
在燃烧室44中设置催化器装置46。该催化器装置46在图1所示例子中包括三个催化器单元48、50、52。催化器单元48构造成大致圆柱形的并且在附件18周壁20的朝向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外侧上包围该周壁20。经过穿流开口42流入燃烧室44中的混合物穿过催化器单元48,从而一部分混合物在催化器单元48的表面上与设置在那里的催化材料反应或者说通过该催化材料辅助燃烧。由于催化器单元48包围附件18的整个圆周地设置,所以相对大的表面可用于催化辅助反应。
穿过穿流开口42的混合物在穿过催化器单元48之后进入形成于附件18周壁20和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之间的空间54,该空间在靠近附件18底壁22的端部区域中通过催化器单元50轴向限定。催化器单元50可构造成环形盘状的并且支承在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内表面上和/或附件18底壁22上和/或催化器单元48上。流入空间54中的混合物因此可在经过穿流开口42时或者说在流入空间54时在催化器单元48的表面上进行反应并且可进一步在离开空间54时和因此在穿流催化器单元50时可在催化器单元50的表面上进行反应。
还在催化器单元50的下游在燃烧器壳体12的周壁14上支承有例如构造成环形盘状的流动挡板56。该流动挡板例如在其中央区域中具有一个穿流开口58,所述穿流开口被构造成板状的催化器单元52覆盖。在催化器单元50下游、即在空间54下游流向流动挡板56方向的并且尚未在催化器单元48、50上燃烧的混合物可在催化反应的最后一级中在催化器单元52上被催化辅助燃烧,从而在流经所述三个沿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催化器单元48、50、52之后所有在混合室24中产生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基本上燃烧完。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位于流动挡板56下游的、即第三催化器单元52之后的部分可以以焰管的方式将带有燃烧热量的燃烧废气导向在图1中未示出的热交换器装置方向,在热交换器中至少一部分热量可被传导给载热介质。
催化器装置46的催化器单元48、50、52原则上可借助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格状载体构造,该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涂有催化材料。这种格状载体允许待通过催化辅助反应燃烧的混合物经过,但同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变形获得所希望的安装形状。因此,例如具有总体上圆柱形造型的催化器单元48可由带状坯件弯曲而成,该带状坯件相互面对的端部区域可以以适合的方式、例如材料锁合地或通过变形彼此连接。在该造型过程之前或之后可为格状载体涂上催化材料。
但原则上也可这样构造催化器单元48、50、52,使得格状载体本身已由催化材料制成并且因此当然在其表面上也具有用于辅助燃烧的催化材料。
在图1所示的催化燃烧器10的结构中,一方面通过多孔蒸发器装置28中产生的燃料蒸汽与被导入混合室24中的燃烧用空气的极高效的混合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将催化器单元48、50、52定位在这样的区域中(在这些区域中从混合室24流出的混合物具有相对高的流速和相对强的涡流),确保了极为高效的燃烧过程和相对低的有害物质排放。由于在催化器单元48、50、52的区域中基于所述催化器单元的定位使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或在上游已进行的燃烧中产生的燃烧废气形成相对高的流速,确保了催化器单元不会过热。另外,可通过配置给多孔蒸发器装置28蒸发器元件30的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32确保在开始阶段中燃料也高效蒸发,从而也可在燃烧的开始阶段中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这还可通过下述方式得以进一步辅助:在混合室24中设置点火装置60、例如炙热点火针,其可点燃设置在混合室24中的混合物并且由此可辅助已经发生在混合室24中的燃烧。
图2示出图1所示催化燃烧器的一种变型方案。在图2并且也在下面的图3至5中为相应于上面已经描述过的元件或组件的元件或组件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参照图2或下面的附图主要仅说明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2所示结构中,多孔蒸发器装置28的蒸发器元件30直接支承在附件18底壁22的朝向混合室24的内侧上。即在此未设置附加的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在开始阶段中也可通过由点火装置60生成的热量或者说在混合室24中进行的燃烧来辅助燃料蒸发。
在图3所示结构中,设置在附件18周壁20中的缝槽状穿流开口42与附件18的底壁22间隔开、但邻接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地设置。覆盖穿流开口42的催化器单元48也位于周壁20的该长度区域中并且在该周壁的朝向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外侧上包围该周壁20,但在此邻接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
应指出,当然也可在图3所示的变型方案中在蒸发器元件30和附件18底壁22之间设置图1中示出的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
在图4所示的变型方案中,附件18的底壁22相对于纵轴线L径向延伸伸出附件的周壁20,使得空间54在其远离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的端部区域中不仅通过催化器单元50,而且也通过底壁22的径向伸出的部分限定。这导致从混合室24进入燃烧室44并且在那里流经催化器单元50的混合物的流动节流或者说流速提高,因此改善了催化器单元50区域中的散热。
图5示出一种催化燃烧器10的结构,在其中混合室24基本上径向形成于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和附件18周壁20之间的空间54中。在周壁14的该轴向区域中沿周边方向分布设有多个穿流开口62,通过所述穿流开口,流到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中的空气现在从径向外部进入混合室24中。在周壁20的朝向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外侧上支承有多孔蒸发器装置28的构造成大致圆柱形形状的蒸发器元件30。燃料供应管路34将以液体形式被供应的燃料通过分支管路64输入到蒸发器元件30中。燃料蒸汽从蒸发器元件30的朝向混合室24的表面蒸发并且在混合室24中与进入混合室中的燃烧用空气混合。
