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7975B -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7975B
CN103887975B CN201310705949.7A CN201310705949A CN103887975B CN 103887975 B CN103887975 B CN 103887975B CN 201310705949 A CN201310705949 A CN 201310705949A CN 103887975 B CN103887975 B CN 1038879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tarting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constan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59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7975A (zh
Inventor
中野利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ke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ke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e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en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8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7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7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7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an adequate voltage to the control circuit of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该开关电源装置具有:控制开关元件(Q10)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电路(3a);和对在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Vcc)供给到控制电路(3a)的第2整流平滑电路(二极管D10、电容器C10),且具备起动电路(1a),在电源电压(Vcc)为低于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停止电压Voff)的第1阈值电压(V1)以下的情况和超过起动电压(Von)的情况下,将第1恒流(Ia)作为起动电流(Ist)供给到控制电路(3a),并且在电源电压(Vcc)超过第1阈值电压(V1)且为起动电压(Von)以下的情况下,将大于第1恒流(Ia)的第2恒流(Ib)作为起动电流(Ist)供给到控制电路(3a)。

Description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接通断开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进行电力变换的开关电源装置,特别涉及由恒流电路构成了起动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所述起动电路向控制开关动作的控制电路供给起动电流。
背景技术
在开关电源装置中,提出了由恒流电路构成起动电路的开关电源装置,所述起动电路在直流电源的接通时,向控制开关动作的控制电路供给起动电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6所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具备:电容器C1;起动电路1;具有一次绕组P1、二次绕组S1和三次绕组P2的变压器T;例如由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Q10;检测在开关元件Q10流过的电流的电阻R10;控制开关元件Q10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电路3;由二极管D11和电容器C11构成的第1整流平滑电路;由二极管D10和电容器C10构成的第2整流平滑电路;以及检测电路7。
电容器C1用对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平滑并输入到开关电源的情况下的平滑电容器等,等效表示安装到开关电源的输入部的电容器。由于电容器C1,即使切断输入到开关电源的直流电源E,电压也不会立即成为零。起动电路1连接在电容器C1的正侧端子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P1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和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之间,始终或断续地施加直流电源E。控制电路3用起动电压Von(例如18V)起动,用停止电压Voff(例如9V)停止。控制电路3通过根据由检测电路7检测到的输出电压Vout使开关元件Q10接通/断开,将输出电压控制为规定的电压。
起动电路1具备:由电阻R1、恒流电路CC1、开关SW1和二极管D1构成的串联电路;以及比较器CP。并且,由电阻R1、恒流电路CC1、开关SW1和二极管D1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容器C1的正侧端子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P1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和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之间。比较器CP的同相输入端子和二极管D1的阴极与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的连接点连接,反相输入端子与基准电源Vr1连接。并且,比较器CP的输出端子与开关SW1的触点连接。比较器CP具有迟滞特性,当反相输入端子变为控制电路3的起动电压Von(例如18V)时输出高电平,在反相输入端子从输出为高电平的状态变为控制电路3的停止电压Voff(例如9V)时输出低电平。
参照图7对这样构成的开关电源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时刻t1输入直流电源E时,在起动电路1中经由电阻R1向恒流电路CC1施加输入电压Vst。此时,由于比较器CP的输出为低电平,因此开关SW1接通。因此,通过恒流电路CC1流过规定的恒流Ic(例如2.5mA)作为起动电流Ist,经由二极管D1对电容器C10充电,从而电容器C10的电压上升。电容器C10的电压被供给到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成为控制电路3的电源电压Vcc。
最初,电源电压Vcc在控制电路3的起动电压Von以下,因此比较器CP的输出为低电平,开关SW1持续接通。当时刻t2的电源电压Vcc达到起动电压Von时,起动控制电路3。在起动控制电路3后,从控制电路3送出驱动信号Drv,开关元件Q10开始接通断开。因此,断续地向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P1施加直流电源E,在二次绕组S1中感应出电压。在二次绕组S1中产生的电压由二极管D11、电容器C11进行整流平滑,并向负载5供给输出电压Vout。供给到负载5的输出电压Vout由检测电路7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将其误差信号输入到控制电路3。控制电路3生成基于误差信号的占空比的驱动信号Drv,使开关元件Q10接通/断开。
