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811B - 微型气泵 - Google Patents

微型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0811B
CN103790811B CN201210433506.2A CN201210433506A CN103790811B CN 103790811 B CN103790811 B CN 103790811B CN 201210433506 A CN201210433506 A CN 201210433506A CN 103790811 B CN103790811 B CN 103790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post
elasticity
continuous motion
motion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35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0811A (zh
Inventor
董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335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0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0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型气泵包含马达单元、阀门单元以及压缩单元。压缩单元连接马达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气体透过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其中压缩单元包含气囊模块以及连动杆。气囊模块内设置数个气囊以及数个弹性连结柱。数个弹性连结柱分别连接气囊。连动杆连接马达单元,连动杆的中心杆体分别延伸数个推体,弹性连结柱自推体的侧边缺口嵌入而卡合于推体,用以带动弹性连结柱在气囊座内上推或下拉,使得气体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其中每一推体的侧边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动杆的中心杆体。

Description

微型气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气泵,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微型气泵。
【背景技术】
微型泵故名思义是一种体积缩小版的泵。因为体积缩小的缘故,所使用的马达也只能是较小功率的马达。因此,微型泵的效率就有赖于其阀门与气缸部设计的良窳。
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的微型气泵100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微型气泵100一般包括马达单元110、阀门单元120、两气囊单元130/130’、连动杆140。然而,马达单元110上设置偏心轴部112并将连动杆140插设偏心孔112a内。其中,气囊单元130/130’的底部安装在连动杆140上,利用连动杆140偏心转动而带动气囊单元130/130’抵推或拉伸,使得气体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120。
因现有的微型气泵中气囊单元由气囊与弹性连结柱为皆为同一弹性橡胶材质制作进而插入连动杆,但弹性橡胶制作的弹性连结柱难以作为支撑。同时气泵若为真空状态时,连接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造成底部球体卡头无法抵着而造成脱落,失去气泵的功能或造成整体的稳定性差。另外,气泵在各元件之间的装配上由于零件微小,故非常不容易进行气泵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所造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气泵以克服先前技术所造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微型气泵包含马达单元、阀门单元以及压缩单元。压缩单元连接马达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气体透过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其中压缩单元包含气囊模块以及连动杆。气囊模块内设置数个气囊及数个弹性连结柱。数个弹性连结柱分别连接气囊。连动杆连接马达单元,连动杆的中心杆体分别延伸数个推体,弹性连结柱自推体的侧边缺口嵌入而卡合于推体,用以带动弹性连结柱在气囊座内上推或下拉,使得气体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其中每一推体的侧边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动杆的中心杆体。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马达单元包含偏心轴部,具有偏心孔,用以供连动杆的中心杆体下端部插设,使得马达单元转动时带动连动杆偏心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气囊模块进一步包含气囊座,用以容置气囊,气囊座具有中心轴槽,中心轴槽内部具有第一球体,用以抵接连动杆的上端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偏心轴部的偏心孔内设置第二球体,用以抵接连动杆的中心杆体下端部。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气囊与对应的弹性连结柱是一体成形相同材料的构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气囊与对应的弹性连结柱是一体成形的构件,气囊与弹性连结柱为不同材料所构成,且弹性连结柱的硬度大于气囊的硬度。