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7996A -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7996A
CN103827996A CN201180073664.5A CN201180073664A CN103827996A CN 103827996 A CN103827996 A CN 103827996A CN 201180073664 A CN201180073664 A CN 201180073664A CN 103827996 A CN103827996 A CN 103827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electrode
power transmission
receiving section
power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6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7996B (zh
Inventor
堀内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827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7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1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 B60L50/16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generators driven by combustion engines with provision for separate direct mechanical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1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by batteries charged by engine-driven generators, e.g. 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2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rters located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6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by positioning the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01F27/363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made o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10D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30A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40DC to A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10Emission reduction
    • B60L2270/14Emission reduction of noise
    • B60L2270/145Structure borne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01F2038/146Inductive couplings in combination with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受电装置具备:受电部(27),其包括第一电容器(19),以非接触方式从设置在外部的送电部(28)接受电力;第一收容壳体(50),其将受电部(27)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一固定构件(52),其将第一电容器(19)固定;第一收容壳体(50)包括对在受电部(27)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一屏蔽部(53),第一电容器(19)通过第一固定构件(52)而固定在从第一屏蔽部(53)隔开间隔的位置。

Description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使用电池等的电力使驱动轮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等受到注目。
特别是,近年来,在如上所述的搭载有电池的电动车辆中,能够不使用插头等而以非接触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受到注目。并且,最近,在非接触的充电方式中也提出了各种充电方式,特别是,利用共振现象以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的技术正在崭露头角。
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0/041321号小册子中记载了一种利用共振现象的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该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包括屏蔽构件、配置在屏蔽构件内的线圈以及与该线圈连接的电容器。
在日本特开2010-268660号公报中也记载了一种利用共振现象的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该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也包括屏蔽部、配置在该屏蔽部内的线圈以及与该线圈连接的电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04132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686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不具备固定电容器的位置的固定构件。因此,当对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施加外力或者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发生倾斜时,电容器会移动,电容器与屏蔽部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变得比绝缘距离短。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电容器固定并且将电容器和屏蔽部彼此隔开间隔配置的送电装置、受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送电装置具备:受电部,其包括第一电容器,以非接触方式从设置在外部的送电部接受电力;第一收容壳体,其将受电部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一固定构件,其将第一电容器固定。上述第一收容壳体包括对在受电部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一屏蔽部。上述第一电容器通过第一固定构件而固定在从第一屏蔽部隔开间隔的位置。
优选,上述第一屏蔽部包括顶板部和形成为从顶板部垂下的第一周壁部。在上述第一屏蔽部形成有与顶板部相对的第一开口部。上述第一收容壳体包括将第一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一盖部。上述第一电容器固定在第一盖部。
优选,上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一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上述第一电容器与第一屏蔽部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上述受电部包括与第一电容器连接的第一配线和通过第一配线与第一电容器连接的第一线圈。上述第一屏蔽部与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比第一线圈与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送电装置还具备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配置在上述第一收容壳体内,且与第一电容器隔开间隔设置。上述第一屏蔽部与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比第一设备与第一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上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一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包括与第一电容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在上述第一接触面中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一屏蔽部包括顶板部和形成为从顶板部垂下的第一周壁部。在上述第一屏蔽部形成有与顶板部相对的第一开口部。上述第一收容壳体包括将第一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一盖部和设置在第一盖部且对第一电容器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上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一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在上述第一支承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一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上述第一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为将第一电容器的周面覆盖的第一保持部。在上述第一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一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一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第一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为将第一电容器的周面覆盖的第二保持部。在上述第二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孔部。
优选,上述送电部的固有频率与受电部的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
优选,上述受电部与送电部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
