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4049A - 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4049A
CN103884049A CN201310711427.8A CN201310711427A CN103884049A CN 103884049 A CN103884049 A CN 103884049A CN 201310711427 A CN201310711427 A CN 201310711427A CN 103884049 A CN103884049 A CN 103884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line
quadrangle
installation portion
line installation
width dimens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14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4049B (zh
Inventor
源水和夫
藤井泰树
河本亮太
堀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84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4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4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4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除湿装置具备除湿转子、驱动部、发热部、吸湿风路、放湿风路。发热部包括箱体和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包括: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多个第一圆形孔部和多个第二圆形孔部。第一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一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第二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二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

Description

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现有的除湿装置,包括:圆板状的除湿转子、驱动部、发热部、吸湿风路和放湿风路。在此,除湿转子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驱动部使除湿转子旋转。发热部对除湿转子进行加热。
在吸湿风路设置有除湿转子的吸湿部。另外,在放湿风路设置有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设置于放湿部的上风侧的发热部。发热部具有箱体、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在此,箱体具有取入空气的空气入口部和与除湿转子的放湿部相对的开口部。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固定在箱体内。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安装于加热器线安装部。这样的现有的除湿装置,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9-090261号公报中。
发明内容
现有的除湿装置,面向除湿转子侧的发热部,在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缺口部安装加热器线。虽然加热器线不容易从缺口部脱落,但是当加热器线从该缺口部脱落时,加热器线从加热器线安装部伸出,会损伤除湿转子,或者被旋转的除湿转子和发热部所夹,除湿转子成为锁定状态。
于是,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发热部的加热器线更难从加热器线安装部脱落的除湿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圆板状的除湿转子;使除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对除湿转子进行加热的发热部;吸湿风路;和放湿风路。在吸湿风路设置有吸湿部。在放湿风路包括:放湿部;和设置于放湿部的上风侧的发热部。发热部包括:具有取入空气的空气入口部和与放湿部相对的开口部的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内的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为平板形状且与除湿转子的旋转轴平行设置。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包括:安装于加热器线安装部的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沿着除湿转子侧的加热器线安装部的一边设置的多个第一圆形孔部;和沿着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另一边设置的多个第二圆形孔部。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为螺旋状。第一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一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第二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二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
这样的除湿装置,第一加热器线通过多个第一圆形孔部而安装,第二加热器线通过多个第二圆形孔部而被安装,所以加热器线更难从加热器线安装部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除湿转子和发热部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3是该除湿装置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该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的间距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板厚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位于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箱体内的两端的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表示位于该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之间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如图1所示,除湿装置在具有吸气口2和排气口3的主体1内部具备:除湿转子4、驱动部5、发热部6、吸湿风路7和放湿风路8。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除湿转子和发热部的关系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除湿转子4为圆板状,具有吸湿部4a和放湿部4b。吸湿部4a吸附空气中的水分。
如图1、图2所示,在放湿风路8配置有放湿部4b、发热部6、热交换器9和第一送风部11。放湿风路8中,在放湿部4b的上风侧配置发热部6,在放湿部4b的下风侧配置热交换器9。在热交换器9和发热部6之间配置第一送风部11。通过第一送风部11,以发热部6、除湿转子4、热交换器9的顺序通过的空气在作为封闭的风路放湿风路8中循环。
在吸湿风路7配置有吸气口2、热交换器9、吸湿部4a、第二送风部12和排气口3。在吸气口2的下风侧配置第二送风部12,第二送风部12的下风侧配置排气口3。在吸气口2和第二送风部12之间具备热交换器9或者吸湿部4a。通过第二送风部12从吸气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9或吸湿部4a从排气口3排出到主体1外。
使用图1、图2说明以上的除湿装置的结构中的除湿动作。除湿运转为:通过第二送风部12的送风运转吸引室内空气,在吸湿部4a吸附水分,并且冷却热交换器9,从排气口3送出干燥空气。此时,放湿风路8中,通过第一送风部11以发热部6、除湿转子4、热交换器9的顺序循环空气。放湿部4b进行加热再生,并且通过热交换器9从高湿空气中回收结露水。
