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05562B -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05562B
CN109005562B CN201810878292.7A CN201810878292A CN109005562B CN 109005562 B CN109005562 B CN 109005562B CN 201810878292 A CN201810878292 A CN 201810878292A CN 109005562 B CN109005562 B CN 109005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se station
bearer
user equipment
protoco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82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05562A (zh
Inventor
戴明增
黄曲芳
钟涛
曾清海
张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782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05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05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05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使基站自主地确定分流策略,并改善用户体验,方法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和用户设备,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基站与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方法包括:基站向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WLAN AP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基站经由GTP隧道,通过WLAN AP与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380003005.3、申请日2013年9月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终端都集成了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通信模块。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移动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例如,无线蜂窝)通信系统的承受到越来越大的数据流量的压力。一个可行的方法是把无线蜂窝技术和WLAN技术相互融合,利用WLAN分流移动蜂窝通信系统的数据流量,从而大大提高蜂窝系统用户的体验。
目前,已知一种通信技术,在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已经通过基站接入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并通过某一分组数据网网关(PDN-GW,Public Data Network-Gateway)建立了分组数据网(PDN,Public Data Network)连接后,该UE可以通过例如,可信无线局域网络接入网(TWAN,Trusted 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s Access Network)接入该EPC,并且,TWAN可以选择某一PDN-GW创建PDN连接,从而实现了无线蜂窝技术和WLAN技术相互融合。
但是,在该技术中,由于分流的融合为EPC,基站无法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例如,是否向WLAN分流以及具体的分流流量等)并且,不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PDN连接时使用的PDN-GW与在通过基站建立PDN连接时使用的PDN-GW相同,无法保证业务连续性,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技术,能够使基站自主地确定分流策略,并改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使基站自主地确定分流策略,并改善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和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基站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该基站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基站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该基站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基站具有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在基站侧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在基站侧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基站将下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经由该GTP隧道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 AP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该基站将经由该GTP隧道从该WLAN AP获取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该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由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AP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该WLAN AP经由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WLAN AP具有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AP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 AP侧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以及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基站之间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设置有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的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以及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基站之间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从该基站获取的数据输入至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从该用户设备获取的数据输入至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该WLAN AP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由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和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该用户设备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与该基站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用户设备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用户设备具有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该用户设备将上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 AP发送给该基站,或该用户设备将从该WLAN AP获取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下行目标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在该装置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装置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装置包括: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收发单元,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相连,用于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以及该收发单元具体用于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该收发单元还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相连,以及,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与基站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装置包括: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相连,用于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收发单元,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相连,用于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以及该收发单元具体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设置有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的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
结合第五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以及该收发单元还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确定的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收发单元,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相连,用于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与该基站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用于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收发单元还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相连,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各设备中各协议栈的配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一例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站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再一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另一例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再一例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各协议栈的聚合方式的再一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irele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本申请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本申请并不限定。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 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 B,evolutional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对基站的数据进行分流,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需要设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ccess Point),并且,该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可以是例如,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中的接入点,本申请并不限定。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简称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下行时,基站可以向AP传输需要分流的数据,并通过AP将该数据发送给UE。在上行时,UE可以将需要分流的数据发送给AP,并通过AP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和AP中需要配置用于实现彼此之间通信的协议栈,同样,在UE与AP中需要配置用于实现彼此之间通信的协议栈。
图1是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各设备中各协议栈的配置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与AP之间可以采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具体地说,是传输分流的数据),因此,在基站和AP中,可以设置用于实现该GTP通信的协议栈。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与AP之间可以采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具体地说,是传输分流的数据),因此,在UE中,可以设置用于实现该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协议栈,例如,WiFi协议栈。由于UE与AP采用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该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使用的时频资源与UE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使用的时频资源相异,从而,能够实现对基站的分流。
下面,对该基站中的协议栈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可选地,该基站具有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在基站侧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在基站侧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具体地说,该基站包括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
作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可以列举基站协议栈,应理解,该基站协议栈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在基站(或者说,核心网接入节点)侧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协议栈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并且,上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包括能够行使基站功能的核心网接入节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能够与用户设备通信的中继节点(RN,Relay Node)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作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可以使用GTP协议栈的全部或部分协议层,其中,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可以通过内部接口直接聚合在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或者,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可以通过适配层聚合在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随后对该适配层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从而,在上行时,由于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在传输核心网(或者说,网关设备)前,需要经由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能够将该数据的格式,转换为符合现有的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格式,即,经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的处理(例如,格式转换处理)后发送给网关设备的数据格式。
并且,在上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双方传输同一UE的数据,则可以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对经由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聚合,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下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双方传输同一UE的数据,则可以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对经由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承载区分以及数据包序号设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用GTP协议栈的部分或全部协议层作为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也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和控制面协议栈,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以下,以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为用户面协议栈(GTP-U协议栈)为例进行说明,从而,例如,在使用基站协议栈作为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情况下,该GTP-U协议栈需要聚合在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通用分组业务隧道协议(GTP-U,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for the user plane)用于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Transport PDU)的传输。GTP头中的隧道终端标识(TEID,TunnelEndpoint Identifier)用于指示T-PDU属于的隧道,以实现GTP-U在隧道的两端复用和去复用分组。TEID字段使用的TEID值通过协商获得,GTP隧道允许复用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分组协议和不同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级别。T-PDU分组被封装在G-PDU中传输。G-PDU分组由GTP-U头和T-PDU构成。路径协议定义路径,GTP-U头定义隧道。多个隧道可以复用到一个路径上。这里,GTP-U协议栈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以下,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基站的用户面协议栈主要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和物理(PHY,Physical)层。PDCP层主要用于对信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RLC层主要用于实现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相关功能,对信息进行分段和级联或对分段和级联的信息进行重组;MAC层主要用于对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实现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相关功能;PHY层主要用于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根据选择的传输格式组合进行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的传输格式与基站协议栈的传输格式相异,因此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也相异,从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无需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PHY层。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聚合在上述PDCP层、RLC层或MAC层中的任一协议层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可以通过内部接口直接连接在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上。具体地说,如果在基站与AP之间传输的数据在经过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和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时无需进行(例如,格式)转换,则可以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直接连接在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
在以GTP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GTP-U协议栈)作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以基站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将该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PDCP层。再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将该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RLC层。再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将该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层。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并重排序层生成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并且,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基站根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并且,该基站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基站协议栈的全部协议栈(包括上述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外,第一基站侧协议栈还可以另设一个协议层(重排序层),以将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符合现有的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格式。
在上行时,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双方传输同一UE的数据,可以通过该重排序层,对经由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聚合(或者说,确认各数据的承载,以根据承载进行排序),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行时,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双方传输同一UE的数据,可以通过该重排序层,对经由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承载区分以及数据包序号设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GTP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GTP-U协议栈)作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以基站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将该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重排序层。
以基站从核心网获取数据并向用户设备发送为例,基站可以使用S1接口与核心网连接,并且,可以通过S1接口从核心网获取数据,然后通过该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和GTP-U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GTP通信方式发送给设置有GTP协议栈的AP,从而该AP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UE,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向核心网发送为例,基站可以使用S1接口与核心网连接,设置有GTP协议栈的AP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接收UE发送的数据,并且,可以采用GTP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通过该GTP-U协议栈和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S1接口发送至核心网,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
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将下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经由该GTP隧道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 AP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
该基站将经由该GTP隧道从该WLAN AP获取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该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如图2至图5所示,如果在基站与AP之间传输的数据在经过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和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时需要进行(例如,格式)转换,则可以根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之间,增加用于格式转换的适配层(适配层),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如果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PDCP层上,则可以使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PDCP层与GTP-U协议栈之间的格式转换处理。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连接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如果GTP-U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RLC层上,则可以使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RLC层与GTP-U协议栈之间的格式转换处理。
