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7002B -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7002B
CN103827002B CN201280035736.1A CN201280035736A CN103827002B CN 103827002 B CN103827002 B CN 103827002B CN 201280035736 A CN201280035736 A CN 201280035736A CN 103827002 B CN103827002 B CN 103827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loading part
powder
whorl
granula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57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7002A (zh
Inventor
川上一
原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S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7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7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7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3/00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 B65G33/08Screw or rotary spiral conveyors f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4Emptying devices
    • B65G65/40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 B65G65/46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using screw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24Gearing between driving motor and belt- or chain-engaging elements
    • B65G23/26Applications of clutches or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1,包括:储存部49,用于储存粉粒体材料;送出部30,设置于该储存部49下方、将储存于储存部49的粉粒体材料送出至供给对象50;驱动部20,与该送出部30连接、驱动该送出部30;支撑部10,形成有容纳上述送出部30的空间11,且支撑上述储存部49、送出部30及驱动部20,并固定在安装对象5上。上述驱动部,是以以下方式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10上的,即连接上述送出部30的连接位置和解除与该送出部30连接使得可将该送出部30从上述支撑部10卸下的退让位置之间,可自由变化位置。

Description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储存粉粒体材料的储存部下方设置送出部,通过驱动该送出部向供给对象供给粉粒体材料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供给装置为,储存粉粒体材料的储存部下方设有如螺旋加料器或旋转加料器等那样的送出部,并通过驱动该送出部供给粉粒体材料(例:参阅下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11279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由于安装该类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需要固定在向供给对象供给粉粒体材料的滑槽等供给筒部以及台架等上,因此在更换向供给对象供给的粉粒体材料时,为了避免混入不同材料,需要进行清理。尤其是送出部,特别容易附着粉粒体材料及其粉末,但由于送出部与驱动该送出部的驱动部等相连,且固定于安装对象上,因此存在不易清洁的问题。此外,对送出部进行维护及更换等的工作十分繁重也是一大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提高清洁、维护、更换等工作效率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发明内容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包括:储存粉粒体材料的储存部;设置于该储存部下方、将储存于储存部的粉粒体材料送出至供给对象的送出部;与该送出部连接、驱动该送出部的驱动部;形成有容纳上述送出部的空间,且支撑上述储存部、送出部及驱动部,并固定于安装对象的支撑部。其特点是,上述驱动部,是以以下方式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上的,即连接上述送出部的连接位置和解除与该送出部连接使得可将该送出部从上述支撑部卸下的退让位置之间,可自由变化位置。
在拥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所述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中,与送出部相连且对该送出部进行驱动的驱动部,是以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可自由变化位置的方式被支撑部支撑着的。因此,将驱动部放在退让位置时,可以轻松地从固定在安装对象的支撑部上卸下送出部,从而可提高送出部的清洁、维护、更换等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作业时无需从支撑部上卸下通过电力线、信号线等与控制盘等相连的驱动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上述送出部上,连接残留材料排出部。该残留材料排出部上设有残留材料排出孔,并设有可开关该残留材料排出孔的开关部件。
这样的结构可以将残留材料排出部与送出部同时从支撑部上卸下,与残留材料排出部及送出部以不同的方式设置于支撑部的结构相比,这样的结构,对容易附着粉粒体材料及其粉末等的残留材料排出部更容易进行清洁。
此外,在本发明中,上述驱动部,可形成为其一侧部位通过连接部件可自由转动地与上述支撑部进行连接,以使得其可在上述连接位置与上述退让位置之间自由变化位置。
这样的结构与驱动部相对于支撑部能够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结构相比,可以缩小卸下送出部时所需的空间。此外,与滑动结构相比,还能够在卸下送出部时有效减少送出部与驱动部之间的接触等。也就是说,在驱动部相对于支撑部能够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结构中,若需要减少卸下送出部时送出部与驱动部等之间的接触等,则相对于支撑部,退让驱动部需要滑动更长的距离。另一方面,在上述改良的结构中,可通过围绕其一侧部位旋转驱动部,将其移动至退让位置,因此退让位置中的驱动部不容易变成妨碍,从而能够减少卸下送出部时所需的空间,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卸下送出部时送出部与驱动部等之间的接触等。