更详细的进行说明,在放湿风路8中,通过发热部6对由第一送风部11送风到发热部6的空气和除湿转子4进行加热。该被加热后的空气,送风到放湿部4b,放出除湿转子4的潮湿成分,成为高温高湿空气。在此,放湿部4b将空气中的潮湿成分再生为能够吸湿的状态。该高温高湿空气,被热交换器9冷却,结露而被除湿。该被除湿后的空气,再次送风到发热部6。驱动部5驱动除湿转子4,再生后的放湿部4b成为吸湿部4a。
接着,在吸湿风路7中,由第二送风部12从吸气口2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热交换器9或吸湿部4a。通过热交换器9的室内空气,被热交换器9冷却,在热交换器9内产生结露。另一方面,通过吸湿部4a的室内空气,空气中的潮湿成分被吸湿,成为被除湿后的空气,从排气口3送风到主体1外。由此,室内空气被除湿。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箱体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发热部6包括箱体15和加热器线安装部16。箱体15为碗形状,在侧面具有取入空气的长方形的空气入口部13和与图2所示的放湿部4b相对的大致梯形的开口部14。通过图1所示的第一送风部11向发热部6送风的空气,从空气入口部13进入箱体15,从开口部14送风到放湿部4b。
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分别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形状,如图2所示,与除湿转子4的旋转轴4c平行地固定在箱体15内。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将除湿转子4的旋转中心侧的短边侧以扇形状的中心配置。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如图4所示,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各个,具有:安装于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多个第一圆形孔部19;和多个第二圆形孔部20。各个第一圆形孔部19,如图2、图3所示,沿着除湿转子4侧的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一个边16a设置。此外,各个的第二圆形孔部20,沿着与除湿转子4的相反侧的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其他的边16b设置。
相邻的加热器线安装部16中的第一圆形孔部19,在多个半径描绘的圆弧方向并列。另外,第二圆形孔部20也同样,在相邻的加热器线安装部16,在多个半径描画的圆弧方向并列。而且,在各个第一圆形孔部19和各个第二圆形孔部20安装各个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图1、图3、图4所示的设置于放湿风路8的发热部6,从具备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的箱体15的开口部14,将加热空气和辐射热供给到除湿转子4。
另外,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为螺旋状。第一加热器线17,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各个第一圆形孔部19内而安装。第二加热器线18,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各个第二圆形孔部20内而安装。由此,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难以从加热器线安装部16脱落。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的间距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板厚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螺旋状的第一加热器线17的第一加热器线间距17c和螺旋状的第二加热器线18的第二加热器线间距18c,比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板厚16c小。由此,第一加热器线17和第二加热器线18,难以从加热器线安装部16脱落。
(实施方式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以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仅说明不同的点。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实施方式2和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在于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形状。
如图6所示加热器线安装部16,设置有从第二圆形孔部20向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另一边16b延伸的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即,作为圆形状的孔的第二圆形孔部20和作为四边形状的缺口的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连结,形成键孔形状的缺口。
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的另一边16b上作为缺口尺寸的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比第二加热器线18的第二加热器线线径18a大,比第二加热器线18的第二加热器线外径18b小。
即,沿着一边16a设置有第一圆形孔部19,沿着另一边16b设置有第二圆形孔部20和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第一加热器线17与第二加热器线18相比,没有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所以难以从加热器线安装部16脱落。
在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另一边16b设置有四边形状的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所以箱体15内的空气,不仅经由第二圆形孔部20移动也经由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内移动。其结果,第二加热器线18的热量有效传递到箱体15内的空气。
另外,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比第二加热器线线径18a大,比第二加热器线外径18b小。因此,第二加热器线18难以从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脱落。
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比第二加热器线线径18a大,所以使用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容易将第二加热器线18插入到第二圆形孔部20。
(实施方式3)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以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只说明不同的点。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实施方式3和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为加热器线安装部16的形状。
图7所示的加热器线安装部16,设置有从第一圆形孔部19向一边16a延伸的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在此,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的一边16a上的缺口尺寸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比第一加热器线17的第一加热器线线径17a大,比第一加热器线17的第一加热器线外径17b小。而且,多个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中至少一个,比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小。像这样,在一边16a设置有第一圆形孔部19和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在另一边16b设置有第二圆形孔部20和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
