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4484B - 插塞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塞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4484B
CN103814484B CN201280045935.0A CN201280045935A CN103814484B CN 103814484 B CN103814484 B CN 103814484B CN 201280045935 A CN201280045935 A CN 201280045935A CN 103814484 B CN103814484 B CN 103814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casing
sec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59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4484A (zh
Inventor
皮埃尔·于贝舍拉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 Tao Bill electrical connector stock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Multi Holdin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lti Holding AG filed Critical Multi Holding AG
Publication of CN103814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4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44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6Means for preventing chafing or fracture of flexible leads at outlet from coupling part
    • H01R13/562Bending-reliev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the cable being clamped between assembled parts of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1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the cable clamping being achieved by mounting the separate part on the housing of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尤其一种多重插塞连接器,包括:插头侧(1),所述插头侧具有绝缘的插头壳体(10)和装入在所述插头壳体(10)中的插头元件(2),所述插头元件具有销部段(20)和用于与外部的元件、特别是线缆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21);以及插座侧(3),所述插座侧具有绝缘的插座壳体(30)和装入在所述插座壳体(30)中的插座元件(4),所述插座元件具有插座部段(40)和用于与外部的元件、特别是线缆(9)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41),其中所述插头壳体(10)能够沿着插塞方向(S)与所述插座壳体(30)插在一起,并且其中在插在一起的状态中,所述插头元件(2)的所述销部段(20)在接触区域(K1,K2)中伸入到所述插座元件(4)的所述插座部段(40)中,以至于在插座侧(3)和插头侧(1)之间经由插座部段(40)和销部段(20)能够促成电接触,其中多个插座壳体(30)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其中多个插头壳体(30)彼此相邻地设置,其中在所述插座壳体(30)中并且在所述插头壳体(10)中,对于由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组成的每个对设置有至少一个物理的保护元件(5),其中所述物理的保护元件(5)保护由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组成的相应的对免受外部的影响。

Description

插塞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在电驱动的车辆中使用的电插塞连接器。
背景技术
多重或多极的插塞连接器从现有技术中已知,所述插塞连接器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地设置的连接部。在此通过单一的插塞过程能够提供多个电连接、特别是不同极性的电连接。
当然,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多重或多极的插塞连接器具有如下缺点,即这些插塞连接器不符合对电的机动性领域的要求。通过使用这种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大多未受保护地受到天气影响,湿气一再侵入插座侧和插头侧之间,由此插座侧和插头侧之间的电连接受到损害进而总的来说使可靠性受到损害。
此外也存在一个风险,即在多极的插塞连接器中在能量传输或者在信号传输中可能产生问题,这可能恰好在车辆技术的领域中产生致命的后果。特别地,如果这涉及到信号的传输,所述信号影响对车辆的控制。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插塞连接器,特别是多重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更可靠地构成,以至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发生故障。此外所述插塞连接器在其作为多重插塞连接器的构型中应能够简单地模块化地扩展。