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气囊与对应的弹性连结柱是不同材料的两构件,每一气囊具有通孔,每一弹性连结柱具有上挡墙,当每一弹性连结柱耦合相对应的气囊的通孔并嵌合相对应的推体时,每一上挡墙卡抵相对应的气囊的通孔周围的内壁。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气囊的内壁在靠近气囊的通孔处环设密封环,用以紧密地卡抵相对应的上挡墙。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该弹性连结柱的下端部具有一下挡墙,用以卡抵相对应的该推体的底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下挡墙的最大外径大于相对应的推体的最大内径。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每一弹性连结柱的上挡墙的最大外径大于下挡墙的最大外径。
本发明的微型气泵由于气囊与弹性连结柱可以使用不同材质制作,且将弹性连结柱以硬质材质制作并加大其体积。因此,弹性连结柱在插入连动杆时,弹性连结柱对于气囊而言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设置于连动杆之中心杆体的上下端,可防止微型气泵因抽气接近真空状态时造成连动杆的上吸而窜动,并可减少连动杆在偏心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另外也可减少连动杆在偏心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现有的微型气泵的剖面图。
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微型气泵的立体图。
图3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的爆炸图。
图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微型气泵的部分爆炸图。
图5是绘示依照图4的微型气泵的部分组合图。
图6是绘示依照图5的微型气泵的部分剖示图。
图7是绘示依照图5的微型气泵的部分剖示图。
图8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的连动杆以及弹性连结柱结合前的立体图。
图9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的连动杆以及弹性连结柱结合后去除延伸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的弹性连结柱在气囊内部下拉时的剖面图。
图11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的弹性连结柱在气囊内部上推时的剖面图。
100:微型气泵234、236:气囊阀片
110:马达单元240:压缩单元
112:偏心轴部240a:气囊模块
112a:偏心孔241:连结件
120:阀门单元242、244:气囊
130、130’:气囊单元242a、244a:通孔
140:连动杆242b、244b:密封环
200:微型气泵246、248:弹性连结柱
210:马达单元246a、248a:上挡墙
211:转轴230:阀门单元
212:偏心轴部232:单向阀片
212a:偏心孔232a、232b:阀门
221:上盖246b、248b:下挡墙
222:入气部246c、248c:柱体
222a:入气孔247、247’:延伸部
223:出气部249:连动杆
223a:出气孔249’:中心杆体
224:阀片座249a、249b:推体
224’:第一锁件249a’、249b’:圆槽
224a:入气道250a:第一球体
224a’:入气道250b:第二球体
224b:出气道262:出气腔
224b’:出气道264:入气腔
224c:座体锁孔d1:距离
225:阀片容置部d2:距离
226:气囊座d3:距离
226’:第二锁件d4:距离
226a、226b:容置部
226c:第三锁件
226d:中心轴槽
228:底座
228a:容置腔
228b:组合槽
229: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图2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微型气泵200的立体图。图3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200的爆炸图。如图2与图3所示,一种微型气泵200经由上盖221、阀片座224、气囊座226及底座228依序地组合而形成一容置构件并将阀门单元230及压缩单元240容置于容置构件内后,加以一马达单元210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使用螺丝229穿设底座228的锁孔向上而共同锁固上盖221、阀片座224以及气囊座226。另外,可进一步使用超音波热熔的方式将上盖221、阀片座224、气囊座226以及底座228互相粘合而增加结合后的稳固程度。
另外,压缩单元240连接马达单元210,经由压缩单元240受马达单元210的驱动,使得气体透过阀门单元230吸进或排出微型气泵200。
上盖221的顶面形成出气部223与入气部222。其中,出气部223与入气部222凸出于上盖221的顶面且分别在出气部223与入气部222轴心位置分别形成出气孔223a与入气孔222a。气体可经入气部222的入气孔222a进入上盖221内部通道,气体也可经由出气部223的出气孔223a排出。此外,上盖221的底部可与阀片座224的顶部连接。举例来说,阀片座224顶面两侧形成两第一锁件224’与上盖221底部相对应的锁孔(此图未示)耦合固定,但不以此为限。
当上盖221与阀片座224相对应的连接后,阀片座224内部设置的入气道224a/224a’与出气道224b/224b’分别连通上盖221的入气部222与出气部223,使得气体可经由入气部222进入入气道224a或自出气道224b/224b’通过出气部223排出。
