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6527A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56527A CN103856527A CN201210514685.2A CN201210514685A CN103856527A CN 103856527 A CN103856527 A CN 103856527A CN 201210514685 A CN201210514685 A CN 201210514685A CN 103856527 A CN103856527 A CN 103856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subscriber equipment
- cellular
- message
- protocol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在用户设备侧,从基站接收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第一、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第二接口分别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所述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重置消息包括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以及根据所述重置消息,将承载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第一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将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相关联,所述第一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下的终端直通,尤其涉及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即便数据通信的源和目标非常接近,该数据通信也必须经过诸如基站(base station,BS)的中央节点,这导致了低效的无线资源利用。作为用于提高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频谱利用率的一个非常有发展的手段,终端直连(device-to-device,D2D)通信(通常也被称为终端直通)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图1示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直通的示意图。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3是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一般的用户设备,其经由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链路120与基站110通信。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也能够接入蜂窝网路,同时又能够经由D2D无线链路130直接地进行相互通信。
不同于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D2D用户并不经由中央基站进行通信,而是进行叠加在现有蜂窝网上的终端间的直接通信。通过复用蜂窝用户用以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无线资源,D2D通信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吞吐量并且提高能源利用率。众多国际标准化组织(包括IEEE和3GPP)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标准化工作。
一种普遍的需求是能够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data flow mobility)。图2示出了用于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现有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用户平面协议栈主要包括层2(Layer 2,L2)协议层(也被称为数据链路层)、IP层和应用(Application,App)层。L2协议层主要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子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子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具备进行直接的D2D通信的能力。这两个用户设备均具有两个空中接口,终端直连接口(即D2D接口)Ud以及蜂窝接口Uu。D2D接口可能采用与蜂窝接口相同的无线技术。如图2所示,根据现有方案,除了为蜂窝接口分配的IP地址IPc,由移动网元、例如移动管理设备(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为D2D接口分配了一个新的、专用的IP地址IPd。
该现有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要求移动网元具备为D2D接口分配IP地址的新功能,这增加了复杂度。其次,如何在具备不同的IP地址的两个接口(即IP地址分别为IPc和IPd的蜂窝接口和D2D接口)之间支持无缝流移动性是又一非常困难的问题。再者,现有移动IP技术适用于每个移动终端仅具有一个IP地址的情形,因而必须引入额外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带来了额外的标准化工作并且进一步增加了实施的复杂度。此外,几乎不可能在紧急D2D通信的情形下获取这样的专用的D2D的IP地址,这是因为移动网络基础设施(mobile network infrastructure)在灾难情形下可能不在可用,从而没有诸如移动管理设备的移动网元来为D2D通信分配IP地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案,其能够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中用于受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接入的、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接收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所述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所述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以及c.根据所述重置消息,将承载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第一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将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相关联,所述第一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
如此一来,通过改变承载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L2协议实体的关联而实现了数据流在蜂窝接口和D2D接口之间的移动性。
已知IP业务流与无线承载是一一对应的,每个无线承载与一个特定的L2协议实体相关联。在本发明中,该特定的L2协议实体是蜂窝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或者是D2D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并且无线承载与L2协议实体之间的关联是能够改变的。当该无线承载与蜂窝接口上的一L2协议实体关联时,该IP业务流将以传统蜂窝通信方式即经由基站在用户设备之间传递;当该无线承载与D2D接口上的一L2协议实体关联时,该IP业务流将以D2D通信方式即直接在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由此可见,蜂窝接口和D2D接口上具有一个公共的IP层。无论是进行蜂窝通信还是D2D通信,用户设备只有一个IP地址,即发送至用户设备的IP数据包具有相同的目标地址,由用户设备发送的IP数据包具有相同的源地址。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方案并未改变和影响IP层以及其以上的协议层(如应用层),因此本发明的方案对于这些协议层来说是透明的。无论是蜂窝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还是D2D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所有L2协议实体从IP层及其以上的协议层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所述步骤a和所述步骤c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b.停止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以及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经由所述第二接口传递所述第二数据包。
由于在执行步骤c即将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期间,IP业务流的数据包是不发送的,因此有效减少了数据包丢失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时,所述步骤b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一结束标志,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一结束标志,执行所述步骤c。
如此一来,能够确保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对方用户设备在停止发送数据包之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数据包丢失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所述步骤c和所述步骤f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d.发送重置完成消息,其用于确认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第一IP业务自所述第一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的重置已完成;以及e.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重置成功消息,并且响应于所述重置成功消息执行所述步骤f。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重置消息是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置消息;所述重置完成消息是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以及所述重置成功消息是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步骤c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不存在时,根据所述用于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