优选,上述受电部通过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从送电部接受电力。
本发明的送电装置包括:送电部,其包括第二电容器,以非接触方式向设置在外部的受电部输送电力;第二收容壳体,其将送电部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固定构件,其将第二电容器固定。上述第二收容壳体包括对在送电部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二屏蔽部。上述第二电容器通过第二固定构件而固定在从第二屏蔽部隔开间隔的位置。
优选,上述第二屏蔽部包括底板部和形成为从底板部立起的第二周壁部。在上述第二屏蔽部形成有与底板部相对的第二开口部。上述第二收容壳体包括将第二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二盖部。上述第二电容器固定在第二盖部。
优选,上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三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上述第二电容器与第二屏蔽部之间的距离比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上述送电部包括与第二电容器连接的第二配线和通过第二配线与第二电容器连接的第二线圈。上述第二屏蔽部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比第二线圈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送电装置还具备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配置在第二收容壳体内,且与第二电容器隔开间隔设置。上述第二屏蔽部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比第二设备与第二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大。
优选,上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三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上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与第二电容器接触的第二接触面。在上述第二接触面中位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二屏蔽部包括底板部和形成为从底板部立起的第二周壁部。在上述第二屏蔽部形成有与底板部相对的第二开口部。上述第二收容壳体包括将第二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二盖部和设置在第二盖部且对第二电容器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上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三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在上述第二支承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三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上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为将第二电容器的周面覆盖的第三保持部。在上述第三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优选,上述第二电容器包括第三电极和配置成与第三电极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上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形成为将第二电容器的周面覆盖的第四保持部。在上述第四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孔部。
优选,上述送电部的固有频率与受电部的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优选,上述送电部与受电部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
优选,上述送电部通过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受电部与送电部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向受电部输送电力。
本发明的电力传输系统具备受电装置和包括送电部的送电装置,受电装置包括:受电部,其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部接受电力,并且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一收容壳体,其将受电部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一固定构件,其将第一电容器固定。上述第一收容壳体包括对在受电部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一屏蔽部,第一电容器通过第一固定构件而固定在从第一屏蔽部隔开间隔的位置。
本发明的电力传输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包括受电部的受电装置。上述送电装置包括:送电部,其以非接触方式向受电部输送电力,并且包括第二电容器;第二收容壳体,其将送电部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固定构件,其将第二电容器固定。上述第二收容壳体包括对在送电部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二屏蔽部。上述第二电容器通过第二固定构件而固定在从第二屏蔽部隔开间隔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能够将电容器固定,并能够将电容器和屏蔽部彼此隔开间隔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2表示电力传输系统的模拟模型。
图3是表示模拟结果的图。
图4是表示在将固有频率固定的状态下使空气间隙变化时的电力传输效率与向共振线圈供给的电流的频率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距电流源(磁流源)的距离与电磁场的强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受电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7是受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电容器和固定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固定构件和电容器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受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展开图。
图14是表示图12所示的固定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展开图。
图15是表示图12所示的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送电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18是送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电容器和固定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固定构件和电容器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送电装置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展开图。
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的固定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展开图。
图26是表示图23所示的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27,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包括该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电力传输系统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多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但从申请当初就预定对各变形例所记载的结构进行适当组合。图1是对本实施方式1的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1的电力传输系统具有包括受电装置40的电动车辆10和包括送电装置41的外部供电装置20。电动车辆10停车在设置有送电装置41的停车空间42的预定位置,受电装置40以非接触方式从送电装置41接受电力。
在停车空间42设置有车挡、线,以使电动车辆10停车到预定的位置。
外部供电装置20包括与交流电源21连接的高频电力驱动器22、对高频电力驱动器22等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6以及与该高频电力驱动器22连接的送电装置41。送电装置41包括与高频电力驱动器22连接的线圈23、送电部28以及阻抗调整器29。此外,如图1的虚线所示,可以将阻抗调整器29配置在高频电力驱动器22与线圈23之间。送电部28包括通过电磁感应从线圈23接受电力的线圈24和与该线圈24的两端部连接的电容器25。这样,送电部28具有包括线圈24和电容器25的电路。此外,在线圈24采用了多层绕线的线圈的情况下,在线圈24形成有寄生电容。
送电部28包括由线圈24的电感、线圈24的寄生电容及电容器25的电容形成的电路。
电动车辆10具备受电装置40、与受电装置40连接的DC/DC转换器14、与该DC/DC转换器14连接的电池15、功率控制单元(PCU(PowerControl Unit))16、与该功率控制单元16连接的马达单元17以及对DC/DC转换器14、功率控制单元16等的驱动进行控制的车辆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8。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是具备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但只要是通过马达进行驱动的车辆,则也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辆。
DC/DC转换器14对从整流器13供给的直流电流的电压进行调整,并供给到电池15。此外,DC/DC转换器14不是必需的结构,也可以省略。
功率控制单元16包括与电池15连接的转换器和与该转换器连接的变换器,转换器对从电池15供给的直流电流进行调整(升压),并供给到变换器。变换器将从转换器供给的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并供给到马达单元17。
