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9073A -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9073A
CN103869073A CN201410129830.4A CN201410129830A CN103869073A CN 103869073 A CN103869073 A CN 103869073A CN 201410129830 A CN201410129830 A CN 201410129830A CN 103869073 A CN103869073 A CN 103869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v
antigen
antibody
lanthanide series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98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玉华
李奕辉
陈建起
范主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Fenghua Bio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enghua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enghua Bio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enghua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98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9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9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9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77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involv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bi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monoclonal antibodies per se are classified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antige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1Production of immunochemical test materials
    • G01N33/532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33Production of labelled immunochemical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6983Viru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69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 G01N33/571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for 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bacteria, viruses for venereal disease, e.g. syphilis, gonorrhoe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00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viruses
    • G01N2333/08RNA viruses
    • G01N2333/15Retroviridae, e.g. bovine leukaemia virus, feline leukaemia virus, feline leukaemia virus, human T-cell leukaemia-lymphoma virus
    • G01N2333/155Lentiviridae, e.g. visna-maedi virus, equine infectious virus, FIV, SIV
    • G01N2333/16HIV-1, HIV-2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该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制备同时包被有HIV重组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的固相载体;制备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单克隆抗体;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重组抗原;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在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中,加入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 p24标准抗原的校准品或待测样品,加入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抗体,孵育、洗涤后,加入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和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再次孵育、洗涤后,加入增强液进行荧光检测。本发明的分析方法解决了现有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中抗体与抗原不能区分的难点,实现了同时定量检测HIV抗体和HIV-1p24抗原,缩短了HIV检测窗口期。

Description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分析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的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在人体中的发生,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HIV病毒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正链RNA,每条RNA长约9.2-9.8kb,编码了至少9个蛋白,可分为3类:结构蛋白、调控蛋白、辅助蛋白。根据基因组序列和结构,将HIV分为HIV-1与HIV-2,核酸杂交法检查HIV-1与HIV-2的核苷酸序列仅40%相同。目前已发现HIV-1的主要抗原为gag基因编码水解形成的P24核蛋白以及env基因编码的gp160、gp120;HIV-1O的主要抗原为env基因编码的gp41,HIV-2的主要抗原为env基因编码的gp36。
