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1152A - 硬币料斗 - Google Patents

硬币料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1152A
CN103871152A CN201310700976.5A CN201310700976A CN103871152A CN 103871152 A CN103871152 A CN 103871152A CN 201310700976 A CN201310700976 A CN 201310700976A CN 103871152 A CN103871152 A CN 103871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in
separate plates
readines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009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1152B (zh
Inventor
榎本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71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1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1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9/00Counting coins; Handling of coin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7D9/008Feeding coins from bul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02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graded apertures
    • G07D3/06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graded apertures arranged along a circular path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3/00Sorting a mixed bulk of coins into denominations
    • G07D3/12Sorting coins by means of stepped deflectors
    • G07D3/128Rotary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币料斗。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硬币在不划伤的情况下以高速一枚枚地送出的硬币料斗。通过分开板的旋转,存储室内的硬币被搅拌而经通孔落下,从而在硬币保持板上成为与硬币保持板面接触的状态,由此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硬币保持空间内的硬币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在规定相位,该硬币被前进到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动体向与硬币保持空间连续且向分开板的周向延伸的周向通路推出,利用构成周向通路的端部的推出部向与分开板相邻配置的接收体推压硬币,在该状态下,硬币受到旋转的推动片的推动而最终被推动片送出。

Description

硬币料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以散装状态存储于存储室内的硬币一枚枚地分开送出的硬币料斗(coin hopper)。
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将散装于存储室内的直径不同的硬币一枚枚地分开送出的硬币料斗。
更加详细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将直径20毫米~26毫米的硬币一枚枚地分离并可靠地送出的硬币料斗。
另外,涉及一种能够在将直径不同的硬币一枚枚地分开送出之后向规定的方向输送硬币的硬币料斗。
此外,硬币包括作为货币的硬币、游戏机的金属币(medal)、代用币(token)等。
背景技术
作为第1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硬币料斗,作为能够将散装于存储斗的存储室内且直径不同的硬币一枚枚地分开支出的硬币料斗,在朝上倾斜的转盘的上表面上配置向该转盘中央突出的圆形支承架,自该支承架一侧起以放射状配置硬币卡定体并使该硬币卡定体相对于转盘面自由进退,另外,在规定位置配置硬币的接收刀,该接收刀沿转盘的周向接收由上述支承架支承且由硬币卡定体推动的硬币,接收该硬币之后,由接收刀将硬币卡定体压入到转盘内且使该硬币卡定体相对于该接收刀进行退避移动(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第2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本申请人申请的硬币料斗,该硬币料斗构成为包括:转盘,其以规定角度朝上倾斜,且在该转盘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圆形支承架,并且,该转盘具有硬币卡定体,该硬币卡定体自靠上述支承架侧向周向以等间隔呈放射状延伸,该转盘使上述硬币与上述硬币卡定体之间的保持面进行面接触并且一枚枚地接收硬币,并且用上述支承架支承硬币并送出硬币;外装部,其围绕上述转盘的至少下侧外周;存储斗,其与上述外装部连接且以散装状态存储硬币;以及硬币接收装置,其自上述支承架附近向上述转盘周向延伸,其中,相对于上述转盘将上述硬币卡定体设为固定状态,并且,将上述硬币接收装置设为能够与上述转盘的上述保持面连接和分开(参照专利文献2)。
作为第3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硬币料斗,在包围穿孔盘形转子的硬币收纳料斗的一部分上剖切有与转子的旋转的硬币输送路相连通的硬币导出口,将面对硬币导出口的上游侧的硬币支出辊与面对硬币导出口的下游侧的分离辊相面对的开口宽度保持为小于最小硬币的直径,另外,以如下方式形成有硬币引导壁面:该硬币引导壁面将硬币导出口的上游侧开口边缘与分离辊相面对的开口宽度保持为大于最大硬币的直径,并且,使该硬币导出口的上游侧开口边缘能够在转子的正转时顺畅地支出硬币,并在转子的反转时将硬币刮入而使其返回硬币输送路(参照专利文献3)。
作为第4以往技术,公知有一种本申请人申请的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送出装置,其将硬币保持于被配置在转盘的上表面上的分开凹部并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之后,将硬币交接到硬币输送装置,其中,上述转盘的上述分开凹部为在上述转盘的上表面侧敞开且在上述转盘的周面侧开口的扇形,并且,在上述分开凹部的一部分上具有硬币推进部,在硬币送出装置中设有形成上述分开凹部的一部分且能够沿上述转盘的直径方向移动的移动体,上述移动体在接收硬币时位于上述硬币推进部的侧方,并在向上述硬币输送装置交接硬币时向上述周面开口侧移动(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欧州专利申请公开第0957456号说明书(图1~图7,2页~4页)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97322(图1~图10,段落0088~段落0029)
专利文献3:特许第4343199号(图3~图33,段落0001~段落0090)
专利文献4:特许第4784806号(图1~图5,段落0018~段落0053)
在第1上述以往技术中,硬币卡定体、例如8个板状体呈放射状且等间隔地配置,为使其从转盘的表面突出而被施加弹力,在将硬币交接到接收刀之后,该硬币卡定体被接收刀压入到转盘内进行退避移动。
该硬币存储机的优点为:由于能够支出保持在硬币卡定体之间的硬币,因此,能够支出直径在规定范围之内的硬币。
但是,由于在转盘的外缘的外侧配置有接收刀,因此存在小型化有限的问题。
在第2以往技术中,与第1以往技术同样地,也包括转盘、硬币卡定体以及接收刀,但由于该接收刀与转盘的上表面相对,因此,与第1以往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但是,为了不使硬币到达接收刀部,需要使转盘的角度倾斜到接近竖立状态,从而硬币的存储部不得不配置在转盘的前方,在增加硬币的存储量的情况下,不得不使转盘为大直径和/或使硬币的存储室向转盘的前方扩张,从而存在小型化有限的问题。
在第3以往技术中,将具有圆形的硬币接收孔(通孔)的盘形转子主体(转盘)水平地配置于主体筒(存储斗)的底孔,利用该转盘的旋转使硬币一枚枚地经通孔落下而分开,利用形成于转盘的下表面的后方弯曲翼(推动片)推动分开后的硬币,并利用硬币接收销向周向引导该硬币,将该硬币压入到硬币分离辊和硬币支出辊之间并利用硬币支出辊将该硬币弹飞,因此,与第1以往技术和第2以往技术相比,适合于小型化,但是,硬币接收销(限制销)的位置对于所有直径的硬币均是一样的。对于限制销的位置而言,存在与硬币的直径相对应的最合适的位置,但由于限制销的位置是以与直径不同的多枚硬币相对应的方式设定的,因此有时限制销并没有被配置在理想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将限制销和推动片分别与硬币周面之间的触点连接的直线穿过硬币中心时,成为转盘夹持硬币的锁定状态,换言之,硬币的夹持力达到最大,随着离开硬币的中心,夹持力逐渐减少且推动片向转盘的周向移动的移动量逐步减小,在过于离开硬币的中心时,推动片向转盘的周向移动的移动量较小,因此并不实用。在夹持力较大时,在被夹持的硬币上会形成按压痕,因此要在不形成按压痕的夹持力的范围内将限制销设定在移动量达到最大的位置。
以日元硬币为例进行说明,作为最大直径的500日元硬币的直径是26.5毫米,作为最小直径的1日元硬币的直径是20毫米,因此,考虑到针对500日元硬币的需要的移动量,对于1日元硬币而言,上述连接线接近硬币中心,与最合适的位置相比,夹持力被设定地较大。更何况,1日元硬币由硬度较小的铝制成,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存在1日元硬币被夹在限制销与推动体之间而有可能形成按压痕的问题。
在第4以往技术中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将硬币分配到转盘的扇形的分开凹部之后,利用向周向移动的移动体将该被保持的硬币向转盘的周向推出,因此能够在规定范围内将直径不同的硬币较佳地交接到下一工序。但是,由于用于保持硬币的分开凹部敞开,因此,硬币不能位于送出位置的分开凹部相对的位置上,因此,不得不使转盘如第1以往技术那样倾斜,并且不能增大施加在移动体上的压力,因此,硬币的存储量受到限制。换言之,存在硬币存储量较少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硬币在不划伤的情况下以高速一枚枚地送出的硬币料斗。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大幅度减少硬币的存储量且将直径不同的硬币不划伤的情况下以高速一枚枚地送出的小型的硬币料斗。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直径不同的硬币在不划伤的情况下以高速一枚枚地送出并向输送装置交接硬币的硬币料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形成下述结构。
(1)第1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的底孔且具有圆形的通孔的分开板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自上侧向下侧地经由上述通孔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动体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分开板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以与上述分开板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和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形成的周向通路,该周向通路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延伸,上述推动体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上述硬币保持空间内,该待机位置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旋转轴线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之下,上述推动体自上述待机位置朝向上述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由此,使上述硬币自上述通孔经由上述周向通路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移动。
在第1技术方案的硬币料斗中,硬币的推动体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入硬币保持空间,从而硬币被一枚枚地分开。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最终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如上所述,落入硬币保持空间内的硬币通过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而以依次自硬币保持空间朝向分开板的周向的方式在周向通路中移动,并最终在规定位置被送出。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高速支出硬币。
(2)在上述(1)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和接收体,该推出部形成于上述通孔之间的肋下侧的上述后引导体的周缘侧,该接收体固定于安装底座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上述硬币在上述推出位置被上述推动体推到上述接收体与上述推出部之间。
在该情况下,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最终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而位于硬币保持空间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推动而向周向通路送出,最终该硬币被夹在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和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之间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3)在上述(1)或(2)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上述分开板能够反转,且上述推动体构成为能够随着上述反转而向与正转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上述分开板反转时,在正转时自上述推出位置朝向上述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的区间内,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保持上述待机位置。
在该情况下,硬币的推动体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而被一枚枚地分开,之后,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转盘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经由周向通路送出。推动体在将硬币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分开板能够反转,因此,在因硬币卡住而使分开板不能沿正转方向旋转时、或者虽然分开板沿正转方向旋转但没有在规定时间送出硬币时,能够使分开板在停止之后反转,利用该反转来打破硬币的平衡,从而能够消除硬币卡住。并且,在分开板反转时,即使推动体是朝向推出位置的相位,但由于推动体被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保持在待机位置,因此不会向分开板的周向推动落入硬币保持空间的硬币。换言之,具有在分开板反转时不产生问题的优点。
