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6109A -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6109A
CN103896109A CN201310692919.7A CN201310692919A CN103896109A CN 103896109 A CN103896109 A CN 103896109A CN 201310692919 A CN201310692919 A CN 201310692919A CN 103896109 A CN103896109 A CN 103896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extraction device
package
slit
air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29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96109B (zh
Inventor
中山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96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61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在纱线引出装置(28)上形成有狭缝(28a)。纱线引出装置(28)从该狭缝(28a)沿将卷装(30)的纱线端(20a)从该卷装(30)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狭缝(28a)以产生沿外壁面(具体来说为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其中,外壁面为不存在相对的壁面的部分。

Description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卷装的纱线端进行引出的纱线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纱线引出装置,配置在卷装的附近,例如为了进行接纱等,而将卷装的纱线端引出。在日本特开平4-213563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196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77933号公报(专利文献3)及日本特开2000-72334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这种纱线引出装置。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纱线引出装置(吸入喷嘴、扁平喷嘴)被固定在卷装的附近。这种纱线引出装置,通过产生吸引空气流,而能够引出卷装的纱线端。此外,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没有记载关于吸入喷嘴及扁平喷嘴的开口部的详细的形状。
专利文献3的纱线引出装置具有可动机构,能够在从卷装远离的位置和接近卷装的位置之间移动。这种纱线引出装置通常位于从卷装远离的位置,在进行接纱等时,移动到接近卷装的位置。
专利文献3及4的纱线引出装置具有供压缩空气流动的管状部件。管状部件上形成有多个孔,能够从该孔喷出空气流。在空气流的喷出方向上,在管状部件的下游侧形成有供空气流流动的排气口。纱线引出装置通过在使该排气口接近卷装的状态下产生空气流,而从卷装引出纱线端,并能够将该纱线端从排气口向下方引导。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以从找纱头装置的表面突出的方式配置管状部件。因此,在将管状部件配置在排气口的附近的情况下,管状部件成为妨碍,无法使排气口接近卷装。因此,若不增加空气流的流量,则无法进行纱线的引出。
另一方面,在使管状部件从排气口远离的情况下,能够使排气口接近卷装,但管状部件喷出的空气流在到达排气口之前会变弱。因此,若不增加空气流的流量则无法进行纱线的引出。
如以上那样,在现有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为了可靠地进行纱线的引出,需要喷出大量的空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空气流的流量且能够可靠地引出纱线的纱线引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纱线引出装置上形成有狭缝。纱线引出装置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所述狭缝以产生沿不存在相对的壁面的外壁面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
由此,由于从狭缝喷出的空气流在纱线引出装置的外壁面流动,所以,能够容易地使供空气流流动的部分和卷装接近。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并可靠地从卷装引出纱线。
在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在将从狭缝喷出的空气流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在与狭缝相比的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外壁面沿从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在纱线引出装置上形成有狭缝。纱线引出装置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所述狭缝以产生沿外壁面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在与狭缝相比的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外壁面沿从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在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在将从所述狭缝喷出的所述空气流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在与所述狭缝相比的所述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外壁面具有弯曲部。
由此,能够沿弯曲部使空气流流动,因此,能够利用沿弯曲部流动的空气流,并从卷装可靠地引出纱线。
