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6957A -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6957A
CN103826957A CN201280042572.5A CN201280042572A CN103826957A CN 103826957 A CN103826957 A CN 103826957A CN 201280042572 A CN201280042572 A CN 201280042572A CN 103826957 A CN103826957 A CN 103826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door
delivery
gate cell
perime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2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6957B (zh
Inventor
毛罗·佐纳
弗朗切斯科·保罗·迪·马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tes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6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6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9/00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 B61D19/003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door
    • B61D19/005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door sl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43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1D17/045The sub-units being construction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8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9/00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 B61D19/02Door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for carri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特别是用于列车或地铁列车的门单元,包括一个或两个滑动门(4)、用于支承各个滑动门(4)且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引导各个滑动门(4)的器件,以及用于控制各个门(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的器件。支承、引导和控制器件承载在支承单元(3)上,支承单元(3)与门(4)限定在安装在运载工具结构(1)上之前组装好的独立模块。支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框架(6;7;8),框架可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上,并且支承各个门(4)和相应的引导和控制器件。框架(6;7;8)包括上部横向部件(6b;7b;8b)、下部横向部件(6c;7c;8c)和两个立柱(6a;7a;8a),立柱使这些横向部件连接在它们之间,使得形成限定门道的周缘框架。

Description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特别是用于某类列车或地铁列车的门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滑动门,
-用于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门且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门的器件,
-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的器件。
本发明适用于包括单个滑动门的门单元和包括一对滑动门的门单元两者。
背景技术
根据传统技术,将用于支承和引导滑动门的器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运载工具的结构上。此外,在门的关闭状态中,各个单个门直接与运载工具结构的一部分协作,以便实现紧密关闭。因此,已知的解决方案的缺点是门需要长时间且费力的组装操作。必须直接在运载工具上执行这些操作,安装彼此分开的多个不同的构件,以及在现场使这个单元适应运载工具结构的特定特性,运载工具结构本身会受项目构造变化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使得实际上不可能按工业大规模生产的标准生产和组装门,因此有缺点,还涉及生产问题。
文献WO 02/42105、EP 1 314 626 A1、EP 1 767 389 A2和EP 0 508 036 A1显示上面指示的类型的门单元,其中,用于支承、引导和控制门的器件承载在支承单元上,支承单元与所述门限定独立模块。但是,在这些已知解决方案中,所述门支承单元门都不同地置于门上方,由此在关闭状态中,门沿着它们的竖向边缘和它们的下侧直接与运载工具结构协作,以实现紧密关闭。因此,即使在这些已知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在将门单元安装在运载工具上时,也需要对门单元执行长时间且费力的调节操作。另外,已知解决方案在门经受把它推向外部的大力(例如由于运载工具在隧道中经过另一个高速运载工具时发生的低压效应引起)时,无法可靠地保证门不与其有关引导器件脱开。
发明主要目标
本发明的目标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缺点,产生一种能够完全独立组装,然后可迅速安装在运载工具上,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调节操作的门单元。
发明内容
考虑到实现此目标,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框架,其可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上,并且承载所述至少一个门和相应的用于引导和控制的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包括上部横向部件、下部横向部件和两个立柱,立柱使这些横向部件连接它们之间,使得形成周缘框架,周缘框架限定门道,当所述至少一个门处于关闭位置时,门道包围门的四边,以及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门仅与所述至少一个周缘框架的仅一部分协作,以实现门道的关闭。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