此外,本发明中,上述送出部,与上述储存部下方相连并固定,该储存部与送出部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并可自由装卸;在将上述驱动部移动至上述退让位置时,该储存部及送出部可以从上述支撑部上卸下。
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同时将储存部与送出部从支撑部上卸下,因此可以简单进行储存部内部的清洁工作。同时,将送出部与储存部组合为一个单元,通过准备多个该单元,能够以成套方式将该单元安装于支撑部以及由其支撑的驱动部上,且能够进行更换。由此,可以提高更换材料等时的工作效率。
此外,本发明中,还可将上述送出部形成为具备螺旋部和螺旋收纳部,其中该螺旋部具有与上述驱动部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而该螺旋收纳部用于收纳上述螺旋部并同时拥有供给口;在上述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上还分别设有互相接合的接合部,通过解除其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简单地将送出部从支撑部上卸下,并将具有螺旋的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从而能够简单地对该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进行清洁。此外,由于可以简单地将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螺旋部进行维护及更换等操作时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防止在将送出部从支撑部上卸下的状态下,螺旋部无故从螺旋收纳部脱落的情况发生。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多个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接收从该供给装置送出部送出的粉粒体材料,并将其送往供给对象的供给筒部。
拥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所述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各供给装置在进行清洁、维护、更换等工作时的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尤其适合于需要频繁进行材料更换的配料多种类粉粒体材料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发明効果
本发明所述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这些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它们在进行清洁、维护、更换等工作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具有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的部分分解模式示意概略主视图。
图2是该配料供给装置的部分分解概略俯视图。
图3是对该配料供给装置的一部分进行分断后的部分分解概略侧视图。
图4(a)是对与图5中X-X线相对应的部分分断后的概略横截面图;(b)是对与(a)对应的部分分断后的部分分解概略横截面图。
图5是该配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主视图。
图6是该配料供给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部分图中将省略一部分在其它图中已详细注明的附图标记。
图4中,部分以平面图进行图示而非截面图。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面向图5所示主视图的状态为基准,以方便对前后左右等方向进行说明。
图1~图6为对与本实施例有关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这些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A如图5及图6所示,包括分别储存、供给(送出)不同种类粉粒体材料的多个(图例中为2个)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1、1A,以及作为固定该供给装置1、1A的安装对象的配料主体单元5。此外,该多个供给装置1、1A的具体结构如后所述。
配料主体单元5包括,接收从各供给装置1、1A处供给来的粉粒体材料,作为该供给装置1、1A的供给对象的单一的供给筒部50,以及储存与该供给装置1、1A不同的粉粒体材料的主体储存部57。
其中,上述粉粒体材料指粉状及粒状材料,但也包括微小薄片状、短纤维片状以及条状的材料。
此外,上述材料可以是树脂粒料、树脂纤维片等合成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木质材料、药品材料、食品材料等材料。
作为粉粒体材料,例如,进行合成树脂成型品的成型时,可以是天然材料(纯净材料)、粉碎材料、母料及各种添加材料等。如图例所示,在具备两个供给装置1、1A与主体储存部57的供给装置A中,例如可以是主体储存部57中储存作为主材料的天然材料,而一个供给装置1中储存母料等添加材料,另一个供给装置1A中储存粉碎材料。
该配料供给装置A的结构如图5及图6所示,其构成为由各供给装置1、1A以及主体储存部57供给的粉粒体材料通过供给筒部50供给至注射成型机4等该配料供给装置A的供给对象。此外,本实施例为该配料供给装置A直接安装于注射成型机4上的例子,也是一个被组合到将多种粉粒体材料按照规定的配料比例进行配料后被供给至作为供给对象的注射成型机4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系统中的例子。
注射成型机4其构成是将通过配料供给装置A的供给筒部50从材料投入口投入的粉粒体材料在缸体内部熔融后,将熔融的1个注射单位分量的树脂从缸体头部的喷嘴射入模具(不进行图示)内,进行树脂成型品的成型。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此外,作为供给对象,不仅限于用于成型合成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机,还可以用于其它材料的注射成型机,或用于各种材料的挤出成型机及压缩成型机等其它成型机。
另外,设置在此类成型机等的前段的作为临时储存部的装料斗等也可作为供给对象,另外,还可将其一端连接至供给筒部50的、对粉粒体材料进行空气输送的材料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上连接的捕集器等作为供给对象。此外,在这种空气输送形态中,供给对象不限定为单一形态。例如,还可对材料输送管道进行分道,各材料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捕集器,而将该多个捕集器作为供给对象。
配料主体单元5的供给筒部50由上下方向较长的筒状体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大致为正方形筒状体。使该供给筒部50的下端部位呈尖端向下的漏斗状,下端开口处与注射成型机4的材料投入口接通,连接至注射成型机4。
此外,供给筒部50的上端部设有固定了各供给装置1、1A的固定部51、51。如图例所示,供给筒部50左右两侧壁面设置有法兰状的固定部51、51。设置有该固定部51、51的部位分别形成有接收开口51a、51a(参照图4),用于接收后述各供给装置1、1A的送出部30、30A的螺旋收纳部31、31A的前端筒部34、34A。
