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4527A -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4527A
CN103864527A CN201410104624.8A CN201410104624A CN103864527A CN 103864527 A CN103864527 A CN 103864527A CN 201410104624 A CN201410104624 A CN 201410104624A CN 103864527 A CN103864527 A CN 103864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ypsizygus marmoreus
bacterium slag
culture bas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46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静波
陈春化
王浩东
沈业庭
季林章
孙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YANG COUNT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IYANG COUNT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YANG COUNT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IYANG COUNT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4101046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4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4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35-65份,禽畜粪便30-40份,麸皮0.5-1份,氯化钾0.5-1.5份,硝酸铵1-2份,石灰1-1.5份,石膏1-1.5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5-1份,玉米秆1.5-2.5份,棉籽壳0.5-1.5份,氨基酸腐植酸1-1.5份,通过建堆和四次翻堆制成,基料栽培草菇,使出菇期提前6-10天,采菇期延长10-15天,增加草菇产量34%-38%,发菌速度1.16-1.18cm/天,发菌用时16-20天,减少了真姬菇菌渣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栽培原料的生物转化率和草菇栽培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基料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玉蕈属。真姬菇外形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真姬菇包括 :白玉菇,蟹味菇等;斑玉蕈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日本及中国已人工栽培。与榆生离褶伞形态近似,但此种表面不呈现花纹状印斑。有报道抗癌。斑玉蕈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90年代以来张婤先生就对斑玉蕈的栽培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获得了成功,"蟹味菇"的名称由此而来。斑玉蕈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对青少年智、增高起着重要作用。斑玉蕈子实体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而且从斑玉蕈中分离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类要高许多,其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体内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独特功效。作为大众消费的食品其货架期长,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菌菇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产出大量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菌渣,但目前我国对菌渣的利用率还很低,造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费,有的还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环保有效地利用好菌渣,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真姬菇菌渣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 纤维、碳水化合物、灰分,磷、铁、锌、钙、钾、钠的含量非常丰富,通过现有技术对菌渣进行检测,每100克菌渣部分含水量90克,蛋白质2克,脂质0. 3克,糖质3克,纤维0.7克,钙2毫克,磷70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A 1U,维生素B1 0.08毫克,维生素B2 0.5毫克,营养丰富。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渣的数量急剧增加,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的统计,2008年的食用菌产量1830万吨,菌渣4570万吨,福建省2009年食用菌产量196.9752 万吨,菌渣492.438万吨;由于菌渣没有得到环保处理,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菌渣容易发霉变质,污染土地和水源,霉菌孢子随风到处乱飘,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菌渣含有众多的可利用的营养元素。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微量元素等,还有许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有机酸、酶、酚性物质等化学物质;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利用食用菌菌渣可作为草菇栽培原料可行,不仅具有节生产成本,缩短出菇期,提高经济效益的优点,同时,为菌渣的高效循环利用走出一条新途径,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设计一种节约成本,产量提高的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菌渣培养基料栽培草菇发菌周期长、成本高昂和采菇时间短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35-65份,禽畜粪便30-40份,麸皮0.5-1份,氯化钾0.5-1.5份,硝酸铵1-2份,石灰1-1.5份,石膏1-1.5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5-1份,玉米秆1.5-2.5份,棉籽壳0.5-1.5份,氨基酸腐植酸1-1.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45-55份,禽畜粪便32-38份,麸皮0.6-0.9份,氯化钾0.7-1.4份,硝酸铵1.2-1.8份,石灰1.1-1.4份,石膏1.2-1.4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7-0.9份,玉米秆1.8-2.2份,棉籽壳0.8-1.2份,氨基酸腐植酸1.1-1.3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50份,禽畜粪便35份,麸皮0.8份,氯化钾1份,硝酸铵1.5份,石灰1.2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8份,玉米秆2份,棉籽壳1份,氨基酸腐植酸1.2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步骤为:
第一步: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晾干后备用;