由于这个特征,根据本发明的门单元构成在门制造商根据工业生产标准进行组装和测试之后,可借助于单个简单操作而安装在运载工具结构上的模块。考虑到门单元的修理,当需要对门单元进行更换程序时,会出现类似优点。更换操作迅速简单,因为如提到的那样,在安装在运载工具上之后不需要对门进行调节、调整或校准操作,因为不管门处于什么位置,门仅与支承单元部件协作,而不与运载工具部件协作。运载工具不必暂停使用,而且一旦已经修理好,可按同样简单快速的方式重新安装坏了的门单元。
当然可用任何已知方式使单元刚性地连接在运载工具结构上,但优选解决方案是借助于螺栓进行可移除连接,从进行更换和维护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的观点看,这产生显然的优点。
本发明使得生产和形成整个运载工具的时间减少,因为运载工具的组装活动和门单元的组装可独立进行。如所说的那样,还应当注意的是,可对门单元进行维护,使得最大程度地缩短列车停运时间,因为可在短时间内单独用有用的单元更换坏了的门单元,以及单独修理门单元。这个方面对于例如无人驾驶的地铁列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全年昼夜不停止地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特征,由所述支承单元承载的用于引导各个门的移动的器件包括:至少一个上部滑动引导件,其在周缘框架的上部横向部件上引导门的上部部分;以及至少一个下部滑动引导件,其在周缘框架的下部横向部件上引导门的下部部分。
优选地,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各自设有两个平行且隔开的滑动引导件,滑动引导件相应地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包括由周缘框架承载的轨道,以及由门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并且第二引导件包括由门承载的轨道,以及由周缘框架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
由于所述特性,以绝对严格和精准的方式引导各个门的打开和关闭移动,这再次消除对在将安装门在运载工具上之后进行调节或调整操作的需要,因为门仅与单元的周缘框架协作,使得所有所述操作都可在将单元安装在运载工具上之前进行。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额外优点
在本发明的最简化的实施例中,门单元包括单个周缘框架。但是,优选地,本发明的单元制造有一个或两个额外的周缘框架,周缘框架被彼此连续地支承,而且可沿水平和竖向移动,如将在下面说明的那样,以便还解决在运载工具停在车站以及打开门允许乘客上下时,在运载工具地板的边缘和车站站台之间存在的水平间隙和竖向间隙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额外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小或完全消除水平间隙。在现有技术中,大体通过预先设置搁脚板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停在车站且门打开时,搁脚板延伸跨过运载工具地板。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为此,门单元在较简单的实施例中包括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上的第一周缘框架,以及支承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门的器件和所述用于控制门的器件的第二周缘框架,第二周缘框架由所述第一框架支承,以便能够相对于第一框架沿垂直于门的总平面的水平方向,相对于运载工具的侧部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移位,以便减小或消除在运载工具地板和车站站台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任何间隙,所述单元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框架承载的促动器件,以控制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的水平移动。
在也期望解决在运载工具地板的边缘和车站站台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可能间隙的问题的情况下,本发明以较复杂的形式实现,其中,单元包括可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上的第一周缘框架、第二周缘框架,第二周缘框架由所述第一框架支承,以便可相对于第一周缘框架沿垂直于门的总平面的水平方向,相对于运载工具的侧部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移位,以便减小或消除在运载工具地板和车站站台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任何间隙,所述单元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框架承载的促动器件,其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的水平移动;以及第三框架,其承载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的器件和所述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门的器件,所述第三框架由所述第二框架支承,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沿竖向方向移动,以便减小或消除运载工具地板和车站站台之间的任何高度差;以及由所述第二框架承载的促动器件,其用以控制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的竖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支承单元设有:传感器器件,其用于在运载工具停在车站时,检测门单元与车站站台的距离;以及电子控制器件,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传感器器件的输出信号且在距离检测未包含在预定范围内时产生信号警告,或者适于控制用于控制第二框架的水平移动的促动器件,以及用于控制第三框架的竖向移动的促动器件,以便在运载工具停在车站时,自动减小或消除在运载工具地板和站台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和在竖向方向上的间隙,以便允许门单元自动适应与车站站台的实际距离。
提出的系统还配备有用以检测关门路径中的阻碍物的安全传感器子系统。所述传感器处于双重构造,以实现提供的各个控制功能。门单元能够发信号表示单个传感器的错误功能性,照这样,启动维护呼叫,而不阻止门单元的恰当工作。提出的系统还配备有传感器,传感器也处于双重构造,以检测其中门和站台之间的距离小于门单元移动可偏移的那些距离的情况,以便允许门单元特别地调节本身。也由于这个特征,如上面描述的那样采用检测/维护单独的传感器的故障的方法。
为了统计目的和预计维护,所讨论的系统还允许记忆站台与处于关闭状态的门单元的距离。