(4)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的底孔且具有圆形的通孔的分开板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自上侧向下侧地经由上述通孔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动体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分开板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以与上述分开板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以及上述硬币保持板形成的周向通路,该周向通路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延伸,上述推动体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进退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硬币保持板的下侧配置有驱动凸轮,经由形成于上述硬币保持板的贯通孔将上述推动体以能被上述驱动凸轮驱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驱动凸轮,上述推动体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上述硬币保持空间内,该待机位置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旋转轴线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之下,并且,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和接收体,该推出部形成于上述后引导体的周缘侧,该接收体固定于安装底座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上述推动体自上述待机位置朝向上述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由此,使上述硬币自上述通孔经由上述周向通路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移动,上述硬币在上述推出位置被上述推动体推到上述接收体与上述推出部之间。
在第2技术方案的硬币料斗中,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夹在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和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之间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驱动凸轮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由于分开板与相对于分开板独立地以固定状态设置的底座之间的间隙偏差而产生硬币被夹在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硬币卡住。
(5)在上述(4)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上述分开板能够反转,且上述推动体构成为能够随着上述反转而向与正转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正转时自上述推出位置朝向上述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的区间内,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保持上述待机位置。
在该情况下,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在硬币保持空间内一枚枚地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转盘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夹在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和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之间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驱动凸轮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由于分开板与相对于分开板独立地以固定状态设置的底座之间的间隙偏差而产生硬币被夹在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硬币卡住。
另外,由于在转盘的反转时推动体向推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驱动凸轮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将推动体保持在待机位置,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防止在不存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时产生的硬币卡住。
(6)在上述(5)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上述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是槽凸轮,在槽凸轮中插入有与上述推动体形成一体的凸轮随动件。
在该情况下,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并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推压至固定配置于转盘的外侧的接收体上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插入到由槽凸轮构成的驱动凸轮中的凸轮随动件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转盘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由于分开板与相对于分开板独立地以固定状态设置的底座之间的间隙偏差而产生硬币被夹在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硬币卡住。
另外,由于在分开板的反转时推动体向推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驱动凸轮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将推动体保持在待机位置,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防止在不存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时产生的硬币卡住。
(7)在上述(6)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上述槽凸轮是由通过平缓曲线将半圆形的基端部和比上述基端部小的半圆形的前端部连接起来的、自上述基端部朝向上述前端部延伸的推出连接部以及自上述前端部朝向上述基端部延伸的返回连接部构成的卵型,上述基端部的中心与上述分开板的旋转轴线相一致,上述前端部配置在靠上述接收体的一侧,该硬币料斗形成有与上述返回连接部的中间相连接的反转时槽凸轮,该反转时槽凸轮用于将上述推动体保持在上述分开板的实质上的正下方。
在该情况下,推动体被半圆形的基端部引导,从而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通过推出连接部和返回连接部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并在规定位置被小半圆形的前端部引导,之后,利用返回连接部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推压至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上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插入到由槽凸轮构成的驱动凸轮中的凸轮随动件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转盘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因分开板而产生硬币卡住。
另外,由于在分开板的反转时推动体向推出位置移动的过程中,驱动凸轮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将推动体保持在待机位置,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防止在不存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时产生的硬币卡住。
(8)在上述(4)的硬币料斗中,优选的是,上述分开板的上表面的靠上述通孔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部分形成为斜面,在上述分开板的上表面的靠上述通孔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台阶部。
在该情况下,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分开后的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推压至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上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驱动凸轮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因分开板而产生硬币卡住。
另外,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靠通孔的旋转方向前方侧的部分为台阶,靠通孔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部分为斜面,因此,在由于硬币以斜靠在存储部的壁上而竖立的状态与分开板一起旋转而不能支出硬币的情况下,利用旋转方向前方侧的台阶来对该硬币施加振动而创造使其倒向通孔的机会,并利用旋转后方侧的斜面将自竖立状态倒下的硬币引导至通孔,从而能够将硬币快速地送出,直至最后的一枚。
(9)第3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的底孔且具有圆形的通孔的分开板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自上侧向下侧地经由上述通孔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动体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分开板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以与上述分开板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以及上述硬币保持板形成的周向通路,该周向通路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的周向延伸,上述推动体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进退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硬币保持板的下侧配置驱动凸轮,经由形成于上述硬币保持板的贯通孔将上述推动体以能被上述驱动凸轮驱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驱动凸轮,上述推动体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该待机位置位于上述分开板的旋转轴线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之下,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和接收体,该推出部形成于上述后引导体的周缘侧,该接收体固定于安装底座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上述推动体自上述待机位置朝向上述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逐渐移动,上述硬币在上述推出位置被上述推动体推到上述接收体与上述推出部之间,上述接收体形成以规定的轴心线为中心的弧状并设有以上述轴心线为中心旋转的推动片,利用上述推动片使通过上述推动体而交接到上述接收体的上述硬币沿着上述接收体移动。
在第3技术方案的硬币料斗中,推动体在分开板的正转时除了位于分开板的规定旋转角度位置以外,还位于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待机位置,该待机位置位于通孔的侧方且隐藏在分开板之下,因此,散装状态的硬币被在存储室的底孔处旋转的该分开板搅拌而以自通孔的上侧朝向下侧的方式一枚枚地落下,从而硬币在硬币保持空间内被一枚枚地分开,之后硬币被分开板的背面侧的后引导体推动而随着分开板一起旋转。
推动体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待机位置与位于上述通孔的正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的推出位置之间移动。
即,推动体自推出硬币的规定位置的跟前侧起,从待机位置朝向推出位置逐渐移动,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后自推出位置朝向待机位置逐渐移动。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自待机位置向推出位置移动的推动体在规定位置向周向通路送出,之后,该硬币被夹在与后引导体相连续的、形成于分开板的周缘的推出部和固定配置于分开板的外侧的接收体之间而沿着该接收体移动。推动体在送出硬币之后,自推出位置逐渐移动而返回待机位置。
因而,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推动体的移动将硬币积极地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而并不夹持硬币并利用由该夹持力的分力对硬币产生周向上的矢量来使硬币移动,因此不会在硬币上形成按压痕。
另外,由于使硬币经形成于分开板的通孔落下而将硬币一枚枚地分开,因此具有以下优点,即,即使不将分开板的直径设置得较大也能够一枚枚地分开硬币,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并且,由于推动体通过驱动凸轮而在待机位置与推出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具有构造简单且廉价的优点。
此外,经通孔落下的硬币被保持在硬币保持板上并通过周向通路而向分开板的周向送出。并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分开板和硬币保持板一体旋转,因此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间隙是恒定的,即使在不同币种的硬币之间的厚度差较大时,也不会由于分开板与相对于分开板独立地以固定状态设置的底座之间的间隙偏差而产生硬币被夹在分开板与硬币保持板之间的硬币卡住。
另外,具有以下优点:被推出部推压到接收体上的硬币通过旋转的推动片而沿着接收体移动,能够将硬币顺畅地交接至接收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硬币料斗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硬币料斗的将存储斗拆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俯视图。
图5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仰视图。
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9是图4的D-D剖视图。
图10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驱动凸轮的主视图。
图11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推出途中)。
图12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推出结束)。
图13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缩回途中)。
图14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全部缩回)。
图15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反转途中)。
图16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反转完成)。
图17是在图1的硬币料斗中使用的转盘的作用说明用主视图(在没有反转时槽凸轮时的问题点)。
图18是图1的硬币料斗的控制框图。
图19是图1的硬币料斗的控制流程图。