当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到第二接口之后,用户设备能够删除或是保留第一接口上对应于该IP业务流的L2协议实体。若用户设备保留了相应的L2协议实体,则当该IP业务流从第二接口重新移动回第一接口时,便能够使用所保留的L2协议实体,而无需重新建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基于相同的无线技术时,以时分方式进行经由所述蜂窝接口的通信和经由所述终端直连接口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用于受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流移动请求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所述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以及B.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发送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所述第一接口移动至所述第二接口,所述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二接口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当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时,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C.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且有待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和/或至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且有待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以及D.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一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在发送完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将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二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在发送完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将所述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E.接收来自于所述每一个用户设备的重置完成消息,其用于确认用于将所述第一IP业务自所述第一接口移动至所述第二接口的重置在该用户设备处已完成;以及F.响应于来自所述每一个用户设备的所述重置完成消息,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重置成功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发送流移动响应消息,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的流移动已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流移动请求是由移动核心网的网元发送的。例如,所述移动核心网的所述网元是分组数据网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移动核心网的网元中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发送流移动请求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移动核心网的所述网元是分组数据网关。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D2D通信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用于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现有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中的L2协议层;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从蜂窝通信移动至D2D通信的数据流移动的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从D2D通信移动至蜂窝通信的数据流移动的过程的流程图;
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或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失一般性地,下文中以LTE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也适用于具有与LTE系统类似的协议框架的其它蜂窝通信系统。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
参照图3,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均具有两个空中接口,终端直连接口(即D2D接口)Ud以及蜂窝接口Uu。一方面,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能够经由蜂窝接口Uu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具体地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站。另一方面,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能够经由D2D接口Ud直接进行相互通信。类似于蜂窝接口,D2D接口的层2(Layer 2,L2)协议层包括PDCP、RLC和MAC子层。
如图3所示,蜂窝接口和D2D接口共享相同的IP层及其上层(诸如应用层)。换言之,无论经由蜂窝接口Uu传递的还是经由D2D接口Ud传递IP数据包,用户设备均只有一个相同的IP地址。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蜂窝通信与D2D通信之间实现数据流的移动性的方案的用户平面协议栈中的L2协议层。
参照图4,层与层之间的连接点称为服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point,SAP)。L2协议层包括PDCP、RLC、MAC子层。具体地,MAC提供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复用与映射;RLC与MAC子层之间的服务是逻辑信道;PDCP子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是无线承载(RadioBearer),提供可靠头压缩(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功能与安全保护(security)。点对点无线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由控制平面协议栈中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提供。此外,每个无线承载用于承载一个IP业务流,每个无线承载对应于一个L2协议实体。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在此不予详细描述。
在蜂窝接口和D2D接口上都能够建有若干个L2协议实体。不失一般性地,在图4中示出,蜂窝接口和D2D接口上各有两个L2协议实体,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每个接口上的协议实体的数量可以是零个,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用户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L2协议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无线承载所对应的IP业务流的传递。如图4所示,用于承载IP业务流F1和F2的无线承载与蜂窝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相关联,因而IP业务流F1和F2将经由蜂窝接口传递;用于承载IP业务流F3和F4的无线承载与D2D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相关联,因而IP业务流F1和F2将经由D2D接口传递。
此外,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改变无线承载与L2协议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实现该无线承载所对应的IP业务流在蜂窝接口与D2D接口上的移动。例如,通过将该无线承载与蜂窝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与D2D接口上的L2协议实体相关联,就能够实现所对应的IP业务流从蜂窝接口移动至D2D接口。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从蜂窝通信移动至D2D通信的数据流移动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在初始阶段,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均以正常蜂窝模式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基站(例如eNodeB)410。在正常蜂窝模式下,所有用户数据流都将经由基站来传递。假设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存在一IP业务流。在正常蜂窝模式下,该IP业务流经由基站410以及回传网络(backhaul)来传递。相应地,在用户设备中,用于承载该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蜂窝接口上的第一L2协议实体相关联。一段时间以后,通过D2D邻居发现(neighboring discovery)以及模式选择等过程,发现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能够建立D2D无线链路以进行D2D通信,并且决定将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的这一IP业务流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分流(offload)至D2D通信。下面参照图5描述该分流过程。
