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940B -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940B
CN103782940B CN201410064459.8A CN201410064459A CN103782940B CN 103782940 B CN103782940 B CN 103782940B CN 201410064459 A CN201410064459 A CN 201410064459A CN 103782940 B CN103782940 B CN 1037829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eld
rice
water
cultivation
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445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940A (zh
Inventor
王志铮
郑晓静
白晓倩
袁向阳
任夙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41006445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29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2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9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9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9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稻田的整理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整田埂和田垄;设施的安装与调试;清田消毒、肥水;种植水稻;放养泥鳅和中华鳖;投放食用蛙;收获泥鳅和食用蛙;收割水稻;进水淹田;放养青虾秋苗;青虾轮捕上市;起捕青虾和中华鳖;翻耕晒田;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将“稻渔共作”与“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结合起来,彻底解决目前冬季空闲稻田未获利用、水相食物链简单、稻鱼互利水平低以及防鸟除虫害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了稻田的循环利用和安全高效产出,实现了稻田种养效益的显著提升,具有养殖过程易操作、养殖成本低、养殖安全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稻田养鱼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按时序将“稻渔共作”或称为“稻鱼共生”与“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结合起来的一种循环混合养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自“九五”计划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稻渔工程在我国农村蓬勃开展,现已形成了涉养对象近20种,种养面积达900多万亩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广大渔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稻渔工程,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形成了许多创新性成果。
经查阅,目前已申请或获得授权的现有技术相关专利主要有:
一、在稻鱼养殖方面:
申请人程正忠,通过建立杂交鲤鱼仅采食水稻落入水中花粉的方法,申请了“禾花鱼稻田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84262A;
申请人杨富亿,通过养殖鱼类来改善土壤pH值以提高水稻产量,申请了“酸碱盐型重度盐碱地稻田鱼类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04728A;
申请人李世臣,将野鲤、银鲫、团头鲂、泥鳅等4种鱼苗按一定比例放养,以期达到松土耕地、清除杂草、消灭害虫、提温增氧、促熟增产、提质增效的目的,申请了“水稻种植过程中鱼养稻田技术的应用”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50691A;
申请人祖国掌,采取稻田与田埂设环沟、稻田内设纵横沟、稻田周边及顶面布网防敌、稻田相对应的两侧分设进、出水管等措施,申请了“泥鳅与水稻共生性新型生态稻田”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19781Y;
申请人董在好,采取稻田选择与改建、稻田消毒、放泥鳅苗、日常管理及捕捞等措施,申请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763613A。
二、在稻田的虾、蟹、鳖动物养殖方面:
申请人杨富亿,以养殖东方白虾既可摄取掉入水中对水稻有害的杂草和害虫,又可利用水稻根部无效的分蘖和叶片,其排泄物还可用以肥水为主旨,申请了“高寒地区沼泽地稻田养殖东方白虾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08450A;