此外,供给筒部50上设有箱插入开口52,用于插入对来自各供给装置1、1A的粉粒体材料的量进行检测时插入的测量箱55。如图例所示,供给筒部50的一侧壁面的上下中间部位设置有箱插入开口52。此外,供给筒部50上设有用于开关箱插入开口52的开关门53。该开关门53,其一侧部位通过铰链等连接件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固定在供给筒部50上。此外,供给筒部50上设有为保持关闭状态的磁性碰锁等的触碰式碰锁部54,用于锁止开关门53的另一侧部位。
该开关门53的开关结构可以是能够对箱插入开口52进行开关的任何结构,例如,可以是通过磁铁吸附开关门的另一侧部位来维持开关门关闭状态的磁性锁止结构,也可以是使用紧固件将开关门另一侧部位紧固,维持开关门关闭状态的结构。也可以是闸门式(滑动式)或装卸式开关门。
测量箱55为一面开口的近似长方形的有底箱体形状,可插入箱插入开口52或从箱插入开口52拔出。该测量箱55的一侧壁面带有把手,另一侧壁面则设有用于锁止(吸附(磁性吸附))设于供给筒部50上的碰锁部54的碰锁阻挡部56。
在该测量箱55插入箱插入开口52的状态下,可接收来自各供给装置1、1A的所有粉粒体材料。也就是说,在将该测量箱55插入箱插入开口52的状态下,来自各供给装置1、1A的粉粒体材料被该测量箱55所截断无法流向下方,全部被收纳于测量箱55内。如果将测量箱55从箱插入开口52中拔出,则来自各供给装置1、1A的粉粒体材料将流向供给筒部50的下端部方向。
此外,无需将该测量箱55插入箱插入开口52中时,如图5及图6所示,也可以将把手挂在设置于该配料供给装置A适当部位(图例中为供给筒部50的侧壁)的挂钩部上。
同时,也可以在供给筒部50上设置用于检测箱插入开口52是否插入测量箱55的测量箱传感器。该测量箱传感器可以是在上述碰锁部54上安装限位开关等接触式传感器的形式。这样,当开关门53关闭或测量箱55未插入时,便能够输出错误信息等。此外,除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使用非接触式的光传感器或磁性传感器等。
供给筒部50的上端部位与主体储存部57相连。在该供给筒部50与主体储存部57相连的部位上,设置有开关主体储存部57下端开口的开关闸门59。
主体储存部57是下端部位呈尖端向下的料斗状。此外,如图6所示,在更换材料等情况时,用于排出储存于主体储存部57的粉粒体材料的残留材料排出筒57a朝斜下方突出设置于该主体储存部57的下端部位。该残留材料排出筒57a的下端开口处安装有可自由进行开关的开关盖。
此外,主体储存部57的下端开口,是朝向收纳在供给筒部50内的、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主材供给滑槽58的方向开口的。主体储存部57中储存的粉粒体材料依靠自重通过主材供给滑槽58向下排出。
主材供给滑槽58与处于插入状态的测量箱55互不干涉。该主材供给滑槽58的下端部位位于供给筒部50的下端部位。
此外,主体储存部57上也可以设置材料传感器(料位计),用于检测该主体储存部57内粉粒体材料储存水平降低情况,输出材料要求信号(无材料信号)。另外,主体储存部57的上方也可安装捕集器,用于捕集从材料罐等材料供给装置通过空气输送而来的粉粒体材料,从该捕集器向主体储存部57内补给粉粒体材料。
在如上述构成的具有上述配料主体单元5的配料供给装置A中,储存于主体储存部57的粉粒体材料通过收纳于供给筒部50内的主材供给滑槽58供给至供给筒部50的下端,从各供给装置1、1A送出的粉粒体材料通过供给筒部50供给至其下端一侧。在供给筒部50的下端部位,对从上述各处供给而来的粉粒体材料进行汇集、配料,并供给至作为供给对象的注射成型机4。
此外,配料主体单元5上也可安装对后述各供给装置1、1A等进行控制的控制盘。
接下来对安装于配料主体单元5的实施例中所述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1、1A的具体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该供给装置1、1A包括:分别储存粉粒体材料的储存部49、49;设置于各储存部49、49下方的送出部30、30A;与各送出部30、30A相连并驱动该送出部30、30A的驱动部20、20;支撑上述各部件并固定于配料主体单元5的支撑部10、10。这些供给装置1、1A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结构,以下主要以供给装置1为示例进行说明。
如本实施例中示例所示,设置于配料主体单元5的供给筒部50侧壁上的固定部51上固定有支撑部10。如图例所示,支撑部10的供给筒部50一侧设置有连接筒14,设置于该连接筒14的顶端部位(供给筒部50侧的端部)的法兰部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供给筒部50的固定部51进行连接,并将支撑部10固定于供给筒部50(参照图4)。此外,也可以将使该支撑部10以悬臂状固定于供给筒部50的形态替换为以下形态,即:在配料主体单元5上设置用于固定支撑部10的框架等,与供给筒部50的接收开口51a以非接触状态将支撑部10固定于配料主体单元5上。将支撑部10固定于配料主体单元5的形态不仅限于上述示例,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种固定形态。
如图1~图4所示,该支撑部10留有接收送出部30的空间(送出部接收凹槽)11。在支撑部10的连接筒14的底座端上,设置有朝向反供给筒部50一侧(反供给对象一侧,后述作为连接位置的驱动部20一侧)延伸的前后两侧相连的壁面。上侧支持片12、12设置成从该两侧壁面的上端边缘相对突起,而下侧接合片13、13设置成从该两侧壁面的下端边缘相对突起。通过该两侧壁面、上侧支持片12、12以及下侧接合片13、13,形成面向上下以及反供给筒部50一侧开口的凹槽,通过该凹槽与连接筒14,又形成了送出部接收凹槽11。
此外,支撑部10上设置了用于将送出部30可自由装卸地固定于该支撑部10的固定部件1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0前后两侧壁面分别设置有作为固定部件的固定金属件15、15。该固定金属件15、15为具有挂臂及的紧固金属件15、15,其挂臂被挂靠固定在设置于送出部30一侧的钩状阻挡金属件42上,其操作杆用于对被挂靠固定在阻挡金属件42上的挂臂进行紧固。该紧固金属件15可以采用能够调节紧固程度的可调紧固件。此外,送出部30可自由装卸地固定在支撑部10上的形态,不仅限于上述形态。例如,还可以是铰接螺栓能够自由转动地连接于支撑部10一侧,同时设置有能够拧入该铰接螺栓的螺母,送出部30一侧设置接收该铰接螺栓头部的槽口部的形态,以及采用其它各种固定形态。
驱动部20,是以以下方式被支撑于支撑部10上的,即连接送出部30的连接位置和解除与送出部30连接使得可将送出部30从支撑部10卸下的退让位置之间,可自由变化位置。
此外,驱动部20,与支撑部10的外面一侧(反供给筒部50一侧(反供给对象一侧))相连,且在连接位置具有面向支撑部10一侧开口的箱形安装部21,以及固定于该安装部21外面一侧的驱动电机24。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20的一侧部位通过连接部件19可自由转动地与支撑部10连接,通过转动驱动部20,可于上述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变换位置。如图例所示,将连接部件19作为铰链,将该连接部件19一边的安装叶片通过螺栓等连接金属件安装于支撑部10的一侧壁面(图例中为后侧壁面),另一边的安装叶片则通过螺栓等连接金属件安装于驱动部20的安装部21的一侧部位(图例中为后侧部位)。通过这样的结构,驱动部20与支撑部10相连,且能够自由围绕将连接部件19的各安装叶片连接的连接轴转动。
如图4(a)所示,在驱动部20位于连接位置时,支撑部10的送出部接收凹槽11的外面一侧开口被驱动部20(安装部21)关闭。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驱动部20位于退让位置时,支撑部10的送出部接收凹槽11的外面一侧开口被打开,可进行后述送出部30的拆卸以及安装。