在远离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的端部区域中,空间54、在此即混合室24通过附件18底壁22的径向伸出附件18周壁20的区域和催化器单元48轴向限定。在混合室24中产生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过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和附件18底壁22之间的环状空隙并且因此穿过催化器单元48进入燃烧室44中。在那里轴向间隔开地设置两个流动挡板56、66,所述流动挡板分别具有一个穿流开口58、68和一个覆盖所述穿流开口的催化器单元52、70。
在催化器单元48的下游设置构造成大致圆柱形形状的催化器单元50。该催化器单元位于附件周壁20的径向区域中并且将轴向形成于附件18底壁22和流动挡板56之间的空间72划分为一个径向外侧的空间区域74和一个径向内侧的空间区域76。穿过催化器单元48的混合物或在催化器单元48上产生的燃烧废气到达空间72或者说径向外侧的空间区域74并且径向向内穿过大致圆柱形的催化器单元50,使得混合物或燃烧废气到达中央区域和因此到达在流动挡板56中的穿流开口58的区域。从而在上游的流动挡板56和混合室24出口之间的区域中、尤其是在相对高的流速区域中实现催化反应的一个附加级。
要指出,可通过热传导来加热蒸发器元件。当然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在蒸发器元件30的远离混合室24的背面上设置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
图6示出催化燃烧器的一种替换方案。相应于上面已经描述过的元件或组件的元件或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但添加后缀“a”。
在图6所示的催化燃烧器10a的结构中,燃烧器壳体12a不具有在上述附图中可见的附件。周壁14a和底壁16a限定燃烧室44a。在燃烧室44a上游——通过燃烧器壳体12a的另一壳体区段78a限定地——形成混合室24a。通过在燃烧器壳体12a底壁16a附近构造于燃烧器壳体12a周壁14a中的穿流开口80a,在混合室24a中产生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进入燃烧室44a中。在周壁14中的构造有穿流开口80a的轴向区域中,在周壁14a的朝向燃烧室44a的内侧上设置成形为大致圆柱形的催化器单元48a,从而在进入燃烧室44a时已经可形成催化反应的第一级。接下来是设有催化器单元58a的第一流动挡板56a和设有催化器单元70a的第二流动挡板66a。
多孔蒸发器装置28a或其多孔蒸发器元件30a支承在燃烧器壳体12a底壁16a的远离燃烧室44a并且朝向混合室24a的一侧上。蒸发器元件30a可通过产生于燃烧室44a中的燃烧热量加热。当然在此也可在蒸发器元件30a和底壁16a之间设置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蒸发器元件30a构造成大致平面的、板状的,并且优选覆盖底壁16a的整个外侧。
图7示出图6所示结构的一种变型方案。在该结构中,多孔蒸发器装置28a的蒸发器元件30a设置在燃烧器壳体12a底壁16a的朝向燃烧室44a的一侧上。通过在底壁16a附近设置在燃烧器壳体12a周壁14a中的穿流开口80a,由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a供应的燃烧用空气进入混合室24a中,在该实施方案中混合室24a由燃烧器壳体12a的周壁14a和底壁16a以及沿流动方向的第一流动挡板56a限定。在混合室24a中产生的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可通过流动挡板56a中的穿流开口58a和因此催化器单元52a进入燃烧室44a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加热或者说额外加热蒸发器元件30a,也可在蒸发器元件和燃烧器壳体12a的底壁16a之间设置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替换或附加地,加热可通过来自燃烧室44a区域或限定该区域的组件、尤其是流动挡板56a或者说催化器单元58a以及燃烧器壳体12a周壁14a的热传导或者说热辐射实现。
在图8中示出图7所示催化燃烧器10a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型方案。在图8中可清楚地看出,两个支承在流动挡板56a、66a上的催化器单元52a、70a不再构造成平面造型,而是构造成拱形造型。拱形在此向上游方向定向。通过催化器单元52a、70a的该拱形设计可在穿流开口58a、68a在其它方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显著增大催化器单元52a、70a的表面,这提高了催化辅助燃烧的效率。此外在图8中可看出,设置在流动挡板56a、66a中的穿流开口58a、68a可具有彼此不同的尺寸。相应地两个催化器单元52a、70a的尺寸也彼此不同。
要指出,当然在所有其它实施方式中尤其是分别支承于流动挡板上的催化器单元,当然也可是定位于其它位置上的催化器单元可具有这种拱形和由此产生的表面增加。该设计尤其是通过下述方式易于实现:如上所述催化器单元借助优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格状载体构造,所述格状载体可在施加催化材料之前或之后(或可能情况下本身由催化材料制成)通过变形获得希望的安装形状。在此当然催化器单元也可具有其它形状、如圆锥或圆柱形造型。在保持增大催化反应可用表面的原则的情况下,催化器单元也可向下游方向拱起。
图9示出催化燃烧器10a的另一种变型方案。在此在轴向限定混合室24a的流动挡板56a中设置多个穿流开口58a、58a'。所述穿流开口偏心于纵轴线L并且例如可围绕纵轴线L在间距相等和/或尺寸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情况下设置成环形图案。为每个穿流开口58a、58a'配置一个催化器单元52a、52a'。如上关于图8所述,所述催化器单元可拱起,在图中向混合室24a方向拱起。
在多孔蒸发器装置28a的蒸发器元件30a和催化器单元52a、52a'之间设置例如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接片元件82a、82a',所述接片元件增强从催化器单元52a、52a'向蒸发器元件30a的热传导并且因此辅助蒸发器元件30a的燃料蒸发。