此外,在时刻t2电源电压Vcc变为起动电压Von,与此同时,比较器CP的输出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从而开关SW1断开。由此,停止起动电路1对电容器C10的充电,之后将由二极管D10、电容器C10对在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平滑后的直流电压供给到控制电路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840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为了加速控制电路3的起动,并且低成本化,实现了供给电源电压Vcc的电容器C10的小电容化。在将电容器C10小电容化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变为起动不良。即,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源电压Vcc变为起动电压Von的同时,停止起动电路1向电容器C10的充电,在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电压之前的期间内,不向电容器C10进行充电。因此,在将电容器C10小电容化的情况下,伴随控制电路3的起动,电源电压Vcc急剧降低,从而存在低于控制电路3的停止电压Voff,产生起动不良的问题。该情况下,反复控制电路3的起动和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能够在不引起起动不良的情况下将供给电源电压的电容器小电容化的开关电源装置。
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其具有:开关元件,其经由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直流电源连接;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第1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供给到负载;以及第2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三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所述开关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装置具备起动电路,该起动电路在所述电源电压为低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的第1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和超过所述起动电压的情况下,将第1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并且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所述第1阈值电压且为所述起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将大于所述第1恒流的第2恒流作为所述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并且,在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可以将所述第1阈值电压设定得比所述控制电路的停止电压低。
并且,在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中,所述起动电路可以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比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高的第2阈值电压时,伴随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使所述第1恒流降低。
此外,本发明的起动电路设置于开关电源装置,且在直流电源接通时将起动电流供给到控制电路,该开关电源装置具有:开关元件,其经由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第1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供给到负载;以及第2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三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该起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电压为低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的第1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和超过所述起动电压的情况下,将第1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并且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阈值电压且为所述起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将大于所述第1恒流的第2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控制电路的起动后、变压器的三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上升到动作电压之前的电源电压的降低,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动作电压,起到即使将电源电压充电用的电容器小电容化、也不会引起起动不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的电路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的波形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的波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的电路结构图。
图5是示出图4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的波形图。
图6是示出现有的开关电源装置的电路结构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示出图6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的波形图。
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的波形图。
标号说明
1、1a、1b:起动电路
3、3a:控制电路
5:负载
7:检测电路
E:直流电源
C1、C10、C11:电容器
R1~R10:电阻
Q1、Q3、Q4:MOSFET
Q2、Q5:晶体管
D1、D2、D10、D11:二极管
ZD1~ZD4:齐纳二极管
T: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上相同或类似的标号。其中,附图为示意性内容,并非现实情况。并且,附图之间,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具备:电容器C1;起动电路1a;具有一次绕组P1、二次绕组S1和三次绕组P2的变压器T;例如由MOSFET构成的开关元件Q10;检测在开关元件Q10流过的电流的电阻R10;控制开关元件Q10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电路3a;由二极管D11和电容器C11构成的第1整流平滑电路;由二极管D10和电容器C10构成的第2整流平滑电路;以及检测电路7。
