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319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8319B
CN103828319B CN201280046498.4A CN201280046498A CN103828319B CN 103828319 B CN103828319 B CN 103828319B CN 201280046498 A CN201280046498 A CN 201280046498A CN 103828319 B CN103828319 B CN 103828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ack
nack
uci
seg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64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8319A (zh
Inventor
徐东延
梁锡喆
安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6174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223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28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8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92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e.g. acknowledgement by energy bur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和装置。在其中不同类型的UCI通过相同的PUCCH格式发送的情形中,如果UCI的信息比特的数目属于特定的范围,则通过执行排列/交织使得具有高重要性的UCI被信道编码而对每一个UCI的比特流进行信道编码,从而具有高的解码性能。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有限的无线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已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提出了有效的发送与接收方案以及利用该方案的各种方法。考虑将具有低复杂性、能够减少符号间干扰(ISI)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在OFDM中,串行输入的数据符号被转换成N个并行的数据符号,并且然后通过在单独的N个载波中的每一个上被携带来发送。副载波维持频率维度内的正交性。每个正交信道均经历互相独立的频率选择衰减。结果,在接收端中降低了复杂性并且提高了发送符号的间隔,由此使ISI最小化。
在使用OFDM作为调制方案的系统中,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一种其中通过向每个用户独立地提供可用副载波的一部分而实现多址的多址方案。在OFDMA中,为相应用户提供频率资源(即,副载波),并且由于相应频率资源是独立地提供给多用户的,因此它们通常彼此不重叠。因此,以互斥方式将频率资源分配给相应用户。在OFDMA系统中,可通过使用频率选择调度来获得针对多用户的频率分集,并且根据针对副载波的排列规则可以不同地分配副载波。此外,使用多天线的空间复用方案可用于提高空间域的效率。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使用多发送天线和多接收天线来提高数据发送/接收效率。在MIMO系统中实现分集的示例性方法包括空频块码(SFBC)、空时块码(STBC)、循环延迟分集(CDD)、频率切换发射分集(FSTD)、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STD)、预编码矢量切换(PVS)、空间复用(SM)等。取决于接收天线的数量和发送天线的数量的MIMO信道矩阵可被分解为多个独立信道。每个独立信道称作层或流。层的数量称作秩。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可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UCI可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调度请求(SR)、针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PUCCH根据格式携带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
载波聚合系统近来已受到关注。当无线通信系统意图支持宽带时,载波聚合系统指的是这样一种系统,该系统通过聚合具有比目标宽带更小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载波来配置宽带。
需要一种在载波聚合系统中有效地和可靠地发送各种类型的UCI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按照第一UCI和第二UCI的顺序链接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所述第二UCI是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所述链接的比特流按照指示所述第二UCI的比特被添加在指示所述第一UCI的比特的末尾的方式而被获得;如果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的数目具有特定的范围,则按照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顺序排列所述链接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包括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其比特索引是偶数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包括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其比特索引是奇数的比特;对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以及发送经信道编码的UCI。
在本发明的前述方面中,所述特定的范围可以大于11并且小于或等于22。
另外,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每一个可以通过Reed-Muller(RM)码来信道编码。
另外,如果所述第一UCI包括ACK/NACK和调度请求(SR),所述链接的比特流通过将指示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添加到按照指示所述ACK/NACK的比特和指示所述SR的比特的顺序链接的比特流的末尾而被获得。
另外,指示所述SR的所述比特是可以一个比特。
另外,所述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可以被配置为在相同的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并且所述配置可以通过较高层信号来接收。
另外,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交织所述经信道编码的UCI,其中所述交织是交替地链接从信道编码的第一分段的比特和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获得的2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单元用于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射频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生成按照第一UCI和第二UCI的顺序链接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所述第二UCI是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所述链接的比特流按照指示所述第二UCI的比特被添加在指示所述第一UCI的比特的末尾的方式而被获得;如果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的数目具有特定的范围,则按照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顺序排列所述链接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包括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其比特索引是偶数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包括所述链接的比特流的其比特索引是奇数的比特;对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以及发送经信道编码的UCI。
有益效果
当需要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不同类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可以有效地复用和发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中的无线帧的结构。
图2示出针对一个下行链路(DL)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图3示出DL子帧的结构。
图4示出上行链路(UL)子帧的结构。
图5示出对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进行比较的示例。
图6示出在普通循环前缀(CP)情形中针对一个时隙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
图7示出在普通CP情形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
图8示出在普通CP情形中确认/非确认(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和 PUCCH格式2a/2b。
图9示出在扩展CP情形中在ACK/NACK和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之间的联合编码的示例。
图10示出对ACK/NACK和调度请求(SR)进行复用的方法。
图11示出在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的星座映射。
图12示出将信道编码比特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图13示出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的示例。
图14示出双Reed-Muller(RM)编码过程的示例。
图15示出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比特流进行分段的方法的示例。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双RM的信道编码方法。
图17详细地示出图16的交织器。
图18是参考图16和图17描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示出当通过复用发送ACK/NACK和CSI时的资源布置的示例。
图20是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的示例。
图21示出当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的格式通过复用发送ACK/NACK和CSI时的资源选择方法的示例。
图22示出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中的UI配置的示例。
图23是ACK/NACK和CSI的单独编码的示例。
图24是UCI的编码方案的示例。
图25示出包括UCI内容指示符的示例。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在诸如码分多址(C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下面的技术。CDMA系统可使用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技术实现。TDMA系统可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或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率(EDGE)的无线技术实现。OFDMA系统可使用诸如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或演进的UTRA(E-UTRA)的无线技术实现。IEEE802.16m是IEEE802.16e的演进,并且它提供与基于IEEE802.16e的系统的向后兼容性。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E-UTRA)的演进的UTMS(E-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A(高级)是3GPP LTE的演进。尽管为了清楚,下面的描述集中在LTE/LTE-A,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制于此。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每一个BS提供到具体的地理区域的通信服务。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用另外的术语称呼,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无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等。BS通常是与UE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用另外的术语称呼,诸如演进的Node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
UE通常属于一个小区。UE所属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提供到服务小区的通信服务的BS称为服务BS。服务BS可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
该技术可应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通常,下行链路指代从BS到UE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指代从UE到BS的通信。
基于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三层,UE与BS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被划分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以及第三层(L3)。
物理层(即第一层),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即更高层)。MAC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数据通过传输信道被传送。此外,在不同的物理层之间(即在发送侧的物理层与接收侧的物理层之间),数据通过物理信道传送。
无线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由MAC层、RLC层和PDCP组成。MAC层是管理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的层。MAC层选择恰当的传输信道以发送从RLC层传递的数据,并且将必要控制信息添加到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头。
RLC层位于MAC层上方并且支持可靠的数据发送。另外,RLC层对从上层传递的RLC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分段和连接,以针对无线部分配置具有适当大小的数据。接收器的RLC层支持数据重组功能以从接收到的RLC PDU中恢复原始RLCSDU。
PDCP层仅在分组交换区域中使用,并且可以通过对IP分组的头进行压缩而执 行发送,以提高无线信道中分组数据的发送效率。
RRC层(即第三层),除了控制下层之外,还在UE与网络之间交换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根据UE的通信状态,定义了各种RRC状态(例如,空闲模式、RRC连接模式等),并且RRC状态之间的过渡也是可选的。在RRC层中,定义了与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种过程,诸如系统信息广播、RRC接入管理过程、多分量载波设置过程、无线承载控制过程、安全过程、测量过程、移动性管理过程(切换)等。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或者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中的任何一个。MIMO系统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MISO系统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SO系统使用一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MO系统使用一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下文中,发送天线表示用于发送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或逻辑天线。接收天线表示用于接收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或逻辑天线。
图1示出3GPP LTE中的无线帧结构。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36.211V8.2.0(2008-03)的第五部分“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可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参考图1,无线帧由10个子帧组成。包括在无线帧中的时隙以时隙号#0至#19来编号。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数据发送的调度单元。例如,一个无线帧可具有10毫秒(ms)的长度,一个子帧可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具有0.5ms的长度。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副载波。由于3GPP LTE在下行链路(DL)发送中使用OFDMA,因此OFDM符号用于呈现一个符号周期,并且可以用其它术语称呼。例如,当使用SC-FDMA作为上行链路(UL)多址方案时,OFDM符号也可以被称为SC-FDMA符号。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位,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副载波。以上无线帧仅出于示例性目的示出。因而,包括在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数量或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量或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进行各种改变。
在3GPP LTE中,定义以使得在普通循环前缀(CP)中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在扩展CP中一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
