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710B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5710B
CN104205710B CN201380015904.5A CN201380015904A CN104205710B CN 104205710 B CN104205710 B CN 104205710B CN 201380015904 A CN201380015904 A CN 201380015904A CN 104205710 B CN104205710 B CN 104205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ation
cqi
pucch format
harq
puc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59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5710A (zh
Inventor
徐东延
安俊基
李润贞
梁锡喆
金奉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3109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67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所述方法的终端。基于从属于PUCCH格式的值来确定将被应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并且通过使用被确定的发送功率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其中,当所述PUCCH格式是PUCCH格式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基于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从属于所述PUCCH格式的所述值。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已经提出了有效的发送与接收技术以及利用措施以便于使有限的无线电资源的效率最大化。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之一是能够以低复杂性衰减符号间干扰(ISI)效应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在OFDM中,串行输入的数据符号转换成分别在待发送的N个分开的副载波上加载的N个并行数据符号。副载波在频率方面维持正交性。相应的正交信道经历独立的频率选择性衰减,并且结果,降低了接收器中的复杂性并且提高了发送的符号的间隔以使符号间干扰最小化。
正交频分多址(在下文中,被称为OFDMA)表示多址方法,其在使用OFDM作为调制方案的系统中通过独立地对各个用户可用的副载波中的一些来实现多址。一般而言,OFDMA向各个用户提供诸如副载波的频率资源,并且相应的频率资源被独立地提供给多个用户而不与彼此重叠。因此,为各个用户排他地分配了频率资源。在OFDMA系统中,可以通过频率选择性调度来获取针对多个用户的频率分集,并且可以根据针对副载波的置换方案以各种模式分配副载波。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技术来提高空间区域的效率。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改进数据的发送效率和接收效率。用于在MIMO系统中实现分集的技术包括空频块码(SFBC)、空时块码(STBC)、循环延迟分集(CDD)、频率切换发送分集(FSTD)、时间切换发送分集(TSTD)、预编码矢量切换(PVS)、空间复用(SM)等。取决于接收天线的数目和发送天线的数目的MIMO信道矩阵可以分解为多个独立信道。相应的独立信道被称作层或流。层的数目表示秩。
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CCH)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调度请求(SR)、确认/非确认(ACK/NACK)信号、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PUCCH根据格式来传输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
近年来,载波聚合系统吸引了注意。载波聚合系统意指这样的系统,其在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宽带时,通过收集具有比目标宽带更小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副载波来配置宽带。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用于高效地且可靠地发送各种类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是需要的。特别地,当在同一子帧中同时发送周期性的CSI(例如,CQI)和ACK/NACK时,通过哪一个方案确定发送功率可能是有问题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从属于根据调制方案和子帧中比特的数目而划分的PUCCH格式的值来确定将被应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以及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以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
其中,当PUCCH格式使用正交相移键控作为调制方案时,PUCCH格式是其中在子帧中所发送的比特的数目是48个比特的PUCCH格式3,并且UCI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PUCCH格式相关值基于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
在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是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RF单元连接,其中,处理器基于从属于根据调制方案和子帧中比特的数目而划分的PUCCH格式的值来确定将被应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以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以及其中,当PUCCH格式使用正交相移键控作为调制方案时,PUCCH格式是其中在子帧中所发送的比特的数目是48个比特的PUCCH格式3,并且UCI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PUCCH格式相关值基于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
有利效果
当需要在同一子帧中发送不同类型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时,能够有效地确定发送功率。特别地,当通过PUCCH同时发送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时,通过考虑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发送功率,与相关技术相比能够可靠地发送UCI。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了3GPP LTE中的无线帧的结构。
图2例示了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栅格的一个示例。
图3例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例示了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的比较示例。
图6例示了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
图7例示了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
图8例示了在普通CP中PUCCH格式2a/2b的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
图9例示了在扩展CP中ACK/NACK和CQI的联合编码的示例。
图10例示了其中复用了ACK/NACK和SR的方法。
图11例示了在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的星座映射。
图12例示了其中信道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图13举例说明了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
图14举例说明了双RM编码过程。
图15例示了通过用户设备的PUCCH的UCI发送过程。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为用户设备的PUCCH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
图17是例示了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在包括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FDMA(SC-FDMA)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在下面所描述的技术。CDMA可以由无线电技术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或CDMA2000实现。TDMA可以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率(EDGE)的无线电技术实现。OFDMA可以被实现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E-UTRA(演进的UTRA)等的无线技术。作为IEEE 802.16e的演进的IEEE 802.16m提供了与基于IEEE 802.16e的系统的向后兼容性。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作为使用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的UMTS(E-UMTS)的一部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高级(A)是3GPP LTE的演进。为了清楚的描述,主要描述了LTE/LTE-A,但是本发明的精神不限制于此。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各个基站向特定地理区提供通信服务。用户设备(UE)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并且可以被称作其它术语,诸如移动站(MS)、移动终端(MT)、用户终端(UT)、用户站(SS)、无线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设备等。基站通常表示与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以被称作不同的术语,诸如演进的Node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
用户设备通常属于一个小区,并且终端所属的小区称为服务小区。向服务小区提供通信服务的基站被称为服务BS。服务基站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
可以在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使用该技术。一般而言,下行链路意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意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
可以基于通信系统中所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三层将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划分成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
作为第一层的物理层通过传输信道与作为高层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层连接,并且数据通过传输信道在MAC层与物理层之间移动。另外,数据通过物理信道在不同的物理层之间(即,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的物理层之间)移动。
作为第二层的无线电数据链路层由MAC层、RLC层和PDCP层构成。作为负责对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进行映射的层的MAC层选择适当的传输信道以便于发送从RLC层传送的数据,并且将需要的控制信息添加到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头。
RLC层被定位于比MAC层更高的层上以支持数据的可靠发送。此外,RLC层对从上层传送的RLC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分段和链接,以便于配置具有适合于无线电间隔的适当大小的数据。接收器的RLC层支持数据的重组功能以便于从所接收到的RLC PDU恢复原始RLC SDU。
PDCP层仅在分组交换区域中使用,并且可以对IP分组的头进行压缩和发送,以便提高分组数据在无线电信道中的发送效率。
作为第三层的RRC层用来控制下层并且在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交换无线电资源控制信息。根据用户设备的通信状态定义包括空闲模式、RRC连接模式等的各种RRC状态,并且在RRC状态之间的转变必要时是可能的。在RRC层中,定义了与无线电资源管理相关联的各种过程,其包括系统信息广播、RRC接入管理过程、多分量载波配置过程、无线电承载控制过程、安全过程、测量过程、移动性管理过程(切换)等。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和单输入多输出(SIMO)系统中的任何一个。MIMO系统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MISO系统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SO系统使用一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SIMO系统使用一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在下文中,发送天线意指用来发送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天线或逻辑天线,接收天线意指用来接收一个信号或流的物理天线或逻辑天线。
图1例示了3GPP LTE中的无线帧的结构。
这可以指的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S 36.211 V8.2.0(2008-03)的第5部分“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版本8)”。参照图1,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并且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无线帧中的时隙以时隙号#0至#19编号。发送一个子帧所需要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TI可以是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度单元。例如,一个帧的长度可以是10ms,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副载波。因为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被用来表达一个符号周期,并且可以根据多址方案被称作其它名称。例如,当SC-FDMA被用作上行链路多址方案时,OFDM符号可以被称作SC-FDMA符号。资源块(RB)在一个时隙中包括作为资源分配单位的多个连续的副载波。无线帧的结构只是一个示例。因此,可以不同地改变包括在无线帧中的子帧的数目、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或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3GPP LTE定义了一个时隙在普通循环前缀(CP)中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时隙在扩展CP中包括6个OFDM符号。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通常划分为频分双工(FDD)方案和时分双工(TDD)方案。根据FDD方案,在占据不同频带的同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根据TDD方案,在占据同一频带的同时在不同定时执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TDD方案的信道响应实质上是相互的。这意味着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和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在给定频域中几乎与彼此相同。因此,在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从上行链路信道响应中获取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在TDD方案中,因为整个频带被时间划分为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所以可以不同时执行通过基站的下行链路发送和通过终端的上行链路发送。在其中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按子帧为单位划分的TDD系统中,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在不同的子帧中执行。在TDD方案中,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共存在于一个帧中,并且配置由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确定。UL-DL配置可以参考3GPP TS 36.211V10.0.0的表4.2.2。