图20是图1的硬币料斗的控制时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硬币料斗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硬币料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硬币料斗100包括具有通过转盘106的旋转将散装的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之后向该转盘106的周向送出的功能并用于以散装状态存储多枚硬币的存储斗102、用于固定该存储斗102的安装底座104、用于将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的转盘106(分开板154)、转盘106的驱动装置108、接收体112以及硬币C的输送装置114。但是,接收体112和输送装置114并不是必须的结构。此外,设想硬币C为多个币种,硬币C至少包括最大直径硬币LC和最小直径硬币SC,有时还包括直径在最大直径硬币LC和最小直径硬币SC的直径之间的、1种或两种以上的硬币。
因而,在本说明书中,在不是特定的硬币时,用硬币C表示,在说明特定的硬币时,用最大直径硬币LC或最小直径硬币SC表示。
首先,说明存储斗102。
存储斗102具有以散装状态存储多枚硬币C并将多枚硬币C送向转盘106的功能。
存储斗102是在呈大致水平配置的安装底座104的上方延伸的纵向筒型,上部116的截面为矩形,下部118的截面呈圆形,上部116和下部118通过以朝向转盘106侧倾斜的方式形成的底壁122连接起来,硬币C能在底壁122上通过自重而朝向下部118滑落。换言之,存储斗102具有:头部124,其底壁122朝转盘106向下倾斜;硬币投入口126,其用于供硬币C投入;外装部128,其围绕转盘106的至少上侧外周。
外装部128的下端面贴紧于安装底座104,该外装部128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固定于该安装底座104。
下部118的截面圆形部的高度形成得小于最小直径硬币SC的直径,以使硬币C不易斜靠在下部118的内壁上而竖立。
外装部128为圆筒环形,其围成的圆形空间构成存储室130的底孔131。
因而,由上部116和下部118形成整体上向下逐渐变窄的存储室130,直径不同的硬币C以散装状态存储于存储斗102内即存储室130内,并在倾斜的底壁122上通过自重而滑落,而被送向转盘106。
并且,被转盘106搅拌的硬币C在改变各种姿势的过程中向转盘106的通孔132落下。
接下来,参照图1和图2说明安装底座104。
安装底座104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转盘106的功能、供存储斗102装卸自如地固定的功能以及供驱动装置108安装的功能等功能。
安装底座104具有由矩形厚板构成的水平的载置台部134和以在顶部载置载置台部134的方式保持该载置台部134的倒立槽形的腿部136,腿部136具有用于载置载置台部134的顶板部142和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的支承侧壁138L、138R。
接下来,说明载置台部134。
载置台部134是由耐磨性的树脂成型的矩形的厚板状,例如,在载置台部134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收纳被安装于转盘106的下侧的齿轮144等的圆形的收纳孔146,在载置台部134的背面安装有作为转盘106的驱动装置108的电动机148。
收纳孔146是直径比转盘106略大的圆形孔,并具有供转盘106的绝大部分没入的深度。在收纳孔146的周围的一部分形成有凹状的出口槽151。
推动体驱动装置260的一部分以规定高度形成在收纳孔146的中央。
因而,在本实施例1中,收纳孔146由圆形的环型的收纳槽153构成。
接着,说明腿部136。
腿部136具有支承安装底座104的功能。
腿部136在正面观察时为门形,其是通过利用折弯机(bender)等将平板以规定的角度弯折而形成的,在本实施例1中,顶板部142呈水平配置,但也可以呈倾斜配置。
接下来,参照图3~图6说明转盘106。
转盘106在电动机148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整体旋转,具有将散装的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并向该转盘106周向送出而将该硬币C交接到接收体112的功能。
在实施例1中,转盘106具有分开板154、硬币保持板156以及齿轮体158,但只要具有分开板154和硬币保持板156即可。
分开板154、硬币保持板156以及齿轮体158这三者成型为一体,或选择性地将其中的两者一体化,或者在单独地构成分开板154、硬币保持板156以及齿轮体158之后将这三者组装起来。在本实施例1中,齿轮体158与硬币保持板156一体地构成,但这仅是用于驱动转盘106而使其旋转的一个例子,齿轮体158并不是必须的结构。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2和图3说明分开板154。
分开板154全部或其一部分配置在存储斗102的底孔131内或底孔131的正下方,该分开板154具有搅拌存储室130内的硬币C并将硬币C以一枚枚地自上而下地落下的方式一枚枚地分开的功能,在本实施例1中,该分开板154为具有规定厚度的圆板形,并配置在转盘106的最上方位置。
首先,说明分开板154的上表面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在具有多个如通孔132等的相同功能和相同形状的部位时,仅对其标注数字,在需要特别区分说明时,在该数字后标注字母A、B或C来进行说明。
分开板154大致是在整体上具有厚度的圆形板状,在本实施例1中具有中央突起162、保持面166以及环167,但中央突起162和环167并不是必须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中央突起162。
中央突起162具有搅拌底孔131内的硬币C的功能。
中央突起162在分开板154的上表面的中央为截头圆锥形,在相对于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而言的相同半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平面部162A、162B、162C。
接下来,说明保持面166。
保持面166具有划定通孔132并搅拌硬币C的功能。
保持面166是呈环形形成于该中央突起162的周围的大致平坦的面。
接下来,说明通孔132。
通孔132具有使硬币C通过自重而自上而下地落下而将硬币C一枚枚地分开的功能。
通孔132形成于保持面166,其直径略大于所使用的最大直径硬币LC的直径,该通孔132沿上下方向贯穿保持面166,并以等间隔形成有规定数量,在本实施例1中形成有3个通孔132A、132B、132C。但是,通孔13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4个以上。
因而,在各通孔132A、132B、132C之间,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由分开板154的周缘侧扩展而成的扇形的肋172A、172B、172C。在肋172A、172B、172C上,以自中央突起162的基部朝向分开板154的周缘的方式分别形成有俯视斧型的隆起部174A、174B、174C。
由于通孔132A、132B、132C和隆起部174A、174B、174C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以隆起部174C为代表进行说明。
在隆起部174C与相对于隆起部174C位于旋转方向前方的通孔132B之间形成有大致恒定宽度的、自通孔132B的周缘朝向隆起部174C延伸的朝上倾斜部176B。通过朝上倾斜部176B,硬币C被沿该朝上倾斜部176B引导,从而能够易于使硬币C越过隆起部174C,从而能够防止硬币卡住。
在位于隆起部174C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自中央突起162的基部朝向周缘延伸的大部分上形成有自通孔132C的周缘沿大致铅垂方向立起的台阶部178C(图8),台阶部178C的前端部形成为向分开板154的周缘方向直线延伸的直状部182C,在直状部182C与通孔132C之间形成有自通孔132C的周围朝向直状部182C延伸的旋转前方侧斜面184C(图8)。
另外,分开板154的周缘在整周上形成有具有规定高度的环167。在利用树脂成型分开板154时,为了维持规定强度而优选设置该环167,但在强度足够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该环167。环167的上端以位于略微比隆起部174C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设定,环167与隆起部上表面之间形成有呈斜面或凹面的连接部186C。这是为了使位于连接部186C上硬币C容易倾倒。
在隆起部174A、174B、174C的周缘附近,以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187A、187B、187C,该贯通孔187A、187B、187C供用于使分开板154以及硬币保持板156一体化的螺纹件189A、189B、189C贯穿。
沿着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形成有圆形的安装孔188,供后述的旋转轴189的小直径顶端部190插入、固定。
接着,主要参照图5说明分开板154的背面191的形状。
在分开板154的背面191,以与各通孔132A、132B、132C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周向通路192A、192B、192C和推出部194A、194B、194C。在本实施例1中,周向通路192A、192B、192C的功能和形状相同,推出部194A、194B、194C的功能和形状相同,因此,以下,以周向通路192A和推出部194A为代表进行说明,对于周向通路192B和周向通路192C,仅在相同数字后标注相对应的字母B或C进行表示,而省略说明。
首先,说明周向通路192A。
周向通路192A具有将经通孔132A落下的硬币C向分开板154的周向引导的功能。
周向通路192A由形成于分开板154的背面的截面倒立槽形的槽196A和硬币保持板156构成。槽196A以与穿过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和通孔132A的中心CS地延伸的放射线RLA平行的方式自通孔132A的端部朝向周向直线地形成,周向通路192A是由位于分开板154的旋转方向的前方的细长平面状的前引导体198A、位于旋转方向的后方的细长平面状的后引导体202A、槽196A的顶面204A以及硬币保持板156的上表面围成的截面矩形的通路。因而,前引导体198A和后引导体202A的基端位于穿过中心CS且相对于放射线RLA呈直角交叉的假想线VL与通孔132A的周缘交汇的位置。前引导体198A和后引导体202A的高度(分开板154的厚度方向)形成得略大于最厚硬币的厚度。在分开板154正转时,后引导体202A推动硬币C的周面而带动其转动。在转盘106反转时,前引导体198A推动硬币C的周面而带动其转动。
接着,说明推出部194A。
推出部194A具有在最后将硬币C朝向接收体112推出的功能,其是以与后引导体202A相连续的方式位于分开板154的周缘的部分。在本实施例1中,推出部194A形成为与后引导体202A呈大约150度的角度的平面,并通过平缓曲线与后引导体202A相连接。推出部194A并不限于平面,也可以为弧状,并且,也可以在推出部194A上配置较小的轴承(日文:ベアリング)。总之,由于推出部194A要推动硬币C的周面,因此,优选采用不会划伤硬币周面的构造。
接着,说明推动体待机槽203A。
推动体待机槽203A具有收纳位于待机位置SP的整个推动体150A的功能。在本说明书中,收纳整个推动体150A指的是在作用、效果上与推动体150A被完全收纳的状态在实施上没有差异的情况。换言之,指的是整个推动体150A被实质收纳在推动体待机槽203A内的状态,也可以说整个推动体150A实质上位于分开板154的正下方。
推动体待机槽203A以与通孔132A的靠旋转轴线CE侧的下端部相连续的方式形成为新月形。但是,推动体待机槽203A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新月形,只要具有相同的功能,则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3和图6说明硬币保持板156。
硬币保持板156具有在其上表面上保持经通孔132落下的硬币C的功能,并为与分开板154相同直径的圆盘状。在本实施例1中,硬币保持板156的上表面为平面,在中央部下表面以规定的长度形成有包围旋转轴线CE的圆柱状的安装毂205。因而,通过使分开板154的肋172的下表面实质上贴紧于硬币保持板156的上表面,能够在通孔132A、132B、132C的正下方形成硬币保持空间206的同时形成周向通路192A、192B、192C。因此,硬币保持空间206和周向通路192A、192B、192C的高度相同,且所形成的高度略大于最厚硬币的厚度。因而,经通孔132A、132B、132C落下的硬币C在硬币保持空间206内与硬币保持板156面接触地保持,硬币C能够在硬币保持板156上滑动而自硬币保持空间206经由周向通路192A、192B、192C向转盘106的外周侧移动。
推动体150A、150B、150C自待机位置SP向推出位置PP移动,并自推出位置PP向待机位置SP移动,由此能够在硬币保持空间206内进退。
在安装毂205的轴心部贯穿有轴孔208。轴孔208由下部的大直径部212和上部的小直径部214形成,在大直径部212与小直径部214之间形成有台阶部216。
旋转轴189由下部的大直径轴部218和上部的小直径顶端部190构成,大直径轴部218与小直径顶端部190之间形成有作为台阶的肩部220。旋转轴189是安装于安装底座104的背面的减速器219的输出轴,大直径轴部218贯穿轴孔208,小直径顶端部190贯穿小直径部214,由台阶部216支承肩部220,由此决定转盘106的高度位置,通过将螺母222拧在小直径顶端部190的螺纹部上,从而固定分开板154和硬币保持板156而实现一体化。
减速器219通过固定于该减速器219背面的电动机148的驱动进行旋转。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6说明齿轮体158。
齿轮体158具有驱动从动齿轮224而使其旋转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齿轮体158是通过在自硬币保持板156的外周缘朝向下方以规定的长度形成的圆筒部225的外周面上形成齿轮144而构成的。换言之,齿轮体158是将由硬币保持板156和圆筒部225一体形成的有底圆筒体颠倒而成的形状,在圆筒部225的周面上形成有齿轮144。齿轮144的外径与硬币保持板156的外径相同,能够将树脂成型品、金属板冲压加工品等用作齿轮144。此外,由于齿轮144具有驱动后述的从动齿轮224的功能,因此,若利用其他部件使从动齿轮224与转盘106同步旋转,则可以不设置齿轮体158。
在本实施例1中,分开板154和硬币保持板156通过一体化装置226实现一体化。在实现了一体化的情况下,由于推动体待机槽203的下表面被硬币保持板156的上表面覆盖,因此形成有推动体待机空间244,该推动体待机空间244的靠硬币保持空间206侧的部分形成为狭缝型的开口241。
一体化装置226是通过将插入到形成于肋172的贯通孔187A、187B、187C的螺纹件189A、189B、189C旋入形成于硬币保持板156的螺纹孔234A、234B、234C而实现的一体化。但是,一体化装置226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分开板154、硬币保持板156以及齿轮体158一体成型等其他的构造或使用用于将分开板154、硬币保持板156以及齿轮体158一体成型等其他的部件。
接着,参照图1和图6说明转盘106的配置。
转盘106以分开板154的上表面与安装底座104的上表面大致齐平的方式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收纳孔146内。
存储斗102的下部118的下端面以底孔131的轴心线与旋转轴189的轴心线重合的方式与安装底座104的上表面面接触地固定于安装底座104。在该安装状态下,如图6所示,底孔131的内缘以覆盖在环167之上的方式配置。该配置的目的在于避免以下情况:在所存储的硬币C较少时,硬币C斜靠在存储斗102的内周面上而保持硬币C的下周面载置在环167之上的状态,从而硬币C不会经通孔132落下。
此外,周向通路192A、192B、192C的外周端的大致四分之三周与收纳孔146的内周面相对,且周向通路192A、192B、192C的外周端与由收纳孔146的位于接收体112的侧方的大约四分之一周构成的出口槽151相对。换言之,在周向通路192A、192B、192C的端部的整个表面与出口槽151相对的情况下,硬币C能够向出口槽151移动。
接着,说明电动机148。
电动机148是直流电动机,是若反向进行电连接则进行反转的可逆电动机。换言之,分开板154能够进行正转和反转。在本实施例1中,转盘106在图2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为正转,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为反转。
接着,主要参照图3说明推动装置152。
推动装置152具有使经通孔132落下的、保持在硬币保持板156之上的硬币C在规定时刻经由周向通路192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推动装置152与硬币保持板156形成为一体,并包括推动体150A、150B、150C和推动体驱动装置260。
首先,说明推动体150A、150B、150C。
推动体150A、150B、150C具有使经通孔132A、132B、132C落下的、保持在硬币保持板156之上的硬币C在规定时刻经由周向通路192向转盘106的周向移动的功能。
推动体150A、150B、150C分别以与各通孔132A、132B、132C相对应的方式设置,此处,仅说明推动体150B,对于其他推动体150A、150C的相对应的部分,在相同数字后标注A或C而省略其说明。