无线通信系统可简要划分为基于频分双工(FDD)方案的系统和基于时分双工(TDD)方案的系统。在FDD方案中,在占用不同频带的同时实现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在TDD方案中,在占用同一频带的同时在不同时间实现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基于TDD方案的信道响应在实践中是相互的。这指的是在给定频域中,下行链路信道响应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几乎相同。因此,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中有利地获得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在TDD方案中,完整的频带被时间划分为UL发送和DL发送,并且因而BS执行的DL发送和UE执行的UL发送可同时实现。在UL发送和DL发送在子帧的基础上被划分的TDD系统中,UL发送和DL发送在不同子帧中执行。
图2示出针对一个DL时隙的资源网格的示例。
DL时隙包括时域内多个OFDM符号和频域内NRB个资源块(RB)。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量NRB取决于设置在小区中的下行链路发送带宽。例如,在LTE系统中,资源块的数量NRB可以是6到110中的任何一个。在频域内,一个RB包括多个副载波。UL时隙的结构可以与DL时隙的结构相同。
资源网格上的各个单元称为资源元素(element)(下文中称为‘RE’)。资源网格上的RE可通过时隙内的索引对(k,l)来识别。这里,k(其中k=0,...,NRB×12-1)是频域内的副载波索引,并且l(其中l=0,...,6)是时域内的OFDM符号索引。
尽管这里描述了一个资源块包括时域中的7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12个副载波,导致7×12个RE,但是这仅用于示例性的目的。因此,资源块内的OFDM符号的数量和副载波的数量不限于此。OFDM符号的数量和副载波的数量可根据循环前缀(CP)、频率间隔等以各种方式改变。例如,在普通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目为7,而在扩展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目为6。在一个OFDM符号中的副载波的数目可从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中选择。
图3示出DL子帧的结构。
DL子帧在时域中包括两个时隙。在普通CP的情况中,每一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位于子帧内第一时隙的前部中的多达三个OFDM符号(即,在1.4MHz带宽的情况下,多达4个OFDM符号)与分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对应。其余OFDM符号与分配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域对应。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携带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称为下行链路(DL)授权)和发送格式、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 信息(称为上行链路(UL)授权)、与PCH有关的寻呼信息、与DL-SCH有关的系统信息、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诸如通过PDSCH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针对包括在任何UE组内的单独的UE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互联网语音(VoIP)的激活等。多个PDCCH可在控制区域内发送,并且UE可监视该多个PDCCH。PDCCH在一个或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用于基于无线信道的状态为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位,CCE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对应。根据CCE的数量和CCE提供的编码速率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的位数。
BS根据将要被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接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所有者或使用,利用唯一标识符(称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对CRC进行掩码。如果PDCCH用于特定UE,则可以将UE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掩码至CRC。另选地,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可以将循环指示符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P-RNTI))掩码至CRC。如果PDCCH用于系统信息块(SIB),则可以将系统信息标识符和系统信息RNTI(SI-RNTI)掩码至CRC。为了指示作为对发送UE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可将随机接入-RNTI(RA-RNTI)掩码至CRC。
图4示出UL子帧的结构。
UL子帧在频域内可被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用于携带UL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用于携带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
当由高层指示时,UE可支持PUSCH与PUCCH的同时发送。
在RB对内分配用于一个UE的PUCCH。属于RB对的RB在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每一个中占据不同的副载波。由属于被分配给PUCCH的RB对的RB所占据的频率在时隙边界处改变。这被称为被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处跳频。由于UE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不同的副载波发送UL控制信息,因此可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PUSCH可以是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信道。在PUSCH上发送的UL数据可以是传输块,该传输块是在TTI期间用于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传输块可以包括用户信息。另外,UL数据可以是复用数据。该复用数据 可以通过对控制信息和用于UL-SCH的传输块进行复用达到。被复用到数据的控制信息的示例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HARQ ACK/NACK、秩指示符(RI)等。可选地,UL数据可仅由控制信息组成。
同时,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载波聚合系统。这里,载波聚合是通过聚合比宽带具有更小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载波而构成宽带。在无线通信系统意图支持宽带时,载波聚合系统可以通过聚合具有比目标宽带带宽小的一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来配置宽带。
图5示出对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进行比较的示例。
参考图5,在单载波系统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针对UE仅支持一个载波。该载波可具有各种带宽,但是仅向UE指派一个载波。同时,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可向UE指派多个分量载波(CC)。例如,可指派三个20MHz的CC,以向UE指派60MHz的带宽。CC包括DL CC和UL CC。
载波聚合系统可划分为其中载波彼此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其中载波彼此分开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在下文中,当简称为载波聚合系统时,应当解释为包括连续CC和连续CC的两种情况。
作为在聚合一个或更多个CC时的目标的CC,可直接使用在传统系统中使用的带宽,以便于提供与传统系统的向后兼容性。例如,3GPP LTE系统可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而3GPP LTE-A系统可通过仅使用3GPP LTE系统的每一个载波作为CC来配置20MHz或更高的带宽。另选地,可通过定义新带宽来配置宽带,而不必直接使用传统系统的带宽。
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带划分为多个载波频率。这里,载波频率指的是小区的中心频率。在下文中,小区可指的是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另选地,小区也可指的是下行链路频率资源与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组合。通常,如果不考虑载波聚合(CA),则下行链路频率资源与上行链路频率可总是在一个小区中成对存在。
为了通过特定小区发送并接收分组数据,UE首先必须完成对特定小区的配置。这里,配置指的是完整地接收用于小区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所需的系统信息的状态。例如,该配置可包括需要数据发送和接收所需的公共物理层参数、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参数或无线资源控制(RRC)层中特定操作所需的参数的总体过程。当仅接收到指示分组数据可被发送的信息时,完成了配置的小区处于能够立即发送和接收分组的状态中。
处于完成其配置的状态中的小区可以以激活或去激活状态存在。这里,激活指的是数据发送或接收执行或处于准备状态中。UE可监视或接收被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即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于确认分配给UE的资源(例如,频率、时间等)。
去激活指的是可以进行业务数据的发送或接收并且可以进行最小信息的测量或发送/接收。UE可接收对于从去激活小区中接收分组所需要的系统信息(SI)。另一方面,为了确认分配给UE的资源(例如,频率、时间等),UE不监视或接收去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即PDCCH)和数据信道(即PDSCH)。
小区可被分类为主要小区、次要小区、服务小区。
主要小区指的是以主要频率操作的小区,而且也指的是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指示为主要小区的小区。
次要小区指的是如下的小区,即,该小区以次要频率操作,并且一旦建立RRC连接就被配置,并且被用来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
在没有配置CA或者不能提供CA的UE的情况下,服务小区配置有主要小区。如果配置了CA,则术语‘服务小区’用于指示由主要小区和全部次要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组成的集合。
即,主要小区指的是一个服务小区,该服务小区在RRC建立或重建状态中提供安全输入和NAS移动性信息。根据UE能力,可配置为使得至少一个小区与主要小区一起构成服务小区,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小区被称为次要小区。
因此,仅针对一个UE配置的一组服务小区可仅由一个主要小区组成,或者可由一个主要小区和至少一个次要小区组成。
主要载波分量(PCC)表示与主要小区对应的CC。PCC是多个CC当中与BS建立初始连接(或RRC连接)的CC。PCC充当针对与多个CC有关的信令的连接(或RRC连接),并且是管理UE上下文的CC,该UE上下文是与UE有关的连接信息。另外,PCC与UE建立连接,因而在RRC链接模式中总是存在于激活状态中。
次要载波分量(SCC)表示与次要小区对应的CC。即,SCC是除了PCC之外分配给UE的CC。SCC是除了PCC之外由UE使用的扩展载波以用于额外的资源分配等,并且可被划分为激活状态和去激活状态。
与主要小区对应的下行链路CC称为下行链路主要载波分量(DL PCC),并且与主要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CC称为上行链路主要载波分量(UL PCC)。另外,在下行链路中,与次要小区对应的CC称为下行链路次要CC(DL SCC)。在上行链路中,与次要小区对应的CC称为上行链路次要CC(UL SCC)。
主要小区和次要小区都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主要小区用于PUCCH发送。
其次,主要小区总是被激活,而次要小区是根据特定条件被激活/去激活的小区。
第三,当主要小区经历无线链接失败(RLF)时,RRC重建被触发,而当次要小区经历RLF时,不触发RRC重建。
第四,主要小区可通过伴随有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的切换过程或安全密钥修改而改变。
第五,通过主要小区接收到非接入层(NAS)信息。
第六,主要小区总是由一对DL PCC和UL PCC组成。
第七,针对各个UE,可配置不同的CC作为主要小区。
第八,可由RRC层执行主要小区的重新配置、添加和去除。当添加新的次要小区时,RRC信令可用于专用的次要小区的系统信息的发送。
DL CC可构成一个服务小区。此外,DL CC可连接到UL CC以构成一个服务小区。然而,仅利用一个UL CC不构成服务小区。
CC的激活/去激活与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概念等同。例如,如果假设服务小区1由DL CC1组成,则服务小区1的激活指的是DL CC1的激活。如果假设服务小区2通过连接DL CC2和UL CC2来配置,则服务小区2的激活指的是DL CC2和UL CC2的激活。在这种情况下,每个CC可与小区对应。
在下行链路与上行连接之间聚合的CC的数量可进行不同地确定。在DL CC的数量等于UL CC的数量的情况下是对称聚合。在DL CC的数量与UL CC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是不对称聚合。另外,CC可具有不同的大小(即,带宽)。例如,如果使用5个CC来配置70MHz频带,则可配置为诸如5MHz CC(载波#0)+20MHz CC(载波#1)+20MHz CC(载波#2)+20MHz CC(载波#3)+5MHz CC(载波#4)。
如上所述,与单载波不同的是,载波聚合系统可支持多载波分量(CC)。即,一个UE可通过多个DL CC接收多个PDSCH。另外,UE可通过一个UL CC(例如,UL PCC)发送用于多个PDSCH的ACK/NACK。即,由于在传统的单载波系统中在一个子帧 中只有一个PDSCH被接收,因此,只够发送仅至多两条HARQ ACK/NACK(下文中,出于方便说明的目的简称为ACK/NACK)信息。然而,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由于可通过一个UL CC发送用于多个PDSCH的ACK/NACK,因此需要ACK/NACK发送方法。
现在,将描述传统的PUCCH格式。
根据格式,PUCCH携带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PUCCH格式1携带调度请求(SR)。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通断键控(OOK)方案。PUCCH格式1a携带针对一个码字通过使用位相移键控(BPSK)调制的肯定确认/否定确认(ACK/NACK)。PUCCH格式1b携带针对两个码字通过使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ACK/NACK。PUCCH格式2携带通过使用QPSK调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PUCCH格式2a和2b携带CQI和ACK/NACK。
表1示出了根据PUCCH格式的调制方案和子帧内的比特数。
[表1]
PUCCH格式 调制方案 每子帧的比特数,Mbit
1 N/A N/A
1a BPS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BPSK 22
图6示出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如上所述,在CQI发送时,使用PUCCH格式2/2a/2b。
参考图6,在普通CP的情况下,SC-FDMA符号1和5用于作为UL参考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 RS)。在扩展CP的情况下,SC-FDMA符号3用于DM RS。
例如以1/2的编码速率对10个CQI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由此生成20个编码比特。Reed-Muller码可在信道编码时使用。在进行调度之后,执行QPSK星座映射以生成QPSK调制符号(例如,时隙0中的d0到d4)。在通过使用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的循环移位对各个QPSK调制符号进行调制之后,使各个QPSK调制符号经历IFFT,然后在子帧内在10个SC-FDMA符号的每一中发送所得到的符号。12个相等间隔的循环移位允许在同一PUCCH RB上对12个不同的UE进行正交复用。应用到SC-FDMA1和5的DM RS序列可以是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
图7示出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在第三到第五 SC-FDMA符号中发送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图7中,w0、w1、w2和w3可在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调制之后在时域内进行调制,或者可以在执行IFFT调制之前在频域内进行调制。
在LTE中,同一子帧内ACK/NACK和CQI的同时发送可被启用或禁用。在禁用ACK/NACK和CQI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UE可能需要在配置了CQI反馈的子帧的PUCCH上发送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丢弃CQI,并且只有ACK/NACK使用PUCCH格式1a/1b来发送。
同一子帧内ACK/NACK和CQI的同时发送可通过UE-特定高层信令实现。当启用同时发送时,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需要被复用到子帧内同一PUCCH RB中,在该子帧中,BS调度程序准许CQI和ACK/NACK的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预留具有低立方度量(CM)的单载波特性。普通CP情况与扩展CP情况之间在预留单载波特性的同时对CQI和ACK/NACK进行复用的方法不同。
第一,当在普通CP中通过使用PUCCH格式2a/2b一起发送1比特或2比特ACK/NACK和CQI时,ACK/NACK位没有被加扰并且经受BPSK(在1比特的情况下)/QPSK(在2比特的情况下)调制,以生成单个HARQ ACK/NACK调制符号dHARQ。ACK被编码为二进制‘1’,而NACK被编码为二进制‘0’。使用单个HARQACK/NACK调制符号dHARQ在各个时隙内调制第二RS符号。即,通过使用RS向ACK/NACK发出信号。