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相对于图6所示的以往的开关电源装置,仅起动电路1a和控制电路3a的结构不同,以下仅对起动电路1a和控制电路3a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说明。
起动电路1a具备:电阻R1~R9;齐纳二极管ZD1~ZD3;MOSFET Q1、Q3、Q4;二极管D1;以及晶体管Q2、Q5。由电阻R1、齐纳二极管ZD1、MOSFET Q1、电阻R3、电阻R4和二极管D1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在电容器C1的正侧端子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P1的一端的连接点、和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之间。连接电阻R1和齐纳二极管ZD1的阴极,二极管ZD1的阳极与MOSFET Q1的漏极连接。在MOSFET Q1的漏极/栅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并且,在MOSFET Q1的栅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连接有齐纳二极管ZD2。
此外,在MOSFET Q1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连接有由电阻R3和电阻R4构成的串联电路。并且,将由晶体管Q2和齐纳二极管ZD3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到MOSFET Q1的栅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使得在电阻R4流过的电流变为恒流。晶体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齐纳二极管ZD3的阴极连接。
在电阻R4的两端连连接有由电阻R5和MOSFET Q3构成的串联电路。MOSFETQ3的栅极与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齐纳二极管ZD3的阴极的连接点连接,在MOSFETQ3的栅极/源极之间连接有MOSFET Q4。MOSFET Q4的栅极经由电阻R6与MOSFET Q1的源极连接。
在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连接有由电阻R7和电阻R8构成的串联电路。在电阻R8的端子间连接有晶体管Q5的基极/发射极。晶体管Q5的集电极经由电阻R9与MOSFET Q4的栅极连接。
此外,在晶体管Q5的基极与电阻R8的连接点处,连接控制电路3a的停止信号输出端子OFF。
MOSFET Q1、Q4、电阻R2、R3、R4、R6以及晶体管Q2构成第1恒流电路。在经由电阻R6向MOSFET Q4的栅极施加MOSFET Q1的源极电压时,MOSFET Q4变为接通状态。当MOSFET Q4变为接通状态时,MOSFET Q3被断开,从而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1的阳极。由此,由晶体管Q2的基极/发射极检测电阻R4的电压降,使MOSFET Q1的栅极电压动作,使得电阻R4的电压降恒定。即,在电阻R4流过的电流成为恒流,上述结构成为第1恒流电路。将此时的电流值规定为第1恒流Ia。
通过流过第1恒流,经由二极管D1对电容器C10进行充电,当电源电压Vcc(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之间的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电压V1时,晶体管Q5经由电阻R7和电阻R8接通。另外,将第1阈值电压V1设定为比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例如18V)低、进而比控制电路3a的停止电压Voff(例如9V)低的电压。伴随晶体管Q5的接通,MOSFET Q4的栅极电压经由电阻R9降低,从而断开MOSFET Q4。伴随MOSFET Q4的断开,MOSFET Q3变为接通状态,电阻R4成为与电阻R5的并联电阻连接。此外,齐纳二极管ZD3的电压上升,晶体管Q2经由齐纳二极管ZD3的齐纳电压检测电阻R4和电阻R5的并联电阻的电压降。由此,在电阻R4和电阻R5的并联电阻中的流过的电流成为恒流、且成为大于第1恒流Ia的电流值。将此时的恒流值规定为第2恒流Ib。因此,MOSFET Q1、Q3、电阻R2、R3、R4、R5、晶体管Q2和齐纳二极管D3构成供给第2恒流Ib的第2恒流电路。
另外,齐纳二极管ZD2是如下的保护元件:在上述第1恒流电路和第2恒流电路不进行工作的情况下,为了使得不从MOSFET Q1电流流过过大的电流,对施加到电阻R3和电阻R4的电压进行钳位来进行电流限制。
图2示出了图1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a)示出了输入电压Vst、(b)示出了控制电压Vcc、(c)示出了输出电压Vout、(d)示出了晶体管Q5的接通/断开状态、(e)示出了起动电流Ist、(f)示出了驱动信号Drv。
在时刻t11接通直流电源E时,从直流电源E向电阻R1的输入电压Vst上升。由此,经由电阻R6向MOSFET Q4的栅极施加MOSFET Q1的源极电压,MOSFET Q4变为接通状态,因此开始流过第1恒流Ia作为起动电流Ist。
电容器C10通过第1恒流Ia进行充电,在时刻t12,电源电压Vcc超过第1阈值电压V1时,晶体管Q5接通。当晶体管Q5接通时,起动电流Ist切换为大于第1恒流Ia的第2恒流Ib,通过第2恒流Ib对电容器C10进行充电。
电容器C10通过第2恒流Ib进行充电,在时刻t13,电源电压Vcc超过起动电压Von时,起动控制电路3a。控制电路3a在起动时,输出驱动开关元件Q10的驱动信号Drv,并且从停止信号输出端子OFF输出停止信号来断开晶体管Q5。由此,起动电流Ist再次切换为第1恒流Ia。即,即使在起动控制电路3a后,也从起动电路1a向控制电路3a供给第1恒流Ia。由此,第1恒流Ia充当在从控制电路3a的起动后到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电压为止的期间内消耗的电力,能够缓和伴随控制电路3a的起动的电源电压Vcc的降低。因此,即使在电容器C10的小电容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起动不良的产生。
图3示出了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的图1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a)示出了输入电压Vst、(b)示出了控制电压Vcc、(c)示出了输出电压Vout、(d)示出了晶体管Q5的接通/断开状态、(e)示出了起动电流Ist、(f)示出了驱动信号Drv。
在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在时刻t21接通直流电源E时,从直流电源E向电阻R1的输入电压Vst上升。由此,经由电阻R6向MOSFET Q4的栅极施加MOSFET Q1的源极电压,MOSFET Q4变为接通状态,因此开始流过第1恒流Ia作为起动电流Ist。但是,由于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因此电源电压Vcc不会达到第1阈值电压V1,MOSFET Q4维持在接通状态,在该状态下持续流过小于第2恒流Ib的第1恒流Ia。因此,起动电路1a的损失能够用直流电源E*第1恒流Ist抑制,能够防止起动电路1a的热的损坏。
另外,图8是示出了在以往的开关电源装置中,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的图1的各部分的信号波形和动作波形,(a)示出了输入电压Vst、(b)示出了控制电压Vcc、(c)示出了输出电压Vout、(d)示出了开关SW1的接通/断开状态、(e)示出了起动电流Ist、(f)示出了驱动信号Drv。