图2例示了针对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栅格的一个示例。
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NRB个资源块。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NRB从属于在小区中设定的下行链路带宽NDL。例如,在LTE系统中,NRB可以是6至110中的任何一个。一个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多个副载波。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还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资源栅格上的各个元素被称作资源元素(RE)。资源栅格上的资源元素可以由时隙内的索引对(k,l)来识别。这里,k(k=0,...,NRB x 12-1)表示频域内的副载波索引,并且l(l=0,...,6)表示时域内的OFDM符号索引。
这里,示例性地描述了一个资源块由时域内的7个OFDM符号和频域内的12个副载波构成,进而包括7×12个资源元素,但是资源块内的OFDM符号的数目和副载波的数目不限于此。OFDM符号的数目和副载波的数目可以取决于CP的长度、频率间隔等而不同地改变。例如,在普通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目是7,而在扩展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OFDM符号的数目是6。作为一个OFDM符号内的副载波的数目,可以在128、256、512、1024、1536和2048之中选择和使用一个。
图3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下行链路子帧在时域中包括两个时隙,并且各个时隙在普通CP中包括七个OFDM符号。在子帧中的第一时隙的前面最多3个OFDM符号(对于1.4Mhz带宽来说最多4个OFDM符号)是控制信道被分配到的控制区域,并且剩余的OFDM符号变成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到的数据区域。
PUCCH可以传输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和发送格式、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关于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高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针对预定UE组中的单独UE的一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和网络电话(VoIP)的激活。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发送多个PDCCH,并且终端可以监视该多个PDCCH。PDCCH在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CCE)的聚合上发送。CCE是用来取决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码率的逻辑分配单位。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根据CCE的数目和由CCE所提供的编码率之间的关联来确定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的比特数。
基站根据待发送到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校验(CRC)附接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所有者或使用,唯一标识符(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被掩码在CRC上。如果PDCCH用于特定终端,则终端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C)-RNTI)可以掩码在CRC上。另选地,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寻呼指示标识符(例如,寻呼(P)-RNTI)可以掩码在CRC上。如果PDCCH用于系统信息块(SIB),则系统信息(SI)-RNTI可以被掩码在CRC上。随机接入(RA)-RNTI可以掩码在CRC上以便于指示作为对终端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发送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图4例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在频域中,上行链路子帧可以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用于发送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
当在高层中指示时,终端可以支持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
用于一个终端的PUCCH被分配给子帧中的资源块对。属于该资源块对的资源块分别占据第一时隙和第二时隙中的不同副载波。由属于分配给PUCCH的资源块对的资源块所占据的频率基于时隙边界而改变。这意味着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上跳频。终端随着时间通过不同的副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获取频率分集增益。
PUSCH被映射到作为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在PUSCH上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用于在TTI期间发送的UL-SCH的数据块的传输块。传输块可以是用户信息。另选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是复用的数据。经复用的数据可以通过复用UL-SCH的传输块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来获取。例如,复用到数据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非确认(HARQ-ACK/NACK)(可以被表示为HARQ-ACK或简单地由A/N表示)、秩指示符(RI)等。另选地,上行链路数据可以仅由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构成。
同时,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载波聚合(CA)。这里,载波聚合意指收集具有小带宽以配置宽带的多个载波。当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宽带时,载波聚合系统意指这样的系统,其通过收集具有比目标宽带更小的带宽的一个或更多个副载波来配置宽带。
图5例示了单载波系统和载波聚合系统的比较示例。
参照图5,在单载波系统中,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对于终端而言支持仅一个载波。载波的带宽可以多样化,但是一个载波被分配给终端。相反,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多个分量载波(CC)可以被分配给用户设备。例如,可以分配三个20MHz分量载波以将60MHz的带宽分配给终端。分量载波包括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L CC)和上行链路(UL)CC。
载波聚合系统可以划分为其中相应的载波是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其中相应的载波与彼此分开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当在下文中,载波聚合系统被简称为载波聚合系统时,应该理解,该载波聚合系统包括其中相应的分量载波是连续的连续载波聚合系统和其中相应的分量载波是不连续的非连续载波聚合系统两者。
在收集到一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时作为目标的分量载波可以仅仅使用在现有系统中所使用的带宽以得到与现有系统的后向兼容性。例如,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带宽,并且3GPP LTE-A系统可以通过仅使用3GPP LTE系统的带宽来配置20MHz或更多的宽带。另选地,可以通过定义新带宽来配置宽带,而不照原样使用现有系统的带宽。
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频带被划分为多个载波频率。这里,载波频率意指小区的中心频率。在下文中,小区可以意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另选地,小区可以意指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和可选的上行链路频率资源的组合。此外,一般而言,当不考虑载波聚合(CA)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率资源可以作为一对连续地存在于一个小区中。
为了通过特定小区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终端应该首先完成对特定小区的配置。这里,配置意指其中完成了接收到发送和接收到对应小区的数据所需要的系统信息的状态。例如,配置可以包括接收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所需要的公共物理层参数、MAC层参数、或对于RRC层中的特定操作所需要的参数的整个过程。当完成了配置的小区仅接收到发送分组数据的信息时,该小区处于其中能够立即发送和接收分组的状态。
配置完成了的小区可以以激活状态或去激活状态存在。这里,激活表示数据被发送或接收或小区处于准备状态。终端可以监视或接收已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于验证向其分配的资源(可以是频率、时间等)。
去激活表示不可能发送或接收流量数据或测量结果或者能够发送/接收最少信息。终端可以接收从去激活小区接收分组所需要的系统信息(SI)。相反,终端不监视或接收去激活小区的控制信道(PDCCH)和数据信道(PDSCH),以便于验证分配给其的资源(可以是频率、时间等)。
小区可以被划分为主小区(PCell)、次小区(SCell)和服务小区。
主小区意指以主要频率操作的小区,并且意指终端在其中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的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指示主小区的小区。
次小区意指以次要频率操作的小区,并且在安排了RRC建立后,次小区被配置并且被用来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
当终端是其中未配置CA或不能够提供CA的终端时,服务小区被配置为主小区。当配置了CA时,称作服务小区的术语被用来表示由主小区和所有次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所构成的集合。
也就是说,主小区表示在RRC建立或重新建立状态下提供安全输入和NAS移动性信息的一个服务小区。根据用户设备的能力,至少一个小区可以被配置成连同主小区一起形成一组服务小区,并且至少一个小区被称为第二小区。
因此,为一个终端配置的服务小区可以仅由一个主小区构成或者可以由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次小区构成,并且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服务小区。
主要分量载波(PCC)意指与主小区对应的CC。PCC是在若干CC之中的其中终端与基站初始连接或RRC连接的CC。PCC是负责连接或RRC连接以用于有关多个CC的信令并且管理作为与终端相关联的建立信息的UE上下文信息的特殊CC。此外,PCC与终端连接并且PCC处于RRC连接模式,PCC连续地存在于激活状态中。
次要分量载波(SCC)意指与第二小区对应的CC。也就是说,SCC是除PCC之外分配给终端的CC,并且SCC是用于附加的资源分配的扩展载波等,并且SCC可以处于激活状态或去激活状态。
与主小区对应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DL PCC),并且与主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主要分量载波(UL PCC)。此外,在下行链路中,与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被称为下行链路次要分量载波(DL SCC),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与次小区对应的分量载波被称为上行链路次要分量载波(UL SCC)。
主小区和次小区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主小区被用于PUCCH的发送。
第二,主小区被连续地激活,然而次小区是根据特定条件激活/去激活的载波。
第三,当主小区经历无线电链路失败(在下文中,被称为RLF)时,触发RRC重新建立,但是当次小区经历RLF时,不触发RRC重新建立。
第四,主小区可以通过改变伴随有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安全密钥或切换过程而改变。
第五,通过主小区接收非接入层(NAS)信息。
第六,在主小区中,DL PCC和UL PCC被连续地构成为一对。
第七,不同的分量载波CC在相应的终端中可以被配置为主小区。
第八,主小区的重新配置、添加和去除的过程可以由RRC层执行。在添加新的次小区时,RRC信令可以用来发送专用次小区的系统信息。
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构成一个服务小区,并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被建立来构成一个服务小区。然而,服务小区不由仅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构成。
分量载波的激活/去激活相当于即服务小区的激活/去激活的概念。例如,假定服务小区1由DL CC1构成,则服务小区1的激活意指DL CC1的激活。假定服务小区2通过建立DLCC2和UL CC2来构成,则服务小区2的激活意指DL CC2和UL CC2的激活。同时,各个分量载波可以对应于小区。
在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目可以被设定为与彼此不同。其中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和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与彼此相同的情况被称为对称聚合并且其中数目与彼此不同的情况被称为非对称聚合。此外,分量载波的尺寸(即,带宽)可以与彼此不同。例如,当假定了五个分量载波被用来配置70MHz带时,70MHz带可以由5MHz分量载波(载波#0)、20MHz分量载波(载波#1)、20MHz分量载波(载波#2)、20MHz分量载波(载波#3)和5MHz分量载波(载波#4)构成。
如上所述,不像单载波系统,载波聚合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分量载波(CC)。也就是说,一个终端可以通过多个DL CC来接收多个PDSCH。此外,终端可以通过一个UL CC(例如,UL PCC)来发送针对多个PDSCH的ACK/NACK。也就是说,在相关技术中的单载波系统中,因为在一个子帧中接收仅一个PDSCH,所以正好发送最多两条HARQ ACK/NACK(在下文中,为了容易描述缩写为ACK/NACK)。然而,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因为可以通过一个UL CC来发送针对多个PDSCH的ACK/NACK,所以用于其的ACK/NACK发送方法是需要的。
终端可以在多个DL CC中监视PDCCH,并且通过多个DL CC同时地接收下行链路传输块。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多个UL CC同时发送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块。
在多载波系统中,能够提供用于CC调度的两个方法。
第一方法是在一个CC中发送PDCCH-PDSCH对。CC被称为自调度。此外,这意味着通过其发送PUSCH的UL CC意指变成链接到通过其发送对应PDSCCH的DL CC的CC。也就是说,在PDCCH中,PDSCH资源被分配在相同的CC上或PUSCH资源被分配在经链接的UL CC上。
第二方法是通过其发送PDSCH的DL CC或通过其发送PUSCH的UL CC被确定,而不管通过其发送PDCCH的DL CC如何。也就是说,在不同的DL CC中发送PDCCH和PDSCH或通过未与通过其发送PDCCH的DL CC链接的UL CC来发送PUSCH。这被称为交叉载波调度。通过其发送PDCCH的CC被称为PDCCH载波、监视载波、或调度载波,或者通过其发送PDSCH/PUSCH的CC被称为PDSCH/PUSCH载波或调度的载波。
在下文中,将对现有PUCCH格式进行描述。
PUCCH根据格式来传输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PUCCH格式1传输调度请求(SR)。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开关键控(OOK)方案。PUCCH格式1a传输由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方案针对一个码字所调制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PUCCH格式1b传输由正交相移键控(QPSK)方案针对两个码字所调制的ACK/NACK。PUCCH格式2传输由QPSK方案所调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PUCCH格式2a和2b传输CQI和ACK/NACK。
