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6321A -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6321A
CN103866321A CN201410098252.2A CN201410098252A CN103866321A CN 103866321 A CN103866321 A CN 103866321A CN 201410098252 A CN201410098252 A CN 201410098252A CN 103866321 A CN103866321 A CN 103866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oxide
carbon cloth
oxide porous
silver nano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8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志伟
孟国文
李中波
周琪涛
刘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09825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6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6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6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衬底为由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竖立于碳纤维布上,且其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其中,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片高为11~12μm、片宽为7~10μm、片厚为20~30nm,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25nm,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120nm;方法为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氧化锌籽晶层,再将其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浸泡,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之后,先对其退火,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其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制得目的产物。它可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上附着的罗丹明或四氯联苯的含量。

Description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衬底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是一种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近期的研究表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在实现对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人们为了获得SERS活性高、信号均匀稳定的SERS基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如题为“Precursor-DirectedSelf-Assembly of Porous ZnO Nanosheets as High-Performance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ubstrate”Small2014,10,48-51(“作为高性能表面拉曼增强基底的前驱体引导自组装形成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微尺度》2014年第10期第48~51页)的文章。该文中提及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制备原理为,利用醋酸锌前驱体作为自组装的模板和基础连接材料,以此形成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的链,最终链组成片;具体的实现步骤为先将醋酸锌溶解于乙二醇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搅拌1小时得到混合溶液,之后,先将混合溶液加热回流处理2小时后对其离心分离得到白色的沉淀物,再将白色沉淀物置于80℃下干燥12小时,获得产物。但是,无论是产物,还是其制备方法,均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产物虽有着化学增强效果,却因氧化锌多孔纳米片未能与衬底固定而极易堆积在一起,从而不仅使其有效表面积大打折扣,同时也使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时结构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其次,制备方法不能获得比表面积高、结构稳定性好的SERS活性基底,尤为不能获得同时具备物理增强效果的复合SERS活性基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同时具备化学和物理增强效果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上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包括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特别是,
所述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竖立于碳纤维布上,且其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
所述竖立于碳纤维布上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片高为11~12μm、片宽为7~10μm、片厚为20~30nm,其由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
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25nm;
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120nm。
作为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碳纤维布的碳纤维直径为5~9μm;较利于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成形。
所述的氧化锌纳米片上多孔的孔径为20~50nm。
为解决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溅射法,特别是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80~100℃下浸泡至少10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1.5~2.5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2~0.6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0.8~1.2:0.8~1.2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置于330~370℃下退火至少30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制得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作为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于碳纤维布上生长氧化锌籽晶层前,先将碳纤维布置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h,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烘干;利于氧化锌籽晶层的附着。
优选地,氧化锌籽晶层的厚度≥50nm;利于氧化锌籽晶层转化为尺度合适的前驱体。
优选地,在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退火前,先用去离子水冲洗;避免了杂质的引入。
优选地,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35~45mA、时间为20~120s;利于获得粒径和分布密度均适宜的银纳米颗粒。
为解决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为:上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为,
将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上附着的罗丹明(R6G)或3,3’,4,4’-四氯联苯(PCB-77)的含量。
作为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的进一步改进:
优选地,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0.5~1.5mW、积分时间为5~40s;不仅确保了检测的精确性,还易于目的产物检测罗丹明和3,3’,4,4’-四氯联苯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对制得的目的产物分别使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由其结果可知,目的产物为众多的表面附有银纳米颗粒且竖立并植根于碳纤维布上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其中,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由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其片高为11~12μm、片宽为7~10μm、片厚为20~30nm,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25nm,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120nm。氧化锌纳米片上多孔的孔径为20~50nm,碳纤维布的碳纤维直径为5~9μm。这种由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和碳纤维布经优化整合后组装成的目的产物,既由于碳纤维布的支撑和限制作用而将氧化锌多孔纳米片定位并竖立于其上,从而不仅使其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得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也确保了将其作为SERS活性基底时结构的稳定;又因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而使目的产物同时具备了化学和物理增强效果的效能,大大地提高了将其作为SERS基底时整体的SERS活性;还基于碳纤维布具有的良好的导电性、柔韧性、高强度、抗高温和耐腐蚀特点,使具有柔性的目的产物极适于根据检测的需求进行裁剪和变形,以及置于非正常环境中使用。
其二,将制得的目的产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经分别对罗丹明和四氯联苯进行不同浓度下的多次多批量的测试,当被测物罗丹明的浓度低至10-10mol/L、四氯联苯的浓度低至10-5mol/L时,仍能将其有效地检测出来,且其检测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于目的产物上的多点和任一点都非常的好。
其三,制备方法科学、高效,不仅制得了结构稳定,同时具备化学和物理增强效果的目的产物——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还使制得的目的产物与激光拉曼光谱仪配合后,具备了对环境有毒污染物罗丹明和3,3’,4,4’—四氯联苯进行快速痕量检测的功能;更有着易于工业化的特点;从而使目的产物极易广泛地用于环境、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对制备方法获得的中间产物——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分别使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1a为中间产物的SEM图像,图1b为图1a所示中间产物的高倍率SEM图像,图1c为图1b所示中间产物的局部高倍率SEM图像,图1d为图1c所示中间产物的局部高倍率TEM图像。
图2是对采用不同的银溅射时间制得的目的产物使用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中,图2a~d为银溅射时间分别为20s、60s、120s和180s时目的产物的SEM图像。