推动体150B形成为靠支承轴242B侧的部分的宽度较宽且随着朝向前端去而宽度逐渐变窄的弧状,在推动体150B的宽度较宽侧的端部固定有朝下的支承轴242B。支承轴242B插入到形成于硬币保持板156的与推动体保持槽203B相对的位置的轴孔244B,并通过配置于硬币保持板156的下表面侧的垫圈246B和E型卡环248B以不发生脱落的方式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硬币保持板156。并且,在推动体150B位于待机位置SP情况下,在俯视观察分开板154时,靠硬币保持空间206侧的推动缘250B设定在与通孔132B的内缘相重叠或比内缘略微靠里的位置。
自推动体150B的中间以朝下的方式固定有随动件支承轴252B,支承轴252B以贯穿以轴孔244B的轴线为支点呈弧状形成在硬币保持板156上的第3贯通孔254B的方式延伸,在支承轴252B的前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有凸轮随动件256B,利用E型卡环258B来防止凸轮随动件256B脱落。凸轮随动件256B插入并配置在后述的槽凸轮264内。
第3贯通孔254B的一端形成在位于推动体150B的待机位置SP的随动件支承轴252B的附近,另一端位于能够使推动体150B移动到推出位置PP的位置。
通过上述结构,推动体150B能够以支承轴242B为支点进行摆动运动,推动体150B的摆动范围在相对于以散装状态存储在存储斗102内的硬币C而言隐藏于分开板154的下方的待机位置SP与向通孔132B的下方前进而位于硬币保持空间206的推出位置PP之间。利用推动体驱动装置260进行推动体150B的摆动运动。
接着,主要参照图1和图10说明推动体驱动装置260。
推动体驱动装置260具有在规定时刻使推动体150在待机位置SP与推出位置PP之间移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推动体驱动装置260是驱动凸轮262,该驱动凸轮262位于安装底座104的收纳孔146内,且以固定状态配置在硬币保持板156的下方。
驱动凸轮262是通过外廓缘266和内廓缘268而在整体上以规定宽度连续的槽凸轮264,其包括基端部272、前端部274、推出连接部276、返回连接部278以及反转时槽凸轮302。
槽凸轮264的基端部272是半圆形,其半圆的中心与转盘106的旋转轴线CE相重合。
前端部274是以离开旋转轴线CE的第2轴线CE2为中心的半径小于基端部272的半径的半圆形(比基端部272小的半圆形)。
推出连接部276是将基端部272和前端部274的分别位于图10的右侧的端部连接起来的弧状缘。
即,推出连接部276位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自待机位置SP朝向推出位置PP推出的路径上。
返回连接部278利用弧状线将基端部272和前端部274的分别位于图10的左侧的端部连接起来。返回连接部278位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自推出位置PP向待机位置SP返回的路径上。换言之,如后述那样,返回连接部278是推动体150A、150B、150C在正转时自上述推出位置PP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的区间。
并且,槽凸轮264通过基端部272、前端部274、推出连接部276以及返回连接部278而在整体上形成为卵型。
换言之,外廓缘266是通过以转盘106的旋转轴线CE为中心以第1半径R1形成的大致半圆形的外廓基端缘282、以第2轴线CE2为中心以半径小于外廓基端缘282的半径的第2半径R2形成的大致半圆形的外廓前端缘284、利用平缓曲线将外廓基端缘282和外廓前端缘284的右侧间的部分连接的右连接外廓缘286以及利用平缓曲线将外廓基端缘282和外廓前端缘284的左侧间的部分连接的左连接外廓缘288而形成的卵形。外廓缘266和内廓缘268具有规定的恒定间隔,以便使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能够在外廓缘266和内廓缘268之间移动。换言之,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外廓缘266或内廓缘268引导。
内廓缘268是以与外廓缘266大致相似的形状形成于外廓缘266的内侧的卵形。即,内廓缘268构成为包括:与转盘106的旋转轴线CE同心地以第3半径R3形成的大致半圆形的内廓基端缘292、以第2轴线CE2为中心以半径小于内廓基端缘292的半径的第4半径R4形成的大致半圆形的内廓前端缘294以及利用平缓曲线将内廓基端缘292和内廓前端缘294的右侧间的部分连接的右连接内廓缘296。推出连接部276位于朝向前端部274去而逐渐离开旋转轴线CE的位置,返回连接部278位于自前端部274侧起向旋转轴线CE靠近的位置。
并且,如图2所示,前端部274以相对于转盘106的穿过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的垂线偏向左侧的方式配置。换言之,槽凸轮264形成为使卵型以旋转轴线CE为中心略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成的倾斜卵形。
在转盘106正转、即分开板154正转时,由于驱动凸轮262为固定状态,因此,随动件256A、256B、256C随着转盘106的旋转而被槽凸轮264的外廓缘266或内廓缘268被引导,推动体150A、150B、150C与所对应的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联动而向待机位置SP或推出位置PP移动。推动体150A、150B、150C的位置由支承轴242A、242B、242C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即,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位于比支承轴242大幅度靠近旋转轴线CE的位置时,推动体150A、150B、150C绕支承轴242相对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推动体150A、150B、150C的推动缘250A、250B、250C位于靠近旋转轴线CE的位置,在推动体150A、150B、150C的推动缘250A、250B、250C自该位置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时,推动体150A、150B、150C绕支承轴2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推动缘250A、250B、250C离开旋转轴线CE而向硬币保持空间206前进。
此外,优选的是,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向内廓缘268侧施力、详细而言至少在返回连接部278被向内廓缘268侧施力。作为施力部件,能够适当选择弹簧、重物(日文:重り)等,但考虑到与成本的关系,优选为利用重力即构造体的重量的构造。在利用重力的情况下,需要构成为使安装底座104倾斜,利用推动体150A、150B、150C和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等的重量,来以使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绕支承轴242A、242B、242C靠近内廓缘268的方式作用有力矩。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安装底座104水平地配置,因此,利用弹簧等以使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向内廓缘268侧移动的方式对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施力。
因而,在转盘106正转(在图2中为逆时针方向)的情况下,推动体150A、150B、150C与分开板154一起沿逆时针方向一体旋转。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位于槽凸轮264的基端部272时,由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具有到旋转轴线CE的距离相同的第1半径R1的外廓基端缘282或到旋转轴线CE的距离相同的第第3半径R3的内廓基端缘292引导,因此,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相对于分开板154、即相对于通孔132A、132B、132C也保持恒定的位置关系。
即,在基端部272,推动体150A、150B、150C保持在待机位置SP,相对于存储室130的硬币C,推动体150A、150B、150C分别位于隐藏在分开板154的下方的位置。
详细而言,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基端部272引导时,以推动体150A、150B、150C位于待机位置SP的方式确定支承轴242A、242B、242C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之间的位置。换言之,由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被与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同心的基端部272引导,因此,推动体150A、150B、150C持续位于待机位置SP(例如,图11中的推动体150B、150C)。
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移动到推出连接部276时,由于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推动体150A、150B、150C绕支承轴242A、242B、242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朝向推出位置PP移动,由此,推动体150A、150B、150C向通孔132A、132B、132C下方的硬币保持空间206前进并将保持在该硬币保持空间206内的硬币C向周向通路192A、192B、192C推出(例如,图11中的推动体150A)。
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位于前端部274时,推动体150A、150B、150C位于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使硬币C向推出位置PP移动。在推出位置PP,如图12所示,例如,推动体150A伸出到通孔132A的中央,推动缘250A位于比通孔132A的中心靠分开板154的外周缘侧的位置。该硬币料斗被设定为:在该情况下,即使是最小直径硬币SC,在其被夹在接收体112与推出部194A之间时,最小直径硬币SC的硬币中心SCC位于比第1直线SL远离旋转轴线CE的位置,该第1直线SL为将接收体112与硬币C之间的触点P1和推出部194与硬币C之间的触点P2连接起来的直线。优选该硬币中心SCC的位置距旋转轴线CE较远。
如图13所示,在凸轮随动件256A到达返回连接部278后,离旋转轴线CE的距离逐渐减少,因此,推动体150A绕支承轴242A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言之朝向待机位置SP移动,在凸轮随动件256A到达达到基端部272时,推动体150A位于待机位置SP。
本发明的驱动凸轮262还包括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
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具有在分开板154反转时将推动体150A、150B、150C保持在待机位置SP而不使推动体150A、150B、150C自待机位置SP或该待机位置SP附近朝向推出位置PP移动的功能。此处所谓的待机位置SP也包括具有与实质上位于待机位置SP时相同的作用、效果的位置。换言之,即使是推动缘250A、250B、250C前进到硬币保持空间206而位于通孔132的下方的情况,若具有与实质上位于待机位置SP时相同的作用、效果,则也包含在被保持在待机位置SP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1中,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是反转时槽凸轮302,通过使基端部272的内廓基端缘292的靠返回连接部278侧的部分、换言之使内廓基端缘292的比图10中的旋转轴线CE靠左侧的部分以与第3半径R3相同的半径进一步延长四分之一周,从而形成反转时内缘304,结果,内廓基端缘292在整体上的大致四分之三周由第3半径R3形成。在内廓基端缘292上形成有离开内廓基端缘292比凸轮随动件256的直径略大于的量的反转时外缘305。因而,反转时槽凸轮302形成在比内廓前端缘294靠近旋转轴线CE的位置,即,如图10所示,反转时槽凸轮302以在前端部274自左侧朝向右侧凹陷的方式形成。其结果,内廓缘268在整体上形成为下部是圆形且前端部是钩状的勾形玉坠状。因而,驱动凸轮262是由卵形的外廓缘266和勾形玉坠状的内廓缘268划定的整体上为卵形的卵形环(ovalring)形,并具有自前端部274的靠推出连接部276侧起朝向返回连接部278、换言之在图10中以自右侧朝向左侧的方式呈镰刀形突出的抵接件306的形状。
并且,驱动凸轮262是卵形,该驱动凸轮262被配置成其对称轴SL2为在图10中相对于竖直线(日文:垂立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大约30度后固定的状态。
对于驱动凸轮262的倾斜状况,由于其与接收体112之间的配置的关系而如上述那样转动,考虑到硬币C的动作,驱动凸轮262优选具有上述程度的倾斜。但是,并不限于此。
反转时槽凸轮302在分开板154的反转时发挥作用。即,在分开板154反转时,位于基端部272的靠返回连接部278侧的部分、即靠图10中的旋转轴线CE的左侧的部分到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之间的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能够沿着内廓缘268移动、详细而言被反转时内缘304引导并移动到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例如,如图16所示,凸轮随动件256A能够移动到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由于反转时内缘304以与内廓基端缘292相同的第3半径R3形成,因此,推动体150A、150B、150C能被保持在待机位置SP,在没有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7所示,硬币C即使位于硬币保持空间206也不会向周向通路192B移动。换言之,硬币C不会向周向移动而被推压到外周缘上,因此,分开板154能够在反转时槽凸轮302的存在范围内反转。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6说明转盘106的驱动装置108。
驱动装置108具有使转盘106、进而使分开板154和硬币保持板156以规定速度正转或反转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驱动装置108包括电动机148和减速器219。
减速器219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背面,作为减速器219的输出轴的旋转轴189以其轴线与槽凸轮264的基端部272的旋转轴线CE重合的方式配置并向上侧突出,在旋转轴189的顶端部如上述那样固定有转盘106。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2说明硬币的接收体112。
接收体112具有将被分开板154一枚枚地分开地输送过来的硬币C向分开板154(转盘106)的周向引导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1中,接收体112是由形成出口槽151的一个台阶部构成的第1引导缘312。第1引导缘312以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离开收纳孔146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例1中,第1引导缘312包括以推动片314的第2旋转轴线RC为中心的规定半径的圆弧部316和与圆弧部316相连接的直状部318。圆弧部316具有沿收纳孔146的大致法线方向延伸之后逐渐改变大致45度方向地引导硬币C的功能。直状部318具有自圆弧部316的末端直线延伸而向远离分开板154的方向直线地引导硬币C的功能。
接着,说明硬币料斗100的硬币传感器308。
硬币传感器308具有检测自出口319送出的硬币C并将硬币检测信号CDS向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的功能,能够使用公知的光电传感器、磁传感器或机械传感器等。
在本实施例1中,硬币传感器308是透射式光电传感器,其通过未图示的托架固定于安装底座104。
接着,主要参照图2说明推动片314。
推动片314具有使由推动体150推出的硬币C沿着圆弧部316和直状部318移动并自出口319送出硬币C的功能。换言之,推动片314作为硬币C的输送装置114发挥作用。
详细地说,推动片314具有与转盘106联动地旋转而对在推动体150的推动下经由周向通路192移动到出口槽151内的硬币C进行推动并使其沿着圆弧部316和直状部318移动的功能。在本实施例1中,推动片314具有相对于第2旋转轴线RC以点对称配置的两个推动片314A、314B,由于分开板154具有3个通孔132A、132B、132C,因此,推动片314相对于转盘106以1.5倍的旋转速度旋转。换言之,在转盘106旋转两周的期间,推动片314A和推动片314B旋转3周,其结果,利用推动片314A或推动片314B将自各通孔132A、132B、132C一枚枚地送出的硬币C一枚枚地向接收体112推而推动硬币C,由此使硬币C沿着该接收体112移动。
