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3707A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3707A
CN103813707A CN201280044041.XA CN201280044041A CN103813707A CN 103813707 A CN103813707 A CN 103813707A CN 201280044041 A CN201280044041 A CN 201280044041A CN 103813707 A CN103813707 A CN 103813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travels
oil pressure
jackshaft
g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40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川裕
水畑龙也
凹添比佐志
岸彻
林顺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13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3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6Gea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9/00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 A01D69/03Driving mechanisms or parts thereof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flui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bin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作为课题,所述联合收割机可以提高行驶油压泵(65)的维修作业性,并且,可以使发动机(7)接近脱粒装置(9),可以将机体重心设定得靠近行驶机体(1)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所述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3)、具有脱粒滚筒(21)的脱粒装置(9)、具有行驶部(2)的行驶机体(1)、和具有行驶油压泵(65)及行驶油压马达(69)的油压变速装置(66),将发动机(7)搭载在所述行驶机体1上,经由油压变速装置(66)将发动机(7)的输出传递给所述行驶部(2),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之中,在所述脱粒装置(9)侧方的上表面上搭载所述发动机(7),并且,在所述发动机(7)的侧面之中,在与和所述脱粒装置(9)对向的面相反的机器外侧面上配置所述行驶油压泵(65)。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所述联合收割机搭载有收割田地上没有收割的谷物秆的收割装置、和将收割的谷物秆的谷粒脱粒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存在这样的技术,即,配备有:具有行驶部及驾驶员座的行驶机体、具有收割刀的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从收割装置向脱粒装置供应谷物秆的喂入室、驱动各个部分的发动机、对脱粒装置的脱粒物进行分选的谷粒分选机构、收集脱粒装置的谷粒的谷粒箱,连续地收割田地上的未收割的谷物秆并进行脱粒(专利文献1)。另外,下述技术也是公知的,即,配备有具有行驶油压泵及行驶油压马达的油压变速装置,利用油压变速装置驱动履带行驶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38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2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行驶机体的前部(驾驶座的下方)搭载发动机,所以,在与发动机邻接的部位之中的不容易维修的靠近机体中央的位置处配置行驶油压泵等,存在着不能提高行驶油压泵等的维修作业性等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靠近行驶机体的左右宽度中央配置行驶油压泵,所以,可以相等地形成设置在左右履带行驶装置上的行驶油压马达与行驶油压泵之间的油压管的长度,但是,从发动机向行驶油压泵或者脱粒装置等作业部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也靠近行驶机体的左右宽度中央配置,也存在着不能提高动力传递机构等的维修作业性等问题。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研究了这种现状,提供一种进行了改进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的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具有行驶部的行驶机体、和具有行驶油压泵及行驶油压马达的油压变速装置,将发动机搭载于所述行驶机体,经由油压变速装置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递给所述行驶部,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所述脱粒装置侧方的上表面上搭载所述发动机,并且,在所述发动机的侧面之中,在与和所述脱粒装置对向的面相反的机器外侧面上配置所述行驶油压泵。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内部设置有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的前侧设置谷粒取出作业台,绕过所述发动机室的前侧地从行驶油压泵向行驶油压马达延伸设置油压配管。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将发动机搭载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部,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及行驶油压泵的驱动轴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延伸设置并用皮带连接。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在内部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中间轴,将所述发动机配置在所述行驶油压泵与所述中间轴之间。