然而,位于阀片座224顶面的阀片容置部225设置一单向阀片232,用以使气体可在阀片座224内部沿一特定方向流动。其中,当微型气泵200未启动且单向阀片232设置于阀片座224上时,单向阀片232的阀门232a抵止出气道224b的开口且阀门232b抵止出气道224b’的开口。当气体自出气道224b的开口流出时,阀门232a会向上开启且阀门232b仍保持关闭。因此,气体可自出气道224b流出,同时因阀门232b挡止而不会流入出气道224b’。相同的,当气体自出气道224a的开口流出时,阀门232b会向上开启且阀门232a仍保持关闭。因此,气体可自出气道224b’流出,同时因阀门232a挡止而不会流入出气道224b。另外,阀片座224底部分别连接数个气囊阀片234/236。气囊阀片234/236用以控制气体进入或排出阀片座224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气囊阀片234/236皆为单向伞形阀片,可使得气体以单一方向流动。
因此,由单向阀片232以及气囊阀片234/236所组成的阀门单元230,使得气体以特定的流动方向流动而自入气部222进入或自出气部223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片232以及气囊阀片234/236皆为弹性橡胶材质阀片。在其他实施例中,单向阀片232以及气囊阀片234/236可为其他不同材质制作的阀片。
另外,阀片座224的底部可与气囊模块240a的气囊座226相对应的连接。举例来说,气囊座226上端部两侧各延伸一第二锁件226’并与阀片座224下端部两侧的座体锁孔224c嵌合固定。气囊模块240a具有数个气囊242/244以及数个弹性连结柱246/248,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连接气囊242/244。气囊模块240a可进一步包含气囊座226用以容置气囊242/244。举例来说,数个气囊242/244经由连结件241共同组合而置入气囊座226内部的容置部226a/226b,进一步经由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连接气囊242/244而形成气囊模块240a。
当阀片座224与气囊座226相对应的连接后,气囊242/244的顶部分别连接气囊阀片234/236。气囊242/244的顶面与气囊阀片234/236大致贴合,使得气囊阀片234/236在阻挡气体进入或排出气囊242/244时,不会造成气体泄漏而无法完全阻挡气体进入或排出气囊242/244。也就是说,在气囊242/244在收缩或展开时,因气囊阀片234/236的开启与关闭,可控制气体自气囊242/244进入或排出的方向。
气囊242/244的底面向下延伸弹性连结柱246/248。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42/244与弹性连结柱246/248为一体成形相同材料的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囊242/244与弹性连结柱246/248为一体成形但为不同材料所构成(例如使用双料射出成型方式制造),且弹性连结柱246/248的硬度大于气囊242/244的硬度。
进一步地,与气囊242/244组合后的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嵌合自连动杆249的中心杆体249’的两侧分别延伸出的推体249a/249b而与连动杆249共同组成一压缩单元240。连动杆249的的中心杆体249’下端部穿设入由马达单元210带动的偏心轴部212的偏心孔212a内。另外,连动杆249与偏心轴部212共同地容置在底座228的容置腔228a内。其中,底座228的顶部是与气囊座226的底部相对应的连接。举例来说,气囊座226下端部两侧的第三锁件226c与底座228的两侧的组合槽228b嵌合固定。
当容置于底座228内的连动杆249连接弹性连结柱246/248后,因受到容置于底座228内的偏心轴体212旋转带动而产生偏心旋转,进而带动弹性连结柱246/248上推或下抵,使得气囊242/244内部的空腔相对的减缩或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42/244为弹性橡胶材质气囊,而弹性连结柱246/248为硬质塑胶材质弹性连结柱或硬质有弹性的橡胶材质连结柱。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连结柱246/248也可为其他材质制作的硬质弹性连结柱。因此,弹性连结柱246/248在上推或下抵时可保持较佳的结构强度,气囊242/244也能具较佳弹性的收缩或舒张,可有效率的将气体送出或拉入气囊242/244内部。进一步透过阀门单元230控制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得气体可自入气部222流入并自出气部223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座226内部具有第一球体250a,用以抵接连动杆249的上端部与气囊座226的底面,可防止因抽气而使微型气泵200内部空腔接近真空状态,而造成连动杆229的上吸而窜动,并可减少连动杆249在偏心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体250a可为一钢质球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球体250a可为其他材质制作的硬质球体。
此外,偏心轴部212的偏心孔212a内可设置第二球体250b,用以抵接连动杆249的中心杆体249’下端部。因此,在偏心轴部212因马达单元210带动转动时,连动杆249可流畅地随偏心轴部212旋转而偏心转动。同时地,第二球体250b还可以减小连动杆249的中心杆体249’与偏心轴部212之间的摩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球体250b可为一钢质球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球体250b可为其他材质制作的硬质球体。
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5,图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微型气泵200的部分爆炸图。图5是绘示依照图4的微型气泵200的部分组合图。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42/244与弹性连结柱246/248是不同材料的两构件,经组合后形成一体。