第二步:将禽畜粪便预湿3-4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0-75℃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调节pH在7.2-7.6,含水量65%-75%,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禽畜粪便采用鸡粪或牛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建堆后堆形为圆锥形。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真姬菇菌渣中含有的氮元素与氯化钾和磷肥过磷酸钙协同使用,栽培草菇能促进草菇的生长,增强草菇的抗寒抗旱能力,促进草菇提早成熟,使出菇期提前6-10天,采菇期延长10-15天,并延长冬季出菇时间;2、真姬菇菌渣中含有的钾与硝酸铵和棉籽壳中的氮肥一起使用产生协同作用,增加草菇的抗病虫害和抵抗能力,增加草菇产量34%-38%,发菌速度1.16-1.18cm/天,发菌用时16-20天,有利于草菇产品提前上市,菌丝吃料萌发时间提前、发菌速度快;3、原料成本低廉、制作方法简单、菌丝生长健壮且出菇密度高;4、将真姬菇菌渣回收利用,减少了真姬菇菌渣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栽培原料的生物转化率和草菇栽培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35份,鸡粪30份,麸皮0.5份,氯化钾0.5份,硝酸铵1份,石灰1份,石膏1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5份,玉米秆1.5份,棉籽壳0.5份,氨基酸腐植酸1份,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后晾干,将鸡粪预湿3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0℃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培养基料呈浅咖啡色,有料香味,略有氨气味,调节pH在7.2,含水量65%,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堆形为圆锥形。
使用产品栽培的草菇,发菌速度1.16cm/天,发菌用时20天,出菇期提前6天,采菇期延长10天,增加草菇产量34%。
 实施例2: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65份,鸡粪40份,麸皮1份,氯化钾1.5份,硝酸铵2份,石灰1.5份,石膏1.5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1份,玉米秆2.5份,棉籽壳1.5份,氨基酸腐植酸1.5份,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后晾干,将鸡粪预湿4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5℃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培养基料呈浅咖啡色,有料香味,略有氨气味,调节pH在7.6,含水量75%,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堆形为圆锥形。
使用产品栽培的草菇,发菌速度1.16cm/天,发菌用时19天,出菇期提前7天,采菇期延长11天,增加草菇产量35%。
 实施例3: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45份,牛粪32份,麸皮0.6份,氯化钾0.7份,硝酸铵1.2份,石灰1.1份,石膏1.2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7份,玉米秆1.8份,棉籽壳0.8份,氨基酸腐植酸1.1份,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后晾干,将牛粪预湿3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2℃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培养基料呈浅咖啡色,有料香味,略有氨气味,调节pH在7.3,含水量68%,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堆形为圆锥形。
使用产品栽培的草菇,发菌速度1.17cm/天,发菌用时18天,出菇期提前8天,采菇期延长12天,增加草菇产量36%。
 实施例4: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55份,牛粪38份,麸皮0.9份,氯化钾1.4份,硝酸铵1.8份,石灰1.4份,石膏1.4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9份,玉米秆2.2份,棉籽壳1.2份,氨基酸腐植酸1.3份,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后晾干,将牛粪预湿4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4℃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培养基料呈浅咖啡色,有料香味,略有氨气味,调节pH在7.5,含水量72%,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堆形为圆锥形。
使用产品栽培的草菇,发菌速度1.17cm/天,发菌用时17天,出菇期提前9天,采菇期延长14天,增加草菇产量37%。
 实施例5: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真姬菇菌渣50份,牛粪35份,麸皮0.8份,氯化钾1份,硝酸铵1.5份,石灰1.2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8份,玉米秆2份,棉籽壳1份,氨基酸腐植酸1.2份,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后晾干,将牛粪预湿3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3℃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培养基料呈浅咖啡色,有料香味,略有氨气味,调节pH在7.4,含水量70%,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堆形为圆锥形。
使用产品栽培的草菇,发菌速度1.18cm/天,发菌用时16天,出菇期提前10天,采菇期延长15天,增加草菇产量38%。
以上实施例中的所有组分均可以商业购买。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阐述,而不是限制,因此在和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35-65份,禽畜粪便30-40份,麸皮0.5-1份,氯化钾0.5-1.5份,硝酸铵1-2份,石灰1-1.5份,石膏1-1.5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5-1份,玉米秆1.5-2.5份,棉籽壳0.5-1.5份,氨基酸腐植酸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45-55份,禽畜粪便32-38份,麸皮0.6-0.9份,氯化钾0.7-1.4份,硝酸铵1.2-1.8份,石灰1.1-1.4份,石膏1.2-1.4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7-0.9份,玉米秆1.8-2.2份,棉籽壳0.8-1.2份,氨基酸腐植酸1.1-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真姬菇菌渣50份,禽畜粪便35份,麸皮0.8份,氯化钾1份,硝酸铵1.5份,石灰1.2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2份,杂木屑0.8份,玉米秆2份,棉籽壳1份,氨基酸腐植酸1.2份。
4.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真姬菇菌渣和玉米秆粉碎,晾干后备用;
第二步:将禽畜粪便预湿3-4天,与真姬菇菌渣混合均匀后建堆,当堆温由70-75℃开始下降时开始翻堆,氯化钾、硝酸铵和过磷酸钙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玉米秆、麸皮和杂木屑在第二次翻堆时加入,石膏、石灰和棉籽壳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第四次翻堆后调节pH在7.2-7.6,含水量65%-75%,即制得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畜粪便采用鸡粪或牛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堆后堆形为圆锥形。
