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2575Y - 微型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型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2575Y
CN201062575Y CNU2006201444388U CN200620144438U CN201062575Y CN 201062575 Y CN201062575 Y CN 201062575Y CN U2006201444388 U CNU2006201444388 U CN U2006201444388U CN 200620144438 U CN200620144438 U CN 200620144438U CN 201062575 Y CN201062575 Y CN 20106257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unit
inspiration
depression
micro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444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坤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G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G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G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G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6201444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257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257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257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型泵装置包含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阀门单元包含一阀门座以及一进出阀门。阀门座与压缩单元连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排出孔及一吸进结构。吸进结构包含一圆柱及至少一吸进孔。圆柱具有一中心凹槽及一流道。流道自中心凹槽向外幅射延伸并连接至吸进孔。进出阀门具有一圆管型吸进阀及至少一排出阀瓣,圆管型吸进阀具有一开孔。当进出阀门组装于阀门座时,圆管型吸进阀套合接触于圆柱,开孔对应中心凹槽,排出阀瓣覆盖接触排出孔。

Description

微型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泵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泵故名思义是一种体积缩小版的泵。因为体积缩小的缘故,所使用的马达也只能是较小功率的马达。因此,微型泵的效率就有赖于其阀门单元与压缩单元设计的良策。
习知微型泵之潜在缺点在于其进、出阀门的气密性与吸进、排出路径过长等,因而还有改善的空间等待各厂家投入创新的努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微型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微型泵装置。此微型泵装置包含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阀门单元至少包含一阀门座以及一进出阀门。阀门座与压缩单元连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排出孔及一吸进结构。吸进结构包含一圆柱及至少一吸进孔。圆柱具有一中心凹槽及一流道。流道自中心凹槽向外幅射延伸并连接至吸进孔。进出阀门具有一圆管型吸进阀及至少一排出阀瓣,圆管型吸进阀具有一开孔。当进出阀门组装于阀门座时,圆管型吸进阀套合接触于圆柱,开孔对应中心凹槽,排出阀瓣覆盖接触排出孔。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开孔流经中心凹槽、流道,并推开圆管型吸进阀通过吸进孔后进入压缩单元。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排出孔并推开排出阀瓣而排出阀门单元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一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该阀门单元,其中该阀门单元至少包含一阀门座及一进出阀门。一阀门座与压缩单元连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进出孔及一圆柱位于其一凹陷内。圆柱具有一中心凹槽及至少一流道。高凹陷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一幅射状凹陷,幅射状凹陷自圆形凹陷向外延伸。进出孔位于幅射状凹陷内,且流道自中心凹槽向外幅射延伸并藉由幅射状凹陷连接至进出孔。进出阀门包含的一圆管型吸进阀及一伞形排出阀。一开孔贯穿伞形排出阀的中心并连接圆管型吸进阀的中空部份。当进出阀门组装于阀门座时,圆管型吸进阀套合接触于圆柱,开孔对应该中心凹槽,伞形排出阀覆盖进出孔。当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开孔流经该中心凹槽、该流道,并推开圆管型吸进阀后通过幅射状凹陷与进出孔进入压缩单元。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进出孔并推开伞形排出阀而排出阀门单元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能吸进或排出阀门单元,其中阀门单元至少包含一阀门座以及一进出阀门。一阀门座与压缩单元连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进出孔及一圆柱形成于其一凹陷内。