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7470A - 用於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27470A TW201427470A TW102143560A TW102143560A TW201427470A TW 201427470 A TW201427470 A TW 201427470A TW 102143560 A TW102143560 A TW 102143560A TW 102143560 A TW102143560 A TW 102143560A TW 201427470 A TW201427470 A TW 20142747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user equipment
- cellular
- reset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1C2=C(NC([C@H](C1)NC=1OC(=NN=1)C1=CC=CC=C1)=O)C=CC=C2 FGUUSXIOTUKUDN-IBGZPJME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用於受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在用戶設備側,從基地台接收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第一、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所述第一、第二介面分別是用於接入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所述第一、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所述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所述重置訊息包括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所述第二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以及根據所述重置訊息,將承載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第一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將所述無線承載與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相關聯,所述第一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下的終端直通,尤其涉及用於受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在傳統的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中,即便資料通訊的源和目標非常接近,該資料通訊也必須經過諸如基地台(base station,BS)的中央節點,這導致了低效的無線資源利用。作為用於提高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頻譜利用率的一個非常有發展的手段,終端直連(device-to-device,D2D)通訊(通常也被稱為終端直通)日益受到廣泛關注。
圖1示出了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中的終端直通的示意圖。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3是接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一般的用戶設備,其經由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無線鏈路120與基地台110通訊。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也能夠接入蜂巢式網路,同時又能夠經由D2D無線鏈路130直接地進行相互通訊。
不同於傳統的蜂巢式行動通訊,D2D用戶並不經由中央基地台進行通信,而是進行疊加在現有蜂巢式網上的終端間的直接通信。透過複用蜂巢式用戶用以接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的無線資源,D2D通信能夠顯著地提高系統吞吐量並且提高能源利用率。眾多國際標準化組織(包括IEEE和3GPP)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標準化工作。
一種普遍的需求是能夠在蜂巢式通信與D2D通信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data flow mobility)。圖2示出了用於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現有方案的用戶平面協議堆疊。用戶平面協議堆疊主要包括層2(Layer 2,L2)協議層(也被稱為資料連結層)、IP層和應用(Application,App)層。L2協定層主要包括封包資料彙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子層、無線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子層、媒體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層。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具備進行直接的D2D通訊的能力。這兩個用戶設備均具有兩個空中介面,終端直連介面(即D2D介面)Ud以及蜂巢式介面Uu。D2D介面可能採用與蜂巢式介面相同的無線技術。如圖2所示,根據現有方案,除了為蜂巢式介面分配的IP位址IPc,由移動網路元件、例如行動管理設備(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為D2D介面分配了一個新的、專用的IP位址IPd。
該現有方案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要求行動網路元件具備為D2D介面分配IP位址的新功能,這增加了複雜度。其次,如何在具備不同的IP位址的兩個介面(即IP位址分別為IPc和IPd的蜂巢式介面和D2D介面)之間支援無縫流移動性是又一非常困難的問題。再者,現有行動IP技術適用於每個行動終端僅具有一個IP位址的情形,因而必須引入額外的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帶來了額外的標準化工作並且進一步增加了實施的複雜度。此外,幾乎不可能在緊急D2D通訊的情形下獲取這樣的專用的D2D的IP位址,這是因為行動網路基礎設施(mobile network infrastructure)在災難情形下可能不再可用,從而沒有諸如行動管理設備的行動網路元件來為D2D通訊分配IP地址。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受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案,其能夠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第一用戶設備中用於受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從所述第一用戶設備所接入的、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接收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所
述第一用戶設備與接入所述基地台的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所述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所述第一用戶設備與所述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所述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所述第二介面是所述蜂巢式介面和所述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所述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所述第二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以及c.根據所述重置訊息,將承載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第一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將所述無線承載與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相關聯,所述第一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所述第一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
