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0990A -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0990A
CN103890990A CN201280047036.4A CN201280047036A CN103890990A CN 103890990 A CN103890990 A CN 103890990A CN 201280047036 A CN201280047036 A CN 201280047036A CN 103890990 A CN103890990 A CN 103890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layer
emitting medium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70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野康刚
大內琢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0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0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使用凸版印刷法形成稳定的有机发光介质层、并且图案形成精度、膜厚均匀性和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具备:基板(2);设置于基板(2)上的第一电极层(3)、设置于第一电极层(3)上并通过通电来发光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设置于有机发光介质层(5)上并通过在与第一电极(3)之间施加电压来对有机发光介质层(5)通电的第二电极(6)。并且,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至少一层通过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作为非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来形成。另外,高分子材料和低分子材料的混合比率在重量比为0.05:1至0.5:1的范围内设定。

Description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EL(电发光)元件是通过使电流在导电性的有机发光层内流通、使注入该有机发光层的电子与空穴重新结合、在该重新结合时使构成有机发光层的有机发光材料发光的元件。为了使电流在有机发光层内流通并且将光向外部取出,在有机发光层的两侧设置透明电极和对置电极。更具体而言,有机EL元件通常在透明的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层,在透明电极层上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在有机发光介质层上形成对置电极层来构成,透明电极被作为阳极利用,对置电极被作为阴极利用。
有机发光介质层通过层叠多个层叠体结构层而形成,在所述多个层叠体结构层中,包含由有机发光材料构成的有机发光层。另外,例如,包含空穴输送层、空穴注入层、电子输送层等。
最近,有机发光介质层的有机发光层、空穴输送层通过重量平均分子量高、易于溶解于溶剂的高分子材料形成。由此,使用大气压下的旋转涂布法等湿式涂布法、凸版印刷法或凸版反转胶版印刷法、喷墨法等印刷法,能够形成各层,实现降低制造设备的成本的降低和生产力的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至4)。特别地,使用将橡胶或其他的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感光性树脂版的凸版印刷法在不会损伤转印对象物,将有机发光介质层以均匀的膜厚、高精度地图案化的方面优异(参照专利文献5),另外,有时特别地将聚苯乙烯、聚乙烯咔唑作为高分子材料的粘度调整剂来使用(参照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72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62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41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6729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55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6-318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有机发光介质层所使用的低分子材料具有高分子材料以上的发光效果、寿命,要求替代高分子材料。但是,存在着在上述的有机EL元件制造方法中无法使用低分子材料这样的问题。这是由于当将低分子材料进行墨水化时,在使用凸版印时刷法时,粘度过低,因此不适合凸版印刷法。
为了将低分子材料应用于凸版印刷法,需要增加将低分子材料溶解于溶剂中的墨水的粘度。存在在溶剂中使用粘度高的高沸点溶剂的方法,但能够使用的溶剂的范围窄,从功能性材料的溶解度的方面而言是不利的。另外,由低分子材料形成的薄膜不稳定,有时由于在有机EL元件的驱动中产生的热而结晶化或凝聚。此外,已知即使不使有机EL元件发光而仅仅进行保管也会进行结晶化或凝聚。
另外,作为使用粘度调整剂的技术,即使特别地将聚苯乙烯、聚乙烯咔唑作为高分子材料的粘度调整剂来使用,也依然难以确保将低分子材料应用于凸版印刷法的墨水粘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凸版印刷法形成稳定的有机发光介质层,图案形成精度、膜厚均匀性和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机EL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板;第一电极层,其设置于基板上;有机发光介质层,其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通过通电来发光;以及第二电极,其设置于有机发光介质层上,通过在与第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对有机发光介质层通电,有机发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由混合物形成,混合物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作为非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低分子材料由有机发光材料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材料的混合比率设定在重量比为0.05:1至0.5:1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高分子材料由非导电性聚合物构成。