首先,在步骤S501中,移动核心网的网元(在本例中为分组数据网关420)向基站410发送流移动请求,其用于指示将在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蜂窝接口移动至D2D接口。
接着,在步骤S503中,根据所接收的流移动请求,基站410向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发送RRC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蜂窝接口移动至D2D接口。所述RRC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D2D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例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能够包括第一IP业务流的标识信息。例如,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能够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
当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接收到RRC重置消息之后,在步骤S507中,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将停止发送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
在发送RRC重置消息之后,基站410继续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由用户设备在停止发送之前发出但是尚未经由回传网络与基站而发送至对方用户设备。例如,当第一IP业务流为双向时,所述数据包包括来自用户设备2且有待发送至用户设备1的第一数据包和来自用户设备1且有待发送至用户设备2的第二数据包。此外,基站410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一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在发送完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将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二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在发送完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将所述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在发送RRC重置消息之后,基站410例如能够以不同方式来实现上述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的继续发送。
根据一种方式,在发送RRC重置消息之后,基站410继续以正常蜂窝模式发送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也就是说,基站410从源用户设备接收一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至回传网络(例如分组数据网关420),再从回传网络接收该数据包,并接着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标用户设备。
根据另一种方式,在发送RRC重置消息之后,基站410在从源用户设备接收到数据包后,并不一定将其发送至回传网络,而是能够直接将该数据包转发给目标用户设备。此外,在发送RRC重置消息之后,基站410能够缓存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并在接收完所有数据包之后再将所缓存的数据包发送至目标用户设备。这例如能够通过步骤S505至S513来实现。
在步骤S505中,基站410将停止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并将其保存在缓存器中。接着,基站410将判断是否还有第一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将所保存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1(步骤S511)并且在发送完所保存的第一数据包之后将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用户设备1(步骤S513)。类似地,基站410将判断是否还有第二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将所保存的第二数据包发送至用户设备1(步骤S511)并且在发送完所保存的第二数据包之后将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用户设备2(步骤S513)。
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基站的上述判断步骤。在一个例子中,用户设备在停止发送数据包之后将向基站发送第二结束标志,而基站在接收到该第二结束标志之后就能够判断出用户设备已停止发送数据包,即不再有数据包有待接收。参照图5,可选地,在步骤S507之后,用户设备在步骤S509中向基站发送第二结束标志。该第二结束标志能够单独发送,也能够与停止发送前的最后一个数据包一起发送。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基站410检测到在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来自一用户设备的数据包,则基站410将判断不再有来自该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接着,在步骤S515中,用户设备响应于第一结束标志而进行RRC重置。具体地,根据RRC重置消息,用户设备将承载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第一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将所述无线承载与第二L2协议实体相关联。至此,用于承载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将于D2D接口上的第二协议实体相关联。可选地,当第二L2协议实体不存在时,根据所述用于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建立第二L2协议实体。
在完成RRC重置之后,用户设备在步骤S517中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
接着,在步骤S519中,基站410响应于所接收的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相应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之后,开始D2D通信。
当基站410向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都发送了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之后,基站410在步骤S521中向分组数据网关420发送流移动响应,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蜂窝接口移动至D2D接口的流移动已完成。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从D2D通信移动至蜂窝通信的数据流移动的过程的流程图。在该实施例中,在初始阶段,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均以D2D通信模式直接进行相互通信。假设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存在一IP业务流。在D2D通信模式下,该IP业务流直接在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相应地,在用户设备中,用于承载该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D2D接口上的第一L2协议实体相关联。一段时间以后,决定将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的这一IP业务流从D2D通信模式切换回正常蜂窝模式。下面参照图6描述该过程。
首先,在步骤S601中,移动核心网的网元(在本例中为分组数据网关420)向基站410发送流移动请求,其用于指示将在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D2D接口移动至蜂窝接口。
接着,在步骤S603中,根据所接收的流移动请求,基站410向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发送RRC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用户设备1与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D2D接口移动至蜂窝接口。所述RRC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蜂窝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例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能够包括第一IP业务流的标识信息。例如,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能够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
当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接收到RRC重置消息之后,在步骤S605中,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将停止相互发送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即用户设备1停止发送至用户设备2的第二数据包,用户设备2停止发送至用户设备1的第一数据包。