这样的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插塞连接器来实现。因此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包括插座侧和插头侧,所述插座侧具有绝缘的插座壳体和装入在插座壳体中的插座元件,所述插座元件具有插座部段和用于与外部元件特别是线缆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所述插头侧具有绝缘的插头壳体和装入在插头壳体中的插头元件,所述插头元件具有销部段和用于与外部的元件特别是线缆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插座壳体能够沿着插塞方向与插头壳体插在一起。在插在一起的状态中,插头元件的销部段在接触区域中伸入到插座元件的插座部段中,以至于在插座侧和插头侧之间经由插座部段和销部段能够促成电接触。多个插座壳体彼此相邻地设置并且多个插头壳体彼此相邻地设置。在插座壳体中并且在插头壳体中对于由插座元件和插头元件组成的每对设置至少一个物理的保护元件,其中所述物理的保护元件保护由插座元件和插头元件组成的相应的对免受外部的影响。
因此由插座元件和插头元件组成的每一个配或者每一个极单独地通过与对或者极相关联的相应的至少一个保护元件来保护。这尤其是有利的,一方面因为没有适配插座侧和插头侧的模块化的构造是重要的。此外各个极单独地被保护,这同样是有利的。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多重插塞连接器,所述插塞连接器总的来说在其功能方面是更可靠的。
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给出。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根据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仅用于阐述并且不解释为是限制性的。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分离的状态中的可拆卸的多重插塞连接器的插座侧和插头侧的剖面图;
图2示出在连接或者插在一起的状态中的根据图1的插塞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插头元件的放大的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的插座元件的放大的视图;
图5示出连接状态中的多重插头的俯视图;
图6示出根据图1的插头侧的立体的视图;
图7示出根据图1的插座侧的立体的视图;
图8a至8c示出呈第一屏蔽元件构型的保护元件的视图;
图9a至9b示出呈第二屏蔽元件的构型的保护元件的视图;以及
图10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保持元件的插塞连接器的立体视图;
图11示出具有分离的保持元件的图10的视图;
图12示出根据图10和11的分离的保持元件;
图13示出穿过根据图10至12的保持元件的剖面描述;以及
图14示出根据图10的沿着线缆的中轴线的剖面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4中示出插塞连接器或者多重插塞连接器的极的剖视图。在图5至7中在俯视图中或者在立体视图中示出插塞连接器或者多重插塞连接器。
多重插塞连接器在这里包括三个彼此平行地设置的极或者插塞连接器,其中借助一个单一的插塞过程能够使得所有的三个极或者插塞连接器彼此连接。将多重插塞连接器理解为如下插塞连接器,经由所述插塞连接器能够同时接通多个极,特别是不同电势的极。可替选地,也能够存在仅一个单一的极,由此随后被称为插塞连接器。插座侧1和插头侧3在此与导电的外部元件导电连接。导电的外部元件特别是线缆100或者是电装置,例如电池或者致动器等。因此也就是说使得多个极与一个单一的插塞连接或者插塞运动相应地关联。极不仅用于能量传输也用于信号传输。
插头侧1包括电绝缘的插头壳体10,优选由塑料构成的插头壳体,和装入在插头壳体10中的插头元件2。多个插头壳体10彼此相邻地设置和/或彼此连接,其中因此每个插头元件2是相应的极。插头元件2包括销部段20和接触部段21。接触部段21在此与在上文中所提到外部元件导电连接并且销部段20用于接触插座侧3的导电部分。
插座侧3包括电绝缘的插座壳体30,优选由塑料构成的插座壳体,和装入在插座壳体30中的插座元件4。多个插座壳体30彼此相邻地设置和/或彼此连接,其中因此所述插座元件4的每一个是相应的极。插座元件4包括插座部段40和接触部段41。接触部段41在此用于与外部元件导电连接,特别是与线缆100导电连接。例如线缆100是铜线缆或者铝线缆。插座部段40形成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导电的部分并且销部段20伸入到插座部段40中,其中随后经由插座部段40和销部段20促成插头侧1和插座侧3之间的电接触。
插头壳体10和插座壳体30彼此可插在一起地构成。插塞运动在此沿着插塞方向S进行,如这在图1中所示出的一样。插塞方向在此平行于插座部段40和销部段20伸展或者平行于插座部段40和销部段20的相应的中轴线M伸展。在插在一起状态中插头元件2的销部段20伸入到插座元件4的插座部段40中,并且因此促成了插座侧3和插头侧1之间的电接触。
在插头壳体10中,对于每个插头元件2设置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插头元件2相关联的物理的保护元件5。同样地,在插座壳体30中,对于每个插座元件4设置至少一个与相应的插座元件4相关联的物理的保护元件5。因此各个插头元件2或者各个插座元件4包括至少一个单一的单独的与相应的插头元件2或者插座元件4相关联的保护元件5。换句话说,可以说,对于每个极,存在与所述极相关联的保护相应极的保护元件5,所述极由一个单一的插头元件2和一个单一的插座元件4提供。物理的保护元件5保护极或者与所述极相关联的插头元件2和与所述极相关联的插座元件4防止外部的影响,特别是防止流体或者电磁场。
根据图1至3此时更精确地阐述插头侧1。如在上文中所阐述的,插头侧1基本上包括插头壳体10、插头元件2和至少一个物理的保护元件5。多个插头壳体10与相应的元件在此彼此相邻地设置,如这在图5和7中示出。
插头壳体10基本上围绕中轴线M旋转对称地构成并且具有空心柱体的构型,所述空心柱体具有环绕的侧壁12。侧壁12在此具有外侧13和朝向空心柱体的内腔15的内侧14。由侧壁12所限界的内腔15基本上用于容纳插头元件2和插座侧3的部分。插头元件2在这里经由支承元件8支承在插头壳体10中。支承元件8在此与插头壳体10连接。在支承元件8中,插头元件2关于沿着中轴线方向的运动固定地被支承。对此支承元件8具有中心地伸展穿过支承元件8的开口80。如插头壳体10一样,支承元件8也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构成。开口80基本上具有两个部段,即支承部段81和接触部段82。接触部段82在此与插头侧3的相应的元件一起基本上提供了接触区域K1。
可替选地,插头元件2也能够直接地,也就是说没有支承元件8,设置在插头壳体10的内腔15中。