如图4及图5所示,弹性连结柱246/248由柱体246c/248c的上端部向上向外延伸一上挡墙246a/248a以及柱体246c/248c的下端部向下向外延伸一下挡墙246b/248b所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上挡墙246a/248a为一圆盘形结构,下挡墙246b/248b是一圆锥形结构,上挡墙246a/248a的最大外径大于下挡墙246b/248b的最大外径。
由于气囊242/244以弹性橡胶材质制成,故弹性连结柱246/248的下挡墙246b/248b可因其锥型结构弹性撑大气囊242/244的通孔242a/244a后贯穿气囊242/244。另外,透过上挡墙246a/248a的最大外径大于通孔242a/244a的最大外径,使得上挡墙246a/248a卡抵于气囊242/244的通孔242a/244a周围的内壁。
在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耦合气囊242/244后,弹性连结柱246/248的柱体246c/248c分别与连动杆249的中心杆体249’延伸的推体249a/249b的侧边缺口嵌入而紧密地卡合。其中,推体249a/249b的侧边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动杆249的中心杆体249’。
由于,上挡墙246a/248a的最大外径与下挡墙246b/248b的最大外径均大于推体249a/249b最大内径。另外,柱体246c/248c的长度与推体249a/249b的长度大致相同。当弹性连结柱246/248嵌入推体249a/249b内部的圆槽249a’/249b’时,下挡墙246b/248b紧密卡抵贴附推体249a/249b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推体249a/249b的侧边缺口的最小距离由外表面向内表面递减后形成圆槽249a’/249b’用以容置弹性连结柱246/248。其中,弹性连结柱246/248的下挡墙246b/248b的最大外径大于圆槽249a’/249b’的最大内径。
换句话说,推体249a/249b侧边缺口的相对两截面是呈斜面,且推体249a/249b侧边缺口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d1/d3大于推体249a/249b内表面的最小距离d2/d4。推体249a/249b侧边缺口的斜面设计,使得弹性连结柱246/248可顺沿侧边缺口所形成的斜面分别顺畅的滑入圆槽249a’/249b’,进而嵌合推体249a/249b。
请同时参照图5、图6与图7。图5是绘示依照图4的微型气泵200的部分组合图。图6是绘示依照图5的微型气泵200的部分剖示图。图7是绘示依照图5的微型气泵200的部分剖示图。如图5、图6与图7所示,当弹性连结柱246/248耦合气囊242/244并同时嵌合推体249a/249b时,弹性连结柱246/248的上挡墙246a/248a卡抵气囊242/244的内壁。同时地,推体249a/249b紧密地嵌合于上挡墙246a/248a与下挡墙246b/248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气囊242/244的内壁与上挡墙246a/248a互相卡抵处环设一凸起的密封环242b/244b。因气囊242/244为弹性橡胶材质,故由硬质塑胶(或硬质橡胶)制作的弹性连结柱246/248抵推气囊242/244具密封环242b/244b的内壁时,凸起的密封环242b/244b弹性地陷入气囊242/244的内壁内。由于密封环242b/244b亦为弹性橡胶材质,因此密封环242b/244b弹性下陷时会产生一朝向上挡墙246a/248a方向的反向弹力,使得气囊242/244的内壁藉由密封环242b/244b的设置更加地紧密卡抵上挡墙246a/248a。
请同时参照图8与图9,图8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200的连动杆249以及弹性连结柱246/248结合前的立体图。图9是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200的连动杆249以及弹性连结柱246/248结合后去除延伸部247/247’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在连动杆249以及弹性连结柱246/248结合前,弹性连结柱246/248的下挡墙246b/248b各自向下延伸一延伸部247/247’。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47/247’各为一长条圆柱型结构。由于,延伸部247/247’加长了弹性连结柱246/248整体的长度,使得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嵌合推体249a/249b时,因外加延伸部247/247’的弹性连结柱246/248具有较长的长度,在组装时弹性连结柱246/248较容易拿取以及安装,故降低了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组装于推体249a/249b时的难度。
接下来,如图9所示,当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嵌合连动杆249的推体249a/249b后,可使用裁剪器将延伸部247/247’与下挡墙246b/248b分离,以完成弹性连结柱246/248分别与推体249a/249b的嵌合。
请参照图10,其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200的弹性连结柱246在气囊242内部下拉时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马达单元210带动转轴211沿轴心转动时,转轴211带动其连接的偏心轴部212共同沿轴心旋转。其中,连动杆249的杆体249’的下端设置在偏心轴部212的偏心孔212a内,使得连动杆249受偏心轴部212旋转的带动而呈偏心旋转。由于连动杆249偏心的旋转,连动杆249两侧延伸的推体249a/249b在旋转时产生上下移动的位移变化。因此,分别嵌合于推体249a/249b的弹性连结柱246/248协同地产生上下移动的位移变化,使得分别与弹性连结柱246/248耦合的气囊242/244内部的空腔的容积分别因弹性连结柱246/248产生向上位移而减少或因弹性连结柱246/248产生向下位移而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体250a设置在气囊座226(请同时参照图3)底部且抵接于连动杆249的上端部,可防止微型气泵200内部因抽气呈真空状态而造成连动杆249的上吸而窜动,并可减少连动杆249在偏心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座226底部用以设置第一球体250a的中心轴槽226d为一放射状展开而成锥型的推体开口,使得连动杆249的上端部在抵接第一球体250a旋转时,具有较大活动角度的转动空间。此外,偏心轴部212的偏心孔212a内可设置第二球体250b,用以抵接连动杆249的下端部。因此,偏心轴部212因马达单元210带动转动时,连动杆249可流畅地随偏心轴部212旋转。同时地,第二球体250b还可以减小连动杆249与偏心轴部212之间的摩擦。