图3是对采用不同的银溅射时间制得的目的产物上附着浓度为10-7mol/L的罗丹明时,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表明了银溅射时间为20~120s时,目的产物均可作为SERS活性基底来检测出其上附着的痕量罗丹明。
图4是对含有不同浓度罗丹明的目的产物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证实了将目的产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可检测出其上附着的浓度低至10-10mol/L的罗丹明。
图5是对含有不同浓度3,3’,4,4’—四氯联苯的目的产物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表征的结果之一。其证实了将目的产物作为SERS活性基底,可检测出其上附着的痕量3,3’,4,4’—四氯联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从市场购得或用常规方法制得:
碳纤维布;尿素;硝酸锌;乙醇;丙酮;去离子水。
并且,先将碳纤维布置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h,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烘干。
接着,
实施例1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厚度≥50nm的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80℃下浸泡12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1.5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6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0.8:1.2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330℃下退火34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其中,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35mA、时间为120s。制得近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实施例2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厚度≥50nm的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85℃下浸泡11.5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1.8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5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0.9:1.1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340℃下退火33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其中,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38mA、时间为90s。制得近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实施例3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厚度≥50nm的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90℃下浸泡11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2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4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350℃下退火32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其中,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40mA、时间为60s。制得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实施例4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厚度≥50nm的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95℃下浸泡10.5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2.3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3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1.1:0.9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360℃下退火31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其中,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43mA、时间为40s。制得近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实施例5
制备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厚度≥50nm的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100℃下浸泡10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2.5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2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1.2:0.8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置于370℃下退火30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其中,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45mA、时间为20s。制得近似于图1和图2所示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为,
将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上附着的罗丹明或3,3’,4,4’-四氯联苯的含量,得到如或近似于图3和图4或图5所示的结果;其中,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0.5~1.5mW、积分时间为5~40s。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包括氧化锌多孔纳米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竖立于碳纤维布上,且其表面修饰有银纳米颗粒;
所述竖立于碳纤维布上的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片高为11~12μm、片宽为7~10μm、片厚为20~30nm,其由氧化锌纳米颗粒组成;
所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25nm;
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1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其特征是碳纤维布的碳纤维直径为5~9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其特征是氧化锌纳米片上多孔的孔径为20~50nm。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离子溅射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先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氧化锌籽晶层,再将表面覆有氧化锌籽晶层的碳纤维布悬浮于前驱体溶液中,于温度为80~100℃下浸泡至少10h,其中,前驱体溶液由浓度为1.5~2.5mol/L的尿素和浓度为0.2~0.6mol/L的硝酸锌按照体积比为0.8~1.2:0.8~1.2的比例配制,得到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
步骤2,先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置于330~370℃下退火至少30min,得到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再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制得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于碳纤维布上生长氧化锌籽晶层前,先将碳纤维布置于体积比为1:1的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中浸泡2h,再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后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氧化锌籽晶层的厚度≥5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将表面覆有前驱体的碳纤维布退火前,先用去离子水冲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对表面竖立有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的碳纤维布离子溅射银纳米颗粒时的溅射电流为35~45mA、时间为20~120s。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将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活性基底,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测量其上附着的罗丹明或3,3’,4,4’-四氯联苯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的用途,其特征是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激发波长为532nm、输出功率为0.5~1.5mW、积分时间为5~40s。
CN201410098252.2A 2014-03-14 2014-03-14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03866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252.2A CN103866321A (zh) 2014-03-14 2014-03-14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252.2A CN103866321A (zh) 2014-03-14 2014-03-14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6321A true CN103866321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8252.2A Pending CN103866321A (zh) 2014-03-14 2014-03-14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6321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1862A (zh) * 2015-09-22 2016-01-13 清华大学 一种表面具有针孔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基底及制备方法
CN105990586A (zh) * 2015-03-04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0171A (zh) * 2016-06-10 2016-10-26 苏州巨联环保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纤维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89659A (zh) * 2017-09-21 2017-11-24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三维超灵敏可擦写拉曼增强活性衬底及制备方法