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具有主体部、罩部、隔板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外壁面,并形成有开放部。所述罩部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隔板部以封闭所述开放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且所述隔板部在所述罩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所述狭缝。
由此,由于仅通过组装上述的零件就能够形成狭缝,所以,能够简单地形成狭缝。另外,该纱线引出装置的狭缝和空气流流动的外壁面都形成于主体部,所以,喷出空气流的部分不突出。因此,喷出的空气流在壁面不会弹回,所以能够有效活用空气流。
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在所述隔板部上形成有切缺。所述空气流从所述切缺向外部喷出。
由此,能够防止空气流被过剩地喷出,所以,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
在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所述隔板部具有与所述切缺并排形成的突出部。所述隔板部中的通过所述突出部妨碍所述空气流的喷出的部分比从所述切缺喷出所述空气流的部分大。
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为了从卷装引出纱线端而使用的空气流的流量。
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罩部为板状部件。在罩部上形成有倾斜部,该倾斜部随着向狭缝的距离接近,板厚变薄。
由此,由于能够将周围的空气引入喷出的空气流,所以,能够以较少的流量可靠地将纱线从卷装引出。
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优选具有暂时蓄留向所述狭缝供给的所述空气流的空气蓄留部。
由此,能够适当地从狭缝喷出压缩空气。
空气蓄留部设在与狭缝分离的位置。
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中,优选具有为了根据所述卷装的卷绕粗细来调整与该卷装的距离而调整设置位置的调整部。
由此,能够将纱线引出装置的狭缝配置在卷装的附近。因此,能够省略与纱线的引出相关联地使纱线引出装置移动到卷装的附近的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纱线卷绕机,具有卷绕卷装的卷绕装置和从所述卷装引出所述纱线的所述纱线引出装置。
由此,能够实现以较少的流量的空气流将纱线从卷装引出的纱线卷绕机。
纱线卷绕机还具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与纱线引出装置独立设置,对纱线引出装置所引出的纱线进行输送。
在所述的纱线卷绕机中,还具有供给向所述卷装卷绕的所述纱线的喂纱部。在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装之间的所述纱线处于断纱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纱线引出装置喷出空气流。
由此,在纱线处于断纱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的时刻喷出空气流,能够从卷装引出纱线并进行接纱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卷绕单元的概要构成的侧视图。
图3是纱线引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纱线引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纱线引出装置的剖视图。
图6A是表示隔板部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6B及图6C是表示隔板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纱线卷绕机)1具有:并排配置的多个纱线卷绕单元10、落纱装置5、机台控制装置90。
各纱线卷绕单元10使从喂纱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边横动边卷绕在被摇架(卷绕管支承部)23支承的卷绕管22上,而形成卷装30。
落纱装置5,在各纱线卷绕单元10中卷装30成为满卷时,移动到该纱线卷绕单元10的位置,回收满卷的卷装30且供给没有卷绕纱线20的卷绕管22(空纱管)。
机台控制装置90具有:机台设定部91、机台显示部92。机台设定部91通过操作者输入规定的设定值并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能够进行相对于各纱线卷绕单元10的设定。机台显示部92能够显示各纱线卷绕单元10的纱线20的卷绕状况及发生的不良情况的内容等。
下面,参照图2,具体说明纱线卷绕单元10的构成。
纱线卷绕单元10中,在喂纱纱管21和卷绕管22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中,从喂纱纱管21侧按顺序配置有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付与装置13、接纱装置14、清纱器15、卷绕部(卷绕装置)18。
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通过使覆盖喂纱纱管21的芯管的限制部件40与纱线20从喂纱纱管21的退绕连动地下降,而对纱线20从喂纱纱管21的退绕进行辅助。限制部件40与因从喂纱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的旋转和离心力而在喂纱纱管21上部形成的气圈接触,将该气圈控制在适当的大小,由此辅助纱线20的退绕。在限制部件40的附近具有检测喂纱纱管21的锥面部的图略的传感器。在该传感器检测出锥面部的下降后,通过例如气缸(图略)使限制部件40下降。
张力付与装置13对移动的纱线20付与规定的张力。作为张力付与装置13,例如,能够采用相对于固定的梳齿配置可动的梳齿的门式。可动的梳齿能够以梳齿彼此成为啮合状态或解放状态的方式,通过旋转式的螺线管而进行转动。此外,对于张力付与装置13,除了上述门式以外,还能够采用例如盘式。
接纱装置14,在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缺陷并进行纱线切断时,或在从喂纱纱管21的退绕中纱线断纱时等,对喂纱纱管21侧的下纱线和卷装30侧的上纱线进行接纱。作为接纱装置14,能够采用机械式或利用压缩空气等的流体的构成。
清纱器15具有用于检测纱线20的粗细或纱线20是否包含异物等的图略的传感器。清纱器15通过监视来自所述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检测粗节等的纱线缺陷。在清纱器15的附近设有刀具39,在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缺陷时刀具39立即切断纱线20。