图8示出在普通CP中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和PUCCH格式2a/2b。
参考图8,NACK(或者在发送两个DL码字的情况下的NACK、NACK)被映射到+1。不连续发送(DTX)指的是UE在PUCCH中未检测到DL许可并且ACK和NACK二者都没有必要发送的情况,其导致默认NACK被设置。DTX被解释为由BS进行的NACK,并且触发DL重发。
接着,在每一时隙使用一个RS符号的扩展CP中利用CQI对1比特或2比特ACK/NACK进行联合编码。
图9示出在扩展CP中在ACK/NACK与CQI之间联合编码的示例。
参考图9,RM码支持的信息位的最大比特数可以是13。在这种情况下,CQI信息位Kcqi可以是11比特,而ACK/NACK信息位KACK/NACK可以是2比特。CQI信息位和ACK/NACK信息位被链接以生成比特流并且之后可以经历通过RM码的信道编 码。在该情形中,表达的是,使得CQI信息位和ACK/NACK信息位被联合编码。即,CQI信息位和ACK/NACK信息位通过RM码被联合编码为20比特编码比特。在该处理中生成的20比特的码字通过具有图6中描述的信道结构(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与图6中不同的是,每一时隙使用一个RS符号)的PUCCH格式2被发送。
在LTE中,ACK/NACK和SR可以被复用并且因此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1a/1b被同时发送。
图10示出对ACK/NACK和SR进行复用的方法。
参考图10,当在同一子帧总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UE通过使用分配的SR资源发送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SR指的是肯定SP。另外,UE可通过使用分配的ACK/NACK资源发送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SR指的是负SP。即,根据哪个资源用于在子帧(在该子帧中,ACK/NACK和SR同时发送)内发送ACK/NACK,BS不但可识别ACK/NACK,而且还可以识别SR是正SR还是负SR。
图11示出在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的星座映射。
参考图11,DTX/NACK和正SR映射到星座图的+1,而ACK映射到-1。
同时,在LTE TDD系统中,UE可向BS反馈针对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这是因为UE可在多个子帧中接收多个PDSCH,并且可在一个子帧中发送针对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所述,存在两种类型的ACK/NACK发送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ACK/NACK捆绑。ACK/NACK捆绑是通过使用逻辑AND操作将用于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位组合的处理。例如,如果UE成功对所有多个数据单元解码,则UE仅发送一个ACK位。否则,如果未对多个数据单元中的任何一个解码(或检测),则UE发送NACK或者可以不发送作为ACK/NACK的信号。
第二种方法是ACK/NACK复用。利用ACK/NACK复用,通过将在实际ACK/NACK发送中使用的PUCCH资源与QPSK调制符号中的一个符号进行组合,可识别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的内容和含义。
例如,假设可发送多达两个数据单元,并且一个PUCCH资源可携带两比特。还假设针对每个数据单元的HARQ操作可通过一个ACK/NACK位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下面的表2,可在发送数据单元的发送节点(例如BS)处识别ACK/NACK。
[表2]
HARQ-ACK(0)HARQ-ACK(1) n(1) PUCCH b(0),b(1)
ACK,ACK n(1) PUCCH,1 1,1
ACK,NACK/DTX n(1) PUCCH,0 0,1
NACK/DTX,ACK n(1) PUCCH,1 0,0
NACK/DTX,NACK n(1) PUCCH,1 1,0
NACK,DTX n(1) PUCCH,0 1,0
DTX,DTX N/A N/A
在表2中,HARQ-ACK(i)指示用于数据单元i的ACK/NACK结果。在以上示例中,可存在两个数据单元,即数据单元0和数据单元1。在表2中,DTX指的是没有用于HARQ-ACK(i)的数据单元发送,另选地,指的是接收端(例如,a UE)未能检测到用于HARQ-ACK(i)的数据单元。n(1) PUCCH,X指示在实际ACK/NACK发送中使用的PUCCH资源。存在多达2个PUCCH资源,即n(1) PUCCH,0和n(1) PUCCH,1。b(0)和b(1)表示通过所选择的PUCCH资源传递的2个比特。使用PUCCH资源发送的调制符号由b(0)和b(1)确定。
对于一个示例,如果接收端成功地接收两个数据单元并且对接收到的数据单元解码,则接收端必须通过使用PUCCH资源n(1) PUCCH,1以(1,1)的形式发送两个比特b(0)和b(1)。对于另一示例,假设接收端接收两个数据单元,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该接收端未能对第一数据单元解码而成功地对第二数据单元解码。然后,接收端必须使用n(1) PUCCH,1发送(0,0)。
这样,根据ACK/NACK的内容(或含义)链接到PUCCH资源和使用该PUCCH资源发送的实际比特的内容的组合的方法,通过使用单个PUCCH资源来启用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发送。
在ACK/NACK复用方法中,如果针对所有数据单元存在至少一个ACK,则NACK和DTX基本上耦接为NACK/DTX。这是因为基于对NACK和DTX的去耦接,PUCCH资源和QPSK符号的组合不足以覆盖全部ACK/NACK组合的缘故。
在前述的ACK/NACK捆绑或信道选择中,由UE发送ACK/NACK的PDSCH的总数是重要的。如果UE未能接收到多个PDCCH中的一些以用于调度多个PDSCH,则发送了ACK/NACK的PDSCH的总数发生错误,并且因此ACK/NACK可能被错误地发送。为了修正这个错误,TDD系统通过包括下行链路指派索引(DAI)来发送 PDCCH。DAI通过对用于调度PDSCH的PDCCH的数目进行计数而报告计数值。
下面,将描述针对PUCCH格式2编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
下面的表3示出了在PUCCH格式2的信道编码中使用的(20,A)RM编码的示例。这里,A可表示与CQI信息位和ACK/NACK信息位相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数(即,Kcqi+KACK/NACK)。如果比特流由a0,a1,a2,...,aA-1表示,则使用(20,A)RM码,比特流可用作信道编码块的输入。
[表3]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Mi,11 Mi,12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可由下面的等式1生成通过RM码的信道编码比特b0,b1,b2,...,bB-1
[等式1]
在等式1中,i=0,1,2,...,B-1,其中B=20。
信道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
图12示出将信道编码比特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参考图12,在信道编码的20比特当中,开始的10比特和最后的10比特被映射 到不同的码时间频率资源。具体地,开始的10比特和最后的10比特通过在频域中明显地分离以用于频率分集而被发送。
现在,将描述在LTE-A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编码方法的示例。
如上所述,在LTE中,如果UCI利用PUCCH格式2而被发送,则多达13比特的CSI通过使用表3的(20,A)RM码而经历RM编码。否则,如果UCI通过PUSCH而被发送,则多达11比特的CQI通过使用下表4的(32,A)RM码而经历RM编码,并且截断或循环重复被执行以符合通过PUSCH执行发送的码率。
[表4]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同时,在LTE-A中,PUCCH格式3被引入以发送多达21比特(即,作为信息比特的在信道编码之前的比特数)的UCI(ACK/NACK和SR)。
PUCCH格式3被用来执行基于块扩展的发送。即,通过调制多比特ACK/NACK而获得的调制符号序列以在时域中通过使用块扩展编码被扩展的方式而被发送。
图13示出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的示例。
参考图13,通过应用块扩展码在时间域中对调制符号序列{d1,d2,...}进行扩展。块扩展码可以是叠加正交码(OCC)。这里,调制符号序列可以是按照如下方式获得的调制符号的序列:对多比特ACK/NACK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通过使用RM码、TBCC、打孔RM码等)以生成ACK/NACK编码比特,并且调制ACK/NACK编码比特(例如,QPSK)。在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逆向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映射到时隙的数据符号之后,调制符号的序列被发送。尽管在图13的示例了在一个时隙中存在2个RS符号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存在3个RS符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长度为4的块扩展码。
在普通CP中,如此的PUCCH格式3可以发送48比特的信道编码比特。如果UCI比特(即,信息比特)小于或等于11比特,则使用表4的(32,A)RM编码,并且使用循环以符合PUCCH格式3的编码比特的数目。如在表4中所示,因为(32,A)RM码仅具有11个基本序列,所以如果UCI比特大于11比特,则利用两个(32,A)RM码的双RM编码被使用。
图14示出双RM编码过程的示例。
参考图14,如果UCI比特流(即,信息比特)超出11比特,则分段被用来生成分段的比特流(称为分段)。在该情形中,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都小于或等于11比特。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通过(32,A)RM编码被交织或链接。之后,在截断之后发送截断或循环重复,或者执行循环重复以符合PUCCH格式3的编码比特的数目。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
在LTE中,如果在特定的子帧中周期性的CQI发送和ACK/NACK发送彼此冲突,则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周期性的CQI和ACK/NACK的同时发送是可能的。如果该特定的子帧是没有PUSCH发送的子帧,则ACK/NACK通过以如下的方式复用而被发送:对其中发送CQI的PUCCH格式2的第二参考信号符号执行相位调制。
然而,如果PUSCH发送没有在该特定的子帧中执行并且如果要求周期性的CQI和多个ACK/NACK(例如,用于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的发送,则如此 的传统方法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当使用传统方法时难以确保可靠性,因为ACK/NACK信息量是巨大的。因此,在没有PUSCH发送的子帧中,需要用于通过PUCCH复用和发送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的新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针对如下的情形的复用方法,即,在该情形中,通过复用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同时发送被配置给相同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以及提出了基于UCI配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选择方法。
在下文中,CSI可以限制于除非周期CSI之外的周期CSI。尽管为了说明的方便,在下文中例示了将RM编码用作信道编码,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此。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针对如下配置的情形的CQI发送,即,在该配置的情形中,多个CSI被同时地发送。另外,尽管当使用多RM编码时例示了使用2个RM编码块的双RM编码,但是这不是用于限制为使用两个或更多个RM编码块。尽管PUCCH格式3被例示为其中信道编码控制信息被发送的UL信道,但是本发明不限制于此。因此,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中PUCCH格式3被修改的情形。例如,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中扩展因子从PUCCH格式3减小的修改的PUCCH格式3。另外,可选地,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中UCI通过PUSCH发送的情形。
I.当执行UCI信道编码-UCI联合编码时基于每一个UCI类型的优先级的分布式布置
RM编码的特征在于,当利用具有低基本序列索引(BSI)的基本序列执行编码时,解码性能良好。在表4中,具有最低的BSI的基本序列是Mi,0,具有最高的BSI的基本序列是Mi,10。因此,如果根据UCI类型其重要性是不同的,则具有高重要性的UCI被优选地布置为使得通过使用具有低BSI的基本序列执行编码。即,优选地,通过按照具有高重要性的UCI的顺序连续地链接RM编码顺序的比特流,执行复用。
例如,当在UCI当中,重要性按照ACK/NACK、SR和CSI的顺序是从高到低的,则RM编码的输入比特按照以ACK/NACK、SR和CSI的顺序链接的方式排列。如果不需要SR发送,则按照ACK/NACK和CSI的顺序排列。在该情形中,构成CSI的RI、PTI、CQI等也可以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在该情形中,CSI也可以按照其重要性的顺序构成RM编码的输入比特。
关于每一个UCI类型的重要性可以对应于CSI、ACK/NACK和SR的顺序,或者RI、ACK/NACK、SR、PTI和CQI的顺序,或者RI、PTI、ACK/NACK、SR和 CQI的顺序。关于每一个UCI类型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各种标准来确定,诸如,施加于系统吞吐量的影响、UL控制信道资源利用的效率等。
如果构成RM编码的输入比特流的UCI的有效载荷的总和超过11比特(即,如果UCI信息比特超过11比特),则双重RM(双RM)被使用,因为基本序列在单RM的情形中是不足够的。在该情形中,根据前述的关于每一个UCI的重要性对链接的UCI比特流进行分段的机制是一个问题。
图15示出对UCI比特流进行分段的方法的示例。
参考图15(a),例如,当最左侧的比特是最高有效比特(MSB)时,按照ACK/NACK和CSI的顺序从左侧链接的UCI比特流通过相同的数量来简单分段。
通过简单分段生成的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都是利用(32,A)RM码来进行RM编码的。同样,当UCI比特流被简单分段时,可能存在如下的情形,其中,具有高重要性的UCI被布置为利用具有比重要性低的UCI更高的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例如,即使ACK/NACK具有比CSI更高的重要性,当ACK/NACK被简单分段为分段1并且CSI被简单分段为分段2时,也可能存在如下的情形,其中,分段1的右侧比特利用具有比分段2的左侧比特更高的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
为了避免这个,如在图15(b)中所示,本发明提出以分布的方式将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的具有高重要性的UCI(例如,ACK/NACK比特)布置到左侧(即,MSB侧),并且以分布的方式随后地布置每一个分段的具有低重要性的UCI(例如,CSI比特)(这被称为分布式分段或分布式映射)。通过分布式分段生成的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都是利用(32,A)RM码来进行RM编码的。当利用如此的分布式分段方法时,在每一个分段中的ACK/NACK比特利用具有较低的BSI的RM基本序列来进行编码。因此,可以增加接收方的解码性能。分布式分段可以通过在分段之前引入交织器来实施。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前述概念。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使用双RM的信道编码方法。
如果PUCCH格式3通过较高层配置并且被用来反馈ACK/NACK,则将被反馈的ACK/NACK利用各个服务小区的ACK/NACK比特的链接来配置。1比特的ACK/NACK信息ak被用于设置为单码字发送模式的小区的一个下行链路子帧。2比特的ACK/NACK信息ak,ak+1被用于设置为另一个发送模式的小区的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其中,ak对应于码字0,ak+1对应于码字1。如果应用空间捆绑,则1比特的 ACK/NACK信息可以被使用。
如果PUCCH格式3被用于ACK/NACK反馈的发送,则NPUCCH格式3 A/N指示ACK/NACK和/或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在图16中,UCI比特流由NPUCCH格式3 A/N个比特构成。由NPUCCH格式3 A/N个比特构成的UCI比特流被排列为例如 链接的ACK/NACK比特、SR比特和CSI比特可以存在于中。链接的ACK/NACK比特被如下地获得。
在FDD的情形中,比特序列可以是通过下表的过程的用于每一个小区的ACK/NACK比特的链接的结果。在下面的表中,ACK/NACK由HARQ-ACK指示。
[表5]
ACK/NACK比特可以按照用于主小区(即,具有c=0的小区)的ACK/NACK和用于次小区的ACK/NACK的顺序链接。
在TDD的情形中,对于每一个小区并且对于每一个子帧,比特序列可以通过下表获得。在下表中,NDL cells指示通过较高层指派给UE的小区的数目,并且BDL c指示其中在小区c中一定由UE反馈ACK/NACK的DL子帧的数目。将由UE传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通过下表来计算。
[表6]
如果k≤20,则通过下表复用HARQ-ACK比特。
[表7]
如果k>20,则空间捆绑被应用于所有小区的所有子帧。另外,通过下表复用HARQ-ACK比特。
[表8]
如果PUCCH格式3被用于ACK/NACK反馈并且SR发送被设置在其中执行ACK/NACK反馈的子帧中,则在链接的比特中的ACK/NACK比特的末尾另外地链接用于SR的一个比特(如果1,则为肯定的SR,如果0,则为否定的SR)。
如果PUCCH格式3被用于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中周期性的CSI发送通过较高层被指派以用于执行ACK/NACK反馈,则在链接的ACK/NACK比特的末尾另外地链接周期性的CSI比特(如果SR比特被添加,则在SR比特之后)。如果在链接的ACK/NACK比特的末尾链接SR和周期性的CSI,则在前述的过程中,NPUCCH格式3 A/N是指示链接的ACK/NACK比特的比特数与SR和周期性的CSI的比特数的总和的值。
如果NPUCCH格式3 A/N小于或等于11比特,则比特序列通过设置为而获得。
如果NPUCCH格式3 A/N小于或等于11比特,则比特序列
通过下面的等式而编码。
[等式2]
这里,i为0,1,2,…,31,并且基本序列Mi,n通过表4定义。
输出比特序列b0,b1,b2,...,,bB-1通过序列的循环重复由下面的等式而获得。
[等式3]
这里,i=0, 1, 2, …, B-1,其中B=4NRB sc。NRB sc指示利用副载波的数目表示的在频域中的资源块大小。
如果NPUCCH格式3 A/N大于11比特并且小于22比特,则比特序列
通过下面的等式而获得。
[等式4]
i is an even number(i为偶数) iis an odd number(i为奇数)
