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301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3013A
CN103853013A CN201310286866.9A CN201310286866A CN103853013A CN 103853013 A CN103853013 A CN 103853013A CN 201310286866 A CN201310286866 A CN 201310286866A CN 103853013 A CN103853013 A CN 103853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region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68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3013B (zh
Inventor
吉冈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53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3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3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3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0136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or vice versa, mode switch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9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03G2215/019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选择部件、多个一次转印单元、二次转印单元和调节部件。选择部件利用接触分离机构选择图像承载体全部与中间转印体接触的第一接触状态或仅一个或一些图像承载体与中间转印体接触第二接触状态。在选择了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承载体中沿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调节部件的载荷调节单元调节该一次转印单元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该载荷高于在选择了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并且使得在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的情况下,该载荷高于该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中的载荷。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5-80634和No.2010-164798中描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5-80634(见实施例和图1)披露了一种采用中间转印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形成在共用图像承载体上的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以叠加的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然后将色调剂图像共同转印到转印材料上。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调节感光体与中间转印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获得不出现图像不均匀且具有足够的浓度的高质量的多色复印件。一次转印电压以下述方式施加在一次转印单元的一次转印辊上:用于第二颜色的一次转印电压高于用于第一颜色的一次转印电压并且用于第三颜色的一次转印电压高于用于第二颜色的一次转印电压。施加在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辊上的二次转印电压高于用于一次转印中的最后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转印电压。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64798(见实施例和图1)披露了下述技术。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沿着中间转印体布置为使得邻近中间转印体与感光体之间的转印咬合部分的间隙减小并且抑制了色调剂从间隙中飞散,在上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中位于最下游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侧的彼此相邻的图像形成单元中,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次转印辊的压力等于或者大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次转印辊的压力,并且最下游图像形成单元的转印辊的压力大于紧邻该最下游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单元的转印辊的压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中间转印系统并且具有多个图像承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各个颜色成分图像共同地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抑制了由位于中间转印体与记录材料之间的线像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气流所导致的图像的飞散(scattering)。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选择部件、多个一次转印单元、二次转印单元和调节部件。所述多个图像承载体中的每一个承载形成于该图像承载体上的色调剂图像。所述中间转印体在面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同时旋转,设置为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接触,并且承载形成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上的一个或更多个色调剂图像。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使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或分离。所述选择装置利用所述接触分离机构选择第一接触状态或第二接触状态,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所述图像承载体全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彼此接触,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或一些图像承载体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彼此接触。所述多个一次转印单元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图像承载体对应并且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背面接触的转印部件。所述多个一次转印单元中的每一个在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一个图像承载体之间的一次转印区域中形成转印电场以便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上。所述二次转印单元包括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设置为面向中间转印体,并且所述转印构件在所述转印构件与所述中间转印体之间的二次转印区域中形成电场以便将已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所述调节部件调节所述一次转印单元的一次转印条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载荷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载荷调节单元调节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所述载荷被设定为高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并且使得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载荷被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所述一次转印单元中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载荷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除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以外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载荷调节单元调节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所述载荷被设定为等于或高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电场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单元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所述转印电场被设定为小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并且使得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转印电场被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所述一次转印单元中的转印电场。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电场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除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以外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单元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该转印电场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电阻测量装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能够测量所述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电场调节单元,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所述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来调节作用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所述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当合成电阻变小时,该转印电场变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采用中间转印系统并且具有多个图像承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将中间转印体上的各个颜色成分图像共同地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时,可以抑制由位于中间转印体与记录材料之间的线像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气流所导致的图像的飞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图像形成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即使为图像承载体和中间转印体选择了第二接触状态,也可以更良好地保持与用于图像形成的各个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图像形成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即使为图像承载体和中间转印体选择了第二接触状态,也可以通过有效地抑制一次转印区域中不必要的放电来更良好地保持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性能并抑制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图像不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图像形成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即使为图像承载体和中间转印体选择了第二接触状态,也可以通过更有效地抑制一次转印区域中不必要的放电来更良好地保持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图像形成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将二次转印条件中的变化反映到一次转印条件中,并且可以更良好地保持二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性能。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图像转印状态的说明图;
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图像转印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的说明图;
图5A是示出用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体的退避机构的说明图;
图5B是示出退避机构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A是示出使一次转印装置的一次转印条件可变的机构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6B是沿箭头VIB方向看到的图6A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FC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8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单K色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
图10A是示出用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二次转印装置的细节的说明图;
图10B是示出一次转印图像的带电电位与二次转印电压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1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将多种一次转印图像转印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B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将多种一次转印图像转印到到中间转印体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将图像(多个线像)在二次转印区域中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作用在图像上的力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印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多个线像)的转印结果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3B是示出根据第一比较例的转印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多个线像)的转印结果的实例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图15A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FC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5B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单K色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6A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
图16B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由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8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FC模式和单K色模式下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图像转印状态的说明图;
图18B是示出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由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1A是示出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由电阻的变化所导致的二次转印电压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21B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电压与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图23A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FC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3B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下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示出由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5A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以及