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设置第一电极层,在第一电极层上设置通过通电发光的有机发光介质层,在有机发光介质层上,设置通过在与第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使有机发光介质层通电的第二电极,通过涂布墨水来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墨水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作为非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低分子材料使用有机发光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墨水中所包含的高分子材料的浓度设定在0.0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高分子材料使用非导电性聚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凸版印刷法来涂布墨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效果,在驱动有机EL元件的过程中产生的发热不会引起材料的凝聚,从而能够形成稳定的有机发光介质层。
另外,根据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包含低分子材料、以及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的墨水,通过凸版印刷法,能够制造图案形成精度、膜厚均匀性和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机EL元件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EL元件1是具有所谓的无源矩阵构造的有机EL元件的一个例子。有机EL元件1包括:透明性基板2;在该透明性基板2的一面上形成有多个的阳极3(像素电极层);划分各阳极3之间的隔壁4;层叠在阳极3上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以及层叠在有机发光介质层5上并与阳极3对置配置的阴极6(对置电极层)。
透明性基板2是支承阳极3、有机发光介质层5、阴极6的基板,由玻璃基板、塑料制的薄膜、或者片材构成。作为塑料制的薄膜,能够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环烯聚合物、聚酰胺、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
另外,在透明性基板2的没有形成阳极3的另一面(在图1中,下表面)上,也可以层叠陶瓷蒸镀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等其他的气体阻隔性薄膜。当是底部发光型有机EL元件时,需要使用透光性基板,但当是顶部发光型有机EL元件时,不限于透光性基板。
阳极3构成第一电极。阳极3以带状空出一定间隔地形成在透光性基板2上,层厚是0.05μm以上且0.2μm以下。另外,当是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元件时,阳极3如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那样由在可见光区域中具有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在透明性基板2的一面上蒸镀,或者通过喷溅法成膜之后,通过使用具有规定的开口形状的掩膜的蚀刻来形成该阳极3。
另外,作为阳极3,除了ITO之外,还能够使用IZ0(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锌复合氧化物、锌铝复合氧化物等金属复合氧化物、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将辛酸铟或乙酰丙酮铟等前驱体涂布于透明性基板2上之后、利用热分解形成氧化物的涂布热分解法等来形成该阳极3。
为了防止在各阳极3上形成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相互混合,在位于相邻的阳极3之间的透光性基板2上形成隔壁4,隔壁4的高度例如是2μm。另外,隔壁4以与阳极3的周边部分离的方式形成。并且,该隔壁4由正型或者负型的感光性树脂构成,通过在透光性基板2上使用旋转涂布、刮棒涂布、辊式涂布、模具涂布、凹版印刷涂布等涂布方法涂布感光性树脂之后,使用光刻技术图案化成规定的形状来形成。在此,作为可应用为隔壁4的感光性树脂,能够列举出聚酰亚胺类、丙烯酸树脂类、酚醛树脂类等。
有机发光介质层5是层叠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的单层膜、或者多个层叠体结构层而形成的。例如,当是多个层叠体结构层时,包含有空穴输送层7、有机发光层8、以及电子输送层9。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有机EL元件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结构不限于图示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根据需要,有时划分空穴或电子注入功能,或者插入阻止空穴或电子的输送的层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是指包含有机发光材料的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层中的至少一层通过具备由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不具有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所形成的层,从而得到图案形成精度和膜厚均匀性、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另外,更优选地,低分子材料是有机发光材料。在此,低分子是指处于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00以上、且3000以下的范围,优选低分子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处于该范围,但如果不具有重复构造,则重量平均分子量也可以不在该范围内。
在图1所示的具体的例子中,有机发光介质层5是包含空穴输送层7、有机发光层8、以及电子输送层9这三层的物质。另外,所述各层的厚度是任意的,在10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即可,更优选是30以上且100nm以下的范围。
在此,作为有机发光介质层5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是不与进行混合的低分子材料发生反应的材料,优选处于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范围的材料,更优选地,重量平均分子量为150万以上且1000万以下。也可以是将不同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的高分子混合后的材料,当将不同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的高分子混合时,也可以混合重量平均分子量不在上述的范围的材料,但优选至少包含一种以上具有上述范围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的高分子。当高分子材料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小于150万时,存在当使用凸版印刷法涂布时墨水的粘度不足、成膜时发生膜缺陷或不均等而不能形成稳定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情况。另一方面,当重量平均分子量大于2500万时,存在墨水的粘度过高而不能通过凸版印刷法进行涂布的情况、或膜厚过厚导致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导电率下降从而发光效率下降的情况。