应指出,接片元件82a、82a'可独立于催化器单元52a、52a'的造型和数量或定位来设置。另外应指出,当然也可在其它设计造型的流动挡板中设置不同数量的穿流开口和配置给穿流开口的催化器单元。尤其是也可设置一个中央、即同心于纵轴线L的穿流开口并且围绕该穿流开口设置多个偏心定位的穿流开口。
催化燃烧器的另一种替换方案在图10中示出。相应于上面已描述元件或组件的元件或组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但添加后缀“b”。
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燃烧器壳体12b的另一壳体区段78b在燃烧器壳体12b的周壁14b或者说用作流动挡板56b的底壁16b上游基本上构成混合室24b。在所述另一壳体区段78b中通过多个接片84b、84b'支承构造成杯状造型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b。所述蒸发器装置具有周壁区域86b和例如与周壁区域一体构造的底壁区域88b,所述底壁区域在轴向上与燃烧器壳体12b的底壁16b相对置地定位。
燃料供应管路36b已经在多孔蒸发器装置28b之前终止于例如构造成文丘里管形式的喷嘴区域90b中。以液体形式、例如以液滴形式从燃料供应管路36b中发出的燃料通过一部分输送到燃烧用空气流动室36b中的燃烧用空气穿过喷嘴区域90b被输送向构造成杯状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的内部区域方向。燃料碰撞到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的内表面上并被内表面吸收并且在其表面上、尤其是朝向外侧的表面上通过沿该表面流动的燃烧用空气流以蒸汽形式蒸发。
为了加热多孔蒸发器装置28b,可使用支承在底壁区域28b外侧上的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32b。加热装置的通电可通过电绝缘地支承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的接片84b、84b'实现。
为了在燃烧用空气和燃料开始混合的地方、即在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的表面上已经进行催化反应的第一级,多孔蒸发器装置可在其表面上被提供、例如涂有催化材料,从而在该区域中已经形成第一催化器单元48b。在此可看出,一方面用作混合室24b的容积区域、即在附加壳体区段78b中的包括多蒸发器装置28b的容器区域也可部分用作燃烧室或者说一部分燃烧室44b。因而在多孔蒸发器装置28b中实现了功能集成、即一方面产生燃料蒸汽并且另一方面提供催化器单元。功能集成也体现于容积区域一方面用作混合室24b并且另一方面用作一部分燃烧室44b。应指出,尤其是这种功能集成也可在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燃料蒸汽与燃烧用空气的完全混合不仅可在混合室中,而且也可在接下来的燃烧室组成部分中进行。

Claims (25)

1.用于车辆采暖装置的催化燃烧器,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24)、用于向混合室(24)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36)、用于向混合室(24)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28、34)、在混合室(24)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48、50、52、70)的催化器装置(4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装置(28、34)具有从燃料供应管路(34)接收液体燃料并且向混合室(24)中发出燃料蒸汽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
燃烧器壳体(12)以周壁(14)限定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50、52、70)的燃烧室(44),在燃烧器壳体(12)的底壁(16)上设置附件(18),该附件包括周壁(20)和沿纵轴线(L)方向与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错开设置的底壁(22),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的至少一部分支承在附件(18)的周壁(20)和/或底壁(22)上,并且
在附件(18)的周壁(20)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燃烧室(44)的穿流开口(42)并且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附件(18)的周壁(20)和/或底壁(22)的远离燃烧室(44)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50、52、70)具有格状载体,所述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具有催化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穿流开口(42)设置在附件(18)周壁(20)的靠近附件(18)底壁(22)的区域中,和/或至少一个穿流开口(42)设置在附件(18)周壁(20)的靠近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的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件(18)周壁(20)中的至少一个穿流开口(42)被催化器单元(48)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单元(48)设置在附件(18)周壁(20)的朝向燃烧室(44)的外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附件(18)周壁(20)的朝向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的一侧上,并且在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中在附件(18)轴向延伸区域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混合室(24)的穿流开口(6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