马达单元17例如采用三相交流马达等,通过从功率控制单元16的变换器供给的交流电流进行驱动。
此外,在电动车辆10是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电动车辆10还具备发动机和动力分配机构,马达单元17包括主要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和主要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
受电装置40包括受电部27、线圈12、与线圈12及转换器14连接的整流器13。
受电部27包括线圈11和电容器19。线圈11具有寄生电容。因此,受电部27具有由线圈11的电感和线圈11及电容器19的电容形成的电路。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中,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与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27或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通过将各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设定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另一方面,当固有频率之差比受电部27或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的10%大时,电力传输效率比10%小,从而会产生电池15的充电时间变长等弊端。
在此,所谓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在不设置电容器25的情况下,意味着由线圈24的电感和线圈24的电容形成的电路进行自由振动时的振动频率。在设置有电容器25的情况下,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意味着由线圈24及电容器25的电容和线圈24的电感形成的电路进行自由振动时的振动频率。在上述电路中,使制动力和电阻为零或实质上为零时的固有频率也被称作送电部28的谐振频率。
同样,所谓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在不设置电容器19的情况下,意味着由线圈11的电感和线圈11的电容形成的电路进行自由振动时的振动频率。在设置有电容器19的情况下,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意味着由线圈11及电容器19的电容和线圈11的电感形成的电路进行自由振动时的振动频率。在上述电路中,使制动力和电阻为零或实质上为零时的固有频率也被称作受电部27的谐振频率。
使用图2和图3,对解析固有频率之差与电力传输效率的关系而得到模拟结果进行说明。图2表示电力传输系统的模拟模型。电力传输系统300具备送电装置290和受电装置291,送电装置290包括电磁感应线圈292和送电部293。送电部293包括共振线圈294和设置在共振线圈294的电容器295。
受电装置291具备受电部296和电磁感应线圈297。受电部296包括共振线圈299和与该共振线圈299连接的电容器298。
将共振线圈294的电感设为电感Lt,将电容器295的电容设为电容C1。将共振线圈299的电感设为电感Lr,将电容器298的电容设为电容C2。若如此设定各参数,则送电部293的固有频率f1通过下述式(1)来表示,受电部296的固有频率f2通过下述式(2)来表示。
f1=1/{2π(Lt×C1)1/2}…(1)
f2=1/{2π(Lr×C2)1/2}…(2)
在此,在将电感Lr和电容C1、C2固定而仅使电感Lt变化的情况下,将送电部293与受电部296的固有频率的偏差与电力传输效率的关系示于图3。此外,在该模拟中,共振线圈294和共振线圈299的相对位置关系处于固定的状态,而且向送电部293供给的电流的频率是一定的。
图3所示的图中,横轴表示固有频率的偏差(%),纵轴表示一定频率下的传输效率(%)。固有频率的偏差(%)通过下述式(3)来表示。
(固有频率的偏差)={(f1-f2)/f2}×100(%)…(3)
从图3也可知,在固有频率的偏差(%)为±0%的情况下,电力传输效率接近100%。在固有频率的偏差(%)为±5%的情况下,电力传输效率成为40%。在固有频率的偏差(%)为±10%的情况下,电力传输效率成为10%。在固有频率的偏差(%)为±15%的情况下,电力传输效率成为5%。即,可知,通过将各送电部和受电部的固有频率设定成固有频率的偏差(%)的绝对值(固有频率之差)为受电部296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的范围,能够提高电力传输效率。进而,通过将各送电部和受电部的固有频率设定成固有频率的偏差(%)的绝对值成为受电部296的固有频率的5%以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此外,作为模拟软件,采用了电磁场解析软件(JMAG(注册商标):株式会社JSOL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中,从高频电力驱动器22向线圈23供给交流电力。当在线圈23中流动预定的交流电流时,通过电磁感应在线圈24中也流动交流电流。此时,向线圈23供给电力,以使得在线圈24中流动的交流电流的频率成为特定的频率。
当在线圈24中流动特定频率的电流时,在线圈24的周围会形成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电磁场。
线圈11配置成距线圈24的预定范围内,线圈11从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接受电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11和线圈24采用了所谓的螺旋状线圈。因此,在线圈24的周围主要形成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线圈11从该磁场接受电力。
在此,对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特定频率的磁场进行说明。典型地,“特定频率的磁场”与电力传输效率和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具有关联性。因此,首先对电力传输效率和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的关系进行说明。从线圈24向线圈11传输电力时的电力传输效率根据线圈24与线圈11之间的距离等各种各样的要因而变化。例如,将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谐振频率)设为固有频率f0,将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设为频率f3,将线圈11与线圈24之间的空气间隙设为空气间隙AG。
图4是表示在将固有频率f0固定的状态下使空气间隙AG变化时的电力传输效率与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f3的关系的图。
在图4所示的图中,横轴表示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f3,纵轴表示电力传输效率(%)。效率曲线L1示意性地表示空气间隙AG小时的电力传输效率与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f3的关系。如该效率曲线L1所示,在空气间隙AG小的情况下,电力传输效率的峰值在频率f4、f5(f4<f5)产生。若增大空气间隙AG,则电力传输效率高的两个峰值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变化。并且,如效率曲线L2所示,若使空气间隙AG比预定距离大,则电力传输效率的峰值成为一个,电力传输效率在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为频率f6时成为峰值。若进一步使空气间隙AG比效率曲线L2的状态大,则如效率曲线L3所示,电力传输效率的峰值变小。
例如,作为用于谋求提高电力传输效率的方法,可以考虑如下的第一方法。作为第一方法,可考虑以下方法:配合空气间隙AG,使向图1所示的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一定,并使电容器25、电容器19的电容变化,从而使送电部28与受电部27之间的电力传输效率的特性变化。具体而言,在使向线圈24供给的电流的频率一定的状态下,调整电容器25和电容器19的电容,以使电力传输效率成为峰值。在该方法中,与空气间隙AG的大小无关,在线圈24和线圈11中流动的电流的频率是一定的。此外,作为使电力传输效率的特性变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利用设置在送电装置41与高频电力驱动器22之间的匹配器的方法、利用转换器14的方法等。
另外,作为第二方法,基于空气间隙AG的大小,对供给到线圈24的电流的频率进行调整。例如,在图4中,在电力传输特性成为效率曲线L1的情况下,将频率为频率f4或频率f5的电流供给到线圈24。并且,在频率特性成为效率曲线L2、L3的情况下,将频率为频率f6的电流供给到线圈24。在该情况下,配合空气间隙AG的大小,使流向线圈24和线圈11的电流的频率变化。
在第一方法中,在线圈24中流动的电流的频率成为固定的一定的频率,在第二方法中,在线圈24中流动的频率成为根据空气间隙AG而适当变化的频率。通过第一方法、第二方法等,将以电力传输效率升高的方式设定的特定频率的电流供给到线圈24。通过在线圈24中流动特定频率的电流,在线圈24的周围会形成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电磁场)。受电部27通过形成在受电部27与送电部28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从送电部28接受电力。因此,“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并不限于固定的频率的磁场。此外,在上述例子中,着眼于空气间隙AG来设定供给到线圈24的电流的频率,但如线圈24与线圈11的水平方向的偏差等那样,电力传输效率也会根据其他要因而变化,有时基于该其他要因来调整供给到线圈24的电流的频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螺旋状线圈作为共振线圈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采用曲折线等的天线等作为共振线圈的情况下,通过在线圈24中流动特定频率的电流,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特定频率的电场。并且,通过该电场,在送电部28与受电部27之间进行电力传输。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中,利用电磁场的“静电场”支配的邻近场(瞬逝场)来谋求提高送电和受电效率。图5是表示距电流源(磁流源)的距离与电磁场的强度的关系的图。参照图5,电磁场包括三个成分。曲线k1是与距波源的距离成反比的成分,称作“辐射电场”。曲线k2是与距波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成分,称作“感应电场”。另外,曲线k3是与距波源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的成分,称作“静电场”。此外,若将电磁场的波长设为“λ”,则“辐射电场”、“感应电场”和“静电场”的强度大致相等的距离能够表示为λ/2π。