另外,高分子材料和低分子材料的混合比率优选高分子材料:低分子材料的重量比=0.05:1至0.5:1的范围。当重量比在上述范围时,通过高分子的结合效果,能够防止低分子材料的凝聚,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当重量比不足0.05:1时,低分子材料发生凝聚,因此,有机发光介质层5不能均匀地成膜,当重量比大于0.5:1时,膜厚变得过厚导致发光效率降低。另外,上述比率的低分子材料的重量表示使上述的主要材料和掺杂材料相加的重量。
另外,高分子材料优选使用非导电性高分子。例如,能够列举出聚苯乙烯、PMMA、聚碳酸酯等。当使用导电性高分子时,载体被优先注入导电性高分子,无益于低分子材料地在有机发光介质层内移动,由此发光效率降低,但通过使用非导电性高分子,载体被优先注入低分子材料中,因此能够提高发光效率。
另外,在此,非导电性是指载体移动率小于10-7cm2/Vs,作为非导电性高分子,优选使用载体移动率小于10-7cm2/Vs的高分子,但使用载体移动率比低分子材料的载体移动率低的高分子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因此,当是比低分子材料低的载体移动率时,也可以使用10-7cm2/Vs以上的高分子。
作为形成机发光介质层5的墨水所使用的溶剂,能够使用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异丙苯、苯甲醚、甲基苯甲醚、聚伞花素、四氢化萘、环己基苯、甲基萘、环己酮、环己基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水、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甲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单独的溶剂、或者它们的混合溶剂。
另外,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墨水中包含的高分子材料的浓度在0.0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的范围即可,优选在0.3重量%以上3重量%以下。这样,通过使浓度为0.0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使用凸版印刷法,能够在不引起墨水的滴下的情况下,以均匀的膜厚高精度地转印图案。
本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介质层5中的至少一层通过凸版印刷法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的墨水粘度优选为2mPa·s以上、且120mPa·s以下。当墨水粘度小于2mPa·s时,发生由于墨水的流动性导致墨水向不需要的部位附着引起膜厚不均一、或由凹陷引起的不均。另外,当墨水粘度高于120mPa·s时,由于墨水的校平不足,发生膜厚不均一或不均。作为其他的形成方法,根据所使用的材料,能够使用旋转涂布、刮棒涂布、导线涂布、狭缝涂布、喷涂、淋涂、流涂、凸版反转胶版印刷、喷墨法等湿式法、电阻加热蒸镀法、电子束蒸镀法、反应性蒸镀法、离子电镀法、喷溅法等蒸镀法。
空穴输送层7具有使从阳极3注入的空穴向阴极6的方向前进、防止电子一边通过空穴一边向阳极3的方向前进的功能。
作为空穴输送层7所使用的空穴输送材料的例子,能够从铜酞菁,四(叔丁基)铜酞菁等金属酞菁类以及非金属酞菁类、喹吖酮化合物,1,1-双(4-二-对-甲苯基氨基苯基)环已烷、N,N’-二苯基一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_4,4’-二胺等芳香族胺类低分子空穴注入输送材料、或聚苯胺、聚噻吩、聚乙烯咔唑、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和聚苯乙烯磺酸的混合物等高分子空穴输送材料、噻吩低聚物材料、Cu2O、Cr2O3、Mn2O3、FeOx(x~0.1)、NiO、CoO、Pr2O3、Ag2O、MoO2、Bi2O3、ZnO、TiO2、SnO2、ThO2、V2O5、Nb2O5、Ta2O5、MoO3、WO3、MnO2等无机材料、其他已有的空穴输送材料中选择。
有机发光层8是通过施加电压以红色、绿色、或者蓝色中的任何颜色发光的功能性材料。作为有机发光层8所使用的低分子材料,能够使用9,10-二芳基蒽衍生物、芘、晕苯、二萘嵌苯、红荧烯、1,1,4,4-四苯基丁二烯、三(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三(4-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双(8-羟基喹啉)锌络合物、三(4-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三(4-甲基-5-氰基-8-羟基喹啉)铝络合物、双(2-甲基-5-三氟甲基-8-羟基喹啉)[4-(4-氰基苯基)苯酚]铝络合物、双(2-甲基-5-氰基-8-羟基喹啉)[4-(4-氨基苯基)苯酚]铝络合物、三(8-羟基喹啉)钪络合物、双[8-(对甲苯磺酰基)氨基喹啉]锌络合物、以及镉络合物、1,2,3,4-四苯基环戊二烯、聚-2,5-二庚氧基-对-亚苯基乙烯基等。特别地,作为发出绿色光的像素所使用的低分子发光材料,能够使用2,2',2″-(1,3,5-苯三基)三(1-苯基-1H-苯并咪唑)(TPBi)作为主要材料,能够使用三(2-(p-甲苯基)吡啶)铱III(Ir(mppy)3)作为掺杂材料。
作为电子输送层9所使用的电子输送材料,能够使用2-(4-联苯基)-5-(4-t-丁基)-1,3,4-恶二唑、2,5-双(1-萘基)-1,3,4_恶二唑,恶二唑衍生物或双(10-羟基苯[h]羟基喹啉)铍络合物、三唑化合物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这些电子输送材料中少量地掺杂钠、钡、锂等功函数低的碱金属、碱土类金属,来作为电子注入层。
阴极6与阳极3相同,在有机发光介质层5上在其长度方向与阳极3的长度方向在俯视时正交的方向上以带状空出一定间隔地形成。作为阴极6,与有机发光层的发光特性相匹配地,使用锂、镁、钙、镱、铝等金属单体或它们与金、银等稳定金属的合金、或多层体。另外,还能够使用铟、锌、锡等导电性氧化物。这些材料通过通常的电阻加热、EB加热等真空蒸镀或喷溅法等来形成。
在此,说明了在透明性基板2侧配置阳极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在透明性基板2侧配置阴极作为第一电极的结构。
(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如上的结构的有机EL元件1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透光性基板2上形成作为第一电极的阳极3。该工序在透光性基板2上的整个表面上使用喷溅法形成ITO膜,进一步,通过光刻技术进行曝光、显影,使用光刻胶覆盖被残留作为阳极3的主要部分,并且使用氯化铁溶液对不需要的部分进行蚀刻并除去ITO膜。如此,形成间隔规定的间隔地配置的带状的阳极3。
接着,在各阳极3之间形成隔壁4。该工序在透光性基板2或者阳极3上涂布光刻胶,通过光刻技术进行曝光、显影,使光刻胶残留在各阳极3之间。之后,通过进行烘烤,使光刻胶硬化。
之后,使用图2所示的凸版印刷装置12,在阳极3上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5。如前所述,对形成有机发光介质层5的至少一层使用将高分子和低分子材料混合得到的墨水。该凸版印刷装置12具有收容混合墨水的墨水罐13、被供给墨水的墨水腔14、网纹辊15、在表面设置有凸版16的印版滚筒17。
然后,从收容有混合墨水的墨水罐13向墨水腔14供给墨水,在网纹辊15的表面上涂布墨水。接着,在凸版16上转移涂布于网纹辊15的表面的墨水,将该墨水转印在阳极3上。