于燃烧器壳体(12)周壁(14)和附件(18)周壁(20)之间的空间(54)在其远离燃烧器壳体(12)底壁(16)的端部区域中至少部分通过催化器单元(48、50)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壳体(12)的周壁(14)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68)的流动挡板(56、66),并且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68)被催化器单元(52、70)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轴向形成于附件(18)和流动挡板(56)之间的空间(72)被催化器单元(50)划分为径向外侧的空间区域(74)和径向内侧的空间区域(7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50、52、70)的格状载体变形以便获得催化器单元(48、50、52、70)的安装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配有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
12.用于车辆采暖装置的催化燃烧器,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24a)、用于向混合室(24a)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36a)、用于向混合室(24a)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28a、34a)、在混合室(24a)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48a、52a、70a)的催化器装置(46a),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装置(28a、34a)具有从燃料供应管路(34a)接收液体燃料并且向混合室(24a)中发出燃料蒸汽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a),
燃烧器壳体(12a)以周壁(14a)限定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a、52a、70a)的燃烧室(44a),并且在燃烧器壳体(12a)的周壁(14a)和/或燃烧器壳体(12a)的底壁(16a)上设置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a)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a)设置在底壁(16a)的远离燃烧室(44a)的外侧上,并且在燃烧器壳体(12a)的周壁(14a)中设置至少一个通向燃烧室(44a)的穿流开口(80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a、52a、70a)具有格状载体,所述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具有催化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穿流开口(80a)被催化器单元(48a)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单元(48a)设置在燃烧器壳体(12a)周壁(14a)的朝向燃烧室(44a)的内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壳体(12a)的周壁(14a)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a、68a)的流动挡板(56a、66a),并且流动挡板的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a、68a)被催化器单元(52a、70a)覆盖。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52a、70a)向上游方向或向下游方向成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a、52a、70a)的格状载体变形以便获得催化器单元(48a、52a、70a)的安装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a)配有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32)。
20.用于车辆采暖装置的催化燃烧器,用于催化辅助燃烧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所述催化燃烧器包括混合室(24b)、用于向混合室(24b)中供应燃烧用空气的燃烧用空气供应装置(36b)、用于向混合室(24b)中供应燃料的燃料供应装置(28b、34b)、在混合室(24b)下游的具有至少一个可被燃料/燃烧用空气混合物穿流的催化器单元(48b、52b、70b)的催化器装置(46b),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应装置(28b、34b)具有从燃料供应管路(34b)接收液体燃料并且向混合室(24b)中发出燃料蒸汽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b),
燃烧器壳体(12b)以周壁(14b)限定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b、52b、70b)的燃烧室(44b),并且在燃烧器壳体(12b)的周壁(14b)和/或燃烧器壳体(12b)的底壁(16b)上设置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的至少一部分,
在周壁(14b)上支承包括周壁区域(86b)和底壁区域(88b)的、构造成大致杯状或壳状的多孔蒸发器装置(28b),
在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b)上设置催化器单元(48b),