也能够在图1中很好地获悉插头元件2的构成。如在上文中已经阐述过的,插头元件2包括销部段20和接触部段21。插头元件2在此基本上围绕其中轴线M旋转对称地构成并且沿着这个中轴线M延伸。销部段20在此位于支承元件8中的开口80的接触部段82中,并且接触部段21位于支承部段81中。在接触部段82中因此提供了在外部的元件例如在这里未示出的线缆和插头元件2之间的电接触。经由支承部段22,插头元件2支承在插头壳体中,在这里支承在支承部段81中,所述支承部段位于插座部段20和接触部段21之间。销部段20在此伸入到插座元件4中并且因此在插座侧3和插头侧1之间建立电接触。此外销部段20包括用于容纳销栓43的开口28。
在接触部段21的区域中,插头元件2在这里还具有开口29。外部的元件例如线缆能够被引入在这个开口29中并且在该处机械地或材料配合地与插头元件2导电地连接。
借助于图1,2和4,此时阐述插座侧3的构造。插座壳体30基本上围绕中轴线M旋转对称地构成并且具有空心柱体的构型,所述空心柱体具有侧壁32。侧壁32在此具有外侧33和朝向空心柱体的内腔35的内侧34。由侧壁32所限界的内腔35基本上用于在插在一起状态中容纳插座元件4和插座侧1的部分。插座元件4在这里经由支承元件9支承在插座壳体30中。支承元件9在此与插座壳体30连接。在支承元件9中,插座元件4关于沿着中轴线方向的运动固定地被支承。对此支承元件9具有中心地伸展穿过支承元件9的开口90。如插头壳体10一样,支承元件9也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构成。开口90基本上具有两个部段,即支承部段91和接触部段92。接触部段92与插头侧1的相应的元件一起在此基本上提供了的接触区域K1。
在插座部段40中,插座元件4具有插座开口48,所述插座开口沿着插座元件2的中轴线M延伸。这个插座开口48用于容纳插头元件2的销部段20。优选在插座开口48中设置有导电的并且在这里未示出的接触元件,所述接触元件促成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之间的电接触。接触元件优选具有接触片的造型,其中所述接触片包括多个弹性的腹板。这些腹板因此在插在一起期间通过销部段20被压向插座开口48的壁并且因此促成插座开口48和销部段20之间的电接触。此外销栓43在插座开口48中延伸,所述销栓一方面用作为引导销栓并且另一方面具有接触保护的功能,以至于不能嵌入到插座开口48中。在连接状态中,销栓43伸入到插头元件2的开口28中。
物理的保护元件5优选具有密封元件6的构型和/或具有屏蔽元件7的构型。
此时根据图1至4,阐述呈至少一个密封元件6在图中也以6a至6c表示的构型的物理的保护元件。密封元件6在此密封具有插头壳体10的插头元件2的内腔15和具有插座壳体30的插座元件4的内腔35防止外部的影响,特别是防止流体进入,如空气和水。密封在此在插在一起状态中或者在安装状态中进行,也就是说当插座侧3与插头侧1连接时。特别地,接触区域K1,也就是说如下区域,在所述区域中销部段20伸入到插座部段40中,被相对于流体密封。
每一对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在此单独地并且不依赖于相邻的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的对被密封,这实现了多个相邻地设置的对或者插座侧3和插头侧1的模块化的构造,不需要其它的适配。换句话说,可以说,在具有多个并排地或者彼此相邻地设置的插座侧3或者插头侧1的多重插塞连接器中,各个极或者各个对单独地被密封。进而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之间的各个接触区域被单独地密封。
所述至少一个密封元件6能够不同类型地设置。此时根据图1至4示出优选的设置。
在图1中示出的插头侧具有从插头壳体10、特别是从外侧13凸出的凸缘11。这个凸缘11用作为用于另一个外部的元件,例如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电装置的壳体,例如在车辆的壳体上的固定元件。壳体和插头壳体10之间的连接在此形成接口,其中在壳体侧采取准备用于密封。凸缘11和壳体之间的缝隙在此通过密封元件6a密封。为了容纳密封元件6a,凸缘11具有容纳元件16,所述容纳元件在这里具有环形地在凸缘中伸展的槽的构型。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槽也能够有角地伸展。也就是说密封元件6a设置在容纳元件16中。凸缘11是可选择的,其中插头侧因此关于密封特征基本上类似于插座侧地构成。
另一个密封元件6b设置在插头壳体10和插座壳体30之间,其中所述密封元件6在插在一起状态中密封插头壳体10和插座壳体30之间的缝隙101。优选插头壳体10的内侧14具有容纳元件18,在这里即在侧壁12中延伸的槽,用于容纳密封元件6b。在插在一起状态中,密封元件6b与插座壳体30的外侧33接触,由此插头壳体10的内侧14和插座壳体30的外侧33之间的缝隙101被密封。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6b朝向插头壳体10的内腔15定向或者设置,特别是朝向环形地构成的间隙17,所述间隙由插头壳体10的内侧14和支承元件8的外侧83提供。可替选地,密封元件6b也能够设置在插座壳体30的外侧33上。
可替选地,插座侧3,也就是说插座壳体30,也能够设置有相应的凸缘,当插座侧3应与外部的元件,例如与壳体连接时。
在插头侧,在外部元件100特别是线缆和插座壳体3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密封元件6c。这个密封元件6c因此密封插座壳体30和外部的元件100之间的缝隙102。这种设置也能够相应地转用到插头侧1上。密封元件6c在这里位于呈槽状的容纳元件36中,所述容纳元件设置在壳体30上。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插座壳体30在后部的区域中具有可选择的适配元件103,所述适配元件被插入到插座壳体30中并且与这个插座壳体连接。适配元件103同样能够具有未示出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密封壳体30和适配元件103之间的缝隙。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容纳元件36模制在适配元件103上,但是当可选择的适配元件103不存在时也能够直接模制在壳体30上。
此时参考图1至4和8至9,根据所述附图,阐述呈屏蔽元件7构型的物理的保护元件5。如之前所提到的一样,物理的保护元件5除了密封元件6或者对于密封元件6可替选地具有屏蔽元件7的构型,所述屏蔽元件提供相对于外部的或者内部的影响、特别是相对于电磁场的保护。屏蔽元件7在此单独地围绕每一插头元件2或者每个插座元件4进而由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组成的相应的对被保护免受外部的影响。换句话说,也可以说,由单一的插头元件2和单一的插座元件4组成的各个单独的极被屏蔽元件7单独地围绕和屏蔽。屏蔽部用作为从外部朝向内部和从内部朝向外部的保护元件或者屏蔽部。