考虑到以上,涉及门的生产、组装和维护,以及涉及当运载工具停在车站时消除运载工具和站台之间的间隙,涉及简化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传递,以及最后涉及引导门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涉及即使在运载工具的外部受到强烈的低压效应的情况下门-运载工具连接的抵抗力的安全性,显然根据本发明的门单元能够以简单高效的方式解决与已知解决方案有关的一系列缺点。
在所附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特征。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根据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另外的特性和优点会显而易见,仅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附图,其中:
-图1是地铁客车厢的局部透视和截面图,地铁客车厢被示为停在车站,接近站台,并且设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门单元,
-图2是图1的运载工具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门单元相对于运载工具结构处于拆开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该单元包括用于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上的第一框架、可相对于第一框架水平地移动的第二框架,以及承载两个滑动门且可相对于第二框架沿竖向移动的第三框架,
-图5、6从正面和后面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两个透视图,该单元处于行进状态,滑动门关闭且框架处于它们的缩回位置,
-图7、8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两个透视图,该单元处于开门状态且框架处于前进位置,
-图9、10是仅第一框架的正视透视图和后视透视图,第一框架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一部分,
-图11、12是仅第二框架的正视透视图和后视透视图,第二框架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一部分,
-图13以放大比例尺特别地示出图11,
-图14是仅第三框架的后视透视图,第三框架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一部分,门安装在第三框架上,并且处于关闭状态,
-图14A是示意性透视图,其仅示出处于打开位置的两个滑动门和它们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的移动的控制传递,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第三框架的横截面图,门安装在第三框架上,并且示出门的移动的控制传递,
-图16、17以放大比例尺示出图15的两个细节,
-图18以放大比例尺示出图15的另一个细节,
-图19、20是为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的一部分的门的后视透视图和正视透视图,
-图21、22是均以放大比例尺示出的图19、20的门结构的两个细节的截面图和透视图,
-图23、24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处于以下状态的单元的横截面图:其中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处于自然静止位置的状态,以及其中第二框架处于前进位置且第三框架处于升高位置的状态,
-图25是客车厢的另一个局部透视图,
-图26是关于高速列车的门单元(包括单个滑动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7是结合了固定周缘框架的列车客车厢的局部透视图和部分地剖开的视图,固定周缘框架是图26的单元的一部分,
-图28是固定周缘框架和由固定框架承载的可水平地移动的周缘框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29是显示图26-28的门单元的内侧的透视图,以及
-图30是以放大比例尺示出的沿着图29的线XXX-XXX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图1和2示出停在车站、在站台2附近的地铁客车厢1的示意性透视图和局部横截面图,地铁客车厢1设有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门单元3。
如此描述开头所阐明的那样,本发明适用于任何轨道运载工具,并且特别适用于列车和地铁列车。而且如此描述的开头已经表明的那样,本发明的门单元可实现为具有两个门和具有单个门。
附图中的图1-25涉及用于地铁列车的门单元,它包括可在接近的关闭位置和较远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两个滑动门。具体示例涉及“无人驾驶”型地铁客车厢。
图26-30涉及用于列车,特别是用于高速列车的门单元,它包括单个滑动门。
首先参照图1、2,客车厢1配备有门单元3,门单元3包括两个滑动门4。在门4的打开状态中,乘客在站台2和客车厢1的内部的地板5之间移动是可行的。如图2中显示的那样,出现的典型状态是站台2的边缘2a和地板5的边缘5a在水平方向上隔开长度Gh,并且在竖向方向上隔开长度Gv。这些距离的值是可变的,并且取决于例如由于乘客在运载工具内移动导致运载工具结构在其悬架上的移动。例如,间隙Gh可达到大约100 mm的值,而边缘5a相对于边缘2a的竖向位置可在-20mm和+40 mm之间改变。
图3显示本发明的与运载工具结构1分开和隔开的单元3。单元3承载滑动门4,而且根据本发明下面的基本思想,构成独立模块,该独立模块结合了门4和用于支承和引导这样的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器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的器件,以及固定部件,固定部件与处于关闭位置的门协作,以便紧紧地关闭车厢门。
根据可在图4中显示的分解图中看到的一般架构,单元3包括第一周缘框架6,意于例如借助于螺栓(未显示)将第一周缘框架6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结构1上。单元还包括第二周缘框架7,第二周缘框架7由第一框架6承载,并且可相对于第一框架6,沿横向于运载工具的纵向方向的水平方向,在缩回位置和朝运载工具的外部突出的前进位置之间移动。单元最后包括第三周缘框架8,第三周缘框架8由第二框架7承载,并且承载滑动门4。第三框架8可相对于第二框架7沿竖向方向移动。三个框架限定在门打开时用于乘客的外部门道。
图5、6显示单元处于关门状态,其中,第二框架7处于其缩回位置,并且第三框架8处于其下降位置。图7、8显示相同的单元3,其中,门4打开,第三框架8处于升高位置,并且第二框架7处于前进位置。
在下面详细描述各个框架6、7、8的具体结构以及用于控制第二框架7的水平移动、用于控制第三框架8的竖向移动和用于支承和引导滑动门4的移动的器件。