所述催化器单元(48b)包括施加到多孔蒸发器装置(28b)结构材料上的催化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b、52b、70b)具有格状载体,所述格状载体在其表面上具有催化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壳体(12b)的周壁(14b)上设置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b、68b)的流动挡板(56b、66b),并且至少一个穿流开口(58b、68b)被催化器单元(52b、70b)覆盖。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向上游方向或向下游方向成形。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催化器单元(48b、52b、70b)的格状载体变形以便获得催化器单元(48b、52b、70b)的安装形状。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催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蒸发器装置(28b)配有可电激励的加热装置(32b)。
CN201310723853.3A 2013-01-02 2013-12-25 催化燃烧器 Active CN1039128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00016.2A DE102013200016A1 (de) 2013-01-02 2013-01-02 Katalytischer Brenner, insbesondere für eine Fahrzeugheizung
DE102013200016.2 2013-0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2890A CN103912890A (zh) 2014-07-09
CN103912890B true CN103912890B (zh) 2017-11-17

Family

ID=49911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23853.3A Active CN103912890B (zh) 2013-01-02 2013-12-25 催化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9190B2 (zh)
EP (4) EP2752620B1 (zh)
JP (1) JP6253404B2 (zh)
CN (1) CN103912890B (zh)
DE (1) DE102013200016A1 (zh)
PL (3) PL2930425T3 (zh)
RU (1) RU2573862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3812A1 (de) 2014-03-20 2015-09-24 Webasto SE Verdampferbrenner für ein mobiles, mit flüssigem Brennstoff betriebenes Heizgerät
DE102014103817B4 (de) * 2014-03-20 2018-07-19 Webasto SE Verdampferbrenner für ein mobiles, mit flüssigem Brennstoff betriebenes Heizgerät
DE102014103813A1 (de) * 2014-03-20 2015-09-24 Webasto SE Verdampferbrenneranordnung für ein mobiles, mit flüssigem Brennstoff betriebenes Heizgerät
DE102014103815B4 (de) 2014-03-20 2018-07-19 Webasto SE Verdampferbrenner
DE102014117116B4 (de) * 2014-11-23 2019-07-18 Webasto SE Heizgerät-Verdampferkörp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DE102016114315A1 (de) * 2016-08-03 2018-02-08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brennstoffbetriebenen Fahrzeugheizgerätes
CN108232252B (zh) * 2016-12-15 2020-02-2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催化燃烧器及其应用
DE102017100430A1 (de) * 2017-01-11 2018-07-12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Brennkammerbaugruppe
CN110594729B (zh) * 2019-09-30 2020-09-29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液体燃料多孔介质燃烧器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1404A (ja) * 1994-04-30 1995-11-14 Miura Kenkyusho:Kk 予混合式ガスバーナ
JPH1137426A (ja) * 1997-07-17 1999-02-12 Denso Corp 触媒燃焼装置
CN102109169A (zh) * 2010-08-30 2011-06-29 余姚市飞天低碳节能灶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中餐用细化红外灶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47406A (en) * 1969-04-28 1971-09-22 British Petroleum Co Wick burner
US3796207A (en) * 1971-05-21 1974-03-12 Walbro Corp Catalytic tank heater for engines
US3911896A (en) * 1974-07-31 1975-10-14 Walbro Corp Catalytic heater
US3901213A (en) * 1974-08-02 1975-08-26 Walbro Corp Catalytic heater control
FR2329936A1 (fr) * 1974-10-22 1977-05-27 Fond Franco Belges Ensemble catalyseur pour bruleur a combustible liquide de type a pot et a tirage naturel
JPS58127011A (ja) * 1982-01-22 1983-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触媒燃焼器