在图6所示的以往的开关电源装置中,当在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的状态下,在时刻t31接通直流电源E时,在起动电路1中经由电阻R1向恒流电路CC1施加输入电压Vst,通过恒流电路CC1流过规定的恒流Ic(例如2.5mA)作为起动电流Ist。此处,控制电路3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短路,因此不对电容器C10进行充电,电源电压Vcc不上升而保持为0V。因此,从恒流电路CC1持续流过恒流Ic,起动电路1的损失成为直流电源E的电压Vst×恒流Ic,从而发热增大。由此,起动电路1、开关元件Q10的损失增大,有时会损坏元件。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第1实施方式,是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其具有:经由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P1与直流电源E连接的开关元件Q10;控制开关元件Q10的接通断开的控制电路3a;对在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S1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供给到负载的第1整流平滑电路(二极管D11、电容器C11);以及第2整流平滑电路(二极管D10、电容器C10),其对在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Vcc供给到控制电路3a,在开关电源装置中,具备起动电路1a,该起动电路1a在电源电压Vcc为低于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停止电压Voff)的第1阈值电压V1以下的情况和超过起动电压Von的情况下,将第1恒流Ia作为起动电流Ist供给到控制电路3a,并且在电源电压Vcc超过第1阈值电压V1且在起动电压Von以下的情况下,将大于第1恒流Ia的第2恒流Ib作为起动电流Ist供给到控制电路3a。利用该结构,即使电源电压Vcc超过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也将第1恒流Ia供给到控制电路3a,因此能够抑制在控制电路3a的起动后、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中产生的电压上升到动作电压之前的电源电压Vcc的降低。因此,能够得到稳定的动作电压,即使将电源电压Vcc充电用的电容器C10小电容化,也不会引起起动不良。
此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直流电源E接通时、电源电压Vcc为第1阈值电压V1以下时,起动电路1a流过第1恒流Ia,因此起动电路1a中的损耗较少。并且,当电源电压Vcc超过第1阈值电压V1时,将大于第1恒流Ia的第2恒流Ib供给到控制电路3a,因此控制电路3a的起动加快。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判断电源电压Vcc是否超过了第1阈值电压V1来选择第1恒流Ia或第2恒流Ib的起动电流,因此具有如下效果:即使在控制电路3a的电源输入端子VCC与接地端子GND之间被短路的状态下,起动电路1a也不至于被热损坏。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即使由于未图示的外部控制信号进行的接通断开控制、和输出电压的过电压等异常时等而使得开关电源停止动作,起动电路1a也将第1恒流Ia供给到控制电路3a,因此能够防止电源电压Vcc的降低,能够稳定地维持停止状态。
并且,根据第1实施方式,在变为了起动后的稳定动作时,起动电路1a将第1恒流Ia供给到控制电路3a,因此在负载5为无负载或轻负载时,开关动作成为间歇振荡动作,即使从变压器T的三次绕组P2向电容器C10的充电电流不足,也有补充控制电路3a的电源电压Vcc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4,第2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起动电路1b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开关电源装置的起动电路1a的结构以外,还具有二极管D2和齐纳二极管ZD4。二极管D2与齐纳二极管ZD2串联连接,并与齐纳二极管ZD2的阳极和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连接。齐纳二极管ZD4被连接在齐纳二极管ZD2的阳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的连接点、和控制电路3a的接地端子GND之间。此外,齐纳二极管ZD4的齐纳电压VZ4被设定为高于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例如18V)的电压值,作为第2阈值电压V2进行工作。
通过设置二极管D2和齐纳二极管ZD4,如图5所示,在时刻t14电源电压Vcc超过第2阈值电压V2时,对应于电源电压Vcc的上升,第1恒流Ia的电流值降低。这是因为MOSFET Q1的栅极电压被齐纳二极管ZD2和DZ4的串联齐纳电压(VZ2+VZ4)钳位。
在用流过电阻R3的第1恒流Ia表示MOSFET Q1的源极与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的电压时,齐纳二极管ZD2和DZ4的串联齐纳电压(VZ2+VZ4)成为:
VZ2+VZ4=Vcc+VFD1+VBE2+R3×Ib+Vgs1。
此处,VFD1是二极管D1的正向电压,VBE2是晶体管Q2的基极/发射极间电压,Vgs1是MOSFET Q1的栅极/源极间电压。
因此,可知第1恒流Ia成为:
Ia=(VZ2+VZ4―(V3+VFD1+VBE2+Vgs1))/R3,是根据电源电压Vcc的大小而降低的关系式。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第2实施方式,起动电路1b构成为,在电源电压Vcc超过比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高的第2阈值电压V2时,伴随电源电压Vcc的上升,使第1恒流Ia降低。能够利用该结构减轻起动电路1b的消耗电力。此外,在开关电源的停止时等将电源电压Vcc维持在停止电压Voff以上的情况下,控制电路3a的电源电压Vcc相比于第2阈值电压V2越高,来自起动电路1b的电流可以越少。
以上,用具体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一例,显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来实施。
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可以构成为:设置对电源电压Vcc、和高于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的比较器等比较电路,当电源电压Vcc超过比控制电路3a的起动电压Von高的阈值电压时,根据比较电路的输出切断第1恒流Ia。

Claims (5)

1.一种开关电源装置,其具有:
开关元件,其经由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直流电源连接;
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
第1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供给到负载;以及
第2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三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该开关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
该开关电源装置具备起动电路,