目前用于HIV检测方法有检测HIV感染者体液中病毒抗原和/或抗体的方法,操作方便,易于普及应用,其中抗体检测尤普遍。但HIV-1p24抗原在HIV感染检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HIV-1侵入机体后,核心抗原P24的水平随着病毒RNA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并在急性感染期即可出现,通常被认为是病毒复制的间接标志,与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血液及其它体液标本中P24抗原的检测可以缩短窗口期,有助于HIV-1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P24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成本的P24抗原检测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现有的昂贵的RNA 测定法。目前,最新一代(第四代)HIV检测试剂采用的是HIV-1/HIV-2抗体与HIV-1O亚群抗体及HIV-1 p24抗原的联合检测方法,但该试剂只能用于定性检测,难以实现精确定量,且不能区分HIV 抗体和抗原。
目前,HIV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等。RIA由于放射性污染,对环境和操作者影响较大,批内批间变异较大,难于自动化;ELISA采用大分子酶标记,且酶容易失活,这种依靠比色法或偏振光法的检测技术所受的干扰因素太多(即使是优秀的“管式ELISA”,其试管形状的变化也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其灵敏度、线性和稳定性未能高于RIA;CLIA的化学发光通常是瞬间完成,发光峰值很快衰减,温度和pH值对发光有很大影响,该类因素影响了该类方法的应用;ECLI仍为非开放系统,试剂依赖进口,试剂昂贵,维修及检测成本高,这也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利用具有独特荧光特性的镧系元素,如铕(Eu)、铽(Te)、钐(Sm)、镝(Dy) 等及其螯合物为示踪剂,代替酶、同位素、荧光物质、化学发光物质等标记抗体、抗原、源素、多肽、蛋白质、核酸探针及生物细胞,待反应体系完成后,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仪测定反应物中的荧光强度,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含量。由于镧系元素荧光时间极长,为传统荧光的103~106 倍。激发光与发射光之间的stokes 位移大,可达290nm,而普通荧光素的stokes 位移仅28nm,采用波长分辨和时间延迟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微量物质,如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以及前列腺抗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定量测定。TRFIA克服了RIA放射性污染的不足、酶标记物的不稳定性和定量范围窄的缺陷、化学发光仅能一次发光、一般荧光标记受环境干扰的难点和ECLI的非直接标记等缺点,Eu标记TRFIA的灵敏度可达10-19 mol/L,目前已实现了分析技术的自动化。然而由于TRFIA法是刚刚开发出来的方法,可检测项目不多,许多项目亟待研究开发;而且在研发过程中需解决本方法稳定性、可重复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关于HIV检测存在的灵敏度低、稳定性差、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尤其可以定量区分出HIV抗体和抗原,缩短HIV检测窗口期,还可用于短期抗病毒治疗效果价值的评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将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稀释后作为包被液,包被固相载体,用封闭液封闭,形成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
②制备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常规方法对HIV-1p24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素标记,形成生物素标记抗体;
③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参照镧系元素离子标记试剂盒说明书,用镧系元素1对HIV抗原进行标记,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
④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参照镧系元素离子标记试剂盒说明书,用镧系元素2对链霉亲和素进行标记,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其中,镧系元素1和镧系元素2是不同的镧系元素;
⑤测定方法:在步骤①制得的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中,加入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校准品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②制备的生物素标记抗体,经孵育、洗涤所述固相载体后,加入步骤③制备的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和步骤④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再次孵育、洗涤所述固相载体后,加入增强液进行荧光检测;其中,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①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分别稀释至0.1~10μg/ml后作为包被液,包被固相载体,孵育、洗涤固相载体后,用封闭液进行封闭,晾干;其中,固相载体为微孔反应条或微孔反应板;包被缓冲液为pH9.6的50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4.5的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8的50mmol/L Tris-HCl缓冲液或pH4.5的50m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封闭液为含0.5%BSA、pH7.8的50mmol/L Tris-HCl缓冲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③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HIV抗原加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0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用pH为8.0~9.8的50mmol/L碳酸盐标记缓冲液重复洗涤后,将处理得到的HIV抗原加入到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镧系元素1标记试剂中,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经用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层析柱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其中,HIV抗原和镧系元素1标记试剂的质量比为1:1~1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④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链霉亲和素加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0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用pH为8.0~9.8的50mmol/L碳酸盐标记缓冲液重复洗涤后,将处理得到的链霉亲和素加入到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镧系元素2标记试剂中,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经用pH7.8、50mmol/L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层析柱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其中,链霉亲和素和镧系元素2标记试剂的质量比为1:1~10: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步骤⑤中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校准品采用以下方式制备:用含有10g/L