申请人李晓东,运用河蟹摄食稻田内水生动植物及附加饵料以及水稻可利用河蟹排泄物的方法,申请了“一种利用生态调控在稻田养蟹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666601A;
申请人付秀兰,以不影响水稻产量为前提,通过在稻田中开挖沟渠,布设防逃设施,按比例放养虾种,雌雄比3∶1,等措施来提高种养综合收益为目的,申请了“绿色龙虾的稻田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385445A;
申请人周鑫,通过提前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以避免伤害水稻秧苗,并利用稻田中培养出的底栖动物供给亲虾、幼体和虾苗摄食以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为主旨,申请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423634C;
申请人周青,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工措施,通过构建水稻与龙虾的共作、轮作种养模式,以提高经济收益为目的,申请了“稻田与池塘杂交龙虾养殖技术”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292614A;
申请人齐遵利,采取大棚培育大规格蟹苗以利提早上市和用农垦88作为水稻栽培品种两大措施,申请了“一种稻田养殖河蟹新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26520A;
申请人魏华,采取水渠、进水管、田埂、水稻种植区、水草种植区和稻田虾沟为单元,构建连片的扣蟹养殖稻田,申请了“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39920A;
申请人姚莉莉,采取稻田选择与准备,在田中央建一个沙滩以利鳖晒背,鳖苗放养、饲养及日常管理等措施,申请了“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69906A;
申请人苏芹,采取稻田选择、防逃设施建设,开沟放鳖等措施,申请了“稻田养殖生态鳖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308774A;
申请人汪雷,采取稻田改建,清理消毒,合理施肥,适时插秧,在虾沟内投放有益生物、树枝、移植水生植物以及投放虾食等步骤和措施,申请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快速生长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771417A;
申请人陈建明,采取壮秧移栽大田、大田挖沟、设置鳖栖息场所、鳖苗选择、放鳖养殖、投放蜘蛛等措施,申请了“一种利用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77800A。
三、在稻田综合种养方面:
申请人肖免,以在稻田中放养鱼苗、蟹苗来除草、杀虫、杀菌,以期实现生产有机水稻、有机鱼、有机蟹、有机稻草等有机食品为主旨,申请了“一种稻田利用鱼蟹杀虫除草生产有机食品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42548A;
申请人陈启龙,采取稻田整理、插秧、投放鸭苗、放养鱼苗、收鱼、割稻、收鸭等步骤来提高农田综合收益,申请了“一种水稻田中混合投放鱼、鸭的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83062A;
申请人吕卫光,采取开沟垄田、垄上种植作物、沟里养殖鳝鱼等措施,申请了“一种农田黄鳝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773088B;
申请人吕卫光,采取开沟垄田、沟里养殖泥鳅、垄上种植作物、垄台上放养蚯蚓等措施,申请了“一种种养结合的农田泥鳅低碳化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239818B;
申请人陈灿,采取土地整改与田园化、田块中央挖养鱼池、垄侧面种秧苗、垄沟养鸭、垄上养鸡等措施,申请了“一种稻田立体复合种养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77827A;
申请人马旭洲,采用水稻、扣蟹、大豆和伊乐藻四位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培采用大垄双行,申请了“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77827A;
申请人马旭洲,采用水稻、一龄蟹种和大豆三位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培采用大垄双行,申请了“一种稻田养殖成蟹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24139A;
申请人李兆华,以PVC塑料管材经密封处理制成长方形植物浮床支架,以可降解的无纺布固定浮床上的植物体构建稻田养殖防护植物浮床单元,通过单元间的彼此连接覆盖鱼沟和鱼溜水面以防鸟避害,申请了“稻田养殖防护植物浮床”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998903U。
四、虫害处理方面:
申请人张玉烛,申请了“利用牛蛙防治稻田虫害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50341A。
上述现有技术及专利成果无疑对于提高稻田综合收益具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具体为:
1、稻田循环利用方面:
稻田收割以后,尚有半年以上时间处于空闲状态,若不加以利用,无疑是巨大的浪费,迄今已申请的稻渔共作农业专利中均未见涉及冬季空闲稻田的养殖利用问题。