JPS58127010A (ja) * 1982-01-22 1983-07-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触媒燃焼器
JPS6053711A (ja) 1983-09-05 1985-03-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触媒燃焼器
CA1303477C (en) 1988-06-06 1992-06-16 Yoichiro Ohkubo Catalytic combustion device
JPH04314613A (ja) * 1991-04-12 1992-11-05 Hitachi Ltd 車両用暖房装置
JPH05157211A (ja) * 1991-12-06 1993-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触媒燃焼装置
JP3042742B2 (ja) * 1992-10-27 2000-05-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触媒構造体
DE4447986B4 (de) * 1994-05-13 2006-03-16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Brennkammer eines Brenners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oder für einen Agbas-Partikelfilter
DE19514369C2 (de) 1994-06-29 2001-05-31 Lothar Griesser Katalytischer Brenner für flüssiges Benzin
JPH08100907A (ja) * 1994-09-30 1996-04-16 Toshiba Corp 触媒燃焼装置
JP4158301B2 (ja) * 1999-03-24 2008-10-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気化機能付触媒燃焼装置
DE19950894A1 (de) * 1999-04-15 2000-10-19 Eberspaecher J Gmbh & Co Brennkrammer einer Heizung
DE10081024D2 (de) * 1999-04-15 2001-12-13 Eberspaecher J Gmbh & Co Brennkammer einer Heizung
JP2001065815A (ja) * 1999-08-31 2001-03-16 Denso Corp 燃焼装置
JP2001235115A (ja) * 2000-02-22 2001-08-31 Denso Corp 燃焼装置
US6726114B2 (en) * 2001-06-26 2004-04-27 J. Eberspacher Gmbh & Co., Kg Evaporative burner
JP2003021322A (ja) 2001-07-09 2003-01-24 Nippon Soken Inc 燃焼式加熱装置
DE10217675A1 (de) * 2002-04-19 2003-11-13 Eberspaecher J Gmbh & Co Verdampferanordnung zur Erzeugung eines in einem Reformer zur Wasserstoffgewinnung zersetzbaren Kohlenwasserstoff/Luft-Gemisches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Verdampferanordnung
JP3912295B2 (ja) * 2003-02-21 2007-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触媒反応式加熱装置
US6865897B2 (en) * 2003-07-10 2005-03-15 Praxair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refrigeration using capillary pumped liquid
DE10360458A1 (de) 2003-12-22 2005-07-28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Brennstoffzellensystem
DE102004020507A1 (de) * 2004-04-26 2005-11-24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Verdampferanordnung zur Erzeugung eines Kohlenwasserstoffdampf/Mischmaterial-Gemisches, insbesondere für eine Reformeranordnung eines Brennstoffzellensystems
DE102004050361B3 (de) 2004-10-15 2006-03-30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Verdampferanord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oder einen Reformer
DE102005001900B4 (de) * 2005-01-14 2010-06-17 Enerday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homogenen Gemisches aus Brennstoff und Oxidationsmittel
DE102005004359A1 (de) * 2005-01-31 2006-08-03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Brennkammergehäuse für einen Verdampferbrenner
SE531133C2 (sv) 2005-07-05 2008-12-23 Zemission Ab Katalytisk brännare och reglerförfarande
DE102006024221A1 (de) * 2006-05-23 2007-11-29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Verdampferbaugruppe,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heizgerät oder eine Reformeranordnung eines Brennstoffzellensystems