在接纱装置14的下侧及上侧分别设有捕捉喂纱纱管21侧的纱线端并向接纱装置14导向的下纱线捕捉部件33;捕捉卷装30侧的纱线端并向接纱装置14导向的上纱线捕捉部件(输送装置)36。
下纱线捕捉部件33及上纱线捕捉部件36能够分别以轴34及轴37为中心转动。在下纱线捕捉部件33及上纱线捕捉部件36上分别连接有适当的负压源(图略)。由此,在下纱线捕捉部件33及上纱线捕捉部件36的各前端的开口部产生吸引流,从而通过下纱线捕捉部件33和上纱线捕捉部件36能够对下纱线及上纱线的纱线端分别进行吸引捕捉。
卷绕部18具有:能够装拆地支承卷绕管22的摇架23、与卷绕管22的外周面或卷装30的外周面接触并旋转的接触罗拉29。
摇架23以能够在接近接触罗拉29的方向及远离接触罗拉29的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被支承。通过摇架23转动能够吸收伴随纱线20向卷绕管22的卷绕而产生的纱线层径的增大。
接触罗拉29以与卷绕管22相对的方式,且以与卷绕管22或卷装30接触的方式配置。因此,通过使接触罗拉29旋转,能够使卷绕管22或卷装30从动旋转。在接触罗拉29的外周面形成有图略的横动槽,通过该横动槽能够使纱线20以规定的宽度横动。由此,纱线卷绕单元10使纱线20边横动边卷绕于卷绕管22,从而能够形成卷装30。
在接触罗拉29及卷装30的附近配置有纱线引出装置28及导向板27。纱线引出装置28是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的装置。从纱线引出装置28被引出的纱线20以沿导向板27的方式被导向,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基于上纱线捕捉部件36对纱线20的捕捉。上纱线捕捉部件36与纱线引出装置28独立地设置,对纱线引出装置28所引出的纱线20进行输送。
纱线引出装置28,在喂纱纱管21和卷装30之间的纱线20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具体来说为以下的时刻),从卷装30引出纱线20。即,在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断纱时,或清纱器15检测出纱线缺陷,并通过刀具39切断纱线20时,单元控制器(图略)以对卷装30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停止的方式控制卷绕部18的动作。此时,纱线引出装置28还可以在卷装30的减速中喷出空气流,以防止纱线端附着在卷装30上。由此,纱线引出装置28能够更可靠地引出卷装30的纱线20。
另外,纱线引出装置28开始喷出空气流的时刻,可以是卷装30向与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退绕方向)旋转(逆旋转)的时刻,也可以是卷装30停止向卷绕方向的旋转,开始逆旋转的时刻。另外,在从卷装30引出纱线20的情况下,卷绕部18使卷装30逆旋转。在从卷装30引出纱线20失败的情况下,使卷装30的逆旋转停止,使卷装30向卷绕方向旋转数圈。此时,还可以从纱线引出装置28喷射空气流。由此,在从卷装30进行第二次纱线20的引出时,从卷装30引出纱线20的概率提高。这样,从卷装30被引出的纱线20(上纱线)被上纱线捕捉部件36捕捉,并通过接纱装置14与下纱线捕捉部件33所捕捉的下纱线被接纱。
以下,参照图3到图5详细说明该纱线引出装置28。
如图3所示,在纱线引出装置28上形成有狭缝28a。纱线引出装置28从该狭缝28a沿将纱线端从卷装30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由此,能够从卷装30引出纱线端。如图3及图4所示,纱线引出装置28具有:主体部60、隔板部70、罩部80。
在主体部60上形成有转动轴孔61、空气供给孔62、弯曲部63、平坦部64、开放部65、空气蓄留部66、安装孔67。
转动轴孔61中固定有转动轴105(调整部,图3)。通过图略的马达等使该转动轴105转动,由此能够使主体部60转动。纱线卷绕单元10随着卷装30的直径增大,而转动该转动轴105。由此,能够与卷装30的直径无关地,使纱线引出装置28位于卷装30的附近。此外,代替该构成,能够采用例如根据卷装30的直径使纱线引出装置28滑动移动的构成。转动轴105连接于图2所示的臂26。臂26的一端(第一端部)连接于转动轴105。臂26的另一端(第二端部)通过马达等而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因此,通过以第二端部为转动中心使臂26转动,能够调整纱线引出装置28和卷装30的距离。另外,通过以转动轴105为中心使纱线引出装置28转动,能够调整纱线引出装置28的角度。由此,能够将纱线引出装置28配置在最佳的位置上。此外,纱线引出装置28的位置无法调整也没关系,可以仅进行基于转动轴105的转动的调整。
空气供给孔62中插入有空气供给管106(图3)。从空气供给管106供给用于供狭缝28a喷出的压缩空气。
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构成主体部60(纱线引出装置28)的壁面中的接近卷装30一侧的壁面。弯曲部63与狭缝28a相比位于空气流方向下游侧即该狭缝28a的附近。在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不存在相对的壁面。因此,以下,存在将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总称为外壁面的情况。外壁面沿从卷装30远离的方向形成。
开放部65是形成在主体部60的上侧(隔板部70侧或罩部80侧)的矩形的孔部。此外,如图5等所示,在主体部60的内部形成有层差,通过该层差,仅在弯曲部63的附近孔的尺寸较大。孔的尺寸大的部分及其附近的空间为用于暂时蓄留压缩空气的空气蓄留部66。
在主体部60的上侧的表面,在弯曲部63的相反侧形成有用于固定隔板部70及罩部80的安装孔67。
隔板部70为板状部件,以封闭主体部60的开放部65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隔板部70通过在主体部60和罩部80之间形成间隙而形成狭缝28a。此外,附图中,以容易辨认的方式放大地描绘了隔板部70的厚度。如图4所示,在隔板部70上形成有突出部71、切缺72、安装孔73。
突出部71及切缺72并排形成。隔板部70以形成有突出部71及切缺72的一侧位于弯曲部63侧(接近卷装30的一侧)的方式设置于主体部60。切缺72通过在平板状的隔板部70上进行冲压成形等而形成。通过形成该切缺72,剩余的部分成为比切缺72突出的突出部71。
隔板部70上的与安装孔67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安装孔73。
罩部80以隔着隔板部70并覆盖开放部65的方式安装在主体部60上。如图4所示,罩部80上形成有倾斜部81、安装孔82。