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中,以下述方式构成,即,作为所述中间轴,配备有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方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第二中间轴,经由所述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由于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具有行驶部的行驶机体、具有行驶油压泵及行驶油压马达的油压变速装置,发动机搭载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将发动机的输出经由油压变速装置传递给所述行驶部,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所述脱粒装置侧方的上表面上搭载所述发动机,并且,在所述发动机的侧面之中,在与和所述脱粒装置对向的面相反的机器外侧面上配置所述行驶油压泵,因此,例如,通过卸下发动机室罩的一部分等,可以简单地使所述行驶油压泵向机器外侧露出,可以提高所述行驶油压泵的维修作业性,并且,可以使发动机接近所述脱粒装置,从而将机体重心设定得靠近所述行驶机体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另外,在所述发动机中将引入冷却风(外部气体)的冷却风路形成在机器外侧面的高的位置(离开粉尘多的田地表面的机体上部位置)处的一般的联合收割机的冷却风引入结构中,可以灵活使用该冷却风路下方的空间,紧凑地设置所述行驶油压泵及配管等油压结构部件。进而,利用所述发动机的冷却风,可以恰当地保持所述行驶油压泵的工作油温度,可以提高油压传动效率。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内部设置有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的前侧设置谷粒取出作业台,绕过所述发动机室的前侧地从行驶油压泵向行驶油压马达延伸设置油压配管,所以,可以将所述油压配管组装到所述发动机室与谷粒取出作业台之间,可以提高所述油压配管的装配作业性或者维修作业性等。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由于发动机搭载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部,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及行驶油压泵的驱动轴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延伸设置,并用皮带连接,因此,可以朝向所述行驶油压泵或者脱粒装置等各个作业部,从所述发动机向左右方向分别延伸设置传动带,降低伴随着所述发动机的转矩变动等而引起的机械振动,并且,可以从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进行所述传动带的更换作业等,可以提高所述传动带等的维修作业性。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内部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中间轴,将所述发动机配置在所述行驶油压泵与所述中间轴之间,由此,朝向所述行驶油压泵和所述中间轴从所述发动机向左右方向分别延伸设置传动带,因此,可以降低伴随着所述发动机的转矩变动而引起的振动。可以容易地从所述中间轴向所述脱粒装置或者谷物箱等分配发动机的动力。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由于以下述方式构成,即,作为所述中间轴,配备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方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第二中间轴,经由所述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轴,因此,可以绕过所述脱粒装置后侧的废秸秆排出部将发动机的输出轴用皮带连接到所述脱粒装置,可以容易地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脱粒滚筒轴的后部。可以不损害所述脱粒装置的废秸秆排出功能,而灵活运用所述发动机室框体紧凑地装配所述脱粒装置的驱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右侧视图。
图3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平面图。
图4是该该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系统图。
图5是联合收割机的驱动部的背面图。
图6是从后方观察该驱动部的透视图。
图7是发动机设置部的右侧视图。
图8是发动机及行驶驱动部的右侧视图。
图9是行驶驱动部的平面图。
图10是联合收割机的油压回路图。
图11是从右前方观察发动机及行驶驱动部的透视图。
图12是从左前方观察发动机及行驶驱动部的透视图。
图13是从右前方观察泵壳体的透视图。
图14是发动机及泵壳体的右侧视图。
图15是从发动机及泵壳体的右侧上方观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附图(图1~图3)说明将本申请的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侧视图,图2是其右侧视图,图3是其平面图。首先,参照图1~图3对于联合收割机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面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将左侧简单地称为左侧,面向该前进方向将右侧简单地称为右侧。
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配备有被作为行驶部的铁制的左右一对履带2所支承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可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油压缸4进行升降调节地安装有一边收割一边引入稻子(麦子、大豆或者玉米)等未收割的谷物秆的收割装置3。另外,履带2也可以由橡胶履带形成。