以基站从核心网获取数据并向用户设备发送为例,基站可以使用S1接口与核心网连接,并且,可以通过S1接口从核心网获取数据,然后通过该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适配层和GTP-U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GTP通信方式发送给设置有GTP协议栈的AP,从而该AP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UE,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向核心网发送为例,基站可以使用S1接口与核心网连接,设置有GTP协议栈的AP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接收UE发送的数据,并且,可以采用GTP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通过该GTP-U协议栈、适配层和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S1接口发送至核心网,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这样,通过设置适配层,能够确保数据在GTP-U协议栈与基站协议栈之间的转换,能够使GTP-U协议栈在基站中的配置更加灵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TP-U协议栈可以设置在现有的基站(例如,Node B)中从而构成一种新的接入节点Node C(具体连接方式如上所述)。
另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TP-U协议栈也可以设置在位于Node B外部的接入网实体,并通过光纤等与设置在Node B中的基站协议栈(至少一协议层)相连,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异构网络(HetNet)中,基站协议栈可以设置在宏基站(Macro)中,该GTP-U协议栈可以设置在与该Node B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中,Node B和设置有GTP-U协议栈的其他接入节点一起构成Node C,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与Node B连接的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微站Micro和毫微站Pico。
并且,此情况下,多个Node B可以共用设置在一个微站Micro或毫微站Pico中的GTP-U协议栈。另外,当Node B与一个Node C相连(通过光纤等)时,该Node B也可以使用设置在Node C中的GTP-U协议栈。
这样,无需改造现有的Node B,减少了在现有接入节点中设置GTP-U协议栈的改造作业,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
并且,在HetNet系统中,可以根据网络业务分布的统计特性,部分节点使用NodeB,部分节点使用Node C。Node C也可以通过光纤等连接一定的接入节点来扩大覆盖范围。
下面,对该AP中的协议栈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可选地,该WLAN AP具有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 AP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 AP侧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以及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基站之间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该AP包括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
作为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可以列举用于实现该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协议栈,例如,WiFi协议栈,应理解,该WiFi协议栈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在AP(或者说,无线局域网接入节点)侧实现AP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协议栈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WiFi协议栈可以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层、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物理层(PHY,Physical Layer),其中,LLC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数据包分段与重组、数据包的顺序传输。MAC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在不可靠媒介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提供分布式协调功能、集中式控制访问机制、以及加密服务、侦听与回避、功率控制等。物理层主要功能是执行物理层汇聚流程,以将数据块映射到合适的物理帧格式,进行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等。
作为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可以使用GTP协议栈的部分或全部协议层,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也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和控制面协议栈,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以下,以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为GTP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GTP-U协议栈)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面通用分组业务隧道协议用于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协议数据单元的传输。GTP头中的隧道终端标识用于指示T-PDU属于的隧道,以实现GTP-U在隧道的两端复用和去复用分组。TEID字段使用的TEID值通过协商获得,GTP隧道允许复用不同的用户,不同的分组协议和不同的服务质量级别。T-PDU分组被封装在G-PDU中传输。G-PDU分组由GTP-U头和T-PDU构成。路径协议定义路径,GTP-U头定义隧道。多个隧道可以复用到一个路径上。这里,GTP-U协议栈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AP从基站获取数据并向用户设备发送为例,AP可以通过GTP隧道,从基站获取数据包,并通过GTP-U协议栈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基站需要发送给UE的数据,其后,AP可以通过WiFi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UE,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AP从用户设备获取数据并向基站发送为例,AP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接收UE发送的数据包,并通过WiFi协议栈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UE需要发给基站的数据,其后,AP可以通过GTP-U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采用GTP通信方式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设置有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的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以及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通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基站之间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从该基站获取的数据输入至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
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从该用户设备获取的数据输入至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基站。
具体地说,如果数据在经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时需要进行(例如,格式)转换,则可以根据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和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增加用于格式转换的适配层。例如,在下行时,该适配层可以将从GTP-U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转换为WiFi协议栈能够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在上行时,该适配层可以将从WiFi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转换为GTP-U协议栈能够进行处理的数据格式。
这样,通过设置适配层,能够确保数据在GTP-U协议栈与WiFi协议栈之间的格式转换,能够使GTP-U协议栈在AP中的配置更加灵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TP-U协议栈可以设置在现有的AP中从而构成一种新的接入节点(具体连接方式如上所述)。
另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TP-U协议栈也可以设置在位于AP外部的网络实体,并通过光纤等与设置AP中的WiFi协议栈相连。
并且,此情况下,多个AP可以共用设置在一个网络实体中的GTP-U协议栈。
这样,无需改造现有的AP,减少了在现有AP中设置GTP-U协议栈的改造作业,从而提高了本申请的实用性。
下面,对该用户设备UE中的协议栈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具有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
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具体地说,该UE包括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
作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列举用户设备协议栈(具体地说,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应理解,该用户设备协议栈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在用户设备侧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协议栈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并且,上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包括能够行使基站功能的核心网接入节点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能够与用户设备通信的中继节点(RN,Relay Node)与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
用户设备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主要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层、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和物理(PHY,Physical)层。PDCP层主要用于对信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RLC层主要用于实现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相关功能,对信息进行分段和级联或对分段和级联的信息进行重组;MAC层主要用于对传输格式组合的选择,实现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的相关功能;PHY层主要用于为MAC层和高层提供信息传输的服务,根据选择的传输格式组合进行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传输格式与用户设备协议栈的传输格式相异,因此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也相异,从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无需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PHY层。
作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使用WiFi协议栈的全部或部分协议层,其中,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通过内部接口直接聚合或直接连接在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或者,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通过适配层聚合在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随后对该适配层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WiFi协议栈可以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物理层PHY,其中,LLC层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数据包分段与重组、数据包的顺序传输。MAC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在不可靠媒介上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提供分布式协调功能、集中式控制访问机制、以及加密服务、侦听与回避、功率控制等。物理层主要功能是执行物理层汇聚流程,以将数据块映射到合适的物理帧格式,进行编码调制处理或解调解码处理等。
从而,在下行时,由于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需要经由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能够将该数据的格式转换为UE能够读取的数据格式,即,经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侧的解封装处理(或者说,格式转换处理)后的数据格式。
并且,在下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双方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对经由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聚合,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上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双方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对经由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承载区分以及数据包序号设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用WIFI协议栈的部分或全部协议层作为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也可以包括用户面协议栈和控制面协议栈,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以下,以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为用户面协议栈(WIFI协议栈)为例进行说明,从而,例如,在使用用户设备协议栈作为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情况下,该WIFI协议栈需要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聚合在上述PDCP层、RLC层或MAC层中的任一协议层上。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可以通过内部接口直接连接在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上。具体地说,如果在基站与AP之间传输的数据在经过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时无需进行(例如,格式)转换,则可以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直接连接在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中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上。
在以WIFI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以用户设备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将该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PDCP层。再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将该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RLC层。再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将该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
可选地,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并重排序层生成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用户设备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基站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并且,该用户设备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上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是该基站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并且,该用户设备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下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用户设备协议栈的全部协议栈(包括上述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外,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还可以另设一个协议层(重排序层),以将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现有的用户设备能够读取的数据格式。
在下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双方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该重排序层,对经由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聚合(或者说,确认各数据的承载,以根据承载进行排序),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行时,如果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双方传输数据,则可以通过该重排序层,对经由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和经由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传输的数据进行承载区分以及数据包序号设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WIFI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以用户设备协议栈的用户面协议栈作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图9所示,可以将该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重排序层。
以UE向AP发送数据为例,UE可以通过该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和WIFI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WIFI通信方式发送给AP,其后,AP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UE接收AP发送的数据为例,UE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接收AP发送的数据包,并且,可以通过该WIFI协议栈和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以获取基站通过AP发送给UE的数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
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用户设备将上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 AP发送给该基站,或
该用户设备将从该WLAN AP获取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下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如果在UE与AP之间传输的数据在经过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时需要进行(例如,格式)转换,则可以根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格式,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之间,增加用于格式转换的适配层(适配层),例如,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如果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PDCP层上,则可以使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PDCP层与WIFI协议栈之间的格式转换处理。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连接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如果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RLC层上,则可以使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RLC层与WIFI协议栈之间的格式转换处理。
以UE向AP发送数据为例,UE可以通过该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适配层和WIFI协议栈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以WIFI通信方式发送给AP,其后,AP可以将该数据发送给基站,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UE接收AP发送的数据为例,UE可以采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接收AP发送的数据包,并且,可以通过该WIFI协议栈、适配层和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以获取基站通过AP发送给UE的数据,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这样,通过设置适配层,能够确保数据在WIFI协议栈与用户设备协议栈之间的转换,能够使WIFI协议栈在UE中的配置更加灵活。
下面,对基站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由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和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
S110,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S120,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该基站确定通过该WLAN AP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需要与该基站和该目标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该基站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用户设备需要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下行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一数据包,通过第一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数据包,以便于该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通过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第一载波,接收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是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后生成并发送的,该下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下行数据;和/或该基站通过第二GTP隧道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三数据包,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该第三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上行目标数据,其中,该第三数据包是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对第四数据包进行处理后生成并发送的,该第四数据包是该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对该上行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后生成,并通过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第二载波发送给该WLAN AP的,该上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上行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接入基站,并通过该基站接入网络侧(例如,EPC),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例如,PDN-GW)之间通过承载(例如,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传输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目标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时频资源,通过空口进行数据传输,上述过程和实现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基站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分流,即,通过AP传输该目标用户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满足激活条件的情况下,激活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而执行上述分流的相关流程。
下面,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对上述激活条件进行说明。
条件1,基站可以监测系统提供的用于传输(接入该基站的多个用户设备的)数据的载波,如果下行载波的负载与容量的比值超过一定阈值(例如,1)即下行载波的容量不能满足需求,或上行载波的负载与容量的比值超过一定阈值(例如,1)即上行载波的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则可以确定满足上述激活条件。
条件2,目标用户设备可以请求基站对其数据进行分流,基站可以根据该请求立即激活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而执行分流的相关流程,或者,基站也可以根据该请求,判定是否满足上述条件1,并在满足上述条件1的情况下,激活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而执行分流的相关流程。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激活条件、用于判定激活条件的参数及其阈值仅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此。
在确定需要对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流后,基站需要通知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分流准备。