在图8a至8c中并且在图9a至9b中,示出屏蔽元件7的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根据图8a至8c的屏蔽元件7a优选插入在插头侧1中,而根据图9a至9b的屏蔽元件7优选插入在插座侧2中。
根据这两个实施方式的屏蔽元件7包括接触部段70、连接到所述接触部段上的支承部段71和连接所述支承部段71的连接部段72。原则上,屏蔽元件7围绕中轴线M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构成。
接触部段70用于与另一个屏蔽部段7导电接触。屏蔽部段7a的接触部段70在此与屏蔽部段7b的接触部段70连接。也就是说因此经由接触部段70,两个屏蔽元件7,例如根据图8a至8c的屏蔽元件7a与根据图9a至9b的屏蔽元件7b能够彼此接触。此外接触部段70也用于屏蔽外部的影响。
支承部段71基本上用于将屏蔽元件7支承在插头壳体10中或者插座壳体30中,并且优选具有环绕的空心柱体的构型,所述空心柱体具有内侧75和外侧77。此外支承部段71也用于屏蔽外部的影响。
连接部段72用于屏蔽元件与外部的元件的屏蔽部的导电连接,所述外部的元件例如是线缆100或者是壳体的相应的屏蔽元件。连接部段72在此至少部分地伸入到凸缘11的区域中。
在图8a至8c中能够很好地获悉,屏蔽元件7a的接触部段70具有相对于插塞方向S成一定角度延伸的接片73。接片73在第一部段上延伸远离外侧77或者中轴线M,以至于所有的接片73的直径变得更大。在第二部段上,接片73随后再次在朝向中轴线M的方向上延伸,以至于所有的接片73的直径再次变小。在垂直于中轴线M的横截面中可以说,接片73因此弯曲状地关于外侧77朝向外部弯曲地构成。可替选地,接片73能够在插塞方向S上延伸。围绕空心柱体的外周设置有多个接片73,优选彼此以规则的间距设置。
接片73优选弹性地构成,以至于接片73能够相对于中轴线M运动并且在取消相应的力后再次返回起始位置。因此能够根据这种弹性的特性实现尤其好的并且可靠的接触。
在图9a至9b中能够良好地获悉,其它的屏蔽元件7的接触部段70具有空心柱体的内壁或者内侧75的构型。如果插头侧1与插座侧3处于插在一起的状态,那么接片73与空心柱体的内侧75接触。在接片73插入到空心柱体中时,这些接片相应地压缩并且再次努力向起始位置运动,这保证了,接片73总是与接触部段70接触,以至于屏蔽部连续地保持接触。在建立插塞连接期间,接片73优选与锥体74接触,所述锥体从插塞方向S来看设置在接触部段之前。锥体在此负责良好地压缩接片73。
优选屏蔽元件7设置为,使得在插塞周期中屏蔽元件7,7a,7b在时间上在接触插座元件4之前与插头元件2接触。在拔出周期中,对屏蔽元件7,7a,7b的接触因此在时间上在插座元件4和插头元件2之间的电连接断开之后取消。插头侧1和插座侧3的屏蔽元件之间的接触形成另一个接触区域K2。
可替选地,接触部段70也能够锥形地构成来替代空心柱体的构型。
连接部段72优选具有连接接片76的构型。连接接片76因此与外部的元件的屏蔽部例如与线缆100的屏蔽部105或者与壳体的屏蔽部导电地连接。
依照根据图8a至8c的屏蔽元件7a的实施方式的连接接片76,在安装状态中相对于中轴线M直角地向外延伸。根据使用情况另一种定向同样是可以考虑的,其中连接接片76在安装期间能够变形。在图1和3中能够良好地获悉,如连接接片76从插头壳体10中伸出来。对此插头壳体10具有相应的开口。连接接片76在这里在屏蔽元件7的或者空心柱体的外周上成组地分布地设置。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三个组,所述组具有多个连接接片76。但是设置仅一个、两个或者多于三个的组也是可以考虑的。
关于空心柱体的前边棱78,连接接片76从中轴线M的方向来看轻微地回置,并且裂口79从连接接片76延伸到空心柱体中。这些特征基本上具有如下优点,即屏蔽元件7能够简单地制造。
依照根据图9a至9b的屏蔽元件7的实施方式的连接接片72构成为,使得这些连接接片相对于插塞方向S成一定角度地延伸,以至于相对置的连接接片72之间的净宽在第一部段上随着与支承部段71的越来越大的间距而变小,并且在第二可选择的部段上随着与支承部段71的越来越大的间距而再次变大。
优选屏蔽元件7,7a,7b由冲压件制造,所述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之后相应地变形。在图8c中能够良好地获悉,屏蔽元件具有重叠区域104,在该处冲压件在变形或者改形之后相应地被组装。重叠区域104在此提供了机械的引导并且完全地封闭屏蔽元件7,7a,7b,以至于确保了良好的屏蔽。
因此此时示出屏蔽元件7,7a,7b安装在插头侧1中或者在插座侧3中。如已经在上文中所阐述的,插头侧1优选具有包围插头元件2的支承元件8,所述支承元件又由插座壳体10包围。支承元件8在这里借助空心柱体式构成的壁84伸入到插头壳体10和插头元件2之间的内腔15中。因此这个内腔15通过支承元件8划分,由此提供了间隙17和19。间隙17在此用于容纳插座壳体30的部分。间隙19基本上用于容纳插头侧3的支承元件9。
对于插座侧2而言也是同样的,其中在这里支承元件9伸入到插座壳体30的内腔35中并且相应地划分这个内腔,以至于产生间隙37和39。间隙37用于容纳插头壳体10的在这里即支承元件8的部分。间隙39用于容纳插头元件2的部分。
屏蔽元件7优选支承在相应的支承元件8,9的壁84,94的外侧83,93上。因此也就是说支承元件8,9与屏蔽元件7连接。可替选地或者同时地,屏蔽元件7也能够支承在插头壳体10的侧壁12的内侧14上或者插头壳体10的侧壁32的内侧34上。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屏蔽元件7夹持在相应的支承元件8,9和插座壳体30的或插头壳体10的侧壁12,32之间。
优选屏蔽元件7关于密封元件6设置为,使得屏蔽元件7被保护以防止外部的影响。因此呈密封元件6构型的保护元件5相应地相对于流体密封屏蔽元件7。
在图5至7中能够良好地获悉,插塞连接器优选包括壳体框架200,所述壳体框架具有多个容纳开口202。插座壳体30或者插头壳体10支承在所述容纳开口202中。因此壳体框架200基本上用于彼此相邻地设置插座壳体30和插头壳体10。容纳开口202优选沿着插塞方向S延伸。优选不仅插座侧3而且插头侧1包括相应的壳体框架200。
在插座侧3的壳体框架200上并且在插头侧1的壳体框架200上分别设置有可选的编码元件700。编码元件具有如下优点,即防止错误的插在一起。编码元件700优选沿着插塞方向S从壳体框架200中的一个延伸,而其它的壳体框架具有相应的编码元件700。通过设置编码元件700防止了,多重插头被错误地插在一起并且因此防止产生反极性。编码元件700在此能够模块化地构成为可插塞的,其中对此编码元件700具有相应的开口702,销704能够插入到所述开口702中。开口702优选具有六边形的横截面,使得不仅能够插入六边形的销而且能够插入圆形的销。六边形的销在此用作为这样的编码元件,而圆形的销也能够用作为引导元件或者防旋转元件。