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搭载操作者搭乘的操纵台5。在操纵台5的后方,配置用于贮存脱粒后的谷粒的谷粒箱6。在谷粒箱6的后方,配置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7。在谷粒箱6的后部的右侧,可旋转地设置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谷粒箱6内的谷粒从排出螺旋推运器8前端的稻谷抛出口8a被例如送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中。在行驶机体1的另一侧(在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搭载用于对从收割装置3供应的收割谷物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装置9。在脱粒装置9的下部,配置用于进行摆动分选及风分选的谷粒分选机构10。
收割装置3配备有与脱粒装置9前部的喂入口9a连通的喂入室11、和连接设置在喂入室11的前端的横向宽的铲斗状的谷物收割台12。将扒拢螺旋推运器13可旋转地用轴支承在谷物收割台12内。在扒拢螺旋推运器13的前部上方,配置带有搂齿梁(tine bar)的扒拢卷盘14。在谷物收割台12的前部配置理发推子状的收割刀15。在谷物收割台12的前部的左右两侧,突出地设置左右分草体16。另外,在喂入室11内设置供应输送器17。在供应输送器17的输送终端和喂入口9a之间,设置有收割谷物秆投入用搅拌器18。另外,喂入室11的下表面部和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经由升降用油压缸4被连接,收割装置3借助升降用油压缸4进行升降运动。
借助上述结构,利用扒拢卷盘14扒拢左右分草体16之间的未收割的谷物秆的谷穗侧,未收割的谷物秆的秆侧被收割刀15收割,并且借助扒拢螺旋钻13的旋转驱动,将未收割的谷物秆的秆侧集中到收谷物割台12的左右宽度的中央部附近。谷物收割台12收割的全部谷物秆,被供应输送器17输送,被搅拌器18投入到脱粒装置9的喂入口9a内。另外,配备有使谷物收割台12围绕水平控制支点19a转动的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利用水平控制油压缸19调节谷物收割台12的左右分选的倾斜度,相对于地面水平地支承谷物收割台12、及收割到15、以及扒拢卷盘14。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脱粒装置9的脱粒室内可旋转地设置脱粒滚筒21。将脱粒滚筒21支承于在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延长的脱粒滚筒轴20上。在脱粒滚筒21的下方侧张设使谷粒漏下的接受网24。另外,在脱粒滚筒21前部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地设置螺旋状的螺旋桨叶状的引入浆叶25。
借助上述结构,从喂入口9a投入的收割的谷物秆一边借助脱粒滚筒21的旋转被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输送,一边在脱粒滚筒21和接受网24之间被混揉并被脱粒。比接受网24的网眼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接受网24漏下。没有从接受网24漏下的秸秆屑等,借助脱粒滚筒21的输送作用被从脱粒装置9后部的废料口排出到田地中。
另外,在脱粒滚筒21的上方侧,可转动地枢转安装有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的多个送尘阀(图中省略)。通过所述送尘阀的角度调整,可以根据收割的谷物秆的品种或性状来调节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另一方面,作为配置在脱粒装置9的下方的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比重分选用的摆动分选盘26,所述摆动分选盘26具有谷粒盘、谷壳筛、谷粒筛以及逐稿器等。
另外,作为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供应分选风的风车风扇29等。被脱粒滚筒21脱粒而从接受网漏下的脱粒物,借助摆动分选盘26的比重分选作用和风车风扇29的风分选作用,分选出谷粒等一级品(精粒)、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再分选物)、以及秸秆屑等排尘。
在摆动分选盘26的下侧方,作为谷粒分选机构10,配备有一级输送器机构30及二级输送器机构31。通过摆动分选盘26及风车风扇29的分选,从摆动分选盘26落下的谷粒等一级品被一级输送器机构30及提升谷物输送器32收集到谷粒箱6中。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级品经由二级输送器机构31及二级还原输送器等被返回到摆动分选盘26的分选起始端侧,由摆动分选盘26进行再分选。秸秆屑等被从行驶机体1后部的排尘口34排出到田地中。
进而,如图1~图3所示,在操纵台5上配置有操纵柱41和操作者乘坐的驾驶员座42。在操纵柱41上配置有:作为变更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或者变更移动速度用的操纵杆的左右变速杆43、44;向前后方向倾倒而使收割装置3升降、或者向左右方向倾倒而使扒拢卷盘14升降用的收割姿势杆45;控制发动机7的旋转的加速杆46;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动作的谷粒排出杆47。另外,还配置有:进行向收割装置3的动力传递的通断操作的收割离合器杆39;进行向脱粒装置9的动力传递的通断操作的脱粒离合器杆40等。另外,在操纵台5的上方侧,经由支柱48安装有防晒用的顶篷体49。
如图1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面侧配置左右车架50。在车架50上设置有向履带2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的驱动链轮51、保持履带2的张力的张紧辊52、将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在接地状态的多个支重滚轮53、保持履带2的非接地侧的中间辊54。借助驱动链轮51支承履带2的后侧,借助张紧辊52支承履带2的前侧,借助支重滚轮53支承履带2的接地侧,借助中间辊54支承履带2的非接地侧。
另外,如图1~图3所示,配备有配置在谷粒箱6的底部的底部进给输送器60和配置在谷粒箱6的后部的纵向进给输送器61。左右底部进给输送器60在谷粒箱6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延长,向垂直设置的纵向输送器61的下端侧输送谷粒箱6底部的谷粒。纵向进给输送器61在谷粒箱6的后部在上下方向上延长,从纵向进给输送器61上端侧向谷粒箱6右侧的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开始端侧输送谷粒。谷粒箱6内的谷粒被输送到排出螺旋推运器8前端(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输送。