倾斜部81与狭缝28a相比位于空气流方向的上游侧。罩部80为板状部件,以随着接近弯曲部63侧(接近卷装30的一侧)板厚减小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倾斜部81向接近狭缝28a的方向倾斜。罩部80上的与安装孔67及安装孔7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安装孔82。将这些安装孔67、73及82对合并利用螺钉100,由此能够固定主体部60、隔板部70及罩部80。
通过固定主体部60、隔板部70及罩部80,主体部60的开放部65的大部分被封闭。形成有切缺72的部位为开放隔板部70的厚度的量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这样构成狭缝28a。此外,如专利文献所示,为了在管状部件上开设较小的孔,需要精密的加工,因此导致加工成本提高,但通过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廉价地形成狭缝28a。
下面,对通过纱线引出装置28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20a时的状态进行说明。
在从空气供给管106供给压缩空气后,蓄留在空气蓄留部66中的空气被挤出(在图5中标记A1所表示的空气流)。由此,从狭缝28a向外部喷出空气流。空气蓄留部66设在从狭缝28a远离的位置上。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从以从壁面突出的方式设置的管状部件喷出空气流。因此,即使以沿壁面的方式喷出空气流,该空气流碰到壁面也会弹回,无法有效地活用空气流。
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63以与狭缝28a连续的方式取位。因此,空气流碰到壁面(弯曲部63)不会弹回。另外,空气流以沿弯曲部63的方式移动(在图5中标记A2所示的空气流)。由此,能够产生沿卷装30的表面的空气流。
狭缝28a及弯曲部63以使产生的空气流的移动方向和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20a的方向一致的方式形成。通过以上,能够通过空气流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20a。
在本实施方式中,纱线引出装置28由于具有以与弯曲部63平滑连接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81,所以,能够将例如标记A3所示的周围的空气流有效地引入到标记A2所示的空气流中。由此,能够抑制从狭缝28a喷出的空气流的流量,同时能够更可靠地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20a。
因此,通过纱线引出装置28被引出的纱线端20a通过标记A2所示的空气流沿平坦部64被向卷装30的相反方向导向。上纱线捕捉部件36对这样被引出的纱线端20a进行捕捉并向接纱装置14导向。
另外,纱线引出装置28由于利用压缩空气引出纱线20,所以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在一般的自动络纱机中,例如,日本特开2009-155101记载的那样,通过吸嘴引出卷装的纱线。具有开口面积大的吸引口的吸嘴其吸引流量较多。因此,在纱线卷绕机具有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和多个纱线卷绕单元共用的鼓风机的情况下,根据鼓风机的性能,能够同时进行卷装的纱线的引出的纱线卷绕单元的数量受到限制。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自动络纱机1,纱线引出装置28的空气流的流量少,另外,上纱线捕捉部件36的开口面积比吸嘴的吸引口的开口面积小,因此,上纱线捕捉部件36的吸引流量也少。因此,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的自动络纱机1,能够通过多个纱线卷绕单元10同时进行纱线20的引出动作。
下面,参照图6A到图6C,说明隔板部70的形状。
纱线引出装置28,为了适当地引出卷装30的纱线端20a,优选为与卷装30的卷绕宽度方向的长度同等的长度。因此,假设在没有形成突出部71的情况下,狭缝28a也具有同等的长度。该情况下,空气流的流量较多。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A所示,以突出部71的宽度(d1)比切缺72的宽度(d2)大的方式,形成切缺72。形成多个突出部71及切缺72,但各自的宽度的大小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隔板部70能够使其妨碍空气流的喷出的部分比空气流喷出的部分大。由此,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且能够进行纱线端20a的引出。
此外,在根据卷绕条件及/或零件的配置等而需要增加空气流的流量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6B或图6C等的构成。
在图6B所示的例子中,仅在隔板部7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有突出部71,剩余的部分成为切缺72。该突出部71是为了防止喷出的空气沿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泄漏而设置的。
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突出部71和切缺72交替地形成。但是,在图6C所示的例子中,各突出部71的宽度(d1)比切缺72的宽度(d2)小这点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此外,隔板部7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所示的例子,能够适当变更。
这样,通过适当设定突出部71的宽度和切缺72的宽度,纱线引出装置28能够消耗合适的流量同时进行纱线端20a的引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上形成有狭缝28a。纱线引出装置28从该狭缝28a沿将卷装30的纱线端20a从该卷装30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狭缝28a以产生沿不存在相对的壁面的外壁面(具体来说为弯曲部63及平坦部64)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式形成。
由此,由于从狭缝28a喷出的空气流沿纱线引出装置28的外壁面流动,所以,能够容易使空气流流动的部分和卷装30接近。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同时可靠地引出纱线端20a。