如此一來,透過改變承載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L2協定實體的關聯而實現了資料流程在蜂巢式介面和D2D介面之間的移動性。
已知IP業務流與無線承載是一一對應的,每個無線承載與一個特定的L2協定實體相關聯。在本發明中,該特定的L2協定實體是蜂巢式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或者是D2D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並且無線承載與L2協定實體之間的關聯是能夠改變的。當該無線承載與蜂巢式介面上的一L2協定實體關聯時,該IP業務流將以傳統蜂巢式通訊方式即經由基地台在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當該無線承載與D2D介面上的一L2協定實體關聯時,該IP
業務流將以D2D通訊方式即直接在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由此可見,蜂巢式介面和D2D介面上具有一個公共的IP層。無論是進行蜂巢式通訊還是D2D通訊,用戶設備只有一個IP位址,即發送至用戶設備的IP封包具有相同的目標位址,由用戶設備發送的IP封包具有相同的源位址。
此外,由於本發明的方案並未改變和影響IP層以及其以上的協議層(如應用層),因此本發明的方案對於這些協議層來說是透明的。無論是蜂巢式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還是D2D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所有L2協定實體從IP層及其以上的協議層的角度來看是一樣的。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所述步驟a和所述步驟c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b.停止發送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至所述第二用戶設備的第二封包;以及在所述步驟c之後還包括以下步驟:f.經由所述第二介面傳遞所述第二封包。
由於在執行步驟c即將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期間,IP業務流的封包是不發送的,因此有效減少了封包遺失的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當所述第一介面是所述蜂巢式介面時,所述步驟b還包括:接收來自所述基地台的第一結束標誌,並且回應於所述第一結束標誌,執行所述步驟c。
如此一來,能夠確保用戶設備能夠接收到對
方用戶設備在停止發送封包之前的最後一個封包,從而進一步減少了封包遺失的可能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所述步驟c和所述步驟f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d.發送重置完成訊息,其用於確認所述第一用戶設備處的、所述第一IP業務自所述第一介面至所述第二介面的重置已完成;以及e.接收來自所述基地台的重置成功訊息,並且回應於所述重置成功訊息執行所述步驟f。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重置訊息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資源控制)連接重置訊息;所述重置完成訊息是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以及所述重置成功訊息是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步驟c還包括以下步驟:當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不存在時,根據所述用於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
當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到第二介面之後,用戶設備能夠刪除或是保留第一介面上對應於該IP業務流的L2協定實體。若用戶設備保留了相應的L2協定實體,則當該IP業務流從第二介面重新移動回第一介面時,便能夠使用所保留的L2協定實體,而無需重新建
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當所述蜂巢式介面和所述終端直連介面基於相同的無線技術時,以時分方式進行經由所述蜂巢式介面的通訊和經由所述終端直連介面的通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中用於受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接收流移動請求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接入所述基地台的第一用戶設備與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所述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所述第一用戶設備與所述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所述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所述第二介面是所述蜂巢式介面和所述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以及B.向所述第一用戶設備與所述第二用戶設備中的每一個用戶設備發送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所述第一IP業務流從所述第一介面移動至所述第二介面,所述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第二介面L2協定實體的資訊,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所述第二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當所述第一介面是所述蜂巢式介面時,所述步驟B之後還包括以下步驟:C.發送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所述封包括來
自所述第二用戶設備且有待發送至所述第一用戶設備的第一封包和/或至來自所述第一用戶設備且有待發送至所述第二用戶設備的第二封包;以及D.判斷是否還有所述第一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在發送完所述第一封包之後將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所述第一用戶設備;判斷是否還有所述第二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在發送完所述第二封包之後將所述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所述第二用戶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上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E.接收來自於所述每一個用戶設備的重置完成訊息,其用於確認用於將所述第一IP業務自所述第一介面移動至所述第二介面的重置在該用戶設備處已完成;以及F.回應於來自所述每一個用戶設備的所述重置完成訊息,向該用戶設備發送重置成功訊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所述步驟F之後還包括:發送流移動回應訊息,其用於指示將所述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的流移動已完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流移動請求是由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發送的。例如,所述行動核心網的所述網路元件是封包資料閘道。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中用於受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所述蜂巢
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發送流移動請求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接入所述基地台的第一用戶設備與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所述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所述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所述第一用戶設備與所述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所述第二介面是所述蜂巢式介面和所述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行動核心網的所述網路元件是封包資料閘道。