2、养殖动物组成方面:
水生经济动物除消除虫害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稻田的综合收益,无疑构建科学合理的水相食物链就显得至关重要,但这在迄今已申请的稻渔共作农业专利中均未见涉及水生经济动物的合理组配问题。
3、稻鱼互利方面:
钻穴生活的泥鳅、鳝鱼和蚯蚓,爬行生活的中华鳖、虾蟹类在促进生源要素在水相和土相间的输运均具重要作用。其中,泥鳅、鳝鱼和蚯蚓的松土和输运作用主要体现在田垄的垂直剖面,中华鳖和虾蟹类的松土和输运作用主要体现在田垄的水平剖面。因此,要提高养殖动物排泄物的利用效率,必须实现生源要素垂直剖面与水平剖面输运的有机结合。但迄今已申请的稻渔共作农业专利中均仅放养钻穴生活或爬行生活的水生经济动物,根本未涉及钻穴生活与爬行生活水生经济动物在提高排泄物利用效率上的协同作用,至于钻穴生活与爬行生活水生经济动物在稻田中的数量比例配置则更未见报道于现有技术。
4、虫害处理方面:
生产实践发现,非稻渔共作区的害虫因不堪农药胁迫往往会大量进入邻近的不施用农药的稻渔共作区而对水稻作物造成危害。
一方面,仅凭上述专利所涉及的水生动物无法解决飘飞于水稻根部以上的虫害问题;
另一方面,仅凭申请人张玉烛申请的“利用牛蛙防治稻田虫害的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550341A,也不能完全解决危害水稻根部的虫害问题。
实际虫害防控应该水面、空中两手一起抓才行。
5、飞鸟防范方面:
空中飞鸟尤其是鹭亚科鸟类,对水生养殖动物具很强的捕食能力,上述专利中,仅申请人祖国掌申请的“泥鳅与水稻共生性新型生态稻田”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19781Y,申请人李兆华申请的“稻田养殖防护植物浮床”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998903U涉及到防鸟避害问题,但前者防地面敌害网高度仅为30-50厘米,露空高度达到1米以上,故飞鸟仍可从稻田四周自由出入田块捕食养殖动物,后者不仅材料和制作成本较高,且该装置的强遮光性也不利于水中饵料生物尤其是单细胞饵料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稻田养殖中冬季空闲稻田未获利用、水相食物链简单、稻鱼互利水平低以及防鸟除虫害等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以实现规避养殖动物逃逸、提高稻田利用时长、促进稻田生源要素循环和地力提升、强化防鸟除虫和防偷盗的目的,采用按时序将“稻渔共作”和“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起来的作业方式,保障了稻田的循环利用和安全高效产出,实现了稻田种养效益的显著提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A、稻田的整理:当年5月上旬,完成稻田整理改造工作,主要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整田埂和田垄,具体为:
(1)挖掘养殖沟渠:为保证种植面积,养殖沟渠面积应控制在稻3总面积的10%以内,视情将稻田挖成“回”字形、“目”字型或“田”字型结构,养殖沟渠以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为佳,沟深应大于1.5米,修建闸门与独立进排水系统;
(2)修整田埂和田垄:田垄平整后,应高出沟底0.8米以上;田埂修整后,应高出田垄0.7米以上,为促进养殖沟渠内水循环,夯实埂堤和沟底,并将田垄和田埂四角抹成圆弧形;
B、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当年5月中旬,完成种养殖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1)防逃设施的布设:于埂堤四周和养殖沟渠底部铺设薄膜,薄膜埋入土深度10-20厘米,以防泥鳅逃逸;用石棉瓦或水泥板在田埂之上构筑一个高度达0.5米以上的防逃墙,以防中华鳖逃离;于进、出水闸周围分别设置一个用双层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的防逃网,以防泥鳅和青虾逃逸;
(2)防虫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在田块中央空隙处安装杀虫灯,杀虫灯既可吸引并杀灭部分害虫,杀灭的害虫亦可为食用蛙提供食源;
(3)防鸟、防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用竹竿、网片和尼龙绳在田埂四周和顶面构筑一个立体化的防鸟体系,每隔2米设置一根竹竿,竿高2.0米,直径8厘米以上,插入土中40厘米深;田埂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上的网孔边长10-15厘米,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田埂顶面,用铁丝连接两边的竹竿形成2米×2米的铁丝网,而后再用14股的尼龙绳在铁丝网上布成0.5米×0.5米的网格,并在防鸟体系顶面四角各安装1个监控探头以防偷盗;
(4)竹筏的设置:于各养殖沟渠中央各设置一个与田垄等高、与养殖沟渠等宽的,浮于水面的竹筏,既可为中华鳖提供晒背场所,也可为养殖经济动物提供遮阴场所;
(5)检修相关设备:检查并调试插秧机械、提水设备是否完好;
C、清田消毒、肥水:当年5月下旬,生石灰按20公斤/亩制成石灰乳水遍洒田块进行整体消毒,清田消毒一周后进水,水位应低于田垄20-25厘米,并施发酵的有机肥200-250公斤/亩肥水,繁殖天然饵料,肥料应符合国家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D、放养抱卵青虾:当年6月上旬,在养殖沟渠内放养抱卵青虾,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放养量为2.0-3.0公斤/亩;
