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12279B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12279B
CN103812279B CN201310556685.3A CN201310556685A CN103812279B CN 103812279 B CN103812279 B CN 103812279B CN 201310556685 A CN201310556685 A CN 201310556685A CN 103812279 B CN103812279 B CN 103812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tor
bonder terminal
connecting portion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6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12279A (zh
Inventor
青木宽夫
水谷伸生
尾崎智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1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1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8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geared commutator motors of the worm-and-wheel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单元,连接至电动机单元的齿轮壳,及包括连接至齿轮壳的连接器壳的连接器模块。电动机单元包括旋转轴和供电端子。齿轮壳容纳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将旋转轴的旋转减速并且输出。连接器端子和电路基板固定至连接器壳。当将连接器壳连接至齿轮壳时,供电端子连接至连接器端子的插座中。连接器端子包括固定至连接器壳的固定部,连接至电路基板的基板连接部,及比基板连接部更靠近插座的被支撑部。连接器壳包括端子支撑部,端子支撑部从就连接方向而言的后侧对被支撑部进行支撑。

Description

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其用作电动窗装置等的驱动源。
背景技术
第WO2011/107300号PCT国际公开揭露了一种电动机,其包括具有旋转轴的电动机单元,连接至电动机单元的齿轮壳,及连接器模块,所述连接器模块具有连接至齿轮壳的连接器壳。齿轮壳容纳减慢旋转轴速度并且输出旋转轴旋转的减速机构。连接器壳支撑连接器端子和电路基板,所述连接器端子连接至电动机单元的供电端子,并且所述电路基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端子。当连接器壳连接至齿轮壳时,供电端子插入并且连接至连接器端子的插座。通过这一结构,可在连接器壳连接至齿轮壳时完成连接器端子能够与电动机单元的供电端子的连接。由此,制造过程得以简化。
然而,上述电动机中,当电动机单元的供电端子插入连接器端子的插座中时会产生较大的接触负载。所述负载可被施加至连接器端子与电路基板连接的部分。这会导致连接器端子与电路基板之间的连接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减小端子连接时产生的接触负载造成的连接器端子与电路基板的连接故障。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设有电动机单元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单元包括旋转轴和供电端子。齿轮壳连接至所述电动机单元。所述齿轮壳容纳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减速并且输出。连接器模块包括连接至所述供电端子的连接器端子,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电路基板,及连接至所述齿轮壳的连接器壳。所述连接器端子和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至所述连接器壳。当沿连接方向将所述连接器壳连接至所述齿轮壳时,所述供电端子插入并且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插座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固定至所述连接器壳的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连接部,及比所述基板连接部更靠近所述插座的被支撑部。所述连接器壳包括端子支撑部,所述端子支撑部从就所述连接方向而言的后侧对所述被支撑部进行支撑。
结合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参考下文的描述将清楚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及下文的实施例,可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电动机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从齿轮壳侧观察图1的电动机单元和连接器模块的平面图;
图3为沿电动机的平面方向观察图1所示连接器模块的侧视图;
图4为沿电动机的厚度方向观察图1所示连接器模块的后视图;
图5为示出连接器模块的不带有控制电路基板的部分的后视图;
图5A为图5所示圆圈部的放大图;
图6为连接器端子的示意图;及
图7为沿电动机的平面方向观察的另一实例中的连接器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描述电动机的一个实施例。