BSA的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将HIV标准抗体原料和HIV-1p24标准抗原原料稀释成含有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或者,用50%~55%的血细胞比容的全血将HIV标准抗体原料和HIV-1p24标准抗原原料制备成含有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用采血滤纸作为载体,将制备好的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滴加到所述采血滤纸的6个不同位置上,室温自然干燥后得到的干滤纸片校准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包括:同时包被有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的固相载体、校准品、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单克隆抗体、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实验缓冲液、浓缩洗液以及增强液;其中,校准品为同时含有呈浓度梯度的HIV标准抗体和呈浓度梯度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镧系元素1和镧系元素2是不同的镧系元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HIV抗原包括HIV gp120、gp41和/或gp36抗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校准品为同时含有HIV标准抗体原液配制而成的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HIV-1p24标准抗原原液配制而成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HIV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所述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镧系元素1为Eu3+,镧系元素2为Sm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实验缓冲液为含100ml/L BSA、0.05g/L染料1、6ml/L Tween20、0.01mg/L EDTA、30ppm 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所述浓缩洗液为含有4ml/L Tween20、30ppm染料2、30ppm 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其中所述染料1的颜色和所述染料2的颜色不一样;所述增强液为含0.5ml/L曲拉通-100、0.8ml/L冰乙酸、0.5g/L乙酸钠、24mg/L三正辛基氧化磷、3mg/Lβ-萘甲酰三氟丙酮的pH3.4、6mmol/L醋酸盐缓冲液。
本发明的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和试剂盒,联合采用了双抗原夹心、双抗体夹心和生物素-亲和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原理,解决了现有HIV抗体和抗原联合检测中抗体(HIV-1/HIV-2型/HIV-1O群)与抗原(HIV-1p24)不能区分的难点;实现了一个微孔能分别检测出HIV抗体和抗原,也实现了一个微孔能同时定量检测HIV抗体(HIV-1/HIV-2型/HIV-1O群)和抗原(HIV-1p24);该分析方法溯源至国家标准血清物质,实现了HIV抗体(HIV-1/HIV-2型/HIV-1O群)和抗原(HIV-1p24)检测结果的溯源性;使HIV检测窗口期缩短,HIV-1p24抗原的定量检测不仅可以将窗口期缩短4~5天,还有利于短期抗病毒治疗效果价值的评估。还具有检测结果准确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方法简便、高效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试剂盒一个实施例中HIV抗体的血清检测剂量-反应曲线。
图2为本发明试剂盒一个实施例中HIV-1p24抗原的血清检测剂量-反应曲线。
图3为本发明试剂盒一个实施例中HIV抗体的滤纸片检测剂量-反应曲线。
图4为本发明试剂盒一个实施例中HIV-1p24抗原的滤纸片检测剂量-反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共同包被固相载体,在固相载体中加入校准品或待测样本,再加入生物素标记HIV-1p24抗体,孵育后,校准品或待测样本中的HIV抗体或p24抗原分别与固相载体上的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或固相HIV p24抗体-HIV p24抗原-生物素标记的HIVp24抗体;洗涤去除校准品或对待测样本中未结合的抗体、抗原和杂质,然后同时加入镧系元素1-HIV抗原和镧系元素2-链霉亲和素,孵育后,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镧系元素1-HIV抗原和固相HIV p24抗体-HIVp24抗原-生物素标记的HIV p24抗体-镧系元素2-链霉亲和素;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标记物和杂质,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的原理检测荧光值,镧系元素1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镧系元素1标记窗口检测程序,镧系元素2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镧系元素2标记窗口检测程序,荧光值强度与校准品或待测样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的含量成正比,根据荧光值比值,从而可以定量测定且区分出所测样本中HIV抗体和p24抗原的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中所述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中的HIV重组抗原、HIV p24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HIV p24抗体、链霉亲和素购于Sigma公司;固相载体96孔微孔空白板(8×12孔)购于深圳市金灿华实业有限公司;铕(Eu3+)与钐(Sm3+)标记试剂盒购于芬兰Wallac公司;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CL-6B购于瑞典Pharmacia公司;S&S903滤纸购于芬兰Thermo Labsystems公司;GBW(E)090052HIV-1抗体血清(液体)标准物质和GBW(E)090122HIV-1p24抗原血清(液体)标准物质为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HIV抗体参考品、HIV-1p24抗原的参考品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增强液、浓缩洗液、实验缓冲液、FWZ-Ⅰ型微量振荡仪、DEM-Ⅲ型全自动酶标洗板均由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VictorTM 2D1420型TRFIA仪购于美国Perkin Elmer公司。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实施例1:试剂盒的制备