E、种植水稻:当年6月中旬,即抱卵青虾放养一周后,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完成当地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秧苗的播种工作,水稻种植期内不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生长期间,田面以上实际水位应保持在5-10厘米,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水稻种植区田间管理按常规;
F、放养泥鳅和中华鳖:当年6月下旬,养殖沟渠内出现大量青虾幼体时,提高养殖沟渠水位10-15厘米,即可放养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泥鳅大规格鳅种和中华鳖大规格鳖种,其中鳅种的放养规格为体长5-6厘米,放养量为3000-5000尾/亩,鳖种的放养规格为300-500克/只,放养量应控制在30只/亩以内,放养前鳅种和鳖种均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养殖期间,每月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50公斤/亩,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温超过30℃时,须常换清水并将水位提高至田面以上20-25厘米处;常巡田,检查田埂有无漏洞,及时修补进排水口、防逃设施并清除或驱除敌害生物,暴雨天气应及时控制降低水位,以防养殖生物逃逸,为提高中华鳖的生长速度和削减泥鳅的被捕食量,有条件的单位可定期在养殖沟渠各角落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和冰鲜小杂鱼,为控制透明度,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养殖沟渠内放养少量的鳙鱼和鲢鱼,以调节水质;
G、投放食用蛙:当年6月底,在杀虫灯布设区投放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食用蛙,放养量为100-200只/亩;
H、收获泥鳅和食用蛙:当年10月中上旬,即水稻收割前,排水并收获泥鳅和食用蛙;
I、收割水稻:当年10月中旬,水稻收割;
J、进水淹田:即水稻收割后,进水淹田至水位1.2米以上;
K、放养青虾秋苗:当年10月下旬,放养青虾秋苗,青虾秋苗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为1.0厘米以上,放苗量为2-3万尾/亩,养殖方法按常规;
L、青虾轮捕上市:采用捕大留小方式,用地笼网于次年1月下旬至3月下旬轮捕已达体长4厘米以上的符合上市规格的青虾;
M、起捕青虾和中华鳖:次年4月初,彻底放干田水,捕捞养殖于田内的青虾和中华鳖;
N、翻耕晒田:次年4月中旬,利用机械或人工完成稻田翻耕工作,并经为期2个月的晒田,促进稻田地力的提升;
O、重复循环上述步骤,即可重新完成一轮新的种养殖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这一先进的种养技术后,将“稻渔共作”,即在水稻种植期间,采取放养抱卵青虾孵化幼体以供应饵料,投放食用蛙防飞虫,养殖泥鳅和中华鳖以防虫害、增地力和促产出,同时通过青虾套养中华鳖,通过进水淹田,变稻田成为养殖池塘,不仅提高了稻田利用率和综合产出,而且堆积于稻田内的青虾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也可增加地力,促进来年水稻的生长,让上述有机组合种养殖并循环混合养殖起来,能彻底解决目前冬季空闲稻田未获利用、水相食物链简单、稻鱼互利水平低以及防鸟除虫害等方面存在缺陷等问题,切实保障了稻田的循环利用和安全高效产出,实现了稻田种养效益的显著提升,具有养殖过程易操作、养殖成本低、养殖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工艺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按时序将“稻渔共作”和“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结合起来,即将稻田整理改造、设施安装调试、养殖沟渠肥水、放养抱卵青虾、种植水稻、放养泥鳅大规格鳅种和中华鳖大规格鳖种、投放食用蛙、收获泥鳅和食用蛙、收割水稻、进水淹田、放养青虾秋苗、青虾轮捕上市、放水干田并起捕青虾和中华鳖、翻耕晒田等步骤有机组合并循环起来进行稻田养殖。
所述稻田要求保水性能好,粘性土壤,田埂坚实不漏水,稻田环境和底质应符合国家GB/T18407.4标准的规定,宜选择地势低洼、水流通畅、排灌便利、水源充分且质量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的田块开展稻田养殖。
具体步骤为:
1、稻田的选择:宜选择地势低洼、水流通畅、排灌便利、水源充分且质量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的田块开展稻田养殖,田块形状以长方形为佳。
2、稻田整理改造:
(1)挖掘养殖沟渠:为保证种植面积,养殖沟渠面积应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视情将稻田挖成“回”字形、“目”字型或“田”字型结构,养殖沟渠以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为佳,沟深应大于1.5米,修建闸门与独立进排水系统。