1‧‧‧用戶設備(UE)
2‧‧‧用戶設備(UE)
3‧‧‧用戶設備(UE)
110‧‧‧基地台
120‧‧‧無線鏈路
130‧‧‧D2D無線鏈路
410‧‧‧基地台(eNodeB)
420‧‧‧封包資料閘道(PGW)
透過參照圖式閱讀以下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示出了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中的D2D通訊的示意圖;圖2示出了用於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現有方案的用戶平面協議堆疊;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方案的用戶平面協議堆疊;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
方案的用戶平面協定堆疊中的L2協定層;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從蜂巢式通訊移動至D2D通訊的資料流程移動的過程的流程圖;以及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從D2D通訊移動至蜂巢式通訊的資料流程移動的過程的流程圖;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號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驟特徵或裝置/模組。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不失一般性地,下文中以LTE系統為例進行說明,但是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本發明所提出的方法也適用於具有與LTE系統類似的協定框架的其他蜂巢式通訊系統。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方案的用戶平面協議堆疊。
參照圖3,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均具有兩個空中介面,終端直連介面(即D2D介面)Ud以及蜂巢式介面Uu。一方面,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能夠經由蜂巢式介面Uu接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具體地接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的基地台。另一方面,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
備2能夠經由D2D介面Ud直接進行相互通訊。類似於蜂巢式介面,D2D介面的層2(Layer 2,L2)協議層包括PDCP、RLC和MAC子層。
如圖3所示,蜂巢式介面和D2D介面共用相同的IP層及其上層(諸如應用層)。換言之,無論經由蜂巢式介面Uu傳遞的還是經由D2D介面Ud傳遞IP封包,用戶設備均只有一個相同的IP位址。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蜂巢式通訊與D2D通訊之間實現資料流程的移動性的方案的用戶平面協定堆疊中的L2協定層。
參照圖4,層與層之間的連接點稱為服務接入點(service access point,SAP)。L2協議層包括PDCP、RLC、MAC子層。具體地,MAC提供邏輯通道到傳輸通道的複用與映射;RLC與MAC子層之間的服務是邏輯通道;PDCP子層向上提供的服務是無線承載(Radio Bearer),提供可靠頭壓縮(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ROHC)功能與安全保護(security)。點對點無線承載的建立、修改和釋放由控制平面協議堆疊中的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層提供。此外,每個無線承載用於承載一個IP業務流,每個無線承載對應於一個L2協定實體。這些都是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熟知的,因此在此不予詳細描述。
在蜂巢式介面和D2D介面上都能夠建有若干個L2協定實體。不失一般性地,在圖4中示出,蜂巢式
介面和D2D介面上各有兩個L2協定實體,但是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每個介面上的協定實體的數量可以是零個,也可以是一個或多個。
用戶設備根據無線承載與L2協定實體之間的關聯關係實現無線承載所對應的IP業務流的傳遞。如圖4所示,用於承載IP業務流F1和F2的無線承載與蜂巢式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相關聯,因而IP業務流F1和F2將經由蜂巢式介面傳遞;用於承載IP業務流F3和F4的無線承載與D2D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相關聯,因而IP業務流F1和F2將經由D2D介面傳遞。
此外,用戶設備能夠透過改變無線承載與L2協定實體之間的關聯關係而實現該無線承載所對應的IP業務流在蜂巢式介面與D2D介面上的移動。例如,透過將該無線承載與蜂巢式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與D2D介面上的L2協定實體相關聯,就能夠實現所對應的IP業務流從蜂巢式介面移動至D2D介面。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從蜂巢式通訊移動至D2D通訊的資料流程移動的過程的流程圖。在該實施例中,在初始階段,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均以正常蜂巢式模式接入蜂巢式行動通訊網的基地台(例如eNodeB)410。在正常蜂巢式模式下,所有用戶資料流程都將經由基地台來傳遞。假設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之間存在一IP業務流。在正常蜂巢式模式下,該IP業務流經由基地台410以及回傳網路(backhaul)來傳
遞。相應地,在用戶設備中,用於承載該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蜂巢式介面上的第一L2協定實體相關聯。一段時間以後,透過D2D芳鄰探索(neighboring discovery)以及模式選擇等過程,發現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能夠建立D2D無線鏈路以進行D2D通訊,並且決定將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之間的這一IP業務流從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分流(offload)至D2D通訊。下面參照圖5描述該分流過程。
首先,在步驟S501中,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在本例中為封包資料閘道420)向基地台410發送流移動請求,其用於指示將在用戶設備1與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蜂巢式介面移動至D2D介面。
接著,在步驟S503中,根據所接收的流移動請求,基地台410向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發送RRC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用戶設備1與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蜂巢式介面移動至D2D介面。所述RRC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D2D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例如,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能夠包括第一IP業務流的標識資訊。例如,所述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能夠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
當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接收到RRC重置
訊息之後,在步驟S507中,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將停止發送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