本实施例1的试剂盒包括:同时包被有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的固相载体、校准品、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单克隆抗体、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实验缓冲液、浓缩洗液以及增强液。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①制备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将HIV重组抗原(含HIV gp120、gp41、gp36表位,可检测HIV-1型、HIV-2型、HIV-1O亚群)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可以使用pH9.6、50mmol/L的碳酸缓冲液;pH4.5的20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或pH4.5、50mmol/L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等)分别稀释至0.1、0.5、1、2、5、10μg/mL的浓度作为包被液,在96孔微孔空白板加入HIV抗原包被液和HIV-1p24抗体包被液各100μ1/孔,孵育过夜,将96孔板洗涤1次,然后再按250μ1/孔加入0.5%BSA、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封闭液,37±2℃条件下孵育2~3h;将96孔板甩干,晾干,真空包装,2~8℃保存备用。
②制备校准品:在本发明中校准品可以是液态的也可以是滤纸干血片。(1)液态校准品:分别以GBW(E)090052HIV-1型抗体血清(液体)标准物质和GBW(E)090122HIV-1型p24抗原血清(液体)标准物质为参比,将HIV单克隆抗体(不含HIV-1p24抗体)原料和HIV-1p24重组抗原原料用含有10g/L BSA的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稀释成含有0、0.5、1、2、4、8NCU/ml 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分装成0.5ml/瓶。(2)滤纸干血片校准品:以HIV-1抗体血清标准物质和HIV-1p24抗原血清标准物质为参比,将HIV抗体(不含HIV-1p24抗体)原料和HIV-1p24抗原原料加入到50%-55%的血细胞比容的全血中充分混匀,制备成含有0、0.5、1、2、4、8NCU/ml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 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用S&S903采血滤纸作为载体,将以50μL体积将各个不同浓度的校准品点加至滤纸上,每套标准品共有6个血斑,并有低、中、高浓度的质量控制品3个血斑,经自然阴干后过塑。
③制备生物素标记抗体:可以采用常规方法对HIV-1p24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素标记,形成生物素标记抗体,本实施例中直接采用商业化的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抗体。采用棋盘方阵滴定法,选出生物素标记HIV-1p24抗体的最适工作浓度,将生物素标记HIV p24抗体用含有10g/L BSA的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稀释成最适工作浓度的1/20倍,使其实际使用时用实验缓冲液再按1:20稀释检测效果最佳。
④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按照Eu3+标记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将1.0mg的HIV重组抗原加入Millipore公司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再用标记缓冲液(pH为8.0~9.8的50mmol/L碳酸盐缓冲液)重复洗涤6次,将处理得到的200μL HIV重组抗原加入到1.0mg的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Eu3+标记试剂充分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用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Sepharose CL-6B柱(1cm×40cm)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Eu3+标记HIV抗原浓度的最佳工作浓度,使其实际使用时用实验缓冲液再按1:20稀释检测效果最佳。
⑤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照Sm3+标记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将1.0mg的SA加入Millipore公司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再用标记缓冲液(pH为8.0~9.8的50mmol/L碳酸盐缓冲液)重复洗涤6次,将处理得到的200μl SA加入到1.0mg的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Sm3+标记试剂充分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经分别用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Sepharose CL-6B柱(1cm×40cm)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Sm3+标记链霉亲和素的最佳工作浓度,使其实际使用时用实验缓冲液再按1:20稀释检测效果最佳。
⑥制备实验缓冲液、浓缩洗液和增强液:
实验缓冲液:含100ml/L小牛血清、0.05g/L染料1、6ml/L Tween20、0.01mg/L EDTA、30ppm 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
浓缩洗液:含有4ml/L Tween20、30ppm染料2、30ppm 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其中染料1和染料2的颜色不同,染料的选择没有限制,只要是有颜色的水溶性好、低吸附性的色素染料均可。
增强液:0.5ml/L曲拉通-100、0.8ml/L冰乙酸、0.5g/L乙酸钠、24mg/L三正辛基氧化磷、3mg/Lβ-萘甲酰三氟丙酮的pH3.4、6mmol/L醋酸盐缓冲液。
⑦分装上述水剂校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实验缓冲液(30ml/瓶)、浓缩洗液(40ml/瓶)和增强液(40ml/瓶)。
⑧贴标签,组装为成品。
实施例2:检测分析HIV抗体和HIV-1p24抗原
①试剂准备
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将实施例1制备的所需数量的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平衡至室温(20~25℃)。余下的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及时置入自封袋密闭并于2~8℃保存。
洗涤液:将实施例1中40ml浓缩洗液和960ml纯化水在干净的容器中混合,作为工作洗涤液备用。