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在上下方向上可转动地被支承在纵向进给输送器61的上端侧。可升降地构成作为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侧。另外,在纵向输送器61的输送器轴心周围(水平方向)上可移动地构成稻谷抛出口8a侧。即,使稻谷抛出口侧8a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下方侧移动,经由螺旋推运器架8b将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容纳于操纵台5及谷粒箱6的右侧部。另一方面,使作为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进给终端侧的稻谷抛出口8a侧上升,使稻谷抛出口8a侧向行驶机体1的侧方或者后方移动,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向行驶机体1的侧方或者后方突出,使稻谷抛出口8a与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相对向,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运出到货车的车箱或者货柜等中。
其次,参照图4~图6、图10说明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结构。如图4~图6所示,配备具有一对斜板可变式的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行驶变速用的泵壳体66。发动机7搭载在行驶机体1的右侧后部上面,将泵壳体66配置在发动机7右侧的行驶机体1上面。另外,在左右车架50的后端部,分别设置左右减速齿轮箱63。在左右减速齿轮箱63分别配置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行驶输出带230将从泵壳体66向后方突出的行驶驱动输入轴64和从发动机7向后方突出的输出轴67连接起来。在脱粒装置9后部侧方的行驶机体1上面侧设置发动机7及泵壳体66,在脱粒装置9与泵壳体66之间配置发动机7。
另外,驱动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等的供应泵68也与行驶油压泵65设置在同一轴64上。另外,配备有使收割装置3的升降用油压缸4或者收割装置3的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等动作的作业用油压泵70,将作业用油压泵70配置于发动机7上,与行驶油压泵65一样,利用发动机7驱动供应泵68及作业用油压泵70。
借助上述结构,将发动机7的驱动输出经由输出轴67传递给左右行驶油压泵65。借助左右行驶油压泵65分别独立地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借助左右行驶马达69使左右履带2正反旋转从而前进、后退移动。另外,控制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旋转速度,使利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驱动的左右履带2的旋转速度不同,变更行驶机体1的移动方向(行驶前进路线),进行在田地的端部的方向的转换等。
即,如图10所示,左右一对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闭合油压回路261油压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上。借助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驱动链轮51向前进方向或者后退方向驱动左右履带2。操作者操纵操作左右变速杆43、44分别调节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角度(变速控制),从而分别变更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转速或者旋转方向,相互独立地驱动左右履带2,行驶机体1进行前进移动或者后退移动。
如图4~图9所示,由发动机室框体56形成发动机室57,发动机7内设于发动机室57。将脱粒输入用的第一中间轴71经由第一轴承体58支承在发动机室框体56上。另外,将脱粒输入用的第二中间轴72经由第二轴承体59支承在发动机室框体56上。将第一中间轴71经由作业输出带231连接到发动机7的输出轴67上。将第二中间轴72经由脱粒驱动带232连接到第一中间轴71上。经由兼作张紧辊的脱粒离合器233和脱粒驱动带232,从第一中间轴71向第二中间轴72传递发动机7的动力。另外,通过操作者进行的杆的操作,对脱粒离合器233进行离合控制。另外,将第二中间轴72经由脱粒滚筒驱动带234连接到脱粒滚筒轴20的一端侧(后端侧),通过脱粒离合器233的离合操作,经由第二中间轴72驱动控制脱粒滚筒21,从搅拌器18投入的谷物秆被脱粒滚筒21连续地脱粒。
进而,在脱粒装置9的前面壁体上设置收割分选输入壳体73。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支承于收割分选输入壳体73。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的一端侧(右侧端部)经由伞齿轮75连接到脱粒滚筒轴20的另一端侧(前端侧)。将收割分选输入轴74的另一端侧(左侧端部)经由搅拌器驱动带238连接到支承搅拌器18的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将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经由分选输入带235连接到轴支承风车风扇29的风车轴75的左侧端部。将风车轴76经由输送器驱动带237连接到一级输送器机构30的一级输送器轴77的左侧端部和二级输送器机构31的二级输送器轴78的左侧端部。将二级输送器轴78的左侧端部经由摆动分选带236连接到支承摆动分选盘26后部的曲柄状的摆动驱动轴79的左侧端部。另外,提升谷物输送器32经由一级输送器轴77被驱动,一级输送器机构30的一级分选谷粒被收集到谷粒箱6。另外,二级还原输送器33经由二级输送器轴78被驱动,混杂有二级输送器机构31的秸秆屑的二级分选谷粒返回到摆动分选盘26的上面侧。
另一方面,将支承供应输送器17的进给终端侧的收割输入轴89的左侧端部经由收割驱动带241及收割离合器242连接到搅拌器轴82的左侧端部。将收割输入轴89的右侧端部经由收割台驱动链条90连接到设置在谷物收割台12上的收割台驱动轴91上。将收割台驱动轴91经由扒拢驱动链条92连接到轴支承扒拢螺旋推运器13的扒拢轴93上。将收割台驱动轴91经由中间轴95及卷轴驱动链条96、97连接到支承扒拢卷盘14的卷盘轴94上。另外,收割刀15经由收割刀驱动曲柄机构98被连接到收割台驱动轴91的右侧端部。通过收割离合器242的通断操作,驱动控制供应输送器17、扒拢螺旋推运器13、扒拢卷盘14、和收割刀15,连续地收割田地中的未收割谷物秆的谷穗侧。