图25B是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各个图像形成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的概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参考图1,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图像承载体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a至1d)、中间转印体2、接触分离机构6、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3a至3d)、二次转印装置5以及调节装置10。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的每一个承载颜色成分图像,颜色成分图像形成在该图像承载体上并且由颜色成分色调剂构成。中间转印体2是薄的,其在面向多个图像承载体1的同时旋转,设置为与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接触,并且在形成于该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上的一个或更多个颜色成分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5上之前临时地承载该一个或更多个颜色成分图像。接触分离机构6使中间转印体2与多个图像承载体1接触或分离,使得在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彼此接触,并且未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彼此分离。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利用接触分离机构6选择全部接触状态或部分接触状态,在全部接触状态下,多个图像承载体1全部与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彼此接触,在部分接触状态下,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的一个或一些与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彼此接触。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每一个包括与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的一个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转印部件4,并且转印部件4能够被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的背面接触。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每一个在其转印部件4与一个图像承载体1之间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形成转印电场以便将该图像承载体1所承载的颜色成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上。二次转印装置5包括转印部件5a,转印部件5a设置为面向中间转印体2的正面并且在转印部件5a与中间转印体2之间的二次转印区域TP2中形成转印电场以便将已由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上的颜色成分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5上。调节装置10调节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条件。调节装置10包括载荷调节单元11。在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载荷调节单元11调节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该载荷被设定为高于在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并且使得在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情况下,该载荷被设定为高于所存在的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载荷。
在图1中,P(Pa至Pd)表示施加在一次转印装置3(3a至3d)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载荷,并且E(Ea至Ed)表示作用在一次转印装置3(3a至3d)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
在该技术构造中,假设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包括多个图像承载体1并且采用中间转印系统的所谓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
这里,多个图像承载体1的实例可以是感光体或者介电材料,并且图像承载体1的实例不限于此,只要图像承载体1能够保持通过利用色调剂对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的图像即可。例如,像素电极可以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成像素单元,并且静电潜像电压可以施加在像素电极上,从而形成静电潜像。此外,多个图像承载体1包括承载由专色成分色调剂(透明色、特别颜色等)构成的图像的图像承载体,以及承载由常用颜色成分色调剂构成的图像的图像承载体。
可用适当地设定多个图像承载体1的布置顺序。例如,从缩短由黑色色调剂构成的单色图像的形成时间的角度考虑,使多个图像承载体1(例如,1a至1d)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1d)形成黑色色调剂图像,该图像承载体1(1d)用于图像形成并且设置为在任何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的图像形成状态下均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形成黑色色调剂图像,并且用于黑色色调剂图像的该图像承载体1(例如,1d)需要始终用于图像形成并且设置为在任何图像模式(即,全色(FC)模式、单黑色模式(单K色模式)或包含黑色的双色模式)下都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因此,例如,在选择了单K色模式作为图像形成模式的情况下,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1d)与二次转印装置5的转印区域之间的距离短于在其他情况下图像承载体1与二次转印装置5的转印区域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缩短用于形成黑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时间。
此外,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与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接触。在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多个图像承载体(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a至1d)可以在图像形成期间恒定地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使中间转印体2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接触或分离的接触分离机构6。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薄的中间转印体2”可以是中间转印带或是薄板形状的中间转印鼓。
接触分离机构6使得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彼此接触,并且使其他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彼此分离。各个图像承载体1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并且中间转印体2的位置可以移动(例如,可以利用定位部件7(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7a和7b)来定位中间转印体2,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定位部件7a的位置来移动中间转印体2的位置);或者中间转印体2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并且各个图像承载体1的位置可以移动;或者各个图像承载体1的位置以及中间转印体的位置均可以移动。为了在各个图像承载体1上精确地形成图像,可以固定各个图像承载体1的位置。这里,部分接触状态不限于一个状态,而是可以包括多个状态。
由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承载体1根据图像形成的类型而变化,因此对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不作限制,只要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能够利用接触分离机构6使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彼此接触或彼此分离并且能够选择多个图像承载体1全部与中间转印体2设置为彼此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以及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一些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1设置为彼此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即可。
另外,假设每个一次转印装置3包括与中间转印体2的背面接触的转印部件4(例如,转印辊)。从而,一次转印装置3的实例不包括非接触型电晕管等。
二次转印装置5包括面向中间转印体2的正面的转印部件5a。只要二次转印装置5能够将中间转印体2上的各个颜色成分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5上,转印部件5a可以为转印部件5a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接触型(转印辊系统或转印带系统)或者为转印部件5a不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非接触型(电晕管等)。
当接触分离机构6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或部分接触状态时,调节装置10调节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条件。
这里,一次转印条件包括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调节装置10包括功能单元(载荷调节单元11),在部分接触状态(例如,图像承载体1d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状态)下,该功能单元调节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d)对应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d,使得该载荷Pd被设定为高于在全部接触状态下的载荷Pd。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部分接触状态下仅一个图像承载体1d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从而在部分接触状态下,在该图像承载体1d的上游侧不存在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承载体1。在部分接触状态下有多个图像承载体(例如,1c和1d)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情况下,载荷调节单元11可以包括这样的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将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d对应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TP1调节为高于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承载体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载荷。
在全部接触状态下,全部图像承载体1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从而各个转印部件4可以设置为在一次转印区域TP1中以预定载荷P接触中间转印体2。与之对比,在部分接触状态下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图像承载体1的数量小于在全部接触状态下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图像承载体1的数量。因此,在部分接触状态下,至少对于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将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例如,Pd)设定为高,从而以较高的压力压缩穿过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的一次转印区域TP1的图像。相应地,色调剂凝集(聚合)并且图像的凝集力(聚合力)增大。
在部分接触状态下有多个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情况下,对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需要将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例如,Pd)设定为高于其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这是因为,如果将位于上游侧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设定为等于或高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则当由上游侧的颜色成分色调剂所构成的图像穿过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TP1时,图像可能被不必要地过度压缩。
在选择了多个图像承载体1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设定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条件,只要这些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载荷P低于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即可。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首先,将描述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以评价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
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上类似地,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包括:多个图像承载体1(例如,1a至1d)、中间转印体2、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a至3d)以及二次转印装置5。应该注意到,一次转印条件被设定为使得在全部接触状态和部分接触状态下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彼此相等。
在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假设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线像G(例如,Gi和Gj),即多个沿与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线状图像。例如,如图2A所示,在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当中间转印体2上的线像G(Gi和Gj)到达二次转印装置5的二次转印区域TP2时,发生了在转印到记录材料15上的图像中线像G的一部分飞散的现象。这种线像G的飞散现象推测为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当中间转印体2上的线像G(Gi和Gj)在二次转印区域TP2中受压以与记录材料15接触时,线像G(Gi和Gj)之间的间隙16中的空气被压缩,由间隙16中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施加到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上游侧的线像G(Gj)上,并且在线像Gj的一部分中发生色调剂飞散。
具体地说,这种线像G的飞散预期在下述情况下变得显著:使用在图像形成所需的图像承载体1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下游侧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和1d)来形成单色线像G或多色线像G,与在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上游侧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a和1b)上形成单色线像G或多色线像G的情况相比,如此形成的线像G穿过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的次数为少,从而相应地,线像G的色调剂凝集力为小。