如图9、10中显示的那样,第一周缘框架6包括具有两个竖向侧壁6a、上部横向部件6b和下部横向部件6c的结构,上部横向部件6b和下部横向部件6c使竖向壁的端部连接在它们之间。框架6在其外部周缘表面上具有凹槽60,凹槽60用于驱动设置在运载工具结构上的对应的接合元件,以便确保框架6组装在正确位置。例如借助于螺栓(未显示在图中)来对运载工具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再次在示出的示例的情况下,四个电动马达61在后部与框架6相关联,并且邻近框架的四个拐角,电动马达61设计成控制第二框架7相对于第一框架6的水平移动。各个马达61旋转地控制螺杆,螺杆接合在由第二框架7承载的螺母中,以便锁定不能旋转,由此马达61启动以及马达控制的螺杆因此旋转会使螺母(已经在图9中示出其中一个,而且它由参考标号71指示)沿轴向移位。
图11、12示出第二周缘框架7的实施例的示例。这个第二周缘框架具有通过上部横向部件7b和下部横向部件7c连结的两个竖向立柱7a。在框架7的四个拐角处存在座部70,座部70设计成以形状耦合的方式接收螺母71(可在图9中看见其中一个),螺母71接合在由马达61控制的螺杆上,马达61与第一框架6相关联。如图9中显示的那样,在显示的实施例中,各个螺母71具有径向凸耳71a,径向凸耳71a接合在第二框架7中的相应的座部70的对应的凹槽70a中,以阻止螺母71旋转。仍然参照图11、12,而且还参照图13,各个横向部件7b、7c支承两个滑动件72,使得它们水平地滑动,并且在彼此相互关闭的位置和彼此分开的位置之间同步移动,以控制第三框架8相对于第二框架7的竖向移动。
滑动件72具有凸轮轨72a,凸轮轨72a由设置在第三框架8的后部面上的对应的凸轮随动销82(图14)接合。凸轮72a在形状上设置成使得当滑动件72从它们的接近位置到达它们的相互分开的位置时,由第三框架8承载的销82升高,从而使得整个第三框架8因此被升起。相反,当两个滑动件72彼此接近时,第三框架8被从其升高位置引导到降低位置。
各对引导件72的平移移动由相应的电动马达73(图12)控制,电动马达73通过齿轮箱73a、螺杆轴而旋转地控制引导件72,螺杆轴包括具有以相反的方向定向的螺纹的两个部分74,它们由与滑动件72相关联的螺母75(图13)接合。
第二框架7的横向部件7b、7c还在它们的端部处设有竖向引导轮廓76,竖向引导轮廓76通过使由第三框架8承载的滑动块86(图14)滑动地接合在引导轮廓76上来引导第三框架8的竖向移动。
参照图14,第三周缘框架8还包括具有两个立柱8a,以及通过立柱而彼此连接的上部横向部件8b和下部横向部件8c的结构。
两个门4安装在第三周缘框架8上,可在它们的关闭位置(在图14中显示)和它们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
通过将滑动引导件布置在各个门的顶部和底部两者处来实现对门4的滑动移动的引导。因此,在各个门4的上部端和下部端两者处根据直线轨迹来引导各个门4,这有利于在门和运载工具之间进行精确引导和安全连接。
在显示的示例中,在各个门4的上部部分的内侧上,安装成形引导条40(特别地参见图16、19),引导条40可滑动地接合在由第三框架8承载的滑动块80内。
如图17中清楚地显示的那样,在示出的实施例的示例的情况下,第三框架8的下部横向部件具有置于门4的下部边缘内的部分800,以及部分801,部分801以悬臂方式凸出,并且向上延伸到部分800的前面,使得由此在框架8的部分800和801之间限定通道,门4的下部部分接收在该通道中。在各个门4的下部部分的外侧上安装滑动块41(特别地参见图17和20-22),滑动块41接合布置在框架8的部分801的内侧上的成形引导条或轨道81。成形条或轨道42也安装在门4的下部部分的内侧上,其可滑动地接合由框架8的部分800承载的滑动块82。
因此,在这里示出的实施例的示例的情况下,各个门4的下部部分的滑动引导件制造有两个直线引导件,直线引导件是平行且隔开的,并且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包括由周缘框架承载的轨道,以及由门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滑动块,第二引导包括由门承载的轨道,以及由周缘框架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滑动块80、82和41优选是滚珠螺杆型。
仍然参照图14a、16、17,两个门4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由框架8所承载的两个相应的电动马达87(还参见图14)控制,电动马达87借助于传动齿轮88来控制竖向轴89,在竖向轴89的上部端和下部端处承载两个小齿轮90、91,小齿轮90、91与齿条93和94啮合,齿条在各个门4的上部端和下部端处水平地布置在门4的内侧。
图23、24分别显示门单元处于关门状态(框架7处于缩回位置,而框架8则处下降低位置),以及处于开门状态(框架8处于升高位置,而框架7则处于向前位置)。
如可看到的那样,框架6和框架7在它们的下部横向部件的上表面上呈现两个纵向附件69、79,一个纵向附件如图23中显示的那样布置在另一个的内部,并且彼此隔开,以在框架7处于前进状态时,产生持续的直立表面。类似地,第三框架8的下部横向部件具有纵向振荡撑杆(whisker)99,纵向撑杆99确保直立表面的持续性,而不管在框架8处于升高位置时产生的高度变化如何(参见图24)。
上面描述的实施例是最复杂的,其中,三个周缘框架6、7、8被彼此接连地支承,框架6被固定,框架7可水平地移动,并且框架8可沿竖向移动。
在较简单的实施例中(未在图中显示),门单元仅包括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上的固定框架6和可水平移动的框架7,同时不存在框架8和用于控制其竖向移动的器件。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框架7承载门4和用于引导和控制门的器件(与上面参照较复杂的实施例中的框架8所描述的那些完全相同)。在此实施例的情况下,门单元能够补偿运载工具地板和站台之间的水平间隙,但不补偿竖向间隙。
本发明还包括其中单元仅包括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上的固定框架6和可沿竖向移动的框架8的变型,在这种情况下,框架8直接由固定框架6支承,并且以与上面示出的类似的方式承载门。在这种情况下,不提供框架7,因此也不提供用于控制其水平移动的器件。在此实施例的情况下,门单元能够补偿运载工具地板和站台之间的竖向间隙,但不补偿水平间隙。
尽管如此,本发明还考虑到进一步简化实施例(未在图中显示),它提供刚性地连接到运载工具上且直接支承门4的单个周缘框架6。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框架6承载用于支承和引导门的器件,以及有关控制器件,这可与上面参照框架8所描述的那些完全相似。当然,在这个进一步简化实施例的情况下,门单元无法补偿运载工具地板和车站站台之间的任何间隙,但仍然具有本发明的基本优点,即,提供能够在安装在运载工具上之前被完全组装和调节而不需要在安装之后进行任何调节的门模块。如再三陈述的那样,这个优点由以下实现: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周缘框架,周缘框架限定门道,并且承载门的支承、引导和控制器件;在关闭状态中,门仅与单元的周缘框架的一部分协作,以便实现车厢门的紧密关闭。还是在这个简化实施例的情况下,还存在优选的特性来在门单元上对门提供用于门的上部部分和门的下部部分两者的至少一个滑动引导件。