“静电场”是电磁波的强度随着距波源的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少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中,利用该“静电场”支配的邻近场(瞬逝场)来进行能量(电力)的传输。即,在“静电场”支配的邻近场中,通过使具有邻近固有频率的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例如一对LC谐振线圈)进行共振,从而从送电部28向另一方受电部27传输能量(电力)。该“静电场”不会将能量传播到远处,因此,与通过将能量传播到远处的“辐射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力)的电磁波相比,共振法能够以更少的能量损失来输送电力。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系统中,使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通过电磁场进行谐振,从而从送电装置41向受电装置输送电力。并且,送电部28与受电部27之间的耦合系数(κ)为0.1以下。此外,通常,在利用电磁感应的电力传输中,送电部与受电部之间的耦合系数(κ)接近1.0。
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力传输中的送电部28与受电部27的耦合例如称作“磁共振耦合”、“磁场共振耦合”、“电磁场谐振耦合”或“电场谐振耦合”。
“电磁场谐振耦合”意味着包括“磁共振耦合”、“磁场共振耦合”、“电场谐振耦合”的每一个的耦合。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送电部28的线圈24和受电部27的线圈11采用了线圈形状的天线,因此,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主要通过磁场进行耦合,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进行“磁共振耦合”或“磁场共振耦合”。
此外,作为线圈24、11,例如也可以采用蜿蜒线等的天线,在该情况下,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主要通过电场进行耦合。此时,送电部28和受电部27进行“电场谐振耦合”。
接着,对送电装置41和受电装置4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表示受电装置40的侧剖视图,图7是受电装置40的剖视图。如该图6和图7所示,受电装置40包括收容壳体50、收容在收容壳体50内的支承构件51、和收容在收容壳体50内的固定构件52。
在收容壳体50内收容有受电部27和整流器13。收容壳体50包括形成有开口部的屏蔽部53和形成为将该开口部堵塞的盖部54。
屏蔽部53包括顶板部55和形成为从该顶板部55的周缘部向下方垂下的周壁部56。上述开口部形成在与顶板部55相对的位置。
屏蔽部53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盖部54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在线圈11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磁场)能够透过盖部54,在线圈11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磁场)从屏蔽部53的开口部向外部放射。屏蔽部53将从线圈11放射的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屏蔽部53对在线圈11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的形成区域进行规定。
在该图6和图7所示的例子中,支承构件51形成为筒状。在支承构件51的外周面安装有线圈11和线圈12。在支承构件51内配置有整流器13、电容器19和固定构件52。此外,支承构件51不限于筒状的绝缘构件。例如,也可以通过排列成环状的多个棒状的支承部来形成支承构件51。
整流器13固定在顶板部55。电容器19通过固定构件52而固定在盖部54。
此外,电容器19通过配线59与线圈11连接,整流器13通过配线60与线圈12连接。
在此,如图7所示,电容器19从屏蔽部53隔开间隔配置。因此,即使在电力传输时等对电容器19施加高电压,也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流动。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19由固定构件52进行固定,因此,即使假设受电装置40倾斜或者对受电装置40施加外力,也能够保持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分离的状态。
进而,因为电容器19配置在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盖部54上,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流动。
图8是表示电容器19和固定构件52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8和图7所示,电容器19包括电极板61、与该电极板61隔开间隔设置且与电极板61相对的电极板62、以及配置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电介质63。将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1。
在电力传输时,会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施加大的电压。确保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距离L1,以使得: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施加有大的电压时,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不会产生放电。
在图7中,若将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2,则距离L2比距离L1大。
这样,因为电容器19和屏蔽部53彼此分离配置,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流动。
进而,因为电容器19配置在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盖部54上,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盖部54之间流动。这样,能够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确保绝缘距离。
电容器19配置在支承构件51内,若将线圈11与屏蔽部53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3,则距离L2比距离L3大。因此,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流动。
在图7中,若将整流器13与电容器19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4,则距离L2比距离L4大。此外,距离L4比距离L1大,能够抑制电流在整流器13与电容器19之间流动。
这样,通过使距离L2比确保了绝缘距离的距离L4大,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流动。
图9是表示固定构件52和电容器19的剖视图。固定构件52包括上端部固定在图6所示的顶板部55的固定部58和形成在盖部54的上表面上的支承部57。固定部58和支承部57均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性树脂形成。
在固定部58的下端部形成有与电容器19接触的接触面6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19形成为圆柱状,接触面64形成为沿着电容器19的周面弯曲成圆弧状。
接触面64的缘部包括沿着电容器19的周面弯曲的弯曲部67、与弯曲部67隔开间隔而形成的弯曲部68、以及形成为将弯曲部67与弯曲部68连接的边部69、70。
在接触面64中位于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部分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槽部65。
槽部65在从电极板62朝向电极板61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在与槽部65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接触部66。
在该图8和图9所示的例子中,槽部65从边部70形成到边部69,接触部66也从边部70形成到边部69。并且,多个接触部66与电容器19接触。
因此,在固定部58的接触面64上,电极板62与电极板61之间的沿面距离变长,能够抑制在电极板62与电极板61之间发生放电。
此外,作为槽部65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多个槽部配置成千鸟状来延长电极板62与电极板61之间的沿面距离。
支承部57形成为从盖部5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在支承部57的上表面形成有对电容器19的周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71。电容器19通过夹在支承面71与接触面64之间而固定。
支承面71的缘部包括沿着电容器19的周面弯曲的弯曲部74、与弯曲部74隔开间隔配置的弯曲部75、以及将弯曲部74与弯曲部75连接的边部76和边部77。
在支承面71形成有多个槽部72,所述多个槽部72从电极板62向电极板61隔开间隔。在与槽部72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接触部73。并且,电容器19的周面与接触部73接触。
因此,在支承部57中,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以变长的方式形成,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发生放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57的上表面形成有支承面71,但也可以在盖部54的上表面直接形成支承面71。此外,作为槽部72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
图10是表示固定构件52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在该图10所示的例子中,固定构件52包括从上方支承电容器19的固定部58、和形成在盖部54的上表面上且支承电容器19的支承构件78。
支承构件78包括配置成环状的多个支承壁79,电容器19被支承构件78支承。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部58从上方按压电容器19,并且支承构件78对电容器19的下方进行支承,从而将电容器19固定。由此,即使受电装置40产生了倾斜,也能够抑制电容器19滚动。
图11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受电装置40的剖视图。在该图11所示的例子中,电容器19由固定构件80进行固定。此外,固定构件80也固定在顶板部55。
图12是表示固定构件80的立体图。如该图12所示,固定构件80包括固定在图11所示的顶板部55的固定部81、82、形成为从固定部81、82向下方垂下的脚部83、84、以及保持电容器19且形成为将电容器19的周面覆盖的保持部85。