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电动机1用作以电力升高或降低车窗玻璃的电动窗装置的驱动源。电动机1包括电动机单元2(由图1的上部示出),设于电动机单元2的输出侧(下侧)的减速单元3,及连接至减速单元3一侧(图1所示的左侧)的连接器模块4。整个电动机1在垂直于电动机单元2的轴线(旋转轴13的轴线L1)的方向(垂直于图1平面的方向)具有相对较薄的轮廓。沿电动机1的轴方向观察,将纵向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为平面方向,而将沿短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于图1平面的方向)称为厚度方向。由此,电动机1的轴方向,平面方向,和厚度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方向。
[电动机的结构]
电动机单元2的轭壳体11(下文简称为轭11)为管状并且具有闭合的非输出端(图1中的上端)。轭11的输出端11a沿电动机1的轴方向(图1中的下侧)开口,并且凸缘11b从输出端11a径向朝外侧延伸。磁体(未示)固定至轭11的内圆周面,并且电枢12设于磁体的内侧。
电枢12包括圆柱形的旋转轴13、电枢芯14、线圈15及换向器16,所述旋转轴13设于沿轭11径向的中心位置,所述电枢芯14固定至所述旋转轴13并且与之一体旋转,线圈15卷绕所述电枢芯14,换向器16固定至旋转轴13并且比电枢芯14更靠近末端(更靠近图1中的下端)。
旋转轴13的基端(图1中的上端)由设于轭11的底部中心部的轴承(未示)轴向支撑。旋转轴13的末端从轭11的输出端11a的开口突出轭11。电枢芯14固定至轭11中的旋转轴13,并且径向面对磁体(未示)。
换向器16从外部配合并且固定至旋转轴13的突出轭11的部分。由此,换向器16设于轭11的外部并且与旋转轴13一体旋转。换向器16为圆柱形并且包括多个沿换向器16的外圆周面相邻并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换向片16a。某些换向片16a或者所有的换向片16a电连接至线圈15。换言之,通过换向器16的换向片16a对线圈15供电。
如图2所示,电动机单元2包括位于轭11的输出端11a的由树脂制成的电刷架21。电刷架21具有位于轭11的输出端11a外侧的板形底部22。底部22的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稍大于输出端11a的开口。保证减速单元3的齿轮壳41(下文将描述)与轭11之间达成液体密封的密封件23设于底部22的外边缘上。例如,密封件23由弹性体制成。
沿轴向在与轭11相反的方向上突出的换向器容纳部24在底部22的中心部与底部22一体形成。换向器16设于换向器容纳部24的内部。由此,换向器容纳部24覆盖换向器16的外圆周,并且覆盖换向器16的沿轴向处于轭11相对侧的端面(更靠近齿轮壳41)。旋转轴13形成为其末端从换向器容纳部24突出。
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两个电刷容纳部25与换向器容纳部24一体形成。两个电刷容纳部25设为相对于假设线L2线对称。假设线L2平行于电动机1的平面方向,并且垂直于旋转轴13的轴线L1。各电刷容纳部25也与底部22一体形成。各电刷容纳部25与换向器容纳部24的内部连通。电刷26容纳在各电刷容纳部25的内部,从而可沿径向移动。电刷26的末端(径向内侧端)形成为与换向器容纳部24中的换向器16的外圆周面接触。换向器容纳部24减小由于换向器16进行滑动而刮擦电刷26时电刷粉末的飞散。
沿圆周方向在两个电刷容纳部25之间形成两个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沿轴向以与轭11相反的方向(朝向齿轮壳41的方向)突出底部22。与电刷容纳部25相同,两个支撑杆31形成为相对于假设线L2成线对称。各支撑杆31具有圆形截面,并且扭力弹簧32的线圈部从外部插入各支撑杆31并由其保持。扭力弹簧32将电刷26朝向径向内侧(即,朝向换向器16)推压。各支撑杆31用以沿轴向和径向接触齿轮壳41并且使得能够相对于齿轮壳41沿轴向和径向进行定位。
电刷架21中,两个扼流线圈33和两个供电端子34沿平面方向相对于电刷容纳部25和支撑杆31的位置位于相反的两侧。扼流线圈33和供电端子34设为相对于假设线L2线对称。各供电端子32通过扼流线圈32电连接至相应的电刷26。扼流线圈33为从供给至电枢12的电力中去除噪音的降噪元件。供电端子32由单片金属形成,并且包括连接至连接器端子71,81(下文将描述)的插入部34a。插入部34a具有薄的轮廓并且平行与电动机1的扁平面(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平面)。
[减速单元的结构]
如图1所示,减速单元3包括齿轮壳41和容纳在齿轮壳41中的减速机构42。齿轮壳41包括架容纳部43、蜗杆容纳部44及蜗轮容纳部45,所述架容纳部43固定至轭11的凸缘11b,所述蜗杆容纳部44从架容纳部43沿旋转轴13的轴线L1的方向以与轭11相反的方向延伸,所述蜗轮容纳部45形成为沿平面方向从蜗杆容纳部44侧向延伸(图1中的右侧)。
当从轴向接触凸缘11b的架容纳部43通过多个螺钉46固定至凸缘11b时,齿轮壳41固定至轭11。旋转轴13的末端进入架容纳部43的内部,并且换向器16设于架容纳部43中。此外,电刷架21的诸如换向器容纳部24、电刷容纳部25、各供电端子34等部分从轭11的输出端11a突出轭11,并且进入架容纳部43的内部。
大致圆柱形的蜗杆47容纳在蜗杆容纳部44中。蜗杆47的轴向中心部形成有螺纹蜗杆部47a。蜗杆47与旋转轴13同轴(设成它们的中心轴一致),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在蜗杆容纳部44的内部。
蜗杆47和旋转轴13通过设于架容纳部43中的离合器48连接。离合器48包括固定至旋转轴13的末端的驱动侧旋转体48a,以及固定至沿蜗杆47轴向的一端(图1中的上端)的从动侧旋转体48b。从动侧旋转体48b连接至驱动侧旋转体48a并与之一体旋转。离合器48工作以将驱动侧旋转体48a的转动传递至从动侧旋转体48b,而不将从动侧旋转体48b的转动力传递至驱动侧旋转体48a。即,离合器48将来自旋转轴13的旋转输入输出至蜗杆47,并且阻碍来自蜗杆47的旋转输入。
蜗轮容纳部45的内部空间连接至蜗杆容纳部44的内部空间。与蜗杆部47a啮合的盘状蜗轮49容纳在蜗轮容纳部45中。减速机构包括蜗杆47和蜗轮49。蜗轮49设置为其旋转轴线L3平行于电动机厚度方向,并且由蜗轮容纳部45进行可旋转地支撑。蜗轮49为盘状并且沿轴线L3的方向为薄的。沿蜗轮49的轴向延伸的输出轴50在蜗轮49的中心部与蜗轮49一体旋转。输出轴50的末端突出齿轮壳41,并且车窗玻璃通过窗调节器(未示)连接至输出轴50的末端。