可以根据调制方案和子帧中比特的数目划分PUCCH格式。表1例示了根据PUCCH格式的调制方案和子帧内的比特数。
[表1]
PUCCH格式 调制方案 每子帧的比特数,Mbit
1 N/A N/A
1a BPS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QPSK 22
3 QPSK 48
图6例示了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2/2a/2b的信道结构。如上所述,PUCCH格式2/2a/2b被用来发送CQI。
参照图6,SC-FDMA符号1和5用于在普通CP中作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解调参考符号(DM RS)。在扩展CP中,SC-FDMA符号3被用于DM RS。
10个CQI信息比特被以例如1/2速率信道编码以变成20个编码比特。可以在信道编码中使用里德-穆勒(RM)码。另外,信息比特被加扰(类似地作为被用具有长度为31的gold序列加扰的PUSCH数据),并且其后,QPSK星座被映射,并且结果,生成了QPSK调制符号(时隙0内的d0至d4)。各个QPSK调制符号通过具有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的循环移位来调制并且OFDM调制,以及其后,在子帧中的10个SC-FDMA符号中的每一个中发送。12个均匀地分开的周期性的移位允许12不同的用户设备在相同的PUCCH资源块中正交地复用。作为应用于SC-FDMA符号1和5的DM RS序列,可以使用具有长度为12的基本RS序列。
图7例示了在普通CP中针对一个时隙的PUCCH格式1a/1b。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在第三至第五SC-FDMA符号中发送。在图7中,可以在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调制之后在时域内或在IFFT调制之前在频域内对w0、w1、w2和w3进行调制。
在LTE中,ACK/NACK和CQI可以在同一子帧中同时发送并且可能不被许可同时发送。在这种情况下,ACK/NACK是针对单个小区的ACK/NACK。当不许可ACK/NACK和CQI同时发送时,用户设备可能需要在其中配置了CQI反馈的子帧的PUCCH中发送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丢弃CQI并且通过PUCCH格式1a/1b仅发送ACK/NACK。
ACK/NACK和CQI在同一子帧中的同时发送可以通过用户设备特定高层(RRC)信令配置。例如,是否可以在同一子帧中同时发送ACK/NACK和CQI可以由包括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中的参数“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配置。也就是说,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定为“真”时,可以许可同时发送,当“simultaneousAckNackAndCQI”被设定为“假”时,可以不许可同时发送。当同时发送是可用的时,CQI和1比特或2比特ACK/NACK信息可以被复用到子帧中的同一PUCCH资源块,其中基站调度程序许可CQI和ACK/NACK的同时传输的子帧中。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维持具有低立方度量(CM)的单载波特性。普通CP和扩展CP在维持单载波特性的同时对CQI和ACK/NACK进行复用的方法中与彼此不同。
首先,当1比特或2比特ACK/NACK和CQI在普通CP中通过PUCCH格式2a/2b一起发送时,ACK/NACK比特未被加扰,但是被BPSK(在1个比特的情况下)/QPSK(在2个比特的情况下)调制以变成一个ACK/NACK解调符号(dHARQ)。ACK通过二进制“1”来编码而NACK通过二进制“0”来编码。一个ACK/NACK解调符号(dHARQ)被用来对各个时隙内的第二RS符号进行调制。也就是说,通过使用RS用信号发送ACK/NACK。
图8例示了在普通CP中PUCCH格式2a/2b的ACK/NACK的星座映射的示例。
参照图8,NACK(在发送两个下行链路码字的情况下为NACK和NACK)被映射到+1。在意指用户设备未能在PDCCH中检测到下行链路许可的情况的不连续发送(DTX)中,ACK和NACK均不发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配置默认NACK。DTX被分析为NACK并且引起下行链路重传。
接下来,在其中使用每时隙一个RS符号的扩展CP中,1或2比特ACK/NACK与CQI一起联合编码。
图9例示了在扩展CP中ACK/NACK和CQI的联合编码的示例。
参照图9,由RM码所支持的信息比特的最大比特数可以是13。在这种情况下,CQI信息比特Kcqi可以是11个比特而ACK/NACK信息比特KACK/NACK可以是2个比特。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链接以生成比特流,并且其后,通过RM码来信道编码。在这种情况下,表达了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联合编码。也就是说,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联合编码以变成20个编码比特。通过这样的过程所生成的20比特码字以具有图6中所描述的信道结构(与图6不同在于在扩展CP的情况下每时隙使用一个RS符号)的PUCCH格式2发送。
在LTE中,ACK/NACK和SR被复用以通过PUCCH格式1a/1b同时发送。
图10例示了其中复用了ACK/NACK和SR的方法。
参照图10,当在同一子帧中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用户设备在分配的SR资源中发送ACK/NACK,并且在这种情况下,ACK/NACK意指肯定的SR。当接收到肯定的SR时,基站可以知道用户设备请求调度。此外,用户设备可以在分配的ACK/NACK资源中发送ACK/NACK并且ACK/NACK意指否定的SR。也就是说,基站可以识别SR是肯定的SR还是否定的SR以及ACK/NACK通过哪一个资源在ACK/NACK和SR在其中被同时发送的子帧中发送。
图11例示了在同时发送ACK/NACK和SR时的星座映射。
参照图11,DTX/NACK和肯定的SR被映射到星座图的+1并且ACK被映射到-1。星座图可以示出信号的相位。
同时,在LTE TDD系统中,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针对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原因是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子帧中接收多个PDSCH并且在一个子帧中发送针对该多个PDSCH的ACK/NACK。在这种情况下,提供了两个类型的ACK/NACK发送方法。
第一方法是ACK/NACK捆绑。在ACK/NACK捆绑中,用于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比特通过逻辑与(AND)操作耦合。例如,当用户设备成功地对多个数据单元中的全部进行解码时,用户设备发送仅一个ACK比特。相反,当用户设备未能解码或甚至检测到多个数据单元中的任何一个时,用户设备发送NACK比特或不发送NACK比特。
捆绑包括空间捆绑、时域内的捆绑以及频域内的捆绑等。空间捆绑是在一个PDSCH中接收到多个码字时针对各个码字来压缩A/N的技术。时域内的捆绑是针对在不同子帧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单元来压缩A/N的技术。频域内的捆绑是针对在不同小区(即,CC)中所接收到的数据单元来压缩A/N的技术。
第二方法是ACK/NACK复用。在ACK/NACK复用方法中,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的内容或意义可以由用于ACK/NACK发送的PUCCH资源和QPSK调制符号的组合来识别。这也被称作信道选择。可以根据所使用的PUCCH将信道选择称作PUCCH 1a/1b信道选择。
例如,假定了可以发送最多两个数据单元并且一个PUCCH资源可以传输2个比特。在这种情况下,假定了针对各个数据单元的HARQ操作可以由一个ACK/NACK比特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像在下面给出的表中所示出的那样发送数据的发送节点(例如,基站)中识别ACK/NACK。
[表2]
HARQ-ACK(0),HARQ-ACK(1) n(1) PUCCH b(0),b(1)
ACK,ACK n(1) PUCCH,1 1,1
ACK,NACK/DTX n(1) PUCCH,0 0,1
NACK/DTX,ACK n(1) PUCCH,1 0,0
NACK/DTX,NACK n(1) PUCCH,1 1,0
NACK,DTX n(1) PUCCH,0 1,0
DTX,DTX N/A N/A
在表2中,HARQ-ACK(i)指示ACK/NACK结果数据单元i。在该示例中,可以提供数据单元0和数据单元1的两个数据单元。在表2中,DTX意味着不发送针对所对应的HARQ-ACK(i)的数据单元。另选地,DTX意味着接收器(例如,用户设备)不能够检测到针对HARQ-ACK(i)的数据单元。n(1) PUCCH,X指示用于ACK/NACK的实际发送的PUCCH资源并且提供最多两个PUCCH资源。也就是说,两个PUCCH资源是n(1) PUCCH,0和n(1) PUCCH,1。b(0)和b(1)表示由选择的PUCCH资源所传送的2个比特。根据b(0)和b(1)确定通过PUCCH资源所发送的调制符号。
例如,如果接收器成功地接收到两个数据单元并且对两个数据单元解码,则接收器需要通过使用PUCCH资源n(1) PUCCH,1将两个比特(b(0),b(1))作为(1,1)发送。作为另一示例,假定了接收器接收到两个数据单元以未能对第一数据单元解码并且成功对第二数据单元解码。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需要通过使用n(1) PUCCH,1来发送(0,0)。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通过用于将ACK/NACK的内容(或意义)与PUCCH资源和在所对应的PUCCH资源中发送的实际比特的内容的组合链接的方法来使用单个PUCCH资源发送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
在ACK/NACK复用方法中,如果所有数据单元存在至少一个ACK,则NACK和DTX被显示为诸如NACK/DTX的一对。原因是通过仅按PUCCH资源和QPSK符号的组合区分NACK和DTX来覆盖所有ACK/NACK组合是不足的。
在ACK/NACK捆绑方法或ACK/NACK复用方法中,作为目标由用户设备所发送的PDSCH的总数是重要的。当用户设备不能够在多个PDCCH之中接收到一些PDCCH以对多个PDSCH进行调度时,在作为ACK/NACK的目标的PDSCH的总数中发生错误,并且结果,可以发送错误的ACK/NACK。为了解决该错误,在TDD系统中下行链路分配索引(DAI)在被包括在PDCCH中情况下发送。DAI通过对PDCCH的数目进行计数以对PDSCH进行调度来指示计数值。
在下文中,将描述针对PUCCH格式2的上行链路信道编码方法。
在下面给出的表3示出了用于PUCCH格式2的信道编码的(20,A)RM码的一个示例。这里,A可以表示其中CQI信息比特和ACK/NACK信息比特被链接的比特流的比特数(即,Kcqi+KACK/NACK)。当比特流由a0,a1,a2,...,aA-1表示时,该比特流可以被用作使用(20,A)RM码的信道编码块的输入。
[表3]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Mi,11 Mi,12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0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1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1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0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可以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1中所示出的那样生成由RM码b0、b1、b2、...、bB-1所信道编码的比特流。
[等式1]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中,i=0,1,2,...,B-1并且B=20。
信道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
图12例示了其中信道编码比特被映射到码-时间-频率资源的示例。
参照图12,在被信道编码的20个比特之中的前10个比特和最后10个比特被映射到不同的码-时间-频率资源,并且特别地,前10个比特和最后10个比特在频域内被大大地分开和发送以得到频率分集。
在下文中,将描述LTE-A中的上行链路信道编码方法的一个示例。
如上所述,在LTE中,当以PUCCH格式2发送UCI时,最多13个比特的CSI通过表3的(20,A)RM码被RM编码。相反,当通过PUSCH发送UCI时,最多11个比特的CQI通过在下面给出的表4的(32,A)RM码被RM编码,并且截断或循环地重复以便于和待在PUSCH中发送的编码率匹配。
[表4]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同时,在LTE-A中,引入了PUCCH格式3以便于发送最多21个比特(将在信道编码之前的比特数表示为信息比特并且在包括SR时最多22个比特)的UCI(ACK/NACK和SR)。PUCCH格式3使用QPSK作为调制方案,并且可在子帧中发送的比特的数目是48个比特(这是在信息比特被信道编码之后发送的比特的数目)。
PUCCH格式3执行基于块扩展的发送。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块扩展码对多比特ACK/NACK进行调制的调制符号序列被扩展,并且其后,在时域内发送。
图13举例说明了PUCCH格式3的信道结构。
参照图13,块扩展码被应用于待在时域内扩展的调制符号序列{d1,d2,...}。块扩展码可以是正交覆盖码(OCC)。这里,调制符号序列可以是已调制符号的序列,其中为多个比特的ACK/NACK信息比特被信道编码(使用RM码、TBCC、打孔RM码等)以生成ACK/NACK编码比特并且ACK/NACK编码比特被调制(例如,QPSK调制)。已调制符号的序列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而被映射到时隙的数据符号并且其后发送。图13举例说明了两个RS符号存在于一个时隙中的情况,但是可以存在三个RS符号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长度为4的块扩展码。
在PUCCH格式3中,可以在普通CP中发送48个信道编码比特。当UCI比特(信息比特)是11个比特或更少时,使用表4的(32,A)RM码并且循环重复被用来和PUCCH格式3的已编码比特数匹配。如表4中所示,因为(32,A)RM码仅仅具有11个基本序列,所以当UCI比特超过11个比特时,执行使用两个(32,A)RM码的双RM编码。
图14举例说明了双RM编码过程。
参照图14,当UCI比特流(信息比特)超过11个比特时,生成通过分段所分段的比特流(被称为分段)。在这种情况下,分段1和分段2中的每一个都变成11个比特或更少。分段1和2通过(32,A)RM码交织或链接。其后,截断或循环地重复UCI比特流以便于和PUCCH格式3的编码比特数目匹配。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
通过使用链路适配根据给定信道来控制调制与编码方案(MCS)和发送功率以便于最大地使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给出的信道容量。为了基站执行链路适配,用户设备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是需要的。
1.信道状态信息(CSI)
信道信息的反馈对于高效通信是需要的,并且一般而言,通过上行链路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信息并且通过下行链路发送上行链路信道信息。表示信道的状态的信道信息被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并且该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
2.下行链路发送模式。
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可以被划分为待在下面描述的9个模式。
发送模式1: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
发送模式2:发送分集
发送模式3:开环空间复用。发送模式3是其中秩适配基于RI反馈为可用的开环模式。当秩是1时,可以应用发送分集。当秩大于1时,可以使用大延迟CDD。
发送模式4:闭环空间复用或发送分集
发送模式5:发送分集或多用户MIMO
发送模式6:发送分集或具有单个传输层的闭环空间复用
发送模式7:如果物理广播信道(PBCH)天线端口的数目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以及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另选地,单天线发送(端口5)
发送模式8:如果PBCH天线端口的数目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以及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另选地,使用天线端口7和8的双层发送或使用端口7或8的单个天线端口发送。
发送模式9:最多8层(端口7至14)的发送
在不是组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的情况下,如果PBCH天线端口的数目是1,则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端口0)以及如果不是,则使用发送分集。
在MBSFN子帧的情况下,单个天线端口发送(端口7)。
3.CSI的周期性的发送。
