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6143A -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6143A
CN103896143A CN201310734012.2A CN201310734012A CN103896143A CN 103896143 A CN103896143 A CN 103896143A CN 201310734012 A CN201310734012 A CN 201310734012A CN 103896143 A CN103896143 A CN 103896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onveyor
light
illumination
passenger
radiation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340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6143B (zh
Inventor
高沼明宏
宇津宫博文
名田部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6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6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对梯级上以及供乘客通行的区域的整个范围,在大范围进行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在比裙部护板的端面更靠梯级侧的位置设置用于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对梯级和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场所的周围进行照明。并且,为了避免乘客与该光源发生接触,利用防接触罩来覆盖所述光源的周围,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供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在该窗构件上设置使照明光朝向比通过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以及使照明光朝向比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的目的在于,确保梯级周边的安全性以及满足梯级上方的明亮感,也就是满足使乘客感觉满意的设置场所的照度,作为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装置,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种照明装置。
其中一种照明装置是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设置在扶手下方的照明装置。另外一种照明装置是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示的设置在裙板内部的照明装置。此外,如专利文献4所示,还有在裙部护板的壁面设置有模制件的照明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59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8-183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1-154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昭61-1053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从玻璃面板的背面照射在梯级上,因此能够使梯级上方具有明亮的感觉,但由于与梯级附近部位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有时会产生梯级周边的照度不足的情况,此时会使得梯级周边的安全性有所下降。尤其是受到裙部护板的遮挡,对于梯级和裙部护板的间隙附近的照射仅能依靠从对面照射来的照射光。
此外,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中,由于从照明到梯级为止的距离较短,因此能够充分保证梯级上的照度,但是存在梯级上方的照明因受到裙部护板的遮挡而不能确保充分照度的缺点。关于这一点,已知有专利文献4所公开的照明装置,但该情况下由于将照明灯设置在裙部护板的内部,因此有可能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用的照明,使得能够对梯级上以及供乘客通行的整个区域进行大范围的照明。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是具有梯级和裙部护板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比裙部护板的端面靠梯级侧的位置设置用于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对梯级和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场所的周围进行照明,并且利用防接触罩来覆盖所述光源的周围,该防接触罩用于避免乘客与该光源发生接触,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使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在该窗构件设置使照明光朝向比通过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以及使照明光朝向比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中,在比裙部护板的端面靠梯级侧的位置设置用于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对梯级和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场所的周围进行照明,并且利用防接触罩覆盖所述光源的周围,该防接触罩用于避免乘客与该光源发生接触,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使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在该窗构件上设置使照明光朝向比通过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以及使照明光朝向比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由此,能够在大范围内对乘客传送设备进行照明,能够利用下方照射光源进行充分的照明以确保梯级的安全性,并且能够利用上方照射光源进行充分的照明以形成具有装饰效果的明亮感。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上下广角照射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B是表示照明的角度范围定义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光源安装在扶手下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光源安装在裙部护板内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扶手结构的剖视图。
图4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其他扶手结构的剖视图。
