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4100A -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4100A
CN106234100A CN201610869293.6A CN201610869293A CN106234100A CN 106234100 A CN106234100 A CN 106234100A CN 201610869293 A CN201610869293 A CN 201610869293A CN 106234100 A CN106234100 A CN 106234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nyx sinensis
sinensis wiegmann
groove
breeding
ba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692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anzhij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hanzhij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hanzhij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hanzhij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692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4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4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4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包括稻田前处理、准备阶段、稻田后处理、水稻种植、泥鳅幼苗投放、甲鱼养殖槽布置、甲鱼幼苗投放、饵料投放和养殖水补充几个步骤。在稻田前处理步骤中会将稻田分为养殖区和种植区,养殖区用于养殖甲鱼和泥鳅,甲鱼养殖在甲鱼养殖槽中,而泥鳅养殖在甲鱼下方,使得泥鳅将以甲鱼吃剩的饵料为食,从而充分利用饵料,并将饵料快速分解为生物肥,从而为种植区的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以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

Description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背景技术
甲鱼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动物胶、角蛋白及多种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是水产品之珍品。我国是世界上甲鱼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甲鱼的消费量日益增多,我国加入WTO,甲鱼等优质水产品慢慢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地区,极大促进了甲鱼养殖业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 2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兴起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甲鱼。高密度甲鱼养殖方式因其效益高、鳖体成长快、养殖条件易控制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甲鱼养殖业的主流模式。高密度养殖的养殖密度达20-30只/m2。由于甲鱼主要喂食以高蛋白鱼粉为主体的饵料,且由于甲鱼养殖密度高,甲鱼吃食过程中,饵料直接浪费10-20%,食入鳖体的80-90%饵料,经过鳖体转化后又有60-65% 氮磷排入污水,两者总计70-85% 饵料中的氮磷将排入养殖废水中。当污水排出后将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且为了使养殖环境清洁,需经常更换养殖水,从而也将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甲鱼养殖中浪费的饵料进行再利用,并能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前处理:所述稻田内挖出环型或井字型的沟渠,沟渠深度为0.6~1m,所述沟渠内为养殖区,沟渠坝之间为种植区,所述稻田周围设有防逃网;
(2)准备阶段:对所述稻田进行暴晒,并进行消毒处理;
(3)稻田后处理:在沟渠的侧面开设若干蜂窝状的诱导孔,然后向所述沟渠内填入淤泥,淤泥的厚度为0.2~0.3m,向稻田内注入水,水面至种植区表面的距离为3~8cm,并向种植区内撒入生物肥;
(4)水稻种植:将水稻种植于种植区内;
(5)泥鳅幼苗投放:对泥鳅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泥鳅幼苗投放入沟渠中,沟渠内每平米投放60~80只泥鳅;
(6)甲鱼养殖槽布置:所述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设有直径为1~2cm的漏水孔和直径为4~5cm的捕食孔,捕食孔之间的间隔为20~30cm,甲鱼养殖顶部设置防逃网,沟渠的侧面间歇设置混凝土立柱,甲鱼养殖槽通过混凝土立柱悬挂于沟渠的上部,且甲鱼养殖槽放入水中,甲鱼养殖槽的底部与沟渠底部之间具有0.3~0.4m的间隙;
(7)甲鱼幼苗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甲鱼幼苗投放到甲鱼养殖槽内,甲鱼养殖槽内每平米投放20~25只甲鱼;
(8)饵料投放:向甲鱼养殖槽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饵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0-25%,20~2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9)养殖水补充:3~4开放水源一次,对稻田内的水进行补充,使水面维持在稻田后处理中所规定的高度。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稻田前处理可将稻田分成养殖区和种植区,养殖区用于养殖泥鳅和甲鱼,而种植区用于种植水稻,沟渠的深度为0.6~1m,有利于将后续的甲鱼养殖槽放入沟渠内,从而使稻田中的水可以渗入甲鱼养殖槽中,用以养殖甲鱼;同时可以保证甲鱼养殖槽底部和沟槽底部具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养殖泥鳅。稻田的周围的设有防逃网,防逃网可防止泥鳅从稻田逃离。