盘状传感器磁体17固定至离合器48的驱动侧旋转体48a。传感器磁体17与旋转轴13的轴线L1同轴,并且沿径向具有矩形截面。传感器磁体17形成为可与旋转轴13和驱动侧旋转体48a一体旋转。
[连接器单元结构]
架容纳部43包括沿平面方向延伸至一侧(与蜗轮容纳部45相反的方向)的连接器附接部43a。连接器模块4附接至连接器附接部43a。连接器模块4沿平面方向从电动机1的中心(旋转轴13的轴线L1)突出至一侧(与蜗轮容纳部45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
如图1所示,连接器模块4包括连接至连接器附接部43a的树脂制连接器壳51。连接器壳51中的沿电动机轴向的各端面上形成卡钩住连接器附接部43a的卡钩部43b的卡钩片51a。当各卡钩片被卡钩至卡钩部43b时,连接器壳51固定至齿轮壳41。此外,当对连接器模块4进行连接时,相对于连接器附接部43a沿电动机1的平面方向(连接方向X)将连接器壳51连接。
如图2所示,连接器壳51包括朝向齿轮壳41打开的开口51b。连接器附接部43a包括与开口51b相对应朝向连接器模块4打开的开口(未示),并且这两个开口的边缘通过密封部件52形成接触。这样就密封了连接器壳51的开口51b和齿轮壳41的开口之间的间隙。连接器壳51的开口51b的端面相对于电动机厚度方向倾斜。换言之,连接器附接部43a和连接器壳51的边界面相对于电动机厚度方向倾斜。
在连接器壳5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处,形成沿厚度方向延伸的外部连接单元53。如图1所示,在外部连接单元53处形成有凹槽状的插入孔53a,该插入孔延伸至连接器壳51的内部。插入孔53a沿厚度方向凹陷,并且界定出插入孔53a的内表面的形状与用于插进插入孔53a的外部连接器(未示)的外形状相对应。外部连接单元53的外周部围绕有大致圆柱形的连接器靴套54。连接器靴套54系防止水进入插入孔53a的部件。本实施例的连接器靴套由弹性体制成并且与连接器壳51一体成型。
如图2所示,板形控制电路基板61固定至连接器壳51。连接器壳51这样设于控制电路基板61上,即,控制电路基板61的一部分突出开口51b。连接器壳51还包括两个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延伸的定位部51c。定位部51延伸穿过控制电路基板61,并且例如可使得定位部51c的末端热变形(热填缝)以固定和定位控制电路基板61。
控制电路基板61设置为板表面垂直于电动机厚度方向。换言之,控制电路基板61设置为,其板表面平行于电动机1的扁平面。由此,可使得电动机厚度方向的尺寸为最小,同时保证控制电路基板61的平面面积。
控制电路基板设于根据传感器磁体17的形状(外径)设置的第一假设平面P1和第二假设平面P2之间。具体地,第一假设平面P1为平行于电动机扁平表面(垂直于电动机厚度方向的平面)并且接触传感器磁体17的沿电动机厚度方向的一端17a的平面。第二假设平面P2为平行于电动机扁平表面并且接触传感器磁体17的沿电动机厚度方向的另一端17b的平面。通过将控制电路基板61设于平行于电动机扁平表面的第一假设平面P1和第二假设平面P2之间,可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将控制电路基板61装配在传感器磁体17的宽度内。由此,可使得电动机沿厚度方向的尺寸为最小。同样将供电端子34的插入孔34a设置为装配在第一假设平面P1和第二假设平面P2之间。
控制电路基板61设于相对于假设线L2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偏移的位置(偏移位置),所述假设线L2平行于电动机平面方向并且垂直于旋转轴13的轴线L1。换言之,控制电路基板61设于假设线L2与第一假设平面P1和第二假设平面P2其中之一(本实施例中为第二假设平面P2)之间。
控制电路基板61的一部分设为沿电动机厚度方向位于外部连接单元53的旁边。外部连接单元53包括端子保持部53b(见图5),并且多个通过插入成型而嵌入的连接器端子55固定至端子保持部53b。各连接器端子55的一端连接至控制电路基板61。各连接器端子55的另一端伸入外部连接单元53的插入孔53a,并且形成为与插入于插入孔53a的外部连接器形成接触。通过这一外部连接器进行电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对电动机1的供电。形成插入孔53a和端子保持部53b的树脂可具有不同颜色(例如,黑色和白色),以在连接外部连接器时提高可视性。更具体地,连接器靴套54会妨碍沿从图1的平面的方向对连接器壳51内部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插入孔53的颜色(白色)与端子保持部53b的颜色不同,端子保持部53b的轮廓在插入孔53中很显眼。这提高了可视性并且便于外部连接器的连接。
如图3所示,用作旋转检测元件的霍尔IC62、控制电路63、用作驱动电路的继电电路64及用作减噪元件的电容65安装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表面61a(位于假设线L2侧的板面)。继电电路64和电容65设于沿轴向位于外部连接器单元53下方的空间中。
如图2和4所示,控制电路基板61包括位于电动机轴向与传感器磁体17相同位置的延伸部61b。延伸部61b沿电动机平面方向朝向传感器磁体17延伸并且包括沿电动机平面方向面向传感器磁体17的外圆周面的末端。霍尔IC62设于延伸部61b上。即,延伸部61延伸为霍尔IC62可设于传感器磁体17的附近。
霍尔IC62设于沿电动机轴向与传感器17磁体相同的位置。霍尔IC62安装在控制电路基板61的假设线L2侧的板面(表面61a)上。即,霍尔IC62设于控制电路基板61与假设线L2之间,并且控制电路基板61不设于霍尔IC62与传感器磁体17之间。由此,霍尔IC62设为靠近传感器磁体17。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基板61和传感器磁体17具有上述位置关系。由此,安装在控制电路基板61上的霍尔IC62的表面(平行于控制电路基板61表面61a的表面)大致垂直于旋转轴13的旋转方向。