在發送RRC重置訊息之後,基地台410繼續發送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這些封包由用戶設備在停止發送之前發出但是尚未經由回傳網路與基地台而發送至對方用戶設備。例如,當第一IP業務流為雙向時,所述封包包括來自用戶設備2且有待發送至用戶設備1的第一封包和來自用戶設備1且有待發送至用戶設備2的第二封包。此外,基地台410判斷是否還有所述第一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在發送完所述第一封包之後將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所述第一用戶設備;判斷是否還有所述第二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在發送完所述第二封包之後將所述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所述第二用戶設備。
在發送RRC重置訊息之後,基地台410例如能夠以不同方式來實現上述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的繼續發送。
根據一種方式,在發送RRC重置訊息之後,基地台410繼續以正常蜂巢式模式發送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也就是說,基地台410從源用戶設備接收一封包,將該封包發送至回傳網路(例如封包資料閘道420),再從回傳網路接收該封包,並接著將該封包發送至目標用戶設備。
根據另一種方式,在發送RRC重置訊息之後,基地台410在從源用戶設備接收到封包後,並不一定
將其發送至回傳網路,而是能夠直接將該封包轉發給目標用戶設備。此外,在發送RRC重置訊息之後,基地台410能夠暫存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並在接收完所有封包之後再將所暫存的封包發送至目標用戶設備。這例如能夠透過步驟S505至S513來實現。
在步驟S505中,基地台410將停止發送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並將其保存在暫存器中。接著,基地台410將判斷是否還有第一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將所保存的第一封包發送至用戶設備1(步驟S511)並且在發送完所保存的第一封包之後將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用戶設備1(步驟S513)。類似地,基地台410將判斷是否還有第二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將所保存的第二封包發送至用戶設備1(步驟S511)並且在發送完所保存的第二封包之後將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用戶設備2(步驟S513)。
能夠以多種方式實現基地台的上述判斷步驟。在一個例子中,用戶設備在停止發送封包之後將向基地台發送第二結束標誌,而基地台在接收到該第二結束標誌之後就能夠判斷出用戶設備已停止發送封包,即不再有封包有待接收。參照圖5,可選地,在步驟S507之後,用戶設備在步驟S509中向基地台發送第二結束標誌。該第二結束標誌能夠單獨發送,也能夠與停止發送前的最後一個封包一起發送。在另一個例子中,如果基地台410檢測到在預定的時間內未收到來自一用戶設備的封包,則基
地台410將判斷不再有來自該用戶設備的封包。
接著,在步驟S515中,用戶設備回應於第一結束標誌而進行RRC重置。具體地,根據RRC重置訊息,用戶設備將承載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第一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將所述無線承載與第二L2協定實體相關聯。至此,用於承載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將於D2D介面上的第二協定實體相關聯。可選地,當第二L2協定實體不存在時,根據所述用於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建立第二L2協定實體。
在完成RRC重置之後,用戶設備在步驟S517中向基地台發送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
接著,在步驟S519中,基地台410回應於所接收的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向用戶設備發送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相應地,用戶設備在接收到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之後,開始D2D通訊。
當基地台410向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都發送了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之後,基地台410在步驟S521中向封包資料閘道420發送流移動回應,其用於指示將所述第一IP業務流從蜂巢式介面移動至D2D介面的流移動已完成。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從D2D通訊移動至蜂巢式通訊的資料流程移動的過程的流程圖。在該實施例中,在初始階段,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均以D2D通訊模式直接進行相互通訊。假設用戶設備1
和用戶設備2之間存在一IP業務流。在D2D通訊模式下,該IP業務流直接在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相應地,在用戶設備中,用於承載該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D2D介面上的第一L2協定實體相關聯。一段時間以後,決定將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之間的這一IP業務流從D2D通訊模式切換回正常蜂巢式模式。下面參照圖6描述該過程。
首先,在步驟S601中,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在本例中為封包資料閘道420)向基地台410發送流移動請求,其用於指示將在用戶設備1與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D2D介面移動至蜂巢式介面。
接著,在步驟S603中,根據所接收的流移動請求,基地台410向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發送RRC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用戶設備1與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D2D介面移動至蜂巢式介面。所述RRC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蜂巢式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例如,用於指示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能夠包括第一IP業務流的標識資訊。例如,所述用於指示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能夠包括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
當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接收到RRC重置訊息之後,在步驟S605中,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將
停止相互發送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即用戶設備1停止發送至用戶設備2的第二封包,用戶設備2停止發送至用戶設備1的第一封包。
接著,在步驟S607中,用戶設備進行RRC重置。具體地,根據RRC重置訊息,用戶設備將承載所述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第一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將所述無線承載與第二L2協定實體相關聯。至此,用於承載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將於蜂巢式介面上的第二協定實體相關聯。可選地,當第二L2協定實體不存在時,根據所述用於建立所述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建立第二L2協定實體。
在完成RRC重置之後,用戶設備在步驟S609中向基地台發送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
接著,在步驟S611中,基地台410回應於所接收的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向用戶設備發送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相應地,用戶設備在接收到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之後,開始以正常蜂巢式模式進行通訊。在正常蜂巢式模式下,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接入基地台410,並且第一IP業務流經由基地台410以及回傳網路在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之間傳遞。