其后,基站向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AP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还可以指示AP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其中,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给AP,其中,一个身份信息可以在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该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指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能够唯一地标识该设备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身份信息可以是设备出厂时自带的信息,也可以是系统为设备分配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地址、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BasicService Set IDentifier)、关联身份信息(AID,Association IDentifier)、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等信息。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标识并不限于以上信息,其他能够唯一体现用户标识的信元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该AP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并且,可以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或者,确定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
由于AP与目标用户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时,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因此,AP还可以在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后,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例如,可以从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从该目标用户设备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还可以从基站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将其MAC地址,通过例如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或跟踪区更新请求(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携带给MME,从而,MME可以将用户设备的MAC地址通过例如UE初始上下文建立(Initial UE Context SetupRequest)或者UE上下文修改消息(UE Context Modify Request)下发给基站,从而,基站可以获取各用户设备的MAC地址。
并且,基站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请求(UE Association Setup Request)消息,将基站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终端标识(TEID,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发送给AP,并且,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响应(UE Association SetupResponse)消息接收AP发送的AP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从而,一个基站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上行GTP隧道(从AP向基站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一个AP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下行GTP隧道(从基站向AP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
可选地,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
该基站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具体地说,如果需要通过AP进行分流的UE只有一个,则可以直接通过各GTP隧道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但是,如果需要通过AP进行分流的UE为两个以上,或者当前接入AP的UE为两个以上,则需要使基站和AP之间,确定各GTP与各UE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例如,当基站需要通过AP向用户设备(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即,下行数据)时,可以通过与该目标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下行隧道)向AP发送该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AP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再例如,当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根据上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基站的数据(上行目标数据),从而,AP可以选择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上行隧道),并通过该GTP隧道,将上行目标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基站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包括:
该基站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
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当经由该上行第一GTP隧道而接收到该WLAN AP发送的数据时,该基站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信息)通知AP,从而,当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TEID,进而确定上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上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上行GTP隧道,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该上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上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上行数据所来自的目标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基站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包括:
该基站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基站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一GTP隧道;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经由该下行第一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AP在通过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下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AP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下行GTP隧道的GTP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信息)通知基站,从而,当基站需要通过AP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TEID,进而确定下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下行GTP隧道,发送给AP,AP通过该下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下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下行数据所需要发送至的目标用户设备。
由于上述建立的GTP隧道与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因此,基站和AP可以通过传输数据的隧道(或者说,数据包中携带的GTP TEID),确定该数据属于该目标用户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承载的情况下,则在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相同数量的GTP隧道,使多个承载与多个GTP隧道(具体地说,是多个GTP TEID)之间一一对应。从而,可以通过GTP隧道,区分属于所属于的承载,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该方法还包括:
该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基站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接收AP发送给其的数据,还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将规定的数据(目标数据)发送给AP,或者说,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激活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以执行分流的相关流程,随后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该规定的数据可以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并且,当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部分时,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指示信元,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具体哪一部分,例如,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目标数据所对应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或者说,当目标用户设备直接向基站发送该目标设备时,用于承载该目标数据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
并且,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指示该AP的AP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确定分流所使用的AP,其中,如果目标用户设备尚未接入该AP,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接入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和接入指示信元,接入该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上述分流准备后,可以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
从而,基站在接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可以执行分流操作。
下面,对下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接收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来自网络侧(例如,EPC)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并从该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目标用户的下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1);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2)。
情况1
该基站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A(第一数据包的一例),在该数据包A中携带如上所述由AP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以下,称为AP侧GTPTEID),并且,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该AP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A发送给AP。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A后,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A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AP侧GTPTEID以及该数据A,并且,可以根据该AP侧GTP TEID以及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数据A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其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B(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B。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数据包B,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包B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数据A。
情况2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用户设备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可靠地还原来自网络侧的数据,从而,AP也需要获知基站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在封装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第三承载指示信息),该封装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下面,主要对基站通知AP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确定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并且,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由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基站可以在(例如,通过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GTP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GTP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生成n个数据包的情况下,该n个数据包可以通过一个GTP隧道传输至AP,也可以通过n个隧道传输至AP,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站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WiFi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的WiFi协议栈聚合在GTP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GTP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该基站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并且,该基站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包括:
该基站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二GTP隧道;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下行第二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AP在通过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该下行目标数据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根据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和该承载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以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下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下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下行数据,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分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承载指示信息,该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AP可以为每个下行GTP隧道分配一个AP侧GTP TEID,并向基站通知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AP可以确定与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从而,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
例如,基站可以将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A1,并将该数据包A1发送给AP。通过类似的方法,基站可生成数据包A2~数据包An并发送给AP。
AP对该数据包A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并且,AP可以根据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和如上所述确定的各承载与各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数据包A1中携带的数据A1所属于的承载。
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从而,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和上述承载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其后,AP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1~An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或多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的另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这里,在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
这里,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有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P所发送数据包中携带的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或者,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具体地说,当该下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部分下行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对下行非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五数据包,该下行非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除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该基站通过第三载波,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五数据包,以便于该目标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该第五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下行非目标数据,并根据该下行非目标数据和该下行目标数据,确定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其中,该第三载波是用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
例如,当数据A是来自网络侧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基站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C)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三载波的一例)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1所示,在S2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2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2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2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250,基站可以将该AP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AP。
在S260,AP根据该AP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需要发送给UE的。
在S270,AP可以根据该UE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发送给UE。
下面,对上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的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用户设备可以从需要发送至基站(或者说,网络侧)的上行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基站的上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3);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4)。
情况3
目标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D(第四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二载波的一例),向AP发送该数据包D。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D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D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数据D,其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接收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D需要发送至基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E(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将基站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该数据包E中,并且,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基站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E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接收到该数据包E后,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包E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基站侧GTP TEID和数据D,并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和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数据D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从而,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该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D。
情况4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基站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将各数据准确地发送至网络侧,从而,AP也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封装发送给AP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基站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并且,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数据D由数据D1~数据D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D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例如,通过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WiFi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AP的WiFi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的GTP协议栈聚合在WiFi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GTP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该基站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并且,该基站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包括:
该基站确定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上行第二GTP隧道;
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该基站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当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数据时,该基站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确定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上行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例如,通过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WiFi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UE的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AP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数据D1~数据Dn需要发送给基站。
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上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上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上行数据,基站可以为每个上行GTP隧道分配一个基站侧GTP TEID,并通知AP通知,并且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述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并通知AP,从而,AP可以根据上述各基站侧GTP TEID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
例如,AP可以将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D1,并将该数据包D1发送给基站。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生成数据包D2~数据包Dn并发送给基站。
基站对该数据包D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D1的上行GTP隧道,进而,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该上行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发送该上行数据的用户设备。
其后,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如上所述获取的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并将各数据通过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网络侧。