在保持部85中位于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孔部86。多个孔部86从电极板62向电极板61隔开间隔形成。在与该孔部86相邻的部分形成有与电容器19接触来支承电容器19的多个接触部87。
此外,图13是图12所示的固定构件80的展开图。如该图13所示,孔部86形成为从脚部83达到脚部84。
因此,即使通过该图13和图12所示的固定构件80将电容器19固定,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长,能够抑制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发生放电。
图14是表示固定构件80的第一变形例的展开图。在该图14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孔部86形成为千鸟状。在该图14所示的例子中,也能够延长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沿面距离。
图15是表示固定构件80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如该图15所示,固定构件80包括固定部81、82、从固定部81、82向下方垂下的脚部83、84、以及与该脚部83、84的下端部连接并保持电容器19的保持部85。
图16是图15所示的固定构件80的剖视图。在该图16中,在保持部85的内周面90上从电极板61向电极板62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槽部88。并且,在与槽部88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接触部89。
槽部88形成为从图15所示的脚部83延伸到脚部84。并且,多个接触部89对电容器19的周面进行支承。在该图15和图16所示的例子中,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变长,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61与电极板62之间发生放电。
图17是表示送电装置41的侧剖视图,图18是送电装置41的剖视图。如该图17和图18所示,送电装置41包括收容壳体150、收容在收容壳体150内的支承构件151、以及收容在收容壳体150内的固定构件152。
在收容壳体150内收容有送电部28和阻抗调整器29。收容壳体150包括形成有开口部的屏蔽部153和形成为将该开口部堵塞的盖部154。
屏蔽部153包括底面部155和形成为从该底面部155的周缘部向上方立起的周壁部156。上述开口部形成在与底面部155相对的位置。
屏蔽部153由铜等金属材料形成,盖部154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磁场)能够透过盖部154,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磁场)从屏蔽部153的开口部向外部放射。这样,屏蔽部153对在线圈24的周围形成的电磁场的形成区域进行规定。
在该图17和图18所示的例子中,支承构件151形成为筒状。在支承构件151的外周面安装有线圈24和线圈23。在支承构件151内配置有阻抗调整器29、电容器25以及固定构件152。此外,支承构件151不限于筒状的绝缘构件。例如,也可以通过排列成环状的多个棒状的支承部来形成支承构件151。
阻抗调整器29固定在底面部155。电容器25通过固定构件152而固定在盖部154。
此外,电容器25通过配线159与线圈24连接,阻抗调整器29通过配线160与线圈23连接。
在此,如图18所示,电容器25从屏蔽部153隔开间隔配置。因此,即使在电力传输时等对电容器25施加有高电压,也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流动。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25由固定构件152进行固定,因此,即使假设送电装置41发生了倾斜或者对送电装置41施加有外力,也能够保持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分离的状态。
进而,因为电容器25配置在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盖部154,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流动。
图19是表示电容器25和固定构件152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19和图18所示,电容器25包括电极板161、与该电极板161隔开间隔设置且与电极板161相对的电极板162、以及配置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62之间的电介质163。将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11。
在电力传输时,会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施加大的电压。确保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距离L11,以使得: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施加有大的电压时,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不会发生放电。
在图18中,若将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12,则距离L12比距离L11大。
这样,因为电容器25和屏蔽部153彼此分开配置,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流动。
进而,因为电容器25配置在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盖部154,所以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盖部154之间流动。这样,能够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确保绝缘距离。
电容器25配置在支承构件151内,若将线圈24与屏蔽部153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13,则距离L12比距离L13大。因此,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的距离大,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流动。
在图18中,若将阻抗调整器29与电容器25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L14,则距离L12比距离L14大。此外,距离L14比距离L11大,能够抑制电流在阻抗调整器29与电容器25之间流动。
这样,通过使距离L12比确保了绝缘距离的距离L14大,能够抑制电流在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流动。
图20是表示固定构件152和电容器25的剖视图。固定构件152包括下端部固定在图17所示的底面部155的固定部158、和形成在盖部154的支承部157。固定部158和支承部157均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例如,由绝缘性树脂形成。
在固定部158的上端部形成有与电容器25接触的接触面16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25形成为圆柱状,接触面164形成为沿着电容器25的周面弯曲成圆弧状。
接触面164的缘部包括沿着电容器25的周面弯曲的弯曲部167、与弯曲部167隔开间隔而形成的弯曲部168、以及形成为将弯曲部167与弯曲部168连接的图19所示的边部169、170。
在接触面164中位于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部分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槽部165。
槽部165在从电极板162朝向电极板161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形成,在与槽部165相邻的位置形成有接触部166。
在该图19和图20所示的例子中,槽部165从边部170形成到边部169,接触部166也从边部170形成到边部169。并且,多个接触部166与电容器25接触。
因此,在固定部158的接触面164中,电极板162与电极板161之间的沿面距离变长,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162与电极板161之间发生放电。
此外,作为槽部165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多个槽部配置成千鸟状来延长电极板162与电极板161之间的沿面距离。
支承部157形成为从盖部15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支承部157的下表面形成有对电容器25的周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171。电容器25通过夹在支承面171与接触面164之间而固定。
支承面171的缘部包括沿着电容器25的周面弯曲的弯曲部174、与弯曲部174隔开间隔配置的弯曲部175、以及将弯曲部174与弯曲部175连接的边部176、177。
在支承面171上从电极板162向电极板161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槽部172。在与槽部172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接触部173。并且,电容器25的周面与接触部173接触。
因此,在支承部157中,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形成为变长,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发生放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157的上表面形成支承面171,但也可以在盖部154的上表面直接形成支承面171。此外,作为槽部172的形状,可以采用各种形状。
图21是表示固定构件152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在该图21所示的例子中,固定构件152包括从下方支承电容器25的固定部158和形成在盖部154的下表面上且支承电容器25的支承构件178。
支承构件178包括配置成环状的多个支承壁179,电容器25由支承构件178进行支承。
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部158从下方按压电容器25,并且支承构件178对电容器25的上方进行支承,从而将电容器25固定。由此,即使送电装置41发生了倾斜,也能够抑制电容器25滚动。
图22是表示固定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送电装置41的剖视图。在该图22所示的例子中,电容器25被固定构件180固定。此外,固定构件180也固定在底面部155。
图23是表示固定构件180的立体图。如该图23所示,固定构件80包括固定在图22所示的底面部155的固定部181、182、形成为从固定部181、182向上方立起的脚部183、184、以及保持电容器25且形成为将电容器25的周面覆盖的保持部185。