霍尔IC62轮流地检测沿垂直方向进入所述表面(平行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表面61a的平面)第一磁场(垂直磁场)和沿水平方向进入所述表面的第二磁场(水平磁场),以根据相应的磁场生成脉冲信号。霍尔IC62将两相的脉冲信号输出至控制电路63。当传感器磁体17旋转时,从第一磁场获得的脉冲信号和从第二磁场获得的脉冲信号相对彼此以90度(电角度)的相位差变化。控制电路63根据两相的脉冲信号检测传感器磁体17(即,旋转轴13)的旋转信息(旋转位置(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旋转速度等)。控制电路13随后根据旋转轴13的旋转信息控制继电电路64,以将驱动电流供给至电枢12。由此,实现了电枢12的所需旋转。
[连接器端子]
如图5和5A所示,连接器壳51中的端子保持部53b的齿轮壳41的一侧(图5中的左侧)形成有用于保持两个连接器端子71,81(音叉端子)的端子架56。端子架56突出,从而相对于开口51b的端面更靠近旋转轴13。用于相对于连接器附接部43a对齿轮壳41进行定位的、具有圆形截面的压配凸部51d在端子架56中形成为沿连接器模块4的连接方向X凸出。
如图5A和6所示,端子架56中沿连接器模块的高度方向(与旋转轴13的轴线L1的方向重合)并设有两个压配槽57,连接器端子71,81的压配部72,82(固定部)被压配并且固定于其中。将一个连接器端子71的压配部72压配并且固定至上侧的压配槽57,并且将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的压配部82压配并且固定至下侧的压配槽57。各压配槽57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凹陷。
通过将金属片按压和弯曲为预定形状而形成各连接器端子71,81。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压配部72、82,连接至控制电路基板61的基板连接部73、83,支撑部74、84,及位于末端的分叉连接部75、85(插座)。
详细地,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沿电动机平面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76,86。第一延伸部76,86分别垂直于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延伸的压配部72,82。各基板连接部73,83从各第一延伸部76,86开始沿电动机厚度方向以与压配部72,82相反的方向延伸。各基板连接部73,83穿过控制电路基板61并且通过焊料等连接至控制电路基板61的后表面61c(见图4和6)。基板连接部73,83沿连接器模块4的高度方向设置。
一个基板连接部73形成为相对于压配部72更靠近第一延伸部76的基端(远离分叉连接部75的位置)。另一个基板连接部83形成为相对于压配部82更靠近第一延伸部86的基端(远离分叉连接部85的位置)。换言之,各压配部72,82形成为相对于各基板连接部73,83更靠近所述末端(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
如图3,5A,和6所示,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第二延伸部77,87。第二延伸部77,87向下延伸穿过从各第一延伸部76,86的末端弯曲成直角的弯曲部79,89。一个连接器端子71的第二延伸部77向下延伸并且从第一延伸部76成对角线地朝向连接器靴套54延伸。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的第二延伸部87向下延伸并且从第一延伸部86(见图3)沿连接器高度方向。第二延伸部77的至少一部分为由形成在连接器壳51中的第一端子支撑部91支撑的被支撑部74。第二延伸部87的至少一部分为由形成在连接器壳51中的第二端子支撑部92支撑的被支撑部84。
如图5A所示,各第二延伸部77,87设为沿电动机平面方向相互偏离。各第二延伸部77,87的下端朝向齿轮壳41成直角地弯曲并且沿电动机平面方向延伸。分叉连接部75,85形成在各第二延伸部77,87的末端。即,一个连接器端子71为曲柄形并且包括两个设于压配部72和分叉连接部75之间的弯曲部79,78。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为曲柄形并且包括两个设于压配部82和分叉连接部85之间的弯曲部89,88。位于第二延伸部77下端的弯曲部78和位于第二延伸部87的下端的弯曲部88沿连接器高度方向(电动机轴线方向)互相设于相同的位置。第二延伸部77的分叉连接部75和第二延伸部87的分叉连接部85沿连接器高度方向(电动机轴线方向)互相设于相同的位置。
形成于连接器端子71,81的末端处的分叉连接部75,85沿电动机厚度方向设置。以控制电路基板61作为基准,一个连接器端子71的分叉连接部75位于表面61a侧。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的分叉连接部85沿电动机厚度方向从第二延伸部87下端的弯曲部88处延伸为曲柄形并且其位置比分叉连接部75更靠近控制电路基板61的后表面61c。
如图2所示,设于齿轮壳41中的供电端子34的插入部34a被插入各分叉连接部75,85。分叉连接部75,85利用其弹力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将插入部34a夹于其中,从而使得各连接器端子71,81和各供电端子34形成电连接。沿电动机轴线方向看,控制电路基板61设于分叉连接部75、85之间(具体地,位于分叉连接部75和插入孔34a的连接区域与分叉连接部85和插入孔34a的连接区域之间)。
连接器壳51包括用以对一个连接器端子71的被支撑部74进行支撑的第一端子支撑部91,以及用以对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的被支撑部84进行支撑的第二端子支撑部92。第一端子支撑部91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2形成在压配槽57的下侧。
第二端子支撑部92设于就连接器端子81的第二延伸部87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换言之,第二延伸部87在第二端子支撑部92的连接方向X的前侧沿第二端子支撑部92设置。第二端子支撑部92沿连接器高度方向与大致整个第二延伸部87形成接触,并且从支撑方向X的后侧支撑第二延伸部87。即,大致整个第二延伸部87为由第二端子支撑部92支撑的被支撑部84。