可选地,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具体地说,当数据D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目标用户设备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F)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四载波的一例)发送给基站,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上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2所示,在S3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3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3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3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350,UE可以向该AP发送数据包。
在S360,AP可以根据该MAC地址,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需要发送给基站,并且可以将该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基站。
在S370,基站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来自UE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了由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1)直接与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实施例,但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当用户设备通过未与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2)时,在下行时,基站可以将下行数据发送给AP 1,AP 1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2,从而,AP 2可以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用户设备。在上行时,用户设备可以将上行数据传输给AP 2,AP 2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1,从而,AP 1可以将该上行数据传输给基站。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 1与AP 2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也可以经由其他中继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AP)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下面,对AP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由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和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
S410,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S420,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需要与该基站和目标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接收该基站通过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发送的第一数据包,通过该第三协议栈对该第一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下行目标数据,并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通过该第四协议栈对该下行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二数据包,通过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第一载波,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二数据包,该下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下行数据;和/或该WLAN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接收该目标设备发送的第四数据包,通过该第四协议栈对该第四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上行目标数据,通过该第三协议栈,对该上行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三数据包,通过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第三数据包,该上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上行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接入基站,并通过该基站接入网络侧(例如,EPC),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例如,PDN-GW)之间通过承载(例如,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传输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目标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时频资源,通过空口进行数据传输,上述过程和实现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基站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分流,即,通过AP传输该目标用户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满足激活条件的情况下,激活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而执行上述分流的相关流程。在确定需要对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流后,基站需要通知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分流准备。
即,基站可以向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AP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还可以指示AP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其中,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给AP,其中,一个身份信息可以在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指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能够唯一地标识该设备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身份信息可以是设备出厂时自带的信息,也可以是系统为设备分配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地址、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BasicService Set IDentifier)、关联身份信息(AID,Association IDentifier)、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等信息。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标识并不限于以上信息,其他能够唯一体现用户标识的信元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该AP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并且,可以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或者,确定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
由于AP与目标用户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时,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因此,AP还可以在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后,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例如,可以从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从该目标用户设备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还可以从基站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将其MAC地址,通过例如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或跟踪区更新请求(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携带给MME,从而,MME可以将用户设备的MAC地址通过例如UE初始上下文建立(Initial UE Context SetupRequest)或者UE上下文修改消息(UE Context Modify Request)下发给基站,从而,基站可以获取各用户设备的MAC地址。
并且,基站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请求(UE Association Setup Request)消息,将基站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终端标识(TEID,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发送给AP,并且,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响应(UE Association SetupResponse)消息接收AP发送的AP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从而,一个基站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上行GTP隧道(从AP向基站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一个AP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下行GTP隧道(从基站向AP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
可选地,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
该WLAN AP经由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如果需要通过AP进行分流的UE只有一个,则可以直接通过各GTP隧道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但是,如果需要通过AP进行分流的UE为两个以上,或者当前接入AP的UE为两个以上,则需要使基站和AP之间,确定各GTP与各UE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例如,当基站需要通过AP向用户设备(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即,下行数据)时,可以通过与该目标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下行隧道)向AP发送该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AP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再例如,当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根据上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基站的数据(上行目标数据),从而,AP可以选择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上行隧道),并通过该GTP隧道,将上行目标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包括:
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和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一GTP隧道;以及
该WLAN AP经由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该WLAN AP经由该上行第一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基站在通过该上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信息)通知AP,从而,当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TEID,进而确定上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上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上行GTP隧道,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该上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上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上行数据所来自的目标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包括:
该WLAN AP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下行第一GTP隧道;
该WLAN AP向该基站发送第二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该WLAN AP经由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在经由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该基站传输的数据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需要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该WLAN AP获取该用户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地址,并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AP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下行GTP隧道的GTP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信息)通知基站,从而,当基站需要通过AP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TEID,进而确定下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下行GTP隧道,发送给AP,AP通过该下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下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下行数据所需要发送至的目标用户设备。
由于上述建立的GTP隧道与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因此,基站和AP可以通过传输数据的隧道(或者说,数据包中携带的GTP TEID),确定该数据属于该目标用户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承载的情况下,则在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相同数量的GTP隧道,使多个承载与多个GTP隧道(具体地说,是多个GTP TEID)之间一一对应。从而,可以通过GTP隧道,区分属于所属于的承载,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还可以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接收AP发送给其的数据,还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将规定的数据(目标数据)发送给AP,或者说,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激活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以执行分流的相关流程,随后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该规定的数据可以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并且,当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部分时,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指示信元,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具体哪一部分,例如,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目标数据所对应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或者说,当目标用户设备直接向基站发送该目标设备时,用于承载该目标数据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
并且,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指示该AP的AP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确定分流所使用的AP,其中,如果目标用户设备尚未接入该AP,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接入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和接入指示信元,接入该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上述分流准备后,可以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
从而,基站在接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可以执行分流操作。
下面,对下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的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接收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来自网络侧(例如,EPC)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并从该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目标用户的下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5);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6)。
情况5
该基站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A(第一数据包的一例),在该数据包A中携带如上所述由AP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以下,称为AP侧GTPTEID),并且,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该AP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A发送给AP。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A后,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A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AP侧GTPTEID以及该数据A,并且,可以根据该AP侧GTP TEID以及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数据A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其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B(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B。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数据包B,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包B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数据A。
情况6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用户设备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可靠地还原来自网络侧的数据,从而,AP也需要获知基站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在封装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第三承载指示信息),该封装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下面,主要对基站通知AP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
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由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基站可以在(例如,通过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GTP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的GTP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生成n个数据包的情况下,该n个数据包可以通过一个GTP隧道传输至AP,也可以通过n个隧道传输至AP,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站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WiFi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的WiFi协议栈聚合在GTP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GTP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AP可以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封装入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
从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并且,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WLAN 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该WLAN AP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并且,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下行第二GTP隧道;
该WLAN AP向基站发送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该WLAN AP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经由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该基站传输的数据;
该WLAN AP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WLAN AP获取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并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下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下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下行数据,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分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承载指示信息,该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AP可以为每个下行GTP隧道分配一个AP侧GTP TEID,并向基站通知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AP可以确定与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从而,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
例如,基站可以将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A1,并将该数据包A1发送给AP。通过类似的方法,基站可生成数据包A2~数据包An并发送给AP。
AP对该数据包A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并且,AP可以根据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和如上所述确定的各承载与各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确定数据包A1中携带的数据A1所属于的承载。
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从而,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和上述承载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WLAN AP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生成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该WLAN AP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并且,该WLAN AP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WLAN AP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具体地说,AP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1~An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或多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的另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这里,在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一例)。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
这里,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有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P所发送数据包中携带的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或者,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当数据A是来自网络侧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基站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C)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三载波的一例)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1所示,在S2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2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2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2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250,基站可以将该AP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AP。
在S260,AP根据该AP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需要发送给UE的。
在S270,AP可以根据该UE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发送给UE。
下面,对上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的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用户设备可以从需要发送至基站(或者说,网络侧)的上行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基站的上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7);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8)。