标记物工作液: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Eu3+标记HIV重组抗原和Sm3+标记链霉亲和素分别与实验缓冲液按体积比1:1:20加进洁净的同一个一次性容器中并混匀,使用前30min内配制,当次实验用完。
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将生物素标记HIV-1p24抗体与实验缓冲液按体积比1:20加进洁净的一次性容器中并混匀,使用前30min内配制,当次试验用完。
②试验操作
血清样本检测法:(1)吸取75μl的HIV抗体和HIV-1p24校准品或对照品、待测样本加入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各个反应孔中;(2)每个孔中加入25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3)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在室温下,用振荡孵育40min;(4)第一步孵育结束后,用洗涤液洗涤4次;(5)向每个反应位中加入100μl已配好的标记物工作液;(6)在室温下,振荡孵育40min;(7)第二步孵育结束后,洗涤液洗涤6次;(8)向每个反应位中加入增强液100μl;(9)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于室温下缓慢振荡5min后检测,在30min内完成检测并进行分析,检测在TRFIA仪上自动完成,软件中的参数根据实施例中的条件进行相应设置,Eu3+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铕标记窗口检测程序,Sm3+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钐标记窗口检测程序。其检测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中在0、0.5、1、2、4、8NCU/ml范围内,曲线的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6904.26X+2798,相关系数r为0.998,表明曲线线性趋势良好,采用双对数LOG-LOG_B,SPLINE数学拟合模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拟合程度高;图2中在0、10、40、160、640、1280U/ml范围内,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268.34X+2397,相关系数r为0.999,表明曲线线性趋势良好,采用双对数LOG-LOG_B,SPLINE数学拟合模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拟合程度高。
滤纸干血片样本检测法:(1)将校准品、质控品或待测样本用打孔器打下直径约3.0mm样品盘,将各样品盘放入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中;(2)向反应板每孔中加入200μl已配好的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3)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在室温下,用振荡孵育60min;(4)第一步孵育结束后,甩板,洗涤4次;(5)向每个反应位中加入200μl已配好的标记物工作液;(6)在室温下,振荡孵育60min;(7)第二步孵育结束后,洗涤6次;(8)向每个反应位中加入增强液200μl;(9)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于室温下缓慢振荡5min后检测,在30min内完成检测并进行分析,检测在TRFIA仪上自动完成,软件中的参数根据实施例中的条件进行相应设置,Eu3+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铕标记窗口检测程序,Sm3+标记荧光检测采用钐标记窗口检测程序。其检测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中在0、0.5、1、2、4、8NCU/ml范围内,曲线的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69.3X+213,相关系数r为1,表明曲线线性趋势良好,采用双对数LOG-LOG_B,SPLINE数学拟合模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拟合程度高;图2中在0、10、40、160、640、1280U/ml范围内,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9.71X+329,相关系数r为0.999,表明曲线线性趋势良好,采用双对数LOG-LOG_B,SPLINE数学拟合模型的剂量-反应曲线拟合程度高。
实施例3:检测结果分析
(1)HIV抗体的检测性能
①阴性参考品符合率:检测HIV抗体国家阴性参考品20支,阳性反应不多于2份(≥18/20)。
②阳性参考品符合率:检测国家HIV1型抗体阳性参考品18支,均为阳性反应(18/18),且P11、P12号样品的检测荧光值P12≥P11;2支HIV2型抗体阳性参考品,均为阳性反应(2/2)。
③最低检出限:检测国家最低检出限参考品6份,阳性反应不少于3份且基质血清S1为阴性反应。
④线性:检测企业参考品,L1~L5共5个样品测定值统计分析后,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8。
⑤准确度:检测企业参考品,L1~L5共5个样品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倚均在±20.0%内。
⑥稳定性:试剂盒自成品生产之日起于37℃放置6天(有效期为12个月)成品剩余效期内,则按37℃放置6天有效期为12个月推算37℃放置的时间进行检测,结果符合各项目规定的要求。
(2)HIV1型p24抗原的检测性能
①阴性参考品符合率:检测HIV1型p24抗原国家阴性参考品20支,均为阴性反应(20/20)。
②阳性参考品符合率:检测HIV1型p24抗原国家阳性参考品10支,均为阳性反应(10/10)。
③重复性:平行测定HIV1型p24抗原及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用国家精密度参考品10孔,荧光值的精密度(CV值)≤15%。
④最低检出限:检测国家灵敏度参考品10支:L1(20U/ml)、L2(10U/ml)、L3(5U/ml)、L4(2.5U/ml)、L5(1.25U/ml)……L10(稀释用基质血浆);最低检出量不得高于10U/ml,L10不得出现阳性反应。
⑤线性:检测国家参考品,L1~L5共5个样品测定值统计分析后,实测值与理论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8。
⑥准确度:检测国家参考品,L1~L5共5个样品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对偏倚均在±20.0%内。
⑦稳定性:试剂盒自成品生产之日起于37℃放置6天(有效期为12个月);成品剩余效期内,则按37℃放置6天有效期为12个月推算37℃放置的时间进行检测,结果符合各项目规定的要求。
实施例4:干扰试验评价
以上实施例1制备的试剂盒的分析特异性评价如下:血样本中胆红素818μmol/L、血红蛋白180g/L、甘油三酯21.54mmol/L对本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无干扰作用。不受血样本中柠檬酸钠(1.088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0.2744mol/L)、草酸钾(0.5428mol/L)、氟化钠(0.4878mol/L)、肝素钠(150U/L)等抗凝剂的干扰。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重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均无交叉反应。
实施例5:实施例1的试剂盒与参比试剂盒的等效性评价
