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2460A - 操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2460A
CN103832460A CN201310574873.9A CN201310574873A CN103832460A CN 103832460 A CN103832460 A CN 103832460A CN 201310574873 A CN201310574873 A CN 201310574873A CN 103832460 A CN103832460 A CN 103832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esistance
inner tube
outer tube
end portion
redu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48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浦友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32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2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舵装置,该操舵装置具备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该上侧的内管和下侧的外管在吸收冲击时沿轴向相对滑动。在内管轴向上端部的周向下部区域,保持有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该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在外管轴向下端部的周向上部区域,保持有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该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内管的外周接触并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Description

操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沿操舵轴的轴向调整作为操舵部件的方向盘位置的伸缩调整式操舵装置中,构成作为操舵轴的转向轴的内轴和外轴不能相对旋转并且可以在轴向相对滑动的嵌合在一起。使两轴沿轴向相对滑动,使其可伸缩地调整。
为了顺畅地进行该伸缩调整,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51011号公报中,在转向轴上,利用在外轴的一端(开放端)的内周所插入的环状的轴套,可旋转地保持滚动体,利用轴套的弹力,将滚动体按压在内轴的外周。
此外,例如在国际公开第WO03/031250A1号(参照图4C)中,转向轴上,在内轴的端部和外轴的内周之间夹设滚动体。
在伸缩调整式的操舵装置中,可旋转地支承操舵轴的夹套,由在轴向上可相对滑动的相互嵌合的外管和内管构成。伴随着车辆的碰撞(一次碰撞),在驾驶员碰撞方向盘的二次碰撞时,通过两管在轴向的相对滑动,能够吸收冲击吸收能量。
但是,由于在二次碰撞时方向盘有被向上方推的倾向,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容易发生扭曲。在扭曲发生时,两管间的滑动阻力变大,存在在吸收冲击时两管无法顺畅地相对滑动的危险。为了降低在吸收冲击时两管的扭曲,在两管的嵌合长度设定较长的情况下,在确保必要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很难使操舵装置在轴向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确保必要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小型化的操舵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具有: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外管的内周接触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车辆二次碰撞时,即使是要将上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上推而产生使外管向内管倾倒的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由于能够尽可能的使两管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达成小型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中可以具有: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外管的内周接触的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伸缩调整时,通过操舵部件的自重等,即便是以向下按上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方式,产生了使外管向内管倾倒的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具有: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外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车辆二次碰撞时,以上推上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方式,即便是产生了使内管相对于外管倾倒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的收缩。由于能够尽可能的使两管的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达成小型化。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中可以具有: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在下侧的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与上侧的内管的外周接触的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在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与外管的内周接触的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进而,伸缩调整时,即便是由于操舵部件的自重等要将上侧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下压而产生使内管相对外管倾倒的力矩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作用,能够使两管顺畅地收缩。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中,所述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可以是滚动体。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由于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为滚动体,在吸收冲击时,能够使两管更加顺畅的收缩。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中,所述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可以是滚动体。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由于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为滚动体,伸缩调整时,能够使两管更加顺畅的收缩。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势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予以明确。对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操舵装置的转向柱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周边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1中操舵装置的转向柱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周边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4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模式图。
图6是示出图1中的操舵装置的要部的示意性剖面图,是沿着图1的VI-VI线的剖面。