因此,在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的一个或一些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下穿过一次转印区域TP1的次数小于在多个图像承载体1全部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下穿过一次转印区域TP1的次数,因此,上述线像G的飞散更容易发生。
为了防止这种线像G的飞散,形成在记录材料15上的线像G的色调剂凝集力应相对于由线像G之间的间隙16中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增大,以便使线像G中的色调剂不易于飞散。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将上述构思具体化而构成的。如图2B所示,在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调节与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承载体1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d,使得该载荷Pd被设定为高于在全部接触状态下的载荷Pd,并且如果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装置3,使得该载荷Pd被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载荷。相应地,在部分接触状态下,当作为一次转印图像的线像G穿过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区域TP1时,以比在根据比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压力高的压力压缩线像G,相应地,线像G的层厚h小于在比较例中的层厚h',并且线像G的色调剂凝集力增大。当该一次转印图像(线像G)到达二次转印区域TP2时,将一次转印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15上,并且利用静电附着力和非静电附着力使图像保持在记录材料15上。由于线像G的色调剂凝集力增大,因此,与比较例相比,即便由线像G(Gi和Gj)之间的间隙16中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作用在线像G之一(例如,Gj)上,线像G中也不容易发生飞散。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典型模式。
调节装置10可包括载荷调节单元11。在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除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载荷调节单元11调节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使得该载荷P被设定为等于或高于在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P。
该模式限定了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条件。
在该模式下,例如,假设在部分接触状态下多个图像承载体1(1c和1d)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当以P1表示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c,并且以P0表示在全部接触状态下该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c时,满足P1≥P0的关系。因此,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可以等于P0也可以高于P0。
调节装置10可以包括电场调节单元12,在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电场调节单元12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装置3(3d)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Ed),使得该转印电场Ed被设定为小于在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Ed,并且使得在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情况下,该转印电场Ed被设定为小于所存在的一次转印装置3中的转印电场E。对电场调节单元12不作限制,只要该电场调节单元12能够调节作用在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电场E,并且在调节转印电场E时可以适当地调节供应至一次转印区域TP1的一次转印电流或者适当地调节施加在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一次转印电压即可。
在该模式下,除了作为一次转印条件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以外,也调节作用在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
如果通过调节装置10使一次转印载荷增大,则一次转印区域TP1的接触宽度(咬合宽度)增大并且转印区域的电阻减小。相应地,在一次转印时,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为低的情况相比,放电量更大,并且更容易发生图像的不均匀。此外,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为低的情况相比,在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的上游侧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a至1c)上所形成的各颜色成分图像在穿过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的一次转印区域TP1时接收到大量的放电。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为低的情况相比接收到更多的电荷注入将导致色调剂过度带电。结果,二次转印装置5中的二次转印电场变得不足,并且图像浓度可能降低。
因此,在该模式下,为了抑制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将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Pd)调节为高,并且将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例如,Ed)调节为小,以便抑制图像的不均匀和浓度的降低。
此外,需要将作用在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调节为小于在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E。此外,在上游侧存在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c)的情况下,需要将转印电场E调节为小于一次转印装置3(3c)的转印电场E。如果将转印电场E调节为等于或大于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电场E,则由位于上游侧的颜色成分色调剂所构成的图像可能会不必要地带电。
将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d)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转印电场E(Ed)调节为低似乎会导致浓度的降低。然而,一次转印区域TP1中增大的载荷P导致一次转印区域TP1中有效电阻的减小。相应地,从二次转印区域TP2中总转印性能(包括通过抑制不必要的放电来调节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的带电平衡)的角度考虑,由于抑制了放电,使得一次转印效率稍微地降低但二次转印效率稍微地升高,并且防止了在二次转印区域TP2中所转印的图像的浓度降低。
调节装置10可以包括电场调节单元12,在接触状态选择装置9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中除沿中间转印体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例如,3c),电场调节单元12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装置3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例如,Ec),使得该转印电场E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在选择了全部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E。
在该模式下,假设在选择了部分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多个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和1d)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彼此接触,并且对作用在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d)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进行调节。
在该模式下,当以E1表示作用在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1d)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例如,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3c)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电场Ec,并且以E0表示在全部接触状态下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电场Ec时,满足E1≤E0的关系。因此,作用在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1以外的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3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1可以等于E0也可以小于E0。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包括能够测量二次转印装置5的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的电阻测量装置8。调节装置10可以包括电场调节单元12,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1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一次转印装置3,电场调节单元根据电阻测量装置8所测量的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来调节作用在与中间转印体2接触的转印部件4的一次转印区域TP1上的转印电场E,从而当合成电阻变小时,使转印电场E变大。
这里,电阻测量装置8测量二次转印装置5的二次转印区域TP2(由转印部件、中间转印体和相对部件构成)中的合成电阻。如果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根据使用历史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则二次转印条件变化。该模式意在将二次转印条件的这种变化反映在对一次转印条件的调节中。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整体构造的说明图。
参考图3,图像形成装置20是所谓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并且采用中间转印系统,并且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对应于多个颜色成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1(具体地说,21a至21d)、带形中间转印体22、一次转印装置23(具体地说,23a至23d)以及二次转印装置25。图像形成装置21大致沿水平方向横向布置。中间转印体22可旋转地设置在面向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的位置。在中间转印体22的背面,将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利用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所形成的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2上的一次转印装置23(具体地说,23a至23d)设置在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对应的位置处。将已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2上的各个颜色成分图像二次转印(共同地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的二次转印装置25设置在中间转印体22的位于图像形成单元2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d)的下游侧的部分处,该图像形成单元21(21d)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包括:定影装置27,其对已被二次转印装置25共同地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记录材料传送系统28,其将记录材料26传送至二次转印装置25的转印位置以及定影装置27的定影位置。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包括鼓形的感光体31。围绕感光体31设置有:诸如电晕管等充电装置32,其对感光体31进行充电;诸如激光扫描装置等曝光装置33,其在经过充电的感光体3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34,其利用相应的颜色成分色调剂对形成在感光体3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及清洁装置35,其从感光体31上去除残余色调剂。
中间转印体22围绕多个(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五个)张紧辊41至45而设置。张紧辊41用作由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的驱动辊。张紧辊42至45用作从动辊。张紧辊43用作校正在大致与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的蛇行的校正辊。张紧辊44用作二次转印装置25的相对辊。此外,在中间转印体22的正面与张紧辊41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清洁装置47,清洁装置47用于在二次转印处理之后从中间转印体22去除残余色调剂。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一次转印装置23包括与感光体31之一对应并且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2的背面接触的一次转印辊51。将一次转印辊51以预定的载荷压在相应的感光体31上会在感光体31与中间转印体22之间形成用作一次转印区域TP1的接触区域(咬合区域)。此外,向一次转印辊51供应预定的一次转印电流以使一次转印电场作用在一次转印区域TP1上,并且使得感光体31上由各颜色成分色调剂构成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2上。
如图3、图4和图10A所示,二次转印装置25包括设置为在与张紧辊44对应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体22的正面接触的二次转印辊71。在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体22之间形成了用作二次转印区域TP2的接触区域(咬合区域)。供电辊73设置为与用作二次转印辊71的相对辊72的张紧辊44的正面接触。向供电辊73施加预定的二次转印电压并使二次转印辊71接地以使二次转印电场作用在二次转印区域TP2上,并且使得中间转印体22上由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构成的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
定影装置27例如包括:加热定影辊81,其内部包括加热源;以及加压定影辊82,其设置为抵压加热定影辊81并且随着加热定影辊81而旋转。记录材料26上的未定影图像在加热定影辊81和加压定影辊82之间被加热、加压并被定影。
记录材料传送系统28利用供给辊92将收容在记录材料容器91中的记录材料26供给至记录材料传送路径。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设置有合适数量的传送辊93。另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恰在二次转印区域之前的位置处设置有定位辊94。利用定位辊94,记录材料26在被定位之后在预定的定时被供应至二次转印区域。此外,沿着记录材料传送路径在二次转印区域的下游侧设置有能够朝向定影装置27传送记录材料26的传送带95。
已穿过定影装置27的记录材料26经由例如排出辊(未示出)被排出至记录材料排出托盘(未示出)。
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控制系统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驱动控制系统。
参考图4,控制装置100控制由图像形成装置20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控制装置100由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输入/输出接口等的微型计算机构成。控制装置100经由输入/输出接口从开始开关(未示出)或作为选择图像形成模式的开关的图像形成模式开关(SW)101接收输入信号,利用CPU执行预先存储在ROM中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程序(见图7),生成用于驱动控制对象的控制信号并且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控制对象。