在所述电源电压为低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的第1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或超过所述起动电压的情况下,该起动电路将第1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并且,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所述第1阈值电压且为所述起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该起动电路将大于所述第1恒流的第2恒流作为所述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阈值电压被设定得低于所述控制电路的停止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比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高的第2阈值电压时,所述起动电路使所述第1恒流伴随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而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比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高的第2阈值电压时,所述起动电路使所述第1恒流伴随所述电源电压的上升而降低。
5.一种起动电路,其设置于开关电源装置,且在直流电源接通时将起动电流供给到控制电路,其中,该开关电源装置具有:开关元件,其经由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第1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供给到负载;以及第2整流平滑电路,其对在所述变压器的三次绕组中产生的电压进行整流和平滑并作为电源电压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该起动电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源电压为低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起动电压的第1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或超过所述起动电压的情况下,将第1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并且,在所述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阈值电压且为所述起动电压以下的情况下,将大于所述第1恒流的第2恒流作为起动电流供给到所述控制电路。
CN201310705949.7A 2012-12-21 2013-12-19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Active CN1038879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9100 2012-12-21
JP2012279100A JP6070164B2 (ja) 2012-12-21 2012-12-21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7975A CN103887975A (zh) 2014-06-25
CN103887975B true CN103887975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956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5949.7A Active CN103887975B (zh) 2012-12-21 2013-12-19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93983B2 (zh)
JP (1) JP6070164B2 (zh)
KR (1) KR101463003B1 (zh)
CN (1) CN1038879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84779B2 (en) * 2014-02-28 2017-10-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upply self adjustment for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a current interface
KR102176169B1 (ko) * 2014-04-30 2020-11-10 솔루엠 (허페이) 세미컨덕터 씨오., 엘티디. 스타트업 회로 및 그를 이용한 전원장치
CN104038031B (zh) * 2014-07-01 2016-05-25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电压产生电路和开关电源
JP6405998B2 (ja) * 2014-12-25 2018-10-17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回路
US9966840B2 (en) 2015-05-01 2018-05-08 Champion Microelectronic Corporatio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improvements thereof
US10348210B2 (en) 2015-06-09 2019-07-09 Sanken Electric Co., Ltd. Power control module with improved start requirements
CN206850667U (zh) * 2017-04-21 2018-01-05 赤多尼科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启动控制电路和开关电源
CN108199566A (zh) * 2017-12-26 2018-06-22 成都鼎信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带直流过压保护的直流窗口式工作高温单脉冲电源
CN108183466A (zh) * 2017-12-26 2018-06-19 成都鼎信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窗口式工作高温单脉冲电源
CN108111007B (zh) 2018-01-31 2020-09-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冗余取能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8566080A (zh) * 2018-05-24 2018-09-21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恒流启动电路
CN116232040B (zh) * 2023-05-09 2023-12-12 苏州力生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电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773A (zh) * 2007-08-10 2009-02-18 技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在开关调节器中减少启动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93509A (zh) * 2010-03-01 2011-09-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开关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装置
CN102195487A (zh) * 2010-03-11 2011-09-21 株式会社理光 电源设备和成像装置