情况7
目标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D(第四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二载波的一例),向AP发送该数据包D。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D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D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数据D,其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接收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D需要发送至基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E(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将基站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该数据包E中,并且,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基站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E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接收到该数据包E后,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包E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基站侧GTP TEID和数据D,并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和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数据D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从而,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该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D。
情况8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基站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将各数据准确地发送至网络侧,从而,AP也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封装发送给AP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
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数据D由数据D1~数据D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D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例如,通过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WiFi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UE的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AP的WiFi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的GTP协议栈聚合在WiFi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GTP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AP可以将该第二承载信息转发至基站。
基站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GTP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站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WLAN 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WLAN AP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该WLAN AP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并且,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包括:
该WLAN AP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WLAN AP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和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二GTP隧道;以及
该WLAN AP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包括:
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该WLAN AP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上行目标数据;
该WLAN AP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例如,通过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WiFi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WLAN AP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WLAN AP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该WLAN AP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该WLAN AP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具体地说,对于AP,还可以在WiFi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AP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数据D1~数据Dn需要发送给基站。
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上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上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上行数据,基站可以为每个上行GTP隧道分配一个基站侧GTP TEID,并通知AP通知,并且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述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并通知AP,从而,AP可以根据上述各基站侧GTP TEID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
例如,AP可以将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D1,并将该数据包D1发送给基站。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生成数据包D2~数据包Dn并发送给基站。
基站对该数据包D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D1的上行GTP隧道,进而,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该上行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发送该上行数据的用户设备。
其后,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如上所述获取的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并将各数据通过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网络侧。
另外,当数据D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目标用户设备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F)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四载波的一例)发送给基站,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上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2所示,在S3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3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3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3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350,UE可以向该AP发送数据包。
在S360,AP可以根据该MAC地址,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需要发送给基站,并且可以将该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基站。
在S370,基站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来自UE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了由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1)直接与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实施例,但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当用户设备通过未与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2)时,在下行时,基站可以将下行数据发送给AP 1,AP 1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2,从而,AP 2可以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用户设备。在上行时,用户设备可以将上行数据传输给AP 2,AP 2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1,从而,AP 1可以将该上行数据传输给基站。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 1与AP 2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也可以经由其他中继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AP)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下面,对用户设备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该通信系统还包括基站和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该方法包括:
S510,该用户设备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S520,该用户设备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与该基站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根据本申请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目标用户设备通过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第一载波,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二数据包,通过该第五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该第六协议栈,对该第二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下行目标数据,该下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下行数据;和/或该目标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五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该第六协议栈,对上行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四数据包,通过用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第二载波,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四数据包,该上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上行数据。
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用户设备可以接入基站,并通过该基站接入网络侧(例如,EPC),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例如,PDN-GW)之间通过承载(例如,演进分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承载)传输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目标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时频资源,通过空口进行数据传输,上述过程和实现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基站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该目标用户的数据传输进行分流,即,通过AP传输该目标用户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在满足激活条件的情况下,激活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而执行上述分流的相关流程。
在确定需要对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流后,基站需要通知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分流准备。
即,基站向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AP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还可以指示AP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其中,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可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发送给AP,其中,一个身份信息可以在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身份信息是指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能够唯一地标识该设备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身份信息可以是设备出厂时自带的信息,也可以是系统为设备分配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Control)地址、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BasicService Set IDentifier)、关联身份信息(AID,Association IDentifier)、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等信息。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标识并不限于以上信息,其他能够唯一体现用户标识的信元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该AP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并且,可以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将基站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或者,确定需要将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给其的数据发送给基站。
由于AP与目标用户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传输数据时,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因此,AP还可以在确定该目标用户设备后,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例如,可以从系统内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从该目标用户设备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还可以从基站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的MAC地址,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将其MAC地址,通过例如附着请求(AttachRequest)或跟踪区更新请求(Track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携带给MME,从而,MME可以将用户设备的MAC地址通过例如UE初始上下文建立(Initial UE Context SetupRequest)或者UE上下文修改消息(UE Context Modify Request)下发给基站,从而,基站可以获取各用户设备的MAC地址。
并且,基站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请求(UE Association Setup Request)消息,将基站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终端标识(TEID,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发送给AP,并且,可以通过例如,UE连接建立响应(UE Association SetupResponse)消息接收AP发送的AP侧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从而,一个基站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上行GTP隧道(从AP向基站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一个AP侧GTP TEID可以标识一个下行GTP隧道(从基站向AP传输数据时使用的GTP隧道)。
另外,如果需要通过WLAN AP进行分流的UE只有一个,则可以直接通过各GTP隧道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但是,如果需要通过WLAN AP进行分流的UE为两个以上,或者当前接入WLAN AP的UE为两个以上,则需要使基站和WLAN AP之间,确定各GTP与各UE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例如,当基站需要通过WLAN AP向用户设备(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称为目标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即,下行数据)时,可以通过与该目标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下行隧道)向WLAN AP发送该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WLAN AP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再例如,当WLAN 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后,可以根据上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基站的数据(上行目标数据),从而,WLAN AP可以选择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隧道(具体地说,是上行隧道),并通过该GTP隧道,将上行目标数据发送给基站,基站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经由的隧道,确定该数据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信息)通知WLANAP,从而,当WLAN AP接收到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GTP TEID,进而确定上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上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上行GTP隧道,发送给基站,基站通过该上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上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上行数据所来自的目标用户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GTP隧道可以是数据的接收端确定的,例如,WLANAP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 TEID,并将各下行GTP隧道的GTP TEID与各用户设备(例如,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信息)通知基站,从而,当基站需要通过WLAN AP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时,可以根据该目标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从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到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GTP TEID,进而确定下行GTP隧道,并将该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下行目标数据)通过如上所述确定的下行GTP隧道,发送给WLAN AP,WLAN AP通过该下行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在上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查找与该下行GTP隧道的TEID相对应的用户设备,以确定该下行数据所需要发送至的目标用户设备。
由于上述建立的GTP隧道与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因此,基站和AP可以通过传输数据的隧道(或者说,数据包中携带的GTP TEID),确定该数据属于该目标用户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承载的情况下,则在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相同数量的GTP隧道,使多个承载与多个GTP隧道(具体地说,是多个GTP TEID)之间一一对应。从而,可以通过GTP隧道,区分属于所属于的承载,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可选地,该用户设备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用户设备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具体地说,基站向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接收AP发送给其的数据,还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将规定的数据(目标数据)发送给AP,或者说,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目标用户设备需要激活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以执行分流的相关流程,随后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该规定的数据可以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并且,当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的部分时,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数据指示信元,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该目标数据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基站(或者说,EPC)的数据具体哪一部分,例如,该目标数据指示信元可以指示目标数据所对应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或者说,当目标用户设备直接向基站发送该目标设备时,用于承载该目标数据的时域资源或频域资源。
并且,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指示该AP的AP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确定分流所使用的AP,其中,如果目标用户设备尚未接入该AP,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接入指示信元,以便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该AP指示信元和接入指示信元,接入该A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和目标用户设备做好上述分流准备后,可以向基站发送确认信息。
从而,基站在接收到该确认信息后,可以执行分流操作。
下面,对下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的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接收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来自网络侧(例如,EPC)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数据,并从该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目标用户的下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9);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10)。
情况9
该基站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A(第一数据包的一例),在该数据包A中携带如上所述由AP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以下,称为AP侧GTPTEID),并且,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与该AP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A发送给AP。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A后,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A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AP侧GTPTEID以及该数据A,并且,可以根据该AP侧GTP TEID以及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数据A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其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B(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数据包B。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数据包B,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包B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数据A。