此外,支撑部10的其它侧壁面(图例中为前侧壁面)上设置有固定部件16,可使驱动部20的反连接部件一侧的侧面部位(其它侧面部位(图例中为前侧部位))能自由装卸地固定于该支撑部10上。该固定部件16为与上述相同的固定金属件(紧固金属件),在驱动部20的安装部21的其它侧部位上,设置有钩状的阻挡金属件22,用于挂靠固定该紧固金属件16的挂臂。同时,作为将驱动部20的其它侧部位能够自由装卸地固定于支撑部10的固定形态不仅限于上述形态,也可以是设置有与上述相同的铰接螺栓、槽口部等的形态,以及其它各种固定形态。
此外,支撑部10的其它侧壁面以及驱动部20的安装部21的其它侧部位上设置有检测驱动部20是否在连接位置的驱动部传感器18、23。图例为非接触式接近传感器的示例。通过设置该驱动部传感器18、23,能够在驱动部20不在连接位置时输出错误信息等。此外,除非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接触式传感器等。
如图4所示,驱动部20的安装部21上设有用于插入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电机轴)26的开口。
如图4所示,该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26的前端部设置有与后述送出部30的螺旋部43相接合且使该驱动部20与送出部30相连的连接锁块27。该连接锁块27为固定于输出轴26上,是与该输出轴26同轴状态的近似圆柱体。此外,连接锁块27的前端面设置有朝向前端(供给筒部50一侧)开口,且与送出部30的螺旋部43接合的接合凹槽27a。
各图中的附图标记25表示向驱动部20的驱动电机24供电的电力线。
此外,如本实施例中示例所示,该支撑部10与驱动部20形成一个单元,成为支撑驱动单元2,由同一部件构成的支撑驱动单元2分别设置于供给装置1、1A中。同时,如图例所示,供给装置1A的支撑驱动单元2的支撑部10的后侧壁面上可自由转动地连接了驱动部20的后侧部位,该供给装置1A的支撑驱动单元2与供给装置1的支撑驱动单元2非同一结构。即使在该形态中,若将连接部件19与固定部件16、阻挡金属件22以及各传感器18、23相互安装于相反一侧,则能够使用同一部件分别形成各自的支撑驱动单元2。此外,也可以通过将供给装置1A的支撑驱动单元2以及供给装置1的支撑驱动单元2制成同一结构取代上述形态。也就是说,图5所示的状态中也可以是左右翻转的结构。同时,也可以通过使用互不相同的其它部件制成各自的支撑驱动单元2、2,来取代上述使用同一部件分别制成各供给装置1、1A的支撑驱动单元2的形态。
送出部30与处于连接位置的驱动部20相连,并通过驱动部20进行驱动,让储存于储存部49的粉粒体材料向供给筒部50送出。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送出部30与储存部49的下方相连并固定,将该送出部30与储存部49组合成单元,构成储存送出单元3。该储存送出单元3由支撑部10进行支撑,且可自由装卸,驱动部20处于退让位置时,可从支撑部10上卸下。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送出部30配备:拥有与驱动部20(驱动电机24)相连且由其驱动进行旋转的螺旋48的螺旋部43;以及收纳该螺旋部43的螺旋收纳部3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送出部30为螺旋式送出部(螺旋加料器)。
螺旋收纳部31将储存部49与供给筒部50(供给对象)相连通,形成供给粉粒体材料的供给通道,同时收纳全部螺旋部43的螺旋48。通过该结构,储存部49的粉粒体材料通过该送出部30(螺旋收纳部31)供给至供给筒部50(供给对象),而不会掉落至支撑部10。
此外,该螺旋收纳部31以及螺旋部43分别设置有接合部37、45,从而能够相互接合,同时通过解除相互接合,能够将螺旋部43从螺旋收纳部31上卸下。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收纳部31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设置于储存部49下方开口的略微正下方处,具备接收依靠自重从储存部49掉落的粉粒体材料的滑槽部;设置于该滑槽部顶端侧(供给筒部50侧)的顶端筒部34,以及设置于该滑槽部底端侧(处于连接位置的驱动部20侧,另一侧)的底端筒部36。
滑槽部为上下开口的近似正方形筒状,如图3所示,其前后尺寸(图3中的左右尺寸)与设置于支撑部10前后两侧壁面上下部位的上侧支撑片12、12间以及下侧接合片13、13间的尺寸相匹配。此外,该滑槽部的左右两侧壁面分别与近似圆筒形状的顶端筒部34以及底端筒部36相连。
同时,该滑槽部上端部位设置有放置在支撑部10的上侧支撑片12、12上并由其支撑的固定板41。该固定板41的前后尺寸与支撑部10的前后尺寸大致相同。此外,该固定板41的前侧部位以及后侧部位分别设置有用于阻挡紧固金属件15、15的挂臂的钩状阻挡金属件42、42,该阻挡金属件42、42分别设置在上述支撑部10前后两侧壁面。
在本实施例中,送出部30上设有残留材料排出孔33,且与设有可开关该残留材料排出孔33的开关部件39的残留材料排出部32相相连。如图例所示,将螺旋收纳部31的滑槽部朝下方延长,形成作为残留材料排出部的残留材料滑槽32。也就是说,螺旋收纳部31的滑槽部与残留材料滑槽32上下连成一线。
该残留材料滑槽32下端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残留材料排出孔33。如图例所示,开关该残留材料排出孔33的开关部件39为,与粉粒体材料依靠自重掉落方向垂直交叉的滑动开关结构的开关闸门39。此外,如图例所示,开关残留材料排出孔33的开关部件39不仅可以是滑动式开关闸门39,也可以是通过铰链等连接部件形成的能够自由转动的开关门,同时,可以使用其它各种开关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闸门39以及支撑部10上设置有对开关闸门39是否处于关闭残留材料排出孔33的关闭位置进行检测的开关闸门(开关部件)传感器17、40。如图例所示,支撑部10的其它侧壁面(前侧壁面)上设置有开关闸门传感器17,开关闸门39把手部设置有开关闸门传感器40,且为与上述相同的非接触式接近传感器。通过设置该开关闸门传感器17、40,能够在开关闸门39不在关闭位置时输出错误信息等。此外,除了非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接触式光传感器等。
残留材料滑槽32的下端部位上设置有与支撑部10下侧接合片13、13相接合的接合底座38。该接合底座38的前后尺寸大于螺旋收纳部31的滑槽部(残留材料滑槽32)的前后尺寸。通过该接合底座38,以及设置于螺旋收纳部31上端部位的固定板41,形成上下夹持支撑部10,并且送出部30与支撑部10相接合的结构。
此外,接合底座38的左右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向下方垂下的垂下片。该安装底座38的两个垂下片能够在送出部30(储存送出单元3)从支撑部10卸下并放置在作业台以及地面等放置面上时,防止开关闸门39等与放置面接触。此外,该安装底座38的两个垂下片能够将从支撑部10卸下的送出部30(储存送出单元3)以与安装于支撑部10几乎相同的形态,稳定放置在上述放置面上。通过该结构,能够在对从支撑部10卸下的送出部30(储存送出单元3)进行清洁及维护等工作时,提高其工作效率。
如图4(a)所示,顶端筒部34在该送出部30(储存送出单元3)安装在支撑部10上并由其支撑的状态下,插入支撑部10的连接筒14,同时该顶端部通过供给筒部50的接收开口51a,面向供给筒部50的内部进行配置。