在保持部185中位于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孔部186。多个孔部186从电极板162向电极板161隔开间隔形成。在与该孔部186相邻的部分形成有与电容器25接触并支承电容器25的多个接触部187。
此外,图24是图23所示的固定构件180的展开图。如该图24所示,孔部186形成为从脚部183达到脚部184。
因此,即使通过该图24和图23所示的固定构件180将电容器25固定,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长,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发生放电。
图25是表示固定构件180的第一变形例的展开图。在该图25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孔部186形成为千鸟状。在该图25所示的例子中,也能够延长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沿面距离。
图26是表示固定构件180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如该图26所示,固定构件180包括固定部181、182、形成为从固定部181、182向上方立起的脚部183、184、以及与该脚部183、184的上端部连接并保持电容器25的保持部185。
图27是图26所示的固定构件180的剖视图。在该图27中,在保持部185的内周面190上从电极板161向电极板162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槽部188。并且,在与槽部188相邻的部分形成有接触部189。
槽部188形成为从图26所示的脚部183延伸到脚部184。并且,多个接触部189对电容器25的周面进行支承。在该图26和图27所示的例子中,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的沿面距离也变长,从而能够抑制在电极板161与电极板162之间发生放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19配置在支承构件51的内周侧,但只要能够确保电容器19与屏蔽部53之间的距离,则也可以将电容器19配置在支承构件51的外周侧。同样,电容器25配置在支承构件151的内周侧,但只要能够确保电容器25与屏蔽部153之间的距离,则也可以将电容器25配置在支承构件151的外周侧。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而不是制限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来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标号的说明
10电动车辆,11、12、23、24线圈,13整流器,14转换器,15电池,16功率控制单元,17马达单元,19、25、295、298电容器,20外部供电装置,21交流电源,22高频电力驱动器,26控制部,27、296受电部,28、293送电部,29阻抗调整器,40、291受电装置,41、290送电装置,42停车空间,50、150收容壳体,51、78、151、178支承构件,52、80、152、180固定构件,53、153屏蔽部,54、154盖部,55顶板部,56、156周壁部,57、157支承部,58、81、82、158、181、182固定部,59、60、159、160配线,61、62、161、162电极板,63、163电介质,64、164接触面,65、72、88、165、172、188槽部,66、73、87、89、166、173、187、189接触部,67、68、74、75、167、168、174、175弯曲部,71、171支承面,79、179支承壁,83、84、183、184脚部,85、185保持部,86、186孔部,90、190内周面,155底面部,292、297电磁感应线圈,294、299共振线圈,300电力传输系统。

Claims (26)

1.一种受电装置,具备:
受电部(27),其包括第一电容器(19),以非接触方式从设置在外部的送电部(28)接受电力;
第一收容壳体(50),其将所述受电部(27)收容在内部;以及
第一固定构件(52),其将所述第一电容器(19)固定,
所述第一收容壳体(50)包括对在所述受电部(27)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一屏蔽部(53),
所述第一电容器(19)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2)而固定在从所述第一屏蔽部(53)隔开间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53)包括顶板部和形成为从所述顶板部垂下的第一周壁部(56),
在所述第一屏蔽部(53)形成有与所述顶板部相对的第一开口部,
所述第一收容壳体(50)包括将所述第一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一盖部(54),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固定在所述第一盖部(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包括第一电极(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62),
所述第一电容器(19)与所述第一屏蔽部(53)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之间的距离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受电部(27)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连接的第一配线和通过所述第一配线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连接的第一线圈(11),
所述第一屏蔽部(53)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线圈(11)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之间的距离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配置在所述第一收容壳体(50)内,且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隔开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屏蔽部(53)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之间的距离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包括第一电极(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62),
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2)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容器(19)接触的第一接触面,
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中位于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部(53)包括顶板部和形成为从所述顶板部垂下的第一周壁部(56),
在所述第一屏蔽部(53)形成有与所述顶板部相对的第一开口部,
所述第一收容壳体(50)包括将所述第一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一盖部(5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盖部(54)且对所述第一电容器(19)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包括第一电极(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62),
在所述第一支承部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包括第一电极(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62),
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2)包括形成为将所述第一电容器(19)的周面覆盖的第一保持部(85),
在所述第一保持部(85)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容器(19)包括第一电极(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二电极(62),
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2)包括形成为将所述第一电容器(19)的周面覆盖的第二保持部(85),
在所述第二保持部(85)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一电极(61)与所述第二电极(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与所述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之差为所述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受电部(27)与所述送电部(28)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装置,其中,
所述受电部(27)通过形成在所述受电部(27)与所述送电部(28)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所述受电部(27)与所述送电部(28)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从所述送电部(28)接受电力。
13.一种送电装置,具备:
送电部(28),其包括第二电容器(25),以非接触方式向设置在外部的受电部(27)输送电力,
第二收容壳体(150),其将所述送电部(28)收容在内部;以及
第二固定构件(152),其将所述第二电容器(25)固定,
所述第二收容壳体(150)包括对在所述送电部(28)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二屏蔽部(153),
所述第二电容器(25)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2)而固定在从所述第二屏蔽部(153)隔开间隔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部(153)包括底板部和形成为从所述底板部立起的第二周壁部,
在所述第二屏蔽部(153)形成有与所述底板部相对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二收容壳体(150)包括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二盖部(154),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固定在所述第二盖部(154)。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包括第三电极(1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三电极(1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162),