图7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是示出图7的操舵装置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图7的操舵装置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3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5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9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9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表示图9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向柱的示意性剖面图,作为与外管滚动接触的滚动体,示出了使用滚珠的示例。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向柱的示意性剖面图,作为与内管滚动接触的滚动体,示出了使用滚珠的示例。
图20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主要部分示意性剖面图。
图21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主要部分示意性剖面图,表示图20的实施方式的变形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基于操舵装置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的,本发明也适用于手动式的操舵装置。
参照图1,操舵装置1具有:操舵轴3,该操舵轴与方向盘等的操舵部件2连接;中间轴5,该中间轴通过万向联轴器4连接在操舵轴3上;小齿轮轴7,该小齿轮轴通过万向联轴器6连接在中间轴5上;作为转舵轴的齿条轴8,该齿条轴具有与设置在小齿轮轴7的端部附近的小齿轮轴7a啮合的齿条8a。
通过含有小齿轮轴7以及齿条轴8的齿条和小齿轮机构,构成转舵机构A1。通过未图示的外壳,在沿着车辆左右方向的轴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可移动的支承齿条轴8。齿条轴8的各端部虽然未图示,通过相应的转向横拉杆以及相应的转向节臂连接在相应的转舵轮上。
操舵轴3具有连接在同轴上的第一操舵轴11和第二操舵轴12。第一操舵轴11具有上轴13以及下轴14,该上轴与下轴例如使用花键结合,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相对滑动地嵌合在一起。上轴13以及下轴14的任意一个构成内轴,另一个构成圆筒状的外轴。
第二操舵轴12具有:输入轴15,该输入轴15与下轴14可一体旋转的连接在一起;输出轴16,该输出轴16通过万向联轴器4可一体旋转的连接在中间轴5上;扭杆17,该扭杆17使输入轴15以及输出轴16可相对旋转的连接在一起。
操舵轴3,通过固定在车身侧部件18、19上的转向柱20,经由第一轴承21、第二轴承22、第三轴承23以及第四轴承24,被可旋转地支承。
转向柱20具有:沿轴向X1能够相对滑动地嵌合的上侧的外管25以及下侧的内管26;外壳27,该外壳27连接在内管26的轴向下端部26L上。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26UL(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的周向下部区域26UL内的周向下端部26ULL)上,保持圆筒滚子28,该圆筒滚子28构成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滚动体,该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外管25的内周25a接触,降低两管25、26之间的滑动阻力。
如图3所示,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中,周向下部区域26UL为相对下方左右分别为中心角θ1(θ1=45度)的范围以内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8配置在周向下部区域26UL中的周向下端部26ULL,取而代之,也可以以在周向下部区域26UL内配置相对外管25的内周25a的接触点的方式在左右对称的位置配置一对圆筒滚子。
如图2所示,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上,设置向轴向X1的上方延伸的一对支撑物30。圆筒滚子28通过两端支承在一对支撑物30上的支承轴31可旋转地支承。支承轴31沿着与内管26的切线平行的方向配置。
参照图1、图4以及图5,在外轴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25LU(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的周向上部区域25LU内的周向上端部25LUU)上,保持圆筒滚子29,该圆筒滚子29构成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滚动体,该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内管26的外周26a接触,降低两管25、26间的滑动阻力。
如图5所示,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中,周向上部区域25LU为相对于下方左右分别是中心角θ2(θ2=45度)的范围内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9配置在周向上部区域25LU中的周向上端部25LUU,取而代之,也可以以在周向上部区域25LU内配置相对内管26的外周26a的接触点的方式,在左右对称的位置配置一对圆筒滚子。
如图4所示,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上,设置向轴向X1下方延伸的一对支撑物32。圆筒滚子29通过两端支承在一对支撑物32上的支承轴33可旋转地支承。支承轴33沿着与内管25的切线平行的方向配置。
再次参照图1,在外壳27内收纳减速机构35,该减速机构35减速操舵辅助用的电动马达34的动力,并且向输出轴16传递。在外壳27内收纳扭矩传感器36,该扭矩传感器36基于输入轴15和输出轴16的相对旋转,检测操舵扭矩。将通过扭矩传感器得到的扭矩检测结果和通过未图示的车速传感器得到的车速检测结果输入到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37。ECU37基于两个检测结果,驱动控制(操舵辅助控制)电动马达34,使电动马达34产生操舵辅助力。
减速机构35具有:驱动齿轮38,该驱动齿轮38可与电动马达34的旋转一同旋转的连接在一起;被动齿轮39,该被动齿轮39与啮合在驱动齿轮38的输出轴16一同旋转。驱动齿轮38由例如蜗杆轴形成,被动齿轮39由例如蜗轮形成。减速机构35向输出轴16传递电动马达34产生的操舵辅助力。
第一轴承21保持在上管25的轴向上端部25U的内周,可旋转地支承上轴13。第二轴承22保持在外壳27,可旋转地支承输入轴15。第三轴承23以及第四轴承24保持在外壳7,在夹持着被动齿轮39的两侧可旋转地支承输出轴16。
转向柱20通过车辆后方Y1侧的上托架40以及车辆前方Y2侧的下托架41固定在车辆侧部件18、19上。上托架40通过后述的立柱式支架可以固定在转向柱20的上侧的外管25。上托架40使用从车辆侧部件18向下方突出的固定螺栓(双头螺栓)42、与该固定螺栓旋合的螺母43、可装卸地保持在上托架40的垫圈44,而被固定在车辆侧部件18上。
下托架41固定在转向柱20的下侧的内管26上。下托架41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固定在车辆侧部件19上。
参照图6,图6为图1沿VI-VI线的剖面图,左右各设一对固定螺栓42,各固定螺栓42插通上托架40以及垫圈44。通过向各固定螺栓42拧入螺母43,在车辆侧部件18以及螺母43之间,夹持上托架40以及垫圈44,由此,将上托架40固定在车辆侧部件18上。二次碰撞时,通过在垫圈44上设置的树脂销(未图示)的断裂,上托架40从车辆侧部件18脱离。
上托架40由例如金属板形成。上托架40具有:上板46,该上板具有左右一对的安装座45;主体部47,该主体部形成为固定在上板46上朝下侧开放的槽形。主体部47具有:固定在上板46的下面的作为上板的框架48;从框架48的两端延伸设置的一对侧板49。另一方面,在转向柱20的上侧的外管25上固定有立柱式支架50,该立柱式支架50形成朝上侧开放的槽形。该立柱式支架50具有与上托架40的一对侧板49对向设置的一对侧板51。
设置有由贯通上托架40以及立柱式支架50的侧板49、51的螺栓形成的紧固轴52。通过操作手柄54的旋转操作,使与紧固轴52旋合的螺母53旋转,由此,在作为紧固轴52的螺栓的头部和螺母53之间,紧固两侧板49、51,锁定两侧板49、51。由此,锁定伸缩调整后的操舵部件2的位置,实现伸缩锁定。
另一方面,在紧固轴52的轴向的中央位置,设置与紧固轴52一体旋转的偏心凸轮55。伴随着操作手柄54的旋转操作与紧固轴52一体旋转的偏心凸轮55,通过设置在外管25的开口56,以上推内管26的外周26a的方式,在伸缩锁定时除去两管25、26间的松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26UL,保持作为与外管25的内周25a接触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8。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25LU,保持作为与内管26的外周26a接触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9。