在连动杆249偏心旋转至连动杆249的下端部靠近气囊244的位置时,推体249b带动弹性连结柱248上移,使得气囊244内部的空间减少而造成气囊244内部的气体自出气道224b’上推,造成单向阀片232的阀门232a开启,因此气体自出气道224b’上移通过单向阀片232的阀门232a进入呈环状的出气腔262,进而从出气部223的出气孔223a排出。另一方面,推体249a带动弹性连结柱246下移,气囊242内部的空间增加而造成气囊242内部的压力骤降,使得气囊阀片234呈现开启状态。因此,气体可自入气道222的入气孔222a进入呈环状的入气腔264后自入气道224a通过气囊阀片234而进入气囊242内部,使得气囊242充气。
请参照图11,其绘示依照图2的微型气泵200的弹性连结柱246在气囊242内部上推时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在连动杆249偏心旋转至连动杆249的下端部靠近气囊242的位置时,推体249a带动弹性连结柱246上移,使得气囊242内部的空间减少而造成气囊242内部的气体自出气道224b上推,造成单向阀片232的阀门232b开启,使得气体自出气道224b上移通过单向阀片232的阀门232b进入呈环状的出气腔262,进而从出气部223的出气孔223a排出。另一方面,推体249b带动弹性连结柱248下移,气囊244内部的空间增加而造成气囊244内部的压力骤降,使得气囊阀片236呈现开启状态。当气囊阀片236呈开启状态时,气体可自入气部222的入气孔222a进入呈环状的入气腔264后自入气道224a’通过气囊阀片236而进入气囊244内部使其充气。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微型气泵由于气囊与弹性连结柱可以用不同材质制作,且将弹性连结柱以硬质材质制作并加大其体积。因此,弹性连结柱在插入连动杆时,弹性连结柱对于气囊而言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设置于连动杆的中心杆体的上下端,可防止微型气泵因抽气接近真空状态时造成连动杆的上吸而窜动,并可减少连动杆在偏心旋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另外也可减少连动杆在偏心旋转时产生的摩擦力。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微型气泵,包含:
一马达单元;
一阀门单元;以及
一压缩单元,连接该马达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气体透过该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其中该压缩单元包含:
一气囊模块,具有复数个气囊以及复数个弹性连结柱,这些弹性连结柱分别连接这些气囊;以及
一连动杆,连接该马达单元,该连动杆的中心杆体分别延伸复数个推体,这些弹性连结柱自这些推体的侧边缺口嵌入这些推体内部的圆槽而卡合于这些推体内,用以带动这些弹性连结柱在该压缩单元内上推或下拉,使得气体吸进或排出该阀门单元,其中每一该推体的侧边缺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该连动杆的中心杆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该马达单元包含一偏心轴部,具有一偏心孔,用以供该连动杆的中心杆体的下端部插设,使得该马达单元转动时带动该连动杆偏心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该气囊模块还包含一气囊座,用以容置这些气囊,该气囊座具有一中心轴槽,该中心轴槽内部具有一第一球体,用以抵接该连动杆的上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该偏心轴部的该偏心孔内设置一第二球体,用以抵接该连动杆的中心杆体下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气囊与对应的该弹性连结柱是一体成形相同材料的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气囊与对应的该弹性连结柱是一体成形的构件,这些气囊与这些弹性连结柱为不同材料所构成,且这些弹性连结柱的硬度大于这些气囊的硬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气囊与对应的该弹性连结柱是不同材料的两构件,每一该气囊具有一通孔,每一该弹性连结柱具有一上挡墙,当每一该弹性连结柱耦合相对应的该气囊的该通孔并嵌合相对应的该推体时,每一该上挡墙卡抵相对应的该气囊的该通孔周围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气囊的内壁在靠近对应的该气囊的该通孔处环设一密封环,用以紧密地卡抵相对应的该上挡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弹性连结柱具有一下挡墙,用以卡抵相对应的该推体的底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下挡墙的最大外径大于相对应的该推体的最大内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型气泵,其中每一该弹性连结柱的该上挡墙的最大外径大于该下挡墙的最大外径。