这里,在图4中,驱动控制对象的实例包括感光体驱动系统102、中间转印体驱动系统103、退避机构104、载荷施加装置105、电流供应装置106和电压施加装置107。感光体驱动系统102驱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感光体31。中间转印体驱动系统103通过驱动用作驱动辊的张紧辊41以使张紧辊41旋转来驱动中间转印体22以使中间转印体22旋转。退避机构104使中间转印体22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载荷施加装置105向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的一次转印辊51施加载荷。电流供应装置106向一次转印辊51供应一次转印电流。电压施加装置107向二次转印装置25的供电辊73施加二次转印电压。
退避机构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退避机构104的细节。
参考图5A和图5B,退避机构104使中间转印体22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1中除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中间转印体22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的感光体31退避时,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的一次转印辊51退避为与中间转印体22分离。
也就是说,退避机构104包括: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其使中间转印体22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2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a至21c)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以及联动机构120,其与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相联动地使中间转印体22与对应于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一次转印装置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3a至23c)接触或分离。
这里,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包括固定定位辊111、可移动定位辊112、摇动台113和摇动支点114。固定定位辊111以固定方式预先设定在图像转印体22的背面位于图像形成单元21c与图像形成单元21d之间的位置处,该位置作为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轨迹位置。可移动定位辊112以可移动方式设定在中间转印体22的背面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上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的上游侧的位置,该位置作为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控制位置。可移动定位辊112由可围绕摇动支点114而摇动的摇动台113支撑。
如图5B所示,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的驱动系统包括响应于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而开始驱动的驱动马达115。来自驱动马达115的驱动力经由包括齿轮、带等的驱动力传递机构116被传递至摇动台113的摇动支点114。
联动机构120包括可以在中间转印体22的内侧围绕摇动支点122而摇动的摇动板121。摇动支点122设置在与图像形成单元21c和图像形成单元21d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的位置。一次转印装置23a至23c以固定方式设置在摇动板121上。推压弹簧123朝向中间转印体22推压摇动板121。此外,在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的摇动台113的摇动支点114上设置有根据摇动台113的摇动而旋转的旋转部件124。在旋转部件124的与摇动支点114分离的部分上设置有保持件125,从而摇动板121的摇动自由端被保持件125保持。
如图5B所示,在退避机构104中,为了实现将中间转印体22设置为与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感光体31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例如,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的可移动定位辊112可以移动至以实线表示的前进位置。
此时,与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对应的中间转印体22由固定定位辊111和可移动定位辊112定位。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感光体31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并且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c)的一次转印辊51也设置为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
如图5B所示,为了实现将中间转印体22设置为不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感光体31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的可移动定位辊112可以移动至以点划线表示的后退位置。
此时,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对应的中间转印体22由固定定位辊111和张紧辊41定位。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感光体31设置为不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并且中间转印体22设置为不与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可移动定位辊112接触。此外,如图5B所示,随着可移动定位辊112向后退位置移动,联动机构120的旋转部件124向以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动,并且使得摇动板121围绕摇动支点122经由保持件125而摇动以下压摇动板121。相应地,设置在摇动板121上的各个一次转印装置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3a至23c)设置为不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
载荷施加装置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载荷施加装置105。
参考图6A和图6B,每个一次转印装置23包括面向感光体31而敞开的转印壳体52。一次转印辊51设置在转印壳体52中,并且一次转印辊51的两个轴向端部53可旋转地由轴承部件54支撑。
载荷施加装置105包括:推压支撑机构55,其支撑轴承部件54从而朝向感光体31推压一次转印辊51;以及推力改变机构64,其改变由推压支撑机构55产生的推力。
推压支撑机构55设置在转印壳体52中,并且包括引导保持件56,轴承部件54通过该引导保持件56而在相对于感光体31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上被可引导地保持。引导保持件56包括通过连接板58连接在一起的一对圆形的保持板57。在保持板57的彼此相向的部分处设置有两组相对于感光体31而沿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延伸的导轨59。此外,引导销60从一对保持板57的外表面突伸。引导销60配合在形成于转印壳体52的两个侧壁上的引导槽61中并且可沿着引导槽61而滑动。
推压支撑机构55以可沿着引导保持件56的两组导轨59移动的方式支撑轴承部件54,推压支撑机构55包括位于引导保持件55与转印壳体52的底壁之间以朝向感光体31推压引导保持件56的第一推压弹簧62,并且还包括位于引导保持件56与轴承部件54之间以朝向感光体31推压轴承部件54的第二推压弹簧63。
推力改变机构64由移动机构构成,移动机构克服推压支撑机构55产生的推力使引导保持件56移动,并且推力改变机构64包括位于一对保持板57的感光体31侧并且延伸出该对保持板57的心轴65。心轴65经由接头66与驱动马达67的旋转轴连接。在心轴65的与一对保持板57对应的部分上固定有一对偏心凸轮68,偏心凸轮68包括凸轮面,从凸轮面到旋转中心的距离是变化的。偏心凸轮68响应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而旋转,一对保持板57根据偏心凸轮68的旋转位置而沿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由此引导保持件56克服第二推压弹簧63的推力而沿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移动。相应地,推力改变机构64改变第一推压弹簧62对轴承部件54的推力。驱动马达67例如经由托架69固定在转印壳体52上。
电流供应装置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流供应装置106。
参考图6A和图6B,电流供应装置106包括能够调节一次转印电流的可变电源70,电流供应装置106响应于来自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信号为每个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d)设定可变电源70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并且从一次转印辊51的轴向端部53之一供应一次转印电流。
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接下里,将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操作。
图7是示出由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20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图像形成模式SW101来指定全色模式(FC模式)或单K色模式。
FC模式
当FC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FC模式(在图7的步骤S1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在步骤S2中选择FC模式处理。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全部接触状态(见图8A)。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中根据FC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8中执行与FC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相应地,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形成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各个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d)将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2上,二次转印装置25将各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共同地转印(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定影装置27在记录材料上执行定影处理,并且由此已定影有图像的记录材料26被排出。
下面,将描述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一次转印条件
如图8A所示,以P(具体地说,PY至PK)表示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区域TP1(具体地说,TP(Y)至TP(K))中的载荷,并且以I(具体地说,IY至IK)表示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的那样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Y、M和C)的一次转印区域TP(Y)至TP(C)中的载荷PY至PC中的任何一个载荷。载荷PY至PC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上述载荷施加装置105设定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Y、M和C)的一次转印区域TP(Y)至TP(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Y至IC中的任何一个电流。一次转印电流IY至IC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上述电流供应装置106可变地设定将被供应至一次转印辊51的一次转印电流I(IY至IK)。
二次转印条件
对于二次转印条件来说,如图10A所示,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VT)根据一次转印条件而变化。
如图10B所示,在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区域TP2中,如果色调剂图像T的带电电位VT升高,则中间转印体22上的色调剂图像T的静电附着力相应地增大。因此,需要将作为二次转印条件的二次转印电压V2nd设定为使得二次转印电压V2nd根据色调剂图像T的带电电位VT的升高而大致成比例地升高。
例如,假设当VT=VT1时需要满足V2nd=V1,则当VT=VT2(>VT1)时需要满足V2nd=V2(>V1)。然而,如果色调剂图像T的带电电位VT变得等于或高于预定电平的阈值电位VTh,则一旦将二次电压V2nd设定为等于或高于与电位VTh对应的值Vh,静电附着力可能变得过大,这将影响色调剂图像T的二次转印操作。因此,对于对应于一次转印区域TP1的一次转印条件来说,至少需要防止色调剂图像T的带电电位VT变为阈值电位VTh或更高。
单K色模式
再次参考图7,当单K色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单K色模式(在图7的步骤S1中判断结果为“否”),并且在步骤S5中选择单K色模式处理。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6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部分接触状态(见图8B),从而将中间转印体22设置为不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感光体31接触,并且中间转印体22与除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a至23c的一次转印辊51与中间转印体22分离。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7中根据单K色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8中执行与单K色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相应地,图像形成单元21d形成K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装置23d将K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22上,二次转印装置25将K色调剂图像共同地转印(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定影装置27执行在记录材料上执行定影处理,并且由此已定影有图像的记录材料26被排出。
下面,将描述单K色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一次转印条件
如图8B所示,以PK表示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并且以IK表示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所示的那样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设定为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K(以“PK(FC模式)”表示)。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上述载荷施加装置105设定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K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设定为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以“IK(FC模式)”表示)。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上述电流供应装置106可变地设定将被供应至一次转印辊51的一次转印电流IK
二次转印条件
对于二次转印条件来说,可以在考虑了单K色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的情况下设定与K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VT对应的二次转印电压V2nd
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层厚度和带电特性