推动片314是自绕第2旋转轴线RC旋转的圆板体320的上表面朝上突出且形成为以第2旋转轴线RC为中心的弧状的小片,该推动片314相对于出口槽151的底面以规定高度突出。该突出量形成为略大于最大厚度的硬币C的厚度,并与接收体112的高度大致相同。
圆板体320以与配置在圆板体320的下方的从动齿轮224同心的方式与从动齿轮224形成一体。
接着,说明从动齿轮224。
从动齿轮224与齿轮144相啮合而被驱动,从而能够在图1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动齿轮224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安装底座104内的圆盘形空间内,从动齿轮224的一部分突出到收纳孔146内并与齿轮144相啮合。
齿轮144与从动齿轮224之间的直径比、即齿轮传动比是3比2。由此,构成为3个通孔132A、132B、132C和两个推动片314A、314B以规定相位旋转的关系。即,以如下方式设定了时刻:在推动体150A、150B、150C位于推出位置PP后,立即将被推动体150A、150B、150C推出的硬币C朝向接收体112推动。
如图2所示,进行了如下设定:在推动片314开始推动时,推动片314在比以第2旋转轴线RC为中心且以距最小直径硬币SC的硬币中心SCC的距离为第5半径R5的圆弧AC略微靠近第2旋转轴线RC的位置处与硬币C的周面相接触。由此,推动片314自相对于硬币C的圆弧周面SCS的大致直角方向推动的圆弧周面SCS,从而发挥将最小直径硬币SC对接收体112的按压力抑制得较低的作用,因此具有使硬币C的移动变得顺畅的优点。
接着,说明对出口槽151的一侧进行划定的第2引导缘322。
在本实施例1中,第2引导缘322由与安装底座104形成一体的弧状壁323和直状壁324构成。
弧状壁323具有对被推动体150推出后的硬币C进行引导而使其向推动片314侧移动的功能。即,弧状壁323以自收纳孔146的与接收体11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附近指向收纳孔146的周向且指向接收体112侧的方式形成弧状。
直状壁324由相对于安装底座104独立的刀形状的刀状件326的笔直状的一侧面形成,其与弧状壁323相连续并以指向直状部318的方式延伸到第2旋转轴线RC附近。因而,在刀状件326的背面形成有能够供推动片314移动的圆弧状的通过槽(未图示)。
因而,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2所示,出口槽151通过第1引导缘312和第2引导缘322而整体上呈S字型,并形成为与收纳孔146连续地向左侧弯曲之后向右侧弯曲的形状。因此,硬币C一边被第1引导缘312和第2引导缘322引导,一边在推动片314的推动下向出口319侧移动并被自出口319送出,硬币C由硬币传感器308进行检测。
接下来,参照图18说明电动机148的控制电路330。
电动机148经由设在供电电路332上的开关电路334与直流电源336相连接。在开关电路334与电动机148之间的供电电路332上设有过载检测电路338,在检测出过电流时,过载检测电路338向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过载信号ORS。
料斗控制电路342根据来自过载检测电路338的过载信号ORS和来自上位装置的上位控制电路344的作为主控制信号之一的支出信号DPS而向开关电路334输出正转信号RDS或再起动信号ARS、第1反转信号CRS1、第2反转信号CRS2或第1停止信号STS1、第2停止信号STS2、第3停止信号STS3。料斗控制电路342例如由微型处理器构成。
在开关电路334接收到正转信号RDS或再起动信号ARS时,以使电动机148正转的方式与电动机148的供电电路332相连接,在接收到第1反转信号CRS1、第2反转信号CRS2时,以使电动机148反转的方式与电动机148的供电电路332相连接,在接收到停止信号STS、第1停止信号STS1、第2停止信号STS2、第3停止信号STS3时形成开路。
此外,控制电路330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背面等。
接着,说明上位控制电路344。
上位控制电路344具有以下功能:除了控制上位设备之外,还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支出信号DPS,并对来自硬币传感器308的硬币检测信号CDS进行计数,在该计数值达到规定数时以及收到来自料斗控制电路342的错误信号ERS时,停止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支出信号DPS。
上位控制电路344例如由微型处理器构成。
接下来,还参照图19的流程图说明料斗控制电路342的作用。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需要特指3个通孔132A、132B、132C中的一个通孔、3个推动体150A、150B、150C中的一个推动体、3个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中的一个凸轮随动件以及3个支承轴242A、242B、242C中的一个支承轴的情况以外,省略后缀A、B、C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通常的作用(送出硬币)。
在要送出硬币C的情况下,上位控制电路344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支出信号DPS(参照图20)。
在料斗控制电路342中,在步骤S1中,判断支出信号DPS是否从off(无信号)变成on(有信号),在支出信号DPS从off变成on时,进入步骤S2,在支出信号DPS自on变成off或保持off时,进入步骤S3。因而,在步骤S1中,对来自上位控制电路344的支出指令进行了判断。
在步骤S2中,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正转信号RDS,之后进入步骤S3。
接收到正转信号RDS的开关电路334以使电动机148正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使电动机148正转,结果,转盘106以规定速度向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如上所述,硬币C被一枚枚地向出口槽151送出,并被推动片314A或推动片314B推动而沿着接收体112移动,最终硬币C被自出口319送出并被硬币传感器308检测。硬币传感器308根据对硬币C的检测结果向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硬币检测信号CDS。
在步骤S3中,对支出信号DPS是否从on变成off或保持off状态进行判断,在没有变成off时或保持off状态时,进入步骤S4,在变成off状态时,进入步骤S5。因而,在步骤S3中,对支出指令的解除进行了判断。
在步骤S4中,对再起动次数是否处于容许次数ARN以内进行判断,在超过容许次数ARN时,不能再起动,因此进入步骤S5,在再起动次数处于容许次数ARN以内时,进入步骤S6。因而,在步骤S4中,对是否再起动进行了判断。
在步骤S5中,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停止信号STS,之后返回步骤S1。
根据停止信号STS,开关电路334继续保持开路,从而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保持静止状态。因而,在没有输出支出信号DPS的期间,在步骤S1、S3、S5中循环或在步骤S1、S3、S4、S5中循环,换言之转盘106保持停止。
在步骤S6中,对是否输出有除了正转信号RDS或再起动信号ARS以外的信号、即对是否输出有停止信号STS、第1停止信号STS1、第1反转信号CRS1、第2停止信号STS2、第2反转信号CRS2或第3停止信号STS3进行判断,在输出有上述信号时以及无信号时,进入步骤S7,在没有输出上述信号时,即输出有正转信号RDS(及输出有再起动信号ARS)时,进入步骤S8。因而,在步骤S6中,对正转指令进行了判断。
在步骤S8中,对是否输出有过载停止信号OSS进行判断,在输出了过载停止信号OSS时,进入步骤S9,在没有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时,进入步骤S10。因而,在步骤8中,对过载停止进行了判断。在判断有过载停止信号OSS时,以此为起点进行后述的旋转停止处理、反相制动处理、完全停止处理、反转处理、反转停止处理以及再起动处理。
对于过载停止信号OSS基于来自过载检测电路338的过载信号ORS,例如,在硬币C的支出过程中,有时硬币C在分开板154与存储斗102之间呈支杆状态(日文:突っ張り棒)、即产生所谓的硬币卡住,从而转盘106不再旋转。在该情况下,由于电动机148欲继续旋转,因此,在供电电路332中流动有超过规定值的过电流,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过载信号ORS。在判断出该过载信号ORS持续了规定时间OT(图20)时,料斗控制装置342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
在步骤S10中,料斗控制电路342对开关电路334输出正转信号RDS,之后,在进入步骤S11并执行步骤S12,之后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11中,对是否存在来自硬币传感器308的硬币检测信号CDS进行判断,在检测出硬币检测信号CDS时,进入步骤S12,在没有检测出硬币检测信号CDS时,返回步骤S1。自硬币传感器308输出硬币检测信号CDS意味着消除了硬币卡住,因此,在步骤S11中,对硬币卡住的消除进行了判断。
在步骤S12中,将在步骤S37中运算并存储了的再起动次数重新设置为零。
因而,步骤S1~S4、S6、S8、S10、S11以及步骤S12的流程是正常的硬币C的支出状态。
因而,在输出支出信号DPS且再起动次数在容许次数ARN以内的情况下,在输出正转信号RDS且没有输出过载信号ORS的期间,以步骤S1、S3、S4、S6、S8、S10、S11、S12进行循环,换言之转盘106持续正转。在该正转持续期间,在上位控制电路344中,对硬币检测信号CDS进行计数,并将该计数值与上位控制电路344所设定的支出设定值相比较,在该计数值与支出设定值相一致时,向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停止信号。即,由于中止输出支出信号DPS,因此,支出信号DPS从on变为off,在步骤S3中判断出支出信号DPS从on变为off时,进入步骤S5。例如,在将支出设定值设定为10时,持续输出支出信号DPS,直到接收到10个来自硬币传感器308的硬币检测信号CDS为止,在判断出接受了10个硬币检测信号CDS时,停止输出支出信号DPS。
在停止输出支出信号DPS时,自步骤S3进入步骤S5,料斗控制电路342向开关电路334输出停止信号STS。开关电路334通过该停止信号STS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因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在惯性旋转后停止,从而停止支出硬币C。
接下来,说明旋转停止处理。
在步骤S7中,对是否存在第1停止信号STS1进行判断,在不存在第1停止信号STS1时,进入步骤S13,在存在第1停止信号STS1时,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9中,输出第1停止信号STS1,之后进入步骤S14。
根据第1停止信号STS1,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因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在惯性作用下旋转并最终静止。
在步骤S14中,开始第1计时时间T1的计时,之后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对是否经过了第1计时时间T1进行判断,在经过了第1计时时间T1时,进入步骤S16,在没有经过第1计时时间T1时,进入步骤S17。该第1计时时间T1是在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后直至使反相制动起作用为止的空转期间,因此可以为极短的时间。因而,第1停止信号STS1是成为转盘106的旋转停止处理的起点的信号。
在步骤S16中,向开关电路334输出第1反转信号CRS1,之后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7中,向开关电路334输出第1停止信号STS1,之后返回步骤S1。即,在输出第1停止信号STS1期间,以步骤S1、S3、S4、S6、S7、S14、S15、S17进行循环,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28成为开路,因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惯性旋转。
接下来,说明反相制动处理。
在步骤S13中,对是否输出了第1反转信号CRS1进行判断,在没有输出第1反转信号CRS1时,进入步骤S18,在输出了第1反转信号CRS1时,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开始第2计时时间T2的计时,之后进入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对计时是否达到第2计时时间T2进行判断,在判断出达到第2计时时间T2时,进入步骤S21,在判断没有达到第2计时时间T2时,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输出第1反转信号CRS1,之后返回步骤S1。因而,在输出支出信号DPS且再起动次数在容许次数ARN以内的情况下,在输出第1反转信号CRS1的期间,以步骤S1、S3、S4、S6、S7、S13、S19、S20、S22进行循环。换言之,在第2计时时间T2期间,在电动机148上、进而在转盘106上作用有反转扭矩。由于第2计时时间T2是用于使将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旋转的电动机148和转盘106急速停止用的反相制动起作用的时间,因此,第2计时时间T2为使反相制动持续到转盘106达到大致停止状态为止的时间就足够了。因而,第1反转信号CRS1是成为反相制动处理的起点的信号。优选第2计时时间T2为第1计时时间T1的10倍左右。
接下来,说明完全停止处理。
在步骤S18中,对是否输出了第2停止信号STS2进行判断,在没有输出第2停止信号STS2时,进入步骤S23,在输出了第2停止信号STS2时,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开始第3计时时间T3的计时,之后进入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对是否达到第3计时时间T3进行判断,在达到第3计时时间T3时,进入步骤S26,在没有达到第3计时时间T3时,进入步骤S27。
在步骤S27中,输出第2停止信号STS2,之后返回步骤S1。换言之,在输出第2停止信号STS2时,以步骤S1、S3、S4、S6、S7、S13、S18、S24、S25、S27进行循环或以步骤S1、S3、S4、S6、S8、S9、S14、S15、S16、S19、S20、S21、S24、S25、S27进行循环。
根据第2停止信号STS2,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因此,不会在电动机148上、进而在转盘106上作用驱动扭矩,并且在电动机148上、进而在转盘106上施加的上述反转扭矩,在该双重作用下使转盘106即刻成为停止状态。
接下来,说明反转处理。
在步骤S23中,对是否输出了第2反转信号CRS2进行判断,在没有输出第2反转信号CRS2时,进入步骤S28,在输出了第2反转信号CRS2时,进入步骤S29。因而,第2停止信号STS2是成为转盘106的完全停止处理的起点的信号。
在步骤S29中,开始第4计时时间T4的计时,之后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对是否达到第4计时时间T4进行判断,在达到第4计时时间T4时,进入步骤S31,在没有达到第4计时时间T4时,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输出第2反转信号CRS2,之后返回步骤S1。换言之,在输出第2反转信号CRS2的期间,以步骤S1、S3、S4、S6、S7、S13、S18、S23、S29、S30、S32进行循环或以步骤S1、S3、S4、S6、S8、S9、S14、S15、S16、S19、S20、S21、S24、S25、S26、S29、S30、S32进行循环。
根据第2反转信号CRS2,开关电路334以使电动机148反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会在电动机148上、进而在转盘106上作用反转扭矩。换言之,在输出了第2反转信号CRS2时,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反转,直到计时完第4计时时间T4为止,或者,在凸轮随动件256抵接于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时,转盘106保持静止状态。因而,第4计时时间T4具有用于设定转盘106的反转时间的功能,第2反转信号是成为使转盘106反转的反转处理的起点的信号。
