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4379B -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4379B
CN103904379B CN201210581339.6A CN201210581339A CN103904379B CN 103904379 B CN103904379 B CN 103904379B CN 201210581339 A CN201210581339 A CN 201210581339A CN 103904379 B CN103904379 B CN 103904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value
judged result
battery
temper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813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4379A (zh
Inventor
李涛
林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813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4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4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4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4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6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部存在副反应而对电池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被广泛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纯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的锂离子电池,其电池主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以正极材料为钴酸锂时为例):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实际中,电池不仅存在上述主反应,还存在着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对电池有着巨大的损害,如: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随着电池电压的提高,正、负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活性不断增强,导致了与作为离子传输载体的有机溶剂间副反应的发生,副反应的发生消耗了正负极活性物质及有机电解液,降低了电池容量,但反应生成的产物难于溶解,会附着在正负极材料表面,从而阻断了副反应的持续进行。然而这一副产物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性会增强,而且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正负极材料与电解液间的副反应速度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这就导致当电池在高温下使用或以大电流充、放电时,其使用寿命快速劣化。此外,副反应的产物中有气体成分,不断累积会导致软包装类电池发生鼓胀,甚至损坏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部存在副反应而对电池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优选地,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有一电池,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优选地,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八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九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十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第四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由于电池中的副反应的反应强度和所述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压成正比,通过实时获取电池的当前温度,并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当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的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降低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从而抑制了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部存在副反应而对电池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温度区段,第一温度区段为:当电池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值时,自动将电池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量值对应的电压;第二温度区段:当电池温度升高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值并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值时,自动将电池电压进一步降至第二预设电量值对应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状态的分级管理、智能控温的技术效果。
3、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温度区段,并将这两种温度区段的方法相互配合,循环判断,对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电池的温度状况做更为细致,准确的判断,并对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做出响应调整的技术效果,如:在执行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的操作后,还需对所述电池温度再进行判断,若电池温度还是大于60℃或小于60℃但没有持续超过1小时,还需执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的步骤,若电池温度在45℃至60℃之间时,需执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90%SOC的操作,若电池温度小于45℃时,结束本次电池保护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保护电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保护电池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部存在副反应而对电池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首先,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然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最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由于,电池在高温下使用或电池由于使用而温度提升时,可通过降低正负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活性来抑制其与电解液间副反应的发生,而正负极材料的化学反应活性与电池正负极的电压成正比,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高温下降低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的方式来抑制所述副反应,从而对电池进行保护,以增强电池寿命。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步骤101,即: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电池的当前温度信息,由于所述电池的各部位的温度可能不同,所以所述第一温度信息应该是所述电池温度最高部位的温度信息。
执行完所述步骤101,就可以执行步骤102,即: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对于所述步骤102,本申请实施例给出以下两种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45℃±5℃,如:40℃、45℃、50℃,对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60℃±5℃,如:55℃、60℃、65℃,对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值的取值范围为4小时±1小时,如:3小时、4小时、5小时,对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第二种、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45℃±5℃,如:40℃、45℃、50℃,对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60℃±5℃,如:55℃、60℃、65℃,对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值的取值范围为2小时±0.5小时,如:1.5小时、2小时、2.5小时,对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值具体为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执行完所述步骤102之后,就可以执行步骤103,即: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对于步骤103,当步骤102具体为所述步骤102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电池满电量的90%±3%,如:87%SOC、90%SOC、93%SOC,对于所述第一电量值具体取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快速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快速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第二种、
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电池满电量的90%±3%,如:87%SOC、90%SOC、93%SOC,对于所述第一电量值具体取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对于步骤103,当步骤102具体为所述步骤102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
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电池满电量的80%±5%,如:75%SOC、80%SOC、85%SOC,对于第二预设电量值具体取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快速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快速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第二种、
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步骤103,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的取值范围为所述电池满电量的80%±5%,如:75%SOC、80%SOC、85%SOC,对于第二预设电量值具体取何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所述电池保护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
如图2所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201,用于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203,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所述判断单元202,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判断单元202,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调整单元203,具体包括:
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调整单元203,具体包括:
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八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调整单元203,具体包括:
第九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所述调整单元203,具体包括:
第十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第四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电池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保护电池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护电池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池中的副反应的反应强度和所述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压成正比,通过实时获取电池的当前温度,并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当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的当前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时,降低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从而抑制了电池中副反应的发生,所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内部存在副反应而对电池造成损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温度区段,第一温度区段为:当电池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值时,自动将电池电压降至第一预设电量值对应的电压;第二温度区段:当电池温度升高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值并超过第二预设时间值时,自动将电池电压进一步降至第二预设电量值对应的电压;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状态的分级管理、智能控温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将给出一种基于实施例一的优化技术方案,此技术方案可直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对电池的状态做出更加准确地判断,并做出相应措施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首先执行步骤301,即: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大于45℃。当步骤301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即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在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时,会在一预定时间后,再获取所述电池的温度值,再次执行所述步骤301,重复进行判断,达到实时监控所述电池状态的目的。
当步骤301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继续执行步骤302,即:判断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60℃,当所述步骤30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303,即:判断所述电池温度大于45摄氏度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4小时,当步骤303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在所述步骤303中,在所述电子设备中应设置有一统计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电池温度的实时数据信息,并统计出所述电池温度大于45摄氏度的持续时间。