(二)在准备阶段中,对稻田进行暴晒,可减少稻田中的水分,从而使稻田中的昆虫和微生物死亡,从而可以增强稻田肥力,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另外对稻田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增强泥鳅的存活率,其消毒可以采用生石灰。
(三)由于泥鳅喜生活在淤泥中,因此在稻田后处理的步骤中向沟渠内填入淤泥,可给泥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而淤泥的厚度设置为0.2~0.3m,可以节省沟渠空间,。由于泥鳅和甲鱼的投放在水稻种植之后,在水稻种植后的初期,甲鱼和泥鳅不会向稻田内分解生物肥,所以向种植区内撒入生物肥,可以保证水稻在前期正常生长。沟渠的侧面设置蜂窝状的诱导孔,则泥鳅游动的过程中,会进入沟渠侧面开设的蜂窝状的诱导孔内,使泥鳅进入种植的土壤内,一方面可以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松土,另一方面泥鳅还会将沟渠内分解形成的有机肥更迅速的带入到种植区的土壤内。
(四)在泥鳅投放步骤中,每平方米投放20~25只泥鳅,以保证具有充足的泥鳅对甲鱼喂食后的废弃饵料进行分解,从而充分利用饵料,并将饵料充分分解为水稻所需的生物肥。
(五)甲鱼养殖槽悬挂在沟渠上部,且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设有漏水孔,漏水孔一方面可使喂食甲鱼产生的废弃饵料可掉落到沟渠内,供泥鳅食用,同时漏水孔还可以使稻田中的水进入甲鱼养殖槽内,用以养殖甲鱼。另外设置甲鱼养殖槽可使泥鳅和甲鱼分开养殖,从而防止泥鳅和甲鱼相互攻击。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还设置捕食孔可使甲鱼伸出头捕食泥鳅,以清除死亡后浮出水面的泥鳅;且甲鱼还可以捕食少量跃出水面的泥鳅,随着泥鳅成长,泥鳅活力增强,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小泥鳅的密度,促进泥鳅的成长。
(六)在甲鱼幼苗投放的步骤中,每平方米养殖20~25只甲鱼,以对甲鱼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七)在甲鱼幼苗投放初期的1~12天,甲鱼的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应保证饵料充分,使甲鱼能快速成长;而在甲鱼幼苗投放12天后,甲鱼的生长速度变缓,且此时甲鱼的体重与成年甲鱼的体重相差较小,因此饵料投放量设置为甲鱼体重20-25%最为适宜,同时可以节约饵料,防止饵料浪费。由于甲鱼喜洁净,因此应20~25天杀菌一次。
(八)由于稻田中的水会被水稻吸收,也会蒸发,因此稻田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而因此应3~4天定期开放水源一次,以使稻田中的水充足,保证水稻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保证甲鱼养殖槽中的水充足。
综上所述,饲养甲鱼的过剩饵料将用于饲养泥鳅,而泥鳅将过剩饵料食用并分解后将形成生物肥,该生物肥同养殖水一同向种植区渗透可以用于种植水稻。因此该方法可将饵料充分利用,减少成本投入。另外,甲鱼、泥鳅和水稻实质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可以避免其相互干扰。在该方法中,还利用了泥鳅可食腐的特性,从而可将过剩饵料充分利用分解,且泥鳅在淤泥中的运动,可将过剩饵料均匀分布到沟渠中,以使最终形成的生物肥可均匀分布,另外水稻生长对稻田中的水具有清洁作用,从而保证甲鱼的生长环境洁净。在该方法中,还采用了高密度养殖方法,使得具有足够的养分供水稻生长。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甲鱼养殖槽布置过程中,在混凝土立柱上安装提起装置,提起装置可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在饵料投放后1~2小时后通过提起装置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然后再将其放回水中。在优选方案一中,通过提起装置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后,甲鱼养殖槽中的水将会通过漏水孔流出,从而将甲鱼进食后残留的饵料从甲鱼养殖槽中冲出,供泥鳅食用。而甲鱼每次进食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因此提起甲鱼养殖槽的时间为饵料投放后1~2小时。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和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饵料投放步骤中,所述饵料投放的时间为在上午9~10点和下午16~17时。由于甲鱼在环境温度为25ºC以上时甲鱼摄饵较佳,因此将饵料投放时间设置为上午9~10点和下午16~17时。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在饵料投放步骤中,上午饵料投放完毕,且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后,甲鱼养殖槽停留1~2小时再放回水中。在上午饵料投放完毕后,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的时间大概在中午11时至1时,此时阳光正充足,而甲鱼喜阳,因此将甲鱼养殖槽提起后提起后停留1~2小时再放回水中,可供甲鱼晒背,从而可使甲鱼的肉质更加紧实。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稻田前处理步骤中,所述种植区的宽度设置为1~1.5m,所述沟渠的宽度设置为0.5~1m。在优选方案四中,使种植区与养殖区的面积可合理分配,因此养殖区形成的生物肥能够充分渗入种植区内,使水稻能够正常生长。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甲鱼养殖槽布置过程中,所述甲鱼养殖槽底部的面积设置为2~3m2,可方便对甲鱼进行管理,同时利于将甲鱼养殖槽移出沟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前处理:稻田内挖出环型沟渠,沟渠深度为1m,沟渠的宽度为0.6m,沟渠内为养殖区,沟渠坝之间为种植区,即沟渠与沟渠之间的隆起处为种植区,种植区的宽度为1.5m,稻田周围设有防逃网,以防止泥鳅逃出。
(2)准备阶段:对稻田进行暴晒,在暴晒过程中部分水生昆虫和微生物死亡,可增强土壤肥力;然后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过程可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3)稻田后处理:在沟渠的侧面开设若干蜂窝状的诱导孔,向沟渠内填入淤泥,淤泥的厚度为0.3m;然后向稻田内注入水,水面至种植区表面的距离为3~8cm,并向种植区内撒入生物肥,以向水稻提供生长前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4)水稻种植:将水稻种植于种植区内。