情况10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用户设备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可靠地还原来自网络侧的数据,从而,AP也需要获知基站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在封装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第三承载指示信息),该封装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由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基站可以在(例如,通过基站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GTP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GTP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生成n个数据包的情况下,该n个数据包可以通过一个GTP隧道传输至AP,也可以通过n个隧道传输至AP,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站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下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下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下行数据,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分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承载指示信息,该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AP可以为每个下行GTP隧道分配一个AP侧GTP TEID,并向基站通知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AP可以确定与该目标用户设备所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四映射关系),从而,基站可以根据上述各AP侧GTP TEID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下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A1~数据A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
例如,基站可以将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A1,并将该数据包A1发送给AP。通过类似的方法,基站可生成数据包A2~数据包An并发送给AP。
AP对该数据包A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A1相对应的下行GTP隧道的AP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并且,AP可以根据传输该数据包A1的下行GTP隧道和如上所述确定的各承载与各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包A1中携带的数据A1所属于的承载。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从而,AP可以确定数据A2~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和上述承载信息,确定该数据是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其后,AP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A1~An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或多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第二数据包的另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一载波的一例),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这里,在该数据包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目标用户设备可以通过该第一载波,接收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并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该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从而获取该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
这里,来自网络侧的数据A有数据A1~数据A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A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用户设备可以通过AP所发送数据包中携带的用于指示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
或者,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确定数据A1~数据An所属于的承载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可选地,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具体地说,当该下行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部分下行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该基站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对下行非目标数据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第五数据包,该下行非目标数据是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除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该基站通过第三载波,向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该第五数据包,以便于该目标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该第五数据包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下行非目标数据,并根据该下行非目标数据和该下行目标数据,确定该至少一个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其中,该第三载波是用于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
例如,当数据A是来自网络侧并需要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基站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C)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三载波的一例)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1所示,在S2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2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2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2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250,基站可以将该AP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AP。
在S260,AP根据该AP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需要发送给UE的。
在S270,AP可以根据该UE的MAC地址,将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发送给UE。
下面,对上行时基站通过AP进行针对(例如,多个用户设备中的)目标用户设备的分流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用户设备可以从需要发送至基站(或者说,网络侧)的上行数据中,确定需要通过AP发送给基站的上行目标数据,以下,称为数据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一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11);或者,在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传输该目标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情况12)。
情况11
目标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对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的数据包D(第四数据包的一例),并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所使用的载波(第二载波的一例),向AP发送该数据包D。
AP在接收到该数据包D后,可以通过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包D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数据D,其后,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接收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确定该数据D需要发送至基站,从而,可以通过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或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适配层)对该数据D进行封装处理,以生成一个符合GTP通信方式的数据包E(第二数据包的一例)。将基站分配的与该目标用户设备相对应的GTP TEID(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该数据包E中,并且,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该基站侧GTP TEID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将该数据包E发送给基站。
基站在接收到该数据包E后,可以通过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对数据包E进行解封装处理,以获取该基站侧GTP TEID和数据D,并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和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该数据D是来自目标用户设备的上行数据,从而,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该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D。
情况12
由于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承载,因此基站需要获知AP发送的数据包中所携带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将各数据准确地发送至网络侧,从而,AP也需要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封装发送给AP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添加指示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标识。
例如,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数据D由数据D1~数据Dn构成,其中,n与在基站和网关设备之间传输数据D所使用的承载的数量相同,目标用户设备可以在(例如,通过用户设备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WiFi协议栈)封装数据包时,在数据包中增加用于指示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的指示信息(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从而,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目标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用户设备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包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n个,本申请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设备协议栈中增加用于在数据包中封装入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WiFi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AP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AP的WiFi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AP的GTP协议栈聚合在WiFi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GTP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
例如,AP可以向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信息。基站可以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获知基站发送的数据D1~数据Dn所属于的承载。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协议栈的MAC层具有识别数据所示承载的功能,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GTP协议栈聚合在基站协议栈的MAC协议栈上时,可以通过该MAC层,从数据包中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基站协议栈中增加用于从数据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的协议层(承载映射层的一例),并使在GTP协议栈聚合在该承载映射层上。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承载映射层可以设置在PDCP层之上,也可以设置在PDCP层与RLC层之间,也可以设置在RLC层与MAC层之间,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在数据包中添加承载指示信息的方式来指示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则基站与WLAN AP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和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在彼此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属于的用户设备。
再例如,基站与AP之间可以建立n个上行GTP隧道,以使每个上行GTP隧道仅用于传输一个承载上的上行数据,基站可以为每个上行GTP隧道分配一个基站侧GTP TEID,并通知AP通知,并且基站可以确定各用户设备所述对应的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并通知AP,从而,AP可以根据上述各基站侧GTP TEID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各承载与各上行GTP隧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数据D1~数据Dn进行封装处理而生成n个数据包,并通过与各数据相对应的隧道传输各数据包。例如,AP可以将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封装入数据包D1,并将该数据包D1发送给基站。通过类似的方法,AP可生成数据包D2~数据包Dn并发送给基站。基站对该数据包D1进行解封装处理后,能够获知与数据D1相对应的上行GTP隧道的基站侧GTP TEID,从而能够确定传输该数据包D1的上行GTP隧道,进而,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确定的第三映射关系,确定该上行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发送该上行数据的用户设备。
其后,基站可以(例如,通过S1接口)向网关设备(例如,PDN-GW)发送的如上所述获取的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例如,EPC)的上行数据,并将各数据通过所对应的承载,发送给网络侧。
可选地,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方法还包括:
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具体地说,当数据D是目标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给网络侧的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时,目标用户设备还需要将剩余部分(以下称为数据F)通过用于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载波(第四载波的一例)发送给基站,该过程与方法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说明。
由此,完成了上行数据的传输过程。
图1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如图12所示,在S310,UE可以将其MAC地址发送给MME。
在S320,MME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发送给基站。
在S330,基站可以将该UE的MAC地址和为该UE分配的基站侧GTP TEID发送给AP。
在S340,AP可以其为该UE分配的AP侧GTP TEID发送给基站。
在S350,UE可以向该AP发送数据包。
在S360,AP可以根据该MAC地址,确定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数据需要发送给基站,并且可以将该基站侧GTP TEID封装在数据包内,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基站。
在S370,基站根据该基站侧GTP TEID确定该数据包内携带的数据是来自UE的。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了由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1)直接与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实施例,但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当用户设备通过未与与基站进行通信AP(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简称AP 2)时,在下行时,基站可以将下行数据发送给AP 1,AP 1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2,从而,AP 2可以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用户设备。在上行时,用户设备可以将上行数据传输给AP 2,AP 2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将该下行数据传输给AP 1,从而,AP 1可以将该上行数据传输给基站。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P 1与AP 2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也可以经由其他中继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AP)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图1至图15详细说明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5至图17详细说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切换网络的装置。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在该装置600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装置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如图15所示,该装置600包括:
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用于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
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用于实现与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
收发单元630,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相连,用于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640,用于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以及
该收发单元630具体用于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640还用于当该收发单元630经由该上行第一GTP隧道而接收到该WLANAP发送的数据时,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该基站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640还用于根据该收发单元630接收到的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一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630具体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640确定的该下行第一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 AP在通过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640,用于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640确定的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确定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上行第二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确定单元640确定的该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640还用当该收发单元630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数据时,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确定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二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630具体用于通过该确定单元640确定的该下行第二GTP隧道向该WLANAP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 AP在通过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该下行目标数据后,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根据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确定该用户设备,以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还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相连,以及,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确定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生成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6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接收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收发单元630接收到的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确定单元640还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并生成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该确定单元640确定的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接收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该确定单元640还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收发单元630接收到的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并根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64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6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可选地,该身份信息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630还用于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6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基站,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6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图1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7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700与基站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如图16所示,该装置700包括:
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710,用于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
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710相连,用于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
收发单元730,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710和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相连,用于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740,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以及
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740确定的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和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一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经由该确定单元740确定的该上行第一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基站在通过该上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下行第一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向该基站发送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确定单元740确定的该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740还用于在该收发单元730经由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该基站传输的数据后,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需要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获取该用户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地址,并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710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之间设置有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710的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之间的转换处理。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740,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以及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经由该确定单元740确定的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该收发单元730接收到的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和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二GTP隧道;以及