圆柱具有至少一排出缺口位于其环形外壁上。此凹陷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至少一幅射状凹陷。幅射状凹陷自圆形凹陷向外延伸,且幅射状凹陷与排出缺口均连接至该进出孔。一进出阀门包含的一中空圆管部及一圆盘部,中空圆管部贯穿圆盘部的中间。中空圆管部于圆盘部两面的管径不同,其中较大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吸进阀,较小的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排出阀。当进出阀门组装于阀门座时,排出阀的内壁套合接触于圆柱的环形外壁,吸进阀的外壁接触圆形凹陷的环形内壁,圆盘部覆盖圆形凹陷并曝露部份幅射状凹陷。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幅射状凹陷吸入,并推开吸进阀后通过进出孔进入压缩单元。当压缩单元受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进出孔以及排出缺口并推开排出阀而排出阀门单元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藉圆管型吸进阀以及圆管型排出阀设计使阀门的气密性更佳。此外,进出阀门包含一圆管型吸进阀、排出阀以及一圆盘部的设计,使得吸进路径与排出路径只需共享阀门座同一通孔,而且排出路径能穿越阀门座的中央部份,进而促使微型泵的效率能发挥更佳,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2系绘示第1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3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
图4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5系绘示第4图之微型泵以卡勾组装的剖面图;
图6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7系绘示第6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8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
图9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上盖的放大图;
图10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
图11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
图12系绘示第11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
图13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
图14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进出阀门剖面放大图;以及
图15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上盖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效率更佳的微型泵装置,藉由改良进、出阀门的气密性与缩短流体吸进、排出路径,进而提升微型泵的效率。以下将藉由实施例来说明微型泵的结构及其功能。
请参照第1图,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微型泵100大致上可分为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马达单元提供微型泵所需的动力源并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使得流体能经由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微型泵。
马达单元包含马达126、泵浦座124、传动转轴120、连杆116及斜臂连杆114等。马达126藉螺丝122锁附于泵浦座124上。传动转轴120固定于马达126上,连杆116及一钢珠118接着填入传动转轴120的转轴孔内。斜臂连杆114的底端固定于连杆116上,使得斜臂连杆114能传动马达126的动力而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因为转轴孔与马达126的转轴成一小角度,所以连杆116做一尖锥状运动,进而带动斜臂连杆114也成圆锥旋转运动。当斜臂连杆114旋转时,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则上下运动以压挤或拉伸三个压缩缸110。
压缩单元包含压缩缸110及压缩缸座112。压缩缸110为一可压缩的压缩缸,其底端与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连接。当马达126驱动斜臂连杆114转动时,三个压缩缸110会被动斜臂连杆114压挤或拉伸。压缩缸110组装于压缩缸座112的凹陷内,并固定于阀门座108下。虽然,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压缩缸110,其它数目的压缩缸亦可依需求而使用。
阀门单元包含进出阀门106与阀门座108。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上以提供流体的吸进及排出路径。当组装马达单元、阀门单元以及压缩单元时,先使用螺丝122将马达126与泵浦座124固定,使用螺丝102a将穿过阀门座108的螺丝孔108a以及压缩缸座112的螺丝孔112a锁附于泵浦座124的螺丝孔124a内,接着组装上盖于阀门座108上。
请参照第2图,其绘示第1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此图包含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左下)及其进出阀门部份的放大图(右上)。微型泵驱动流体的机制是藉由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使压缩缸内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高或低,使得流体能吸进或排出压缩缸110。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来自马达126力矩的驱动。压缩缸110的连接部110a与斜臂连杆其中之一臂部114a连接,因而马达126力矩经由传动转轴120、连杆116以及斜臂连杆114传动给压缩缸110。