图4C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其他扶手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内光源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与梯级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中央部分用铝材制成的应用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下方设置有通风口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下方的两个部位设置有通风口的裙板模制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与梯级之间距离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与梯级之间距离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仅对上方进行照明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仅对下方进行照明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照明光源分成上方照射光源和下方照射光源的照明方法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对上方以及下方都进行照明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将照明光源分成上方照射光源和下方照射光源的照明方法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根据时间段选择光源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根据时间段选择光源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在有乘客乘坐时照射下方照射光源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块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根据乘客检测结果来进行照明时的照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根据照度来进行照明时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电路块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根据照度来进行照明的照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A至图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上下广角照射的概念的示意图,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照明的角度范围的示意图。
在图1A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1中,在裙部护板23的比梯级略高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止乘客与光源接触的防接触罩、即裙板模制件22。安装裙板模制件22的目的在于,在梯级运转时防止乘客的衣服和鞋子等被夹入梯级12和裙部护板23之间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照明用的光源的特征在于,照明灯内置在裙板模制件内。也就是说,将裙板模制件用作防止乘客与光源接触的防接触罩。
图1B是表示照明的角度范围定义的示意图,照明上限与照明下限之间的角度表示照明的角度范围。
图2是现有的在扶手下方安装光源的构造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框体5的上方设置有扶手2、扶手引导构件3和扶手框体4。附图标记6表示面板边框,附图标记9表示玻璃面板,附图标记21表示盖板,附图标记11表示裙部护板,附图标记12表示梯级。框体5的下方设置有作为光源的照明灯7和照明灯罩8。在图2中,照明灯设置在扶手的下侧。该照明装置朝向上方的照度强,但由于到梯级上表面的距离远,尤其是到需要确保安全性的梯级与裙部护板之间的间隙G附近的距离远,因此朝向上述部位的照度下降。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光源安装在裙部护板内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3所示的照明装置中,用于照明的照明灯16设置在裙部护板17的内部,此时,虽然能够确保梯级12上的照度,但在照射到上方的照度方面,由于距离远以及受到裙部护板17的遮挡,因而直接照射到上方的光量非常有限。此外,能够使用图2和图3所示的照明装置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种类存在限制。
图4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第一扶手结构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第二扶手结构的剖视图。图4C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第三扶手结构的剖视图。在图4C中,附图标记19表示面板边框,附图标记20表示不锈钢面板。乘客传送设备中的扶手大致可以分类为以上三种类型。
其中,只有图4A所示的设置有扶手框体并且面板做成玻璃状的类型能够实施图2所示的照明灯设置在扶手下侧的照明方法。也就是说,在图4B的没有设置扶手框体的类型中,不具有在扶手下方设置照明灯所需的空间和强度。另一方面,在图4C的类型中,由于面板采用不锈钢制成,因此光源的光无法照射到梯级上。
因而,图2所示的照明方法的适用会受到类型的限制。此外,图3所示的用于照明的照明灯设置在裙部护板内部的照明装置,其虽然能够设置在图4A至图4C的任一种类型上,但此时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存在裙部护板的结构将变得非常复杂的问题。第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内光源的剖视图。在图5中,作为光源的一例,示出了使用由LED单元构成的照明灯的例子。
在盖板21的下方设置有裙部护板23。图中的附图标记22表示设置在裙部护板23外侧的裙板模制件。裙板模制件22的侧面以及上下表面由作为窗构件的透明的丙烯酸树脂材料24形成,设置在裙板模制件22内的照明灯25可以朝向上方、侧方以及下方进行照射。如图5所示,通过在裙部护板23的壁面设置由内置有照明灯25的裙板模制件22构成的照明,由于在上下大致180°的范围内不存在遮挡照明光照射的遮挡物,因此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照明方法相比,能够扩大照明区域的自由度。
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将照明灯内置在裙板模制件内,其目的是为了构造成光源不会对来往的乘客带来影响的结构。在将光源设置在裙部护板的壁面上时,存在来往的乘客会与光源发生接触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乘客与光源发生接触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将光源内置在裙板模制件中。裙板模制件设置在裙部护板的壁面上,并且朝着梯级侧突出,因此其与乘客的接触频度上升。
也就是说,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利用作为为了避免乘客与光源发生接触的防接触罩发挥功能的裙板模制件来覆盖光源的周围,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作为使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发挥功能的丙烯酸树脂材料24,在窗构件上设置使照明光朝向通过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的上方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丙烯酸树脂材料24的上半部分)以及使照明光朝向从水平轴朝下方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丙烯酸树脂材料24的下半部分)。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22与梯级12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裙板模制件22的原本使用目的如图6所示,是防止乘客的鞋子和衣服等被夹入裙部护板23和梯级12之间的间隙G。因而,若将照明灯25内置在裙板模制件22中,即使行走中的乘客与裙板模制件22发生接触,也不会发生问题。因而,通过将照明灯25内置在裙板模制件22中,即使将照明灯设置在裙部护板23的壁面上,也不会给乘客的行走带来不利的影响。