CN107543813A (zh) * 2017-08-22 2018-01-0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有序复合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831156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嘉兴长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基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9267023A (zh) * 2018-08-29 2019-01-25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抗菌活性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1811A (zh) * 2020-11-30 2021-03-09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柔性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底及其应用
CN113477250A (zh) * 2021-07-16 2021-10-08 新乡医学院 碳纤维布@多孔ZnO二维纳米片阵列@Ag2O纳米颗粒三元异质结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907A (zh) * 2011-06-30 2011-11-30 上海大学 多孔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3175A (zh) * 2011-11-24 2012-06-13 东华大学 一种分步原位沉积制备光电多功能复合织物的方法
US20120220069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thod of producing conductive thin film
CN103015166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纳米银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095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103494A (zh) * 2013-01-29 2013-05-15 南京丰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sers基底上制备氧化物表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0069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thod of producing conductive thin film
CN102259907A (zh) * 2011-06-30 2011-11-30 上海大学 多孔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0095A (zh) * 2011-09-30 2013-04-10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93175A (zh) * 2011-11-24 2012-06-13 东华大学 一种分步原位沉积制备光电多功能复合织物的方法
CN103015166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纳米银抗菌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3494A (zh) * 2013-01-29 2013-05-15 南京丰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sers基底上制备氧化物表面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IAN LIU,ET AL.: ""Precursor-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Porous ZnO Nanosheets as High-Performance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ubstrate"", 《SMALL》, no. 10, 22 April 2013 (2013-04-22) *
贺金梅等: ""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界面自组装"", 《材料科学与工艺》, vol. 15, no. 3, 30 June 2007 (2007-06-30)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586A (zh) * 2015-03-04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空气电池用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1862A (zh) * 2015-09-22 2016-01-13 清华大学 一种表面具有针孔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基底及制备方法
CN105241862B (zh) * 2015-09-22 2018-04-17 清华大学 一种表面具有针孔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基底及制备方法
CN106040171A (zh) * 2016-06-10 2016-10-26 苏州巨联环保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活性炭纤维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43813A (zh) * 2017-08-22 2018-01-0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有序复合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389659A (zh) * 2017-09-21 2017-11-24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三维超灵敏可擦写拉曼增强活性衬底及制备方法
CN107389659B (zh) * 2017-09-21 2019-09-24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三维超灵敏可擦写拉曼增强活性衬底及制备方法
CN107831156A (zh) * 2017-10-20 2018-03-23 嘉兴长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基三维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9267023A (zh) * 2018-08-29 2019-01-25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抗菌活性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1811A (zh) * 2020-11-30 2021-03-09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柔性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底及其应用
CN112461811B (zh) * 2020-11-30 2023-09-26 西北民族大学 一种柔性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底及其应用
CN113477250A (zh) * 2021-07-16 2021-10-08 新乡医学院 碳纤维布@多孔ZnO二维纳米片阵列@Ag2O纳米颗粒三元异质结的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6321A (zh) 银纳米颗粒-氧化锌多孔纳米片-碳纤维布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umar NiCo 2 O 4 nano-/microstructures as high-performance biosensors: a review
Duan et al. A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Ni (OH) 2 Monolayer Hollow‐Sphere Array and Its Tunable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a Large Region
Mali et al. Nove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soporous ZnO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Barreca et al. On the Performances of Cu x O-TiO2 (x= 1, 2) Nanomaterials As Innovative Anodes for Thin Film Lithium Batteries
CN103331440B (zh) 银-金多孔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ang et al. Three-dimensional interconnected Co (OH) 2 nanosheets on Ti mesh as a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hydrazine detection
CN100436008C (zh) 一种金属镍纳米线的化学制备方法
Appadurai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trogen-doped TiO2 nanotubes as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and Li-ion battery
CN103194752B (zh) 银纳米颗粒修饰的金微米羽簇丛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014799A (zh) 一种石墨烯/银纳米花/pmma“三明治”结构柔性sers基底及其制备方法
Zhai et al. Morphology evolution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u2O films by an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on flexible substrate
CN108459004A (zh) 一种银和金纳米颗粒包覆氧化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基底的制备方法
Li et al.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a binary Mn-Co oxides decorated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for application in nonenzymatic H2O2 sensing
Han et al. Zinc ferrite-based p–n homojunction with multi-effect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CN103754925A (zh) 一种氧化亚铜纳米线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15243A (zh) 热氧化反应制备Cu2O及Au/Cu2O核壳异质结纳米立方体的方法
Wang et al. Improved Li-storage properties of Cu2V2O7 microflower by constructing an in situ CuO coating
CN103194751B (zh) 银纳米颗粒修饰的镍纳米柱-氧化镍纳米片分级结构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Meseck et al. Three-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of surface-bound silicone nanofilaments revealed by focused ion beam nanotomography
CN104746119B (zh) 一种ZnO纳米材料以及合成ZnO纳米材料的方法
Li et al. 3D nanostructured CuxO modified copper foam as a binder-free electrode for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
CN105826170B (zh) 一种在石墨基底上构筑金属有机框架薄膜的方法
Ma et al. Progress in preparation of sea urchin-like micro-/nanoparticles
Geng et al. A room-temperature chemical route to homogeneous core–shell Cu 2 O structu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bio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