步骤S29中的第4计时时间T4优选为与第2计时时间T2相同程度的时间长度。如后述那样,这是为了防止在反转时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
因而,第4计时时间T4设定为转盘106能够反转的最长时间。换言之,第4计时时间T4被设定为以下时间:在凸轮随动件256反转时,该反转在最短时间内被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阻止,结果,电动机148成为过载,即使在该情况下,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的过载信号ORS的时间也不超过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的规定时间OT。并且,换言之,不会由于电动机148在第4计时时间T4内反转,而导致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停止信号STS。因而,第4计时时间T4是用于使转盘106反转、进而消除分开板154的硬币卡住的反转时间CR。
通过该反转而使凸轮随动件256在槽凸轮264中沿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凸轮随动件256在图10中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位于返回连接部278的凸轮随动件256沿着反转时内缘304在反转时槽凸轮302中前进。
如图17所示,在没有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情况下,凸轮随动件256在返回连接部278逆行、向离开旋转轴线CE的方向移动,因此,使推动体150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位于硬币保持空间206的硬币C被前引导体198推动并被推压到收纳孔146的周壁上,从而产生转盘106不再旋转的硬币卡住的问题。
但是,由于反转时槽凸轮302的反转时内缘304是以旋转轴线CE为中心且与基端部272的内廓基端缘292相同的半径的圆弧,因此,推动体150持续位于待机位置SP。因而,即使在硬币保持空间206存储有硬币C时,硬币C也能够顺畅地反转,而不会在推动体150的作用下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而被推压到收纳孔146的周壁上。并且,在凸轮随动件256抵接于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时,电动机148成为过载状态,但由于反转时间CR、即第4计时时间T4的较短,因此,虽然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过载信号ORS,但料斗控制电路342不会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
接下来,说明反转停止处理。
在步骤S28中,对是否输出了第3停止信号STS3进行判断,在没有输出第3停止信号STS3时,返回步骤S1,在输出了第3停止信号STS3时,进入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开始第5计时时间T5的计时,之后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对第5计时时间T5的计时进行判断,在达到T5时,进入步骤S36,在没有达T5时,进入步骤S35。
在步骤S35中,输出第3停止信号STS3,之后返回步骤S1。根据第3停止信号STS3,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因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在以惯性反转之后,最终静止。
即,在输出了第3停止信号STS3时,以步骤S1、S3、S4、S6、S7、S13、S18、S23、S28、S33、S34、S35进行循环或以步骤S1、S3、S4、S6、S8、S9、S14、S15、S16、S19、S20、S21、S24、S25、S26、S29、S30、S31、S33、S34、S35进行循环。换言之,输出第3停止信号STS3,直到经过第5计时时间T5为止。第5计时时间T5是使在惯性作用下旋转的转盘106足以达到静止的时间。因而,第3停止信号STS3是成为使转盘106的反转停止的反转停止处理的起点的信号。
接下来,说明再起动处理。
在步骤S36中,将自动再起动的再起动次数ARC加“1”并将结果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之后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对自动再起动数是否处于容许次数ARN以内进行判断,在自动再起动数超过容许次数ARN时,进入步骤S38,在自动再起动数处于容许次数ARN以内时,进入步骤S39。
在步骤S38中,向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错误信号ERS,之后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39中,输出正转信号RDS,之后返回步骤S1。开关电路334通过该正转信号RDS而以使电动机148正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再次正转起动,如上所述,将硬币C一枚枚地送出。由于该正转信号RDS是根据料斗控制电路342中的程序执行的,因此该正转信号RDS是再起动信号ARS。
上位控制电路344接收错误信号ERS而使所有的相关设备的工作停止或进行显示错误信息等的错误处理。例如,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停止指令,因此,支出信号DPS从on变为off,由此自步骤S3进入步骤S5,在步骤S5中输出停止信号STS。通过该停止信号STS,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28成为开路,由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在惯性旋转之后成为静止状态。
自步骤S8到步骤S39的处理是在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之后到停止为止的处理,换言之进行过载时停止处理。因而,在再起动的容许次数ARN设定为多次时,该过载停止处理执行该多次,例如,在将再起动的容许次数ARN设定为3次时,该过载停止处理执行3次。换言之,转盘106反转3次,以进行硬币卡住的消除动作。
另外,在步骤S36、S37、S39的再起动处理中,进行容许次数ARN的自动再起动。
换言之,再起动处理具有以下功能:在电动机148过载而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过载信号ORS、进而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时,容许转盘106与容许次数ARN相对应地进行限定的反转动作。
在返回步骤S1后,在输出了支出信号DPS时,如上所述,进入步骤S4,在再起动数为再起动的容许次数ARN时,进入步骤S6,之后,在输出了正转信号RDS时,进入步骤S8而对是否输出了过载信号ORS进行判断,在没有输出过载信号ORS时,进入步骤S10而输出正转信号RDS。
例如,在通过转盘106的第1次反转而消除了硬币卡住时,电动机148不会过载,因此过载检测电路338不输出过载信号ORS,由此,在输出支出信号DPS期间,转盘106继续旋转。
在没有能通过转盘106的第1次反转而消除硬币卡住时,通过基于步骤S39中的再起动信号ARS(正转信号RDS)的自动再起动而使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过载信号ORS,在与上述同样地持续规定时间时,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因此,在步骤S8中判断为输出有过载停止信号OSS,然后依次执行旋转停止处理、反相制动处理、完全停止处理、反转处理、反转停止处理以及再起动处理。
在再起动处理的步骤S36中,再起动次数ARC被计数为“2”。由此,在步骤S4中会与作为容许次数ARN的3进行比较,但由于再起动次数ARC为容许次数ARN以下,因此,如上所述那样进入步骤S8。
由此,与上述同样地,在消除了硬币卡住时,转盘106继续正转,在没有消除硬币卡住时,如上所述那样同样地执行旋转停止处理、反相制动处理、完全停止处理、反转处理、反转停止处理以及再起动处理。
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容许次数ARN是3次,再起动次数ARC没有超过容许次数ARN,因此,进入步骤S39而输出再起动信号ARS(正转信号RDS),由此进行第3次自动再起动。在通过第3次反转而消除了硬币卡住时,电动机148在输出支出信号DPS期间继续正转。但是,在没有消除硬币卡住时,如上所述,料斗控制电路342会输出过载信号ORS,因此,从步骤S7向步骤S10地进行上述处理。于是,由于在步骤S36中再起动转动次数成为4次,在步骤S37中超过作为容许次数ARN的3次,因此自步骤S37进入步骤S38。
在步骤S38中,料斗控制电路342向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错误信号ERS,将再起动次数重新设置为零,之后返回步骤S1。
接收到错误信号ERS的上位控制电路344作为异常处理而例如使硬币料斗100为停止状态。在本实施例1中,停止输出支出信号DPS。
在该情况下,料斗控制电路342在步骤S3中检测出支出信号DPS自on变为off而进入步骤S5,在步骤S5中输出停止信号STS,之后返回步骤S1。以下,重复该循环,直至再次自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支出信号DPS为止。通过该停止信号STS而使开关电路334保持开路,因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不会旋转,从而不会送出硬币C。
此外,在本实施例1中,容许输出3次过载信号ORS,结果,容许转盘106被驱动而以规定角度反转3次,但反转的次数即容许次数ARN能够任意设定,也可以为两次或4次以上。但是,根据经验值,需要转盘106反转4次以上才能够消除硬币卡住的概率较低,另外,在转盘106反转1次~两次时,会使消除硬币卡住的概率较低,因此,最优选为3次。
另外,优选的是,在步骤S10之后进行步骤S11以及S12,从而将在步骤S36中运算过的再起动次数重新设置为零。其原因在于:在再起动后,在硬币传感器308检测出硬币C时,消除了硬币卡住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产生下一次的硬币卡住时,使转盘106能够反转规定次数、在本实施例1中反转3次。
即,在步骤S11中,对有无来自硬币传感器308的硬币C的检测信号进行判断,在判断有检测信号时,进入步骤S12,在判断没有检测信号时,绕过步骤S12而返回步骤S1。
在步骤S12中,将步骤S36中运算、存储的再起动次数重新设置为零,之后返回步骤S1。
接着,还参照图20的时序图并以推动体150A为基准说明实施例1的作用。此外,再起动的容许次数ARN设定为与上述相同的“3”。
通常,上位控制电路344不输出支出信号DPS,因此,料斗控制电路342自步骤S1进入步骤S3、S5而输出停止信号STS。开关电路334根据停止信号STS而保持供电电路332的开路状态,电动机148不旋转,因此,转盘106处于静止状态,硬币C没有被送出。
在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支出信号DPS时,料斗控制电路342进入步骤S2,在输出正转信号RDS之后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判断出再起动次数ARC为容许次数ARN“3”以下,之后,在步骤S6中,由于判断有正转信号RDS,因此进入步骤S8而对是否输出了过载停止信号OSS进行判断。在没有产生硬币卡住时,进入步骤S10而输出正转信号RDS,之后返回步骤S1。
开关电路334根据正转信号RDS以使转盘106正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正转。通过该正转而使转盘106以规定速度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凸轮随动件256与转盘106的旋转一起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移动并被槽凸轮264引导。
因而,在凸轮随动件256位于槽凸轮264的基端部272时,推动体150位于待机位置SP,因此,经通孔132落下的硬币C面接触于硬币保持板156之上而被保持在硬币保持空间206内。另外,其他的硬币C也重叠于被保持于保持空间206的硬币C之上而被保持在通孔132内(图4中的推动体150A、150B、150C)。在转盘106旋转时,因离心力而在硬币C上作用有朝向周向的力,最下方的硬币C有时向周向通路192移动,但由于出口槽151以外的部分被收纳孔146的内表面包围,因此,硬币C被该内表面引导而与分开板154一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11所示,在凸轮随动件256A在槽凸轮264的推出连接部276中前进时,凸轮随动件256A逐渐远离旋转轴线CE,因此,推动体150A以支承轴242A为支点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动。
通过该推动体150A的移动,从而使保持于硬币保持空间206的硬币C向周向通路192A侧移动。在该位置,由于周向通路192A的端面与出口槽151的端面相对,因此,硬币C能够越过分开板154的周缘而移动到出口槽151。
如图12所示,在凸轮随动件256A到达槽凸轮264的前端部274时,由于凸轮随动件256A位于距旋转轴线CE最远的位置附近,因此,将推动体150A以支承轴242A为支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的极限位置的取为推出位置PP。由此,使硬币C达到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后的最远位置,硬币C的中心CC移动到比分开板154的周缘靠外侧的位置。此时,硬币C一边由推动体150A的前端和前引导体198A的端部保持、或者一边由推动体150A的前端和推出部194A保持一边移动。在该推动体150A位于推出位置PP的过程中,硬币C开始被推出部194A向图13中的左方推压,并被向接收体112推压。
这之后,推动片314立即推动硬币C,然后,硬币C被推动片314推动而沿接收体112移动,最终被自出口319送出。
此外,送出后的硬币C被硬币传感器308一枚枚地检测,向上位控制电路344发送该硬币检测信号CDS。在上位控制电路344中,在硬币检测信号CDS达到送出设定数时,停止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支出信号DPS,在步骤S3中判断出支出信号DPS自on变为off或保持off状态,之后进入步骤S5而输出停止信号STS。根据该停止信号STS,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而停止支出硬币C。
在转盘106进而分开板154进一步旋转而使凸轮随动件256位于返回连接部278时,距旋转轴线CE的距离逐渐减小,因此,推动体150A以支承轴242A为支点在图14中沿顺时针方向、换言之朝向待机位置SP转动。
例如,如图15所示,在凸轮随动件256A位于基端部272时,如上所述,推动体150A被保持于待机位置SP。
在该硬币C的支出过程中,若产生硬币卡住,则过载检测电路338如上所述那样持续输出规定的过载信号ORS,在超过过载时间OT时,料斗控制电路342会在步骤S8中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因此,开关电路334基于步骤S9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由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成为在惯性作用下正转的状态。在该惯性正转过程中,由于在步骤S15中计时达到第1计时时间T1,因此,在步骤S16中输出第1反转信号CRS1,在第2计时时间T2期间,进行连接而使电动机148反转,因此,在反转扭矩的作用下,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急停。
在经过第2计时时间T2后,进入步骤S21而输出第2停止信号STS2,因此,在第3计时时间T3(步骤S24、S25)期间,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结果,转盘106在惯性旋转后静止。
在经过第3计时时间T3后,在步骤S26中输出第2反转信号CRS2,因此,开关电路334以使电动机148反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使电动机148、进而使转盘106在第4计时时间T4期间(步骤S29、S30)反转。通过该反转,使转盘106最大反转至凸轮随动件256抵接于反转时槽凸轮302的抵接件306为止,因此,存储斗102内的硬币C被分开板154搅拌,打破硬币之间的平衡而创造用于消除硬币卡住的机会,由此能够消除硬币卡住。