即,上面的等式4对应于在图16中的交织UCI比特流的过程。根据等式4,在由N PUCCH 格式3 A/N比特构成的UCI比特流中,被布置到前部的链接的ACK/NACK比特以分布的方式被布置。如果比特序列是分段1并且比特序列 是分段2,则通过利用等式4交织UCI比特流而获得的比特流(即, )是其中分段1和分段2按照该顺序链接的比特流,ACK/NACK被排列到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的MSB侧,并且周期性的CSI被布置在LBS侧。更具体地,根据等式4,在UCI比特流中其比特索引i是偶数的比特按照有序的方式排列在第一分段中,在UCI比特流中其比特索引是奇数的比特按照有序的方式排列在第二分段中。因为按照该方式交织的比特流大于11比特并且小于或等于22比特,所以它被分段为分段1和分段2以执行双RM,并且因此双RM编码通过下面的等式来执行。
[等式5]
这里,i为0,1,2,…,23,并且基本序列Mi,n通过表4定义。
如在等式5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分段1和分段2的ACK/NACK比特利用具有较低的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并且周期性的CSI利用具有相对较高的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因此,即使多个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被一起发送,也可以确保具有高性能的ACK/NACK的解码性能。
比特序列b0,b1,b2,...,,bB-1通过按照2比特交叉链接比特序列
而获得,如在下表中所示。即,当信道编码的UCI被交织时,交织可以被表达为使得从被信道编码的第一分段的比特和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获得的2比特被交替地链接,如在下面的表9中所示。这里,B=4NRB sc
[表9]
图17详细地示出图16的交织器。
关于B比特流,交织器优先地写列(即,在增加列索引之后移动到下一个行索引的机制),并且优先地读行(即,在增加行索引之后移动到下一个列索引的机制)。当交织器的列的数目为C时,在双RM的情形中,C=2。如果两个或更多个RM编码块被使用,则C是RM编码块的数目。
如在图17中所示,由B(=NPUCCH格式3 A/N)比特构成的UCI比特流经历交织,使得具有偶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被排列在MSB侧,并且具有奇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被排列在LSB侧。交织的比特流可以被分段为仅由在UCI比特流中具有偶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构成的分段和仅由在UCI比特流中具有奇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构成的分段。可选地,可以同时执行交织和分段。
图18是参考图16和图17描述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18,UE生成按照第一UCI和第二UCI的顺序链接的比特流(步骤S10)。如果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的数目具有特定的范围,则UE按照由奇数编号的比特(如果MSB的比特索引是0并且在链接的比特流中顺序地增加,则奇数编号的比特是其比特索引是偶数的比特)构成的第一分段和由偶数编号的比特(如果MSB的比特索引是0并且在链接的比特流中顺序地增加,则偶数编号的比特是其比特索引是奇数的比特)构成的第二分段的顺序将在交织之后的链接的比特流分段(步骤S20),并且对 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执行RM编码(步骤S30)。如果PUCCH格式3被用于ACK/NACK反馈并且周期性的CSI发送在子帧中被调度以用于执行ACK/NACK反馈(SR也可以被包括),则如此的方法可以应用于信道编码以及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的复用。因此,如在图16中所示,ACK/NACK和CSI被均匀地分布到在两侧的RM编码块。在每一个RM编码中,编码被实现,使得ACK/NACK利用具有低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并且CSI利用具有高BSI的RM码的基本序列来编码。
同时,在ACK/NACK的情形中,另外的信道编码可以被执行以满足每一个信息所要求的出错率。即,可以首先在ACK/NACK上执行第一信道编码,并且可以与其它UCI一起地执行第二信道编码。例如,于在每一CC为1比特指示符的情形中执行重复编码并且在每一CC为2比特指示符的情形中执行simplex编码之后,可以与其它UCI一起地执行联合编码。
II.在UCI联合编码中确保ACK/NACK发送资源的方法。
根据由在BS和UE之间的较高层信号配置的周期来报告周期性的CSI。因此,关于CSI的存在/不存在,在BS和UE之间没有模糊。另一方面,在ACK/NACK的情形中,存在UE不能接收到用于调度PDSCH的调度信息的可能。在该情形中,尽管BS在其中ACK/NACK被发送的UL子帧中预期用于PDSCH的ACK/NACK,但是,因为UE自身不能成功地接收到调度信息,所以可以发生其中ACK/NACK根本没有被发送的错误情形。当ACK/NACK和CSI通过复用被发送时,如果发送通过使用与在仅发送CSI的情形中使用的那些格式和资源相同的格式(PUCCH格式3)和资源来执行,则在前述的错误情形中,关于UCI是否是ACK/NACK+CSI或者仅包括CSI,对于BS可能出现模糊。
即,在其存在/不存在清楚的UCI信息的情形中,可以根据其存在/不存在确定是否存在关于相应UCI信息的比特字段位置。然而,在其存在/不存在模糊的UCI信息的情形中,作为减少错误的一种方法,确保关于UCI信息的比特字段,而不用考虑UCI信息的存在/不存在。
例如,在其中UE没有发送周期性的CSI的UL子帧中,即使通过以指派给UE的PUCCH格式使用所有资源来发送ACK/NACK,也没有错误。这是因为,关于周期性的CSI的存在/不存在,在BS和UE之间没有模糊。另一方面,如果在其中ACK/NACK没有被发送的UL子帧中发送CSI,则即使没有要发送的ACK/NACK,CSI也被映射 到除了利用可以在相应的配置中生成的最大ACK/NACK信息映射的资源以外的剩余资源。
图19示出当通过复用发送ACK/NACK和CSI时的资源布置的示例。
参考图19(a),当ACK/NACK和CSI存在并且通过复用发送时,按照ACK/NACK和CSI的顺序实现链接,ACK/NACK利用具有低BSI的RM基本序列来编码,并且CSI利用具有高BSI的RM基本序列来编码。如果ACK/NACK不存在并且仅CSI存在,则在其中ACK/NACK的比特字段是空的状态中布置CSI比特。因此,因为资源效率被降低,并且CSI不能利用具有低BSI的RM基本序列来编码,所以可以存在解码性能劣化的问题。另外,如果仅ACK/NACK存在,则ACK/NACK布置到ACK/NACK比特字段或整个比特字段。
作为解决前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如在图19(b)中所示的,其存在/不存在清楚的UCI,例如CSI,可以被首先布置,随后是其存在/不存在模糊的UCI,例如ACK/NACK。在该情形中,当仅CSI存在时,通过利用具有低BSI的RM基本序列来编码CSI,并且因此具有解码性能提高的优点。
在SR的情形中,其中能够发送SR的子帧与CSI相似地配置,并且因此在SR比特的存在/不存在方面是清楚的。因此,可以符合前述规则。例如,当SR和ACK/NACK被同时地发送时,SR被首先布置,并且ACK/NACK被之后布置。当SR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SR和CSI两者都清楚,并且因此可以使用SR和CSI的顺序或CSI和SR的顺序中的任何一个。当SR、CSI和ACK/NACK被同时地发送时,它们按照CSI、SR和ACK/NACK的顺序或按照SR、CSI和ACK/NACK的顺序布置。
同时,对于与上一代遗留的系统的兼容,即使SR是不具有模糊的UCI,SR可以另外地接着ACK/NACK而布置。因此,当SR和ACK/NACK被同时地发送时,它们可以按照ACK/NACK和SR的顺序布置。当SR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它们可以按照CSI和SR的顺序布置。当SR、CSI和ACK/NACK被同时地发送时,它们可以按照CSI、ACK/NACK和SR的顺序布置。
III.基于UCI发送组合的发送资源的分类。
如上所述,如果在其中ACK/NACK(SR也可以被包括)和CSI通过复用被发送的情形和其中仅CSI被发送的情形中使用相同的格式(例如,PUCCH格式3)和相同的资源,则模糊可能根据ACK/NACK的存在/不存在而发生。为了解决该模糊,上述 的首先布置其存在/不存在清楚的UCI的方法具有的问题在于,编码方案必须通过确保用于实际上没有发送的UCI的资源来确定编码方案,并且可能出现如下的结果,其中,诸如不具有模糊但是重要性更低的CSI这样的信息利用具有低BSI的RM基本序列来编码。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对于通过复用发送ACK/NACK和CSI的情形和仅发送CSI的情形使用不同的格式执行发送,或者即使相同的格式被使用,通过分配相互排外地区别的资源而执行发送的方法。
例如,当其中UE发送CSI的UL子帧是子帧n时,在与该子帧n相对应的DL子帧(即,子帧n-k)中,实现下面所述的内容。
i)当请求ACK/NACK响应的DL信道不能被检测到并且因此仅CSI在该UL子帧中被发送时,仅由CSI构成的UCI被配置并且第一资源被使用。
ii)当请求ACK/NACK响应的DL信道被检测到并且因此ACK/NACK和CSI在该UL子帧中通过复用被一起发送时,由ACK/NACK+CSI构成的UCI被配置并且第二资源被使用。
下面的描述是关于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的。
图20是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的示例。
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意指以相互排外的方式区别的资源或格式。
第一资源可以使用由RRC预先指派的一个固定的资源。另外,可以通过从由RRC预先指派的多个资源(例如,4个资源)中,即,从资源集中选择由ARI指示的一个资源来使用第二资源。ARI通过请求ACK/NACK的DL信道来被发送,例如,用于调度请求ACK/NACK的PDSCH的控制信道(PDCCH)或SPS释放PDCCH。
图21示出当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的格式通过复用发送ACK/NACK和CSI时的资源选择方法的示例。
关于用于发送周期性的CSI的UL子帧,UE确定是否在与该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中检测到请求ACK/NACK响应的DL信道(步骤S110)。
如果没有检测到DL信道,则UE通过仅使用周期性的CSI配置UCI(步骤S140),并且通过使用由RRC预先指派的一个固定的第一资源发送UCI(步骤S150)。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DL信道,则UE针对该DL信道配置由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构成的UCI(步骤S120),并且通过在由RRC指派的多个资源当中的由ARI指示的第二资源发送UCI。
在图21中,根据是否检测到DL信道选择第一资源或第二资源。更具体地,可以根据UE是否在DL信道中接收到ARI选择第一资源或第二资源。例如,PUCCH格式3被设置到UE以用于ACK/NACK发送,并且其中ACK/NACK发送被与周期性的CSI一起地设置的UL子帧被采取。如果在请求ACK/NACK的DL信道或用于调度该DL信道的PDCCH中PUCCH格式3资源(即,第二资源)由ARI指示,则UE通过将用于一个小区的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SR可以被包括)联合编码到22比特而复用它们,并且通过由ARI指示的PU CCH格式3资源(即,第二资源)发送它们。另一方面,如果ARI不存在,则仅由周期性的CSI构成的UCI通过由RRC预先指派的第一资源来发送。
即,当图21的方法被使用时,UE可以操作如下。UE在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到请求ACK/NACK响应的数据单元。这里,数据单元可以是通过下行链路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PDCCH发送的码字或者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的类似物。P DCCH可以是指示半持续调度(SPS)的释放的PDCCH。UE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针对该数据单元的ACK/NACK。如果上行链路子帧被配置为发送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 SI),则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通过上行链路子帧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 H)来发送。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可以通过联合编码来发送。在该情形中,如果A CK/NACK资源指示符(ARI)被包括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则用于发送PUCCH的资源可以是由诸如RRC这样的较高层信号预先指派的多个资源,即,在资源集中的由ARI指示的一个资源。ARI可以被包括在通过下行链路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
其中可以发送周期性的CSI的UL子帧可以通过较高层信号预先确定。
另外,其中发送ACK/NACK的PUCCH格式可以是作为多个PUCCH格式中的一个的通过较高层信号预先指派的PUCCH格式,例如,前述的PUCCH格式3。PUCCH格式3是能够发送多达22比特的信息的PUCCH格式。
另外,如果当仅周期性的CSI在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时使用的PUCCH资源是第一资源并且由ARI指示的一个资源是第二资源,则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是以相互排外的方式区别的资源,如上参考图20所描述的。
根据前述方法,因为在一起发送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的情形中和在仅发送周期性的CSI的情形中使用相互辨别的资源,所以从BS的角度不会发生模糊。因此,U CI可以以可靠和有效的方式发送。同时,在分配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的方法中,根 据为ACK/NACK的目标的CC和/或ACK/NACK的数目或根据是否获得ARI,下面的资源分配方法可以被配置。
1)当用于“第一ACK/NACK目标的组合”(称为“ACK/NACK组合1”)的ACK/NA CK和CSI必须被一起地发送时或当仅CSI被发送而没有ACK/NACK发送目标时,通过配置由ACK/NACK组合1和CSI构成的UCI而使用第一资源。
2)当用于“第二ACK/NACK目标的组合”(称为“ACK/NACK组合2”)的ACK/NA CK和CSI必须被一起地发送时,通过配置由ACK/NACK组合2和CSI构成的UCI而使用第二资源。
图22示出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中的UI配置的示例。
参考图22,第二资源是其中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被一起地发送并且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被布置的情形。即使第一ACK/NACK目标的组合不能被检测到并且因此仅CSI被生成,第一资源也确保用于ACK/NACK组合1的资源。这是为如下的情形准备,即,其中,当BS发送请求ACK/NACK响应的DL信道但是UE未能检测到该请求时,在BS和UE之间发生模糊。该方法类似于不用考虑是否检测到实际的AC K/NACK响应目标信道而始终确保ACK/NACK资源的方法,但是具有的优点在于,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资源浪费,因为ACK/NACK组合1仅确保用于在BS和UE之间的基本通信的ACK/NACK资源。
例如,在FDD的情形中,如果PCC的DL发送模式是单码字发送模式,则可以确保一个比特,并且如果PCC的DL发送是多码字发送模式,则可以确保两个比特,从而在PCC调度的情形中被使用。在TDD的情形中,一个比特(单码字发送模式)或两个比特(多码字发送模式)可以被用作用于通过在一个UL子帧中的PCC发送的一个信道的ACK/NACK响应,或者可以通过确保两个比特作为用于通过PCC发送的多个信道的ACK/NACK资源而执行发送。另外,在SR子帧中,SR比特字段也可以被包括在“ACK/NACK组合1”中。
在比特ACK/NACK位置中,ACK/NACK捆绑(例如,空间捆绑和/或逻辑AND运算,连续的ACK计数器等)方案可以应用于压缩发送。
在TDD的情形中,通过考虑其中用于“‘具有下行链路指派索引(DAI)=1并且请求ACK/NACK响应的PDCCH(例如,SPS释放)’或‘当利用PDCCH调度的PDSCH在PCC中仅存在一个时的PDCCH的DAI=1’”的ACK/NACK与用于“不利用PDCCH而 被调度的(SPS)PDSCH”的ACK/NACK同时地发送的情形,可以通过确保两个比特或更多个比特来发送每一个ACK/NACK而执行发送。例如,在多码字发送模式中,可以确保三个比特,使得第一比特被用作不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并且剩余的两个比特被用作“具有DAI=1的PDSCH”或用于具有DAI=1的SPS释放PDCCH的AC K/NACK。例如,在单码字发送模式中,可以确保两个比特,使得第一比特被用作“不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并且剩余的一个比特被用作“具有DAI=1的PDSCH”或用于具有DAI=1的SPS释放PDCCH的ACK/NACK。
ACK/NACK比特可以被映射到根据在以上示例中描述的ACK/NACK目标的条件而预先确定的比特顺序。例如,用于“利用PDCCH调度的PDSCH”的ACK/NACK比特被从“ACK/NACK组合1”的MSB侧映射,并且如果用于“不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的ACK/NACK比特被包括,则映射到“ACK/NACK组合1”的LSB侧。另外,在SR子帧中,如果SR比特被包括在“ACK/NACK组合1”中,则它可以被映射到“ACK/NACK组合1”的LSB。
具体地,在以上描述中,如果在发送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使用相同的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3),则“ACK/NACK组合1”的资源可以被确保用于第一资源。
同时,ACK/NACK组合2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是能够在UL子帧中生成的ACK/NACK比特的最大数目,并且根据指派给UE的DL CC的数目和每一个DL CC的发送模式而被确定,并且在TDD的情形中,通过另外地考虑与一个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而确定。
第一ACK/NACK目标组合和第二ACK/NACK目标组合可以被确定如下。
由于ACK/NACK发送被要求并且包括ARI的PDCCH不存在而不能获得ARI的AC K/NACK的目标是第一ACK/NACK目标组合。要求ACK/NACK发送并且由于包括A RI的PDCCH存在而能够获得ARI的ACK/NACK的目标是第二ACK/NACK目标组合。
基于ACK/NACK目标CC和/或ACK/NACK比特的数目的资源分配方法如下所述。
如果配置为将PUCCH格式3用于关于在FDD中的多个CC的ACK/NACK发送或者如果配置为将PUCCH格式1a/1b的信道选择用于关于多个CC的ACK/NACK发送,则在UL子帧中要求ACK/NACK发送以用于发送CSI,并且如果在下面,在与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中情形被满足,则是第一ACK/NACK目标组合。
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没有利用PDCCH而被调度时。