进而,如图4所示,将底部进给输送器60的底部进给输送器轴103的后端侧经由谷粒排出带244及谷粒排出离合器245连接到第一中间轴71的后端部。将下部副轴105的一端侧经由纵向进给驱动链条104连接到底部进给输送器轴103的后端部。将副轴105的另一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07连接到纵向进给输送器61的纵向进给输送器轴106的下端侧。将上部副轴109的一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08连接到纵向输送器轴106的上端侧。将谷粒排出轴111的一端侧经由谷粒排出驱动链条110连接到上部副轴109的另一端侧。将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排出螺旋推运器轴112的进给开始端侧经由伞齿轮机构113连接到谷粒排出轴111的另一端侧。通过谷粒排出离合器245的离合操作,驱动控制底部进给输送器60、纵向进给输送器61和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货车车箱或者货柜等上。
另外,如图2所示,在谷粒箱6的底部设置有前后谷粒排出口221、222。另外,以能够出入的方式将稻谷接受台223配置在谷粒排出口221、222下方的行驶机体1的上面侧。在以水平作业姿势支承稻谷接受台223的状态下,驾驶员座位42上的操作者以外的作业者搭乘在稻谷接受台223上,将稻谷袋安装到稻谷接受棒224(图中省略)上,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该稻谷袋。使填满谷粒的稻谷袋从稻谷接受台223滚落到田地上并回收。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从谷粒排出口221、222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可以中断收割脱粒作业而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即,与从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排出谷粒箱6内的谷粒的作业相比,由于几乎没有必要中断收割脱粒作业,所以,在收获作业中,可以缩短中断收割脱粒作业的时间,可以提高收获作业效率。
其次,参照图10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油压结构。如图10所示,作为油压促动器,配备有:所述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所述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可升降地支承扒拢卷盘14的左右卷盘升降用油压缸251、和可升降地支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经由水平控制用电磁油压阀253,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于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基于操作者的水平控制用开关(图中省略)的操作或者左右倾斜传感器(图中省略)的检测结果,水平控制用油压缸19动作,将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保持在水平或者任意倾斜角度。
另外,经由收割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5,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到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上。通过使收割姿势杆45向前后方向倾倒的操作,使收割升降用油压缸4动作,操作者使收割装置3升降运动到任意高度(例如,收割作业高度或者非作业高度等)。另一方面,经由卷盘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6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于卷盘升降用油压缸251。借助使收割姿势杆45向左右方向的倾倒操作,使卷轴升降用油压缸251动作,操作者可以使扒拢卷盘14升降移动到任意高度,收割田地上未收割的谷物秆。
另一方面,经由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手动油压阀257,将作业用油压泵70油压连接到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上。借助使谷粒排出杆47在前后方向上倾倒的操作,使螺旋推运器升降用油压缸252动作,操作者可以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的稻谷抛出口8a升降移动到任意高度。另外,借助电动机(图中省略)使谷粒排出螺旋推运器8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使稻谷抛出口8a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即,使稻谷抛出口8a位于货车车箱或者货柜的上方,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到货车车箱或者货柜内。
进而,如图10所示,将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分别经由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上。分别将左右变速杆43、44经由伺服阀机构262连接到左右行驶油压泵65的输出调节用斜板65a上,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成比例地变更输出调节用斜板65a的支承角度。即,由左右行驶油压泵65分别驱动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经由减速齿轮箱63的减速齿轮机构263,将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的驱动力分别传递给左右履带2,左右履带2被向前进方向或者后退方向驱动。