如图11A所示,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FC模式或单K色模式下,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将各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层。色调剂图像的实例包括Y、M、C和K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逐一叠加的“YMCK图像”、Y、M和C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逐一叠加的“YMC图像”、位于下游侧的两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相叠加的“CK图像”以及仅由K色调剂图像构成的“K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采用与上述一次转印条件不同的一次转印条件,例如如在第一比较例中那样,将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设定为彼此相等并将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设定为彼此相等。然后,获得了如图11B所示的结果。
具体地说,对于“YMCK图像”来说,通过穿过四个一次转印区域的四个基本相同的一次转印操作而形成了具有层厚h'(YMCK)的色调剂图像。
对于“YMC图像”来说,未形成K色调剂图像但实际上在一次转印区域K中执行了一个一次转印操作,从而通过穿过四个一次转印区域的四个基本相同的一次转印操作而形成了具有层厚h'(YMC)的色调剂图像。
对于“CK”图像来说,通过穿过两个一次转印区域的两个基本相同的一次转印操作而形成了具有层厚h'(CK)的色调剂图像。
对于“K”图像来说,通过穿过一个一次转印区域的一个一次转印操作而形成了具有层厚h'(K)的色调剂图像。
与之对比,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穿过四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YMCK”图像。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条件与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条件不同,也就是说,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高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并且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小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因此,获得了具有比根据第一比较例中的层厚h'(YMCK)小的层厚h(YMCK)的色调剂图像。此外,由于一次转印电流IK为小,因此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被相应地设定为小于第一比较例中的带电电位。
另外,通过穿过四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YMC图像”。由于适当地设定了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条件,因此获得了具有比根据第一比较例中的层厚h'(YMC)小的层厚h(YMC)的色调剂图像。此外,由于一次转印电流IK为小,因此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被相应地设定为小于第一比较例中的带电电位。
另外,通过穿过两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CK图像”。由于适当地设定了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条件,因此获得了具有比根据第一比较例中的层厚h'(CK)小的层厚h(CK)的色调剂图像。此外,由于一次转印电流IK为小,因此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被相应地设定为小于第一比较例中的带电电位。
另外,通过穿过一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K图像”。由于适当地设定了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条件,因此获得了具有比根据第一比较例中的层厚h'(K)小的层厚h(K)的色调剂图像。此外,由于一次转印电流IK为小,因此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被相应地设定为小于第一比较例中的带电电位。
下面对FC模式下的“K图像”的特性与单K色模式下的“K图像”的特性进行比较。在FC模式下,仅通过穿过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K图像”。另一方面,通过穿过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诸如“YMC图像”、“MC图像”和“C”图像等,已经穿过了多个一次转印区域。因此,如果位于最下游侧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K非常高,则尽管确保了各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的足够的色调剂凝集力,但已穿过多个一次转印区域的各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与中间转印体22之间的附着力(静电附着力+非静电附着力)过度增大。结果,二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性能可能降低。
另一方面,在单K色模式下,仅通过穿过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个一次转印区域而形成“K图像”,并且在该“K图像”的周围不存在带电的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因此,即使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K,一次转印区域中“K图像”与中间转印体22之间的附着力也不会变得过大,并且确保了“K图像”的足够的色调剂凝集力。
此外,在单K色模式下,由于以下原因,将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设定为低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也就是说,在FC模式下,考虑了将一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叠加在另一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上的情况,因而需要与多个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相叠加的部分的电阻对应的高的一次转印电流IK。在单K色模式下,仅处理单色(K)色调剂处理,从而色调剂图像的电阻为小。这允许一次转印电流IK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在每个一次转印区域中,执行恒电流控制,并且理想的是,色调剂的电阻不影响转印电场的形成。然而,事实上,色调剂间放电以及不同部分处的色调剂的附着力均施加影响,因而一次转印电流IK的最优值根据色调剂的电阻而变化。
二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动作
如图12A所示,当这样的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T到达二次转印区域TP2时,二次转印电压所产生的二次转印电场的作用使得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T被转印到记录材料26上。
这里,假设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T包括沿与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以预定间隔(例如,2至4mm)排列的多个线像G(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Gi和Gj)。
另外,假设中间转印体22上的线像G(Gi和Gj)到达二次转印区域TP2并且受压以与记录材料26接触。那么,线像G(Gi和Gj)之间的间隙130中的空气被压缩,并且由间隙130中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施加到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上游侧的线像Gj上。
此时,如图12A所示,静电附着力fQ和诸如范德华力fW等非静电附着力作用在线像Gj与记录材料26之间。另外,将对应于K色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K设定为高导致:线像Gj被按压为使得线像Gj的层厚变得足够小,因而线像Gj中的色调剂凝集力大于在第一比较例中的线像Gj中的色调剂凝集力。因此,据推测,根据色调剂凝集力而产生的阻力fP沿克服由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的方向作用在线像Gj上。
因此,由fQ+fW+fP构成的流体阻止力Fb沿克服由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的方向作用在线像Gj上。如果能充分地确保根据色调剂凝集力而产生的阻力fP,则流体阻止力Fb可以被设定为大于由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如图13A所示,如果能确保这种状态,则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Fa所导致的在线像Gj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T是“YMCK图像”、“YMC图像”、“CK图像”、“K图像”中的任一种图像的情况下,判定在线像Gj中几乎不会发生色调剂飞散。具体地说,与形成在上游侧的Y色调剂图像和M色调剂图像相比,穿过一次转印区域的次数少的颜色成分色调剂图像(例如,K色调剂图像或C色调剂图像)受到一次转印区域中载荷的按压次数少并且被注入一次转印电流的电荷的次数少,因此色调剂图像的色调剂凝集力以及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趋于变得不足。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适当地设定对应于颜色K的位于最下游位置的一次转印区域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上述趋势。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比,在第一比较例中,在一次转印区域中以不足的载荷按压线像Gj,从而由色调剂凝集力所产生阻力容易不足。因此,如图13B所示,即使形成了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线像G类似的线像G,在线像Gj的一部分中也可能因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Fa而发生色调剂飞散U。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适当地设定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电流IK,从而在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中,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因此,可以抑制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T的带电电位VT(见图10A)不必要地升高,并且可以抑制二次转印区域中由于二次转印电压所产生的二次转印电场不足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如果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电流IK减小,则似乎K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电位VT会变得不足。然而,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K被设定为高,因而一次转印区域中的有效电阻减小。如果鉴于此来设定二次转印条件,则尽管一次转印效率稍微降低,但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会降低。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14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
参考图14,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基本类似。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改变了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布置顺序以及退避机构104的位置,从而相应地改变了一次转印条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从上游侧起按照K、Y、M、C的顺序布置。
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退避机构104设置为与除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上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b至21d)对应,并且该退避机构104根据FC模式或单K色模式使中间转印体22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b至21d)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中间转印体22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b至21d)的感光体31分离时,退避机构104使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b至21d)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的一次转印辊51移动,从而使得这些一次转印辊51不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
具体地说,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退避机构104包括: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其使中间转印体22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b至21d)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以及联动机构120,其与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相联动地使一次转印装置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3b至23d)移动。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间转印体接触分离机构110中,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被以固定方式预先设定的固定定位辊111设置在中间转印体22的背面位于图像形成单元21a与图像形成单元21b之间的位置处,该设置位置作为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轨迹位置;被可改变地设定的可移动定位辊11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也用作张紧辊42)设置在中间转印体22的背面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该设置位置作为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控制位置,并且可移动定位辊112由可围绕摇动支点114而摇动的摇动台113支撑。联动机构120包括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本相同的部件(摇动板121、摇动支点122、推压弹簧123、旋转部件124和保持件125)。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摇动支点122设置在与图像形成单元21a和图像形成单元21b之间的中间位置对应的部分处,并且一次转印装置23(23b至23d)以固定方式设置在摇动板121上。
如图15A至图16B所示,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FC模式或单K色模式来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在图15A至图16B中,以P(具体地说,PK至PC)表示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区域TP1(具体地说,TP(K)至TP(C))中的载荷,并且以I(具体地说,IK至IC)表示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一次转印电流。
FC模式
如图16A所示的那样设定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TP(C)中的载荷PC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Y和M)的一次转印区域TP(K)至TP(M)中的载荷PK至PM中的任何一个载荷。载荷PK至PM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TP(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C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Y和M)的一次转印区域TP(K)至TP(M)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至IM中的任何一个电流。一次转印电流IK至IM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
单K色模式
如图16A所示的那样设定单K色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上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需要被设定为至少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K(以“PK(FC模式)”表示)。例如,在单K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中的载荷PC(FC模式)。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上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需要被设定为至少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以“IK(FC模式)”表示)。例如,在单K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其它一次转印区域TP(Y)至TP(C)中的载荷PY至PC中的任何一个载荷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一次转印电流IK被设定为小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C(FC模式)。