可以通过PUCCH根据在高层中所确定的周期而周期性地发送CSI。可以通过高层信号半静态地配置用户设备以便通过PUCCH周期性地反馈差分CSI(CQI、PMI、RI)。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根据像在下面给出的表中所示出的那样定义的模式来发送所对应的CSI。
[表5]
对于各个前述发送模式,支持在下面所描述的PUCCH中的周期性的CSI报告模式。
[表6]
同时,CSI报告的冲突表示其中配置成发送第一CSI的子帧和配置成发送第二CSI的子帧与彼此相同的情况。当CSI报告的冲突发生时,同时发送第一CSI和第二CSI,并且放弃具有低优先级的CSI的发送(这将被称为丢弃)以及可以根据第一CSI和第二CSI的优先级发送具有高优先级的CSI。
通过PUCCH的CSI报告可以根据CQI、PMI和RI的发送组合包括各种报告类型,并且支持根据各个报告类型(在下文中,缩写为类型)划分的周期和偏移值。
类型1:支持由用户设备所选择的子带的CQI反馈。
类型1a:支持子带CQI和第二PMI反馈。
类型2、2b和2c:支持宽带CQI和PMI反馈。
类型2a:支持宽带PMI反馈。
类型3:支持RI反馈。
类型4:发送宽带CQI。
类型5:支持RI和宽带PMI反馈。
类型6:支持RI和PTI反馈。
对于各个服务小区,基于用于CQI/PMI报告的参数“cqi-pmi-ConfigIndex”(ICQI/PMI)来确定作为子帧单元周期的Npd和偏移Noffset,CQI。此外,对于各个服务小区,基于用于RI报告的参数“ri-ConfigIndex”(IRI)来确定周期MRI和相对偏移Noffset,RI。“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由诸如RRC消息的高层信号设定。RI的相对偏移Noffset,RI具有集合{0,-1,…,-(Npd-1)}内的值。
用户设备在其中报告CSI的子帧被称为CSI子帧,并且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由多个CSI子帧所构成的CSI子帧集合。如果在两个或更多个CSI子帧集合中为用户设备配置报告,则给出与相应的CSI子帧集合对应的“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例如,当在两个CSI子帧集合中配置CSI报告时,“cqi-pmi-ConfigIndex”和“ri-ConfigIndex”用于第一CSI子帧集合,并且“cqi-pmi-ConfigIndex2”和“ri-ConfigIndex2”用于第二CSI子帧集合。
当对于一个服务小区为CSI类型3、5或6的CSI报告和对于一个服务小区为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彼此冲突时,为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
当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时,用户设备在给定子帧中对于仅一个服务小区仅执行CSI报告。第一小区的为CSI类型3、5、6或2a的CSI报告和第二小区的为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可能在给定子帧中彼此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为CSI类型1、1a、2、2a、2b、2c或4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
第一小区的为CSI类型2、2b、2c或4的CSI报告和第二小区的为CSI类型1或1a的CSI报告可能在给定子帧中彼此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为CSI类型1或1a的CSI报告具有低优先级并且被丢弃。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是不同的小区。
在不同的服务小区中具有相同的优先级的CSI类型CSI报告可能在给定子帧中彼此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报告具有最低服务小区索引(ServCellIndex)的服务小区的CSI并且丢弃其它服务小区。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5例示了通过用户设备的PUCCH的UCI发送过程。
参照图15,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PUCCH格式(S100)。PUCCH格式可以是例如PUCCH格式3。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和数据(S110)。用户设备生成UCI并且确定发送功率(S120)。例如,用户设备通过使用参考信号来生成周期性的CSI并且对数据解码以根据成功接收到数据来生成ACK/NACK。
用户设备通过所配置的PUCCH格式和所确定的发送功率向基站发送UCI(S130)。UCI可以因各个子帧和冲突情形而变化,在冲突情形下,在相同的子帧中发送周期性的CSI和ACK/NACK。
<PUCCH的功率控制>
在现有LTE-A中,以下功率控制方法被用于高效地发送PUCCH。
如果服务小区c是主小区,则用于发送PUCCH的发送功率PPUCCH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中所例示的那样定义。
[等式2]
如果用户设备在主小区中不发送PUCCH,则用户设备假定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中所例示的那样用于在子帧i中发送PUCCH的发送功率PPUCCH,以便于累积以DCI格式3/3A所接收到的TPC命令。
[等式3]
PPUCCH(i)=min{PCMAX,c(i),P0_PUCCH+PLc+g(i)}[dBm]
在该等式中,PCMAX,c(i)表示在子帧i中为服务小区c配置的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
ΔF_PUCCH(F)表示作为高层信号给出的参数。各个ΔF_PUCCH(F)值是基于PUCCH格式1a针对PUCCH格式(F)相对地给出的值。F可以是1、1a、1b、2、2a、2b或3。
如果用户设备由高层配置以便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PUCCH,则ΔTxD(F’)的值由高层给出,以及如果不是,则ΔTxD(F’)=0。
h(nCQI,nHARQ,nSR)是PUCCH格式相关值并且nCQI对应于CQI的信息比特的数目。如果子帧i被配置用于针对没有用于UL-SCH的传输块的用户设备的SR,则nSR是1,以及如果不是,则nSR是0。如果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一个服务小区,则nHARQ表示在子帧i中发送的A/N比特的数目,以及如果不是,则nHARQ在“3GPP TS 36.213 V10、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条款10.1中定义。
也就是说,当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服务小区并且配置了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或者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并且配置了PUCCH格式3时,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中所例示的那样确定nHARQ
[等式4]
在该等式中,表示配置小区的数目,并且表示在服务小区c的子帧n-4中所接收到的传输块或SPS释放PDCCH的数目。
在TDD中,当1)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服务小区并且配置了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或2)为用户设备配置了UL-DL配置0并且配置了PUCCH格式3时,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中所例示的那样确定nHARQ
[等式5]
在下面给出的等式5中,表示在服务小区c的子帧n-4中所接收到的传输块或SPS释放PDCCH的数目。k∈K,并且K在3GPP TS 36.213.V10、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层过程(版本10)的表10.1.3.1-1中定义并且是由M个元素即{k0,k1,…,kM-1}构成的集合(在下文中,与上文相同)。
当PUCCH格式3被配置用于TDD UL-DL配置1至6、或配置了两个服务小区时,在TDD中配置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并且M=2,像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中所例示的那样确定nHARQ
[等式6]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6中,表示服务小区c中的UDAI,c表示服务小区c中的UDAI表示与在服务小区c中配置的下行链路发送模式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当空间HARQ-ACK捆绑被应用于服务小区c时,并且表示在没有在服务小区c的子帧n-k中所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PDCCH情况下接收到的PDSCH的数目。
当空间HARQ-ACK捆绑未被应用于服务小区c时,表示在服务小区c的子帧n-k中所接收到的传输块或SPS释放PDCCH的数目。
如果在子帧n-k中未检测到传输块或SPS释放PDCCH,则是0。
在其中配置了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的TDD中配置了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并且M=3或4的情况下,如果用户设备接收到PDSCH或PDCCH(SPS释放PDCCH)以用于仅在一个服务小区的子帧n-k中指示下行链路SPS释放,则nHARQ是2,以及如果不是,则nHARQ是4。
对于PUCCH格式1、1a和1b,h(nCQI,nHARQ,nSR)=0。
对于PUCCH格式1b信道选择,如果为用户设备配置了两个或更多个服务小区,则h(nCQI,nHARQ,nSR)=(nHARQ-1)/2,以及如果不是,则h(nCQI,nHARQ,nSR)=0。
对于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普通CP,h(nCQI,nHARQ,nSR)由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例示。
[等式7]
对于PUCCH格式2、2a和2b以及扩展CP,h(nCQI,nHARQ,nSR)由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例示。
[等式8]
对于PUCCH格式3,如果用户设备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通过高层发送PUCCH或用户设备发送超过11个比特的HARQ-ACK/SR,则h(nCQI,nHARQ,nSR)由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例示。
[等式9]
如果不是,则h(nCQI,nHARQ,nSR)由在下面给出的等式例示。
[等式10]
PO_PUCCH表示通过由高层所提供的参数PO_NOMINAL_PUCCH和PO_UE_PUCCH的总和所配置的参数。
δpucch表示用户设备特定校正值,并且与在针对主小区包括DCI格式1A/1B/1D/1/2A/2/2B/2C的PDCCH和包括DCI格式3/3A的PDCCH中与其它用户设备特定PUCCH校正值联合编码内发送的TCP命令相关联,在所述DCI格式3/3A中CRC奇偶比特由TPC-PUCCH-RNTI加扰。
用户设备试图对除DRX以外的所有子帧中的TPC-PUCCH-RNTI解码,并且试图通过C-RNTI或SPS C-RNTI对具有DCI格式1A/1B/1D/1/2A/2/2B/2C的一个或多个PDCCH解码。
如果用户设备对针对主小区包括DCI格式1A/1B/1D/1/2A/2/2B/2C的PDCCH解码,则对应检测到的RNTI与C-RNTI或SPS C-RNTI相同,并且以DCI格式包括的TPC字段未被用来确定PUCCH资源,用户设备使用在PDCCH中所提供的δpucch
否则,如果用户设备对包括DCI格式3/3A的PDCCH解码,则用户设备使用在PDCCH中所提供的δpucch,以及如果不是,则δpucch被设定为0dB。
g(i)表示当前的PUC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并且g(0)是在重置之后的第一值。g(i)可以被表达为在下面给出的等式。
[等式11]
在FDD中,M=1并且k0=4。
在TDD中,M表示与一个UL子帧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并且km表示与有关UL子帧即子帧n-km对应的子帧。
通过具有DCI格式1A/1B/1D/1/2A/2/2B/2C的PDCCH用信号发送的δpucch的值由表7给出。
[表7]
如果具有DCI格式1/1A/2/2A/2B/2C的PDCCH被鉴定为SPS激活的PDCCH或具有DCI格式1A的PDCCH被鉴定为SPS激活的PDCCH,则δpucch变成0dB。
通过具有DCI格式3/3A的PDCCH用信号发送的δpucch的值像表7或表8那样给出。将使用表7和8中的哪一个由高层半静态地设定。
[表8]
DCI格式3A的TPC命令字段 δPUCCH[dB]
0 -1
1 1
如果PO_UE_PUCCH的值由高层改变,则g(0)=0以及如果不是,则g(0)如等式12被给出。
[等式12]
g(0)=ΔPrampupmsg2
在以上给出的图12中,δmsg2表示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所指示的TPC命令,并且ΔPrampup表示从由高层所提供的第一前导码到最后前导码的总功率增加。
如果用户设备达到了主小区的PCMAX,c(i),则不累积针对主小区的肯定的TPC命令。
如果用户达到了最小功率,则不累积否定的TPC命令。
1)当PO_UE_PUCCH的值由高层改变时和2)当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时,用户设备重置累积。
如果在TDD中子帧I不是上行链路子帧,则g(i)=g(i-1)。
在LTE版本-8中,在没有PUSCH发送的子帧中配置CQI发送,并且周期性的CQI发送和HARQ ACK/NACK(A/N)(可以被表示为HARQ-ACK、ACK/NACK)发送可能彼此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N和周期性的CQI的同时传输被配置为可能的,则通过使用对在其中发送周期性的CQI的PUCCH格式2的第二参考信号符号的相位进行调制的方案来对A/N进行复用。
在LTE-A中,可以在一个子帧中请求针对多个小区的PDSCH或PDCCH的多个A/N的发送,并且如果在该子帧中不发送PUSCH,则对CSI和A/N进行复用并且发送经复用的CSI和A/N的方法通过UL控制信道(即,PUCCH)而被要求。
同时,在LTE-A版本-10中,针对对于多个小区的PDSCH/PDCCH发送A/N的情况引入了作为新的PUCCH格式的PUCCH格式3,但是PUCCH格式3被仅用于针对多个小区的PDSCH/PDCCH的A/N的发送,并且当针对多个小区的PDSCH/PDCCH的A/N发送和CSI发送彼此冲突时,丢弃CSI。
然而,为了在将来的版本(即,LTE-A版本-11或更高)中降低通过频繁CSI丢弃的性能劣化,考虑针对多个小区的PDSCH/PDCCH的A/N和CSI(针对多个下行链路小区)到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格式3)的同时传输。
本发明提出了在周期性的CSI和A/N(和/或SR)被复用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取决于UCI配置和比特数的功率控制方法,并且结果,配置了周期性的CSI和A/N到相同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同时传输。
在下文中,CSI可能限于除非周期性的CSI以外的周期性的CSI。此外,在下文中,为了容易描述举例说明了在信道编码方案中使用RM编码,但是显然,可以应用其它编码方案。另外,当使用多个RM编码操作时,举例说明了在其中使用两个RM编码块的双RM,但是即便当使用两个或更多个RM编码块时,也可以广泛地应用本发明。此外,PUCCH格式3作为在其中发送编码控制信息的UL信道被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通过PUCCH格式3、PUSCH等发送控制信息以减小扩展因子的情况。
通过上行链路所发送的UCI包括A/N、SR、CSI等,并且一般而言,直接地影响下行链路(DL)系统吞吐量的A/N和对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请求UL数据信道的调度的SR的发送优先级/吞吐量要求被设定为高,而CSI的发送优先级/吞吐量要求被设定为低。例如,A/N的容许接收误差率被设定为10-3,同时容许接收误差率已知为10-1
此外,以PUCCH格式发送的UCI针对各个UCI被分别地编码,并且相应的编码比特被速率匹配成在被映射到PUCCH格式情况下发送。另选地,所有UCI被联合编码并且编码比特因此被速率匹配成在被映射到PUCCH格式情况下发送。
[等式13]
如上所述,等式13是确定PUCCH中的发送功率的等式,以及h(nCQI,nHARQ,nSR)是PUCCH格式相关值并且根据以对应的格式发送的UC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
可以在联合编码中应用以现有PUCCH格式3所配置的ΔF_PUCCH(F),并且可以在单独编码中应用以PUCCH格式3的修改格式或新的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4)所配置的ΔF_PUCCH(F)。
描述了用于配置h(nCQI,nHARQ,nSR)的方法。为了容易描述,在下文中,在编码器中编码之前的输入UCI由UCI_raw表示,并且作为编码的结果而生成的输出UCI由UCI_coded表示。
A.在所有UCI被联合编码和发送时取决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UCI的功率控制方法。
当联合编码将被用于UCI发送时,不易于在接收器处解码时针对各个类型的UCI_raw来控制误差率。特别地,不易于在除UCI_raw被预处理(例如,具有高优先级的UCI被预编码)以外的情况下控制误差率。因此,尽管CSI的误差要求条件是低的,但是可以向上控制发送功率以便满足与A/N(另选地,SR)相同的误差要求。