插座壳体10和插头壳体30优选由不导电的材料,例如塑料构成。
在图6和7中同样能够良好地获悉在上文中关于插座侧3和插头侧1所描述的特征。在这里此外能够获悉,支承元件8,9不仅具有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功能,而且同时用作为接触防护,以至于不能够通过手触碰导电元件。关于此仍应指出的是,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设置有相应的由绝缘的材料构成的保护罩300,以至于接触防护被进一步改善。
根据图10至14此时示出物理的保护元件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设置相同的附图标记,这特别适用于插头侧1和插座侧3。保护元件5与插头侧1和插座侧3连接,其中插头侧1和插座侧3基本上根据之前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构成。在所述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元件5具有保持元件801的构型。
插头壳体10以及插座壳体30,如在图11中一样,包括容纳部段800用于将物理的保护元件5固定或者连接在插头壳体10和插座壳体30上。物理的保护元件5具有保持元件801的构型。此外,外部的元件100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具有从插头壳体10或者插座壳体30中伸出的线缆100的构型。保持元件801对线缆100作用。保持元件801在此支撑线缆100,以至于不会导致在插头壳体10或者插座壳体30的区域中折弯。此外如果保持元件801相应地夹持线缆100,那么保持元件801也能够是用于线缆100的释放张力件。
保持元件801包括第一保持部802和第二保持部803,所述这两个保持部802,803能够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804连接。这两个保持部802,803支撑或者夹持线缆100。连接元件804例如能够是螺丝。连接元件在这里通过开口814伸入到保持部802,803中。
优选保持部802,803的每一个具有凹陷部805,所述凹陷部基本上相应于待容纳的线缆100的横截面。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三极的插头并排地设置三个凹陷部805。但是也可能的是,对于单极的插头构成保持部802,其中因此存在仅一个凹陷部805。
保持部802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808并且其它保持部803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开口809。定位销808伸入到定位开口(809)中,由此这两个保持部801,802能够相对于彼此对准。
凹陷部805,如在图12至14中所能够良好获悉的一样,设置有至少一个隆起部807,优选多个彼此相邻地设置的隆起部807。从横截面中来看,隆起部807基本上垂直于线缆100的中轴线M伸展。隆起部用于施加夹持力到线缆100上,以至于后者经由保持元件801相对于插头壳体10或者插座壳体30被固定。
从图11和图14能够进一步良好地获悉,在保持元件801和线缆100之间设置有围绕线缆100延伸的轴圈套806。保持元件801经由轴圈套806对线缆100作用。因此经由轴圈套806能够传输夹持力。
轴圈套806例如由橡胶类材料构成或者由类似的软塑料构成。
容纳部段800具有设置在插头壳体10的或者插座壳体30的外侧810上的凹陷部811。这个凹陷部能够在图11和图14中良好地获悉。保持元件801具有梳齿部812,所述梳齿部嵌入到凹陷部811中。在保持元件801与插座壳体30或者插头壳体10连接时,梳齿部812嵌入到凹陷部811中,由此提供了壳体10或者30和保持元件801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它是形状配合的连接。
从图14能够获悉,经由可选的夹持部段813,保持元件801此外能够夹持到壳体10,30上。在这里优选轴圈套806同样延伸到这个夹持部段813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保持下述优点:
-通过设置保护元件能够提供相对于外部的影响稳固并且耐用的多重插头。
-此外有利的是,对于每个极,也就是说对于每对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设置一个相应的与这个极相关联的保护元件,其中因此多重插头的模块性能够相应地被改善。
-此外插座元件和插头元件的多种多样的模块化的设置是可能的。
附图标记
1 插座侧 39 容纳元件
2 插头元件 40 插座部段
3 插头侧 41 接触部段
4 插座元件 42 支承部段
5 保护元件 43 销栓
6 密封元件 48 插座开口
7 屏蔽元件 70 接触部段
8 支承元件 71 支承部段
9 支承元件 72 连接部段
10 插座壳体 73 接片
11 凸缘 74 锥体
12 侧壁 75 内侧
13 外侧 76 连接接片
14 内侧 77 外侧
15 内腔 78 前边棱
16 容纳元件 79 裂口
17 间隙 80 开口
18 容纳元件 81 支承部段
19 间隙 82 接触部段
20 销部段 83 外侧
21 接触部段 84 壁
22 支承部段 90 开口
29 开口 91 支承部段
30 插座壳体 92 接触部段
32 侧壁 93 外侧
33 外侧 94 壁
34 内侧 100 线缆
35 内腔 101 缝隙
37 间隙 102 缝隙
36 容纳元件 103 适配元件
38 插座开口 104 重叠区域
105 线缆屏蔽部 807 隆起部
200 壳体框架 808 定位销
202 容纳开口 809 定位开口
300 保护罩 810 外侧
700 编码元件 811 凹陷部
702 开口 812 梳齿部
704 销 813 夹持部段
800 容纳部段 814 开口
801 保持元件 K1 接触区域
802 第一保持部 K2 接触区域
803 第二保持部 屏蔽部
804 连接元件 S 插塞方向
805 凹陷部 M 中轴线
806 轴圈套

Claims (7)

1.一种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包括:
插头侧(1),所述插头侧具有绝缘的插头壳体(10)和装入在所述插头壳体(10)中的插头元件(2),所述插头元件具有销部段(20)和用于与外部的元件(100)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21),以及
插座侧(3),所述插座侧具有绝缘的插座壳体(30)和装入在所述插座壳体(30)中的插座元件(4),所述插座元件具有插座部段(40)和用于与外部的元件(100)导电连接的接触部段(41),