當基地台410向用戶設備1和用戶設備2都發送了RRC連接重置成功訊息之後,基地台410在步驟S613中向封包資料閘道420發送流移動回應,其用於指示將所述第一IP業務流從D2D介面移動至蜂巢式介面的
流移動已完成。
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上述實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實施例中出現的不同技術特徵可以進行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研究圖式、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的基礎上,應能理解並實現所揭示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的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包括”並不排除其他裝置或步驟;不定冠詞“一個”不排除多個;術語“第一”、“第二”用於標示名稱而非用於表示任何特定的順序。申請專利範圍中的任何元件符號均不應被理解為對保護範圍的限制。某些技術特徵出現在不同的從屬申請專利範圍中並不意味著不能將這些技術特徵進行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15)
- 一種在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第一用戶設備中用於受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從該第一用戶設備所接入的、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接收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該第一用戶設備與接入該基地台的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該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該第一用戶設備與該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該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該第二介面是該蜂巢式介面和該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該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該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該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該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該第二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以及c.根據該重置訊息,將承載該第一IP業務流的無線承載與第一L2協定實體解關聯並且將該無線承載與該第二L2協定實體相關聯,該第一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該第一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和該步驟c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b.停止發送該第一IP業務流的、至該第二用戶設備的第二封包;以及在該步驟c之後還包括以下步驟: f.經由該第二介面傳遞該第二封包。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該第一介面是該蜂巢式介面時,該步驟b還包括:接收來自該基地台的第一結束標誌,並且回應於該第一結束標誌,執行該步驟c。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和該步驟f之間還包括以下步驟:d.發送重置完成訊息,其用於確認該第一用戶設備處的、該第一IP業務流自該第一介面至該第二介面的重置已完成;以及e.接收來自該基地台的重置成功訊息,並且回應於該重置成功訊息執行該步驟f。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重置訊息是RRC連接重置訊息;該重置完成訊息是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以及該重置成功訊息是RRC連接重置完成訊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用於指示該第二L2協定實體的資訊包括建立該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步驟c還包括以下步驟:當該第二L2協定實體不存在時,根據該用於建立該第二L2協定實體所需的資訊,建立該第二L2協定實體。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當 該蜂巢式介面和該終端直連介面基於相同的無線技術時,以時分方式進行經由該蜂巢式介面的通訊和經由該終端直連介面的通訊。
- 一種在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中用於受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接收流移動請求訊息,其用於指示將在接入該基地台的第一用戶設備與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該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該第一用戶設備與該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該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該第二介面是該蜂巢式介面和該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以及B.向該第一用戶設備與該第二用戶設備中的每一個用戶設備發送重置訊息,其用於指示將該第一IP業務流從該第一介面移動至該第二介面,該重置訊息包括用於指示該第一IP業務流的資訊、以及用於指示第二介面L2協定實體的資訊,該第二L2協定實體用於基於該第二介面傳遞第一IP業務流。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當該第一介面是該蜂巢式介面時,該步驟B之後還包括以下步驟:C.發送該第一IP業務流的封包,該封包括來自該第二用戶設備且有待發送至該第一用戶設備的第一封包和/或來自該第一用戶設備且有待發送至該第二用戶設備的第 二封包;以及D.判斷是否還有該第一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在發送完該第一封包之後將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該第一用戶設備;判斷是否還有該第二封包有待接收,如果沒有,則將在發送完該第二封包之後將該第一結束標誌發送至該第二用戶設備。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以下步驟:E.接收來自於該每一個用戶設備的重置完成訊息,其用於確認用於將該第一IP業務自該第一介面移動至該第二介面的重置在該用戶設備處已完成;以及F.回應於來自該每一個用戶設備的該重置完成訊息,向該用戶設備發送重置成功訊息。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F之後還包括:發送流移動回應訊息,其用於指示將該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的流移動已完成。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流移動請求是由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發送的。
-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行動核心網的該網路元件是封包資料閘道。
- 一種在行動核心網的網路元件中用於受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基地台發送流移動請求訊 息,其用於指示將在接入該基地台的第一用戶設備與第二用戶設備之間傳遞的第一IP業務流從第一介面移動至第二介面,該第一介面是用於接入該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的蜂巢式介面和用於在該第一用戶設備與該第二用戶設備之間進行終端直通的終端直連接口中的一個,該第二介面是該蜂巢式介面和該終端直連接口中的另一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14685.2A CN103856527B (zh) | 2012-12-05 | 2012-12-05 | 用于受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控制的终端直通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7470A true TW201427470A (zh) | 2014-07-01 |