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在将从狭缝28a喷出的空气流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在与狭缝28a相比的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外壁面具有弯曲部63。
由此,由于能够使空气流沿弯曲的部分流动,所以,能够利用沿弯曲部63流动的空气流,可靠地从卷装30引出纱线端20a。
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具有主体部60、罩部80、隔板部70。主体部60具有外壁面,并形成有开放部65。罩部80安装在主体部60上。隔板部70以封闭开放部65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且隔板部70在罩部80和主体部60之间形成狭缝28a。
由此,由于能够仅通过组装上述的零件形成狭缝28a,所以,能够简单地形成狭缝。另外,该纱线引出装置28的狭缝28a和供空气流流动的外壁面都形成于主体部60,因此与专利文献3等不同,喷出空气流的部分不突出。因此,喷出的空气流不会在壁面弹回,所以,能够有效地活用空气流。
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中,在隔板部70上形成有切缺72。空气流从切缺72向外部喷出。
由此,能够防止空气流过剩地被喷出,所以能够抑制空气流的流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中,隔板部70中的妨碍空气流的喷出的部分(突出部71的宽度的合计)比供空气流喷出的部分(切缺72的宽度的合计)大。
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为了引出纱线端20a而使用的空气流的流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纱线引出装置28中,罩部80为板状部件。罩部80上形成有倾斜部81,该倾斜部81随着接近狭缝28a,板厚变薄。
由此,由于能够将周围的空气引入喷出的空气流,所以,能够以较少的流量可靠地将纱线端20a从卷装30引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上述的构成还能够以例如以下的方式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中,每个纱线卷绕单元10具有接纱装置14,但还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即在纱线卷绕单元10配列的方向上追加能够移动的作业台车,该作业台车具有接纱装置14。该情况下,纱线引出装置28所引出的纱线20被向作业台车的接纱装置14供给。
上述实施方式中,卷绕部18通过形成在接触罗拉29上的横动槽使纱线20横动。代替这种结构,还可以利用没有形成横动槽的接触罗拉,并通过与该接触罗拉独立设置的横动装置使纱线20横动。
不限于纱线引出装置28所引出的纱线20向接纱装置14供给的构成。另外,对于纱线引出装置28引出的纱线20,还可以不通过装置而通过操作员进行输送。
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圆筒形状的卷装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于例如端面为锥形的卷装及/或圆锥状的卷装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另外,无需使纱线的移动方向在机台高度方向上大致朝上,还可以例如大致朝下。
本发明不限于自动络纱机,还能够适用于倒卷机及精纺机(例如空气纺织机、自由端气流纺织机)等其他的纱线卷绕机。因此,还能够适用于例如每个卷绕单元设有接纱装置的精纺机。

Claims (14)

1.一种纱线引出装置,是形成有狭缝、且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以产生沿外壁面流动的所述空气流的方式形成,其中,所述外壁面不存在相对的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狭缝喷出的所述空气流所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
在与所述狭缝相比的所述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外壁面沿从所述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3.一种纱线引出装置,是形成有狭缝、且从该狭缝沿将卷装的纱线从该卷装引出的方向喷出空气流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以产生沿外壁面流动的所述空气流的方式形成,
在将从所述狭缝喷出的所述空气流所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
在与所述狭缝相比的所述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外壁面沿从所述卷装远离的方向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狭缝喷出的所述空气流所流动的方向称作空气流方向时,
在与所述狭缝相比的所述空气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所述外壁面具有弯曲部。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主体部,其具有所述外壁面,且形成有开放部;
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上的罩部;
隔板部,以封闭所述开放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且所述隔板部在所述罩部和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所述狭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隔板部上形成有切缺,
所述空气流从所述切缺向外部喷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部具有与所述切缺并排形成的突出部,
所述隔板部中的通过所述突出部妨碍所述空气流的喷出的部分比从所述切缺喷出所述空气流的部分大。
8.如权利要求5~7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为板状部件,
在所述罩部上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随着距所述狭缝的距离接近,板厚变薄。