其中所述插头壳体(10)能够沿着插塞方向(S)与所述插座壳体(30)插到一起,并且其中在插在一起的状态中,所述插头元件(2)的所述销部段(20)在接触区域(K)中伸入到所述插座元件(4)的所述插座部段(40)中,以至于在插座侧(3)和插头侧(1)之间经由插座部段(40)和销部段(20)能够促成电接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头壳体(10)中并且在所述插座壳体(30)中,对于每个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设置有至少一个物理的保护元件(5),其中所述物理的保护元件(5)保护由插头元件(2)和插座元件(4)组成的相应的对免受外部的影响,
插头壳体(10)和插座壳体(30)各包括至少一个容纳部段(800)用于将所述物理的保护元件(5)固定在所述插头壳体(10)和所述插座壳体(30)上,其中所述物理的保护元件(5)具有保持元件(801)的构型,并且其中所述外部的元件(100)是从所述插头壳体(10)或者所述插座壳体(30)伸出的线缆(100),其中所述保持元件(801)作用在所述插头壳体(10)外部的或者所述插座壳体(30)外部的线缆(100)上,
在所述保持元件(801)和所述线缆(100)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线缆(100)延伸的轴圈套(806),其中所述保持元件(801)经由所述轴圈套(806)作用在所述线缆(100)上,其中所述轴圈套(806)局部地在所述插头壳体(10)或者所述插座壳体(30)上延伸并且通过所述保持元件(801)的夹持部段(813)相对于所述插头壳体(10)或者插座元件(30)附加地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元件(801)包括第一保持部(802)和第二保持部(803),这两个保持部(802,803)能够与至少一个连接元件(804)连接,其中这两个保持部(802,803)支撑或者夹持所述线缆(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802,803)具有凹陷部(805),所述凹陷部基本上相应于待容纳的线缆(100)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的一个(802)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808)并且所述保持部的另一个(803)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开口(809),其中所述定位销(809)伸入到所述定位开口(809)中并且因此这两个保持部(801,802)能够相对彼此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805)设置有至少一个隆起部(807),所述隆起部从横截面中来看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线缆(100)的中轴线(M)伸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所述隆起部(8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的插塞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段(800)是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10)的或者所述插座壳体(30)的外侧(810)上的凹陷部(811),其中所述保持元件(801)具有梳齿部(812),所述梳齿部嵌入到所述凹陷部(811)中和/或其中所述保持元件(801)相对于所述插头壳体(10)或者所述插座壳体(30)夹持在夹持部段(813)中。
CN201280045935.0A 2011-09-20 2012-09-13 插塞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14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82003 2011-09-20
EP11182003.1 2011-09-20
PCT/EP2012/067942 WO2013041439A2 (de) 2011-09-20 2012-09-13 Steckverbind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4484A CN103814484A (zh) 2014-05-21
CN103814484B true CN103814484B (zh) 2016-09-28

Family

ID=4683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593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14484B (zh) 2011-09-20 2012-09-13 插塞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13089A1 (zh)
EP (1) EP2748897A2 (zh)
JP (1) JP2014530452A (zh)
KR (1) KR20140062072A (zh)
CN (1) CN103814484B (zh)
BR (1) BR112014006504A2 (zh)
MX (1) MX2014003387A (zh)
WO (1) WO201304143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9288B2 (ja) * 2012-09-18 2016-01-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5100763A1 (de) * 2015-01-20 2016-07-21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teil mit einer Leitungseinführungseinrichtung
CN204361359U (zh) * 2015-01-28 2015-05-2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带线缆的端子组件及连接器组件
DE102015122303B3 (de) * 2015-12-15 2017-04-20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Steckverbinderbuchse