CN202550872U (zh) * 2011-12-12 2012-11-21 深圳市富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ac-dc芯片、系统及其高压启动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08703A (ja) 1992-06-12 1995-09-28 ミネソタ・マイニング・アンド・マニュファクチュアリング・カンパニー モノリシックセラミック/繊維強化セラミック複合材料
JPH0866021A (ja) * 1994-08-24 1996-03-08 Star Micronics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3367300B2 (ja) 1995-09-18 2003-01-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JP3707436B2 (ja) 2002-01-25 2005-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3333840A (ja) 2002-05-15 2003-11-21 Sony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方法
JP2004104961A (ja) * 2002-09-12 2004-04-02 Sharp Corp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2004109444A (ja) 2002-09-18 2004-04-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943069B2 (en) * 2003-10-14 2005-09-13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Power system inhibit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ructure therefor
US20060039524A1 (en) 2004-06-07 2006-02-23 Herbert Feinroth Multi-layered ceramic tube for fuel containment barrier and other applications in nuclear and fossil power plants
KR101091923B1 (ko) * 2005-03-02 2011-12-08 페어차일드코리아반도체 주식회사 스위칭 모드 파워 서플라이 및 그 바이어스 전압 생성 방법
JP4774904B2 (ja) * 2005-10-18 2011-09-21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JP4923864B2 (ja) * 2006-08-28 2012-04-25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WO2011065024A1 (ja) * 2009-11-30 2013-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729811B2 (en) * 2010-07-30 2014-05-20 Cirrus Logic, Inc. Dimming multiple lighting devices by alternating energy transfer from a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
JP2012161117A (ja) * 2011-01-28 2012-08-23 Rohm Co Ltd Dc/dcコンバータ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849488B2 (ja) * 2011-07-20 2016-01-27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9773A (zh) * 2007-08-10 2009-02-18 技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在开关调节器中减少启动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93509A (zh) * 2010-03-01 2011-09-2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开关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装置
CN102195487A (zh) * 2010-03-11 2011-09-21 株式会社理光 电源设备和成像装置
CN202550872U (zh) * 2011-12-12 2012-11-21 深圳市富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ac-dc芯片、系统及其高压启动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7975A (zh) 2014-06-25
US9293983B2 (en) 2016-03-22
KR20140081666A (ko) 2014-07-01
JP6070164B2 (ja) 2017-02-01
JP2014124049A (ja) 2014-07-03
US20140177284A1 (en) 2014-06-26
KR101463003B1 (ko) 2014-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7975B (zh) 开关电源装置和起动电路
CN101552560B (zh) 一种开关稳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32835B (zh) 电源供应电路的放电回路及其有源控制电路
CN202798467U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使用其的电源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47772B (zh) 直流电源电路
CN101604861B (zh)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器
CN104868586B (zh) 双路电源自动投切供电电路
EP2608381B1 (en) AC-DC converter
KR20110004859A (ko) 바이폴라 입력을 갖는 비절연형 충전기
CN105322810B (zh) 电源转换装置及其电流反馈信号异常时的保护方法
US7944089B2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module
CN107750424A (zh) 电力转换装置和用于控制该电力转换装置的方法
CN104079199A (zh) 中压逆变器系统
CN105981128B (zh) 闩锁继电器驱动电路
CN104205593A (zh) 电源装置
CN102723875B (zh) 自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105162313B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WO2006112002A1 (ja) 電気車制御装置
CN103534915A (zh) 高压启动电路
CN101097355B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逆变器的电压反馈电路
CN208352968U (zh) 一种pfc过压保护电路及装置
US9698666B2 (en) Power supply and gate driver therein
CN218216735U (zh) 一种供电电路
CN105007662A (zh) Led照明灯及其双电源开关调色温控制电路
CN206099313U (zh) 一种变频器开关电源的短路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