也就是说,当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各种类型的UCI(A/N、SR、CQI等)被联合编码和发送时,可以根据具有高优先级的UCI(A/N和/或SR)配置发送功率。当发送功率由等式表达时,该发送功率可以由等式14表示。
[等式14]
[等式15]
当应用PUCCH格式3时,等式14表示在A/N、SR和CSI的总和大于11(在双RM编码的情况下)时的h(nCQI,nHARQ,nSR),并且等式15表示其它情况h(nCQI,nHARQ,nSR)。也就是说,当仅现有A/N(+SR)将被发送时,CSI的有效载荷比特的数目可以被包括并且应用到功率发送等式中。这里,CSI通过单个天线端口发送并且应用了多个天线端口的发送分集,可以分别地定义发送功率。
也就是说,因为在相关技术的PUCCH格式3中,当针对多个小区的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在同一子帧中彼此冲突时丢弃周期性的CSI,所以以上所描述的等式9和10可以被用于确定PUCCH的发送功率。然而,在LTE-A版本11之后,可以支持在同一子帧中复用和发送针对多个小区的ACK/NACK和周期性的CSI。因此,可能有必要通过代替以上所描述的等式9和10的等式14和15来确定PUCCH的发送功率。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为用户设备的PUCCH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
用户设备基于PUCCH格式相关值来确定待应用于PUCCH的发送功率(S121)。PUCCH格式可以根据调制方案和在子帧中发送的比特的数目而被划分为PUCCH格式1、1a、1b、2、2a、2b和3。PUCCH格式相关值可以是以上所描述的h(nCQI,nHARQ,nSR)。用户设备基于该值来确定待应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
用户设备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S122)。PUCCH格式是PUCCH格式3,并且当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基于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PUCCH格式相关值。也就是说,在UCI的总和在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时大于11个比特或者PUCCH格式3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的情况下,确定了PUCCH格式相关值h(nCQI,nHARQ,nSR)等于(nHARQ+nSR+nCQI-1)/3并且在其它情况下(例如,在UCI的总和在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时等于或小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了被确定为h(nCQI,nHARQ,nSR)=(nHARQ+nSR+nCQI-1)/2。nHARQ表示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nCQI表示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并且nSR在子帧被配置用于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是1以及在其它情况下是0。
此外,在配置了PUCCH格式3并且至少一个类型的UCI仅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或调度请求(SR)而没有周期性的CSI以及UCI的总和大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或在UCI由高层通过通过两个天线端口发送PUCCH来配置的情况下,PUCCH格式相关值(h(nCQI,nHARQ,nSR))可以被确定为h(nCQI,nHARQ,nSR)=(nHARQ+nSR-1)/3,并且在其它情况下,(例如,在UCI的总和在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时等于或小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可以确定h(nCQI,nHARQ,nSR)=(nHARQ+nSR-1)/2。
当通过以PUCCH格式3包括的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来发送ACK/NACK时,通过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所发送的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可以不被包括在nHARQ中。ACK/NACK(当SR存在时,也包括SR)可以意指与周期性的CSI联合编码地发送的ACK/NACK并且可以不包括通过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所发送的ACK/NACK。
在等式14和15中,以根据与A/N(和SR)相同的误差要求的发送功率发送CSI,并且可以仅在A/N(和SR)存在时(即,在nHARQ+nSR>0的情况下)应用等式14和15。
当A/N(和SR)不存在并且仅CSI存在时(即,当nHARQ+nSR=0时或当通过将SR的误差要求配置为与CSI相同来同时发送CSI和SR时,nHARQ=0),可以应用根据误差要求的单独方案。
另选地,仅当nHARQ+nSR+nRI series>0时可以应用等式14和15。另选地,当通过将SR的误差要求配置为与CSI相同来同时发送CSI和SR时,仅当nHARQ+nRI series>0时可以应用等式14和15。
仅当使用由ARI所指示的PUCCH格式3资源时可以应用前述方法。也就是说,在使用由RRC在没有通过ARI的指示的情况下所指定的一个资源的PUCCH格式3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其它方案。另选地,可以应用前述方法,而不管A/N(+SR)的存在如何以得到简单的实施方式。
A-1.在仅发送具有低优先级的UCI时的功率控制配置方法。
在相关技术中,在等式13中,ΔF_PUCCH(F)和h(nCQI,nHARQ,nSR)可以是偏移值并且由参数“deltaF-PUCCH-Format3-r10”来确定。因为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A中根据A/N的误差要求来确定A/N和CSI的发送功率,所以优选的是,在仅发送A/N时所应用的值被适配为ΔF_PUCCH(F)。
在仅发送CSI的情况下(例如,在nHARQ+nSR=0的情况下或在通过将SR的误差要求配置为与CSI相同来同时发送CSI和SR的情况下,nHARQ=0),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以便于避免在CSI的误差要求上的不期望的功率分配。
1)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ΔF_PUCCH(FCQI_only)和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例如,当参数在仅以特定PUCCH格式发送CQI的情况下可以由ΔF_PUCCH(FCQI_only)来表示并且参数在仅发送A/N的情况下由ΔF_PUCCH(F)来表示时,可以设定ΔF_PUCCH(FCQI_only)<ΔF_PUCCH(F)。
2)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CQI_only)和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比特的总数大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在下面给出的等式16的h(nCQI,nHARQ,nSR),并且在其它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等式17的h(nCQI,nHARQ,nSR)。等式16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17可以使用单RM。
[等式16]
[等式17]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中,δCQI_only>0。
3)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和在其中定义了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单独权重因子(wCQI_only)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比特的总数大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在下面给出的等式18的h(nCQI,nHARQ,nSR),并且在其它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等式19的h(nCQI,nHARQ,nSR)。等式18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19可以使用单RM。
[等式18]
[等式19]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18和19中,0<wCQI_only<1。
4)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以及在其中定义了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单独功率偏移(δCQI_only)和权重因子(wCQI_only)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比特的总数大于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在下面给出的等式20的h(nCQI,nHARQ,nSR),并且在其它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等式21的h(nCQI,nHARQ,nSR)。等式20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21可以使用单RM。
[等式20]
[等式21]
在以上给出的等式20和2中,0<wCQI_only<1并且δCQI_only是实数值并且可以是例如-1或0。
仅当nCQI的值等于或大于以上所描述的1)至4)中的特定值(nCQI_threshold)时,可以应用ΔF_PUCCH(FCQI_only)、wCQI_only和δCQI_only。如果nCQI的值小于特定值(nCQI_threshold),则可以设定ΔF_PUCCH(FCQI_only)=ΔF_PUCCH(F)、wCQI_only=1和δCQI_only=0。
另选地,仅当nHARQ+nSR+nRI series=0时可以应用以上所描述的1)至4)。这将对于RI串信息的误差要求维持在与A/N相同的水平,因为RI串信息在重要性方面是相对高的,并且可以影响甚至待以后发送的CSI的比特的数目。
当RI串信息的比特的最大数目是3时,nCQI_threshold可以被设定为4,并且当RI串信息的比特的最大数目是5时,nCQI_threshold可以被设定为6。可以仅在除RI串信息以外的情况下应用wCQI_only和δCQI_only
可以根据UCI的组合应用ΔF_PUCCH(FCQI_only)、wCQI_only和δCQI_only
UCI的组合可以由待在下面描述的内容组合指示符(CCI)给出。
A-2.在通过以PUCCH格式3的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发送A/N时的nHARQ的定义。
当可能未从PDCCH接收到ARI时,可以通过对推迟以便于发送CSI的PUCCH格式3的参考信号符号进行调制来发送A/N(和/或SR)。也就是说,在其中通过PUCCH格式3发送A/N的方法可以包括1)在其中在被与CSI一起联合编码的情况下发送A/N的方法、2)在其中通过对以PUCCH格式3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调制来发送A/N的方法等。像以上所描述的那样提供的两个方法需要被反映到功率控制。
例如,如果通过1)的方法发送A/N,则A/N(和/或SR)在这种情况下被反映在nHARQ上,以及当通过2)的方法发送A/N时,A/N(和/或SR)在这种情况下未被反映在nHARQ上。原因是当通过对参考信号进行调制来发送A/N时,可以在ΔF_PUCCH(FCQI_only)上反映A/N的比特的数目。
当通过像以上所描述的2)那样对参考信号进行调制来发送A/N时,可以设定发送功率的最大保证值。例如,所假定的是在其中通过以PUCCH格式3对参考信号符号进行调制来发送A/N并且在PUCCH格式3的数据符号中仅发送CSI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根据CSI的误差要求确定了发送功率时,可以不满足A/N的误差要求。因此,不像通过PUCCH格式3仅发送CSI的情况,在通过对参考信号符号进行调制连同CSI一起发送A/N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被确定为等于或大于最小保证值。
为此目的,在A和A-1中所描述的等式中,nCQI可以用max(nCQI,nCQI_threshold)取代。另选地,在以上所描述的A和A-1中所描述的等式中,可以通过设定h的最小保证值(hthreshold)来应用等式22的h’代替h。
[等式22]
h’=max(h,hthreshold)
A-3.存在内容组合指示符(CCI)的情况的功率控制设定
用户设备可以对CCI和UCI联合编码并且发送CCI和UCI以便于通知根据PUCCH格式3发送的UCI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因为CCI的比特数被添加到信息比特中,所以CCI的比特数需要反映到根据信息比特的数目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方法。
假定了CCI的比特数是NCCI。然后,可以在前述等式A至A-2中使用nHARQ+NCCI代替nHARQ。然而,可以通过参考信号调制发送CCI,并且在这种情况下,nHARQ不用nHARQ+NCCI代替。此外,可以设定CCI的发送功率的最小保证值。例如,假定了通过PUCCH格式3的参考信号符号调制发送CCI并且在PUCCH格式3的数据符号中仅发送CSI。在这种情况下,不像通过PUCCH格式3来仅发送CSI的情况,在通过参考信号符号调制连同CSI一起发送CCI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被确定为最小保证值或更大值。
A-4.针对通过PUCCH格式3的参考信号调制来发送A/N的情况的偏移应用
用户设备可能未在设定了PUCCH格式3的状态下接收到指示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设备需要在对应子帧中发送A/N时,PUCCH格式3的参考信号符号的相位被调制和发送,并且当不生成要发送的A/N进而不需要发送A/N时,可以仅发送CSI。也就是说,在设定了PUCCH格式3的状态下,在未接收到指示PUCCH格式3的资源的ARI的情况下,可以存在仅发送CSI或同时发送CSI和A/N的两个情况。需要通过划分两个情况来设定发送功率。
1)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ΔF_PUCCH(FCQI_only)和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例如,在仅CQI被发送到特定PUCCH格式的情况下,参数被表示为ΔF_PUCCH(FCQI_only),并且在仅发送A/N的情况下,当参数是ΔF_PUCCH(F)时,可以将参数设定为ΔF_PUCCH(FCQI_only)<ΔF_PUCCH(F)。
2)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和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在其中定义了单独的功率偏移δANonRS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总比特数目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3,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4。等式23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24可以使用单RM。
[等式23]
[等式24]
在等式23和24中,δCQI_only>0。
3)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和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在其中定义了单独的权重因子wANonRS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总比特数目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5,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6。等式25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26可以使用单RM。
[等式25]
[等式26]
在等式25和26中,wANonRS可以是常数(例如,-1)。
4)使用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ΔF_PUCCH(F)以及与仅发送A/N的情况不同的在其中定义了单独的功率偏移δANonRS和单独的权重因子wANonRS的h(nCQI,nHARQ,nSR)的方法。
例如,在A/N、SR和CSI的总比特数目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7,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8。等式27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28可以使用单RM。
[等式27]
[等式28]
在等式27和28中,wANonRS可以是常数(例如,-1)。
B.在所有UCI被联合编码和发送时通过针对各个优先级(误差要求)对UCI应用加权值来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