第一端子支撑部91形成为比第二端子支撑部92更靠近齿轮壳41(就连接方向X而言的前侧)。第一端子支撑部91设于连接器端子71的第二延伸部77的连接方向X的后侧,并且接触第二延伸部77的下端(靠近弯曲部78)。第一端子支撑部91从就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支撑第二延伸部77的下端(被支撑部74)。由第一端子支撑部91支撑的被支撑部74位于就分叉连接部75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即,第一端子支撑部91形成为支撑就分叉连接部75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
当通过插入外部连接单元53的插入孔53a的外部连接器,经由连接器端子55、控制电路基板61、连接器端子71,81及电刷架21的供电端子34进行供电时,驱动并且旋转电动机1的电枢12(旋转轴13)。
现描述本实施例的工作。
当连接器模块4沿电动机平面方向(连接方向X)连接至齿轮壳41的连接器附接部43a,图5所示的位于连接器模块4侧的压配凸部51d首先被压配入形成在连接器附接部43a的内侧的压配孔(未示)。由此,相对于连接器附接部43a对连接器模块4进行定位。
随后,进一步沿连接方向X推动连接器模块4以使得供电端子34的插入部34a插入各连接器端子71,81的分叉连接部75,85。分叉连接部75,85由此被电连接,同时通过其弹力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将插入部34a夹于其中。
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端子71,81中,通过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从就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对比基板连接部73,83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的被支撑部74,84进行支撑。由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接收当插入部34a插入分叉连接部75,85时生成的接触负载。由此,可抑制施加至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连接部(基板连接部73,83)的负载。由此,由端子连接过程中的接触负载造成的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连接故障得以抑制。
此外,由于在一个连接器端子71中第一端子支撑部91支撑就分叉连接部75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从而由第一端子支撑部91接收分叉连接部75与供电端子34的连接期间的接触负载。由此,进一步抑制施加至基板连接部73的负载。
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71,81中,位于固定至连接器壳51的压配部72,82和分叉连接部75,85之间的被支撑部74,84由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进行支撑。即,由于连接器端子71,81在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处由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支撑,因此由端子连接期间的接触负载造成的连接器端子71,81的变形得以抑制。由此,可容易地保持连接器端子71,81之间的间隔。由连接器端子71,81之间的接触和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之间的接触造成的短路由此得以抑制。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位于压配部72,82和分叉连接部75处的弯曲位置,由此具有在端子连接期间通过接触负载可特别容易变形的形状。由此,进一步改进了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的变形抑制效果。连接器端子71中,最靠近分叉连接部75的弯曲部78由第一端子支撑部91进行支撑。由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第一端子支撑部91的变形。
上述连接模式中,压配凸部51d与压配孔的压配相对于连接器附接部43a对连接器末端4进行定位。此后,分叉连接部75,85和供电端子34相互电接触并且形成电连接。由此,可能因连接器模块4和齿轮壳41的位移而造成的分叉连接部75,85与供电端子34的连接故障得以抑制。此外,当在分叉连接部75,85和供电端子34连接之后进一步沿连接方向X推动连接器模块4时,各连接器壳51的各卡钩片51a弹性卡钩至各齿轮壳41的各卡钩部43b,从而使得连接器壳51固定至齿轮壳41。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当连接连接器壳51时,供电端子34的一个插入部34a插于连接器端子71的分叉连接部75之间,并且另一个插入部34a插于连接器端子81的分叉连接部85之间。分叉连接部75,85分别被连接为将插入部34a弹性夹于其中。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固定至连接器壳51的压配部72,82,连接至控制电路基板61的基板连接部73,83,及比基板连接部73,83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的被支撑部74,84。连接器壳51包括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其分别用于从就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对被支撑部74,84进行支撑。由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接收电动机单元2的供电端子34插入分叉连接部75,85时产生的接触负载,以抑制施加至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连接部的负载。这抑制了由端子连接期间的接触负载造成的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连接故障。