CN201210433506.2A 2012-10-26 2012-10-26 微型气泵 Active CN103790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506.2A CN103790811B (zh) 2012-10-26 2012-10-26 微型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33506.2A CN103790811B (zh) 2012-10-26 2012-10-26 微型气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811A CN103790811A (zh) 2014-05-14
CN103790811B true CN103790811B (zh) 2016-04-20

Family

ID=50666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3506.2A Active CN103790811B (zh) 2012-10-26 2012-10-26 微型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0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0375B (zh) * 2014-11-20 2017-01-04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气泵
CN108691748A (zh) * 2017-04-12 2018-10-23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微型泵及具有其的电子血压计
CN111765071A (zh) * 2019-04-02 2020-10-13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2407A2 (en) * 1999-05-11 2000-11-15 Okenseiko Co., Ltd. Compact pump
CN1288344C (zh) * 2001-11-06 2006-12-06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隔膜泵
CN202483847U (zh) * 2012-01-13 2012-10-10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
CN202483831U (zh) * 2012-01-13 2012-10-10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泵
CN202493407U (zh) * 2012-01-13 2012-10-17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气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0200B2 (ja) * 2001-08-10 2011-04-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小型ポン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2407A2 (en) * 1999-05-11 2000-11-15 Okenseiko Co., Ltd. Compact pump
CN1288344C (zh) * 2001-11-06 2006-12-06 应研精工株式会社 隔膜泵
CN202483847U (zh) * 2012-01-13 2012-10-10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
CN202483831U (zh) * 2012-01-13 2012-10-10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泵
CN202493407U (zh) * 2012-01-13 2012-10-17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气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811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0811B (zh) 微型气泵
JPH0127271B2 (zh)
CN101153589A (zh) 隔膜式压力泵内防止渗漏水的方法及其构造
CN108799072A (zh) 一种自带止流功能的高可靠度微型水泵
CN106414192A (zh) 具有容纳元件的排出阀
CN207795587U (zh) 压缩机
CN105960532A (zh) 具有双壁壳体的高压齿轮泵
CN203239541U (zh) 微型气泵
CN1020941C (zh) 容积泵
US10233916B2 (en) Eccentric roundel structure for four-booster chamber diaphragm pump
CN209228648U (zh) 水泵的压力罐
CN116696728A (zh) 一种具有膨胀泄压结构的双向止逆隔膜泵及其运行方法
CN209041036U (zh) 一种高压柱塞油泵
CN111156152A (zh) 充气泵
CN207278467U (zh) 一种空压机单向阀
CN102116294B (zh) 一种用于恒力矩压缩机和气体发动机的球形缸
CN201062575Y (zh) 微型泵装置
CN111486085A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103174617A (zh) 增压泵浦结构
JP6913365B2 (ja) 急排弁一体型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JP4367056B2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装置
CN202417853U (zh) 增压泵浦结构
CN220910561U (zh) 出水用的单向阀组件、出水用的泵组件
TWI484100B (zh) 微型氣泵
CN2874056Y (zh) 双冲程打气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