如上文所述,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选择了FC模式时,如图15A所示,采用利用退避机构104使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并且上述一次转印条件得到满足。相应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即使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包括多个线像,也可以抑制由线像之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所导致的在线像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对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当选择了单K色模式时,如图15B所示,采用利用退避机构104使图像形成单元21中的一个(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a)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并且上述一次转印条件得到满足。相应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即使颜色K的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包括多个线像,也可以抑制由线像之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所导致的在线像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对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选择了FC模式时,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TP(C)的一次转印区域TP中的载荷PC被设定为高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并且一次转印区域TP(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C被设定为小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如在图16B所示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中那样,在由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所形成的C色调剂图像或由前一阶段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1c所形成的M色调剂图像中形成多个线像的情况下,如果色调剂飞散不明显,则可以将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条件设定为与前一阶段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1c(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M)的一次转印条件相同。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基本类似。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的是,连同图像形成模式的选择一起执行图像形成速度的切换。另外,在设定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时考虑了图像形成速度。
图17是示出由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7,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图像形成模式SW101(见图4)来指定模式FC模式或单色K模式。
FC模式
当FC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FC模式(在图17的步骤S11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在步骤S12中选择FC模式处理。另外,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3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全部接触状态(见图8A),并且在步骤S14中根据FC模式设定图像形成速度v1。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5中根据FC模式和图像形成速度v1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20中执行与FC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单K色模式
当单K色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单K色模式(在图17的步骤S11中判断结果为“否”),在步骤S16中选择单K色模式处理,在步骤S17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部分接触状态(见图8B),并且在步骤S18中根据单K色模式设定图像形成速度v2(>v1)。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19中根据单K色模式和图像形成速度v2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20中执行与单K色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图像形成速度与一次转印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图18A所示,在FC模式下,在色调剂图像包括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以预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线像G(Gi和Gj)的情况下,由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Fa1根据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速度(与图像形成速度v1对应)作用在线像G之间的间隙130中。
在该状态下,如图18B所示的那样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a至21c)的一次转印区域(TP(Y)至TP(C))中的载荷PY至PC中的任何一个载荷。载荷PY至PC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d(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a至21c)的一次转印区域TP(Y)至TP(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Y至IC中的任何一个电流。一次转印电流IY至IC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
在执行与FC模式对应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即使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包括多个线像,也可以抑制由线像G之间的间隙130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Fa1所导致的在线像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对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如图18A所示,在单K色模式下,在色调剂图像包括上述多个线像G(Gi和Gj)的情况下,由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Fa2(>Fa1)根据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速度(与图像形成速度v2对应)作用在线像G之间的间隙130中。
在该状态下,如图18B所示的那样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设定为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K(以“PK(FC模式)”表示)。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K)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设定为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以“IK(FC模式)”表示)。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单K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相应地,间隙130中的空气的压缩比增大,并且由间隙130中的压缩空气所产生的流体力增大。因此,在图像形成速度为高的单K色模式下,通过提高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B使线像G的色调剂凝集力增大,从而抑制了线像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单K色模式下,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从而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合成电阻减小。然而,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被设定为低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从而相应地,可以抑制一次转印区域中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从而使二次转印区域中的转印操作不受不利影响。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速度根据图像形成模式是FC模式还是单K色模式而变化。作为选择,在FC模式和单K色模式下,图像形成速度可以根据图像质量而变化,即,根据是标准图像质量还是高分辨率图像质量而变化。
例如,假设在FC模式下可以选择标准FC模式或高分辨率FC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速度在标准FC模式下被设定为v11,并且图像形成速度在高分辨率FC模式下被设定为v12(<v11)。
此时,一次转印条件可以被这样设定:即,当图像形成速度更高时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更高,并且当图像形成速度更高时一次转印电流更小。
在FC模式下,在可以选择质量低于标准图像质量的低图像质量或者可以选择高分辨率FC模式的多个级别中的任何一个级别时,可以根据上述标准来切换图像形成速度,并且可以在考虑了图像形成速度的情况下设定一次转印条件。在单K色模式下,在执行图像形成速度间的切换时,可以根据上述标准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在设置有能够检测是否存在线像以判定图像类型的装置的情况下,如果该装置检测出待输出的图像不包括降低图像质量的线像,则即使图像形成速度为高,也选择与图像形成速度为低时的情况类似的一次转印条件。如果该装置检测出待输出的图像包括线像,则可以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根据图像形成速度的提高来改变一次转印条件。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说明图。
参考图19,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基本类似。然而,与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进行测量,并且在考虑了测量结果的情况下调节一次转印条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二次转印区域TP2中设置有测量流经二次转印区域TP2的电流的电流测量装置150。控制装置100基于由电流测量装置150获得的测量结果测量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并且利用与合成电阻有关的信息来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这里,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是由二次转印辊71、中间转印体22和也用作相对辊的张紧辊44所形成的系统中的咬合区域中的电阻之和(系统电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使电压施加装置107经由供电辊73施加用于测量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的预定的测量电压(可以比二次转印电压低足够多),使电流测量装置150测量电流,并且基于所施加的电压和所测量的电流计算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
图20是示出由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20,用户能够通过操作图19所示的图像形成模式SW101来指定模式FC模式或单色K模式。
FC模式
当FC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FC模式(在图20的步骤S21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在步骤S22中选择FC模式处理。另外,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23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全部接触状态(见图8A),并且在步骤S24中测量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25中根据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和FC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0中执行与FC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单K色模式
当单K色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单K色模式(在图20的步骤S21中判断结果为“否”),在步骤S26中选择单K色模式处理,在步骤S27中利用退避机构104选择部分接触状态(见图8B),并且在步骤S28中测量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29中根据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和单K色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图像形成单元21d的一次转印装置23d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
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0中执行与单K色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与一次转印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果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根据使用历史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则二次转印条件变化。
例如,如图21A所示,假设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为R1,则需要以电压V1作为二次转印电压V2nd以便获得预定的二次转印电流I2nd。如果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变为R2(>R1),则需要以电压V2(>V1)作为二次转印电压V2nd以便获得预定的二次转印电流I2nd
此时,如图21B所示,在将电压V1设定为二次转印电压V2nd的情况下,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转印效率η以二次转印电压V1为中心发生变化。在将电压V2设定为二次转印电压V2nd的情况下,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转印效率η以二次转印电压V2为中心发生变化。因此,当测量了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时,当要施加执行恒电流控制所需的二次转印电压V2nd时,需要通过调节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带电特性(例如,由一次转印电流I1st注入的电荷量)来保持相对于所要施加的二次转印电压V2nd的适当的转印效率η。
例如,如果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变化为从R1增大至R2,则二次转印电压V2nd相应地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一次转印电流I1st调节为大于变化前的一次转印电流,以便增大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带电量。
另一方面,如果二次转印区域TP2中的合成电阻变小,则二次转印电压V2nd相应地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一次转印电流I1st调节为小于变化前的一次转印电流,以便减小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带电量。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例。