Family
ID=5028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43560A TW201427470A (zh) | 2012-12-05 | 2013-11-28 | 用於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6527B (zh) |
TW (1) | TW201427470A (zh) |
WO (1) | WO2014087229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22129B1 (en) * | 2014-03-20 | 2022-01-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5704641B (zh) * | 2014-11-06 | 2019-11-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d2d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d2d ue |
CN106961456B (zh) * | 2016-01-11 | 2022-01-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决定iot业务方法和设备、iot业务行为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9479226A (zh) * | 2016-12-24 | 2019-03-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
CN108632892B (zh) * | 2017-03-24 | 2022-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和网络系统 |
WO2018176227A1 (zh) * | 2017-03-28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0166978B (zh) * | 2018-02-13 | 2020-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 |
JP7424004B2 (ja) * | 2019-11-20 | 2024-01-3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管理サー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77363B2 (en) * | 2008-07-14 | 2013-11-05 | Nokia Corporation | Setup of device-to-device connection |
US8213360B2 (en) * | 2009-04-29 | 2012-07-03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2638893B (zh) * | 2012-03-31 | 2014-09-10 | 南京邮电大学 | 直通蜂窝系统中基站联合直通终端优化资源分配方法 |
EP2856836B1 (en) * | 2012-05-31 | 2019-02-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02769917B (zh) * | 2012-07-17 | 2015-05-27 | 遵义天义利威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组合迭代优化的终端直通系统资源分配方法 |
-
2012
- 2012-12-05 CN CN201210514685.2A patent/CN103856527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1-27 WO PCT/IB2013/002902 patent/WO2014087229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1-28 TW TW102143560A patent/TW201427470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6527B (zh) | 2018-05-11 |
WO2014087229A2 (en) | 2014-06-12 |
CN103856527A (zh) | 2014-06-11 |
WO2014087229A3 (en) | 2014-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764736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9214747A1 (zh) |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JP7135100B2 (ja) |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11647561B2 (en) | Nod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JP5088091B2 (ja) | 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
TW201427470A (zh) | 用於蜂巢式行動通訊網路控制的終端直通的方法 | |
US20180248983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ing network access within a single unified platform for a myriad of devices | |
US8908862B2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fast session transfer of wireless devices from one frequency band to another | |
WO2018166326A1 (zh) | 用户信息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
JP7483898B2 (ja) |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16173078A1 (zh) | 一种数据中转传输方法、系统和具备中继功能的ue | |
JP7482997B2 (ja) | データパケット送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 |
WO2021026706A1 (zh) |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67818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247697A1 (en) | First node, second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for hand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WO2022156785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3010364A1 (zh) | 集成的接入和回传的通信装置以及方法 | |
WO2022236644A1 (zh) |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WO2022082691A1 (zh) | Iab网络的rlf恢复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 |
WO2021087924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RU2803196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пакета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 |
US20240031880A1 (en) |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donor mig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 |
WO2024207363A1 (zh) | 信号的收发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WO2023246746A1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
WO2023131094A1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