DE102007012512A1 (de) * 2007-03-15 2008-09-18 J. Eberspächer GmbH & Co. KG Verdampferbaugruppe
RU2474759C1 (ru) * 2008-12-26 2013-02-10 Гхт Глобал Хитинг Технолоджиз Гмбх Каталитический нагреватель с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й полостью
DE102011050025A1 (de) * 2011-04-30 2012-10-31 Webasto Ag Verdampferbrenner für ein mobiles Heizgerät
DE102013220655B4 (de) * 2013-10-14 2016-01-14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Bodenbaugruppe für eine Brennkammerbaugruppe eines Verdampferbrenners
DE102013220654B4 (de) * 2013-10-14 2023-10-19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Brennkammerbaugruppe für einen Verdampferbrenner
DE102013220653B4 (de) * 2013-10-14 2019-12-05 Eberspä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 KG Brennkammerbaugruppe,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Verdampferbrenn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1404A (ja) * 1994-04-30 1995-11-14 Miura Kenkyusho:Kk 予混合式ガスバーナ
JPH1137426A (ja) * 1997-07-17 1999-02-12 Denso Corp 触媒燃焼装置
CN102109169A (zh) * 2010-08-30 2011-06-29 余姚市飞天低碳节能灶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中餐用细化红外灶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30425B1 (de) 2018-07-04
EP2930425A1 (de) 2015-10-14
JP6253404B2 (ja) 2017-12-27
PL2916072T3 (pl) 2019-05-31
EP2752620B1 (de) 2017-07-19
US10359190B2 (en) 2019-07-23
RU2013156815A (ru) 2015-06-27
EP2916072B1 (de) 2018-06-13
EP2916073B1 (de) 2019-02-20
PL2930425T3 (pl) 2018-12-31
PL2752620T3 (pl) 2017-12-29
US20140186782A1 (en) 2014-07-03
EP2916072A1 (de) 2015-09-09
RU2573862C2 (ru) 2016-01-27
EP2752620A1 (de) 2014-07-09
CN103912890A (zh) 2014-07-09
EP2916073A1 (de) 2015-09-09
JP2014132215A (ja) 2014-07-17
DE102013200016A1 (de) 2014-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2890B (zh) 催化燃烧器
RU2669539C1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узел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для приводимого в действие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горюч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го прибор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WO2015047748A1 (en) Fuel/air mixture and combustion apparatus
CN104924873B (zh) 车辆加热器
CN104136844B (zh) 利用液体燃料操作的移动加热装置
JP6021767B2 (ja) 液化ガス加温用ヒータ装置
JP2000329337A (ja) 水ヒータ及び水の加熱方法
CN108431499A (zh) 燃烧器装置
CN107614975B (zh) 蒸发式燃烧器
CN101438100B (zh) 燃烧器
CZ290040B6 (cs) Odpařovací hořák se spalovací komorou
JP3773152B2 (ja) 車両用蒸発燃焼式ヒータ
CN110822420A (zh) 燃烧室结构组合件
CN107795987B (zh) 用于蒸发燃烧器的燃烧室结构组合件
RU2482388C2 (ru)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8485175B1 (en) Heater with catalyst and combustion zone
JPS6048442A (ja) 赤外線加熱式排ガスダウンフロ−型ガス湯沸器
NL2011063C2 (en) Air heater.
US3361184A (en) Heater
KR200394941Y1 (ko) 열풍기용 버너
JP2002536616A (ja) 暖房及び冷凍機械、特にブイルゥミアのヒートポンプ又はスターリング機械
US3413968A (en) Liquid fuel heater for motor vehicle
CN110094872A (zh) 燃气热水器
JP2001099405A (ja) 液体燃料燃焼装置
JPH041357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after: Eberspe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before: Eberspacher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GmbH & Co.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