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比第一加热器线线径17a大,比第一加热器线外径17b小,所以第一加热器线17难以从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脱落。
而且,多个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中的至少一个,比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小,所以除湿转子4侧的第一加热器线17,比箱体15侧的第二加热器线18更难脱落。
另外,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比第一加热器线线径17a大,所以使用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容易将第一加热器线17插入到第一圆形孔部19。
(实施方式4)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与实施方式1~3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只说明不同点。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位于箱体内的两端的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9是该除湿装置的加热器线和位于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之间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实施方式4和实施方式1~3的不同点,在于图3所示的箱体15内两端的2个图8所示的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4的除湿装置,加热器线安装部16包括图8所示的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和图9所示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图3所示的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16中,除了2个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以外的图9所示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b,比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b小。
图8所示的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a和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a,比图9所示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的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b小。另外,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b、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a和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a相同。
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a和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b比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b小,所以除湿转子4侧的第一加热器线17比与除湿转子4的相反侧的第二加热器线18更难脱落。
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采用与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23b相同尺寸或者更小的尺寸。因此,使第一加热器线17旋转的部分的固定变得可靠,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加热器线17的脱落。
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16d,采用与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16e的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24b相同尺寸或者更小的尺寸。因此,使第二加热器线18旋转的部分的固定变得可靠,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加热器线18的脱落。
另外,第一圆形孔部19和第二圆形孔部20以圆形孔部说明,但形状只要是保持加热器线即可,所以也可以为多边形或椭圆形等。另外,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和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在不考虑组装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者椭圆形。而且,第一四边形缺口部21和第二四边形缺口部22,只要是加热器线难以插拔即可,所以也可以为拱形的曲线、台阶状。
(实施方式5)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与实施方式1~4相同的构成要素付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只对其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为混合方式的除湿机。
如图10所示,在主体1的侧面设置有吸气口2,在顶面设置有排气口3。在主体1内载置制冷循环装置和送风机29。在此,制冷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25、蒸发器26、冷凝器27和毛细管28。分离配置的蒸发器26和冷凝器27由毛细管28连结。另外,接水盘部30具备排水口32,配置在蒸发器26的下方。保存从排水口32滴下的排泄水的排水罐31能够装卸地设置于主体1的下部。
上述除湿装置的结构中,在进行除湿运转的情况下,从吸气口2吸入室内空气,依次通过冷凝器27、发热部6、放湿部4b、蒸发器26、吸湿部4a的风和通过冷凝器27的风,成为温风和冷风混合的干燥风,从排气口3吹出。

Claims (6)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吸湿部和放湿部的圆板状的除湿转子;
使所述除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
对所述除湿转子进行加热的发热部;
吸湿风路;和
放湿风路,
在所述吸湿风路设置有所述吸湿部,
在所述放湿风路包括:
所述放湿部;和
设置于所述放湿部的上风侧的所述发热部,
所述发热部包括:
具有取入空气的空气入口部和与所述放湿部相对的开口部的箱体;和
固定在所述箱体内的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
各个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为平板形状且与所述除湿转子的旋转轴平行设置,并且包括:
安装于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
沿着所述除湿转子侧的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一边设置的多个第一圆形孔部;和
沿着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另一边设置的多个第二圆形孔部,