借助上述结构,通过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前方倾倒,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在前进方向上直线移动。通过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后方倾倒,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在后退的方向上直线移动。另一方面,在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前方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在使左右变速杆43、44向机体后方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下,或者一面使左右变速杆43、44中的任一个向机体前方倾倒,一面使其中的另外一个向机体后方倾倒的情况下,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修正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
换句话说,在使左右变速杆43、44的操作量或者操作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成比例的车速,并且以与左右变速杆43、44的倾斜角度之差成比例的旋转半径,使行驶机体1在左右方向上旋转移动。另外,将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经由机油冷却器264及管路滤清器265连接到供应泵68的高压油排出侧,将油箱266内的工作油补给给左右闭合油压回路261。油箱266搭载在发动机7的燃料箱267的左侧方的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将驾驶员座42经由座椅骨架268配置在燃料箱267的上方侧。
进而,如图7、图8、图11、图13~图15所示,在搭载在行驶机体1的左侧上表面上的脱粒装置9的右侧,在搭载在行驶机体1后部的右侧上表面上的发动机7的右外侧方,经由前部支承体271和后部支承体272,将所述泵壳体66固定设置在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侧。在泵壳体66的前部配置供应泵68,该泵壳体66的前部被前部支承体271支承在行驶机体1上。将泵壳体66的后面侧螺栓紧固到后部支承体272的前面侧。使行驶驱动输入轴64从泵壳体66的后面向后方突出。
如图11~图13所示,将机油冷却器264支承于所述发动机室框体56的前面部,从发动机室框体56右侧的泵壳体66起,在机油冷却器264、发动机室框体56左侧下方的左右行驶油压马达69、行驶机体1前部的油箱266等,绕过发动机室框体56的前部延伸设置油压配管269。另外,如图7、图8所示,在机油冷却器264的后侧方,在发动机7的前面侧配置发动机7的水冷用散热器283、发动机7及散热器283的空冷用冷却风扇284。
进而,如图7、图8所示,从发动机7的侧方之中与脱粒装置9相反侧的侧方起,在散热器283及冷却风扇284的前方配备形成发动机7的冷却风路(外部空气引入通路)的罩盖管道体285。利用位于发动机7的右侧方的侧部管道286和位于散热器283及冷却风扇284的前方的前部管道287,形成所述罩盖管道体285。将侧部管道286及前部管道287固定到发动机室框体56的右侧部及前部,呈平面视图L状地延伸设置侧部管道286及前部管道287。
另一方面,配备外部空气引入口288形成于上半部的侧部罩289。将侧部罩289可拆装地固定到固定有侧部管道286的发动机室框体56的右侧部。利用侧部罩289覆盖侧部管道286的右侧开口(机器外侧面)。伴随着冷却风扇284的旋转,从机体高处的外部空气引入口288引入的外部空气经由侧部管道286及前部管道287在发动机室57内移动,冷却发动机7等。发动机室57内的热气被向发动机7的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排出,并且,发动机室57内的热气的一部分从泵壳体66部向机器外排出,与发动机7的空气冷却作用的同时,泵壳体66也被空气冷却。
另外,如图5、图7所示,将侧部管道286底部的高度位置形成得比前部管道287底部的高度位置高。将泵壳体66搭载在侧部管道286下方的行驶机体1上。利用侧部罩289的下半部覆盖发动机7的右侧部和泵壳体66的右侧部,并且,利用侧部罩289的上半部覆盖侧部管道286的右侧部。在将侧部罩289从发动机室框体56上卸下了时,发动机7的右侧部、泵壳体66的右侧部、侧部管道286的右侧部能够露出到机体右侧。
借助上述结构,卸下侧部罩289,可以从行驶机体1的右外侧方进行发动机7周围的维修、或者泵壳体66周围的维修、或者侧部管道286周围的维修。另外,可以从谷粒接受台223侧进行油压配管269周围的维修、或者前部管道287周围的维修等。
如图1、图5、图7所示,在配备有收割装置3、具有脱粒滚筒21的脱粒装置9、具有作为行驶部的履带2的行驶机体1、作为具有行驶油压泵65及行驶油压马达69的油压变速装置的泵壳体66,将发动机7搭载在行驶机体1上,经由泵壳体66将发动机7的输出传递给履带2的联合收割机中,在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之中的脱粒装置9侧方的上表面搭载发动机7,并且,在发动机7的侧面之中,在与脱粒装置9对向的面相反的机器外侧面配置有行驶油压泵65。从而,例如,通过将发动机室罩的一部分(侧部罩289)等卸下,可以简单地将行驶油压泵65向机器外侧露出,可以一面可以提高行驶油压泵65的维修作业性,一面使发动机7接近脱粒装置9,靠近行驶机体1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地设定机体重心。另外,在将冷却风(外部的冷气)引入发动机7的冷却风路形成在机器外侧面的高的位置(远离粉尘多的田地表面的机体上部位置)上的一般的联合收割机的冷却风引入结构中,可以灵活地利用该冷却风路下方的空间,紧凑地设置行驶油压泵65及油压配管269等油压结构部件。进而,利用发动机7的冷却风,可以恰当地保持行驶油压泵65的工作油温度,可以提高油压传动效率。
如图7、图11、图12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上表面中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7的发动机室57的前侧,设置作为谷粒取出作业台的稻谷接受台223,以绕过发动机室57的前侧的方式,从行驶油压泵65向行驶油压马达69延伸设置油压配管269。从而,可以将油压配管269组装到发动机室57与稻谷接受台223之间,可以提高油压配管269的装配作业性或者维修作业性。
如图5、图6、图15所示,将发动机7搭载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延伸设置发动机7的输出轴67及行驶油压泵65的驱动轴(行驶驱动输入轴64),并且利用行驶输出带230将所述输出轴67及驱动轴连接起来。从而,向行驶油压泵65或者脱粒装置9等各个作业部,从发动机7向左右方向分别延伸设置传动带(行驶输出带230、脱粒驱动带232),可以降低伴随着发动机的7转矩变动等而产生的机械振动,并且,可以从行驶机体1的后方进行所述传动带的更换作业等,可以提高所述传动带等的维修作业性。