此时,针对在裙板模制件的表面与乘客的衣服接触频率高的部分的材质及其表面状态,需要采取措施来缓和与行走中的乘客的衣服之间产生的摩擦。由于裙板模制件的材质通常采用铝材,其与乘客的衣服之间的摩擦系数比较小,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与乘客的衣服之间的摩擦系数,对裙板模制件的表面进行了表面处理。与此相对,在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示出的图5的结构中,由于与乘客的衣服接触的部分采用使让照明光透过的丙烯酸树脂材料构成,因此与乘客的衣服之间的摩擦系数可能不会很低。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中央部分由铝材制成的应用例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裙板模制件26中的与乘客的衣服接触频率大的中央部分采用与乘客的衣服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的铝材29构成,并且在铝材29的上方和下方,作为让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即上方透过部分和下方透过部分设置丙烯酸材料28。
如图7所示,在裙板模制件的中央部分设置铝材29后,照明光的透光宽度相应变小,与此相对,可以通过改变照明灯25的光束的强度以及上方和下方的丙烯酸树脂材料28的位置以及照明灯25的取向性等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此外,关于上述铝材29的宽度、照明灯25的光束的强度、上方和下方的丙烯酸树脂材料28的位置以及照明灯25的取向性等,应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设置环境以及使用条件来进行调整。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对用于抑制因内置在裙板模制件内的照明灯的发热而引起的温度上升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参照图8至图11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下方设置有通风口30的裙板模制件27的剖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缓和照明灯25周围的温度上升,在裙板模制件27的下侧设置了用于将温度上升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通风口30。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通风口隔开一定的间隔设置在裙板模制件27的下方。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在下方设置有通风口30的裙板模制件27的立体图。在图9所示的多个通风口30之间设置有放热用的、使空气流通的散热用空间。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27与梯级12之间的距离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裙板模制件27与梯级12之间的另一距离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裙板模制件27设置在梯级12端部的上方,裙板模制件27与梯级12之间的距离随着梯级12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图10表示裙板模制件27的A部与位于其正下方的梯级12之间的距离,图11表示裙板模制件27的B部与位于其正下方的梯级之间的距离。
通过将图10与图11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裙板模制件27的通风口30与梯级之间的距离不同,此时,会使得A部的风压和B部的风压变得不同。由于此时A部的风压大于B部的风压,因此空气从A部流向B部,照明灯25周围的因照明灯25的照射而温度升高的空气容易排出到外部,由此能够缓和照明灯25周围的温度上升。此外,还可以利用因梯级12移动而产生的空气流使空气通过通风口30流入,由此冷却照明灯25。
此时的空气的流动经由图9所示的通风口30之间的空间来进行。其作用在于,由于在各个通风口因梯级的行走而引起的风压的增大和减少持续并且反复进行,裙板模制件内的照明灯周围的空气始终连续地流向外部。在图9中仅示出裙板模制件27的A部与B部之间的关系,而其他的通风口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为了发挥上述作用,优选将通风口的间隔设置成与各个梯级之间在行走方向上的间隔不同。若将通风口的间隔设置成与各个梯级之间在行走方向上的间隔相同,则由梯级驱动引起的风压的变化与向内部空气送风的二个通风口同步,导致通过风压变化向外部排出空气的空气排出效果消失。同样,优选避免将通风口的间隔设置成等于各个梯级之间在行走方向上的间隔的整数倍。因此,在图9中,将通风口30设置在A部和B部。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是将上方照射灯(上方照射光源)和下方照射灯(下方照射光源)设置成独立结构的实施例。如第一实施例的图5所示,本发明的目的是同时对上方以及下方提供广角照射的照明,但存在有些照明灯无法进行广角照射的情况。尤其是LED灯的取向性强,在用于对梯级的整个面进行较强照明的场合时,LED灯的照射角度会变得相当窄小。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乘客传送设备的规定位置(据点)分别设置专用的上方照射灯和下方照射灯。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仅对照明灯上方进行照明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仅对照明灯下方进行照明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
在第三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各个据点设置上方照射灯和下方照射灯中的任一个照明灯的结构,通常,在乘客传送设备中,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各个位置分开使用。
如上所述,在乘客传送设备上设置照明的目的是确保乘客上下梯级时的安全性以及使梯级上方以及乘客传送设备整体在装饰方面展现明亮感。不过这些不是绝对必要的条件,是为了提高乘客传送设备的规格而设置的。在本实施例中,对确保乘客上下时的安全性来说尤其有必要的是乘客传送设备的入口处和出口处的照明。因而,在入口处和出口附近如图13所示设置下方照射灯32。
另一方面,在远离乘客传送设备的乘客以及将要乘入乘客传送设备的乘客对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观察时,将中间的倾斜的行走部分作为乘客传送设备整体来识别,因此,优选在该部分发挥装饰上的明亮感。因此,在中间倾斜的行走部分设置图2所示的上方照射灯31。图14表示采用该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将照明光源分成上方照射光源和下方照射光源的照明方法的立体图。在乘客传送设备用于下行的场合,在图14上部的入口和下部的出口处使用图13的下方照射灯,在中间部分如图12所示使用上方照射灯。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如图15所示,在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设置同时具有上方照射灯31和下方照射灯32的场所。或者也可以设有既不设置上方照射灯31也不设置下方照射灯32的场所。无论哪一个场合,裙板模制件26的结构都能够通用,其差别只是设置或者不设置上方照射灯31和下方照射灯32。