接着,在步骤S607中,用户设备进行RRC重置。具体地,根据RRC重置消息,用户设备将承载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第一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将所述无线承载与第二L2协议实体相关联。至此,用于承载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将于蜂窝接口上的第二协议实体相关联。可选地,当第二L2协议实体不存在时,根据所述用于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建立第二L2协议实体。
在完成RRC重置之后,用户设备在步骤S609中向基站发送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
接着,在步骤S611中,基站410响应于所接收的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向用户设备发送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相应地,用户设备在接收到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之后,开始以正常蜂窝模式进行通信。在正常蜂窝模式下,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接入基站410,并且第一IP业务流经由基站410以及回传网络在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之间传递。
当基站410向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都发送了RRC连接重置成功消息之后,基站410在步骤S613中向分组数据网关420发送流移动响应,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D2D接口移动至蜂窝接口的流移动已完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15)
1.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用户设备中用于受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接入的、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接收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所述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所述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以及
c.根据所述重置消息,将承载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无线承载与第一L2协议实体解关联并且将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相关联,所述第一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a和所述步骤c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b.停止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以及
在所述步骤c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f.经由所述第二接口传递所述第二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时,所述步骤b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第一结束标志,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一结束标志,执行所述步骤c。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和所述步骤f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d.发送重置完成消息,其用于确认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处的、所述第一IP业务流自所述第一接口至所述第二接口的重置已完成;以及
e.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重置成功消息,并且响应于所述重置成功消息执行所述步骤f。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置消息是RRC连接重置消息;
所述重置完成消息是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以及
所述重置成功消息是RRC连接重置完成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的信息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不存在时,根据所述用于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所需的信息,建立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基于相同的无线技术时,以时分方式进行经由所述蜂窝接口的通信和经由所述终端直连接口的通信。
9.一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用于受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接收流移动请求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所述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以及
B.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用户设备发送重置消息,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所述第一接口移动至所述第二接口,所述重置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信息、以及用于指示第二接口L2协议实体的信息,所述第二L2协议实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传递第一IP业务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第一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时,所述步骤B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C.发送所述第一IP业务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且有待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和/或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且有待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数据包;以及
D.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一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在发送完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后将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判断是否还有所述第二数据包有待接收,如果没有,则将在发送完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将所述第一结束标志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E.接收来自于所述每一个用户设备的重置完成消息,其用于确认用于将所述第一IP业务自所述第一接口移动至所述第二接口的重置在该用户设备处已完成;以及
F.响应于来自所述每一个用户设备的所述重置完成消息,向该用户设备发送重置成功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F之后还包括:发送流移动响应消息,其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的流移动已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移动请求是由移动核心网的网元发送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核心网的所述网元是分组数据网关。
15.一种在移动核心网的网元中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发送流移动请求消息,其用于指示将在接入所述基站的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传递的第一IP业务流从第一接口移动至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是用于接入所述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蜂窝接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进行终端直通的终端直连接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是所述蜂窝接口和所述终端直连接口中的另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4685.2A CN103856527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PCT/IB2013/002902 WO2014087229A2 (en) | 2012-12-05 | 2013-11-27 | Method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d by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TW102143560A TW201427470A (zh) | 2012-12-05 | 2013-11-28 | 用於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4685.2A CN103856527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6527A true CN103856527A (zh) | 2014-06-11 |
CN103856527B CN103856527B (zh) | 2018-05-11 |
Family
ID=5028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14685.2A Active CN103856527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6527B (zh) |