在上述反转前的凸轮随动件256的停止位置位于图15中的返回连接部278的情况下,在转盘106反转时,凸轮随动件256沿着反转时内缘304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推动体150被保持在待机位置SP,由此,保持在硬币保持空间206内的硬币C不会向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而被按压于收纳孔146的周面。另外,由于反转量由第4计时时间T4控制,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该第4计时时间T4,即使反转量存在偏差,也不会因过载检测电路338输出的过载信号ORS超过规定时间OT而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在反转时,不会因电动机148的过载而导致停止。通过该反转,硬币C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能够消除硬币卡住。
在计时达到第4计时时间T4之后,在步骤S31中输出第3停止信号STS3,因此,开关电路334在第5计时时间T5(步骤S34、S35)期间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由此,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在惯性旋转后静止、或者在凸轮随动件256卡定于抵接件306后保持静止。
由此,完成基于第1次反转的硬币卡住消除动作。
接着,在步骤S36中,将再起动次数增加1次,之后,在步骤S37中对再起动次数是否处于再起动的容许次数ARN内进行判断。由于本次是第1次,因此为容许次数3以下而进入步骤S39,在输出再起动信号ARS之后返回步骤S1。
在自上位控制电路344输出支出信号DPS期间,通过该再起动信号ARS而使硬币料斗100自动再起动。即,由于开关电路334根据再起动信号ARS而以使电动机148正转的方式连接供电电路332,因此,在消除了硬币卡住时,电动机148、进而转盘106正转而将硬币C一枚枚地支出。
另外,根据来自硬币传感器308的硬币检测信号CDS将步骤S36中存储的再起动次数重新设置为零(步骤S11、S12)。
在没有消除硬币卡住时,在步骤S8中再次输出过载信号ORS,由于超过规定的过载时间OT,因此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如上述那样进行基于第1停止信号STS1、第1反转信号CRS1、第2停止信号STS2、第2反转信号CRS2以及第3停止信号STS3的反转动作,之后,在步骤S36中增加1次再起动次数而成为2次,在步骤S37中与容许次数3相比较,由于再起动次数为容许次数3以下,因此,如上述那样输出再起动信号ARS而进行自动再起动。在通过第2次反转而消除硬币卡住时,如上述那样继续送出硬币C,在没有消除硬币卡住时,如上述那样输出过载停止信号OSS。
通过第3次过载信号ORS,与上述第2次同样地进行反转动作,在步骤S36中,再起动次数为3次,但由于为作为容许次数ARN的“3”以下(步骤S37),因此,在步骤S39中,输出再起动信号ARS而进行自动再起动。
在步骤S8中输出第4次过载停止信号OSS时,要如上述样进行反转动作,但在步骤S36中再起动次数成为4次,在步骤37中,能判断出这大于作为容许次数ARN的“3”,因此进入步骤S38,由此不输出再起动信号ARS而成为停止状态。即,在步骤S38中,输出错误信号ERS,从而中止自上位控制电路344对料斗控制电路342输出支出信号DPS,因此,在步骤S3中判断出支出信号DPS自on变成off或保持off,从而在步骤S5中输出停止信号STS,从而开关电路334使供电电路332成为开路。
此外,在实施例1中,转盘106的反转量(角度)由反转时间CR(第2计时时间T2)确定,但也可以利用编码器来检测旋转轴189的旋转量以确定转盘106的反转量(角度)。
另外,由经验可知,分开板154至少反转30度才对消除硬币卡住有效果。在本实施例1中,分开板154被设定为至少反转45度。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21说明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转盘106、进而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相对于水平线倾斜,换言之,转盘106以朝上倾斜的方式配置,除此之外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因而,只要不特别说明,对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例2中,旋转轴线CE相对于水平线朝上倾斜大约20度,存储斗102内的硬币C最大堆积到旋转轴线CE的高度左右。换言之,转盘106(分开板154)的大约下半部分搅拌硬币C,而上侧部分不与硬币C接触。
但是,由于槽凸轮264和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接收体112等的位置关系相同,因此,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实施例2中,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位于返回连接部278时,在推动体150上因其自重而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力矩,并且,反转时间CR、即第4计时时间T4极短,因此,离心力较小,为推动体150因其自重而抵接于反转时内缘304的程度。另外,在转盘106连续旋转期间,在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推动体150A、150B、150C上作用有离心力,从而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具有被沿着外廓缘266引导的倾向。因此,有时也可以不配置用于将凸轮随动件256A、256B、256C向反转时内缘304推压的施力部件。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2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在图22中,对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实施例3中,将实施例2的硬币C的出口形成在朝上部,并将该出口与日本特开2012-123712公开的盘扬送装置346相连接,由此自上方出口348一枚枚地送出硬币C。

Claims (9)

1.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C)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130)的底孔(131)且具有圆形的通孔(132)的分开板(154)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C)自上侧向下侧地经由上述通孔(132)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动体(150)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C)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
将与上述分开板(154)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156)以与上述分开板(154)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154)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206),
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198)和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202)形成的周向通路(192),该周向通路(192)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延伸,
上述推动体(150)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154)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PP)与待机位置(SP)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PP)位于上述通孔(132)的正下方的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内,该待机位置(SP)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132)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154)之下,
上述推动体(150)自上述待机位置(SP)朝向上述推出位置(PP)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由此,使上述硬币(C)自上述通孔(132)经由上述周向通路(192)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
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194)和接收体(112),该推出部(194)形成于上述通孔(132)之间的肋(172)下侧的上述后引导体(202)的周缘侧,该接收体(112)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154)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
上述硬币(C)在上述推出位置(PP)被上述推动体(150)推到上述接收体(112)与上述推出部(19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开板(154)能够反转,且上述推动体(150)构成为能够随着上述反转而向与正转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上述分开板(154)反转时,在正转时自上述推出位置(PP)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的区间内,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保持上述待机位置(SP)。
4.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C)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130)的底孔(131)且具有圆形的通孔(132)的分开板(154)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C)自上侧向下侧地经由上述通孔(132)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动体(150)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C)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
将与上述分开板(154)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156)以与上述分开板(154)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154)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206),
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198)、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202)以及上述硬币保持板(156)形成的周向通路(192),该周向通路(192)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延伸,
上述推动体(150)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进退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硬币保持板(156)的下侧配置有驱动凸轮(262),
经由形成于上述硬币保持板(156)的贯通孔(254)将上述推动体(150)以能被上述驱动凸轮(262)驱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驱动凸轮(262),
上述推动体(150)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154)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PP)与待机位置(SP)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PP)位于上述通孔(132)的正下方,该待机位置(SP)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132)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154)之下,并且,
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194)和接收体(112),该推出部(194)形成于上述后引导体(202)的周缘侧,该接收体(112)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154)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
上述推动体(150)自上述待机位置(SP)朝向上述推出位置(PP)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由此,使上述硬币(C)自上述通孔(132)经由上述周向通路(192)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移动,
上述硬币(C)在上述推出位置(PP)被上述推动体(150)推到上述接收体(112)与上述推出部(19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开板(154)能够反转,且上述推动体(150)构成为能够随着上述反转而向与正转时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正转时自上述推出位置(PP)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的区间内,利用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保持上述待机位置(S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转时待机位置保持凸轮(300)是槽凸轮(264),在槽凸轮(264)中插入有与上述推动体(150)形成一体的凸轮随动件(2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
上述槽凸轮(264)是由通过平缓曲线将半圆形的基端部(272)和比上述基端部(272)小的半圆形的前端部(274)连接起来的、自上述基端部(272)朝向上述前端部(274)延伸的推出连接部(276)以及自上述前端部(274)朝向上述基端部(272)延伸的返回连接部(278)构成的卵型,上述基端部(272)的中心与上述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相一致,上述前端部(274)配置在靠上述接收体(112)的一侧,该硬币料斗形成有与上述返回连接部(278)的中间相连接的反转时槽凸轮(302),该反转时槽凸轮(302)用于将上述推动体(150)保持在上述分开板(154)的实质上的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币料斗,其特征在于,上述分开板(154)的上表面的靠上述通孔(132)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部分形成为斜面(176),在上述分开板(154)的上表面的靠上述通孔(132)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周缘部形成有台阶部(178)。
9.一种硬币料斗,其利用被配置于将硬币(C)以散装状态存储的存储室(130)的底孔(131)且具有圆形的通孔(132)的分开板(154)的旋转来使上述硬币(C)自上侧向下侧地从上述通孔(132)落下,利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动体(150)而在规定位置处将上述硬币(C)一枚枚地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推出,其特征在于,
将与上述分开板(154)大致相同直径的硬币保持板(156)以与上述分开板(154)同心、平行且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配置在上述分开板(154)的下侧而形成硬币保持空间(206),
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形成有由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前方侧的前引导体(198)、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正转方向的后方侧的后引导体(202)以及上述硬币保持板(156)形成的周向通路(192),该周向通路(192)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相连续并向上述分开板(154)的周向延伸,