CN201410104624.8A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3864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4624.8A CN103864527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4624.8A CN103864527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4527A true CN103864527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0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4624.8A Pending CN103864527A (zh) 2014-03-20 2014-03-20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452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156A (zh) * 2015-07-09 2015-10-2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5085003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白蘑菇的栽培原料及制备方法
CN105152776A (zh) * 2015-09-09 2015-12-16 凤台县千秋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氨基酸渣作为氮源的草菇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119A (zh) * 2015-08-27 2016-01-13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真姬菇蟹鲜味的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700A (zh) * 2015-10-21 2016-01-27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615A (zh) * 2016-08-30 2017-02-22 广西扬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5645A (zh) * 2016-03-28 2017-03-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真姬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01622A (zh) * 2018-09-14 2018-11-30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仅对真姬菇使用的栽培袋料
CN110313346A (zh) * 2019-08-05 2019-10-1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真姬菇种植的玉米粉配方
CN110583431A (zh) * 2019-10-24 2019-12-20 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真姬菇菌渣制备番茄育苗基质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7156A (zh) * 2015-07-09 2015-10-2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4987156B (zh) * 2015-07-09 2018-05-2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5085003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白蘑菇的栽培原料及制备方法
CN105237119A (zh) * 2015-08-27 2016-01-13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真姬菇蟹鲜味的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776A (zh) * 2015-09-09 2015-12-16 凤台县千秋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氨基酸渣作为氮源的草菇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72700A (zh) * 2015-10-21 2016-01-27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65645A (zh) * 2016-03-28 2017-03-0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真姬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1615A (zh) * 2016-08-30 2017-02-22 广西扬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草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1622A (zh) * 2018-09-14 2018-11-30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仅对真姬菇使用的栽培袋料
CN110313346A (zh) * 2019-08-05 2019-10-1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真姬菇种植的玉米粉配方
CN110583431A (zh) * 2019-10-24 2019-12-20 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真姬菇菌渣制备番茄育苗基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4527A (zh) 一种真姬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603391B (zh) 复合氨基酸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73343B (zh) 一种低碳环保高效有机蔬菜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189B (zh)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02531756A (zh) 一种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407B (zh) 一种提高大杯蕈产量的栽培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6323A (zh) 一种具有杀虫功能的有机生物肥料
CN105961033A (zh)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3910581B (zh) 一种多维双孢菇栽培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4523A (zh) 一种香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87156A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3864520A (zh) 一种白灵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64525A (zh) 一种白玉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24112A (zh) 一种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的环保处理系统循环工艺
CN103864526A (zh) 一种平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503664B (zh) 以饲料废料为主料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2814C (zh) 一种利用废弃黑木耳培养基制备有机肥、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5967774A (zh) 桉木废料和麦草为原料的双孢菇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3864530A (zh) 一种杏鲍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591865A (zh) 一种含有机锌的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1867A (zh) 一种含有机硼的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1866A (zh) 一种含纳米硒的无土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3078A (zh) 一种绿色生态种养加工一体化工程的肥料饲料的制备及施工方法
CN103936498A (zh) 一种珍珠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864522A (zh) 一种花菇菌渣培养基料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