TW (1) | TW201427470A (zh) |
WO (1) | WO2014087229A2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70601A1 (zh) * | 2014-11-06 | 2016-05-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d2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d2d ue |
CN105993200A (zh) * | 2014-03-20 | 2016-10-0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8113086A1 (zh) * | 2016-12-24 | 2018-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
WO2019158058A1 (zh) * | 2018-02-13 | 2019-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CN114449032A (zh) * | 2016-01-11 | 2022-05-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14788312A (zh) * | 2019-11-20 | 2022-07-22 | 株式会社电装 | 通信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管理服务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2892B (zh) * | 2017-03-24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和网络系统 |
WO2018176227A1 (zh) * | 2017-03-28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79672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2638893A (zh) * | 2012-03-31 | 2012-08-15 | 南京邮电大学 | 直通蜂窝系统中基站联合直通终端优化资源分配方法 |
CN102769917A (zh) * | 2012-07-17 | 2012-11-07 |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迭代优化的终端直通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7363B2 (en) * | 2008-07-14 | 2013-11-05 | Nokia Corporation |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
EP2856836B1 (en) * | 2012-05-31 | 2019-02-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
-
2012
- 2012-12-05 CN CN201210514685.2A patent/CN103856527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1-27 WO PCT/IB2013/002902 patent/WO2014087229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1-28 TW TW102143560A patent/TW201427470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79672A1 (en) * | 2009-04-29 | 2010-11-0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2638893A (zh) * | 2012-03-31 | 2012-08-15 | 南京邮电大学 | 直通蜂窝系统中基站联合直通终端优化资源分配方法 |
CN102769917A (zh) * | 2012-07-17 | 2012-11-07 |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迭代优化的终端直通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93200A (zh) * | 2014-03-20 | 2016-10-05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CN105993200B (zh) * | 2014-03-20 | 2020-05-26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6070601A1 (zh) * | 2014-11-06 | 2016-05-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d2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d2d ue |
CN114449032A (zh) * | 2016-01-11 | 2022-05-0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14449032B (zh) * | 2016-01-11 | 2024-05-1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
WO2018113086A1 (zh) * | 2016-12-24 | 2018-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
US10932313B2 (en) | 2016-12-24 | 2021-02-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ireless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
WO2019158058A1 (zh) * | 2018-02-13 | 2019-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CN110166978A (zh) * | 2018-02-13 | 2019-08-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CN110166978B (zh) * | 2018-02-13 | 2020-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CN114788312A (zh) * | 2019-11-20 | 2022-07-22 | 株式会社电装 | 通信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管理服务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6527B (zh) | 2018-05-11 |
TW201427470A (zh) | 2014-07-01 |
WO2014087229A2 (en) | 2014-06-12 |
WO2014087229A3 (en) | 2014-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56527A (zh)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
CN10900556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20164596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2413583B (zh) | 一种天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19004557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 |
JP6093037B2 (ja) | グループコールコンテキストを確立する方法、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クラスタepc | |
CN111586890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10143626A1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リレーノード、無線基地局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 |
WO2016173078A1 (zh) |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 |
CN103686859A (zh) | 一种基于多网络联合传输的分流方法、系统及接入网网元 | |
CN101877860A (zh) | 中继节点、服务网关、中继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3582079A (zh) | 一种联合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9479215A (zh) |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04429156B (zh) | 一种无线网络的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918232A (zh) | 一种缓存状态的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CN104918220A (zh) | 基于空中接口实现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系统 | |
CN101686578A (zh) | 家庭演进基站系统及无线设备的接入方法 | |
JP2022549953A (ja) | データパケット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3582161B (zh) | 一种基于lte系统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 | |
JP4091409B2 (ja) |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CN104081824A (zh) | 一种无线承载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14315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通信系统 | |
CN103227982A (zh) |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14424621B (zh) | 一种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56708A1 (zh) | 通信设备、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