请参照第3图,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此图面所包含之进出阀门106为第1图之上下颠倒,且同时绘示阀门座108的上下两面。
阀门座108包含排出孔109a及吸进结构。吸进结构泛指阀门座108上流体吸进压缩缸的路径。吸进结构形成于阀门座108的凹陷内。吸进结构包含一圆柱111及吸进孔109b。吸进孔109b只绘示于右下角的视图;在左下角视图中,吸进孔109b位于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内。幅射状凹陷111d自圆形凹陷(圆柱111所位于的凹陷)向外延伸。三个间隔凹陷111c位于圆形凹陷的周围。圆形凹陷圆柱111包含中心凹槽111a与三条流道111b。三条流道111b自中心凹槽111a向外延伸,并分别对应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阀门座108的一面具有三个压缩缸区109分别用来与三个压缩缸110接合之用。每个压缩缸区109均包含一个吸进孔109b及一个排出孔109a。螺丝孔108a用以供螺丝锁附之用。
进出阀门106包含一圆管型吸进阀107及三个排出阀瓣106a。圆管型吸进阀107的中心具有一开孔107b供流体吸进之用。圆管型吸进阀107并设置三个间隔部107a。进出阀门10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设计将上述结构都包含在内。
请同时参照第2及第3图。当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图中的虚线显示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的对应位置),圆管型吸进阀107套合接触于圆柱111,排出阀瓣106a覆盖接触排出孔109a,且进出阀门106的开孔107b对应圆柱111的中心凹槽111a。同时地,三个定位孔106b亦会与三根定位柱卡合,且三个间隔部107a亦会与间隔凹陷111c卡合,用以隔绝三条流道111b内的流体。当压缩缸110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低时,流体的吸进路径103a穿过吸入孔104b、开孔107b以及中心凹槽111a,并经三条流道111b分流后,推开圆管型吸进阀107分别进入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内,最后经三个吸进孔109b分别进入三个压缩缸110内。当压缩缸110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高时,流体的排出路径103b穿越排出孔109a以推开三个排出阀瓣106a并经由消音腔室104a以及排出孔104c而排出微型泵外。
请参照第4图,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本实施例与第1图之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的方式。第1图之实施例以螺丝锁固定,本实施例则以卡勾202固定。为了以卡勾202固定微型泵的各组件,上盖204、阀门座208、压缩缸座212以及马达座224结构的周围需设计凹槽供卡勾202固定。当微型泵200的各组件以卡勾202组装时(请参照第5图),各组件先迭合好再以卡勾202的一端先卡合上盖104,接着卡勾202的另一端卡合于马达座224。泵浦座224与马达226同样以螺丝222先固定(与与第1图之实施例相同)。以卡勾方式可以较螺丝轻易固定各组件,同时增加构造的壁厚而得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再者,以卡勾方式装配与开启的动作相对螺丝简易且快速。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藉圆管型吸进阀包覆圆柱的设计使阀门的气密性更佳。此外,吸进路径与排出路径很短配合上述吸进阀设计,使得微型泵的效率能发挥更佳。
请参照第6图,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微型泵100大致上可分为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马达单元提供微型泵所需的动力源并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使得流体能经由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微型泵。
马达单元包含马达126、泵浦座124、传动转轴120、连杆116及斜臂连杆114等。马达126藉螺丝122锁附于泵浦座124上。传动转轴120固定于马达126上,连杆116及一钢珠118填入传动转轴120的转轴孔内。斜臂连杆114的底端固定于连杆116上,使得斜臂连杆114能传动马达126的动力而驱动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因为转轴孔与马达126的转轴成一小角度,所以连杆116做一尖锥状运动,进而带动斜臂连杆114也成圆锥旋转运动。当斜臂连杆114旋转时,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则上下运动以压挤或拉伸三个压缩缸110。
压缩单元包含压缩缸110及压缩缸座112。压缩缸110为一可压缩的压缩缸,其底端与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连接。当马达126驱动斜臂连杆114转动时,三个压缩缸110会被斜臂连杆114压挤或拉伸。压缩缸110组装于压缩缸座112的孔内,并固定于阀门座108下。虽然,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压缩缸110,其它数目的压缩缸亦可依需求而使用。