所述第二电容器(25)与所述第二屏蔽部(153)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三电极(161)与所述第四电极(162)之间的距离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部(28)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连接的第二配线和通过所述第二配线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连接的第二线圈,
所述第二屏蔽部(153)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之间的距离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配置在所述第二收容壳体(150)内,且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隔开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屏蔽部(153)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之间的距离大。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包括第三电极(1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三电极(1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162),
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2)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器(25)接触的第二接触面,
在所述第二接触面中位于所述第三电极(161)与所述第四电极(1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屏蔽部(153)包括底板部和形成为从所述底板部立起的第二周壁部,
在所述第二屏蔽部(153)形成有与所述底板部相对的第二开口部,
所述第二收容壳体(150)包括将所述第二开口部堵塞的绝缘性的第二盖部(154)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盖部(154)且对所述第二电容器(25)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包括第三电极(1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三电极(1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162),
在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三电极(161)与所述第四电极(1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包括第三电极(1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三电极(1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162),
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2)包括形成为将所述第二电容器(25)的周面覆盖的第三保持部,
在所述第三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三电极(161)与所述第四电极(1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槽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容器(25)包括第三电极(161)和配置成与所述第三电极(161)隔开间隔而相对的第四电极(162),
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2)包括形成为将所述第二电容器(25)的周面覆盖的第四保持部,
在所述第四保持部的内周面中位于所述第三电极(161)与所述第四电极(162)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孔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部(28)的固有频率与所述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之差为所述受电部(27)的固有频率的10%以下。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部(28)与所述受电部(27)的耦合系数为0.1以下。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电装置,其中,
所述送电部(28)通过形成在所述受电部(27)与所述送电部(28)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磁场、和形成在所述受电部(27)与所述送电部(28)之间且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的电场的至少一方,向所述受电部(27)输送电力。
25.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具备受电装置和包括送电部的送电装置,
所述受电装置包括:受电部(27),其以非接触方式从所述送电部接受电力,并且包括第一电容器(19);第一收容壳体(50),其将所述受电部(27)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一固定构件(52),其将所述第一电容器(19)固定,
所述第一收容壳体(50)包括对在所述受电部(27)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一屏蔽部(53),
所述第一电容器(19)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构件(52)而固定在从所述第一屏蔽部(53)隔开间隔的位置。
26.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具备送电装置和包括受电部的受电装置,
所述送电装置包括:送电部(28),其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受电部(27)输送电力,并且包括第二电容器(25);第二收容壳体(150),其将所述送电部(28)收容在内部;以及第二固定构件(152),其将所述第二电容器(25)固定,
所述第二收容壳体(150)包括对在所述送电部(28)的周围形成的放射电磁场的区域进行规制的第二屏蔽部(153),
所述第二电容器(25)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构件(152)而固定在从所述第二屏蔽部(153)隔开间隔的位置。
CN201180073664.5A 2011-09-28 2011-09-28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27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2229 WO2013046368A1 (ja) 2011-09-28 2011-09-28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7996A true CN103827996A (zh) 2014-05-28
CN103827996B CN103827996B (zh) 2016-12-28

Family

ID=4799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6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27996B (zh) 2011-09-28 2011-09-28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11282B2 (zh)
EP (1) EP2763148B1 (zh)
JP (1) JP5786949B2 (zh)
CN (1) CN103827996B (zh)
WO (1) WO20130463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965A (zh) * 2014-08-20 2017-05-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受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75795A (zh) * 2017-02-01 2018-08-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接近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8427B (zh) * 2011-07-28 2017-04-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送电方法
JP5979227B2 (ja) 2012-05-09 2016-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WO2014147818A1 (ja) * 2013-03-22 2017-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138620B2 (ja) * 2013-07-30 2017-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2015053439A (ja) * 2013-09-09 2015-03-1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DE102015202295B4 (de) * 2015-02-10 2022-01-27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Mobile Induktivladestation für Fahrzeuge
US9815381B2 (en) * 2015-02-27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electronics integration in vehicle pads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applications
JP6817604B2 (ja) * 2017-03-24 2021-0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および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FR3065121B1 (fr) * 2017-04-06 2020-10-02 Dcns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d'energie electrique sans contact notamment pour drone