接着,阴极6通过电阻加热蒸镀法等蒸镀法被蒸镀形成在有机发光介质层5上。最后,为了保护这些阳极3、有机发光介质层5、以及阴极6免受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分,填充树脂层10,使用密封基板11覆盖,进行密封,从而制造有机EL元件1。
(作用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有机EL元件1、以及有机EL元件1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印刷法使用低分子材料,从而能够在不降低发光效率的情况下使有机发光介质层稳定化。
关于上述的结构,针对具有无源矩阵构造的有机EL元件进行了说明,但还能够构成为具有所谓的有源矩阵构造的有机EL元件。当是有源矩阵构造时,阳极3形成为针对每个像素被隔壁划分的像素电极层,电子输送层9以及阴极6成为在元件整个表面上形成的对置电极层。另外,为了使各个像素尽可能占有大的面积,划分像素的隔壁覆盖像素电极层的端部,形成为以最短距离划分各像素电极层的格子状。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以及比较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作为透光性基板2,使用厚度为0.7mm,一边为100mm的四方的玻璃,以120μm的间隔形成宽度80μm、厚度0.15μm的带状的阳极3。在此,阳极3的表面粗糙度Ra在由150μm2构成的任意的面内为20nm。另外,隔壁4的与透光性基板2接触的下端的宽度为30μm,上端的宽度为5μm,高度为1μm,剖面大致为梯形。
在此,隔壁4通过在基于光刻技术的显影之后,进行大约150℃、60分钟的烘烤来形成。另外,空穴输送层7通过使用聚对二甲苯衍生物作为空穴输送材料将其溶解于二甲苯,通过旋转涂布法涂布浓度为0.5重量%的分散液,并使其干燥来形成。
作为发出绿色的光的像素所使用的低分子发光材料,有机发光层8使用2,2',2"-(1,3,5-苯三基)三(1-苯基-1H-苯并咪唑)(TPBi)作为主要材料,使用三(2-(p-甲苯基)吡啶)铱III(Ir(mppy)3)作为掺杂材料,并将该低分子发光材料和作为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来使用的聚苯乙烯混合。有机发光墨水中的聚苯乙烯、TPBi以及Ir(mppy)3的混合重量比率为聚苯乙烯:TPBi:Ir(mppy)3=0.20:0.94:0.06,即,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发光材料的混合比率是0.20:1.0。聚苯乙烯(Aldrich公司制)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80万。
接着,将该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和低分子有机发光材料的混合物溶解于苯甲醚形成为2重量%的墨水的溶液通过凸版印刷法涂布于空穴输送层7上。此时,使用与600线/英寸的网纹辊、以及像素的间距对应的感光性树脂版。之后,在150°C、30分钟、惰性气体的气氛下进行干燥,得到厚度70nm的有机发光层8。最后,作为阴极通过蒸镀来形成LiF:Al=0.5nm:150nm。之后,将密封基板粘合而得到有机EL元件1。
对如此制造的有机EL元件1的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能够得到效率30cd/A、色度(0.33、0.62)的均匀的发光。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使用作为一般的统计方法的3σ法,将σ作为标准偏差时的膜厚的误差的值3σ是10nm。
(实施例2)
作为高分子材料,除了由重量平均分子量1000万的聚苯乙烯(Polysciences公司制)形成的方面之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有机EL元件1,对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得到效率30cd/As、色度(0.33、0.62)的均匀的发光。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膜厚的误差的值3σ是1Onm。
(实施例3)
作为高分子材料,除了由重量平均分子量2000万的聚苯乙烯(Polysciences公司制)形成的方面之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有机EL元件1,对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得到效率20cd/A、色度(0.33、0.62)的均匀的发光。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膜厚的误差的值3σ是13nm。
(实施例4)
除了设有机发光墨水中的聚苯乙烯、TPBi以及Ir(mppy)3的混合重量比率为聚苯乙烯:TPBi:Ir(mppy)3=0.08:0.94:0.06,即,设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发光材料的混合重量比率为0.08:1.0的方面以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有机EL元件1,对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得到效率30cd/A、色度(0.33、0.62)的均匀的发光。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膜厚的误差的值3σ是12nm。
(实施例5)
除了设有机发光墨水中的聚苯乙烯、TPBi以及Ir(mppy)3的混合重量比率为聚苯乙烯:TPBi:Ir(mppy)3=0.46:0.94:0.06,即,设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与低分子发光材料的混合重量比率为0.46:1.0的方面以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有机EL元件1,对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得到效率30cd/A、色度(0.33、0.62)的均匀的发光。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膜厚的误差的值3σ是11nm。
(比较例1)
除了不混合高分子材料、仅使用低分子材料形成之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形成有机发光层8的结果,线图案变得过大而向相邻的像素伸出。另外,只能够得到2Onm左右的膜厚。
接着,设置电子输送层9和阳极3来制作有机EL元件1。对有机EL元件1的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虽然以5V来发光,但只发出40cd/m2左右的光,又立即短路。发光也不均匀。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3σ的值大小为20nm,确认到显著的膜厚差。
(比较例2)
作为高分子材料,除了通过重量平均分子量100万的聚苯乙烯(Aldrich公司制)形成之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形成有机发光层8的结果,虽然看不到向相邻的像素的伸出,但线图案的直线性差。
接着,设置电子输送层9和阳极3,制造出有机EL元件1。对有机EL元件1的阳极3、以及阴极6施加电压的结果,产生发光不均。
测量该元件的有机发光层8的膜厚的结果,3σ的值大小为20nm,确认到显著的膜厚差。
(比较例3)