阀门单元包含进出阀门106与阀门座108。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上以提供流体的吸进及排出路径。当组装马达单元、阀门单元以及压缩单元时,先使用螺丝122将马达126与泵浦座124固定,各组件先迭合好再以卡勾102b的一端先卡合上盖104,接着卡勾102b的另一端卡合于泵浦座124。为了以卡勾102b固定微型泵的各组件,上盖104、阀门座108、压缩缸座112以及泵浦座124结构的周围需设计卡合凹槽供卡勾102b固定。除了以卡勾102b卡紧微型泵的各组件外,亦可以使用螺丝锁附微型泵的各组件。
请参照第7图,其绘示第6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此图包含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左下)及其进出阀门部份的放大图(右上)。微型泵驱动流体的机制是藉由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使压缩缸内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高或低,使得流体能吸进或排出压缩缸110。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来自马达126力矩的驱动。压缩缸110的连接部110a与斜臂连杆其中之一臂部114a连接,因而马达126力矩经由传动转轴120、连杆116以及斜臂连杆114传动给压缩缸110。
请参照第8图,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此图同时绘示进出阀门106与阀门座108的上下两面。
阀门座108包含一进出孔109c及一圆柱111。进出孔109c及圆柱111均形成于阀门座108的凹陷内。进出孔109c只绘示于右下角的视图;在左下角视图中,进出孔109c位于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内。幅射状凹陷111d自圆形凹陷(圆柱111所位于的凹陷)向外延伸。三个分隔凹陷111c位于圆形凹陷的周围。圆形凹陷圆柱111包含中心凹槽111a与三条流道111b。三条流道111b自中心凹槽111a向外延伸,并分别对应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阀门座108的一面具有三个压缩缸区109分别用来与三个压缩缸110接合之用。每个压缩缸区109均包含一个进出孔109c。
进出阀门106包含一圆管型吸进阀107及一伞形排出阀106a。一开孔107b贯穿伞形排出阀106a的中心,并连接圆管型吸进阀107的中空部份供流体吸进之用。进出阀门106并设置三个分隔部107a环绕于圆管型吸进阀107并延伸至伞形排出阀106a。进出阀门10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设计将上述结构都包含在内。
请同时参照第7及第8图。当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图中的虚线显示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的对应位置),圆管型吸进阀107套合接触于圆柱111,伞形排出阀106a覆盖进出孔109c,且进出阀门106的开孔107b对应圆柱111的中心凹槽111a。同时地,三个分隔部107a亦会与分隔凹陷111c卡合,用以隔绝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内的流体。当压缩缸开始吸入时,流体的吸进路径103a穿过吸入孔104b、开孔107b以及中心凹槽111a,并经三条流道111b分流后,推开圆管型吸进阀107分别进入三条幅射状凹陷111d内,最后经三个进出孔109c分别进入三个压缩缸110内。当压缩缸110开始压缩时,流体的排出路径103b穿越进出孔109c以推开伞形排出阀106a并经由消音腔室104a以及排出孔104c而排出微型泵外。
请参照第9图,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上盖的放大图。此图包含上盖104的上下两面。吸入孔104b位于上盖104的中心区域,而排出孔104c则位于上盖104较边缘的区域。上盖104包含气密隔墙104e以及构成消音腔室104a的消音隔墙104d。
请参照第10图,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此图同时绘示进出阀门206的上下两面。此实施例与第8图之实施例不同之处仅在于分隔机构的设计。进出阀门206之吸进阀207具有三个分隔缺口207a。阀门座208同样具有一圆柱211。幅射状凹陷211c自圆形凹陷(圆柱211所位于的凹陷)向外延伸。圆柱211包含中心凹槽211a与三条流道211b。三条流道211b自中心凹槽211a向外延伸,并分别对应三条幅射状凹陷211c。三个分隔挡墙211d自圆柱211延伸并填入圆形凹陷内。当进出阀门206组装于阀门座208时(图中的虚线显示进出阀门206组装于阀门座208时的对应位置),三个分隔缺口207a分别与三个分隔挡墙卡合,用以隔绝三条幅射状凹陷211c内的流体。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藉圆管型吸进阀包覆圆柱的设计使阀门的气密性更佳。此外,进出阀门包含一圆管型吸进阀及一伞形排出阀的设计,使得吸进路径与排出路径只需共享阀门座同一通孔,使得微型泵的效率能发挥更佳。
请参照第11图,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的爆炸图。微型泵100大致上可分为一马达单元、一阀门单元以及一压缩单元。马达单元提供微型泵所需的动力源并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使得流体能经由阀门单元吸进或排出微型泵。
马达单元包含马达126、泵浦座124、传动转轴120、连杆116及斜臂连杆114等。马达126藉螺丝122锁附于泵浦座124上。传动转轴120固定于马达126上,连杆116及一钢珠118接着填入传动转轴120的转轴孔内。斜臂连杆114的底端固定于连杆116上,使得斜臂连杆114能传动马达126的动力而驱动驱动压缩单元内的机构。因为转轴孔与马达126的转轴成一小角度,所以连杆116做一尖锥状运动,进而带动斜臂连杆114也成圆锥旋转运动。当斜臂连杆114旋转时,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则上下运动以压挤或拉伸三个压缩缸110。