用实施例1的试剂盒和参比试剂盒分别检测10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其临床比对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485351940000131
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试剂盒的特异性为100%。
用实施例1的试剂盒和参比试剂盒分别检测306例HIV抗体阳性血清样本,其临床比对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485351940000132
由上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试剂盒检测HIV抗体的灵敏度为100%。
用实施例1的试剂盒和参比试剂盒分别检测261例HIV-1p24抗原阳性血清样本,其临床比对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485351940000141
由上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试剂盒检测HIVp24抗原的灵敏度为100%。
本发明的试剂盒和检测分析方法联合采用了双抗原夹心、双抗体夹心和生物素-亲和素分辨荧光免疫法,操作简单快速,可实现自动化分析,非常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制备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将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稀释后作为包被液,包被固相载体,用封闭液封闭,形成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
②制备生物素标记抗体:用常规方法对HIV-1p24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素标记,形成生物素标记抗体;
③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参照镧系元素离子标记试剂盒说明书,用镧系元素1对HIV抗原进行标记,制备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
④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参照镧系元素离子标记试剂盒说明书,用镧系元素2对链霉亲和素进行标记,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其中,所述镧系元素1和镧系元素2是不同的镧系元素;
⑤测定方法:在步骤①制得的抗原和抗体固相载体中,加入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校准品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②制备的生物素标记抗体,经孵育、洗涤所述固相载体后,加入步骤③制备的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和步骤④制备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再次孵育、洗涤所述固相载体后,加入增强液进行荧光检测;其中,所述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用包被缓冲液分别稀释至0.1~10μg/ml后作为包被液,包被固相载体,孵育、洗涤固相载体后,用封闭液进行封闭,晾干;其中,所述固相载体为微孔反应条或微孔反应板;所述包被缓冲液为pH9.6的50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4.5的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8的50mmol/L Tris-HCl缓冲液或pH4.5的50m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所述封闭液为含0.5%BSA、pH7.8的50mmol/L Tris-HCl缓冲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③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HIV抗原加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用pH8.0~9.8、50mmol/L碳酸盐标记缓冲液重复洗涤后,将处理得到的HIV抗原加入到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镧系元素1标记试剂中,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经用pH7.8、50mmol/L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层析柱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其中,所述HIV抗原和所述镧系元素1标记试剂的质量比为1:1~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链霉亲和素加入到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超滤离心管中,8000r/min离心5~6min,用pH8.0~9.8、50mmol/L碳酸盐标记缓冲液重复洗涤后,将处理得到的链霉亲和素加入到预先用标记缓冲液溶解的镧系元素2标记试剂中,混匀,2~8℃振荡孵育72±2h,反应液经用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平衡的层析柱层析,在A280监测收集第一洗脱峰;其中,所述链霉亲和素和所述镧系元素2标记试剂的质量比为1: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⑤中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校准品采用以下方式制备:
用含有10g/L BSA的pH7.8、50mmol/L的Tris-HCl缓冲液将HIV标准抗体原料和HIV-1p24标准抗原原料稀释成含有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或者,
用50%~55%的血细胞比容的全血将HIV标准抗体原料和HIV-1p24标准抗原原料制备成含有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用采血滤纸作为载体,将制备好的含有HIV标准抗体和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滴加到所述采血滤纸的6个不同位置上,室温自然干燥后得到的干滤纸片校准品。
6.一种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同时包被有HIV抗原和HIV-1p24单克隆抗体的固相载体、校准品、生物素标记的HIV-1p24单克隆抗体、镧系元素1标记的HIV抗原、镧系元素2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实验缓冲液、浓缩洗液以及增强液;
其中,所述校准品为同时含有呈浓度梯度的HIV标准抗体和呈浓度梯度的HIV-1p24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所述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