ii)当一个PDS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通过PDCCH被调度时。
iii)当一个PDCCH仅存在于PCC中并且该PDCCH请求ACK/NACK响应时。
在其它情形中,是第二ACK/NACK目标组合。
如果配置为将PUCCH格式3用于关于在TDD中的多个CC的ACK/NACK发送或者如果配置为将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用于关于多个CC的ACK/NACK发送,则用于为DL CC发送CSI的UL子帧(即,子帧n)要求ACK/NACK发送,并且在DL子帧(即,子帧n-k,其中k是集K的元素,并且K是由M个元素构成的并且通过3GPP TS36.213V1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UTRA)定义的集)中可以存在下面的情形;与该UL子帧相对应的物理层规程(版本10)表10.1.3.1-3)。
i)当仅在PCC中只有一个不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并且没有请求ACK/N ACK响应的PDCCH时。
ii)当仅在PCC中只有一个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并且存在具有DAI=1的PDCCH时。
iii)当只有一个请求ACK/NACK响应的具有DAI=1的PDCCH并且没有PDSCH时。
iv)当具有请求ACK/NACK响应的具有DAI=1的PDCCH,或仅在PCC中只有一个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并且同时只有一个具有PDCCH的DAI=1的并且不利用PDCCH而被调度的PDSCH时。
在以上情形i到iv)中,是第一ACK/NACK目标组合。
在其它情形中,是第二ACK/NACK目标组合。
如果配置为将PUCCH格式1a/1b信道选择用于关于在TDD中的多个CC的ACK/NACK发送,则为DL CC发送CSI的UL子帧(即,子帧n)请求ACK/NACK发送。如果仅在与该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即,子帧n-k)中的PCC中接收到请求ACK/NACK响应的PDSCH或PDCCH,则是第一ACK/NACK目标组合,否则,是第二ACK/NACK目标组合。
IV.指示CSI发送资源的方法
根据由RRC预先配置的周期来实现周期性的CSI发送,并且不具有相关的PDCC H。因此,用于CSI发送的资源的位置是预先确定的。
同时,在ACK/NACK发送中,用于调度PDSCH的PDCCH存在,并且在PDCCH 中包括的ACK/NACK资源指示符(ARI)被用来指示ACK/NACK发送资源的位置。因为ARI比特是有限的,所以可以被指示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由RRC提前指派资源集,并且在资源集中的ARI被用来指示具体的资源。例如,因为如果ARI比特是2比特,则可以指示四个资源,所以包括该四个资源的资源集可以通过RRC指派,并且ARI可以被用来指示该四个资源中的任何一个资源。
如果CSI资源和ACK/NACK资源被独立地指派,五个资源由RRC指派。如果CSI资源和ACK/NACK资源具有相同的格式,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指派,CSI资源可以用作由RRC指定的ACK/NACK资源集中的一个资源。即,用于ACK/NACK的资源集可以由RRC指派,并且之后,用于CSI的资源可以通过使用ARI来指示,或者用于CSI的资源可以使用预定ARI的资源,而没有通过PDCCH的ARI的指示。例如,由ARI=0的值指示的资源可以提前被确定以用作用于CSI的资源。用于ACK/NACK的资源可以被限制为由ARI=1,2,3的值指示的资源,以将它与用于CSI的资源区别。
在被调度为同时地发送CSI和ACK/NACK的UL子帧中,仅CSI利用用于CSI的资源来发送。在ACK/NACK资源中,ACK/NACK和CSI可以被一起地发送。
可选地,用于CSI的资源可以具有其中包括用于特定的具体目标的ACK/NACK组合的形式,并且ACK/NACK资源可以具有其中ACK/NACK组合2和CSI被同时地发送的形式。
同时,在传统的ARI发送中,在FDD的情形中,通过将PDCCH的TPC字段用于调度次小区的PDSCH而执行发送。用于调度主小区的PDSCH的PDCCH的TPC字段被用于功率控制用途(原始用途)。在TDD的情形中,通过利用除了用于调度主小区的PDSCH的PDCCH(该PDCCH的TPC字段被用于功率控制用途(原始用途))以外的其它PDCCH的TPC字段来执行发送。如果通过复用来发送CSI和ACK/NACK,则为RRC保留的格式和资源可以用于CSI发送。在该情形中,用于指定ACK/NACK发送资源的ARI的指示是不必要的。因此,用于ARI的比特可以按照下述来使用。
1)作为原始用途的TPC
所有的TPC值利用相同的值来以信号的方式发送。在其中相应的TPC值用作最终功率值的情形中或在FDD的情形中,每一CC的独立的TPC值可以以信号的方式发送,并且累计总和可以用作最终功率值。可选地,在TDD的情形中,关于相同的子帧,相同的TPC值可以针对所有CC以信号的方式发送,并且对于每一个子帧,相应 的TPC值是独立的,并且关于每一个子帧的相应的TPC值的累计总和可以用作最终功率值。
2)用于指示UCI组合
例如,可以被发送的有效载荷比特的最大数目的限制或针对被请求的SINR的发送功率/码率的限制可以被考虑以如下地指示UCI组合。
当存在用于多个DL CC的周期性的CSI时,周期性的CSI被发送的具体的DL CC可以被指示。例如,所有的DL CC、预定的DL CC或具体的DL CC可以被直接地指示。另一方面,用于丢弃CSI的DL CC可以被指示。
可选地,将通过使用CSI发送什么可以被指示。例如,可以指示发送PMI、RI和CQI的全部,或者具有优先级的具体内容(RI、PTI)可以被指示,或者具体的内容可以被直接地指示。可选地,不被发送的将被丢弃的CSI可以被指示。关于CSI信息是否被压缩的信息(即,预定的简化的CSI信息组合被使用)可以被指示。
指示的信息可以涉及能够被发送的ACK/NACK有效载荷比特的最大数目(或能够衡量这个的间接信息,例如,在与上行链路子帧相对应的下行链路持续时间中调度的CC的序数值或数目,子帧的序数值或数目),ACK/NACK比特是否被压缩(空间捆绑是否被使用,另外的子帧/CC区域捆绑等是否被应用),等。
在指定的资源配置格式的方法可以被指示。例如,如果PUCCH格式3被使用,则可以通过控制扩展因子值来控制容量。可选地,与能够被发送的比特的数目相关的信息可以被指示。
可选地,如果仅用于CSI的发送资源被配置为使用与特定ARI值相对应的ACK/NACK资源,则ARI可以指示该特定ARI值作为虚拟的CRC用途。
V.编码方案
在使用PUCCH格式3的情形中,要求单RM和双RM的选择标准。为此,当UCI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11比特时,可以使用单RM,并且当UCI的比特数大于11比特时,可以使用双RM。当然,这仅是为了示例性目的。
1.基于由UE实际上发送的UCI组合的比特的总数的确定方法。
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而发送ACK/NACK,并且基于CSI比特的总数而发送CSI。当ACK/NACK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执行发送。
当ACK/NACK和SR被同时地发送时,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和SR比特的数目的总和执行发送。当SR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基于SR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的总和执行发送。当ACK/NACK、SR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SR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的总和执行发送。
2.基于具有模糊的可发送的UCI组合和不具有模糊的UCI组合的总数的方法。
即使在其中UE实际上必须发送ACK/NACK但是错过它的情形中,也保持相同的编码方案,与是否发生错误无关,从而当BS解码UCI时字段配置没有错误并且不会引起另外的盲解码。
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而执行ACK/NACK发送,并且基于CSI比特的数目和可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的总和而执行CSI发送。优选地,在用于ACK/NA CK的比特位置中发送NACK。
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而同时地发送ACK/NACK和CSI。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和SR比特的数目的总和而同时地发送ACK/NACK和SR。基于可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SR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的总和而同时地发送SR和CSI。优选地,在用于ACK/NACK的比特位置中发送NACK。
基于ACK/NACK比特的数目、SR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的总和而同时地发送ACK/NACK、SR和CSI。
3.基于具有模糊的可发送的UCI组合和不具有模糊的UCI组合的总数的方法。
这是基于所有组合(即,ACK/NACK比特的数目、SR比特的数目和CSI比特的数目)的总和的方法。
可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按照能够在相应的子帧中生成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来确定。通过指派给UE的DL CC的数目和在每一个DL CC中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来确定(据此,能够在一个下行链路子帧中被调度的发送块的最大数目被确定)。在TDD的情形中,与一个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也必须可以被考虑。
如果为ACK/NACK目标的DL信道组合被区别,例如ACK/NACK组合1和ACK/N ACK组合2,并且据此确定ACK/NACK比特的数目,则可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可以是基于ACK/NACK组合1和ACK/NACK组合2的比特的数目。
VI.ACK/NACK、SR和CSI的单独的编码。
当ACK/NACK(在其中发送SR的子帧中,SR比特可以被添加到ACK/NACK) 和CSI被复用时,提出单独的编码方法。
图23是ACK/NACK和CSI的单独编码的示例。
参考图23,针对每一UCI类型,对RM编码块执行映射。假设在ACK/NACK的存在/不存在方面可能发生错误,则可以认为,CSI以固定的方式仅映射到在CSI发送子帧中的分段,与ACK/NACK的存在/不存在无关。剩余的分段被用于ACK/NACK发送。
在其中UE不发送CSI的UL子帧中,ACK/NACK可以按照指派给UE的PUCCH格式3使用所有资源来发送。另一方面,即使UE不具有要在UL子帧中发送的ACK/NA CK,CSI也被映射到除了能够在相应的配置中生成的最大ACK/NACK信息被映射到资源以外的其它资源。
独立编码被应用到ACK/NACK和CSI,并且可以通过映射到双RM编码的每一部分而被RM编码。速率匹配可以根据关于ACK/NACK和CSI的每一个的性能要求而被不同地应用。
即,尽管在传统的PUCCH格式3中,双RM编码器的输出总是利用24比特来进行速率匹配的,但是根据映射到每一个RM的CSI和ACK/NACK比特的数目和能力要求,每一个RM的编码输出利用多于24比特(即,多于12个QPSK调制符号)或少于24比特(即,少于12个QPSK调制符号)来进行速率匹配,并且两个RM编码输出的编码比特的数目的总和为48(即,24个QPSK调制符号)。一般地,ACK/NACK的能力要求低于BER10-3,并且CSI的能力要求低于BLER10-2
同时,UCI可以根据信息的优先级和关于出错率的要求而被分组。在一组中的信息可以被联合编码,并且可以在组之间执行单独的编码。
作为分组的示例,ACK/NACK和SR可以被确定到第一组,CSI可以被确定到第二组。可选地,当CSI的多条信息当中,通过赋予与ACK/NACK的优先级相似的优先级,对将在接下来的发送中被传送的信息具有影响的信息(例如,RI、PTI、W1等)被包括在与ACK/NACK是相同的组的第一组中,并且其它信息(例如,CQI、PMI等)可以被包括在第二组中。当仅第一组(或第二组)被发送时,第一组利用单RM或双RM来联合编码。当第一组和第二组被同时地发送时,第一组和第二组可以分别被单独地编码到双RM的第一RM编码和双RM的第二RM编码。根据信息量,除了RM以外的编码方案可以被应用到UCI。
图24是UCI的编码方案的示例。
参考图24,根据比特量,UCI可以被选择性地编码到单RM、双RM和咬尾卷积码(TBCC)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在ACK/NACK的情形中,单RM被使用多达10比特(如果SR被包括,则为11比特)。关于CSI,可以应用用于多个DL CC的CSI,由此应用双RM(关于用于多个DL CC的CSI,可以针对每一个DL CC应用独立的编码)。对于其中CSI和ACK/NACK信息被信道编码的编码比特,速率匹配可以根据每一信息要求的出错率而改变。当重复编码、simplex编码等被选择为编码方案,重复编码可以被应用到一个比特,并且simplex编码可以被应用到2比特ACK/NACK。
为了防止编码方案根据UCI信息量而改变,可以考虑将每一RM的输入比特限制到小于11比特的方法。即,对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每一个,输入比特被限制为不超过11比特。为此,如果ACK/NACK超过10比特(如果SR被包括,则为11比特),每一组的UCI可以执行捆绑。当超过11比特时,可以丢弃CSI。如果ACK/NACK、SR、RI、PTI和W1被分组,则仅当总数小于或等于11比特时,它们被分组到一个组。如果ACK/NACK和SR被分组并且将同时地发送的其它信息的总和超过11比特,则仅ACK/NACK和SR可以作为第一组被发送,而其它信息可以通过被分组到第二组而被发送。
VII.内容指示符发送
如上所述,关于ACK/NACK的存在/不存在可能发生模糊。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法是保留(准备)特定的比特字段,而不用管ACK/NACK的存在/不存在。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资源效率降低。
在本发明中,如果在组合中发送UCI,则用于宣告发送UCI内容组合的指示符可以被包括在特定的固定位置中的字段中。
图25示出包括UCI内容指示符的示例。
如在图25中所示,在UCI比特当中的一个比特可以指示是否要包括特定的UCI类型,例如ACK/NACK。例如,通过参考图22,UCI内容指示符可以指示“ACK/NACK组合1”是否被包括在第一资源中。
可选地,UCI组合可以利用多个比特来报告。在该情形中,可以通过包括CSI发送目标DL CC的数目、ACK/NACK比特的数目、是否选择CSI或ACK/NACK等来报告。
UCI内容指示符可以通过与其它UCI区别来单独地编码,从而提高解码性能。当与其它UCI组合时,另外的信道编码可以被执行。即,可以首先在UCI内容指示符上执行第一信道编码,并且之后,可以与其它UCI一起地执行第二信道编码。例如,可以在1比特UCI内容指示符上执行重复编码,并且可以在2比特UCI内容指示符上执行simplex编码,并且之后,可以与其它UCI一起地执行联合编码。
基于ACK/NACK发送是否被执行,可以根据UL控制信道的可用比特的数目来调节UCI组合。即,于在其中发送CSI的UL子帧中丢弃CSI的同时,可以通过利用所有资源仅发送ACK/NACK,或可以发送用于一个DL CC的CSI和压缩的ACK/NACK,或者可以指示在没有ACK/NACK发送的情况下的用于多个DL CC的CSI发送。
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利用UCI内容指示符的方法和参考图22描述的方法。
例如,为了向UE发送仅由CSI构成的UCI的目的,可以通过RRC指派PUCCH格式3。
在该情形中,i)用于发送PUCCH格式3的一些资源被预留用于ACK/NACK(即,ACK/NACK组合1)。这是为如下的情形准备,即,其中,UE错过请求ACK/NACK(即,ACK/NACK目标的组合)的数据单元。为ACK/NACK准备的资源可以是:1)根据码字的数目的1比特或2比特;2)在TDD的情形中,除了情形1)的比特,可以添加用于SPS PDSCH的1比特的ACK/NACK比特;以及3)SR比特也可以被包括在SR子帧中。这是参考图22描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以上情形中,ii)UE可以使用UCI内容指示符来报告ACK/NACK组合1是否被包括。
即,上述方法i)是其中用于仅利用CSI配置的UCI的PUCCH格式3的一些资源被保留用于ACK/NACK的方法,并且方法ii)是通过发送针对用于仅利用CSI配置的UCI的PUCCH格式3的一些资源的UCI内容指示符来报告UCI的组合的方法。
VIII.当配置了ACK/NACK和CSI的同时发送时基于UCI组合的发送资源的选择。
当配置成通过复用同时地发送多个ACK/NACK和CSI时,UE可以根据要发送的UCI组合选择发送资源。
在ACK/NACK发送中,当存在通过PCC发送的一个SPS PDSCH时,或当存在通过利用PDCCH调度的PCC发送的一个PDSCH时,或当存在请求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例如,SPS释放PDCCH)时,可以使用PUCCH格式1a/1b。当 通过PCC发送的一个SPS PDSCH与通过利用PDCCH调度的PCC发送的PDSCH或请求ACK/NACK响应的PDCCH(例如,SPS释放PDCCH)共存时,使用PUCCH格式1a/1b的信道选择。换句话说,使用PUCCH格式3。ACK/NACK可以被发送多达20比特。
在CSI发送中,当仅发送用于一个CC的CSI而没有ACK/NACK时,利用PUCCH格式2发送CSI。当必须发送多个CSI时,使用PUCCH格式3。
在其中同时地发送ACK/NACK和CSI的情形中,当存在通过PCC发送的一个SPSPDSCH时,或当存在通过利用PDCCH调度的PCC发送的一个PDSCH时,或在其中存在请求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并且仅发送用于一个CC的CSI的情形中,利用PUCCH格式2发送CSI。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调制来发送ACK/NACK。在其它情形中,通过利用PUCCH格式3复用而执行发送。对于CSI复用,可以通过使用捆绑、计数器(counter)等压缩ACK/NACK。
当在其中用于多个DL CC的CSI冲突的子帧中存在通过PCC发送的一个SPS PDSCH时,或当存在通过利用PDCCH调度的PCC发送的一个PDSCH时,或在其中存在请求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的情形中,可以仅选择用于一个DL CC的CSI以用于反馈操作,同时丢弃其它CSI。选择的CSI可以利用PUCCH格式2发送,并且ACK/NACK可以通过PUCCH格式2的参考信号调制来发送。
在ACK/NACK和SR的同时发送中,当存在通过PCC发送的一个SPS PDSCH时,或当存在通过利用PDCCH调度的PCC发送的一个PDSCH时,或在其中存在请求ACK/NACK响应的一个PDCCH的情形中,可以通过动态格式1a/1b资源(即,与其中发送PDCCH的第一CCE相对应的资源)或通过指定给SPS的PUCCH格式1a/1b资源来发送否定的SR。可以通过使用指定给SR的PUCCH格式1a/1b资源来发送肯定的ACK/NACK。在其它情形中,可以通过利用PUCCH格式3复用而执行发送。
当SR和CSI被同时地发送时,可以通过利用PUCCH格式3复用而执行发送。当ACK/NACK、SR和CSR被同时地发送时,可以通过利用PUCCH格式3复用而执行发送。
如上所述,LTE-A系统可以使用PUCCH格式3来发送多个ACK/NACK。在该情形中,可发送信息量可以根据信道编码码书大小的限制(例如,在PUCCH格式3 的情形中,多达20比特或22比特)、取决于除了通过物理信道发送的ACK/NACK之外的UCI(SR和/或CSI)比特的数目的ACK/NACK信息比特的数目的限制、或上行链路信道状态而被限制。假设前者是Y比特(例如,20比特或22比特)并且后者是X比特。这里,根据上行链路信道状态,X比特可以通过RRC配置或可以通过PDCCH以信号的方式发送。
因为ACK/NACK可以按照每一个码字一个接一个地独立地发送,所以如果在与一个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中的码字的数目超过X,则码字可以被分组,并且ACK/NACK可以通过相对于相应组的捆绑而被发送。在该情形中,可以应用下面的规则。