作为高分子材料,除了使用重量平均分子量3000万的聚苯乙烯(Polysciences公司制)形成之外,在与上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形成有机发光层8的结果,无法得到线图案的直线性。
(比较例4)
除了设有机发光墨水中的聚苯乙烯、TPBi以及Ir(mppy)3的混合重量比率为聚苯乙烯:TPBi:Ir(mppy)3=0.85:0.94:0.06,即,设非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和低分子发光材料的混合重量比率为0.85:1.0的方面以外,在与前述的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形成有机发光层8的结果,无法得到线图案的直线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过凸版印刷法将低分子材料形成作为有机光介质层,图案形成精度、膜厚均匀性和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有机EL元件
2透光性基板
3阳极(像素电极、第一电极)
4隔壁
5有机发光介质层
6阴极(对置电极、第二电极)
7空穴输送层
8有机发光层
9电子输送层
10树脂层
11密封基板
12凸版印刷装置
13墨水罐
14墨水腔
15网纹辊
16凸版
17印版滚筒

Claims (9)

1.一种有机EL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
第一电极层,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有机发光介质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上,通过通电来发光;以及
第二电极,其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上,通过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对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通电,
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由混合物形成,所述混合物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作为非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材料由有机发光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与所述低分子材料的混合比率设定在重量比为0.05:1至0.5:1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由非导电性聚合物构成。
5.一种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上设置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设置通过通电来发光的有机发光介质层,
在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上,设置通过在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使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通电的第二电极,
通过涂布墨水来形成所述有机发光介质层的至少一层,所述墨水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50万以上且2500万以下的高分子材料、以及作为非重复构造的至少一种低分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材料使用有机发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墨水中所包含的所述高分子材料的浓度设定在0.05重量%以上、且10重量%以下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使用非导电性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凸版印刷法涂布所述墨水。
CN201280047036.4A 2011-09-28 2012-09-14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8909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3175 2011-09-28
JP2011-213175 2011-09-28
PCT/JP2012/005917 WO2013046592A1 (ja) 2011-09-28 2012-09-14 有機el素子、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0990A true CN103890990A (zh) 2014-06-25

Family

ID=47994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7036.4A Pending CN103890990A (zh) 2011-09-28 2012-09-14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40977B2 (zh)
JP (1) JP6083381B2 (zh)
KR (1) KR20140084072A (zh)
CN (1) CN103890990A (zh)
TW (1) TWI545820B (zh)
WO (1) WO20130465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91926B (zh) * 2013-12-06 2015-07-11 Zhangjiagang Kangde 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A super stereoscopic vision separation element
TWI491925B (zh) * 2013-12-06 2015-07-11 Zhangjiagang Kangde Xin Optronics Material Co Ltd A super stereoscopic vision separation ele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692A (zh) * 2002-06-28 2004-01-21 ����Sdi��ʽ���� 使用高和低分子发光物质的混合物作为发光物质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20060257686A1 (en) * 2005-05-13 2006-11-16 Takahisa Shimizu Functional ink for relief printing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0093175A (ja) * 2008-10-10 2010-04-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1625B2 (ja) 1997-07-02 2004-07-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
DE19812258A1 (de) * 1998-03-20 1999-09-23 Bayer Ag Elektrolumineszierende Anordnungen unter Verwendung von Blendsystemen