在该具体实例中,对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进行测量,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调节一次转印条件。
例如,以下述方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
<情况1>
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25MΩ
二次转印电压:2.2kV
二次转印电流:90μA
一次转印电流:IY=IM=IC=45μA,IK=30μA
<情况2>
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20MΩ
二次转印电压:1.8kV
二次转印电流:90μA
一次转印电流:IY=IM=IC=48μA,IK=33μA
在本实例中,如在情况1和情况2中,即使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变化,通过根据该变化调节一次转印电流,抑制了对于一次转印区域中各颜色图像的带电平衡来说不必要的放电或电荷注入。因此,即使二次转印条件因环境等而变化,也可在考虑了该变化的情况下调节一次转印条件,从而在二次转印区域中不会发生由不必要的放电等导致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图22示出了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参考图22,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造基本类似。然而,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f)的数量和构造以及退避机构(未示出)的位置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有所不同,并且图像形成模式和一次转印条件相应地变化。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23A和图23B所示,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f)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从上游侧起按照作为第一专色的专色1(X1)、作为第二专色的专色2(X2)、K、Y、M和C的顺序布置。中间转印体22围绕多个张紧辊41至46而可旋转地设置。
此外,与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不同,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退避机构(未示出)设置为与除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上游侧的对应于颜色X1、X2和K的三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以外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d至21f)对应,并且该退避机构根据FC模式、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使中间转印体22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d至21f)的感光体31接触或分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退避机构在使中间转印体22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d至21f)的感光体31分离时使与图像形成单元21(21d至21f)对应的一次转印装置23的一次转印辊51与中间转印体22分离。退避机构的构造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退避机构的构造基本类似。
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退避机构在FC模式下选择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f)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在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下,退避机构选择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
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
图24是示出由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图像形成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24,用户能够通过操作与图4所示图像形成模式SW101对应的图像形成模式SW(未示出)来指定FC模式、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
FC模式
当FC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FC模式(在图24的步骤S31中判断结果为“是”),并且在步骤S33中选择FC模式处理。另外,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4中利用退避机构(未示出)选择全部接触状态(见图23A)。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5中根据FC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f)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f)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0中执行与FC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单K色模式
当单K色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单K色模式(在图24的步骤S31和步骤S32中判断结果为“否”),在步骤S37中选择单K色模式处理,并且在步骤S38中利用退避机构(未示出)选择部分接触状态(见图23)。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9中根据单K色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c)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0中执行与单K色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X1、X2和K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在单K色模式下,仅对应于颜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1c执行实际图像形成处理,而对应于专色X1和X2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和21b则随着中间转印体22空转并且不执行实际图像形成处理。
专色模式
当专色模式被指定为图像形成模式时,控制装置100判定图像形成模式为专色模式(在图24的步骤S32中判断结果为“是”),在步骤S36中选择专色模式处理,并且在步骤S38中利用退避机构(未示出)选择部分接触状态(见图23B)。
接着,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39中根据专色模式调节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设定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和一次转印电流,作为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的一次转印装置23(23a至23c)的一次转印条件。此外,控制装置100设定能够实施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电压,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5的二次转印条件。在设定了一次转印条件和二次转印条件之后,控制装置100在步骤S40中执行与专色模式对应的一系列图像形成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X1、X2和K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c)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在专色模式下,对应于颜色X1和X2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和21b执行实际图像形成处理,而对应于颜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1c则随着中间转印体22空转并且不执行实际图像形成处理。
一次转印条件的调节
如图23A、图23B、图24和图25A所示,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FC模式、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来设定一次转印条件。
在图23A、图23B、图25A和图25B中,以P(具体地说,PX1至PK)表示各个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区域TP1(具体地说,TP(X1)至TP(K))中的载荷,并且以I(具体地说,IX1至IK)表示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一次转印电流。
FC模式
如图25A所示的那样设定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TP(C)中的载荷PC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e(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X1、X2、K、Y和M)的一次转印区域TP(X1)至TP(M)中的载荷PX1至PM中的任何一个载荷。载荷PX1至PM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高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载荷。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可以将沿中间转印体22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TP(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C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a至21e(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X1、X2、K、Y和M)的一次转印区域TP(X1)至TP(M)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X1至IM中的任何一个电流。一次转印电流IX1至IM可以彼此相等,或者可以设定为使位于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小于位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一次转印电流。
单K色模式
如图25A所示的那样设定单K色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TP1中的载荷P来说,对应于颜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1c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需要被设定为至少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K(以“PK(FC模式)”表示)。例如,在单K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中的载荷PC(FC模式)。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对应于颜色K的图像形成单元21c的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K需要被设定为至少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K(以“IK(FC模式)”表示)。例如,在单K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PK被设定为高于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载荷的情况下,期望的是一次转印电流IK被设定为小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C(FC模式)。
专色模式
如图25A所示的那样设定专色模式下的一次转印条件。
也就是说,对于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来说,需要将对应于专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和21b)的一次转印区域TP(X1)和TP(X2)中的载荷PX1和PX2设定为这样:即,位于下游侧的载荷PX2高于位于上游侧的载荷PX1,并且载荷PX1和PX2至少高于FC模式下的载荷PX1(“PX1(FC模式)”)。在专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的情况下,期望的是载荷PX1和PXx被设定为高于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C(FC模式)。
对于一次转印电流I来说,需要将对应于专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a和21b的一次转印区域TP(X1)和TP(X2)中的一次转印电流IX1和IX2设定为这样:即,位于下游侧的一次转印电流IX2大于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电流IX1,并且一次转印电流IX1和IX2至少小于FC模式下的一次转印电流IX1(“IX1(FC模式)”)。例如,在专色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高于FC模式下的图像形成速度并且一次转印区域TP(K)中的载荷被设定为高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一次转印电流IX1和IX2被设定为小于位于最下游侧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电流IC(FC模式)。
如上文所述,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选择了FC模式时,如图23A所示,采用利用退避机构(未示出)使全部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f)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全部接触状态,并且上述一次转印条件得到满足。因此,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即使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包括多个线像,也可以抑制由线像之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所导致的在线像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对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当选择了单K色模式或专色模式时,如图23B所示,采用利用退避机构(未示出)使图像形成单元2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21a至21c)与中间转印体22接触的部分接触状态,并且上述一次转印条件得到满足。因此,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类似地,即使对应于颜色K或专色的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包括多个线像,也可以抑制由线像之间的间隙中的压缩空气产生的流体力所导致的在线像的一部分中色调剂飞散的发生。此外,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对一次转印色调剂图像的不必要的放电或不必要的电荷注入而导致的二次转印图像的浓度不足。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变型例
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21按照第一专色(X1)、第二专色(X2)、K、Y、M和C的顺序布置,并且根据图像形成模式设定一次转印条件。作为选择,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添加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图像形成速度间切换)或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考虑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的变化)。
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选择了FC模式时,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C)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PC被设定为高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并且一次转印电流IC被设定为小于任何其它一次转印区域中的一次转印电流。如图25B所示,在由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所形成的C色调剂图像或由前一阶段中的图像形成单元21e所形成的M色调剂图像中形成多个线像的情况下,如果色调剂飞散不明显,则可以将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21f的一次转印条件设定为与图像形成单元21e(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应于颜色M)的一次转印条件相同。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多个图像承载体,每个图像承载体承载形成于其上的色调剂图像;