在车辆的二次碰撞时,操舵部件2受到朝车辆前方Y2的力F1(参照图1),即便是要将上侧的外管25的轴向上端部25U上推而发生使外管25相对内管26倾倒的力矩M1(参照图1)的情况下,通过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8以及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9的作用,能够使两管25、26顺畅的滑动。由于能够尽可能地使两管25、26的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达成小型化。
此外,通过使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至少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者)是滚动体(本实施方式中圆筒滚子28、29),在吸收冲击时,能够使两管25、26更加顺畅地滑动。
特别的,在车辆二次碰撞时,在发生使上侧的外管25相对下侧的内管26倾倒的力矩M1的情况下,作为两管25、26之间受到最强冲压的部分,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下端部26ULL以及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上端部25LUU上,分别设置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8和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9,由此,在吸收冲击时,能够使两管25、26确实地顺畅地滑动。
图7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A。图8是示出操舵装置1A的转向柱20A的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剖面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图7的操舵装置的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剖面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A,与图1的操舵装置1不同点是添加圆筒滚子57和圆筒滚子58。参照图7和图8,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26UU(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周向上部区域26UU内的周向上端部26UUU)上,保持有圆筒滚子57,该圆筒滚子构成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滚动体,该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外管25的内周25a滚动接触,降低两管25、26间的滑动阻力。
参照图7以及图9,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25LL(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周向下部区域25LL内的周向下端部25LLL)上,保持有圆筒滚子58,该圆筒滚子构成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滚动体,该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内管26的外周26a滚动接触,降低两管25、26间的滑动阻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中,对与图1~图6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标记与图1~图6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标记。此外,各圆筒滚子57、58与圆筒滚子28、29相同,可以通过支撑物和支承轴可旋转地支承。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起到与图1的实施方式相同作用效果以外,还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亦即,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26UU,保持有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7,该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外管25的内周25a接触。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25LL,保持有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8,该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与内管26的外周26a接触。因此,在伸缩调整时,即使在操舵部件2的自重G1等的作用下,将上侧的外管25的轴向上端部25U向下按压,发生使外管25相对内管26倾倒的力矩M2,也能够通过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7以及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8的作用,使两管25、26顺畅地滑动。
此外,使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个是滚动体,本实施方式中两者为圆筒滚子57、58,由此,在伸缩调整时,能够使两管25、26更加顺畅地滑动。
特别是在伸缩调整时,在发生使上侧的外管25相对下侧的内管26倾倒的力矩M2的情况下,作为两管25、26之间受到最强冲压的部分,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上端部26UUU以及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下端部25LLL上,分别配置了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7和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8,由此,在伸缩调整时能够使两管25、26确实地顺畅地滑动。
本发明不仅限于各所述实施方式。例如,代替配置在图3的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下端部26ULL的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28,如图10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下部区域26UL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的圆筒滚子28A、28B。
此外,代替配置在图5的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上端部25LUU上的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29,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上部区域25LU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圆筒滚子29A、29B。
此外,代替配置在图8的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下端部26ULL上的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28,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下部区域26UL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圆筒滚子28A、28B。
此外,代替配置在图8的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上端部26UUU上的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57,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上端部26U的周向上部区域26UU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圆筒滚子57A、57B。
此外,代替配置在图9的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上端部25LUU上的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29,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上部区域25LU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圆筒滚子29A、29B。