在步骤303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4,即:调整电池的电压至90%SOC对应的电压,如:在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90%SOC时,迅速将所述电池放电至90%SOC,此过程可通过一放电装置,将所述电池的电量迅速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或在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电池的电量小于90%SOC时,控制所述电池在只充电至90%SOC,在电池的电量到达90%SOC时,就停止对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在步骤3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5,即:判断所述电池的温度大于60℃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2小时。
在所述步骤305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306,即:调整电池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如:在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且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大于80%SOC时,迅速将所述电池放电至80%SOC,此过程可通过一放电装置,将所述电池的电量迅速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或在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且所述电池的电量小于80%SOC时,控制所述电池在只充电至80%SOC,在电池的电量到达80%SOC时,就停止对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在执行完步骤304后,还应继续执行步骤307,即:判断所述电池的当前温度是否小于45℃且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确认所述电池的状态回到了正常的状态。在所述步骤307的判断结果为否是,重复执行步骤302,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再次判断,并执行步骤302之后的相关步骤,如:继续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执行步骤302,即: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6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303,即:判断电池温度处于45℃与60℃持续的时间是否大于4小时,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否则执行步骤304。
在执行完步骤306之后,还应执行步骤308,即:获取所述电池的当前温度,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小于60℃且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当判断结果为否时,重复执行步骤306;当所述308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再执行步骤307,对所述电池的温度进行再次判断,并执行步骤307之后的相关步骤,如:继续获取电池的温度信息,执行步骤302,即: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大于60℃,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303,即:判断电池温度处于45℃与60℃持续的时间是否大于4小时,当判断结果为否时,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否则执行步骤304,即:调整所述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执行完步骤304后,继续执行步骤307,判断电池温度是否小于45℃且持续时间大于1小时,若步骤307判断结果为是,即确认所述电池处于正常状态,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02。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温度区段,并将这两种温度区段的方法相互配合,循环判断,对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电池的温度状况做更为细致,准确的判断,并对电池正负极间的电压做出响应调整的技术效果,如:在执行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的操作后,还需对所述电池温度再进行判断,若电池温度还是大于60℃或小于60℃但没有持续超过1小时,还需执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80%SOC对应的电压的步骤,若电池温度在45℃至60℃之间时,需执行调整电池的电压至90%SOC的操作,若电池温度小于45℃时,结束本次电池保护过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其中,所述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包括:
当判断得到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当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所述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中置有一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正负极间的极间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获取用于表示所述电池当前温度的第一温度值;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一预设温度值,获得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二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小于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池满电量时的所述极间电压;
其中,所述调整单元在当所述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预设温度值时,将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第二电压包括:
当判断得到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当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所述第二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三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第四判断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时,判断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获得第四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四判断结果即为所述判断结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五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五判断结果;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五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六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六判断结果;
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六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七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七判断结果;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七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八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八判断结果;
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八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一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九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放电状态,获得第九判断结果;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九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判断结果;
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放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包括:
第十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的持续时间是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值时,判断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获得第十一判断结果;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电池是否处于充电状态时,获取用于表示当前所述电池电量的第一电量值;
第十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获得第十二判断结果;
第四控制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十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量值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电池充电至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并停止充电,使所述极间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到在所述电池电量为所述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对应的第二对应电压,其中,所述第二对应电压即为所述第二电压。
CN201210581339.6A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904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1339.6A CN103904379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81339.6A CN103904379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4379A CN103904379A (zh) 2014-07-02
CN103904379B true CN103904379B (zh) 2017-06-27

Family

ID=5099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81339.6A Active CN103904379B (zh) 2012-12-27 2012-12-27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4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0676A (zh) * 2015-05-29 2015-09-02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动力电池组热失控安全警报方法
FR3060889B1 (fr) * 2016-12-21 2020-12-0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harge d'une batterie
CN111731150A (zh) * 2019-10-16 2020-10-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gv调度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0929B1 (ko) * 2004-12-03 2006-10-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 시스템 및 전자기기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101277019A (zh) * 2007-03-29 2008-10-01 叶义章 电池电力输出装置
CN101626153B (zh) * 2008-07-08 2011-11-30 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保护电路及其保护方法
CN101630762B (zh) * 2008-07-14 2011-12-0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31247B (zh) * 2009-06-26 2013-07-2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系统与电池电量的管理方法
KR101093928B1 (ko) * 2009-11-26 2011-12-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의 고온 스웰링을 방지할 수 있는 배터리 팩 및 그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4379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8130A (zh) 在锂离子电池中最少化锂镀敷
CN102447140B (zh) 锂离子电池的控制装置
CN102171882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
CN106716162B (zh)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以及电源装置
KR102169774B1 (ko) 리튬-이온 배터리 시스템의 개개의 전극들의 용량 및 총 용량을 추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09502008A5 (zh)
EP2838176B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secondary battery
Miranda et al.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geometry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03475041A (zh) 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28297A (zh) 用于为银锌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及方法
CN102308453A (zh) 电池组、放电系统、充放电系统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放电控制方法
CN103904379B (zh) 一种保护电池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2499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单体的一致性判定方法及装置
JP5565276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蓄電量補正方法
JP2019106285A (ja)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活物質の応力推定方法
CN106786877A (zh) 对大功率电池进行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2160A (zh) 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6532159A (zh) 电池充电方法及装置
JP2017501372A (ja) ハイブリッド二次電池の電圧推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644348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镍氢电池的脉冲循环寿命测试方法
CN107093777A (zh) 电池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4335411A (zh) 控制二次电池中与反应相关的物质的沉淀和溶解的系统和方法
JP5353741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1799517A (zh) 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
CN108631383B (zh) 用于车载电池的充电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