(2)连接器端子71的被支撑部74设于就分叉连接部75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由于位于就分叉连接部75的连接方向X而言的后侧的被支撑部74由第一端子支撑部91进行支撑,端子连接期间的接触负载由第一端子支撑部91以较佳的方式接收。由此,施加至基板连接部73的负载得以进一步抑制。
(3)连接器端子71,81的压配部72,82的位置比基板连接部73,83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由此,不仅通过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接收而且还通过压配部72,82接收端子连接期间的接触负载。由此,施加至连接器端子71,81与控制电路基板61的连接部的负载得以进一步抑制。
(4)由两个位于压配部72和分叉连接部75之间的弯曲部79,78使得一个连接器端子71形成为曲柄形。由两个位于压配部82和分叉连接部85之间的弯曲部89,88使得另一个连接器端子81形成为曲柄形。这一结构改进了与供电端子34(插入部34a)的位置对应的分叉连接部75,85的设置自由度。
(5)连接器端子71中,位于弯曲部79,78之间的第二延伸部77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被支撑部74,并且在连接器端子81中,位于弯曲部89,88之间的第二延伸部87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被支撑部84。由此,可在连接器端子71,81中容易地配置被支撑部74,84。
(6)用于连接器端子71,81的插座为具有分叉形状的分叉连接部75,85。分叉连接部75,85连接为将供电端子34(插入部34a)弹性夹于其中。这样的结构中,当连接连接器壳51时,供电端子31被插入并且连接在分叉连接部75,85之间。由此,连接结构得以简化。
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如下修改。
上述实施例中,用于对连接器模块4进行定位的压配凸部51d为圆形截面,但也可为加号形截面,如图7所示。可通过使得压配至位于连接器附接部43a侧的圆形压配孔的压配凸部51d具有加号形截面而减小压配凸部51d相对于压配孔的接触面积。由此,可减小将压配凸部51d插入压配孔所必须的插入负载。在如图7所示的例子中,压配凸部51d的底部51e形成为圆形截面以保证压配凸部51d的剪切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81中,被支撑部84的位置设为沿电动机平面方向相对于分叉连接部85偏移。然而,可类似于另一连接器端子71,被支撑部84可设于就分叉连接部85的连接方向而言的后侧(位于其正后面)。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端子71,81的压配部72,82设为相对于基板连接部75,85更靠近分叉连接部75,85,但也可以设于分叉连接部75,85的相对于基板连接部73,83的相对侧(更靠近连接器端子71,81的基端)。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端子71,81固定至连接器壳51的方向(将压配部72,82压配至压配槽57的方向)垂直于连接器壳51的连接方向X。然而,连接器端子71,81的固定方向例如可平行于连接方向X。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71,81包括从固定至连接器壳51的压配部72,82到分叉连接部75,85的弯曲区域,但是从压配部72,82到分叉连接部75,85沿着电动机平面方向也可形成为直线区域。这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优点,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端子支撑部91,92从连接方向X的后侧对从连接器端子71,81的压配部72,82到分叉连接部75,85之间的被支撑部进行支撑。
上述实施例中,各连接器端子71,81的分叉连接部75,85形成为沿电动机厚度方向将供电端子34的插入部34a弹性夹于其中,但是例如也可沿电动机轴线方向将插座弹性地夹于其中。
连接器端子71,81中,电动机单元2的供电端子34插于其中的插座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分叉连接部75,85,而是可变为分叉形状之外的形状,只要在连接连接器壳51时供电端子34可被插入和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模块4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电动机平面方向)连接至齿轮壳41,但例如也可沿电动机轴线方向被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电动机1,其用作电动窗装置的动力源,但也可应用于用作驱动除电动窗装置之外的其他装置(例如车辆雨刷装置)的电动机。

Claims (5)

1.一种电动机,包括:
电动机单元,包括旋转轴和供电端子;
连接至所述电动机单元的齿轮壳,其中所述齿轮壳容纳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减速并且输出;及
连接器模块,包括连接至所述供电端子的连接器端子,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电路基板,及连接至所述齿轮壳的连接器壳,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和所述电路基板固定至所述连接器壳,其中:
当沿连接方向将所述连接器壳连接至所述齿轮壳时,所述供电端子被插入并且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插座,