方法1.其中,如果码字的数目超过X,则首先应用空间捆绑,并且在相邻的子帧之间应用时域捆绑或CC域捆绑。
1)如果码字的数目超过X,则在相同的子帧中的码字首先对ACK/NACK执行捆绑。即,执行空间捆绑。
2)如果即使在空间捆绑之后,ACK/NACK比特的数目也超过X,则另外地应用时域捆绑。根据预定规则,执行时域捆绑,直到ACK/NACK比特的数目变得小于或等于X比特。例如,该预定规则可以是从第一子帧或最后一子帧的分组。
3)如果即使在时域捆绑之后,ACK/NACK比特的数目也超过X,则使相邻的子帧组另外地经历时域捆绑。根据预定规则,执行时域捆绑,直到ACK/NACK比特的数目变为X比特。例如,该预定规则可以是从第一子帧或最后一子帧的分组。
方法2.其中,如果码字的数目超过X,则首先应用空间捆绑,并且应用基于捆绑掩码(bundling mask)的捆绑。
1)如果码字的数目超过X,则首先应用空间捆绑。
2)如果即使在空间捆绑之后,ACK/NACK比特的数目也超过X,则执行基于利用RRC来信令的捆绑掩码的捆绑。捆绑掩码是指示捆绑组的信息。捆绑组可以在CC域或时域中定义。
方法3.其中,捆绑被配置为使得码字的数目不超过X。
由于值X的限制,代替以信号的方式发送值X,可以直接地配置是否应用捆绑。在该情形中,捆绑单元可以是下述中的任何一个。
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被公共地配置到相对于所有CC的所有子帧,或者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在一个CC中的一个子帧单元中被配置,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被公共地配置到在相同的CC中的所有子帧,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被公共地配置到相同的子帧的所有CC,或者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被公共地配置到具有相同的DL DAI值的所有子帧。
X可以根据M(即,与一个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而改变。例如,在TDD中,M=2和M=1在DL-UL配置#1中共存。M=3和M=2在DL-UL配置#3(DL-UL配置#1和3可以指3GPPTS36.211V10.2.0(2011-06)表4.2-2)中共存。在该情形中,用于发送ACK/NACK的码字的数目可以根据值M而改变。因此,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可以根据值M而被不同地配置。例如,当空间捆绑被应用到的CC是M=2时,如果M=3,可以不应用空间捆绑。
可选地,如果M=2,则可以应用空间捆绑配置,如果M=1,则空间捆绑配置不总是被应用,并且ACK/NACK可以被单独地发送。明显地,在ACK/NACK发送格式中,大于或等于物理上不能被支持的Y比特的捆绑配置被排除。
UE可以聚合并且使用利用不同的TDD DL-UL配置来配置的CC。在该情形中,根据其中ACK/NACK被发送的UL子帧,与该UL子帧相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可以针对每一CC而改变。因此,必须反馈ACK/NACK的码字的数目可以改变。因此,在该情形中,空间捆绑配置可以针对(主小区的)每一UL子帧而不同。可选地,空间捆绑配置可以针对与UL子帧相对应的主小区的DL子帧和次小区的DL子帧的所有码字的每一数目而不同。另外,根据是否是配置为发送CSI的CSI子帧或根据CSI比特的数目,空间捆绑配置可以不同。
另外,关于用于每一UL子帧的配置,可以通过考虑码字数目(例如,它是通过在TDD中的HARQ定时来生成的,TDD对于每一个小区使用不同的DL-UL配置)的改变的重复周期和CSI发送周期等来配置一个帧单元的模式,或者可以配置多个子帧单元的模式。
在另一方法中,在对于每一个小区使用不同的DL-UL配置的TDD中,可以考虑对于所有CC总是执行空间捆绑,从而简化A/N反馈配置。
在另一方法中,当多个ACK/NACK和CSI被配置为同时地发送时,可以配置为使得总是应用空间捆绑。
在另一方法中,如果由于SINR的不足,多个ACK/NACK空间捆绑被应用到UE, 则也可以认为,不允许UE通过复用使用PUCCH来同时地发送多个ACK/NACK和CSI。在该情形中,ACK/NACK可以被限制为当存在ARI时的ACK/NACK组合。即,在当存在ARI时的ACK/NACK组合的情形中,不允许ACK/NACK和CSI的同时发送,并且在当不存在ARI时的ACK/NACK组合的情形中,允许与CSI的同时发送。
除了空间捆绑以外,可以应用另外的捆绑。根据值M和与一个UL子帧相对应的相应码字的数目而不同地应用另外的捆绑。
预CC空间捆绑配置还可以等效地应用于其中通过PUSCH背负式运输ACK/NACK的情形。即,通过PUSCH背负式运输ACK/NACK具有用于调度PUSCH的UL授权,并且根据其上传输的UL DAI,ACK/NACK有效负载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上调度的DL PDSCH而自适应性地改变。每一CC的空间捆绑配置可以直接地应用以简化UE的操作。
为了使得ACK/NACK空间捆绑是灵活的,可以另外地根据当通过PUCCH发送时是否执行ACK/NACK空间捆绑来配置当通过PUSCH发送时是否执行ACK/NACK空间捆绑。可以根据值M和值UL DAI(或M和UL DAI的组合)来不同地配置是否执行ACK/NACK空间捆绑。
如在前述的方法1和2中所示,如果根据最大可发送ACK/NACK信息量X选择性地应用空间捆绑,则当应用空间捆绑时,可以对于所有CC在时域中同时地应用,或者捆绑可以根据X被顺序地应用。即,空间捆绑可以按照一个PDSCH的单元顺序地应用,使得ACK/NACK信息量为X,或者空间捆绑可以按照相同CC或相同子帧或相同DL DAI的单元顺序地应用,使得ACK/NACK信息量小于或等于X。如此的方法不限制于前述的方法1和2。
执行空间捆绑的顺序可以是预定的顺序,即,CC顺序/子帧顺序/DAI顺序。即,可以对一个CC执行捆绑,并且之后可以执行下一个CC的捆绑。
在该情形中,因为相比于其中所有CC被同时地调度的情形,PDSCH通过特定的CC(例如PCC)的调度频繁地发生具有更高的可能性,所以,在数据发送效率方面,更有利的是,维持通过CC发送的码字的单独的ACK/NACK。因此,最后,空间捆绑被应用到PCC。
如果PCC的索引值为0,为了最后应用空间捆绑,空间捆绑可以从具有最大索引的CC开始逐渐地被应用。
可选地,因为以递增的顺序调度DAI值,所以空间捆绑可以从具有大的DAI的子帧开始逐渐地被应用,使得最后对具有最小的DAI值的子帧执行空间捆绑。
可选地,如果要求空间捆绑,则空间捆绑可以首先应用到整个SCC,并且仅当超过X比特时,空间捆绑才可以应用到PCC。
在本发明中,空间捆绑意指对针对在一个CC中的一个DL子帧中接收到的多个码字的ACK/NACK执行的捆绑。例如,针对两个码字的每一ACK/NACK(即,如果ACK,则为1,如果NACK,则为0,或者反之亦然)经历逻辑AND运算,从而得出一条ACK/NACK信息。
在CC之间的捆绑意指针对从指派给UE的不同CC的相同子帧接收到的多个码字的ACK/NACK的捆绑。例如,假设DL CC0和DL CC1被指派给UE。BS可以在DL CC0的DL子帧N中发送两个码字,并且可以在DL CC1的DL子帧N中发送一个码字。在该情形中,UE可以对针对三个码字的3比特ACK/NACK信息执行捆绑,以生成1比特ACK/NACK信息。即,仅当三个码字全部被成功地接收到时,生成ACK,否则,生成NACK。
根据确定的规则,在CC之间的捆绑可以被应用到所有的DL子帧,并且可以仅应用到一些DL子帧。
在时域的捆绑意指UE对针对在不同的DL子帧中接收到的数据单元(PDSCH或码字)的ACK/NACK执行的捆绑。例如,假设DL CC0和DL CC1被指派给UE,DL CC0是能够接收两个码字的MIMO模式,并且DL CC1是能够接收一个码字的单码字发送模式。在该情形中,如果UE成功地在DL CC0的DL子帧1中接收到码字0和码字1,并且成功地在DL CC1的DL子帧2中仅接收到码字0,则UE生成针对码字0的ACK,并且生成针对码字1的NACK。即,对于在不同的DL子帧中接收到的每一个码字执行ACK/NACK捆绑。另外,还可以对针对在不同的子帧中接收到的每一个码字的连续的ACK比特的数目进行计数。这里,可以根据子帧索引或DAI确定子帧顺序。
图2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BS和UE的方框图。
BS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射频(RF)单元130。处理器110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多个层可以通过处理器110来实现。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诸如RRC消息的较高层信号配置周期性的CSI发送和SR发送。 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宣告其中能够发送周期性的CSI、SR等的子帧。另外,处理器110可以将UE配置成使用将在ACK/NACK反馈中使用的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3。存储器120连接到处理器1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10的多种信息。RF单元130连接到处理器110,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20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RF单元230。处理器210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多个层可以通过处理器210来实现。处理器210生成按照第一UCI和第二UCI的顺序链接的比特流。第一UCI包括ACK/NACK,并且第二UCI可以是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链接的比特流是如下的格式,其中,指示第二UCI的比特添加到指示第一UCI的比特的末尾。当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数具有特定的范围(大于11并且小于或等于22)时,链接的比特流被交织。通过交织,链接的比特流按照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顺序排列。第一分段包括链接的比特流的具有偶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第二分段包括链接的比特流的具有奇数编号的比特索引的比特。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在通过RM信道编码而交织(即,使得两个比特在双RM编码之后是交替的)之后被发送。存储器220连接到处理器210,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10的多种信息。RF单元230连接到处理器210,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10和2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一个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设备。存储器120和2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它等价的存储装置。RF单元130和23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以软件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前述的方法可以利用用于执行前述功能的模块(即,处理、功能等)来实施。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20和220中,并且可以通过处理器110和210来执行。存储器120和220可以位于处理器110和210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已知的方式与处理器110和210连接。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包括第一UCI和第二UCI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并且所述第二UCI是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其中第二UCI比特被添加到第一UCI比特的末尾;
如果所述比特流的比特的数目大于11比特且小于或等于22比特,则将所述比特流分段,以获得第一分段的比特和第二分段的比特,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偶数编号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奇数编号的比特;
利用以下表格给出的块码对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其中,所述块码包括11个基本序列Mi,n,其中i是整数且0≤i≤31,并且所述11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基本序列具有索引n,其中n是整数且0≤n≤10;以及
发送经信道编码的UCI,
其中,在所述信道编码中,利用其索引小于对在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或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中的所述周期性的CSI进行编码所使用的基本序列的索引的基本序列对在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中的ACK/NACK信息或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中的ACK/NACK信息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通过Reed Muller RM码来进行信道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UCI包括ACK/NACK信息和调度请求SR,则所述比特流通过将周期性CSI比特添加到ACK/NACK和SR比特的末尾而被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R包括一个比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被配置为在相同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同的上行链路子帧通过较高层信号来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交织所述经信道编码的UCI,其中所述交织包括交替地链接来自被信道编码的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的长度为2比特的分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段还按照相同的顺序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偶数编号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还按照相同的顺序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奇数编号的比特。
9.一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单元用于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射频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
生成包括第一UCI和第二UCI的比特流,其中所述第一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息并且所述第二UCI是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并且其中第二UCI比特被添加到第一UCI比特的末尾;
如果所述比特流的比特的数目大于11比特且小于或等于22比特,则将所述比特流分段,以获得第一分段的比特和第二分段的比特,其中所述第一分段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偶数编号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奇数编号的比特;
利用以下表格给出的块码对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执行信道编码,其中,所述块码包括11个基本序列Mi,n,其中i是整数且0≤i≤31,并且所述11个基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基本序列具有索引n,其中n是整数且0≤n≤10;以及
发送经信道编码的UCI,
其中,在所述信道编码中,利用其索引小于对在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或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中的所述周期性的CSI进行编码所使用的基本序列的索引的基本序列对在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中的ACK/NACK信息或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中的ACK/NACK信息进行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第一UCI包括ACK/NACK信息和调度请求SR,则通过将周期性CSI比特添加到ACK/NACK和SR比特的末尾而生成所述比特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SR包括一个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被配置为在相同的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相同的上行链路子帧通过较高层信号来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对所述经信道编码的UCI进行交织,其中所述交织包括交替地链接来自被信道编码的所述第一分段的比特和所述第二分段的比特的每一个的长度为2比特的分段。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分段还按照相同的顺序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偶数编号的比特,并且所述第二分段还按照相同的顺序包括来自所述比特流的奇数编号的比特。
CN201280046498.4A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828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7431.6A CN107222301B (zh) 2011-09-23 2012-09-24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38148P 2011-09-23 2011-09-23
US61/538,148 2011-09-23
US201161545193P 2011-10-09 2011-10-09
US61/545,193 2011-10-09
US201161554964P 2011-11-02 2011-11-02
US61/554,964 2011-11-02
US201161556279P 2011-11-06 2011-11-06
US61/556,279 2011-11-06
US201261588169P 2012-01-18 2012-01-18
US61/588,169 2012-01-18
US201261594389P 2012-02-03 2012-02-03
US61/594,389 2012-02-03
US201261611561P 2012-03-15 2012-03-15
US61/611,561 2012-03-15
US201261645059P 2012-05-10 2012-05-10
US61/645,059 2012-05-10
US201261650990P 2012-05-23 2012-05-23
US61/650,990 2012-05-23