另外,不管选择哪个实施例(具有一个、两个或三个框架),优选的是对门采用平行且彼此隔开的两个滑动引导件,用于门的下部部分(如上面参照较复杂的实施例的框架8所描述的那样)和/或对于门的上部部分,两个滑动引导件相应地包括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第一引导件包括由周缘框架承载的轨道,以及由门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第二引导件包括由门承载的轨道,以及由周缘框架承载且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
优选地,框架8的下部横向部件在其外表面上承载任何已知类型的至少一对近程传感器装置100(图3),近程传感器装置100适于在运载工具停在车站时,对电子控制单元报告门单元所面向的站台的竖向表面的位置。这是为了允许在检测到的间隙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警告信号,或者根据实施例变型,自动启动使框架7水平移动的驱动马达。另外,还提供任何已知类型的额外的近程传感器装置100,它在门的两边布置在运载工具的侧部的升高位置上(图25)并且用来发信号对电子控制单元告知站台的水平表面的位置,以便允许在检测到的间隙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警告信号,或者根据实施例变型,自动启动使框架8沿竖向移动的驱动马达,以将门正确地置于站台的边缘附近不远处,以及将门置于相同高度。当然,传感器也适用于具有单个周缘框架的变型(为了产生警告信号),或者具有仅两个周缘框架的变型。
优选地,本发明包括检测置于关门路径中的阻碍物的子系统。还优选地提供分析器件,其分析运载工具的整体上由客车和客车厢限定的竖向形式(vertical form)且用于预防性地发信号表示需要维护。
图26-30显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它涉及用于高速列车门单元,门单元包括单个滑动门。在这些图中,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25的那些相同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单元3仅包括两个周缘框架:固定框架6和可水平移动的框架7,框架7也是承载支承、引导和控制器件、滑动门的引导件的框架。
图26显示整个单元3,而图27则仅显示固定周缘框架6,其刚性地安装在设置在列车的客车厢的侧部中的座部中。图28显示固定框架6和承载用于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引导件的可移动框架7的分解视图。参照图28-30,在这种情况下,对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两者提供两个平行且沿竖向隔开的引导件。在上部部分门4的内侧上安装滑动块41,滑动块41可在由框架7承载的轨道71上滑动。在滑动块71上方,在门4的上部部分的内侧上也安装轨道42,由框架7承载的滑动块72在轨道42上滑动。类似地,在门4的下部部分的内侧上安装滑动块41,其在框架7的轨道71上滑动,以及安装了轨道42,框架7的滑动块72在轨道42上滑动。类似于已经描述过的实施例,门4在其内侧上承载上部齿条93和下部齿条94,承载在两个竖向轴的相对的端部处的两个小齿轮90与上部齿条93和下部齿条94啮合,竖向轴由框架7所承载的齿轮马达单元87、88驱动。
当然,对于这个第二实施例,也可行的是考虑到,门由可相对于框架7移动的第三竖向框架承载和引导。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排除没有可移动框架的实施例,其中单个固定周缘框架支承和引导滑动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优点仍然源自以下:在关闭状态中,门仅与框架协作,以实现车厢门的紧密关闭,由此能够单独地组装和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单元,然后将该单元快速安装在运载工具上,而不需要进行另外的调节操作。
预先设置上面描述的用于门的上部部分和门的下部部分两者的双重线性引导件确保门精确地移动,以及因此一旦单元安装在运载工具上就能够保证门正确地移动。此外,门和运载工具之间的连接较牢固,而且即使在高应力的情况下,诸如在当运载工具在隧道中经过另一个高速运载工具时运载工具外部的低压效应的情况下,也能够完全避免门脱开的风险。
最后,即使在这个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然也提供已经针对第一实施例描述过的传感器装置和发信号和/或自适应控制器件。
当然,对本发明的原理没有偏见,实施例的细节和结构可相对于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和示出的那些有很大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用于控制周缘框架的移动的器件是彼此独立的,使得这些框架能够沿相应的移动方向同时移动。这使得显著减小总的开门时间成为可能,这在地铁列车的情况下可为特别重要的条件。但没有排除使两个或更多个框架与能够使框架接连地移动的共同控制器件相关联的能力。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特别是用于列车或地铁列车的门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滑动门(4),
-用于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门(4)以及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引导所述至少一个滑动门(4)的器件,
-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门(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的器件,
-其中,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的器件和所述控制器件承载在支承单元(3)上,所述承载单元(3)与所述至少一个门(4)限定在安装在所述运载工具的结构(1)上之前组装好的独立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框架(6;7;8),所述框架可连接到所述运载工具结构上,并且承载所述至少一个门(4),以及相应的引导和控制器件,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框架(6;7;8)包括上部横向部件(6b;7b;8b)、下部横向部件(6c;7c;8c)和两个立柱(6a;7a;8a),所述立柱使这些横向部件连接在它们之间,以便形成周缘框架,所述周缘框架限定门道,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门(4)处于关闭位置时包围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四边,