(2)修整田埂和田垄:田垄平整后,应高出沟底0.8米以上;田埂修整后,应高出田垄0.7米以上,为促进养殖沟渠内水循环,夯实埂堤和沟底,并将田垄和田埂四角抹成圆弧形。
3、设施安装与调试:
(1)防逃设施的布设:于埂堤四周和养殖沟渠底部铺设薄膜,薄膜埋入土深度10-20厘米,以防泥鳅逃逸;用石棉瓦或水泥板在田埂之上构筑一个高度达0.5米以上的防逃墙,以防中华鳖逃离;于进、出水闸周围分别设置一个用双层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的防逃网,以防泥鳅和青虾逃逸。
(2)防虫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在田块中央空隙处安装杀虫灯,杀虫灯既可吸引并杀灭部分害虫,杀灭的害虫亦可为食用蛙提供食源。
(3)防鸟、防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用竹竿、网片和尼龙绳在田埂四周和顶面构筑一个立体化的防鸟体系,每隔2米设置一根竹竿,竿高2.0米,直径8厘米以上,插入土中40厘米深;田埂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网孔边长应控制在10-15厘米,以充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田埂顶面,用铁丝连接两边的竹竿形成2米×2米的铁丝网,而后再用14股的尼龙绳在铁丝网上布成0.5米×0.5米的网格,并在防鸟体系顶面四角各安装1个监控探头以防偷盗。
(4)竹筏的设置:于各养殖沟渠中央各设置一个与田垄等高、与养殖沟渠等宽的,浮于水面的竹筏,既可为中华鳖提供晒背场所,也可为养殖经济动物提供遮阴场所。
(5)检修相关设备:检查并调试插秧机械、提水设备是否完好。
4、清田消毒、肥水:当年5月下旬前,生石灰按20公斤/亩制成石灰乳水遍洒田块进行整体消毒。清田消毒一周后进水,水位应低于田垄20-25厘米,并施发酵的有机肥200-250公斤/亩肥水,繁殖天然饵料。肥料应符合国家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5、放养抱卵青虾:当年6月上旬,在养殖沟渠内放养抱卵青虾,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放养量为2.0-3.0公斤/亩。
6、种植水稻:当年6月中旬,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完成当地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秧苗的播种工作,在浙江宁波地区以种植甬优12稻种或甬优15稻种为宜,水稻种植期内不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生长期间,田面以上实际水位应保持在5-10厘米。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水稻种植区田间管理按常规。
7、放养泥鳅和中华鳖:6月下旬,养殖沟渠内出现大量青虾幼体时,即可放养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泥鳅大规格鳅种和中华鳖大规格鳖种,其中鳅种的放养规格为体长5-6厘米,放养量为3000-5000尾/亩,鳖种的放养规格为300-500克/只,放养量应控制在30只/亩以内,放养前鳅种和鳖种均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养殖期间,每月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50公斤/亩,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温超过30℃时,须常换清水并提高水深;常巡田,检查田埂有无漏洞,及时修补进排水口、防逃设施并清除或驱除敌害生物,暴雨天气应及时降低水位,以防养殖生物逃逸。为提高中华鳖的生长速度和削减泥鳅的被捕食量,有条件的单位可定期在养殖沟渠各角落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和冰鲜小杂鱼。
为控制透明度,有条件的单位可在养殖沟渠内放养少量的鳙鱼和鲢鱼,以调节水质。
8、投放食用蛙6月底后,在杀虫灯布设区投放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食用蛙,放养量为100-200只/亩。
9、收获泥鳅和食用蛙:水稻收割前,排水并收获泥鳅和食用蛙。
10、收割水稻:10月中旬着手水稻收割工作。
11、放养青虾秋苗:水稻收割后,进水淹田至水位1.2米以上,并放养青虾秋苗。青虾秋苗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为1.0厘米以上,放苗量为2-3万尾/亩。养殖方法按常规。
12、青虾轮捕上市:采用捕大留小方式,用地笼网于次年1月下旬至3月下旬轮捕已达体长4厘米以上的符合上市规格的青虾。
13、起捕青虾和中华鳖:次年4月初,彻底放干田水,捕捞养殖于田内的青虾和中华鳖。
14、翻耕晒田:次年4月中旬,利用机械或人工完成稻田翻耕工作,并经为期2个月的晒田,促进稻田地力的提升。
15、重复循环上述步骤:即可重新完成一轮新的种养殖工作。

Claims (1)

1.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A、稻田的整理:当年5月上旬,完成稻田整理改造工作,主要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整田埂和田垄,具体为:
(1)挖掘养殖沟渠:为保证种植面积,养殖沟渠面积应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视情将稻田挖成“回”字形、“目”字型或“田”字型结构,养殖沟渠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沟深应大于1.5米,修建闸门与独立进排水系统;