US201261678618P 2012-08-01 2012-08-01
US61/678,618 2012-08-01
PCT/KR2012/007667 WO2013043017A2 (ko) 2011-09-23 2012-09-2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7431.6A Division CN107222301B (zh) 2011-09-23 2012-09-24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8319A CN103828319A (zh) 2014-05-28
CN103828319B true CN103828319B (zh) 2017-08-15

Family

ID=4791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6498.4A Active CN103828319B (zh)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280046494.6A Active CN103828318B (zh)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10617431.6A Active CN107222301B (zh) 2011-09-23 2012-09-24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710523880.4A Active CN107196743B (zh)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6494.6A Active CN103828318B (zh)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10617431.6A Active CN107222301B (zh) 2011-09-23 2012-09-24 对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201710523880.4A Active CN107196743B (zh) 2011-09-23 2012-09-24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9) US9215050B2 (zh)
EP (3) EP3346658B1 (zh)
JP (1) JP5820532B2 (zh)
KR (2) KR101595198B1 (zh)
CN (4) CN103828319B (zh)
WO (2) WO201304301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63754A1 (ja) 2010-11-09 2012-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3828319B (zh) * 2011-09-23 2017-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7535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
US9072087B2 (en) * 2012-03-28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pendent ACK/NAK bundling
US9137812B2 (en) * 2012-08-03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multi-flow communication
US9397796B2 (en) * 2013-03-13 2016-07-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122676B (zh) * 2013-04-05 2018-07-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接入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2472992B1 (ko) 2014-12-08 2022-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6106496A1 (en) 2014-12-29 2016-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generating and detect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s
US10148392B2 (en) * 2015-01-27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nd triggering GACK/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P3251254B1 (en) * 2015-01-30 2023-03-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ack/nack bundling in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24525B2 (en) * 2015-02-25 2018-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feedback preceding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s in cellular IoT systems
US11115858B2 (en) * 2015-03-31 2021-09-0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S2928338T3 (es) 2015-04-09 2022-11-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ón de retroalimentación HARQ-ACK en un sistema de agregación de portadoras mejorado
CN106060930B (zh) * 2015-04-09 2021-07-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18107482A (ja) * 2015-04-28 2018-07-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743335B2 (en) 2015-04-28 2020-08-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6182320A1 (en) * 2015-05-10 2016-11-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repetition level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82378A1 (ko) * 2015-05-13 2016-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CN112187432A (zh) * 2015-05-14 2021-0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6725516B2 (ja) * 2015-08-07 2020-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322115B1 (en) * 2015-08-14 2024-0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7043195A1 (ja) * 2015-09-11 2017-03-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7041305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355494B1 (en) * 2015-09-24 2022-10-2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7005373A (zh) * 2015-09-25 201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445595B (zh) * 2015-10-08 2022-06-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JP6125596B1 (ja) * 2015-11-05 2017-05-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581579B2 (en) 2015-12-27 2020-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for NB-I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700187C1 (ru) 2015-12-31 2019-09-13 Не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US10827471B2 (en) * 2016-02-16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ocedure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8604954A (zh) * 2016-02-24 2018-09-28 英特尔Ip公司 xPUCCH上的UCI信道编码
WO2017146765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WO2017150925A1 (ko) * 2016-03-02 2017-09-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425980A4 (en) * 2016-03-16 2019-09-25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FOR PLANN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158126A (zh) 2016-03-22 2022-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SG11201809169PA (en) * 2016-05-13 2018-1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Harq-ack multiplexing in pusch
US10477526B2 (en) * 2016-06-10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rocedures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WO2018027997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512239A4 (en) * 2016-09-09 2020-05-0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062908A1 (ko) * 2016-09-29 2018-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3453129A1 (en) 2016-11-04 2019-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periodic cqi and ack/nack
EP3535919A4 (en) 2016-11-04 202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CK / NACK TRANSMISSION STRATEGIES
US10038488B2 (en) 2016-12-22 2018-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CCH transmit diversity with one-symbol STBC
CN108282435B (zh) * 2017-01-06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126973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736045B2 (ja) * 2017-02-03 2020-08-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EP3361790B1 (en) * 2017-02-14 2019-12-04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with adaptive transmission power scaling based on decoding confidence
US10931411B2 (en) * 2017-03-13 2021-0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AC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new radio
KR102264030B1 (ko) * 2017-03-21 2021-06-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JP6928091B2 (ja) 2017-03-23 2021-09-0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確認応答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US11102762B2 (en) 2017-04-03 2021-08-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CI resource determination
WO2018201404A1 (en) * 2017-05-04 2018-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lar code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873347B2 (en) * 2017-08-07 2020-12-22 Mediatek Inc. Channel bit interleaver design for polar coding chain
EP3665795B1 (en) 2017-08-11 2023-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rate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9474408B (zh) * 2017-09-08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9047193A1 (zh) * 2017-09-08 2019-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JP7033206B2 (ja) * 2017-11-15 2022-03-09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方法及び前記方法を利用する端末
US10779310B2 (en) 2017-11-16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ew radio (NR)
EP3734999A4 (en) * 2017-12-27 2021-08-04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CN110022190B (zh) * 2018-01-08 2021-03-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035549B (zh) * 2018-01-12 2021-03-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343822B2 (en) * 2018-01-12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d-bit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segmentation
US10742379B2 (en) * 2018-01-12 2020-08-11 Mediatek Inc.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new radio
WO2019136706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KR102616557B1 (ko) * 2018-02-13 2023-1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7003246B2 (ja) * 2018-02-14 2022-01-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スロットフォーマット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10324128B (zh) 2018-03-30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351057B (zh) * 2018-04-04 2022-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0784932B (zh) * 2018-07-31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798291B (zh) * 2018-08-02 2022-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176B (zh) * 2018-08-10 2023-10-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0992422B2 (en) 2018-08-21 2021-04-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decoding for advanced networks
KR20200054086A (ko) * 2018-11-09 2020-05-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높은 신뢰 조건을 가지는 데이터 또는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417191A (zh) * 2019-01-04 2020-07-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018518A1 (en) * 2019-07-30 2021-02-04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2023522745A (ja) * 2020-04-22 2023-05-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通信のための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5000A1 (en) * 2007-01-10 2008-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signaling ack/nac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96718A2 (ko) * 2010-02-03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1602B1 (ko) * 1999-03-24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트스트림 디코딩 장치