另外,如图15所示,也可以设置成在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设置同时具有上方照射灯31和下方照射灯32的场所,并且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来选择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是在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后,根据各个乘客传送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内的周围的亮度(尤其是建筑物的顶棚照明的影响)来选择使上方照明灯亮灯的实施例。
基于乘客传送设备的设置环境的建筑物内照明的亮度有时需要根据建筑物建成后的情况来确定。因而,在乘客传送设备上方的亮度能够通过建筑物的照明来确保时,则没有必要使上述乘客传送设备的上方照射灯进行照射。由此,通过关闭没有必要照射的上方照射灯,能够获得节能效果。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同时对上方以及下方进行照明的裙板模制件的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分成上方照明和下方照明的照明方法的立体图。
如图16所示,首先,到明亮感能够通过顶棚照明40来确保的中间位置为止,停止上方照射灯的照射,只使图15的下方照射灯32进行照射。此时的照明方法与图13的照明灯相当。此外,在比中间部分靠下方的部位,除了使下方照射灯32进行照射外,还使用于获得明亮感的上方照射灯31进行照射。此时的照明方法与图15的照明灯相当。如上所述,在图16中,为了确保安全性,在整个区域使下方照射灯32进行照射。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其预先设置同时具有上方照射灯31和下方照射灯32的场所,并且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来选择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所示的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周围环境来选择性地使朝向上方的照明灯亮灯的照明装置以及照明方法基本相同。在第五实施例中说明周围环境和使用状况因时间段而变动时的应对方法。首先参照图17和图18来说明表示办公大楼中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图1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根据时间段来选择照明灯照射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图1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根据时间段来选择照明灯照射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
在图17和图18中示出的是办公大楼的示例,其在10时至18时的时间段有客户来进行商谈。此时,如图17和图18所示,由于在10时至18时的时间段客户可能会使用乘客传送设备,因此为了确保明亮感,使上方照射灯也进行照射。
另一方面,在8时至10时以及18时至20时的时间段,由于只有公司员工使用乘客传送设备,因此没有必要确保明亮感,此时,为了节省能源,使上方照射灯停止照射。图17示出了只有公司员工使用乘客传送设备的时间段的示例,由于公司员工平时已经习惯了乘客传送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此还可以使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也停止照射,图18示出了使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始终亮灯的示例。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其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时间段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第六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9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在乘客乘坐时使下方照射光源进行照射的照明方法的说明图,图2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块图,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根据乘客检测结果进行照明的照明灯照明方法的流程图。
在以下的示例中示出了如图19所示仅在乘客传送设备上乘坐有乘客时以及乘客乘入和离开乘客传送设备的前后使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进行照射的示例。由于除了乘客传送设备上乘有乘客的时间段以外,不需要使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进行照射,因此通过采用人体检测传感器,仅在乘客传送设备上乘有乘客时使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进行照射。
以下参照图20的电路块图以及图21的流程图来说明该控制方法。
如图20所示,将人体检测传感器51的信号输入到输入电路52中,通过具有存储器54和CPU55的微型计算机53进行运算,从输出电路56向上方照射灯57和下方照射灯58供应电流以使其进行照射。
如图21所示,首先,在乘客传送设备开始运行后(S1),为了获得明亮感,使始终亮灯的上方照射灯57进行照射(S2)。与此同时,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51开始检测入口附近是否有乘客(S3)。此后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51连续地持续检测乘客(S4)。在检测到乘客时,由微型计算机53内的CPU55通过输入电路52判断为进行照射,并且通过输出电路56使下方照射灯58进行照射(S5)。在没有检测到乘客时,使下方照射灯58继续处于停止照射状态。持续进行上述一系列的动作,直到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结束为止(S6、S7)。以上是使用人体检测传感器51对用于确保安全性的下方照射灯58进行控制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其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入口附近有无乘客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第七实施例
最后参照图22至图24对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照度因太阳光的影响而变化的场所附近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上方照射灯的控制方法示例、即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进行说明。根据该控制方法,在乘客传送设备位于能够通过太阳光确保明亮的照度的场所时,利用照度传感器61,在能够确保照度的时间段,为了节省能源而使上方照射灯停止照射。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根据照度进行照明时的照明灯照射控制方法的说明图,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电路块图,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根据照度进行照明时的照明灯照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2示出了该根据时间段进行照射的方法。以下参照图23的电路块图和图24的流程图对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3所示,将照度传感器61的信号输入到输入电路62中,通过具有存储器64和CPU65的微型计算机63进行运算处理,从输出电路66向上方照射灯67和下方照射灯68供给电流以使其进行照射。