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收发单元730接收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该收发单元730接收到的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确定单元74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下行第二GTP隧道;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向该基站发送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该确定单元740还用于在该收发单元730经由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该基站传输的数据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根据该承载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获取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并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7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确定单元740还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生成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该收发单元730还用于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73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身份信息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7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AP,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7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3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该装置800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用于实现与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
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用于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
收发单元830,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相连,用于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与该基站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用于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还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相连,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确定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生成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基站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或与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上行第二GTP隧道,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上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20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WLAN AP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是该WLAN AP从该基站获取的,或该WLAN AP根据与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下行第二GTP隧道确定的。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下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收发单元83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并生成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用于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基站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上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收发单元830还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用于根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是该基站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83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下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810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8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4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装置,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图1至图15详细说明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下面,结合图18至图20详细说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切换网络的设备。
图1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在该设备900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如图18所示,该设备900包括:
总线910;
与所述总线910相连的处理器920;
与所述总线910相连的存储器930;
与所述总线910相连的收发器940
其中,所述处理器920通过所述总线910,调用所述存储器9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控制该收发器940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还用于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经由该第一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向该WLAN AP发送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用于当该收发器940经由该上行第一GTP隧道而接收到该WLAN AP发送的数据时,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用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经由该下行第一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 AP在通过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经由该第二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确定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上行第二GTP隧道;
用于控制收发器940向该WLAN AP发送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用于当该收发器940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数据时,根据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确定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目标上行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收发器940接收该WLAN AP发送的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用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下行第二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通过该下行第二GTP隧道向该WLAN AP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WLAN AP在通过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到该下行目标数据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根据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和该承载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以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设备具有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和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该WLAN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还用于控制该收发器940通过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将下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控制该收发器940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经由该GTP隧道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AP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将该收发器940经由该GTP隧道从该WLAN AP获取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该用户设备的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基站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与该用户设备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包括:
该基站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确定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该基站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收发器940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二基站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收发器940接收的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收发器940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并重排序层生成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用于控制收发器940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控制收发器940,以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收发器940接收到的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用于根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是该用户设备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可选地该身份信息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可选地,该处理器920还用于控制收发器940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9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基站,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9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该设备1000与基站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如图19所示,该设备1000包括:
总线1010;
与所述总线1010相连的处理器1020;
与所述总线1010相连的存储器1030;
与所述总线1010相连的收发器10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020通过所述总线1010,调用所述存储器10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在该基站和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第一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上行第一GTP隧道的隧道标识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
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和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上行第一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以便于该基站在通过该上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数据后,根据该第一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目标数据。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用户信息,确定与该用户设备相对应的下行第一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向该基站发送第二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第一GTP隧道的TEID与该用户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用于在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下行第一GTP隧道接收到该基站传输的数据后,根据该第二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需要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下行目标数据;
用于获取该用户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地址,并控制该收发器1040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用户设备转发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或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并向该基站转发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设备还具有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和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 AP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用于在该WLAN AP侧实现与该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以及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控制该收发器1040通过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基站之间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控制该收发器1040通过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用户设备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可选地,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设置有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的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以及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该收发器1040从该基站接收的数据输入至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WLANAP侧协议栈,通过该收发器1040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用户设备,或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将该收发器1040从该用户设备接收的数据输入至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控制该收发器1040将从该第一WLAN AP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基站。
可选地,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第二GTP隧道;
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第二GTP隧道,与该基站传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三映射关系信息,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和该第三映射关系信息,确定该上行第二GTP隧道;以及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用于根据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上行目标数据;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上行第二GTP隧道,向该基站发送该上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该收发器1040接收到的封装有该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确定与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下行第二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向基站发送第四映射关系信息,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用于指示该下行第二GTP隧道的TEID与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经由该下行第二GTP隧道接收该基站传输的数据;
用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信息,确定所接收到的数据为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获取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并控制该收发器1040根据该用户设备的MAC层地址,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用于指示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WLAN AP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生成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040向该用户设备发送该下行目标数据以及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用户设备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处理器10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通过该收发器1040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可选地,该身份信息以下任一信息:
MAC地址、网际协议IP地址、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关联身份信息AID、移动用户手机号、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或国际移动台设备标识IMEI。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0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AP,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10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3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图2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1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该设备1100包括:
总线111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处理器112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存储器1130;
与所述总线1110相连的收发器1140
其中,所述处理器1120通过所述总线1110,调用所述存储器1130中存储的程序,以用于确定需要经由WLAN AP与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在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该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该WLAN AP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140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与该基站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还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140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二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该用户设备与该WLAN AP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
用于根据该第二分流指示信息,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该设备还具有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和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在该用户设备侧实现与该WLAN AP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相连,以及
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140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层和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经由该WLAN AP,与该基站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
可选地,当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部分数据时,该处理器1120还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140通过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基站进行非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非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除该目标数据以外的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适配层,该适配层用于对数据进行在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之间的转换处理,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相连;以及
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将上行目标数据输入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控制该收发器1140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发送给该WLAN AP,以通过该WLAN AP发送给该基站,或
用于将该收发器1140从该WLAN AP接收的数据输入至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通过该适配层将从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输出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能够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至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协议层,以获取下行目标数据。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当该用户设备与至少两个承载相对应时,该处理器1120还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确定该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并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二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控制该收发器1140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以便于该基站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或与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上行第二GTP隧道,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将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与该上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通过该收发器1140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该承载映射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以及
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获取该WLAN AP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
用于根据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该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是通过该收发器1140从该基站获取的,或根据与该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相对应的下行第二GTP隧道确定的。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该下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确定目标数据中的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并重排序层生成第二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通过该收发器1140向该WLAN AP发送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以便于该基站根据该WLAN AP转发的第二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上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上行数据中的位置。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将该第二位置指示信息与该上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而通过收发器1140发送给该WLAN AP。
可选地,该第一基站侧协议栈包括重排序层,该重排序层用于确定该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为该重排序层,以及