压缩单元包含压缩缸110及压缩缸座112。压缩缸110为一可压缩的压缩缸,其底端与斜臂连杆114的臂部114a连接。当马达126驱动斜臂连杆114转动时,三个压缩缸110会被动斜臂连杆114压挤或拉伸。压缩缸110组装于压缩缸座112的凹陷内,并固定于阀门座108下。虽然,本实施例具有三个压缩缸110,其它数目的压缩缸亦可依需求而使用。
阀门单元包含进出阀门106与阀门座108。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上以提供流体的吸进及排出路径。当组装马达单元、阀门单元以及压缩单元时,先使用螺丝122将马达126与泵浦座124固定,各组件先迭合好再以卡勾102的一端先卡合上盖104,接着卡勾102的另一端卡合于泵浦座124。为了以卡勾102固定微型泵的各组件,上盖104、阀门座108、压缩缸座112以及泵浦座124结构的周围需设计卡合凹槽供卡勾102固定。除了以卡勾102微型泵的各组件外,亦可以使用螺丝锁附微型泵的各组件。
请参照第12图,其绘示第11图之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此图包含微型泵组装后的剖面图(左下)及其进出阀门部份的放大图(右上)。微型泵驱动流体的机制是藉由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使压缩缸内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高或低,使得流体能吸进或排出压缩缸110。压缩缸110的压挤缩小或拉伸放大来自马达126力矩的驱动。压缩缸110的连接部110a与斜臂连杆其中之一臂部114a连接,因而马达126力矩经由传动转轴120、连杆116以及斜臂连杆114传动给压缩缸110。
请参照第13图,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阀门座及进出阀门放大图。此图同时绘示进出阀门106与阀门座108的上下两面。
阀门座108包含进出孔109c及圆柱111。进出孔109c及圆柱111均形成于阀门座108的圆形凹陷109f内。圆柱111具有三个排出缺口109d位于其环形外壁111e上。进出孔109c只绘示于最下方的阀门座108a视图;在阀门座108a的另一视图中,进出孔109c位于三个排出缺口109d的下发方的圆形凹陷109f内(未绘示于图面)。三个幅射状凹陷109e自圆形凹陷109f向外延伸,故三个幅射状凹陷均连接至进出孔109c。三个椭圆形定位凹陷108b分别为三个幅射状凹陷109e的部份。阀门座108的一面所具有的三个进出孔109c分别用来与三个压缩缸110接合之用。
请同时参照第13及第14图。进出阀门106包含一中空圆管部及一圆盘部106b。中空圆管部贯穿圆盘部106b的中间,且中空圆管部于圆盘部两面的管径不同,其中较大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吸进阀107,较小的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排出阀106a。进出阀门106并设置三个分隔部107a于位于吸进阀107的内壁。进出阀门106包含三个定位部位于其圆盘部106b上。进出阀门10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设计将上述结构都包含在内。
请同时参照第12及第13图。当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图中的虚线显示进出阀门106组装于阀门座108时的对应位置),吸进阀107的外壁接触圆形凹陷109f的环形内壁109g,排出阀106a的内壁套合接触于圆柱111的环形外壁111e,且圆盘部106b覆盖圆形凹陷109f并曝露部份幅射状凹陷109e。同时地,三个定位部106c与三个定位凹陷108b卡合;三个分隔部107a亦会贴合于圆柱111的环形外壁111e,用以隔绝三条幅射状凹陷109e内的流体。当压缩缸110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低时,流体的吸进路径103a穿过吸入孔104b与消音腔室104a后,分别流入三条幅射状凹陷109e,接着推开吸进阀107分别进入三个进出孔109c,最后分别进入三个压缩缸110内。当压缩缸110的压力较微型泵外的压力高时,流体的排出路径103b穿越排出缺口109d以推开排出阀106a并通过排出孔104c而排出微型泵外。
第15图系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微型泵之上盖的放大图。此图包含上盖104的上下两面。排出孔104c位于上盖104的中心区域,而吸入孔104b则位于上盖104较边缘的区域。上盖104包含气密隔墙104e以及构成消音腔室104a的消音隔墙104d。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8)

1.一种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
一马达单元;
一阀门单元;以及
一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该阀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阀门单元至少包含:
一阀门座,与该压缩单元连接,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排出孔及一吸进结构,其中该吸进结构包含一圆柱及至少一吸进孔,该圆柱具有一中心凹槽及至少一流道,该流道自该中心凹槽向外幅射延伸并连接至该吸进孔;以及
一进出阀门,具有一圆管型吸进阀及至少一排出阀瓣,该圆管型吸进阀具有一开孔,当该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圆管型吸进阀套合接触于该圆柱,该开孔对应该中心凹槽,该排出阀瓣覆盖接触该排出孔,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该开孔流经该中心凹槽、该流道,并推开该圆管型吸进阀后通过该吸进孔进入该压缩单元,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该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该排出孔并推开该排出阀瓣而排出该阀门单元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座包含一凹陷区以容纳该圆柱与该吸进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区