上述推动体(150)以能够相对于上述硬币保持空间(206)进退的方式配置,
在上述硬币保持板(156)的下侧配置驱动凸轮(262),
经由形成于上述硬币保持板(156)的贯通孔(254)将上述推动体(150)以能被上述驱动凸轮(262)驱动的方式连结于上述驱动凸轮(262),
上述推动体(150)设置为,在上述分开板(154)正转时,能够在规定时刻在上述分开板(154)的背面侧的推出位置(PP)和待机位置(SP)之间移动,该推出位置(PP)位于上述通孔(166)的正下方,该待机位置(SP)位于上述分开板(154)的旋转轴线(CE)侧且是位于上述通孔(166)的侧方,并且隐藏在上述分开板(154)之下,
该硬币料斗配置有推出部(194)和接收体(112),该推出部(194)形成于上述后引导体(202)的周缘侧,该接收体(112)固定于安装底座(104)的位于与上述分开板(154)的周缘部相对的位置的一侧,
上述推动体(150)自上述待机位置(SP)朝向上述推出位置(PP)逐渐移动,在与上述规定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在到达上述推出位置(PP)后朝向上述待机位置(SP)逐渐移动,
上述硬币(C)在上述推出位置(PP)被上述推动体(150)推到上述接收体(112)与上述推出部(194)之间,
上述接收体(112)形成以规定的轴心线(RC)为中心的弧状并设有以上述轴心线(RC)为中心旋转的推动片(314),利用上述推动片(314)使通过上述推动体(150)而交接到上述接收体(112)的上述硬币(C)沿着上述接收体(112)移动。
CN201310700976.5A 2012-12-18 2013-12-18 硬币料斗 Active CN103871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5318 2012-12-18
JP2012275318A JP5945773B2 (ja) 2012-12-18 2012-12-18 コインホッ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1152A true CN103871152A (zh) 2014-06-18
CN103871152B CN103871152B (zh) 2017-01-11

Family

ID=4975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00976.5A Active CN103871152B (zh) 2012-12-18 2013-12-18 硬币料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05140B2 (zh)
EP (1) EP2747043B1 (zh)
JP (1) JP5945773B2 (zh)
CN (1) CN10387115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2114B (zh) * 2015-02-11 2016-10-01 Int Currency Tech Coinage device
CN106023404A (zh) * 2016-05-06 2016-10-1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双凸轮协作的硬币分拣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51462A (zh) * 2015-06-09 2016-12-21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斗
CN107004318A (zh) * 2014-12-17 2017-08-01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硬币集中投入装置
CN108269345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介质处理装置
CN111201552A (zh) * 2017-10-10 2020-05-26 克兰佩门特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硬币支付装置
CN111348390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张海彬 基于单轨传输系统的物料输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489485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分离送出装置
CN115298711A (zh) * 2020-09-15 2022-11-0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料斗、硬币料斗的旋转体、及硬币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4117B2 (ja) 2013-07-21 2016-03-1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払出装置
US9836909B2 (en) * 2016-04-06 2017-12-05 Shuffle Master Gmbh & Co Kg Chip sor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JP6754296B2 (ja) * 2016-12-27 2020-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動釣銭入出金機
US10096192B1 (en) 2017-08-30 2018-10-09 Shuffle Master Gmbh & Co Kg Chip sor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JP6934677B2 (ja) 2019-01-28 2021-09-15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分離検知装置
US11527123B2 (en) 2019-10-07 2022-12-13 Asahi Seiko Co., Ltd. Coin delivery device and coin processing device
JP2021149760A (ja) * 2020-03-23 2021-09-27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硬貨処理装置
JP2022000741A (ja) * 2020-06-19 2022-01-04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硬貨繰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4791A1 (en) * 1998-10-20 2003-02-06 Asahi Seiko Co., Ltd. Coin hopper device
JP2011165003A (ja) * 2010-02-10 2011-08-25 Asahi Seiko Co Ltd コイン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コイン送り出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8991A (ja) * 1989-11-17 1991-07-08 Olympia:Kk ホッパー型メダル払出装置
US5232399A (en) * 1992-03-11 1993-08-03 Atoll Technology Devices for the separation of coins, token and the like
GB9613702D0 (en) * 1996-06-29 1996-08-28 Coin Controls Coin dispensing apparatus
ES2119709B1 (es) 1996-11-26 1999-07-01 Azkoyen Ind Sa Devolvedor de monedas para mecanismos de pago.
JP3206744B2 (ja) * 1999-03-19 2001-09-10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ホッパ装置
JP4784807B2 (ja) 2004-08-05 2011-10-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処理装置
JP4784806B2 (ja) * 2004-07-15 2011-10-05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処理装置のコイン送り出し装置
JP2006146367A (ja) * 2004-11-16 2006-06-08 Asahi Seiko Kk コイン処理装置における金種別分類装置
JP4780494B2 (ja) 2005-06-14 2011-09-28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金種判別装置
CN101273387B (zh) * 2005-09-30 2011-07-13 光荣株式会社 硬币分选系统
GB2431151A (en) * 2005-10-14 2007-04-18 Money Controls Ltd Coin dispensing apparatus
JP4343199B2 (ja) 2006-08-04 2009-10-14 松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ホッパー型コイン払出し装置
JP5066673B2 (ja) 2006-10-12 2012-11-07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ホッパ
JP5109035B2 (ja) 2006-11-01 2012-12-26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コイン送り出し装置
JP5830749B2 (ja) * 2011-03-11 2015-12-09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貨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4791A1 (en) * 1998-10-20 2003-02-06 Asahi Seiko Co., Ltd. Coin hopper device
JP2011165003A (ja) * 2010-02-10 2011-08-25 Asahi Seiko Co Ltd コイン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コイン送り出し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318A (zh) * 2014-12-17 2017-08-01 日本功勒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硬币集中投入装置
TWI552114B (zh) * 2015-02-11 2016-10-01 Int Currency Tech Coinage device
CN106251462B (zh) * 2015-06-09 2018-10-16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斗
CN106251462A (zh) * 2015-06-09 2016-12-21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斗
CN106023404B (zh) * 2016-05-06 2018-07-27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双凸轮协作的硬币分拣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23404A (zh) * 2016-05-06 2016-10-12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双凸轮协作的硬币分拣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01552A (zh) * 2017-10-10 2020-05-26 克兰佩门特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硬币支付装置
CN108269345A (zh) * 2017-12-28 2018-07-10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介质处理装置
CN111489485A (zh) * 2019-01-28 2020-08-0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分离送出装置
TWI738099B (zh) * 2019-01-28 2021-09-01 日商旭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硬幣處理裝置之硬幣分離送出裝置
CN111489485B (zh) * 2019-01-28 2022-03-08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处理装置的硬币分离送出装置
CN111348390A (zh) * 2020-02-26 2020-06-30 张海彬 基于单轨传输系统的物料输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348390B (zh) * 2020-02-26 2020-11-13 张海彬 基于单轨传输系统的物料输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298711A (zh) * 2020-09-15 2022-11-0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料斗、硬币料斗的旋转体、及硬币处理装置
CN115298711B (zh) * 2020-09-15 2023-10-27 旭精工株式会社 硬币料斗、硬币料斗的旋转体、及硬币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7043B1 (en) 2017-03-01
JP2014120015A (ja) 2014-06-30
CN103871152B (zh) 2017-01-11
US20140170948A1 (en) 2014-06-19
US9105140B2 (en) 2015-08-11
JP5945773B2 (ja) 2016-07-05
EP2747043A1 (en)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1152A (zh) 硬币料斗
CN100572234C (zh) 纸张储存及支出装置
EP0266021B1 (en) Coin dispensing apparatus
US7255639B2 (en) Coin delivery device and separator device for a coi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4120015A5 (zh)
JP2003196695A (ja) コインの払出装置
CN102568083B (zh) 圆盘输送装置及圆盘支出装置
US8216032B2 (en) Coin dispensing device and coin processing machine
CN101263531B (zh) 硬币处理设备
US10055921B2 (en) Coin processing apparatus
EP1612744B1 (en) Coin dispensing apparatus for large coins
US20060260905A1 (en) Coin disp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pidly recycling coins
CN108537946A (zh) 硬币处理设备和硬币放置/分配机器
CN1253834C (zh) 电子控制的旋转式硬币找零分配机
CN104899972A (zh) 公交车用纸币分拣机构
WO2004023404A1 (ja) 硬貨釣銭機
CN100576264C (zh) 介质处理装置
JP3206699B2 (ja) 硬貨送出装置
KR102296547B1 (ko) 자동인출기
EP1739633B1 (en) Coin hopper
US9881436B1 (en) Coin escrow apparatus
JP2002260047A (ja) 硬貨釣銭機
WO2022059631A1 (ja) コインホッパ、コインホッパの回転体、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EP1850295A1 (en) Coin dispensing method for coin dispensing device and coin dispensing device, and coin recycling machine using the coin dispensing device
JP2002260054A (ja) 硬貨釣銭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