在所有UCI中使用联合编码的情况下,当在UCI_raw中执行预处理(例如,在具有高优先级的UCI中执行预编码)时,或当根据UCI分量比适配平均误差要求时,可以通过对具有高优先级的UCI的有效载荷应用高加权值以及对具有低优先级的UCI的有效载荷应用低加权值来确定发送功率。
例如,应用于A/N(+SR)的加权值wHARQ可以应用高于应用于CSI的加权值wCQI的加权值。在PUCCH格式3中,当根据比特数选择性地应用单RM或双RM,可以根据以下等式29和30来确定h(nCQI,nHARQ,nSR)。在A/N、SR和CSI的总比特数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29,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30。等式29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30可以使用单RM。
[等式29]
[等式30]
如果A/N的误差要求是不适合的并且根据CSI复用的误差比中的增加是准许的,则加权值可以被设定为wHARQ=1和wCQI≤1。这可以被应用于如下的情况,即,其中,由于待在预处理中在A/N比特中映射的资源的数目中的增加,用于普通接收所需要的每单位资源的功率要求减小。此外,由于wCQI≤1,可以降低CSI发送不必要地消耗的功率。
C.通过在各个UCI被单独地编码和发送时针对各个优先级(误差要求)将加权值设定为UCI来设定发送功率的方法。
在对于各个UCI组应用单独编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个UCI组所需要的误差要求来控制PUCCH的资源元素(RE)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UCI_raw比特数对于各个UCI组是相同的,也需要不同地控制发送功率。
例如,假定了UCI_raw由A/N 10个比特配置的情况和UCI_raw由CSI 10个比特配置的情况。根据各个情况,需要不同地控制发送功率。原因是各个UCI的误差要求变化。
当h(nCQI,nHARQ,nSR)像以下等式31那样给出时,可以将加权值控制为wHARQ≥wCQI
[等式31]
h(nCQI,nHARQ,nSR)=wHARQ(nHARQ+nSR)+wCQInCQI+C
如果nCQI=0并且nHARQ+nSR≤11,则可以像以下等式32那样配置等式31。这将维持与仅发送A/N的情况相同的发送功率。
[等式32]
在等式31和32中,在根据比特数改变编码技术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各个编码技术设定加权值。
在等式31和32中,当具有高优先级的UCI组是组1并且具有次高优先级的UCI组是组2时,组1和2可以被分类如下。
1)组1={A/N,SR},组2={RI,PTI,W1,W2,CQI}
2)组1={A/N,SR,RI,PTI,W1},组2={W2,CQI},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于组1的加权值wGroup1可以大于应用于组2的加权值wGroup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出h(nGroup1,nGroup2)=wGroup1nGroup1+wGroup2nGroup2+C。也就是说,CSI之中影响下一次信息发送的RI、TPI、W1等给出与A/N相同的优先级。
3)组1={A/N,SR},组2={RI,PTI,W1},并且组3={W2,CQI},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于组1的加权值wGroup1、应用于组2的加权值wGroup2、应用于组3的加权值wGroup3可以是wGroup1>wGroup2>wGroup3。CSI之中影响下一次信息发送的RI、TPI、W1等给予比A/N更低的优先级和比CQI更高的优先级。当组2和3被联合编码时,可以使用前述方法A和B。
D.当各个UCI被单独地编码和发送时,根据PUCCH资源与具有最高优先级(误差要求)的UCI的哪一个编码比特的分配比来控制发送功率的方法。
在PUCCH格式3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总共48个资源元素(RE)。也就是说,NPUCCH RE=24表示每时隙PUCCH可用的资源元素的数目。在一个RE中,可以发送一个调制符号。如果UCI被单独地编码并且根据误差要求确定将通过UCI编码(UCI_coded)针对各个UCI发送的RE的数目,则A/N(+SR)可以仅接收到具有小于在相关技术中仅发送A/N(+SR)的情况的数目的RE。原因是一些PUCCH RE被分配给CSI。当仅发送A/N(+SR)时基于RE的数目确定现有发送功率等式,并且如果在A/N(+SR)接收到具有减小数目的RE时同样地使用现有发送功率等式,则可能不满足误差要求。
为了解决该问题,考虑在具有最高优先级的UCI组中所分配的RE的数目(由基于一个时隙的nGroup1 RE来表示,并且在A/N的情况下,由nA/N RE来表示)与整个PUCCH格式的可用RE的数目(由基于一个时隙的NPUCCH RE来表示)的比,可以确定发送功率。例如,当分配给具有最高优先级的UCI组的RE的数目减少时,具有最高优先级的UCI组的发送功率根据RE的减少数目与整个PUCCH格式的可用RE的数目的比而减少。
另选地,发送功率可以由PUCCH的整个可用资源(例如,比特数)与分配资源(比特数)的比来补偿。这可以被表示为以下等式33和34。也就是说,在A/N、SR和CSI的总比特数超过11个比特的情况下,等式13的h(nCQI,nHARQ,nSR)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33,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可以被修改为以下等式34。等式33可以使用双RM,并且等式34可以使用单RM。
[等式33]
[等式34]
当UCI被分组并且UCI组1由{A/N,SR,RI,PTI,W1}来配置时,可以像以下等式35和36一样顺序地具体化等式33和34。
[等式35]
[等式36]
等式33和34将h表示为一个等式,并且在像现有等式13一样计算h之后,可以通过将具有诸如NPUCCH RE/nGroup1 RE的比的偏移作为函数来给出而确定发送功率。也就是说,可以像以下等式37和38一样顺序地表示等式33和34。
[等式37]
[等式38]
在被分配特定UCI组(例如,UCI组1)的UCI_coded的RE减少的情况下,该特定UCI组的码率增加。用于补偿增加的码率的校正值可以被应用于发送功率控制。以下等式39是应用校正值b、c和d的示例。在该示例中,当不存在UCI组1的UCI时,以下等式可以被修改为UCI组2。
[等式39]
此外,在等式39中,分配给特定UCI组的RE的数目可以限于被设定为仅最小保证值Nthreshold RE或更大值。也就是说,可以像以下等式40一样修改等式39。
[等式40]
此外,在等式39和40中,h可以被设定为h’,并且h’可以是max(h,hthreshold)。也就是说,h被设定成保证特定UCI组的最小发送功率。
E.nHARQ在A/N连同CSI一起发送到PUCCH格式2/2a/2b时的定义
在两个小区被设定给用户设备的情形下,可以通过PUCCH格式2/2a/2b发送针对主小区(具体地,DL PCC)的A/N。更具体地,可以通过PUCCH格式2/2a/2b的第二参考信号符号调制来发送A/N。另外,针对次小区(DL SCC)的A/N与CSI一起联合编码并且发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像以下等式41一样修改针对PUCCH格式2/2a/2b(普通CP)控制发送功率的现有方法。
[等式41]
在等式41中,nHARQ变成针对次小区的A/N的比特数,而不用考虑针对主小区的A/N的比特数。在通过参考信号调制来发送A/N的情况下,A/N的比特数未被反映到nHARQ。这是因为A/N的比特数被反映到ΔF_PUCCH(F)。
在两个小区被设定给用户设备的情形下,针对主小区的A/N和针对次小区的A/N可以与CSI一起联合编码并且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送空间捆绑针对各个小区所被应用于的A/N。甚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修改控制发送功率的现有方法。也就是说,nHARQ可以是联合编码和发送的A/N的实际的最终的比特数。
例如,在用户设备仅在主小区中接收到两个码字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空间捆绑发送1比特的针对主小区的A/N,并且发送针对次小区的作为NACK类似地填充的A/N字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主小区的经捆绑的A/N 1个比特,nHARQ=1。如果用户设备甚至在次小区中接收到该码字,则nHARQ=2。用于以PUCCH格式2/2a/2b(普通CP)确定发送功率所需要的h(nCQI,nHARQ,nSR)可以由以下等式42表示。
[等式42]
F.当使用PUCCH格式3时,用于ΔF_PUCCH(X)的PUCCH格式的分类
在现有LTE-A版本-10中,用户设备通过使用PUCCH格式3来发送A/N的情况只是用户设备对于多个小区发送A/N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ΔF_PUCCH(PUCCH格式3)被应用于ΔF_PUCCH(F)。
然而,在LTE版本-11中,可以支持通过PUCCH格式来复用和发送对于多个小区的A/N和CSI。因此,照原样使用现有ΔF_PUCCH(PUCCH格式3)可能是不足的。因此,可以像以下表一样细化应用ΔF_PUCCH(X)的PUCCH格式X。
[表9]
在表1中,索引{1}和{2,3,4}可以按不同的格式分类,因为准许的UCI组合根据由用户设备所操作的版本(版)而变化。在与A/N相同的误差要求的拟合中,相同的偏移值可以由索引{1}和{2,3,4}应用,但是可以应用不同的值。
在表9中,可以根据CSI内容对索引{4}和{5}分类。在被应用于{4}的情况下,除RI之外,可以包括具有影响后续CSI发送的相对高的误差要求的UCI。
同时,在表9中,当仅存在CSI时,{4}和{5}通过误差要求是否从任何地方反映而分类。不像{1,2,3},可以通过偏移分别地反映误差要求,但是可以通过以相同的格式通过单独的条件变化h来反映误差要求。
另选地,在表9中,为了简化实施方式,格式3B0可以与格式3B1集成。
在表9中,相同的格式意指使用相同的ΔF_PUCCH(F)。即使格式标题根据UCI组合而变化,但是在相同的格式标题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ΔF_PUCCH(F)。
G.当A/N和CSI被复用为PUCCH格式时,在基于设定小区确定CQI比特字段的长度(比特数)的情况下应用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的nCQI值的设定。
在现有LTE-A中,当CSI被发送到PUCCH格式2时,CSI被发送到仅已激活小区。当多个激活小区的CSI在CSI发送子帧中彼此冲突时,基于根据CSI报告类型和副载波索引值预先确定的优先级规则,仅发送针对具有高优先级的一个小区的CSI,并且丢弃其它小区的CSI。
在这里,通过PUCCH格式2的信道编码由用户设备所使用的RM编码器的输入CSI比特字段的长度由待实际上发送的所选CSI报告类型来确定。
同时,如上所述,在以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3)复用和发送A/N和CSI的情况下,不像仅CSI被发送到PUCCH格式2的情况,基于设定小区选择由信道编码所使用的RM编码器的输入CSI比特字段的长度,并且结果,可以执行编码技术(即,单RM或双RM)的选择、A/N和CSI的速率匹配比的设定等。在这里,因为已去激活小区的CSI信息不是有用的,所以实际上发送到所对应的CSI比特字段的CSI内容(CSI报告类型)可以变成像PUCCH格式2一样基于已激活小区所选择的值,并且剩余的比特可以由0(或1)填充。也就是说,CSI比特字段的长度可以大于实际上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或与实际上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相同。
用于像以上所描述的那样基于设定小区来确定CSI比特字段的长度的原因是,当在CSI比特字段的长度基于已激活小区而被设定的情况下发生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小区激活/去激活的不对准时,CSI比特字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优先级规则而变化,并且结果,编码技术的选择或A/N和CSI的速率匹配比的设定变化,从而甚至影响CSI和A/N的解码。
因此,当CSI比特字段的长度和从CSI比特字段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彼此不同时,应用于PUCCH功率控制的nCQI可以使用下面的两个方法之一。
1)将nCQI值设定为实际上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的方法:在CIS内容的不对准因为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的小区激活/去激活的不对准发生而未发生的情况下,因为基站可能知道关于实际上发送的CSI内容的长度的信息,所以基站的解码器仅不得不对于实际上发送的CSI内容执行全搜索,而无需相对于所有CSI比特字段的组合的全搜索。因此,足以根据实际上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例如,基于已激活小区所选择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来分配发送功率。结果,在小区激活/去激活的误差较小地发生的情况下,对于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的有效管理,将nCQI值设定为实际上发送的CSI报告类型的比特数而不是CSI比特字段的长度是有用的。
2)将nCQI值设定为CSI比特字段的长度的方法:因为小区激活/去激活的不对准在用户设备与基站之间发生,所以甚至在CSI内容中的不对准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基站未期望的基本序列可以被包括在由用户设备所发送的CSI内容中。例如,在由于误差比在没有误差的情况下基于已激活小区所选择的CSI内容更多的CSI内容被选择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在其中映射了过量CSI比特的基本序列。在尝试解码而不考虑这个的情况下,包括A/N的整个编码比特的解码性能可能劣化。因此,当小区激活/去激活的误差较大地发生时,即使基站的解码器通过充分地搜索整个CSI比特字段的组合来尝试解码,通过将nCQI值设定为CSI比特字段的长度(例如,基于设定小区所选择的比特数)来充分地分配发送功率以使得不存在性能劣化也是有用的。
图17是例示了在其中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框图。
基站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和射频(RF)单元130。处理器1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10实现。处理器110设定用户设备将以其通过诸如RRC消息的高层信号来发送UCI的PUCCH格式,向用户设备发送参考信号和数据,并且从用户设备接收UCI。存储器120与处理器110连接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10的多条信息。RF单元130与处理器1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200包括处理器210、存储器220和RF单元230。处理器210实现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210实现。处理器210通过高层信号来设定PUCCH格式并且设定服务小区。处理器210基于PUCCH格式的从属来确定将被应用于PUCCH的发送功率,并且其后,通过PUCCH以该发送功率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存储器220与处理器210连接以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210的多条信息。RF单元230与处理器210连接以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110和210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另外的芯片组、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装置。存储器120和2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速存储器、存储器卡、存储介质和/或另外的存储设备。RF单元130和230可以包括基带电路以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当实施方式由软件实现时,前述技术可以由执行前述功能的模块(过程、函数等)实现。模块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120和220中,并且由处理器110和210执行。可以通过各种公知的方式在与处理器110和210连接的处理器110和210内部或外部设置存储器120和220。

Claims (6)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PUCCH格式相关值来确定将被应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其中,PUCCH格式根据调制方案和在所述子帧中发送的比特的数目而分类;以及
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以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
其中,如果所述PUCCH格式是使用正交相移键控作为调制方案并且其中发送了48个比特的PUCCH格式3,并且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则基于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
其中:
当通过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并且总和大于11个比特或PUCCH格式3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时,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按照在下面给出的等式1来确定,并且