(5)泥鳅幼苗投放:对泥鳅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泥鳅幼苗投放入沟渠中,沟渠内每平米投放20只泥鳅。
(6)甲鱼养殖槽布置: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直径为1.5cm的漏水孔,在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还设有直径为5cm的捕食孔,捕食孔之间的间隔为30cm,捕食孔可供甲鱼的头部从甲鱼养殖槽中伸出;甲鱼养殖槽底部的面积为2m2,且沟渠侧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混凝土立柱,用于将甲鱼养殖槽悬挂于沟渠的上部,混凝土立柱上还安装有卷扬机,启动卷扬机可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
(7)甲鱼幼苗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甲鱼幼苗投放到甲鱼养殖槽内,甲鱼养殖槽内每平米投放25只甲鱼。
(8)饵料投放:向甲鱼养殖槽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饵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5%,且20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每天投放饵料的时间为上午10时和下午17时,在上午11时启动卷扬机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然后在中午12时再将甲鱼养殖槽放回水中,在下午16时再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随即将将甲鱼养殖槽放回水中;从而有助于剩余饵料排入沟渠中,供泥鳅食用,同时还中午阳光充足时,对甲鱼进行晒背。
(9)养殖水补充:3天开放水源一次,对稻田内的水进行补充,使水面维持在稻田后处理中所规定的高度,以保证水稻、甲鱼和泥鳅正常生长。
在该方法中,泥鳅以甲鱼的过剩饵料为食,而泥鳅可以食腐可以将过剩饵料快速分解,以形成生物肥,向水稻提供生长的营养所需,从而在水稻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将不在需要向其进行施肥,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在泥鳅游动的过程中,泥鳅会进入沟渠侧面开设的蜂窝状的诱导孔内,从而使泥鳅进入种植的土壤内,一方面可以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松土,另一方面泥鳅还会将沟渠内分解形成的有机肥更迅速的带入到种植区的土壤内,从进入促进水稻生长,进一步提高生物肥的利用率。
由于甲鱼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养殖过程中浪费的饵料较多,而本方法可将过剩的饵料用于饲养泥鳅,从而可将饵料充分利用,减少成本投入。另外泥鳅可将过剩饵料迅速分解成生物肥,然后供水稻吸收,从而对稻田中的水体具有清洁的功能,可保证甲鱼的生长环境清洁,可提高甲鱼的成活率。另外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设置的捕食孔可使甲鱼伸出头捕食泥鳅,一方面可以清除死亡后浮出水面的泥鳅,另一方面甲鱼还可以捕食少量跃出水面的泥鳅,从而随着泥鳅成长,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小泥鳅的密度,促进泥鳅的成长。通过卷扬机提升甲鱼养殖槽,从而改变甲鱼养殖槽的高度,可以改变甲鱼可以捕捉到泥鳅的量,从而可以防止甲鱼捕食成年后的泥鳅。
通过效果检验,该方法养殖方法中甲鱼的成活率在98%以上;另外与现有的高密度甲鱼养殖的方式相比,在同等成本的条件下,所获得的收益将增加3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稻田前处理:所述稻田内挖出环型或井字型的沟渠,沟渠深度为0.6~1m,所述沟渠内为养殖区,沟渠坝之间为种植区,所述稻田周围设有防逃网;
(2)准备阶段:对所述稻田进行暴晒,并进行消毒处理;
(3)稻田后处理:在沟渠的侧面开设若干蜂窝状的诱导孔,然后向所述沟渠内填入淤泥,淤泥的厚度为0.2~0.3m,向稻田内注入水,水面至种植区表面的距离为3~8cm,并向种植区内撒入生物肥;
(4)水稻种植:将水稻种植于种植区内;
(5)泥鳅幼苗投放:对泥鳅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泥鳅幼苗投放入沟渠中,沟渠内每平米投放60~80只泥鳅;
(6)甲鱼养殖槽布置:所述甲鱼养殖槽的底部设有直径为1~2cm的漏水孔和直径为4~5cm的捕食孔,捕食孔之间的间隔为20~30cm,甲鱼养殖槽顶部设置防逃网,沟渠的侧面间歇设置混凝土立柱,甲鱼养殖槽通过混凝土立柱悬挂于沟渠的上部,且甲鱼养殖槽放入水中,甲鱼养殖槽的底部与沟渠底部之间具有0.3~0.4m的间隙;
(7)甲鱼幼苗投放:对甲鱼幼苗进行消毒,然后将甲鱼幼苗投放到甲鱼养殖槽内,甲鱼养殖槽内每平米投放20~25只甲鱼;
(8)饵料投放:向甲鱼养殖槽中投放饵料,在投放前期12天内,饵料的投放量为甲鱼体重的50%,在大于12天后,饵料投放量为甲鱼体重20-25%,20~2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9)养殖水补充:3~4开放水源一次,对稻田内的水进行补充,使水面维持在稻田后处理中所规定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鱼养殖槽布置过程中,在混凝土立柱上安装提起装置,提起装置可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在饵料投放后1~2小时后通过提起装置将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然后再将其放回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投放步骤中,饵料投放的时间为在上午9~10点和下午16~17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饵料投放步骤中,上午饵料投放完毕,且甲鱼养殖槽提出水面后,甲鱼养殖槽停留1~2小时再放回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前处理步骤中,所述种植区的宽度设置为1~1.5m,所述沟渠的宽度设置为0.5~1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鱼养殖槽布置过程中,所述甲鱼养殖槽底部的面积设置为2~3m2