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上,所述至少一个门(4)仅与所述至少一个周缘框架(6;7;8)的部分协作,以实现车厢门的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支承单元(3)承载的所述用于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移动的器件包括:至少一个上部滑动引导件,其在所述周缘框架的所述上部横向部件上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上部部分;以及至少一个下部滑动引导件,其在所述周缘框架的所述下部横向部件上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下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各自设有平行且隔开的两个滑动引导件,其相应地包括:第一引导件,其包括由所述周缘框架承载的轨道,以及由所述门承载且可在所述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以及第二引导件,其包括由所述门承载的轨道,以及由所述周缘框架承载且可在所述轨道上滑动的至少一个滑动块。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包括单个周缘框架,所述单个周架框架可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运载工具结构(1)上,并且承载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所述控制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包括:
第一周缘框架,其可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运载工具结构(1)上,以及
第二周缘框架,其支承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所述控制器件,
所述第二周缘框架由所述第一框架支承,以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沿垂直于所述门的总平面的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运载工具的侧部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移位,以便减小或消除在运载工具地板(5a)和车站站台(2a)之间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任何间隙,
所述单元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一框架承载的促动器件(61),以控制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缩回位置和所述前进位置之间的水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框架包括:
第一周缘框架(6),其可刚性地连接到所述运载工具的结构(1)上,以及
第二周缘框架(7),其由所述第一框架(6)支承,以便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6)沿垂直于所述门的总平面的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运载工具的侧部在缩回位置和前进位置之间移位,以便减小或消除在运载工具地板(5a)和车站站台(2a)之间在所述水平方向上的任何间隙,
所述单元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一框架(6)承载的促动器件(61),其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框架(7)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6)在所述缩回位置和所述前进位置之间的水平移动,以及
第三框架(8),其承载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所述控制器件,所述第三框架(8)由所述第二框架(7)支承,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7)沿竖向方向移位,以便减小或消除所述运载工具地板(5a)和所述车站站台(2a)之间的任何高度差(Gv),以及由所述第二框架(7)承载的促动器件(72,73,74),其用以控制所述第三框架(8)相对于所述第二框架(7)的竖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三框架(8)承载的所述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移动的器件包括:
马达(87),
由所述马达(87)旋转地驱动的竖向轴(89),以及
一对小齿轮(90),其安装在所述竖向轴(89)的相对的端部上,并且与沿着所述至少一个门(4)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布置的齿条(93,94)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7)承载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框架(8)的竖向移动的促动器件,其包括:
马达(73),
螺杆轴,其沿平行于所述运载工具的纵向方向的水平方向定向,由所述马达(73)旋转地驱动,并且具有带有方向相反的螺纹的两个部分(74),以及
与螺母(75)相关联的两个滑动件(72),所述带螺纹部分(74)接合在所述两个滑动件(72)内,以控制所述滑动件(72)朝向或远离彼此的同步移动,
所述滑动件(72)具有凸轮轨(72a),所述凸轮轨(72a)由所述第三框架(8)所承载的凸轮随动元件(82)接合,使得由于所述滑动件(72)在它们的相互接近的位置和它们的相互远离的位置之间移动,而使所述第三框架(8)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沿竖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框架(6)承载的、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框架(7)的水平移动的促动器件包括由所述第一框架(6)承载的至少一个马达(61),所述马达(61)沿水平方向且横向于所述运载工具的纵向方向而旋转地控制直螺杆,并且所述直螺杆接合在与所述第二框架(7)相关联的螺母(7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3)设有:传感器器件(100),其用于在所述运载工具停在车站时,检测所述门单元与车站站台(2)的距离;以及电子控制器件,其适于接收来自所述传感器器件(100)的输出信号且在检测到的距离未包含在预定范围内时产生警告信号,或者适于控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框架(7)的水平移动的促动器件(6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框架(8)的竖向移动的促动器件(73),以便在所述运载工具停在所述车站时,自动减小或消除在所述运载工具地板(5a)和所述站台(2a)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Gh)和在竖向方向上的间隙(Gv),以便允许所述门单元自动适应与所述车站站台的实际距离。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单元包括检测置于关门路径中的阻碍物的检测子系统。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单元包括分析器件,其分析所述运载工具的整体上由客车和客车厢限定的竖向形状,并且用于预防性地发信号表示需要维护。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门包括单个滑动门。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门包括在相互接近的关闭位置和相互远离的打开位置之间的一对滑动门,各个门设有所述用于支承和引导的器件和所述控制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周缘框架的移动的器件是彼此独立的,由此这些框架能够沿它们的相应的移动方向同时移动。