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至少一辐射状凹陷,该吸进孔位于该辐射状凹陷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区包含至少一分隔凹陷环绕该圆形凹陷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型吸进阀包含至少一分隔部位于环绕其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分隔部与该分隔凹陷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座包含至少一定位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包含至少一定位孔,当该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定位柱与该定位孔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螺丝用以锁固该马达单元、该压缩单元以及该阀门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卡勾用以固定该马达单元、该压缩单元以及该阀门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进出阀门为一种一体成型的阀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单元包含至少一压缩缸,该吸进孔与该排出孔位于该阀门座与该压缩缸接合的区域内。
13.一种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
一马达单元;
一阀门单元;以及
一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该阀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阀门单元至少包含:
一阀门座,与该压缩单元连接,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进出孔及一圆柱位于其一凹陷内,该圆柱具有一中心凹槽及至少一流道,该凹陷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至少一幅射状凹陷,该幅射状凹陷自该圆形凹陷向外延伸,该进出孔位于该幅射状凹陷内,该流道自该中心凹槽向外幅射延伸并藉由该幅射状凹陷连接至该进出孔;以及
一进出阀门,包含的一圆管型吸进阀及一伞形排出阀,一开孔贯穿该伞形排出阀的中心并连接该圆管型吸进阀的中空部份,当该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圆管型吸进阀套合接触于该圆柱,该开孔对应该中心凹槽,该伞形排出阀覆盖该进出孔,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该开孔流经该中心凹槽、该流道,并推开该圆管型吸进阀后通过该幅射状凹陷与该进出孔进入该压缩单元,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该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该进出孔并推开该伞形排出阀而排出该阀门单元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中该凹陷区包含至少一分隔凹陷环绕该圆形凹陷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进出阀门包含至少一分隔部,环绕于该圆管型吸进阀并沿伸至该伞形排出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分隔部与该分隔凹陷卡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卡勾用以固定该马达单元、该压缩单元以及该阀门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进出阀门为一种一体成型的阀门。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更包含至少一分隔缺口位于该圆管型吸进阀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座更包含至少一分隔挡墙,自该圆柱延伸并填入该圆形凹陷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分隔挡墙与该分隔缺口卡合。
22.一种微型泵装置,至少包含:
一马达单元;
一阀门单元;以及
一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使流体吸进或排出该阀门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阀门单元至少包含:
一阀门座,与该压缩单元连接,该阀门座具有至少一进出孔及一圆柱形成于其一凹陷内,该圆柱具有至少一排出缺口位于其环形外壁上,该凹陷包含一圆形凹陷以及至少一幅射状凹陷,该幅射状凹陷自该圆形凹陷向外延伸,该幅射状凹陷与该排出缺口均连接至该进出孔;以及
一进出阀门,包含的一中空圆管部及一圆盘部,该中空圆管部贯穿该圆盘部的中间,该中空圆管部于该圆盘部两面的管径不同,其中较大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吸进阀,较小的管径的中空圆管部为一排出阀,当该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排出阀的内壁套合接触于该圆柱的环形外壁,该吸进阀的外壁接触该圆形凹陷的环形内壁,该圆盘部覆盖该圆形凹陷并曝露部份该幅射状凹陷,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吸入时,阀门单元外的流体由该幅射状凹陷吸入,并推开该吸进阀后通过该进出孔进入该压缩单元,
当该压缩单元受该马达单元的驱动而开始压缩时,该压缩单元内的流体通过该进出孔以及排出缺口并推开该排出阀而排出该阀门单元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幅射状凹陷的部份为一定位凹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包含至少一定位部,位于该圆盘部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定位部与该定位凹陷卡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至少一卡勾用以固定该马达单元、该压缩单元以及该阀门单元。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为一种一体成型的阀门。