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获取该WLAN AP转发的第一位置指示信息,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数据中的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
用于根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确定该下行目标数据在该承载上的全部下行数据中的位置,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是该基站确定并发送给该WLAN AP的。
可选地,该处理器1120具体用于通过该重排序层,从封装有该下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获取该第一位置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的至少一个协议层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协议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11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并且,该传输数据的设备110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4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设备,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图2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传输信号的系统1200的示意性架构图。如图21所示,该系统1200包括:
基站1210,该基站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用户设备1230的数据的承载,该基站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WLAN AP1220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用于向该WLAN AP1220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1220在该基站1210和该用户设备1230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1230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经由该GTP隧道,通过该WLAN AP1220与该用户设备1230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是该承载上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WLAN AP1220,用于接收该基站1210发送的第一分流指示信息,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WLAN AP1220在该基站1210和该用户设备1230之间传输该目标数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1230的身份信息,其中,一个身份信息用于在该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用于根据该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经由该GTP隧道,与该基站1210传输该用户设备1230的目标数据。
用户设备1230,用于确定需要经由该WLAN AP1220与该基站1210进行目标数据的传输,用于经由该WLAN AP1220,与该基站1210进行该目标数据的传输,其中,该目标数据在该WLAN AP1220与该基站1210之间是经由该GTP隧道传输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1200中,基站121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基站,并且,该基站121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0中的方法1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WLAN AP122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AP,并且,该WLAN AP1220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3中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用户设备123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中的用户设备(目标用户设备),并且,该基站中的各单元即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4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系统,通过基站在确定需要通过WLAN AP对UE的数据进行分流后,通过GTP隧道与WLAN AP之间传输UE的数据(包括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能够使分流锚点位于基站,从而,基站能够自主地根据当前数据流量实时地确定分流策略,提高分流效果,并且,由于WLAN AP分流的数据经由基站而到达网关设备,能保证在通过WLAN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与在通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使用的网关设备相同,从而,能够保证业务连续性,改善用户体验。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4)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无线局域网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局域网在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所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承载是所述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之间的承载;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下行目标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将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所述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发送给所述无线局域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上行目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所述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接收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包括: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通过设置在所述基站和所述无线局域网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8.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承载是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之间的承载;
经由无线局域网,与基站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接收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上行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的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数据。
13.一种传输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用户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
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无线局域网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侧协议栈与所述第一基站侧协议栈相连,所述第二基站侧包括承载映射层;
收发单元,与所述第二基站侧协议栈相连,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第一分流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局域网在所述装置和用户设备之间传输目标数据,所述第一分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身份信息;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承载是所述装置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之间的承载;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侧协议栈还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下行目标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将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与所述下行目标数据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发送给所述无线局域网。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转发的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目标数据所属于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上行目标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所述上行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接收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与网关设备之间,设有用于传输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的承载,所述装置与所述无线局域网之间设有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TP隧道;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通过所述GTP隧道,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用于在所述通信系统中唯一地指示一个用户设备。
20.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基站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
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用于实现与无线局域网之间通信的数据处理,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相连,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包括承载映射层;
收发单元,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相连,所述收发单元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获取承载指示信息,所述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承载是所述基站与网络侧的网关设备之间的承载;
经由所述无线局域网,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目标数据的发送和/或接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接收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的第一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行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所述下行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从封装有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包内,接收所述第一承载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侧协议栈还用于:
通过所述承载映射层生成第二承载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所属的承载,所述目标数据为上行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无线局域网发送封装于同一数据包内的所述第二承载指示信息和所述上行数据。
CN201810878292.7A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9005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8292.7A CN109005562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80003005.3A CN104685920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810878292.7A CN109005562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CT/CN2013/082943 WO2015032043A1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005.3A Division CN104685920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05562A CN109005562A (zh) 2018-12-14
CN109005562B true CN109005562B (zh) 2021-05-18

Family

ID=5262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005.3A Active CN104685920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810878292.7A Active CN109005562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3005.3A Active CN104685920B (zh) 2013-09-04 2013-09-04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2650B2 (zh)
EP (1) EP3032871B1 (zh)
CN (2) CN104685920B (zh)
WO (1) WO20150320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7580B2 (en) * 2013-09-30 2016-03-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on-cellular link integration with cellular networks
WO2016044981A1 (zh) 2014-09-22 2016-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US10219310B2 (en) 2014-12-12 2019-02-26 Alcatel Lucent WiFi boost with LTE IP anchor
US9806905B2 (en) * 2014-12-14 2017-10-31 Alcatel Lucent WiFi boost with uplink offload to LTE with independent IP addresses
US10869344B2 (en) 2015-03-19 2020-12-15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radio bearer transmiss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6211809B (zh) * 2015-03-27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62744B (zh) * 2015-04-13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分流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0567554B2 (en) * 2015-05-15 2020-02-18 Hfi Innovation Inc. Routing solutions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CN105050116A (zh) * 2015-07-13 2015-11-11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处理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6412949B (zh) 2015-07-31 2020-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gpp-wlan融合组网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5131B (zh) * 2015-08-10 2022-04-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wlan承载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10172044B2 (en) * 2016-03-24 2019-01-01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28748B2 (en) 2016-03-24 2020-07-28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280393B1 (ko) 2016-06-30 2021-07-21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다중연결 통신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7889154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888022B (zh) * 2016-11-16 2024-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0557801B (zh) * 2018-05-31 2021-11-16 睿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040671B (zh) * 2018-07-09 2021-09-17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网络移动视频监控的实现方法
US11496441B2 (en) * 2018-08-11 2022-11-08 Parallel Wireless, In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with TEID
US11057791B2 (en) 2018-10-30 2021-07-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nfigur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aggregated backhaul bearers in a multi-hop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network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958511B2 (en) 2018-11-01 2021-03-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network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bearer aggreg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2351460B (zh) * 2019-08-06 2022-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1836A1 (en) * 2006-10-12 2008-04-16 AVIR Green Hills Biotechnology Trading GmbH Medium supplement for virus production
US8422480B2 (en) * 2007-10-01 2013-04-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 mode polling with immediate status report timing
KR101236033B1 (ko) * 2008-07-21 2013-02-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오버헤드를 제거하는 통신 시스템
US8385332B2 (en) * 2009-01-12 2013-02-26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based macro mobil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using an extended routing protocol
EP2409515B1 (en) * 2009-03-20 2015-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earer identification for self backhauling and relaying in lte advanced
US8792408B2 (en) * 2009-06-18 2014-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ackhaul header compression
EP2282577B1 (en) * 2009-07-27 2012-05-23 Institute for Im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eader compression method thereof, and header decompression method thereof
CN101998657A (zh) * 2009-08-18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跳的中继通信系统及该系统的接入方法
CN102196404B (zh) * 2010-03-11 2013-09-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GB2485232B (en) * 2010-11-08 2015-02-04 Sca Ipla Holding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CN102480528B (zh) * 2010-11-24 2015-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关选择方法和装置
US20120238208A1 (en) * 2011-03-17 2012-09-20 Maik Bienas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servers
CN102215530A (zh) * 2011-05-27 2011-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WO2013006417A2 (en) * 2011-07-01 2013-01-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ervice continuity
CN102984759B (zh) * 2011-09-06 2015-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407457B2 (en) * 2011-10-04 2016-08-02 Juniper Networks, Inc. Apparatuses for a wired/wirel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03220786B (zh) * 2012-01-18 2016-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Wlan和蜂窝网络协同工作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JP5803696B2 (ja) * 2012-01-25 2015-1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オフロード装置及びオフロード装置の利用者識別情報取得方法
CN102647771B (zh) * 2012-04-10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的发现与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与终端
CN103517249B (zh) * 2012-06-29 2018-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9440B (zh) 2013-02-18 2016-03-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US9408246B2 (en) * 2013-06-28 2016-08-02 Alcatel Luc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Wi-Fi to UMTS handover
US20170034866A1 (en) * 2014-01-31 2017-02-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Between Two eNBs to Agree on Radio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a UE Which Supports Dual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eNBs
EP2928115A1 (en) * 2014-04-04 2015-10-07 Aalto-korkeakoulusäätiö Enhanced mobility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32871A4 (en) 2016-08-03
CN104685920A (zh) 2015-06-03
WO2015032043A1 (zh) 2015-03-12
EP3032871A1 (en) 2016-06-15
CN104685920B (zh) 2018-09-07
CN109005562A (zh) 2018-12-14
US20160192266A1 (en) 2016-06-30
US10412650B2 (en) 2019-09-10
EP3032871B1 (en) 2023-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556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6658893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JP6642720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及び方法
AU201927182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EP321358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lwa pdu routing
CN110383915B (zh)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9128947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10645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WO2018029932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CN110505714B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09315008B (zh) 多连接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020613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shunting
WO2015062063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98142A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7015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21180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377541A1 (en) Key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6465439B (zh) 多流聚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7100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431919A (zh) 用于多流汇聚的方法和装置
JP2021002873A (ja)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3853773A (zh) 将承载标识映射到IPv6架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