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固定至所述连接器壳的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连接部,及在连接方向上比所述基板连接部更靠近所述插座的被支撑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在连接方向上比所述基板连接部更靠近所述插座,并且所述被支撑部在连接方向上比所述固定部更靠近所述插座,并且
所述连接器壳包括端子支撑部,所述端子支撑部从就所述连接方向而言的后侧对所述被支撑部进行支撑,使得所述被支撑部在所述端子支撑部和所述插座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的被支撑部就所述连接方向而言设于所述插座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为曲柄形并且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插座之间的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被支撑部为在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相邻弯曲部之间延伸的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的插座包括分叉形的分叉连接部,并且所述分叉连接部弹性地将所述供电端子夹于其中。
CN201310556685.3A 2012-11-13 2013-11-11 电动机 Active CN103812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9298 2012-11-13
JP2012-249298 2012-11-13
JP2013-171467 2013-08-21
JP2013171467A JP6158641B2 (ja) 2012-11-13 2013-08-21 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12279A CN103812279A (zh) 2014-05-21
CN103812279B true CN103812279B (zh) 2017-11-03

Family

ID=5055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6685.3A Active CN103812279B (zh) 2012-11-13 2013-11-11 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31233B2 (zh)
JP (1) JP6158641B2 (zh)
CN (1) CN103812279B (zh)
DE (1) DE1020130187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3692B2 (ja) * 2013-11-21 2018-09-19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6306947B2 (ja) * 2014-06-10 2018-04-04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ギヤボックス、減速機付モータおよびギヤ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US9831580B2 (en) * 2015-09-15 2017-11-28 Ghsp, Inc. Vehicle-mounted sensorless motor with edge-connected termination
JP7024320B2 (ja) * 2016-11-07 2022-02-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
JP2018133883A (ja) * 2017-02-14 2018-08-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ES2877373T3 (es) * 2017-05-05 2021-11-16 Grupo Antolin Ingentieria S A U Ensamblaje estanco para un elevalunas de un vehículo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6980U (zh) * 1989-04-18 1990-11-15
CN101114781A (zh) * 2006-07-28 2008-01-30 株式会社美姿把 具有减速齿轮机构的电动机
CN201726248U (zh) * 2010-07-12 2011-01-26 深圳市天禹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可快速插接连接器的马达总成
CN102834577A (zh) * 2010-03-02 2012-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尤其为车窗玻璃升降机驱动装置的调节装置驱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188A (en) * 1983-02-15 1985-08-06 Motorola, Inc. Header and hou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US5807121A (en) * 1996-05-07 1998-09-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Junction component for connecting the electrical leads of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a separate electrical unit
DE20004338U1 (de) 2000-03-08 2001-07-19 Bosch Gmbh Robert Einschubmodul für Verstellmotoren