所述镧系元素1和镧系元素2是不同的镧系元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HIV抗原包括HIVgp120、gp41和/或gp36抗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品为同时含有HIV标准抗体原液配制而成的0、0.5、1、2、4、8NCU/ml的HIV标准抗体和对应的HIV-1p24标准抗原原液配制而成的0、10、40、160、640、1280U/ml的HIV-1p24HIV标准抗原的混合校准品,所述HIV标准抗体中不含HIV-1p24抗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镧系元素1为Eu3+,所述镧系元素2为Sm3+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缓冲液为含100ml/L BSA、0.05g/L染料1、6ml/L Tween20、0.01mg/L EDTA、30ppm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 Tris-HCl缓冲液;所述浓缩洗液为含有4ml/L Tween20、30ppm染料2、30ppm Procline300的pH7.8、50mmol/LTris-HCl缓冲液,其中所述染料1的颜色和所述染料2的颜色不一样;所述增强液为含0.5ml/L曲拉通-100、0.8ml/L冰乙酸、0.5g/L乙酸钠、24mg/L三正辛基氧化磷、3mg/Lβ-萘甲酰三氟丙酮的pH3.4、6mmol/L醋酸盐缓冲液。
CN201410129830.4A 2014-04-01 2014-04-01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Pending CN103869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9830.4A CN103869073A (zh) 2014-04-01 2014-04-01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9830.4A CN103869073A (zh) 2014-04-01 2014-04-01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9073A true CN103869073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7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9830.4A Pending CN103869073A (zh) 2014-04-01 2014-04-01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9073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44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TORCH IgM抗体的方法及试剂盒和该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CN104697830A (zh) * 2015-02-10 2015-06-10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hiv检测的酸性处理剂、样本预处理方法、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4730247A (zh) * 2015-03-12 2015-06-24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利用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快速检测amh和inhb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45451A (zh) * 2016-01-08 2016-03-30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的加样方法
CN105807070A (zh) * 2016-06-08 2016-07-27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检测乙肝病毒的试剂盒
CN105929157A (zh) * 2016-05-25 2016-09-07 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检测hiv抗原抗体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53905A (zh) * 2016-06-21 2016-11-23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检测艾滋病病毒的试剂盒
CN106771265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生长激素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1266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抑制素a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1634A (zh) * 2019-04-23 2019-07-19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胎盘生长因子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95864A (zh) * 2021-04-25 2021-08-24 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hiv抗原、抗体定量联合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3337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Tibotec Pharmaceuticals Ltd. A homogeneous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based test system
CN102236021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及试剂盒
CN102520196A (zh) * 2011-12-02 2012-06-27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双标记检测试剂盒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3337A1 (en) * 2006-04-06 2007-10-11 Tibotec Pharmaceuticals Ltd. A homogeneous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based test system
CN102236021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及试剂盒
CN102520196A (zh) * 2011-12-02 2012-06-27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生儿促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双标记检测试剂盒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 SIITARI ET AL: "New Sensitive and Specific Assay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bodies Using Labeled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and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SHEIKH M. TALHA ET AL: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time resolved fluorometric bridge assay for antibodies to HIV-1 and -2",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