如图5、图12、图13所示,在内部设置发动机7的发动机室框体56上设置第一中间轴71,在行驶油压泵和第一中间轴71之间的行驶机体1上配置有发动机7。从而,由于向行驶油压泵65和第一中间轴71,从发动机7向左右方向分别延伸设置传动带(行驶输出带230、脱粒驱动带232),所以,可以降低伴随着发动机7的转矩变动而产生的振动。可以容易地从所述第一中间轴71向脱粒装置9或者谷粒箱6(谷物箱)等分配发动机7的动力。
如图5、图12、图13所示,作为设置在发动机室框体56上的中间轴,配备有第一中间轴71及第二中间轴72,在第一中间轴71上方的发动机室框体56上设置第二中间轴72,经由第一中间轴71及第二中间轴72将发动机7的动力传递给脱粒装置9的脱粒滚筒轴20。从而,可以绕过脱粒装置9后侧的废秸秆排出部,利用脱粒驱动带232及脱粒滚筒驱动带234将发动机7的输出轴67连接到脱粒装置9上,可以容易地将发动机7的动力传递到脱粒滚筒轴20的后部。可以无损于脱粒装置9的废秸秆排出功能,而灵活地利用发动机室框体56,紧凑地组装脱粒装置9的驱动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   行驶机体
2   履带(行驶部)
3   收割装置
7   发动机
9   脱粒装置
20  脱粒滚筒轴
21  脱粒滚筒
56  发动机室框体
57  发动机室
64  行驶驱动输入轴(行驶油压泵的驱动轴)
65  行驶油压泵
66  泵壳体(油压变速装置)
67  发动机的输出轴
69  行驶油压马达
71  第一中间轴
72  第二中间轴
223 稻谷接受台(谷粒取出作业台)
230 行驶输出带
269 油压配管

Claims (5)

1.一种联合收割机,配备有:收割装置、具有脱粒滚筒的脱粒装置、具有行驶部的行驶机体、和具有行驶油压泵及行驶油压马达的油压变速装置,将所述发动机搭载于所述行驶机体,经由油压变速装置将发动机的输出传递给所述行驶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所述脱粒装置侧方的上表面上搭载所述发动机,并且,在所述发动机的侧面之中,在与和所述脱粒装置对向的面相反的机器外侧面上配置所述行驶油压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驶机体的上表面之中,在内部设置有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的前侧设置谷粒取出作业台,绕过所述发动机室的前侧地从行驶油压泵向行驶油压马达延伸设置油压配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将发动机搭载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后部,将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及行驶油压泵的驱动轴向所述行驶机体的后方延伸设置并用皮带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内部设置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中间轴,将所述发动机配置在所述行驶油压泵与所述中间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构成,即,作为所述中间轴,配备有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在所述第一中间轴上方的发动机室框体上设置第二中间轴,经由所述第一中间轴及第二中间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轴。
CN201280044041.XA 2011-08-02 2012-07-27 联合收割机 Pending CN103813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393A JP5825712B2 (ja) 2011-08-02 2011-08-02 コンバイン
JP2011-169393 2011-08-02
PCT/JP2012/069139 WO2013018696A1 (ja) 2011-08-02 2012-07-27 コンバイ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3707A true CN103813707A (zh) 2014-05-21

Family

ID=4762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4041.XA Pending CN103813707A (zh) 2011-08-02 2012-07-27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25712B2 (zh)
CN (1) CN103813707A (zh)
WO (1) WO20130186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077A (zh) * 2017-03-24 2019-11-01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58454A (ja) * 2013-02-20 2014-09-04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4176342A (ja) * 2013-03-14 2014-09-25 Yanmar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6104031B2 (ja) * 2013-04-19 2017-03-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
JP2015067209A (ja) * 2013-09-30 2015-04-13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103814680B (zh) * 2014-03-06 2015-11-18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作业机械
DE102014107921A1 (de) * 2014-06-05 2015-12-17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Antriebssystem für eine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
DE102014108026A1 (de) 2014-06-06 2015-12-17 Claas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n Gmbh Antriebssystem für eine selbstfahrende Erntemaschine