此外,代替配置在图9的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下端部25LLL上的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单一的圆筒滚子58,如图15所示,也可以在轴向下端部25L的周向下部区域25LL内的左右对称位置设置一对圆筒滚子58A、58B。
图12~图15的各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配置三个圆筒滚子(滚动体。滑动降低元件)。另一方面,考虑在周向上使用三个圆筒滚子(滚动体。滑动降低元件)。例如,如表示图8的变形方式的图16所示,在内管26的轴向上端部26U,可以设置两个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8A、28B以及两个作为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7A、57B。
此外,如表示图9的变形方式的图17所示,在外管25的轴向下端部25L,可以设置两个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29A、29B以及两个作为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圆筒滚子58A、58B。
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各滑动降低元件的滚动体,虽然使用圆筒滚子,但也可以代替与外管25的内周25a滚动接触的圆筒滚子,使用酒桶形滚子,代替与内管26的外周26a滚动接触的圆筒滚子,也可以使用鼓形滚子。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各滑动降低元件的滚动体,可以代替滚子使用滚珠。例如,如图18所示,作为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至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也可以使用保持在设置于内管26的保持孔59上,与外管25的内周25a滚动接触的滚珠60。
如图19所示,作为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至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也可以使用保持在设置于外管25的保持孔61上,与内管26的外周26a滚动接触的滚珠62。
作为滑动降低元件,代替滚动体,也可以使用覆盖在相应的管25、26的低摩擦被膜构成滑动轴承。作为构成低摩擦被膜的低摩擦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氟树脂。
在图1~图19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由上侧的外管25和下侧的内管26构成转向柱20的一部分,取而代之,也可以是如图20的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00和图21的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00A所示,由下侧的外管125和上侧的内管126构成转向柱120;120A的一部分。在图20,21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中,对与图1~图19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相同的结构元件,标注与图1~图19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件的附图标记相同的标记。
在图20的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00中,在转向柱120的下侧的外管125的轴向上端部125U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有与内管126的外周126a接触而降低两管125、126之间的滑动阻力的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作为滚动体的圆筒滚子128。此外,内管126的轴向下端部126L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有与外管125的内周125a接触而降低两管125、126间的滑动阻力的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作为滚动体的圆筒滚子129。
根据图20的实施方式,在车辆二次碰撞时,即便是要向上推上侧的内管126的轴向上端部126U,而发生内管126相对外管125倾倒的力矩M1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圆筒滚子128,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圆筒滚子129的作用,能够使两管125、126顺畅地滑动。由于能够尽可能地使两管125、126的嵌合长度变短,能够确保规定的冲击吸收冲程的同时实现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至少一方可以是滚子、滚珠等滚动体,也可以使用覆盖相应的管的低摩擦被膜。作为构成低摩擦被膜的低摩擦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氟树脂。
接下来,在图21的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00A中,相对于图20的实施方式的操舵装置100还添加了:在转向柱120A的下侧的外管125的轴向上端部125U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保持有与上侧的内管126的外周126a接触而降低两管125、126间的滑动阻力的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作为滚动体的圆筒滚子157这样的结构;以及,在内管126的轴向下端部126U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保持有与外管125的内周125a接触而降低两管125、126间的滑动阻力的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作为滚动体的圆筒滚子158这样的结构。
根据图21的实施方式,除了起到与图20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有效的效果,还具有如下效果。在伸缩调整时,即便是通过操舵部件2的自重等要将上侧的内管126的轴向上端部126L向下方按下而发生使内管126相对外管125倾倒的力矩M2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圆筒滚子157,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例如圆筒滚子158的作用,能够使两管125、126顺畅地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的至少一方可以是滚子、滚珠等滚动体,也可以使用覆盖对应的管的低摩擦被膜。作为构成低摩擦被膜的低摩擦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氟树脂。
除此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2012年11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255417的所有公开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均通过援引包含于本发明。

Claims (6)

1.一种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
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3.一种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侧的内管和下侧的外管,将操舵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吸收冲击时所述上侧的外管和下侧的内管在轴向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操舵轴的一端连接有操舵部件;
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外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端部的至少周向下部区域,与所述内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其保持在所述内管的轴向下端部的至少周向上部区域,与所述外管的内周接触,降低两管间的滑动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为滚动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操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以及所述第四滑动阻力降低元件中至少一方为滚动体。
CN201310574873.9A 2012-11-21 2013-11-15 操舵装置 Pending CN1038324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5417 2012-11-21