CN201610869293.6A 2016-09-30 2016-09-30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Pending CN106234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9293.6A CN106234100A (zh) 2016-09-30 2016-09-30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69293.6A CN106234100A (zh) 2016-09-30 2016-09-30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4100A true CN106234100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61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69293.6A Pending CN106234100A (zh) 2016-09-30 2016-09-30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41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215A (zh) * 2018-12-06 2019-02-15 铜陵向日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中甲鱼套养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10881368A (zh) * 2019-08-17 2020-03-17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和水稻共养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774A (zh) * 2011-06-28 2012-01-11 苏芹 稻田养殖生态鳖的方法
CN102369906A (zh) * 2010-08-10 2012-03-14 姚莉莉 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
CN102577800A (zh) * 2012-02-22 2012-07-1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
CN103782940A (zh) * 2014-02-20 2014-05-1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104509470A (zh) * 2014-12-30 2015-04-15 杨彪 一种花鲢鱼、甲鱼、白鲢鱼的高效套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9906A (zh) * 2010-08-10 2012-03-14 姚莉莉 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
CN102308774A (zh) * 2011-06-28 2012-01-11 苏芹 稻田养殖生态鳖的方法
CN102577800A (zh) * 2012-02-22 2012-07-1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稻田养鳖防治水稻害虫的方法
CN103782940A (zh) * 2014-02-20 2014-05-14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
CN104509470A (zh) * 2014-12-30 2015-04-15 杨彪 一种花鲢鱼、甲鱼、白鲢鱼的高效套养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9215A (zh) * 2018-12-06 2019-02-15 铜陵向日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田中甲鱼套养的生态种植方法
CN110881368A (zh) * 2019-08-17 2020-03-17 成都特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和水稻共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8906B (zh) 农村生活废料和养殖废料的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3461248B (zh) 一种云南光唇鱼的苗种培育方法
CN103548720B (zh) 一种厚壳贻贝人工催产及授精的方法
CN103907556A (zh) 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
CN203709071U (zh) 黑水虻养殖平台、多层式养殖装置及主动通风式养殖装置
CN108739677B (zh) 宁夏地区蚯蚓露地养殖方法
CN102428810A (zh) 一种狭叶红景天繁殖方法
CN104221963B (zh) 一种泥鳅规模化生态养殖方法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07125016A (zh) 一种兰花的大棚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3814857A (zh) 一种鱼蟹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CN109076995A (zh) 一种高品质中华绒螯蟹的生态原位修复养殖方法
CN106234281B (zh) 一种澳洲龙虾的养殖方法
CN104488771A (zh) 一种新型稻田养禾花鱼的方法
CN101946723A (zh) 一种适用于海水网箱养殖区的海参养殖设施及其养殖方法
CN103039405A (zh) 一种批量生产鳝鱼苗种开口活饵料水蚯蚓的方法
CN101926301B (zh) 一种海滩涂围塘虾蟹贝混养的低碳环保高效养殖管理方法
CN106035177B (zh) 鳖、鳝、鱼、莲共生种养方法
CN109511611B (zh) 利用固液分离牛粪及粪浆快繁蚯蚓并生产优质蚓粪的方法
CN106234100A (zh) 水稻田中甲鱼和泥鳅的套养方法
CN104969889B (zh) 一种珍珠养殖方法
CN106804498A (zh) 一种东方新糠虾在三疣梭子蟹养殖塘中的高密度养殖方法
CN106106376A (zh) 一种蚯蚓培殖方法
CN108029593A (zh) 一种鱼塘养鱼方法
CN101699996A (zh) 半滑舌鳎土池快速养殖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