此外,该顶端筒部34上设置有朝向供给筒部50供给粉粒体材料的供给口35。如图例所示,设置有朝向顶端筒部34的顶部开口的供给口35。此外,还能够以在顶端筒部34的侧周面设置开口朝下的供给口的形态了取代上述形态。如图例所示,顶端筒部34是以几乎垂直交叉于供给至滑槽部粉粒体材料的自重掉落方向,并且沿水平方向进行设置的,但也可以将该顶端筒部34倾斜地设置于该顶端与滑槽部之间的连接部(底端)略为上方的位置。此时,支撑部10的连接筒14的形状可根据顶端筒部34的形状进行适当调整变形。
该顶端筒部34的内径与螺旋48外径相匹配,并发挥凹槽作用,随着螺旋48的旋转,将粉粒体材料移送至供给口35。
底端筒部36向另一侧开口,通过该开口将螺旋部43收入螺旋收纳部31内。
此外,该底端筒部36上设置有与设置于螺旋部43的接合部45相接合的接合部37。本实施例中,该接合部37为能够从底端筒部36内周面朝圆心方向自由进出的进出接合突起37。如图例所示,底端筒部36内周面上相向设置有两个进出接合突起37、37。
该进出接合突起37也可以采用球状活塞及销状活塞等,其结构为:在筒状部顶端设置能够自由进出的球状或销状突起,并将该突起通过弹簧等加压部件对突出方向进行加压。此外,不仅可以如图例所示设置两个进出接合突起37、37,也可以设置一个或三个及以上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
同时,如图4中所示,螺旋收纳部31的滑槽部、残留材料滑槽32、顶端筒部34以及底端筒部36形成了一个整体,但也可以将该整体或部分通过使用螺栓等扣件或焊接等其它方式进行相互连接固定。
螺旋部43配备:嵌入式收纳于螺旋收纳部31的底端筒部36中的轴承部44;固定于该轴承部44另一侧的挡板46;以及由轴承部44支撑且能够自由旋转的螺旋48。
轴承部44上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由滚珠轴承等进行支撑且可自由旋转,该滚珠轴承与驱动部20的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26同轴,且设置于轴承部44内部。该轴承部44的旋转轴与螺旋48的底端部相连。该螺旋48收纳于螺旋收纳部31的滑槽部以及顶端筒部34内。
此外,设置于驱动部44上的旋转轴拥有从轴承部44另一侧表面朝向另一侧突出的部位,该旋转轴的另一侧部位上设置有与驱动部20的连接锁块27相连的连接锁块47。该连接锁块47为近似圆柱体,固定于上述旋转轴,且与该旋转轴同轴。此外,连接锁块47的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朝向另一侧突出,且与驱动部20的连接锁块27相连的接合突部47a。也就是说,其结构如图4(a)所示,螺旋部43的连接锁块47的接合突部47a通过嵌入驱动部20的连接锁块27的接合凹槽27a进行接合,驱动部20与送出部30的螺旋部43连接,驱动部20的驱动电机24的旋转传递至螺旋部43的螺旋48。另外还可以是在驱动部20的连接锁块27上设置接合突部,在螺旋部43的连接锁块47上设置嵌入该接合突部进行连接的接合凹槽的形态。
此外,轴承部44外周面设置有接合凹槽45,该接合凹槽45作为接合部与设置于底端筒部36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相接合。如图例所示,将接合凹槽45沿轴承部44的圆周方向围绕一周。通过锁止底端筒部36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将螺旋部43相对于螺旋收纳部31安装于该接合凹槽45上。也就是说,将螺旋部43的轴承部44嵌入螺旋收纳部31的底端筒部36时,底端筒部36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因受到轴承部44外周面的限制而处于没入状态。此外,通过插入轴承部44,轴承部44的接合凹槽45到达底端筒部36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的位置时,因轴承部44外周面限制的解除,进出接合突起37、37通过加压部件的加压,其突起部将会突出,并锁止于轴承部44的接合凹槽45。同时,从螺旋收纳部31卸下螺旋部43时,若将螺旋部43相对于螺旋收纳部31朝另一侧拔出时,相互之间的接合部45、37的接合将会解除,此时可以将螺旋部43卸下。也就是说,因受到轴承部44外周面的限制,底端筒部36的进出接合突起37、37将没入,从而可以顺利地卸下。
此外,设置于螺旋收纳部31以及螺旋部43的接合部37、45不仅限于上述示例,只要是能够相互接合,且通过解除相互接合,能够将螺旋部43从螺旋收纳部31上卸下,无论怎样的接合部均可,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接合部。
同时,将送出部30安装于支撑部10,将驱动部20移至连接位置时,螺旋部43向顶端侧(供给筒部50侧)移动时,挡板46将与底端筒部36接触并受到限制,螺旋部43向另一侧(驱动部20侧)移动时,将会受到驱动部20的连接锁块27的限制。因此,上述相互接合的接合部37、45也可以不设置于螺旋收纳部31以及螺旋部43上,但从进行清洁、维护及更换等工作时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角度考虑,还是设置上述接合部37、45为宜。
储存部49的下端部位呈尖端向下的料斗状,设置于该下端部位的法兰部通过螺栓等扣件固定在设置于送出部30上端部位的固定板41上。此外,该储存部49上也可以设置用于检测该储存部49内粉粒体材料储存水平降低情况,输出材料要求信号(无材料信号)的材料传感器(料位计)。同时,储存部49的上方也可安装材料罐等用于捕集从材料原位置通过空气输送而来的粉粒体材料的捕集器,从该捕集器向储存部49内补给粉粒体材料。
其次,对供给装置1与供给装置1A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供给装置1A与供给装置1最大的不同在于,供给装置1A中送出部30A的螺旋收纳部31A的顶端筒部34A以及螺旋部43A的螺旋48A与上述供给装置1中送出部30的螺旋收纳部31的顶端筒部34以及螺旋部43的螺旋48之间的不同。
如图3及图5所示,供给装置1A的螺旋48A的直径大于上述供给装置1的螺旋48。此外,供给装置1A的顶端筒部34A的内径与该螺旋48A的外径相匹配,同时大于上述供给装置1的顶端筒部34的直径。
也就是说,供给装置1、1A分别采用单位时间内可送出的送出量(可送出的能力)不同的送出部30、30A。
在上述结构的各供给装置1、1A中,将各送出部30、30A(储存送出单元3、3A)从支撑部10上卸下时,可通过下述方法卸下。
首先,解除支撑部10的紧固金属件16与驱动部20的阻挡金属件22的固定状态,驱动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进行转动,到达上述退让位置。此外,解除支撑部10前后的紧固金属件15、15与送出部30(30A)的阻挡金属件42、42的固定状态。
然后,将送出部30(30A)朝另一侧从支撑部10上拔出后卸下。
另外,将各送出部30、30A(储存送出单元3、3A)安装至支撑部10时,在驱动部20处于上述退让位置的状态下,将送出部30(30A)按上述相反的方向插入支撑部10的送出部接收凹槽11,与支撑部相接合。此外,将支撑部10前后的紧固金属件15、15与送出部30(30A)的阻挡金属件42、42进行固定。同时,将驱动部20相对于支撑部10进行转动,达到上述连接位置,将支撑部10的紧固金属件16与驱动部20的阻挡金属件22进行固定。
在各送出部30、30A(储存送出单元3、3A)安装于支撑部10、10,并连接驱动部20、20的状态下,通过驱动驱动部20、20的驱动电机24、24,可以将储存于储存部49、49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至供给筒部50。
此外,各送出部30、30A可通过变更各驱动部20、20的驱动电机24、24的单位时间旋转数(驱动电机24、24的旋转速度、向驱动电机24、24的动作输出)来变更单位时间的送出量(送出能力)。也就是说,各供给装置1、1A可通过变更各驱动部20、20的驱动电机24、24的单位时间旋转数来变更各送出部30、30A的送出能力,从而使变更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供给能力)成为可能。此外,各供给装置1、1A的供给能力也可通过设置于控制盘等的操作面板进行输入后变更,使供给自各供给装置1、1A的粉粒体材料的配料比例达到所期望的比例。