9.如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暂时蓄留向所述狭缝供给的所述空气流的空气蓄留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蓄留部被设在与所述狭缝分离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为了根据所述卷装的卷绕粗细来调整与该卷装的距离而对设置位置进行调整的调整部。
12.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
将纱线卷绕而形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从所述卷装引出所述纱线的权利要求1到11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引出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纱线引出装置独立设置、且对所述纱线引出装置所引出的所述纱线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供给被卷绕于所述卷装的所述纱线的喂纱部,
在所述喂纱部和所述卷装之间的所述纱线成为断纱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纱线引出装置喷出空气流。
CN201310692919.7A 2012-12-27 2013-12-17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Active CN103896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5714 2012-12-27
JP2012285714A JP2014125348A (ja) 2012-12-27 2012-12-27 糸引出し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6109A true CN103896109A (zh) 2014-07-02
CN103896109B CN103896109B (zh) 2018-05-25

Family

ID=49513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2919.7A Active CN103896109B (zh) 2012-12-27 2013-12-17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49516B1 (zh)
JP (1) JP2014125348A (zh)
CN (1) CN1038961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179A (zh) * 2015-04-06 2017-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供纱筒管纱头引导装置以及筒管准备系统
CN109384098A (zh) * 2017-08-09 2019-02-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09468743A (zh) * 2018-12-13 2019-03-15 嘉兴市梦钰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的喷气式防回卷装置及防回卷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6204A (ja) * 2015-05-21 2016-12-2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DE102017009728A1 (de) * 2017-10-19 2019-04-25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vorrichtung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4772A (en) * 1963-07-03 1967-07-05 Reiners Walter Winding machines
DE2426724B1 (de) * 1974-06-01 1975-07-03 Palitex Project Co Gmbh Vorrichtung zur Erleichterung des Abloesens des auf die Auflaufspule aufgewickelten Fadenendes durch Rueckdrehen der Auflaufspulen einer Aufwaertszwirn -oder Spulmaschine
JPH04213563A (ja) * 1990-02-22 1992-08-04 W Reiners Verwalt Gmbh 綾巻きボビン捲成機
JPH04246072A (ja) * 1991-01-30 1992-09-02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
JPH06219649A (ja) * 1992-12-12 1994-08-09 W Schlafhorst Ag & Co 繰り出しボビンの糸始端部を吸い込む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H08245081A (ja) * 1995-03-08 1996-09-24 Murata Mach Ltd サクションマウス
JP2000177933A (ja) * 1998-12-16 2000-06-27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の作業台車
US6272831B1 (en) * 1998-08-31 2001-08-1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end retriev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cart mounting the same
CN102275776A (zh) * 2010-05-21 2011-12-14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55101A (ja) 2007-12-27 2009-07-16 Murata Mach Ltd 巻取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ワインダ
CH699278A2 (de) * 2008-07-31 2010-02-15 Rieter Ag Maschf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eines laufenden Fadens auf eine Spu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74772A (en) * 1963-07-03 1967-07-05 Reiners Walter Winding machines