JP6278074B2 (ja) * 2016-07-26 2018-02-1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WO2019082307A1 (ja) * 2017-10-25 2019-05-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7423504B2 (ja) * 2020-12-18 2024-01-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4929U (zh) * 1987-11-06 1988-09-14 山西省临汾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半切割全喂入麦稻联合收割机
JPH0199513U (zh) * 1987-12-22 1989-07-04
JPH0582230U (ja) * 1991-05-31 1993-11-09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手扱ぎ用ステップ
JPH0713U (ja) * 1993-06-08 1995-01-06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動力取出軸配設構造
JPH07264918A (ja) * 1994-03-30 1995-10-17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気流式除塵装置
CN1249126A (zh) * 1998-09-25 2000-04-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2001233072A (ja) * 2000-12-12 2001-08-28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作業車
CN2622996Y (zh) * 2003-03-20 2004-07-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农业装备分公司 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4929U (zh) * 1987-11-06 1988-09-14 山西省临汾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半切割全喂入麦稻联合收割机
JPH0199513U (zh) * 1987-12-22 1989-07-04
JPH0582230U (ja) * 1991-05-31 1993-11-09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手扱ぎ用ステップ
JPH0713U (ja) * 1993-06-08 1995-01-06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の動力取出軸配設構造
JPH07264918A (ja) * 1994-03-30 1995-10-17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気流式除塵装置
CN1249126A (zh) * 1998-09-25 2000-04-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2001233072A (ja) * 2000-12-12 2001-08-28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作業車
CN2622996Y (zh) * 2003-03-20 2004-07-07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农业装备分公司 一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077A (zh) * 2017-03-24 2019-11-01 洋马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31405A (ja) 2013-02-14
JP5825712B2 (ja) 2015-12-02
WO2013018696A1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3707A (zh) 联合收割机
CN103369954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103249298B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CN103369956A (zh) 普通型联合收割机
JP2011182743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000006A (ja) コンバイン
JP583776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788169B2 (ja) 作業車両
WO2012077496A1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170970A (ja) コンバイン
JP653495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808113B2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6794298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14080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780628B2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2013106556A (ja) コンバイン
JP677545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79429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65090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54214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487356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8159088A1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0072729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2161265A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2018143132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