如图24的流程图所示,在微型计算机63内的存储器64中预先存储用于判断是否需要使图22所示的上方照射灯进行照射的照射基准值。首先,在乘客传送设备开始运行(S10)后,为了确保乘客脚旁处的安全性,使始终亮灯的下方照射灯68进行照射(S11)。与此同时,通过照度传感器61开始检测乘客传送设备附近的照度(S12)。此后通过照度传感器61连续地持续进行照度检测(S13)。在对象部分的照度低于照度基准值时,由微型计算机63内的CPU65通过输入电路62判断是否进行照射,并且通过输出电路66使上方照射灯67进行照射(S14)。在对象部分的照度满足照度基准值的期间,使上方照射灯67继续处于停止照射状态。持续进行上述一系列的动作,直到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结束为止(S15、S16)。
以上是具有能够通过太阳光来确保明亮度的时间段的场合下的上方照射灯67的控制方法。
上述实施例只不过是一个示例,其根据照明对象部分的照度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上的照明方法,尤其是对能够扩大相对于照明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且在乘客传送设备上进行大范围照明的场合具有实用性。
附图标记说明
1   乘客传送设备
12  梯级
21  盖板
22、26、27  裙板模制件
23  裙部护板
24、28  丙烯酸树脂材料
25  照明灯
29  铝材
30  通风口
31  上方照射灯
32  下方照射灯
51  人体检测传感器
52、62  输入电路
53、63  微型计算机
54、64  存储器
55、65  CPU
56、66  输出电路
61  照度传感器

Claims (13)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梯级和裙部护板,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裙部护板的端面靠梯级侧的位置设置用于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对所述梯级和所述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场所的周围进行照明,并且,
利用防接触罩来覆盖所述光源的周围,该防接触罩用于避免乘客与该光源发生接触,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使所述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在该窗构件上设置使所述照明光朝向比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以及使所述照明光朝向比所述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接触罩是设置在所述裙部护板的外侧的裙板模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对所述窗构件的所述上方透过部分和所述下方透过部分这两者照射照明光的单一光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上方透过部分照射照明光的上方照射光源和向所述下方透过部分照射照明光的下方照射光源在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上方透过部分照射照明光的上方照射光源和向所述下方透过部分照射照明光的下方照射光源在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接触罩表面的与乘客衣服接触的部分由金属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源与供所述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之间设置空间,在所述防接触罩的下方,沿着梯级移动方向设置多个对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的通风口,在该通风口之间设置供冷却用空气移动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通风口在所述梯级的移动方向上的间隔设定为所述梯级的配置间隔的整倍数以外的间隔。
9.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是具有梯级和裙部护板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裙部护板的端面靠梯级侧的位置设置用于照射照明光的光源,对所述梯级和所述乘客传送设备设置场所的周围进行照明,并且利用防接触罩来覆盖所述光源的周围,该防接触罩用于避免乘客与该光源发生接触,在该防接触罩上设置供所述照明光透过的窗构件,在该窗构件上设置使所述照明光朝向比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上方透过部分以及使所述照明光朝向比所述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进行透过的下方透过部分,
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相同位置,至少设置一处供上方照射光源以及下方照射光源设置的设置场所,所述上方照射光源朝向比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位置的水平轴靠上方的位置来照射照明光,所述下方照射光源朝向比所述水平轴靠下方的位置来照射照明光,
选择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或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来选择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或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时间段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入口附近有无乘客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照明对象部分的照度来设定是使所述上方照射光源和所述下方照射光源中的某一个照射光源进行照射,还是使两个照射光源都进行照射,或者使两个照射光源均不进行照射。
CN201310734012.2A 2012-12-26 2013-12-26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Active CN1038961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2721A JP6000843B2 (ja) 2012-12-26 2012-12-26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2-282721 2012-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6143A true CN103896143A (zh) 2014-07-02
CN103896143B CN103896143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98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34012.2A Active CN103896143B (zh) 2012-12-26 2013-12-26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00843B2 (zh)
CN (1) CN1038961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4797A (zh) * 2015-03-17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输送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88716T3 (es) 2002-10-08 2012-10-17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Método y herramienta para la formación de un recipiente que tiene un reborde u otra conformación encapsulada, o formada de un material moldeado por inyección.