JP2012255417A JP2014101070A (ja) 2012-11-21 2012-11-21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2460A true CN103832460A (zh) 2014-06-04

Family

ID=4958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4873.9A Pending CN103832460A (zh) 2012-11-21 2013-11-15 操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5968B2 (zh)
EP (1) EP2735494A3 (zh)
JP (1) JP2014101070A (zh)
CN (1) CN1038324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787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手动可调节转向柱的去间隙组件
CN109515514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
CN111731372A (zh) * 2019-03-25 2020-10-02 Zf汽车业德国有限公司 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3136B2 (en) * 2014-02-20 2017-05-30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having anti-rotation feature
US9616914B2 (en) 2014-02-20 2017-04-11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elescope and adaptive energy absorption system
US9499190B2 (en) 2014-03-06 2016-11-22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self-de-lashing power-rake mechanism
JP6598001B2 (ja) * 2014-12-12 2019-10-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663134B2 (en) * 2014-12-12 2017-05-30 Jtekt Corporation Steering system
US9522694B2 (en) 2015-02-27 2016-12-20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adial telescope bushing for steering column
DE102015002889B3 (de) * 2015-03-09 2016-05-12 Thyssenkrupp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mit verbesserter Steifigkeit
US10351159B2 (en) * 2015-05-01 2019-07-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teering column with a radially projecting attachment
US10343706B2 (en) 2015-06-11 2019-07-0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teering column system,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US11560169B2 (en) 2015-06-11 2023-01-2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teering colum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256651B (zh) 2015-06-16 2019-06-04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可缩回转向柱组件及方法
DE102016111473A1 (de) 2015-06-25 2016-12-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ationäre lenkradbaugruppe und verfahren
EP3257725B1 (en) * 2015-10-21 2019-11-06 NSK Ltd. Telescopic steering column and steering device
JP6602155B2 (ja) 2015-10-23 2019-11-06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2017140976A (ja) * 2016-02-12 2017-08-1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10421476B2 (en) 2016-06-21 2019-09-2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elf-locking telescope actuator of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10457313B2 (en) 2016-06-28 2019-10-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ADAS wheel locking device
US10363958B2 (en) 2016-07-26 2019-07-30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mode determination and transitioning
US10189496B2 (en) 2016-08-22 2019-01-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assembly having a telescope drive lock assembly
US10464590B2 (en) 2016-10-07 2019-11-05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energy absorbing system
US10351160B2 (en) 2016-11-30 2019-07-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having a sensor assembly
US10370022B2 (en) 2017-02-13 2019-08-0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for autonomous vehicle
US10385930B2 (en) 2017-02-21 2019-08-20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Ball coupling assembly for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10526003B2 (en) 2017-09-28 2020-01-07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hroud guidance mechanism for steering column
US10464592B2 (en) 2017-10-30 2019-11-05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motion control assembly
US10974756B2 (en) 2018-07-31 2021-04-13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Clutch device latching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22201101B3 (de) * 2022-02-02 2022-07-21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300A (en) * 1996-08-16 1998-03-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JP2007045276A (ja) * 2005-08-09 2007-02-22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06278A (zh) * 2004-08-16 2007-07-25 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隔离圈固定装置的纵向插入单元
CN101258335A (zh) * 2005-09-30 2008-09-0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可伸缩轴和车辆用操舵装置