CN201280042572.5A 2011-06-30 2012-06-19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Active CN1038269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579A ITTO20110579A1 (it) 2011-06-30 2011-06-30 Gruppo porte per veicoli su rotaia, in particolare per treni metropolitani
ITTO2011A000579 2011-06-30
PCT/IB2012/053078 WO2013001409A1 (en) 2011-06-30 2012-06-19 Door unit for rail vehic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6957A true CN103826957A (zh) 2014-05-28
CN103826957B CN103826957B (zh) 2017-03-01

Family

ID=4455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2572.5A Active CN103826957B (zh) 2011-06-30 2012-06-19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48847B2 (zh)
EP (1) EP2726356B1 (zh)
CN (1) CN103826957B (zh)
IT (1) ITTO20110579A1 (zh)
WO (1) WO20130014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243A (zh) * 2017-05-25 2017-10-20 太仓东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推拉式房车车门
CN107709129A (zh) * 2015-07-28 2018-02-1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28949B2 (en) * 2014-07-10 2016-08-30 Paul Hirneise Double door system for personal vehicles
JP6356555B2 (ja) * 2014-09-19 2018-07-11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グドア開閉装置およびプラグドア装置
JP6346835B2 (ja) * 2014-09-22 2018-06-2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プラグドア開閉装置およびプラグドア装置
KR101755107B1 (ko) 2015-08-11 2017-07-06 유승분 교차 개폐 슬라이드 커버 장치
JP6553463B2 (ja) * 2015-09-18 2019-07-31 株式会社総合車両製作所 鉄道車両構体
JP6431154B1 (ja) * 2017-09-27 2018-11-28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運客仕切開戸ユニット構造
CN108058715A (zh) * 2018-01-05 2018-05-22 沈阳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平移门装置及齿轨车辆
EP4134291A1 (de) * 2021-08-13 2023-02-15 Bode - Die Tür GmbH Türsystem-baugruppe für ein fahrzeug, 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ausbildung eines fahrzeug-türportals in einem fahrzeug
CN114352143B (zh) * 2021-11-05 2023-03-31 河北开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滑移门及用于滑移门的门板组件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5707A (en) * 1971-08-18 1973-07-17 T Herr Sliding door construction utilizing an inflatable seal
EP0508036A1 (de) * 1991-04-10 1992-10-14 Wiener Metallwerk Gmbh Schiebetüre, insbesondere an der Stirnseite, eines Eisenbahnwaggons
CN2322856Y (zh) * 1997-12-02 1999-06-09 江苏康尼机电新技术公司 电控气动塞拉门
EP1149750A2 (de) * 2000-04-26 2001-10-31 Euromotive GmbH Notausstiegstür für die Wag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zuges
WO2002042105A1 (en) * 2000-11-21 2002-05-30 Safenet I Harads Ab Vehicle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JP2003081086A (ja) * 2001-09-13 2003-03-19 Kinki Sharyo Co Ltd 鉄道車両の側出入口用プラグドア装置
EP1314626A1 (de) * 2001-11-27 2003-05-28 Gebrüder Bode GmbH & Co.KG Schwenkschiebetür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ahrgasttür für Fahrzeuge des öffentlichen Personennahverkehrs
JP2005193803A (ja) * 2004-01-08 2005-07-2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鉄道車両の側入口下部構造