KR102660206B1 (ko) * 2019-05-30 2024-04-2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인버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094A1 (de) * 2003-12-22 2005-07-21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Halter und Verfahren zur Fix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JP2009253009A (ja) * 2008-04-07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CN201378512Y (zh) * 2009-03-26 2010-01-06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器卡箍
DE102008033205A1 (de) * 2008-07-15 2010-01-21 Trw Automotive Gmbh Bauelementhalter zur Befestig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JP2010268660A (ja) * 2009-05-18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システム
CN102099958A (zh) * 2008-05-14 2011-06-15 麻省理工学院 包括干涉增强的无线能量传输
JP2011135729A (ja) * 2009-12-25 2011-07-07 Toyota Motor Corp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電力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送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02177042A (zh) * 2008-10-09 2011-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及具有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0181A (ja) 1996-03-27 1997-10-03 Fujitsu Denso Ltd 被柱体状支持体の支持方法及び固定方法、並びに剛性筒状支持体
JP3865000B2 (ja) 1996-07-03 2007-01-10 エルナー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JPH10208984A (ja) 1997-01-27 1998-08-07 Hitachi Aic Inc 取付脚つき電子部品
CN102255398B (zh) 2005-07-12 2013-07-24 麻省理工学院 无线传递电磁能量的方法和设备
US7825543B2 (en) 2005-07-12 2010-11-0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CN103633745B (zh) 2007-03-27 2015-09-09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方法
US8421274B2 (en) * 2008-09-12 2013-04-16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system
EP2450920A1 (en) * 2009-07-02 2012-05-0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il unit, noncontact power receiving device,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device,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system, and vehicle
KR101697364B1 (ko) * 2010-02-17 2017-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진 주파수 안정화 회로를 구비한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EP2711945A4 (en) * 2011-05-19 2014-11-05 Toyota Motor Co Lt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POWER TRANSFERRING SYSTEM
CN103827997B (zh) * 2011-09-28 2016-08-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094A1 (de) * 2003-12-22 2005-07-21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Halter und Verfahren zur Fixierung eines elektrischen Bauteils
JP2009253009A (ja) * 2008-04-07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キャパシタモジュール
CN102099958A (zh) * 2008-05-14 2011-06-15 麻省理工学院 包括干涉增强的无线能量传输
DE102008033205A1 (de) * 2008-07-15 2010-01-21 Trw Automotive Gmbh Bauelementhalter zur Befestigung eines 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CN102177042A (zh) * 2008-10-09 2011-09-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及具有非接触电力传递装置的车辆
CN201378512Y (zh) * 2009-03-26 2010-01-06 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 电容器卡箍
JP2010268660A (ja) * 2009-05-18 2010-11-25 Toyota Motor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システム
JP2011135729A (ja) * 2009-12-25 2011-07-07 Toyota Motor Corp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電力受電装置、非接触電力送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965A (zh) * 2014-08-20 2017-05-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受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63965B (zh) * 2014-08-20 2020-01-1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送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受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75795A (zh) * 2017-02-01 2018-08-0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接近传感器
US10408598B2 (en) 2017-02-01 2019-09-10 Omron Corporation Proximity sensor
CN108375795B (zh) * 2017-02-01 2019-12-10 欧姆龙株式会社 接近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46368A1 (ja) 2013-04-04
EP2763148A4 (en) 2016-05-11
CN103827996B (zh) 2016-12-28
US20140354068A1 (en) 2014-12-04
EP2763148A1 (en) 2014-08-06
US9711282B2 (en) 2017-07-18
JP5786949B2 (ja) 2015-09-30
JPWO2013046368A1 (ja) 2015-03-26
EP2763148B1 (en) 2019-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7996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CN103827997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和电力传输系统
CN103843084A (zh) 受电装置、送电装置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JP4962621B2 (ja) 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および非接触電力伝達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JP5700137B2 (ja)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20100327661A1 (en) Packaging and details of a wireless power device
US20120161696A1 (e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via coupled parasitic resonators
EP2773018B1 (en) Non-contact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CN103826907A (zh) 送电装置、车辆以及电力传送系统
CN103946045A (zh) 车辆及电力传输系统
WO2014069445A1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WO2013099221A1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
JP2013219210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US20160197492A1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WO2014064759A1 (ja) 受電装置、送電装置および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20515030A (ja) 電気自動車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誘導部品および二次共振器デバイス
WO2014069331A1 (ja) 非接触給電装置
JP2014093321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