US20090256342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2010058620A (ja) * 2008-09-03 2010-03-18 Nsk Ltd 衝撃吸収式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43222A (fr) * 1967-06-12 1968-10-25 Peugeot Dispositif destiné à absorber de l'énergie et ses applications, en particulier aux colonnes de direction des véhicules automobiles
US3604285A (en) * 1970-04-06 1971-09-14 Saab Scania Ab Energy-absorb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3815438A (en) * 1973-04-27 1974-06-11 Gen Motors Corp Energy absorb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4509386A (en) * 1982-11-15 1985-04-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ash-free telescopic steering shaf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assembly
US4664534A (en) * 1986-05-27 1987-05-12 Steeltex Corporation Guide sleeve, guide post and ball bearing assembly
GB2304792A (en) * 1995-09-08 1997-03-26 Nastech Europ Ltd Snap connection system
FR2795785B1 (fr) * 1999-06-30 2002-06-28 Nacam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a billes de deux arbres coulissants
JP4273968B2 (ja) 2001-10-01 2009-06-03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車両ステアリング用伸縮軸
US6729648B2 (en) * 2002-06-07 2004-05-04 Sealy Technology Llc Non-linear energy absorbing column assembly
US6893353B2 (en) * 2002-06-18 2005-05-17 Torque-Traction Technologies, Inc. Rolling ball spline slip joint formed from two tubular members
DE20317344U1 (de) * 2003-11-11 2004-01-08 Dura Automotive Systems Reiche Gmbh & Co. Kg Teleskopierbare Lenkwelle
US7516985B2 (en) * 2004-03-11 2009-04-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ulti piece bearing for telescop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4792762B2 (ja) * 2005-02-17 2011-10-12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と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6151011A (ja) 2004-11-25 2006-06-15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伸縮軸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300A (en) * 1996-08-16 1998-03-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CN101006278A (zh) * 2004-08-16 2007-07-25 Gkn动力传动国际有限公司 具有隔离圈固定装置的纵向插入单元
JP2007045276A (ja) * 2005-08-09 2007-02-22 Nsk Ltd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258335A (zh) * 2005-09-30 2008-09-03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可伸缩轴和车辆用操舵装置
US20090256342A1 (en) * 2008-04-11 2009-10-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llapsi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2010058620A (ja) * 2008-09-03 2010-03-18 Nsk Ltd 衝撃吸収式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1787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手动可调节转向柱的去间隙组件
CN109421787B (zh) * 2017-08-22 2022-03-18 操纵技术Ip控股公司 手动可调节转向柱的去间隙组件
CN109515514A (zh) * 2018-11-27 2019-03-26 南京金龙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
CN111731372A (zh) * 2019-03-25 2020-10-02 Zf汽车业德国有限公司 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
CN111731372B (zh) * 2019-03-25 2024-04-12 Zf汽车业德国有限公司 线控转向式转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35494A3 (en) 2015-12-02
US20140137694A1 (en) 2014-05-22
JP2014101070A (ja) 2014-06-05
US8935968B2 (en) 2015-01-20
EP2735494A2 (en)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2460A (zh) 操舵装置
CN10653632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轴
CN102256858B (zh) 具有支撑部和转向柱的用于机动车辆的长度可调节的转向致动单元
US20130113173A1 (en) Double pinion steering gear
CN104125910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轴
US8931804B2 (en) Steering device
JP2015157502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60252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电动调节长度的转向柱
CN103171607A (zh) 位置调整式转向操纵装置
CN103562046A (zh) 机动车的转向柱
EP2219958B1 (en) Steering apparatus
CN106965847A (zh) 转向装置
US8991864B2 (en) Steering device
CN105313946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机构
EP2052946A3 (en) Steering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CN109153400A (zh) 用于操纵车辆转向运动的方向盘
US20160114827A1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3569196A (zh) 车辆的转向系统中使用的工作装置
US6467365B1 (en) Rack-and-pinion assembly
JP2010241258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034490B2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201080202Y (zh) 可调转向器
CN220199399U (zh) 线控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6279771B (zh) 自助力转向的方向机
JP2013099987A (ja) ラックピニオン式操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