中间转印体,其在面向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同时旋转,设置为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接触,并且承载形成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上的一个或更多个色调剂图像;
接触分离机构,其使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或分离;
选择部件,其利用所述接触分离机构选择第一接触状态或第二接触状态,在所述第一接触状态下,所述图像承载体全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彼此接触,在所述第二接触状态下,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或一些图像承载体与所述中间转印体彼此接触;
多个一次转印单元,每个一次转印单元包括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中的一个图像承载体对应并且与所述中间转印体的背面接触的转印部件,并且每个一次转印单元在所述转印部件与所述一个图像承载体之间的一次转印区域中形成转印电场以便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上;
二次转印单元,其包括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设置为面向中间转印体,并且所述转印构件在所述转印构件与所述中间转印体之间的二次转印区域中形成电场以便将已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体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以及
调节部件,其调节所述一次转印单元的一次转印条件,
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载荷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载荷调节单元调节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所述载荷被设定为高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并且使得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载荷被设定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所述一次转印单元中的载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除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以外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载荷调节单元调节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中的载荷,使得所述载荷被设定为等于或高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电场调节单元,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单元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所述转印电场被设定为小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并且使得在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存在位于上游侧的一次转印单元的情况下,所述转印电场被设定为小于位于上游侧的所述一次转印单元中的转印电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二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中除沿所述中间转印体的移动方向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图像承载体以外的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调节作用在该一次转印单元的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该转印电场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在所述选择部件选择了所述第一接触状态的情况下的转印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电阻测量装置,其能够测量所述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
其中,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所述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来调节作用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所述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当合成电阻变小时,该转印电场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电阻测量装置,其能够测量所述二次转印单元的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
其中,对于与用于图像形成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图像承载体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一次转印单元,所述电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电阻测量装置所测量的所述二次转印区域中的合成电阻来调节作用在与所述中间转印体接触的所述转印部件的一次转印区域上的转印电场,使得当合成电阻变小时,该转印电场变大。
CN201310286866.9A 2012-11-30 2013-07-09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8530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3168 2012-11-30
JP2012263168A JP6094179B2 (ja) 2012-11-30 2012-11-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3013A true CN103853013A (zh) 2014-06-11
CN103853013B CN103853013B (zh) 2018-01-02

Family

ID=50825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6866.9A Active CN103853013B (zh) 2012-11-30 2013-07-0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5981B2 (zh)
JP (1) JP6094179B2 (zh)
CN (1) CN103853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8092B2 (ja) * 2012-11-27 2016-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7840B2 (ja) * 2014-10-08 2018-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3833B2 (ja) * 2015-03-27 2019-04-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23940B1 (ja) 2016-09-28 2017-05-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977376B1 (en) * 2016-12-30 2018-05-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to control transfer of black and color toned images during simplex print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8150A (en) * 1995-10-16 1997-10-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56201A (ja) * 2005-12-07 2007-06-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34267A (zh) * 2006-03-08 2007-09-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070286628A1 (en) * 2006-06-08 2007-12-13 Shin Kayahara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095556A1 (en) * 2006-10-24 2008-04-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20237A (zh) * 2007-06-08 2008-12-1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309905A (ja) * 2007-06-12 2008-12-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0634A (ja) 1991-09-20 1993-04-02 Canon Inc 中間転写方式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JP2005222035A (ja) * 2004-01-09 2005-08-18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24362B2 (ja) * 2004-02-19 2008-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01900B2 (ja) * 2005-07-27 2011-06-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12728B2 (ja) * 2007-10-16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1740B2 (ja) * 2008-06-23 2013-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感光体の駆動制御方法、及び駆動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343487B2 (ja) * 2008-09-26 2013-11-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64798A (ja) 2009-01-16 2010-07-2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75975A (ja) * 2009-01-30 2010-08-1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522510B2 (ja) * 2009-09-15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その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14455B2 (ja) * 2010-04-12 2012-08-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9241B2 (ja) * 2010-06-25 2014-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493B2 (ja) * 2010-09-07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転写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63472B2 (en) * 2011-03-17 2015-06-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tensioning unit
JP5362794B2 (ja) * 2011-09-12 2013-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34796B2 (en) * 2012-02-15 2015-01-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lective utilization of AC voltage source
JP6048092B2 (ja) * 2012-11-27 2016-1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8150A (en) * 1995-10-16 1997-10-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156201A (ja) * 2005-12-07 2007-06-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34267A (zh) * 2006-03-08 2007-09-1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070286628A1 (en) * 2006-06-08 2007-12-13 Shin Kayahara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80095556A1 (en) * 2006-10-24 2008-04-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20237A (zh) * 2007-06-08 2008-12-1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309905A (ja) * 2007-06-12 2008-12-2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09639A (ja) 2014-06-12
CN103853013B (zh) 2018-01-02
JP6094179B2 (ja) 2017-03-15
US20140153945A1 (en) 2014-06-05
US9025981B2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811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1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6125248A (en)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tion machine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fusing assemblies
US7392001B2 (en) Transfer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685287B (zh) 转印装置和成像设备
US20060067745A1 (en) Transfer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9006788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unit thereof, and method of shifting transfer rollers thereof
PH1201450221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56524B (zh) 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RU25843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US780147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a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ing a charge shifting and recharging device
US652285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for supporting photosensitive belt
US10317821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7009032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8469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266321B2 (en)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voltage to developing device
CN100419588C (zh) 成像装置和转印方法
KR10166242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28099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6873817B2 (en) Electrostatic transfer type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WO201608831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195648A (ja) 転写装置
US8583018B2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383690B1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344354B2 (ja)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