DE2426724B1 (de) * 1974-06-01 1975-07-03 Palitex Project Co Gmbh Vorrichtung zur Erleichterung des Abloesens des auf die Auflaufspule aufgewickelten Fadenendes durch Rueckdrehen der Auflaufspulen einer Aufwaertszwirn -oder Spulmaschine
JPH04213563A (ja) * 1990-02-22 1992-08-04 W Reiners Verwalt Gmbh 綾巻きボビン捲成機
JPH04246072A (ja) * 1991-01-30 1992-09-02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
JPH06219649A (ja) * 1992-12-12 1994-08-09 W Schlafhorst Ag & Co 繰り出しボビンの糸始端部を吸い込む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H08245081A (ja) * 1995-03-08 1996-09-24 Murata Mach Ltd サクションマウス
US6272831B1 (en) * 1998-08-31 2001-08-14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end retrieving device and operating cart mounting the same
JP2000177933A (ja) * 1998-12-16 2000-06-27 Murata Mach Ltd 紡績機の作業台車
CN102275776A (zh) * 2010-05-21 2011-12-14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179A (zh) * 2015-04-06 2017-09-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供纱筒管纱头引导装置以及筒管准备系统
CN109384098A (zh) * 2017-08-09 2019-02-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09384098B (zh) * 2017-08-09 2021-10-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拉出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09468743A (zh) * 2018-12-13 2019-03-15 嘉兴市梦钰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的喷气式防回卷装置及防回卷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9516A2 (en) 2014-07-02
EP2749516B1 (en) 2016-05-11
EP2749516A3 (en) 2014-07-23
JP2014125348A (ja) 2014-07-07
CN103896109B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9806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备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300317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3003177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759062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JP5787719B2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作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部
CN103896109A (zh) 纱线引出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1654200B (zh) 纤维机械
CN10257465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3443005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CN105384005A (zh) 纱线卷绕装置以及纱线卷绕机
CN101659361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具有该纱线卷绕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03420226A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CN102574655B (zh) 纱线卷绕装置
US5553799A (en) Auxiliary yarn releasing apparatus
CN105383999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202924473U (zh) 纱线卷绕装置
JP2018177529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CN103482413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4944221A (zh) 纱管存放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3014937A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103429515A (zh) 纱线卷绕装置
JP2018177530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
CN103625981A (zh) 纱线卷绕单元及纱线卷绕机
CN103848286A (zh) 纱线卷绕机
CN104129679A (zh) 纱线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