EP1767389A2 (de) * 2005-09-27 2007-03-28 Gebr. Bode GmbH & Co. KG Schwenkschiebetür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ahrgasttür für Fahrzeuge des öffentlichen Personnenverkeh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39162A1 (de) * 2009-08-27 2011-03-17 Knorr-Bremse Gmbh 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Ein- oder Ausstiegsbereiches von einer Zutrittsöffnung eines Fahrzeugs zu einem Bauwerkstei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5707A (en) * 1971-08-18 1973-07-17 T Herr Sliding door construction utilizing an inflatable seal
EP0508036A1 (de) * 1991-04-10 1992-10-14 Wiener Metallwerk Gmbh Schiebetüre, insbesondere an der Stirnseite, eines Eisenbahnwaggons
CN2322856Y (zh) * 1997-12-02 1999-06-09 江苏康尼机电新技术公司 电控气动塞拉门
EP1149750A2 (de) * 2000-04-26 2001-10-31 Euromotive GmbH Notausstiegstür für die Wagen eines Schienenfahrzeugzuges
WO2002042105A1 (en) * 2000-11-21 2002-05-30 Safenet I Harads Ab Vehicle door operating mechanism
JP2003081086A (ja) * 2001-09-13 2003-03-19 Kinki Sharyo Co Ltd 鉄道車両の側出入口用プラグドア装置
EP1314626A1 (de) * 2001-11-27 2003-05-28 Gebrüder Bode GmbH & Co.KG Schwenkschiebetür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ahrgasttür für Fahrzeuge des öffentlichen Personennahverkehrs
JP2005193803A (ja) * 2004-01-08 2005-07-21 Nippon Sharyo Seizo Kaisha Ltd 鉄道車両の側入口下部構造
EP1767389A2 (de) * 2005-09-27 2007-03-28 Gebr. Bode GmbH & Co. KG Schwenkschiebetür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Fahrgasttür für Fahrzeuge des öffentlichen Personnenverkeh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129A (zh) * 2015-07-28 2018-02-1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
US10696188B2 (en) 2015-07-28 2020-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Engineering, Ltd. Vehicle
CN107264243A (zh) * 2017-05-25 2017-10-20 太仓东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推拉式房车车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TO20110579A1 (it) 2012-12-31
US9248847B2 (en) 2016-02-02
US20140130705A1 (en) 2014-05-15
CN103826957B (zh) 2017-03-01
WO2013001409A1 (en) 2013-01-03
EP2726356B1 (en) 2018-03-28
EP2726356A1 (en)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6957A (zh) 用于轨道运载工具的门单元
CN100564088C (zh) 滑顶系统
CN102910054A (zh) 车辆的车顶系统
US10493876B2 (en) Raising system for vehicle seat
CN210262470U (zh) 一种汽车气垫的切割装置
CN204845475U (zh) 天窗装置
CN105058750B (zh) 一种吹塑设备的锁模机构
CN102348565B (zh) 具有控制滑块的顶盖元件载体
CN102848946A (zh) 一种具有内置式isofix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US20110080023A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CN103402904B (zh) 用于升降机的升降台门或轿厢门及其安装方法
CN101315218B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的出风板开闭装置
CN202782764U (zh) 一种具有内置式isofix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02101508U (zh) 抽拉组件、用于安装抽屉的装置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102613821B (zh) 用于调整前面板的装置
CN110792310A (zh) 一种四轮调节式车辆停车自动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
CN110550055B (zh) 轨道车辆的车门驱动装置、车门总成及轨道车辆
CN105082956A (zh) 用于车辆的敞开车顶结构
CN106042868A (zh) 组装天窗组件的方法以及天窗组件
CN205393834U (zh) 一种双导轨的高度调节机构
CN102341256A (zh) 具有用于顶盖元件的驱动滑架的车顶
CN108971559A (zh) 一种用于水泵机加工的护栏制造机
CN112810642B (zh) 塞拉门承载装置、塞拉门驱动装置和轨道车辆
JP2018131078A (ja) 可動式ホーム柵
CN104003335B (zh) 用于大型装备制造的工作平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7

Address after: Formigene, Modena Province, Italy

Patentee after: Aites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Torino

Patentee before: ZONA MAURO

Patentee before: DI MAIO FRANCESCO PAOLO

Patentee before: CAMELLINI LUIG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