当通过所述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并且所述总和等于或小于11个比特时,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按照等式2来确定,
[等式1]
h(nCQI,nHARQ,nSR)=(nHARQ+nSR+nCQI-1)/3
[等式2]
h(nCQI,nHARQ,nSR)=(nHARQ+nSR+nCQI-1)/2
在上面给出的等式1和等式2中,h(nCQI,nHARQ,nSR)表示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nHARQ表示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nCQI表示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并且nSR在所述子帧被配置用于针对没有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任何关联的传输块的用户设备的调度请求SR的情况下是1而在其它情况下是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用户设备在其中操作的服务小区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其中与基站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建过程的主小区时,
所述发送功率被确定为在所述子帧中设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和基于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所确定的功率中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通过以PUCCH格式3包括的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发送所述ACK/NACK时,通过所述参考信号符号的调制所发送的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未被包括在nHARQ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仅包括所述ACK/NACK或SR并且所述总和大于11个比特或者PUCCH格式3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则在下面给出的等式3中确定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在等式4中确定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
[等式3]
h(nCQI,nHARQ,nSR)=(nHARQ+nSR-1)/3
[等式4]
h(nCQI,nHARQ,nSR)=(nHARQ+nSR-1)/2
在上面给出的等式3和等式4中,h(nCQI,nHARQ,nSR)表示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nHARQ表示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并且nSR在所述子帧被配置用于针对没有用于UL-SCH的任何关联的传输块的用户设备的SR的情况下是1而在其它情况下是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被联合编码。
6.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RF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
基于PUCCH格式相关值来确定将被应用于子帧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其中,PUCCH格式根据调制方案和在所述子帧中发送的比特的数目而分类;以及
在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以所确定的发送功率来发送至少一个类型的UCI,
其中,如果所述PUCCH格式是使用正交相移键控作为调制方案并且其中发送了48个比特的PUCCH格式3,并且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包括确认/非确认ACK/NACK和周期性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则基于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和 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来确定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
其中:
当通过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并且总和大于11个比特或PUCCH格式3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来发送时,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按照在下面给出的等式1来确定,并且
当通过所述单个天线端口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类型的UCI并且所述总和等于或小于11个比特时,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按照等式2来确定,
[等式1]
h(nCQI,nHARQ,nSR)=(nHARQ+nSR+nCQI-1)/3
[等式2]
h(nCQI,nHARQ,nSR)=(nHARQ+nSR+nCQI-1)/2
在上面给出的等式1和等式2中,h(nCQI,nHARQ,nSR)表示所述PUCCH格式相关值,nHARQ表示所述ACK/NACK的比特的数目,nCQI表示所述周期性的CSI的比特的数目,并且nSR在所述子帧被配置用于针对没有用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任何关联的传输块的用户设备的SR的情况下是1而在其它情况下是0。
CN201380015904.5A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205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0902.9A CN107196747B (zh)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91281P 2012-01-27 2012-01-27
US61/591,281 2012-01-27
US201261635828P 2012-04-19 2012-04-19
US61/635,828 2012-04-19
US201261650985P 2012-05-23 2012-05-23
US61/650,985 2012-05-23
US201261668428P 2012-07-05 2012-07-05
US61/668,428 2012-07-05
US201261678620P 2012-08-01 2012-08-01
US61/678,620 2012-08-01
PCT/KR2013/000633 WO2013112004A1 (ko) 2012-01-27 2013-01-25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0902.9A Division CN107196747B (zh)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710A CN104205710A (zh) 2014-12-10
CN104205710B true CN104205710B (zh) 2017-05-31

Family

ID=4887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0902.9A Active CN107196747B (zh)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15904.5A Active CN104205710B (zh)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0902.9A Active CN107196747B (zh) 2012-01-27 2013-01-25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8) US9467984B2 (zh)
EP (6) EP3264660B8 (zh)
JP (2) JP5859683B2 (zh)
KR (1) KR101690396B1 (zh)
CN (2) CN107196747B (zh)
ES (2) ES2729309T3 (zh)
HU (1) HUE051240T2 (zh)
WO (1) WO20131120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7647B2 (en) * 2011-02-15 2014-08-26 Mediatek Inc. Priority rules of periodic CSI reporting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14245444B (zh) * 2011-11-04 2024-08-3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与多个定时提前关联的多个分量载波上无线传输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HUE051240T2 (hu) 2012-01-27 2021-03-01 Blackberry Ltd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feltöltés irányú kapcsolati vezérlési információ átvitelére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KR20140133408A (ko) * 2013-05-10 2014-11-19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대송신전력 설정 및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819471B2 (en) 2013-11-04 2017-11-1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LTE TDD with dynamic UL/DL configuration
CN104734803B (zh) * 2013-12-20 2018-04-20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9907056B2 (en) * 2014-08-06 2018-02-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3471475B1 (en) * 2015-01-29 2020-05-20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6122390A2 (en) * 2015-01-30 2016-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ack/nack bundling of feca
US10511427B2 (en) 2015-01-30 2019-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acknowledging increased number of 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s
US9860029B2 (en) 2015-03-09 2018-01-0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odification of secondary cel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160949B (zh) * 2015-04-01 2020-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反馈信息的发送及其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180115402A1 (en) * 2015-04-09 2018-04-2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615707B (zh) * 2015-06-19 2024-04-2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6257856B (zh) 2015-06-19 2021-02-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
JP6019182B1 (ja) * 2015-06-24 2016-11-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710807B (zh) 2015-07-08 2021-08-10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123349B2 (en) 2015-07-09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ith scheduling request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2994865B (zh) 2015-07-30 2024-05-31 苹果公司 用于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2083813B1 (ko) * 2015-08-14 2020-03-0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과 수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6470089B (zh) * 2015-08-14 202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491503B (zh) * 2015-08-14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005631B2 (en) * 2015-09-24 2021-05-11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eparately enco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8476521B (zh) * 2015-11-03 2022-03-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75803A1 (en) 2015-11-06 2017-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feedback processing and reporting for eb/fd-mimo
US10469196B2 (en) * 2016-08-10 2019-11-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eck positions within a transport block
RU2019139685A (ru) 2016-08-12 2021-10-15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Односегментные форматы pucch
CN107889149B (zh) * 2016-09-30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质量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971308B2 (ja) * 2016-10-17 2021-11-24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8023708B (zh) * 2016-11-03 2022-09-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US11304164B2 (en) 2016-11-18 202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CA handling
CN116647930A (zh) 2017-01-06 2023-08-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许可上行链路多址接入的冲突缓解过程
WO2018137187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447664A (zh) * 2017-03-03 2020-07-24 南通朗恒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功率调整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67153B1 (ko) 2017-05-02 2022-02-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10959247B2 (en) * 2017-06-08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new radio
US10492151B2 (en) * 2017-06-09 2019-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 systems
CN109150371B (zh) * 2017-06-14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通信系统