28.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微型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出阀门包含至少一分隔部位于该吸进阀的内壁,当该进出阀门组装于该阀门座时,该分隔部贴合于该圆柱的环形外壁。
CNU2006201444388U 2006-12-31 2006-12-31 微型泵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257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44388U CN201062575Y (zh) 2006-12-31 2006-12-31 微型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44388U CN201062575Y (zh) 2006-12-31 2006-12-31 微型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2575Y true CN201062575Y (zh) 2008-05-21

Family

ID=3945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4443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62575Y (zh) 2006-12-31 2006-12-31 微型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2575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9532A1 (zh) * 2011-08-29 2013-03-0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EP3093492A4 (en) * 2013-10-25 2017-12-20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Valve clack and air pump having same
US10458402B2 (en) 2016-07-25 2019-10-29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icro water pump capable of controlling flow precisel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9532A1 (zh) * 2011-08-29 2013-03-07 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泵的能控制气流的导流装置
EP3093492A4 (en) * 2013-10-25 2017-12-20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Valve clack and air pump having same
US10415564B2 (en) 2013-10-25 2019-09-17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Valve clack and air pump having same
US10458402B2 (en) 2016-07-25 2019-10-29 Xiamen Conjoi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icro water pump capable of controlling flow precise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2575Y (zh) 微型泵装置
CN1219981C (zh) 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真空防止装置
WO2023240762A1 (zh) 一种从动式气液分离启动装置
JPH07317661A (ja) 流体吸入ポンプ機構
CN109915338B (zh) 一种双动往复泵用联动排液系统
CN101037996A (zh) 具有旁通装置的涡旋压缩机
CN109072907A (zh) 涡旋压缩机
CN111486085A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101191478A (zh) 微型泵装置
TWM523767U (zh) 高位儲水引導裝置及自吸泵
CN101191480A (zh) 一种微型泵装置
CN112090838A (zh) 一种物料清洗装置
CN103790811B (zh) 微型气泵
JP2015098785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3730312U (zh) 变容量涡旋压缩机
CN101191479A (zh) 微型泵
TWI312032B (en) Miniature pump
CN212296866U (zh) 涡旋压缩机
CN203239541U (zh) 微型气泵
CN105179240A (zh) 开启式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113069898A (zh)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US6672848B2 (en) Cruciform pump
CN212318262U (zh) 一种隔膜增压泵
CN111765070A (zh) 一种隔膜泵及具有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CN111765071A (zh) 隔膜泵及使用该隔膜泵的咖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