(2)修整田埂和田垄:田垄平整后,应高出沟底0.8米以上;田埂修整后,应高出田垄0.7米以上,为促进养殖沟渠内水循环,夯实埂堤和沟底,并将田垄和田埂四角抹成圆弧形;
B、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当年5月中旬,完成种养殖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1)防逃设施的布设:于埂堤四周和养殖沟渠底部铺设薄膜,薄膜埋入土深度10-20厘米,以防泥鳅逃逸;用石棉瓦或水泥板在田埂之上构筑一个高度达0.5米以上的防逃墙,以防中华鳖逃离;于进、出水闸周围分别设置一个用双层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的防逃网,以防泥鳅和青虾逃逸;
(2)防虫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在田块中央空隙处安装杀虫灯,杀虫灯既可吸引并杀灭部分害虫,杀灭的害虫亦可为食用蛙提供食源;
(3)防鸟、防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用竹竿、网片和尼龙绳在田埂四周和顶面构筑一个立体化的防鸟体系,每隔2米设置一根竹竿,竿高2.0米,直径8厘米以上,插入土中40厘米深;田埂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上的网孔边长10-15厘米,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田埂顶面,用铁丝连接两边的竹竿形成2米×2米的铁丝网,而后再用14股的尼龙绳在铁丝网上布成0.5米×0.5米的网格,并在防鸟体系顶面四角各安装1个监控探头以防偷盗;
(4)竹筏的设置:于各养殖沟渠中央各设置一个与田垄等高、与养殖沟渠等宽的,浮于水面的竹筏,既可为中华鳖提供晒背场所,也可为养殖经济动物提供遮阴场所;
(5)检修相关设备:检查并调试插秧机械、提水设备是否完好;
C、清田消毒、肥水:当年5月下旬,生石灰按20公斤/亩制成石灰乳水遍洒田块进行整体消毒,清田消毒一周后进水,水位应低于田垄20-25厘米,并施发酵的有机肥200-250公斤/亩肥水,繁殖天然饵料,肥料应符合国家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D、放养抱卵青虾:当年6月上旬,在养殖沟渠内放养抱卵青虾,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放养量为2.0-3.0公斤/亩;
E、种植水稻:当年6月中旬,即抱卵青虾放养一周后,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方式完成当地抗病、抗虫、抗倒伏的优质稻种秧苗的播种工作,水稻种植期内不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生长期间,田面以上实际水位应保持在5-10厘米,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水稻种植区田间管理按常规;
F、放养泥鳅和中华鳖:当年6月下旬,养殖沟渠内出现大量青虾幼体时,提高养殖沟渠水位10-15厘米,即可放养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泥鳅大规格鳅种和中华鳖大规格鳖种,其中鳅种的放养规格为体长5-6厘米,放养量为3000-5000尾/亩,鳖种的放养规格为300-500克/只,放养量应控制在30只/亩以内,放养前鳅种和鳖种均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养殖期间,每月追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50公斤/亩,并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水温超过30℃时,须常换清水并将水位提高至田面以上20-25厘米处;常巡田,检查田埂有无漏洞,及时修补进排水口、防逃设施并清除或驱除敌害生物,暴雨天气应及时控制降低水位,以防养殖生物逃逸,为提高中华鳖的生长速度和削减泥鳅的被捕食量,定期在养殖沟渠各角落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和冰鲜小杂鱼,为控制透明度,在养殖沟渠内放养少量的鳙鱼和鲢鱼,以调节水质;
G、投放食用蛙:当年6月底,在杀虫灯布设区投放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食用蛙,放养量为100-200只/亩;
H、收获泥鳅和食用蛙:当年10月中上旬,即水稻收割前,排水并收获泥鳅和食用蛙;
I、收割水稻:当年10月中旬,水稻收割;
J、进水淹田:即水稻收割后,进水淹田至水位1.2米以上;
K、放养青虾秋苗:当年10月下旬,放养青虾秋苗,青虾秋苗要求体质健壮,活动力强,体表光滑,无病无伤,规格整齐,体长为1.0厘米以上,放苗量为2-3万尾/亩,养殖方法按常规;
L、青虾轮捕上市:采用捕大留小方式,用地笼网于次年1月下旬至3月下旬轮捕已达体长4厘米以上的符合上市规格的青虾;
M、起捕青虾和中华鳖:次年4月初,彻底放干田水,捕捞养殖于田内的青虾和中华鳖;
N、翻耕晒田:次年4月中旬,利用机械或人工完成稻田翻耕工作,并经为期2个月的晒田,促进稻田地力的提升;
O、重复循环上述步骤,即可重新完成一轮新的种养殖工作。
CN201410064459.8A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Active CN1037829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4459.8A CN103782940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4459.8A CN103782940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940A CN103782940A (zh) 2014-05-14