KR102034831B1 (ko) 2017-09-10 2019-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JP2019087965A (ja) * 2017-11-10 2019-06-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709701A4 (en) * 2017-11-10 2021-07-0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KR102378516B1 (ko) * 2017-11-16 2022-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302746B (zh) * 2017-11-17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窗指示方法及装置
US11419059B2 (en) 2017-11-17 2022-08-16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9803364B (zh) * 2017-11-17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A3028778A1 (en) 2017-12-29 2019-06-2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election of grant and csi
CA3029227A1 (en) 2018-01-04 2019-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reporting
KR102609731B1 (ko) * 2018-01-05 2023-12-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상향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344018A1 (en) * 2018-01-05 2020-10-2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040863A1 (en) 2018-01-10 2022-08-1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1343822B2 (en) * 2018-01-12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d-bit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segmentation
CN110035549B (zh) 2018-01-12 2021-03-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418179B (zh) * 2018-01-25 2023-03-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发送多条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982682A1 (en) 2018-02-11 2022-04-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20210022129A1 (en) * 2018-02-14 2021-01-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1412461B2 (en) 2018-03-05 2022-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WO2019216720A1 (ko) 2018-05-10 2019-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06025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ower control for enhancement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liability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WO2020006027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Ultra-reliability design fo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in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EP3598806A1 (en) 2018-07-19 2020-01-2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a power saving state
US20200036473A1 (en) * 2018-07-24 2020-01-3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20040534A1 (ko) 2018-08-20 2020-02-27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물리 제어 채널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장치
CN110933751B (zh) * 2018-09-20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A3056217A1 (en) 2018-09-21 2020-03-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ower saving operation
CA3056971A1 (en) 2018-09-27 2020-03-2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retransmissions
US11212793B2 (en) * 2018-11-06 2021-12-28 T-Mobile Usa, Inc.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using subframes
US12040930B2 (en) 2019-01-09 2024-07-16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116002B2 (en) * 2019-02-14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Gap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WO2020197333A1 (ko) * 2019-03-28 2020-10-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장치, 저장 매체, 그리고 상향링크 수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13141231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CN114070483A (zh) * 2020-08-03 2022-02-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EP4176669A4 (en) * 2020-08-03 2024-0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4070484A (zh) * 2020-08-03 2022-02-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和相应设备
US11805542B2 (en) * 2020-09-15 2023-10-31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used by UE to multiplex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UE using the same
EP4278725A1 (en) * 2021-01-15 2023-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power control for high priority (hp) and low priority (lp) uplink (ul) transmission multiplexing
US11723052B2 (en) 2021-04-05 2023-08-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justing a repetition opera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s
US20220322243A1 (en) * 2021-04-06 2022-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2217172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5333698B (zh) * 2021-05-11 2024-09-1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884338A (zh) * 2021-09-26 2023-03-31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Pucch传输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827A (zh) * 2011-01-06 201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52166A (zh) 1971-10-29 1973-07-21
TWI511593B (zh) * 2006-10-03 2015-12-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具e-utra干擾減輕之結合開路/閉路(cqi爲基礎)上鏈傳輸功率控制
JP5985828B2 (ja) * 2009-02-09 2016-09-06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複数キャリアを使用する無線送受信機ユニットの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603584B1 (ko) * 2009-08-18 2016-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초기 전송전력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25928B1 (ko) 2009-09-08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파워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41700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transmissions on more than one component carrier
EP2501071B1 (en) 2009-11-09 2018-01-03 LG Electronics Inc. Efficient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transmission technique
MX2012010034A (es) * 2010-03-10 2012-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o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inalambrico de comunicaciones.
KR101829831B1 (ko) 2010-05-06 2018-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65442B2 (en) * 2010-05-07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ggregated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85658B2 (en) * 2010-05-20 2015-11-10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8744513B2 (en) * 2010-06-29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maximum power reduction and power sca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004116B (zh) * 2010-07-16 2017-04-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4852166B1 (ja) 2010-08-04 2012-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HUE051240T2 (hu) 2012-01-27 2021-03-01 Blackberry Ltd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feltöltés irányú kapcsolati vezérlési információ átvitelére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rendszerb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5827A (zh) * 2011-01-06 201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12069B2 (en) 2021-02-02
ES2927956T3 (es) 2022-11-14
HUE051240T2 (hu) 2021-03-01
EP2797253A4 (en) 2015-08-12
US20140369294A1 (en) 2014-12-18
EP3264660B1 (en) 2019-05-01
US20170303271A1 (en) 2017-10-19
JP6106256B2 (ja) 2017-03-29
JP5859683B2 (ja) 2016-02-10
CN104205710A (zh) 2014-12-10
US11395276B2 (en) 2022-07-19
US20230396478A1 (en) 2023-12-07
CN107196747B (zh) 2020-04-28
US20180249460A1 (en) 2018-08-30
WO2013112004A1 (ko) 2013-08-01
EP3528414B1 (en) 2020-11-04
EP3264660A1 (en) 2018-01-03
US9467984B2 (en) 2016-10-11
US11765013B2 (en) 2023-09-19
US20170006601A1 (en) 2017-01-05
EP3799343A1 (en) 2021-03-31
US10492186B2 (en) 2019-11-26
EP3264660B8 (en) 2019-06-26
JP2016054557A (ja) 2016-04-14
EP3528414A1 (en) 2019-08-21
EP3799343B1 (en) 2022-06-29
ES2729309T3 (es) 2019-10-31
US20220376966A1 (en) 2022-11-24
US20210120547A1 (en) 2021-04-22
EP3104545B1 (en) 2017-09-20
KR20140119700A (ko) 2014-10-10
CN107196747A (zh) 2017-09-22
EP2797253A1 (en) 2014-10-29
EP3104545A1 (en) 2016-12-14
EP2797253B1 (en) 2016-09-14
JP2015510330A (ja) 2015-04-02
KR101690396B1 (ko) 2016-12-27
US9999035B2 (en) 2018-06-12
US20200092878A1 (en) 2020-03-19
US9730199B2 (en) 2017-08-08
EP4087169A1 (en) 202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71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70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8834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82831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41577B (zh)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9949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harq-ack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84337B (zh) 当在载波聚合中包括tdd小区和fdd小区时的harq操作
WO201311562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06381B (zh) 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1

Address after: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after: Blackberry 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ELECTRONIC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