拥有上述结构的各供给装置1、1A的该配料供给装置A,也可通过设置于控制盘等的控制部CPU,对上述各设备进行控制,根据设定好的程序,从材料原位置向该配料供给装置A的各储存部57、49、49输送补给粉粒体材料,或进行该配料供给装置A的配料供给(计量)操作。
此外,也可以将显示各供给装置1、1A中各送出部30、30A的各驱动部20、20的旋转数(旋转速度)以及单位时间的供给量(供给能力)之间对应关系的各初始测量数据事先存入控制盘的存储部等。该旋转数(旋转速度)以及单位时间供给量(攻击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根据粉粒体材料种类等而存在不同,因此也可通过使用上述测量箱55,对各供给装置1、1A中储存的粉粒体材料进行测量,对事先设定的上述初始测量数据进行更新。
此外也可以根据该测量数据,对各送出部30、30A的旋转数进行设定,使供给自各供给装置1、1A的粉粒体材料的配料比率变为所期望的配料比率,进行配料供给。
拥有本实施例所述的上述结构的配料供给装置A的各供给装置1、1A在进行清洁、维护及更换等工作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也就是说,与送出部30(30A)相连接,并对送出部30(30A)进行驱动的驱动部20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由支撑部10进行支撑,并可自由变化位置。因此,将驱动部20放置在退让位置时,可以轻松地从固定在安装对象的支撑部10上卸下送出部30(30A),从而可提高送出部30(30A)的清洁、维护、更换等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不用从支撑部10上卸下通过电力线、信号线等与控制盘等相连的驱动部20便可进行作业,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固定于安装对象的状态下,将送出部的螺旋等旋转体朝向驱动部的反方向侧拔出,这样能够便于进行清洁等工作,但在此情况下,安装对象侧以及支撑部侧等需要安装用于拔出螺旋等旋转体的开关门等,此外,还会对收纳螺旋等旋转体的部位的清洁及维护工作造成不便。本实施例所述具备上述结构的配料供给装置A的各供给装置1、1A中,如上所述,通过将驱动部20移动至退让位置,可以轻松地从固定在安装对象的支撑部10上卸下送出部30(30A),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送出部30(30A)的清洁、维护、更换等的工作效率。
此外,如图例所示,若直接安装于注射成型机4等上侧时,尤其在进行清洁及维护等工作时将可能难以进行,但在本实施例所述具备上述结构的配料供给装置A的各供给装置1、1A中,通过将送出部30(30A)从支撑部10上卸下,则能够便于进行清洁及维护等工作,这同时适合于直接安装于注射成型机4等上侧的供给装置及配料供给装置。
同时,本实施例所述配料供给装置A,能够提高各供给装置1、1A的清洁、维护及更换等的工作效率,因此,特别适合于需要频繁进行材料更换的配料多种类粉粒体材料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送出部30(30A)与残留材料滑槽(残留材料排出部)32相连。因此,残留材料滑槽32能够与送出部30(30A)一起从支撑部10上卸下,与残留材料排出部与送出部以别的方式设置于支撑部的结构相比,这样的结构中更容易对容易附着粉粒体材料及其粉末等的残留材料排出部进行清洁。此外,于支撑部10侧设置残留材料排出部,且该残留材料排出部设置有残留材料排出孔以及使其开关的开关部件,并将朝向该残留材料排出孔打开的开口设置于送出部适当位置的形态也可替换上述形态。另外也可不设置该残留材料排出部。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驱动部20的一侧部位通过连接部件19与支撑部10进行连接并保持能够自由转动,并可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自由变化位置。因此,与驱动部相对于支撑部能够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结构相比,可以缩小卸下送出部30(30A)时所需的空间。此外,与滑动结构相比,能够在卸下送出部30(30A)时有效减少送出部30(30A)与驱动部20之间的接触等。也就是说,在驱动部相对于支撑部能够在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进行滑动的结构中,若需要减少在卸下送出部时送出部与驱动部等之间的接触等,则相对于支撑部,退回驱动部需要滑动更长的距离。另一方面,在上述改良的结构中,可通过旋转驱动部20的一侧将其移动至退让位置,因此退让位置中驱动部20不容易产生妨碍,从而能够减少取出送出部30(30A)时所需的空间,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取出送出部30(30A)时送出部30(30A)与驱动部20等之间的接触等。
此外,如图例所示,支撑部10的后侧壁面与驱动部20的后侧部位用过连接部件19进行连接,且可自由转动。例如,可以通过连接部件将该结合部位的上侧部位以及下侧部位相互连接,并使其能够自由转动。同时,可将使驱动部20能够转动自由地连接于支撑部10的形态替换为下述形态,即:将驱动部20面向另一侧(反供给筒部50侧)通过支撑部10进行支撑,且能够自由滑动,并在上述连接位置与退让位置之间能够自由变化位置的形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送出部30(30A)与储存部49下方连接固定,该储存部49与送出部30(30A)由支撑部10支撑并可自由装卸,将驱动部20移动至退让位置时,该储存部49及送出部30(30A)可以从支撑部10上卸下。由此,储存部49可以与送出部30(30A)一同从支撑部10上卸下,因此便于进行储存部49内部的清洁工作。同时,如上所述,将送出部30(30A)与储存部49组合为一个单元,即储存送出单元3、3A,通过准备多个该储存送出单元3、3A,能够以成套方式将储存送出单元3、3A安装于支撑部10以及由其支撑的驱动部20上,且能够进行更换。由此,可以提高更换材料等时候的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用将储存部49固定设置在支撑部10上,送出部30(30A)相对于支撑部10能够自由装卸的形态代替上述形态。在这样的形态下,对特别容易粘附粉粒体材料及其粉末且时常需要进行维护的送出部30(30A)进行清洁、维护及更换等工作时,也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拥有与驱动部20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48(48A)的螺旋部43(43A),收纳该螺旋部43(43A)的同时拥有供给口35的螺旋收纳部31(31A)的上述送出部30(30A),以及与上述螺旋收纳部31(31A)及螺旋部43(43A)互相接合,且通过解除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43(43A)从螺旋收纳部31(31A)上卸下的接合部37、45分别进行设置。由此,能够简单地将送出部(30)30A从支撑部10上卸下,并将拥有螺旋48(48A)的螺旋部43(43A)从螺旋收纳部31(31A)上卸下,从而便于对该螺旋收纳部31(31A)及螺旋部43(43A)进行清洁。此外,由于可以简单地将螺旋部43(43A)从螺旋收纳部31(31A)上卸下,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螺旋部43(43A)进行维护及更换等操作时的工作效率。