WO2008049048A2 (en) 2006-10-18 2008-04-24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Tool for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article or container
US8480551B2 (en) 2009-06-17 2013-07-09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Tool for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container or construct
US8464871B2 (en) 2009-09-14 2013-06-18 Graphic Packaging International, Inc. Blank and forming tool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JP7403266B2 (ja) 2019-10-02 2023-12-22 三菱電機ビ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照明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3168A (ja) * 1993-08-09 1995-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ンコンベアの欄干照明装置
CN2719795Y (zh) * 2004-07-22 2005-08-2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盖板照明装置
JP2006176229A (ja) * 2004-12-21 2006-07-06 Fujitec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等の欄干照明装置
JP2006176280A (ja) * 2004-12-22 2006-07-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マンコンベア
CN101381053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挡板设备的运输装置
CN201395464Y (zh) * 2009-05-22 2010-02-03 上海龙裕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裙板防夹照明装置
JP2011190018A (ja) * 2010-03-12 2011-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1284A (en) * 1977-01-21 1978-08-10 Hitachi Ltd Man conveyer handrail illuminator
JP4262994B2 (ja) * 2002-10-31 2009-05-1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
JP2004338896A (ja) * 2003-05-16 2004-12-0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照明装置
JP2005104687A (ja) * 2003-10-01 2005-04-21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運転装置
JP2012240841A (ja) * 2011-05-24 2012-12-10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3168A (ja) * 1993-08-09 1995-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マンコンベアの欄干照明装置
CN2719795Y (zh) * 2004-07-22 2005-08-2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新型盖板照明装置
JP2006176229A (ja) * 2004-12-21 2006-07-06 Fujitec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等の欄干照明装置
JP2006176280A (ja) * 2004-12-22 2006-07-06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マンコンベア
CN101381053A (zh) * 2007-09-05 2009-03-1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挡板设备的运输装置
CN201395464Y (zh) * 2009-05-22 2010-02-03 上海龙裕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裙板防夹照明装置
JP2011190018A (ja) * 2010-03-12 2011-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欄干照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4797A (zh) * 2015-03-17 2016-10-0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输送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0843B2 (ja) 2016-10-05
JP2014125304A (ja) 2014-07-07
CN103896143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6143A (zh) 乘客传送设备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照明方法
CN104429163B (zh)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系统
US9662409B2 (en) Combinatorial light device for general lighting and lighting with beneficial wavelengths
JP2011009066A (ja) 照明システム
RU2012117614A (ru) Система освещ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истемой освещения
ITMI20091236A1 (it) Lucernario tubolare
JP6618013B2 (ja) 個室ユニット、移動体、及び、照明制御方法
EP2689637B1 (en) Multi-zone light controller
KR20120110663A (ko) 조명 점등 장치 및 조명 제어 방법
JP6776051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WO2011039690A1 (en) Modular luminaire and lighting system
JP5777366B2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10123534A (ja) 照明システム
GB2438422A (en) Obstacle detecting apparatus for a powered door system
JP2010281138A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
JP6152734B2 (ja) 照明システム
CN101139063A (zh) 观光电梯
JP2015205647A (ja) 車載用ledランプ
JP2013186947A (ja) 屋内照明装置
CN112425261B (zh) 加热烹调器
JP2010272441A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6310875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208634925U (zh) 一种无线智能控制亮度的水晶灯
JP6771738B2 (ja) トイレシステム
JP2021054629A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