EP3280010A1 (en) * 2016-08-04 2018-02-07 Spinner GmbH Low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rf connector
CN111971857A (zh) * 2018-04-18 2020-11-20 史陶比尔电子连接器股份公司 插头连接器
DE102019107523A1 (de) * 2018-05-24 2019-11-28 Hanon Systems Vorrichtung zum Antreiben eines Verdichters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r Vorrichtung
CN108565644A (zh) * 2018-07-01 2018-09-21 安徽统凌科技新能源有限公司 多功能锂电池放电口
DE102018122848A1 (de) * 2018-09-18 2020-03-19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Modulelement zur Aufnahme in einem Halterahmen für einen Steckverbinder
US10985493B1 (en) * 2019-10-04 2021-04-20 R.A. Phillips Industr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DE102020106243A1 (de) * 2020-03-09 2021-09-09 Md Elektronik Gmbh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zum elektrischen Verbinden zweier Kabel
EP3993178B1 (en) * 2020-10-27 2024-01-24 TE Connectivity Industrial GmbH Electrical plug with friction brake device, as well as arrangement and method
CN213660730U (zh) * 2020-11-23 2021-07-09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22143058A (ja) * 2021-03-17 2022-10-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カバー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0479A1 (de) * 2008-03-03 2009-09-10 Amad - Mennekes Holding Gmbh & Co. Kg Steckvorrichtung mit Zugentlastung
CN201717439U (zh) * 2010-05-28 2011-01-19 吕纪坤 太阳能电池线缆连接用密封螺母
CN201820943U (zh) * 2010-05-20 2011-05-04 Abb公司 电连接器插头
FR2944361B1 (fr) * 2009-04-08 2011-05-13 Radiall Sa Systeme d'interconnex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9061A (en) * 1984-11-19 1987-01-27 Itt Corporation Environmentally sealed connector
JPH043415Y2 (zh) * 1986-03-12 1992-02-03
JP2509471Y2 (ja) * 1988-07-19 1996-09-0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
US5266045A (en) * 1991-10-28 1993-11-30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JP2978348B2 (ja) * 1992-12-18 1999-11-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コネクタ
JP2982100B2 (ja) * 1994-02-03 1999-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5580264A (en) * 1994-08-09 1996-12-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ed connector
JP3032939B2 (ja) * 1994-11-29 2000-04-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585061B2 (ja) * 1995-06-06 2004-11-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146982B2 (ja) * 1996-07-12 2001-03-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H10162900A (ja) * 1996-10-04 1998-06-19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
US5788534A (en) * 1997-03-18 1998-08-04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cable clamp
FR2770041B1 (fr) * 1997-10-22 2000-01-07 Aerospatiale Raccord arriere amovible pour un connecteur tel qu'un connecteur electrique circulaire
JP4562161B2 (ja) * 2001-05-23 2010-10-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6663415B1 (en) * 2002-08-09 2003-12-1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train relief
US7249969B2 (en) * 2003-07-28 2007-07-31 Andrew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corrugated cable interface insert