JP2001155858A (ja) 1999-11-24 2001-06-08 Sharp Corp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
US6582504B1 (en) 1999-11-24 2003-06-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ating liquid for forming organic EL element
JP2002170667A (ja) * 2000-11-30 2002-06-14 Hitachi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017248A (ja) 2001-06-27 2003-01-17 Sony Corp 電界発光素子
EP1285957A3 (en) * 2001-08-20 2005-12-21 TDK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its preparation
EP1456036B1 (en) * 2001-12-20 2008-07-16 Add-Vision, Inc. Screen printable 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 ink
JP2004296226A (ja) 2003-03-26 2004-10-21 Tsuchiya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TW200530373A (en) 2003-12-12 2005-09-16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mer an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ing said polymer
JP4736471B2 (ja) * 2004-02-26 2011-07-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高分子化合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高分子発光素子
US8119204B2 (en) 2007-04-27 2012-02-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m form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JP5053165B2 (ja) 2008-04-30 2012-10-17 日本放送協会 インク組成物、有機el素子の作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692A (zh) * 2002-06-28 2004-01-21 ����Sdi��ʽ���� 使用高和低分子发光物质的混合物作为发光物质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20060257686A1 (en) * 2005-05-13 2006-11-16 Takahisa Shimizu Functional ink for relief printing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0093175A (ja) * 2008-10-10 2010-04-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046592A1 (ja) 2015-03-26
US20140231792A1 (en) 2014-08-21
WO2013046592A1 (ja) 2013-04-04
TW201332175A (zh) 2013-08-01
TWI545820B (zh) 2016-08-11
JP6083381B2 (ja) 2017-02-22
KR20140084072A (ko) 2014-07-04
US9040977B2 (en) 2015-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3041B (zh) 有机el元件
CN102484925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JP2007095343A (ja) 印刷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CN102440074A (zh) 发光装置
EP2334150A1 (en) Ink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459521A (zh) 油墨组合物和使用该油墨组合物的有机el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27953A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9793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显示装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2770980B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32179A (zh) 有機電激發光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1982016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照明装置
CN102113412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JP201321116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02754529A (zh)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130111547A (ko) 인쇄용 볼록판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유기 el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CN102823326B (zh) 发光装置
JP2010073579A (ja) 有機el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塗布装置
CN103890990A (zh) 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2771187A (zh) 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9378409B (zh)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13211102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57668A (ja)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99612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78783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显示装置
KR20200026057A (ko) 도포형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