US6756711B2 (en) * 2000-12-27 2004-06-29 Asmo Co., Ltd. Motor having control circuit board for controlling its rotation
DE10342756B4 (de) 2002-09-17 2016-10-06 Asmo Co., Ltd. Motor mit einem Steckergehäuse
JP2004166481A (ja) * 2002-09-17 2004-06-10 Asmo Co Ltd モータ及びパワーウインドモータ
JP4408297B2 (ja) * 2007-02-28 2010-02-03 アスモ株式会社 直流モータ
DE202009007044U1 (de) * 2009-05-15 2010-10-1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Hallstadt Gehäuseteil sowie Fensterheberantriebseinheit
JP2011254676A (ja) * 2010-06-04 2011-12-15 Mitsuba Corp モータ装置
KR101672847B1 (ko) 2010-11-05 2016-11-16 아스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모터
JP5700634B2 (ja) * 2010-11-05 2015-04-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852846B2 (ja) * 2010-12-28 2016-02-0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6980U (zh) * 1989-04-18 1990-11-15
CN101114781A (zh) * 2006-07-28 2008-01-30 株式会社美姿把 具有减速齿轮机构的电动机
CN102834577A (zh) * 2010-03-02 2012-1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尤其为车窗玻璃升降机驱动装置的调节装置驱动器
CN201726248U (zh) * 2010-07-12 2011-01-26 深圳市天禹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可快速插接连接器的马达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018736A1 (de) 2014-05-15
US20140132095A1 (en) 2014-05-15
US9531233B2 (en) 2016-12-27
JP6158641B2 (ja) 2017-07-05
CN103812279A (zh) 2014-05-21
JP2014117143A (ja) 2014-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2279B (zh) 电动机
US8955396B2 (en) Stator assembly and torque measuring device
US7973529B2 (en) Sensor magnet holder for use in mo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9667124B2 (en) Controller-integrated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with brush restricting elements and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methods of the same
JP6576268B2 (ja) 電動駆動装置
AU2015200053B2 (en) Motor
CN108781019A (zh) 电机和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KR20120117293A (ko) Eps모터의 센싱 마그네트 결합구조
US9362805B2 (en) Structure of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 having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body and controller
CN101931302B (zh) 模制电动机
JP4179083B2 (ja) 回転検出装置
CN112424577B (zh) 传感装置
KR20080097290A (ko) 모터
JP5350816B2 (ja) 回路部品
JP5988648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2177416A (zh) 用于检测旋转零件转角的装置
KR20190010994A (ko) 토크 센서
CN107733200B (zh)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及应用该永磁无刷电机的电动单车
CN112385126A (zh) 用于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传感器
JP4247151B2 (ja) 回転電機
CN219590338U (zh) 一种速度传感器及汽车
KR100493273B1 (ko) 모우터의 센서 조립구조
CN220234456U (zh) 霍尔组件及使用其的直流无刷电机
CN221126998U (zh) 一种电动泵
CN214755760U (zh) 一种无刷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6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Showa Cho 1 chome 1 GA

Patentee after: Denso Co., Ltd.

Address before: Mei Tian Kosai Shizuoka Prefecture in 390 times

Patentee before: Arsmo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