US20060094281A1 (en) * 2004-11-04 2006-05-04 Carlyle, Inc. Latch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112086B1 (en) * 2005-04-08 2006-09-2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having cable guide
US7210943B1 (en) * 2005-11-16 2007-05-01 Jess-Link Products Co., Ltd. Connector
JP4775907B2 (ja) * 2006-11-22 2011-09-21 Smk株式会社 防水型コネクタ及び中継コネクタ
US7744403B2 (en) * 2006-11-29 2010-06-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cables
KR100901409B1 (ko) * 2007-07-06 2009-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동축 케이블 커넥터
CN201266730Y (zh) * 2008-04-30 2009-07-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4898855B2 (ja) * 2009-02-04 2012-03-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491335B2 (en) * 2009-03-24 2013-07-23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JP5417954B2 (ja) * 2009-04-09 2014-0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0479A1 (de) * 2008-03-03 2009-09-10 Amad - Mennekes Holding Gmbh & Co. Kg Steckvorrichtung mit Zugentlastung
FR2944361B1 (fr) * 2009-04-08 2011-05-13 Radiall Sa Systeme d'interconnexion
CN201820943U (zh) * 2010-05-20 2011-05-04 Abb公司 电连接器插头
CN201717439U (zh) * 2010-05-28 2011-01-19 吕纪坤 太阳能电池线缆连接用密封螺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13089A1 (en) 2014-07-31
MX2014003387A (es) 2014-07-09
CN103814484A (zh) 2014-05-21
BR112014006504A2 (pt) 2017-06-27
EP2748897A2 (de) 2014-07-02
KR20140062072A (ko) 2014-05-22
WO2013041439A2 (de) 2013-03-28
JP2014530452A (ja) 2014-11-17
WO2013041439A3 (de)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4484B (zh) 插塞连接器
CN101970263B (zh) 安全装置以及用于生产安全装置的方法
ES2652312T3 (es) Conector aislado separable de dos materiales
CN101350481B (zh) 屏蔽的连接器结构
US9415695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JP5378955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03171447B (zh) 用于包括底板支撑且位于底板下面的部件的电动车辆的电缆组件
US8939734B2 (en) Molded plug for a compressor
CN103608971A (zh) 电气联接端子
KR20200033263A (ko) 전기적 연결 장치
CN103915705A (zh) 电接线端子和其装配方法
CN107534244B (zh) 模块化插拔连接器
KR101486166B1 (ko) 자동차 분야에서 고압 전류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연결 장치
CN102792531A (zh) 多件式壳体的壳体基础元件以及用于装配壳体的方法
CN104904071B (zh) 汽车充电连接器
CN104254949B (zh) 插塞连接器
CN104335431A (zh) 固定端子
KR20170041082A (ko) 차량용 다중 접지 커넥터
KR20170079582A (ko) 전원분배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CN207021423U (zh) 一种连接器
RU2014145829A (ru) Система быстрого одноканальн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CN207149756U (zh) 连接器
CN105140737B (zh) 用于电动车的连接器和电动车
KR200411267Y1 (ko) 고전압 케이블용 접지브라켓의 고정구조
CN100583570C (zh) 一种抗干扰电缆插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ierre Ybyshelag

Inventor before: UEBERSCHLAG PETER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UEBERSCHLAG PETER TO: UEBERSCHLAG PIERRE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3

Address after: Swiss Bonneville

Patentee after: Shi Tao Bill electrical connector stock company

Address before: Swiss Bonneville

Patentee before: Multi Holding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