同时,可以防止在将送出部30(30A)从支撑部10上卸下的状态下,螺旋部43(43A)无故从螺旋收纳部31(31A)脱落的情况发生。此外,还能够不将接合部37、45设置在螺旋收纳部31及螺旋部43上,而将其通过扣件等扣上,让其能够自由装卸。
在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具备两个供给装置1、1A的配料供给装置A,也可以具备3个或以上的供给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配料供给装置A中设置了具备主体储存部57的配料主体单元5,储存于主体储存部57的粉粒体材料依靠自重通过主材供给滑槽58向下排出,供给至供给筒部50的下端侧。但也可不设置该主体储存部57以及主材供给滑槽58。此时,可另行安装例如用于主材等的上述相同的供给装置。此外,该情况下,各供给装置1、1A并非连续向供给对象进行供给,而是收到来自供给对象的材料要求信号后批次性地继续供给。
同时,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配料供给装置A作为各供给装置1、1A的安装对象进行了举例说明,本实施例所述各供给装1、1A的安装对象除上述配料供给装置A之外,也能够安装于各种安装对象,同时也可以将单一的供给装置作为安装对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送出部30(30A)作为螺旋加料器进行了举例说明,但不仅限于此形态,通过旋转周面上拥有收纳材料的凹部(斗部)的旋转体而送出的斗加料器(旋转加料器),以及通过径向旋转设置有多个突出旋转叶片的旋转体而送出的旋转阀也可作为送出部使用。此时,上述螺旋收纳部适合作为收纳各旋转体的旋转体收纳部,同时可以改变形状。
此外,通过支撑部10支撑送出部30、30A(储存送出单元3、3A)的形态,以及驱动部20(驱动电机24)与送出部30、30A(螺旋48、48A)的连接形态不仅限于上述形态,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种形态。
附图标记
A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1、1A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
10支撑部
11送出部接收凹槽(接收送出部的空间)
19连接部件
20驱动部
30、30A送出部
31、31A螺旋收纳部
32残留材料滑槽(残留材料排出部)
33残留材料排出孔
35供给口
37进出接合突起(接合部)
39开关闸门(开关部件)
43、43A螺旋部
45接合凹槽(接合部)
48、48A螺旋
49储存部
5配料主体单元(安装对象)
50供给筒部(供给对象)
4注射成型机(供给对象)

Claims (10)

1.一种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包括:储存部,用于储存粉粒体材料;送出部,设置于该储存部下方、将储存于储存部的粉粒体材料送出至供给对象;驱动部,与该送出部连接、驱动该送出部;支撑部,形成有容纳上述送出部的空间,且支撑上述储存部、送出部及驱动部,并固定在安装对象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部,是以以下方式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上的,即连接上述送出部的连接位置和解除与该送出部连接使得可将该送出部从上述支撑部卸下的退让位置之间,可自由变化位置。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上,连接有残留材料排出部,该残留材料排出部上设有残留材料排出孔,并设有可开关该残留材料排出孔的开关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可形成为其一侧部位通过连接部件可自由转动地与上述支撑部进行连接,以使得其可在上述连接位置与上述退让位置之间自由变化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与上述储存部下方相连并固定,该储存部与送出部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并可自由装卸;在将上述驱动部移动至上述退让位置时,该储存部及送出部可以从上述支撑部上卸下。
5.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与上述储存部下方相连并固定,该储存部与送出部被支撑于上述支撑部并可自由装卸;在将上述驱动部移动至上述退让位置时,该储存部及送出部可以从上述支撑部上卸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具备螺旋部和螺旋收纳部,其中该螺旋部具有与上述驱动部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而该螺旋收纳部用于收纳上述螺旋部并同时拥有供给口;在上述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上还分别设有互相接合的接合部,通过解除其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
7.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具备螺旋部和螺旋收纳部,其中该螺旋部具有与上述驱动部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而该螺旋收纳部用于收纳上述螺旋部并同时拥有供给口;在上述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上还分别设有互相接合的接合部,通过解除其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
8.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具备螺旋部和螺旋收纳部,其中该螺旋部具有与上述驱动部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而该螺旋收纳部用于收纳上述螺旋部并同时拥有供给口;在上述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上还分别设有互相接合的接合部,通过解除其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
9.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送出部具备螺旋部和螺旋收纳部,其中该螺旋部具有与上述驱动部连接并进行旋转驱动的螺旋,而该螺旋收纳部用于收纳上述螺旋部并同时拥有供给口;在上述螺旋收纳部及螺旋部上还分别设有互相接合的接合部,通过解除其接合能够将该螺旋部从螺旋收纳部上卸下。
10.一种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记载的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接收从该供给装置送出部送出的粉粒体材料,并将其送往供给对象的供给筒部。
CN201280035736.1A 2011-09-27 2012-09-24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Active CN103827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0047A JP6088728B2 (ja) 2011-09-27 2011-09-27 粉粒体材料の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粉粒体材料の配合供給装置