CN103782940B true CN103782940B (zh) 2015-07-01

Family

ID=50659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4459.8A Active CN103782940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29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6439B (zh) * 2014-07-18 2016-01-20 江西星布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稻田中水稻、虎纹蛙、鳖共生高产种养工艺
CN104137750A (zh) * 2014-07-21 2014-11-12 安徽绿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茬麦泥鳅综合种养方法
CN104160900A (zh) * 2014-08-11 2014-11-26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节水型稻田泥鳅养殖方法
CN106879508B (zh) * 2014-11-28 2020-02-07 珠海市永诚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泥鳅养殖的方法
CN104904631A (zh) * 2015-05-20 2015-09-16 秦峰 一种池塘立体养殖方法
CN105145061A (zh) * 2015-08-29 2015-12-16 固镇县传红家庭农场 一种稻田立体养殖方法
CN105028077A (zh) * 2015-08-29 2015-11-11 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新型稻田立体种植方法
CN105766745B (zh) * 2016-04-25 2018-07-24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稻田套养泥鳅的方法
CN105994129B (zh) * 2016-05-12 2021-04-20 瑞昌市久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鸡与蔬菜生态生产方法
CN107494085A (zh) * 2016-06-12 2017-12-22 句容市巨龙东方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鸭虾草的生态循环栽培养殖方法
CN10638630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陈冬林 一种稳粮增渔一季晚稻一茬青虾轮作种养结合方法
CN106386303A (zh) * 2016-08-31 2017-02-15 陈冬林 一种稳粮增渔一季晚稻二茬青虾共作种养结合的方法
CN106234100A (zh) * 2016-09-30 2016-12-21 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CN106234099A (zh) * 2016-09-30 2016-12-21 贵州尚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鲤鱼方法
CN106857430B (zh) * 2017-01-25 2020-06-23 刘大山 一种池塘甲鱼的简易捕捞方法
CN108718965B (zh) * 2018-06-04 2021-05-28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稻虾共作的稻虾生态种养方法
CN109089797A (zh) * 2018-07-25 2018-12-28 湖北大学 一种高效绿色的多倍体稻芋蛙鳅共养生态体系
CN109548600B (zh) * 2018-12-29 2021-10-19 长沙晶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稻鳅蛙生态一体化种养方法
CN110574650A (zh) * 2019-09-30 2019-12-17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一种稻田养鱼免耕直播方法
CN111066696B (zh) * 2019-12-27 2024-08-06 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 一种泥鳅稻田混养的方法
CN111264323A (zh) * 2020-04-08 2020-06-12 安徽雨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虾生态养殖方法
CN111616083B (zh) * 2020-05-29 2021-11-05 达州市问心生态家庭农场 一种鳖蛙鱼生态稻谷种养方法
CN112690236B (zh) * 2020-10-19 2022-07-08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大规格河蟹养殖方法
CN112655620A (zh) * 2020-12-22 2021-04-16 余姚市鼎绿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一种稻虾种养方法