刘华琴: "HIV-1核心抗原p24基因的表达、纯化、鉴定及应用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
胡燕等: "HIV-1/2 抗体和P24抗原联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实用预防医学》 *
董志宁: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试剂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试剂的研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5449A (zh) * 2014-07-28 2014-11-19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TORCH IgM抗体的方法及试剂盒和该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CN104697830A (zh) * 2015-02-10 2015-06-10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hiv检测的酸性处理剂、样本预处理方法、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4730247A (zh) * 2015-03-12 2015-06-24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利用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快速检测amh和inhb的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45451A (zh) * 2016-01-08 2016-03-30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的加样方法
CN105445451B (zh) * 2016-01-08 2017-04-12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的加样方法
CN105929157A (zh) * 2016-05-25 2016-09-07 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检测hiv抗原抗体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7070A (zh) * 2016-06-08 2016-07-27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检测乙肝病毒的试剂盒
CN106153905A (zh) * 2016-06-21 2016-11-23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一种检测艾滋病病毒的试剂盒
CN106771265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生长激素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71266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抑制素a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31634A (zh) * 2019-04-23 2019-07-19 广州市丰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胎盘生长因子的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95864A (zh) * 2021-04-25 2021-08-24 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hiv抗原、抗体定量联合检测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073A (zh) HIV抗体及HIV-1p24抗原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及试剂盒
CN103364568B (zh) 一种层粘连蛋白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4815A (zh) 一种液相蛋白芯片的制备方法
CN108333357A (zh) 一种磁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ck-mb试剂盒
CN101251540A (zh)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Debad et al. Clinical 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ECL
CN103323599B (zh) 一种狂犬病毒核蛋白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2408A (zh) 透明质酸一步法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
CN101819206A (zh) 产前筛查afp测定试剂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8623A (zh) 一种肌酸激酶同功酶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9157A (zh) 一种联合检测hiv抗原抗体的诊断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57495A (zh) 一种ck-mb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55449A (zh) 一种检测TORCH IgM抗体的方法及试剂盒和该试剂盒的制备方法
CN101566631A (zh) 一种联合检测hiv-1+2抗体和p24抗原的磁性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3861A (zh)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8022A (zh) 一种cTnI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01769929A (zh)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281196A (zh) HIV-1 p24抗原吖啶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
CN102967708A (zh) 一种基于均相免疫同步荧光检测多个疾病标志物的方法
CN105954509A (zh) 肾素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1519A (zh)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69931B (zh) 胎儿甲种球蛋白检测微粒、其制备及应用
CN101377503A (zh)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immunoassay technolog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human coronavirus infections
CN108333370A (zh) 一种磁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cTnI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