JP2011-210047 2011-09-27
PCT/JP2012/074336 WO2013047406A2 (ja) 2011-09-27 2012-09-24 粉粒体材料の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粉粒体材料の配合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7002A CN103827002A (zh) 2014-05-28
CN103827002B true CN103827002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99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5736.1A Active CN103827002B (zh) 2011-09-27 2012-09-24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22787B2 (zh)
JP (1) JP6088728B2 (zh)
CN (1) CN103827002B (zh)
WO (1) WO201304740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6909B (zh) * 2015-11-30 2021-06-11 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药剂盒、药剂配给装置和药剂包装装置
WO2017167334A1 (en) * 2016-03-28 2017-10-05 Fange Innova An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a solid material, such as entrained in a fluid
CN115261609B (zh) * 2022-08-01 2023-07-25 扬州一川镍业有限公司 一种镍矿自动储料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7A (zh) * 1994-03-29 1997-03-05 约兰·福斯贝里 送料管
US5988358A (en) * 1997-03-19 1999-11-23 Sunds Defibrator Woodhandling Oy Screw conveyor
CN2546412Y (zh) * 2002-03-04 2003-04-23 山东工程机械厂 一种装载机卸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67248A (en) * 1927-10-27 1930-06-24 Modern Coal Burner Co Material feeder
US4875820A (en) * 1988-03-30 1989-10-24 Lepp Henry P Convertible grain bin sweep unloader
JP3370181B2 (ja) * 1994-04-27 2003-01-27 株式会社光岡製作所 粉粒体供給装置
JP3677072B2 (ja) * 1995-04-24 2005-07-27 旭サナック株式会社 粉体塗装設備における粉体塗料供給装置
JP2989553B2 (ja) * 1996-10-29 1999-12-13 クマクラ工業株式会社 粉体排出装置
JP2001002224A (ja) * 1999-06-23 2001-01-09 Yamato Scale Co Ltd 充填機用物品供給装置
JP2002019966A (ja) * 2000-07-04 2002-01-23 Takazono Sangyo Kk ホッパー装置及び薬剤包装装置
KR100543095B1 (ko) * 2004-04-06 2006-01-20 김천곤 원료공급장치
JP2006168083A (ja) * 2004-12-15 2006-06-29 Dai Ichi Kasei Kk 成形システム及び成形材料供給用ホッパー
JP2010112791A (ja) 2008-11-05 2010-05-20 Yotaro Hatamura 衝撃式流量計、これを備えた粉粒体材料供給装置、及び衝撃式流量計の基準値補正方法
JP5629087B2 (ja) * 2009-11-25 2014-11-19 協栄産業株式会社 材料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17A (zh) * 1994-03-29 1997-03-05 约兰·福斯贝里 送料管
US5988358A (en) * 1997-03-19 1999-11-23 Sunds Defibrator Woodhandling Oy Screw conveyor
CN2546412Y (zh) * 2002-03-04 2003-04-23 山东工程机械厂 一种装载机卸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7002A (zh) 2014-05-28
JP2013071787A (ja) 2013-04-22
US20140166440A1 (en) 2014-06-19
JP6088728B2 (ja) 2017-03-01
US9522787B2 (en) 2016-12-20
WO2013047406A2 (ja) 2013-04-04
WO2013047406A3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5657B (zh) 在药品包装机中自动分发各种形状的药片的分配器及其药片分配方法
KR100817704B1 (ko) 정제자동분배기용 특수정제 투입장치
CN103827002B (zh) 粉粒体材料供给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粉粒体材料配料供给装置
US20230249926A1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proppant storage containers
JP2018077075A (ja) 計量装置
KR102124858B1 (ko) 과립 또는 분말 충진장치
CN204223653U (zh) 垂直提升物料的斗式提升机
CN113879623B (zh) 一种大流量定量给料计重的智能集料方法和装置
CN208199662U (zh) 落料装置
JP6076820B2 (ja) 粉粒体の計量混合装置
JP5894125B2 (ja) 無線icタグ投入装置
CN111439425A (zh) 一种适用于颗粒状中药的高精度发药装置
CN210477392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称量斗
JP4812889B1 (ja) 無線icタグのデータ処理・投入装置
CN216186600U (zh) 一种自动集料装置
KR100998756B1 (ko) Bmc 자동 공급 시스템
US20200124188A1 (en) Supplying apparatus of granular material
CN104029835A (zh) 粒料顺酐给料装置
CN211670108U (zh) 一种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计量充填机
CN208410536U (zh) 一种注塑机入料结构
CN210634826U (zh) 一种使用稳定的瓶胚打包设备
CN207467429U (zh) 一种木屑粉收集料仓结构
CN207129621U (zh) 一种一出二螺钉供料器
JP5275379B2 (ja) 竪型無線icタグ投入装置
CN112166683B (zh) 一种勺形装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