US6560292B1 (en) * 2000-04-07 2003-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cod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A75125C2 (uk) * 2001-03-28 2006-03-15 Квалкомм Інкорпорейтид Спосіб керування потужністю для обслуговування багатоточкового з'єднання у системі зв'язку (варіанти) та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його здійснення (варіанти)
KR100744347B1 (ko) * 2001-10-29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20050094584A1 (en) * 2003-11-04 2005-05-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physical layer
KR100584439B1 (ko) * 2003-11-05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시스템에서간섭신호 제거 장치 및 방법
KR101148405B1 (ko) * 2004-07-01 2012-05-21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개선된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인터리빙 방법 및 인터리버시스템
EP1679814B1 (en) * 2005-01-11 2018-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ast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13243B2 (en) * 2005-04-12 2009-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leaver and parser for OFDM MIMO systems
WO2009059039A2 (en) * 2007-11-02 2009-05-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KR101366284B1 (ko) * 2007-11-13 2014-0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골레이 부호를 이용한 블록 부호 생성 방법, 데이터 부호화방법 및 데이터 부호화 장치
US9030948B2 (en) * 2008-03-30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065706B1 (ko) * 2008-11-23 2011-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CN101801025B (zh) * 2009-02-06 2013-10-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调度资源释放的确认方法及设备
WO2010123304A2 (en) * 2009-04-24 2010-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JPWO2010122699A1 (ja) * 2009-04-24 2012-10-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611238B2 (en) * 2009-04-30 2013-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US8379547B2 (en) * 2009-05-15 2013-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selec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ACK/NACK on PUCCH channel
CN103957030B (zh) * 2009-05-29 2016-05-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1600486B1 (ko) * 2009-05-29 2016-03-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중계기 백홀 상향링크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094252B2 (en) * 2009-07-31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8679B2 (en) * 2009-07-31 2015-1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19795A1 (en) 2009-08-13 2011-02-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ultiplexing uplink l1/l2 control and data
PL2484039T3 (pl) * 2009-10-01 2019-01-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Transmisja danych sterujących łącza uplink
CN101702632B (zh) * 2009-10-29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04092520B (zh) * 2009-12-03 2018-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800620A (zh) * 2009-12-25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084020A2 (ko) * 2010-01-08 2011-07-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MY162196A (en) * 2010-01-08 2017-05-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or multiple carriers
KR101753586B1 (ko) 2010-02-03 2017-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325685B2 (en) * 2010-02-12 2012-12-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 diversity
KR101740731B1 (ko) * 2010-03-29 2017-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369740B2 (en) 2010-04-02 2013-02-05 Wazana Brothers International, Inc Remanufactured toner cartridge with added cleaning roller for the primary charge roller, and methods
EP2561717A4 (en) * 2010-04-22 2015-07-15 Sharp K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AND BASE STATION, USER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ARRANGEMENT THEREIN
US20120113831A1 (en) * 2010-04-30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8582638B2 (en) 2010-04-30 2013-11-12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state feedback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91474B2 (en) * 2010-05-21 2014-11-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L2561715T3 (pl) * 2010-06-11 2015-08-31 Huawei Tech Co Ltd Transmisja informacji sterującej łączem wstępującym
CN101883391B (zh) * 2010-06-24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1757383B1 (ko) * 2010-06-29 2017-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csi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600580B1 (en) * 2010-07-26 2018-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2018228A2 (en) * 2010-08-03 2012-0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12692B2 (en) * 2010-08-16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US8848557B2 (en) * 2010-08-25 2014-09-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and data in UL MIMO system based on SC-FDM
US8670379B2 (en) * 2010-10-02 2014-03-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US8837358B2 (en) * 2010-10-18 2014-09-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UL ACK/NACK for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US8842609B2 (en) * 2010-10-21 2014-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formation in multicarrier-suppor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567791T3 (es) * 2010-11-03 2016-04-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codificación de transmisión harq-ack en sistemas de tdd con agregación de portadora en enlace descendente
WO2012063754A1 (ja) * 2010-11-09 2012-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2468917B (zh) * 2010-11-15 2014-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US9119101B2 (en) * 2010-12-17 2015-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iodic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098086B (zh) * 2010-12-30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136896A (zh) * 2011-02-22 2011-07-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2122170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
US9125188B2 (en) * 2011-04-29 2015-09-0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of carriers with subframe restrictions
WO2012173535A1 (en) * 2011-06-15 2012-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749992B2 (en) * 2011-08-10 2017-08-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feedback for multi-site scheduling
US9363820B2 (en) * 2011-08-11 2016-06-0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3828319B (zh) * 2011-09-23 2017-08-1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8797985B2 (en) * 2011-10-03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hannel selection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collision handling
JP5793067B2 (ja) * 2011-11-24 2015-10-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4584450B (zh) * 2012-06-04 2018-01-2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传递多个传输点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US9294230B2 (en) * 2012-07-02 2016-03-2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lex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EP2880924B1 (en) * 2012-07-31 2016-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ack/nack and 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5000A1 (en) * 2007-01-10 2008-07-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signaling ack/nack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96718A2 (ko) * 2010-02-03 2011-08-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arge Payload ACK/NACK Bit Mapping for TDD";Jacksonville;《3GPP draft》;20101119;第1页第2部分,说明书附图1 *
"Multiplexing of periodic CSI and ACK/NACK on PUCCH";Dublin;《3GPP draft》;20110121;第3.2节第1段 *
Ordering of HARQ-ACK bits for RM coding;Taipei;《3GPP draft》;20110225;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0171A2 (en) 2014-07-30
EP2760171A4 (en) 2015-06-17
WO2013043017A3 (ko) 2013-05-23
WO2013043017A2 (ko) 2013-03-28
US9215050B2 (en) 2015-12-15
US10560925B2 (en) 2020-02-11
EP2760171B1 (en) 2018-03-28
EP2760172A4 (en) 2015-06-17
CN107222301A (zh) 2017-09-29
US20200145990A1 (en) 2020-05-07
CN107196743B (zh) 2020-11-06
US20180124779A1 (en) 2018-05-03
US9877309B2 (en) 2018-01-23
US9578633B2 (en) 2017-02-21
US20140226608A1 (en) 2014-08-14
JP2014531825A (ja) 2014-11-27
CN103828319A (zh) 2014-05-28
EP3346658B1 (en) 2021-02-17
CN107196743A (zh) 2017-09-22
JP5820532B2 (ja) 2015-11-24
KR101595198B1 (ko) 2016-02-17
US20190268899A1 (en) 2019-08-29
US20170135094A1 (en) 2017-05-11
KR101595197B1 (ko) 2016-02-17
WO2013043018A3 (ko) 2013-05-23
KR20140078694A (ko) 2014-06-25
EP2760172A2 (en) 2014-07-30
US9839017B2 (en) 2017-12-05
US20190082437A1 (en) 2019-03-14
CN107222301B (zh) 2020-09-15
KR20140089352A (ko) 2014-07-14
US20140233517A1 (en) 2014-08-21
CN103828318A (zh) 2014-05-28
CN103828318B (zh) 2017-10-24
US20160073396A1 (en) 2016-03-10
WO2013043018A2 (ko) 2013-03-28
US20180103467A1 (en) 2018-04-12
US10306609B2 (en) 2019-05-28
US10841908B2 (en) 2020-11-17
EP3346658A1 (en) 2018-07-11
US10200981B2 (en) 2019-02-05
US11259289B2 (en) 202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831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8834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0570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71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366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14541B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17589B (zh) 传输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0262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채널 및 제어 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73597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11562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13121A (zh)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