CN112673997A (zh) * 2021-01-07 2021-04-20 湄潭县永兴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稻田防治及循环养殖方法
CN113557996A (zh) * 2021-06-01 2021-10-29 江苏中水东泽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青虾-澳洲淡水龙虾-稻田种养方法
CN114521517A (zh) * 2021-12-31 2022-05-24 揭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小龙虾和牛蛙的混合养殖模式
CN114568235B (zh) * 2022-03-14 2023-01-1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291A (zh) * 2010-12-09 2011-06-15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水稻、克式原螯虾及鳖的组合种植、养殖方法
CN102986438A (zh) * 2012-12-17 2013-03-27 绍兴文理学院 稻-鳅-虾耦合套养轮作方法
CN103004542A (zh) * 2012-12-17 2013-04-03 绍兴文理学院 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
CN103027008A (zh) * 2013-01-09 2013-04-1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2266B1 (ko) * 2013-04-26 2013-10-28 대한민국 논 경작지를 이용한 미꾸리류의 생태양식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291A (zh) * 2010-12-09 2011-06-15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水稻、克式原螯虾及鳖的组合种植、养殖方法
CN102986438A (zh) * 2012-12-17 2013-03-27 绍兴文理学院 稻-鳅-虾耦合套养轮作方法
CN103004542A (zh) * 2012-12-17 2013-04-03 绍兴文理学院 稻-鳅-蛙耦合套养轮作方法
CN103027008A (zh) * 2013-01-09 2013-04-1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陶忠虎 等.虾稻共生生态高效模式及技术.《中国水产》.2013,(第7期),第68-70页. *
马达文."双水"耦合技术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水产》.2013,(第2期),第32-3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940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940B (zh)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103348890B (zh)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CN103348889B (zh) 一种稻田生态种养方法
CN103027008B (zh) 一种稻田沟渠一体化稻甲鱼生态高值种养方法
CN103798166B (zh)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CN210900695U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CN103733929B (zh) 一种高产有机稻的生产方法
CN110476753B (zh)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CN104106439B (zh) 一种有机稻田中水稻、虎纹蛙、鳖共生高产种养工艺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03004692A (zh) 一种棘胸蛙养殖方法
CN103960180A (zh) 一种菲律宾蛤仔大面积垦区苗种培育与海区苗种中间培育方法
CN101720699B (zh) 一种黄鳝生态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CN102771419B (zh) 一种稻田养殖补钙的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1502247A (zh) 大弹涂鱼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方法
MacKay Rice-fish culture in China
CN108184587A (zh) 藕田套养龙虾生态种养方法
JP2005065562A (ja) ドジョウの養殖方法
CN106342722A (zh) 一种甲鱼的仿野生有机生态养殖方法
CN103875490A (zh) 稻鳅混养的方法
CN103598149B (zh) 光裸方格星虫幼苗海区中间培育方法
CN104604755A (zh) 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CN106035177B (zh) 鳖、鳝、鱼、莲共生种养方法
CN106962237A (zh) 竹林下黄鳝养殖方法
CN107466622A (zh)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