所述第一加热器线和所述第二加热器线为螺旋状,所述第一加热器线通过各个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所述第一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所述第二加热器线通过各个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所述第二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器线的第一加热器线间距和所述的第二加热器线的第二加热器线间距,比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板厚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四边形缺口部从所述第二圆形孔部向所述另一边延伸,作为所述第二四边形缺口部的所述另一边的缺口尺寸的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比所述第二加热器线的第二加热器线线径大,比所述第二加热器线的第二加热器线外径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四边形缺口部从所述第一圆形孔部向所述一边延伸,作为所述第一四边形缺口部的所述一边的缺口尺寸的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比所述第一加热器线的第一加热器线线径大,比所述第一加热器线的第一加热器线外径小,多个所述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中至少一个比所述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加热器线安装部中、除了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两端的2个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以外的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比所述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小,所述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和所述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比所述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所述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一四边形宽度尺寸、和所述端部加热器线安装部的所述第二四边形宽度尺寸相同。
CN201310711427.8A 2012-12-20 2013-12-20 除湿装置 Active CN1038840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7791 2012-12-20
JP2012277791A JP6023982B2 (ja) 2012-12-20 2012-12-20 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4049A true CN103884049A (zh) 2014-06-25
CN103884049B CN103884049B (zh) 2020-10-16

Family

ID=5095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1427.8A Active CN103884049B (zh) 2012-12-20 2013-12-20 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23982B2 (zh)
CN (1) CN103884049B (zh)
HK (1) HK1197097A1 (zh)
TW (1) TWI6264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3971A (zh) * 2018-05-29 2018-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穿墙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8036A (ja) * 2017-04-07 2020-06-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7442038B2 (ja) 2020-03-09 2024-03-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9184A (ja) * 1986-09-10 1988-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熱ユニツト
JP2002001051A (ja) * 2000-06-26 2002-01-08 Sharp Corp 調湿機
JP2006281046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CN201063879Y (zh) * 2007-07-02 2008-05-21 张连森 直吹式气刀加热器
JP2009006223A (ja) * 2007-06-27 2009-01-15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09090261A (ja) * 2007-10-12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5330B (en) * 2005-03-31 2006-05-21 Norm Pacific Automat Corp Heater device for desiccant rotor dehumidifier
JP4910607B2 (ja) * 2006-10-02 2012-04-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5262160B2 (ja) * 2008-02-14 2013-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5909621B2 (ja) * 2010-11-26 2016-04-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9184A (ja) * 1986-09-10 1988-03-2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熱ユニツト
JP2002001051A (ja) * 2000-06-26 2002-01-08 Sharp Corp 調湿機
JP2006281046A (ja) * 2005-03-31 2006-10-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9006223A (ja) * 2007-06-27 2009-01-15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N201063879Y (zh) * 2007-07-02 2008-05-21 张连森 直吹式气刀加热器
JP2009090261A (ja) * 2007-10-12 2009-04-30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3971A (zh) * 2018-05-29 2018-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穿墙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21655A (ja) 2014-07-03
JP6023982B2 (ja) 2016-11-09
CN103884049B (zh) 2020-10-16
TW201430295A (zh) 2014-08-01
TWI626410B (zh) 2018-06-11
HK1197097A1 (zh) 2015-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7994B2 (ja) 加湿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US4738120A (en) Refrigeration-type dehumidifying system with rotary dehumidifier
EP1707888B1 (en) Humidifier
KR20090116301A (ko) 제습기
CN102149976B (zh) 空调机
JP4781384B2 (ja) 除湿装置
CN103884049A (zh) 除湿装置
JP2010270934A (ja) 除湿乾燥機
KR100947615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947617B1 (ko) 공기 조화기
JP5470865B2 (ja) 除湿装置
KR101573759B1 (ko) 제습 냉방 장치
JP2003269746A (ja) 除湿装置
JP7345083B2 (ja) 除湿装置
JP7407346B2 (ja) 除湿装置
EP2116783A2 (en) Dehumidifier having dehimidifying rotor
JP2004190907A (ja) 多段式間接型熱交換装置を備えたデシカント空調装置
JP2005211743A (ja) 除湿装置
KR20090121619A (ko) 공기 조화기
KR20090121617A (ko) 공기조화기
JP7429841B2 (ja) 除湿装置
JP7369912B2 (ja) 除湿装置
JP2014004043A (ja) 除湿乾燥機構
JP7429842B2 (ja) 除湿装置
CN113028530B (zh) 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709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3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