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900695U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900695U CN210900695U CN201921565637.XU CN201921565637U CN210900695U CN 210900695 U CN210900695 U CN 210900695U CN 201921565637 U CN201921565637 U CN 201921565637U CN 210900695 U CN210900695 U CN 2109006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ce
- crayfish
- area
- ditch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包括稻田养殖区域、环沟区域以及外田埂区域;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用于养殖小龙虾;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用于养殖仙草;其中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稻田养殖区域养殖水稻、环沟区域养殖小龙虾以及外田埂区域养殖仙草,实现了仙草、小龙虾以及水稻的循环养殖,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淡水小龙虾具有适应力强、繁殖力高、病害少、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的特点。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
现有的小龙虾养殖模式一般为池塘养殖,需要搭配种植水草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如种植水草的质量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小龙虾产量和优质小龙虾比例降低。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可有效的提高单位区域内小龙虾的产量以及优质小龙虾的比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单位区域内小龙虾的产量以及优质小龙虾比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包括:
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
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所述环沟顶宽3米至5米,所述环沟的底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用于养殖小龙虾;
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所述外田埂顶宽1.5 米至2米,所述外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 米;用于养殖仙草;
其中所述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
所述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所述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所述田面中的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所述内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4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外田埂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所述第一环沟坡和所述第二环沟坡的坡比为1:2至1:3。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外田埂区域与所述环沟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宽0.5米至1米的操作平台,以便工作人员投食以及下地笼。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外田埂区域在与所述操作平台的交接处设置有田埂坡,所述田埂坡的坡比为1:2至1:3。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出水管道可旋转的设置在环沟的靠近底部处,以便对出水管道的出水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防逃网埋入地下10厘米至15厘米,所述防逃网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田埂所在平面40厘米至50厘米,所述防逃网为黑油布、玻璃板或石棉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内设置有多个水生植物投放区域,用于投放伊乐藻、轮叶黑藻以及水花生。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底部中间区域设置有增加小龙虾打孔区域的沟梗,所述沟梗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沟梗的支撑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中,所述环沟中部还设置有增加小龙虾的栖息区域的漂浮块,所述漂浮块通过支架或漂浮锚设置在所述环沟中的设定高度处。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稻田养殖区域养殖水稻、环沟区域养殖小龙虾以及外田埂区域养殖仙草,实现了仙草、小龙虾以及水稻的循环养殖,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质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田间设施的架构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水稻栽培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对应的小龙虾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三种养殖植物以及动物进行介绍。
水稻:广东省北靠南岭山脉,南临南海,从平海面的潮田到海拔千米的山区梯田都有水稻种植,稻区辽阔。广东属季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这些条件均对水稻生长有利,早稻一般在3月上旬插秧,7月中旬收获;晚稻品种7月下旬插秧,11月中旬收获。
小龙虾:小龙虾生长适宜水温18~31℃,最适水温22~31℃。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饲料的自然条件下,体长为5cm的小龙虾苗种,经过2~3个月的饲养,即可达到性成熟,体长在12cm以上,体重达到30g。在人工伺养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如果投喂膨化颗粒饲料,同样体长5cm的虾苗,只需28天,就可以长至50g以上。
小龙虾具有杂食性,食性广,植物性饲料如豆类、谷类、各种渣类、蔬菜类、各种水生植物、无毒的陆生草类都是它的食物;动物性饲料如水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动物内脏、蚕蛹、蚯蚓等都是它喜食的食物。小龙虾一年中的活跃期在3-11月,也就是八九个月的活跃期,到了冬季,小龙虾会自己进洞过冬,基本上不用进行什么操作了。
3月份小龙虾一般已经开始出洞活动;4-5月份为小龙虾生长的高峰期; 5-6月份是大量捕捞成品虾的季节;7-8月一般是静养期,因为气温比较高,小龙虾也不太活动;8-10月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小龙虾逐渐开始恢复活力。这段时间小龙虾正是交配抱卵的高峰期;10月份以后,在捕捉成虾的时候;11 月份天气变冷,逐渐开始入冬,南方基本上可以进行最后一次成虾捕捞以及种虾投放。
仙草:春季气温在10-15摄氏度,仙草宿根开始萌发许多新苗,不易发生病虫害,无需施用农药。苗高3厘米以上时,可将蘖生苗分株,连根移栽。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10包括稻田养殖区域11、环沟区域12以及外田埂区域13。
稻田养殖区域11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111,用于种植水稻;环沟区域12包括设置在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121,用于养殖小龙虾;外田埂区域包13包括设置在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131,用于养殖仙草。
稻田养殖区域1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田面111中的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112,内田埂112的顶部平面相对田面111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5米。
环沟区域12中的环沟121顶宽3米至5米,环沟121的底部平面相对田面 111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环沟121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1211,环沟121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1212,进水管道1211 的入水端可设置在外田埂131上,进水口可用80目密网子封口,防止杂鱼进入。出水管道1212可设计为L形管道,一端可旋转的设置在环沟121的靠近底部处,这样通过旋转出水管道1212可调节出水管道1212的另一端的出水口的高度,从而控制环沟121内水位的深浅。
环沟区域12在与稻田养殖区域11的交接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122,环沟区域12在与外田埂区域13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123,第一环沟坡122 和第二环沟坡123的坡比为1:2至1:3,这样可以后有效的增加小龙虾的打洞区域的面积,提高小龙虾的养殖质量。
优选的,在环沟121底部的中间区域设置多个沟梗1213,即可在环沟121 底部设置有些塑料瓶以及竹筒作为支撑件,在支撑件表面填充泥土作为沟梗 1213,便于小龙虾打洞避暑、繁育、冬眠等。
优选的,在环沟121中部还设置有漂浮块1214,该漂浮块1214可通过设置在环沟121底部的支架1215设置在环沟121中的设定高度处,或通过与设置在环沟121底部的漂浮锚(图中未示出)连接设置在环沟121中的设定高度处。该漂浮块1214可进一步的增加小龙虾的栖息区域,并可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该漂浮块1214可为网状的玻璃件或塑料件等。设定高度可为距离环沟121底部 0.5米至0.8米。
同时在环沟121内设置有多个水生植物投放区域1216,该水生植物投放区域1216的面积应为环沟区域12面积的50%左右,且采取方格模式进行栽种,水生植物可为伊乐藻、轮叶黑藻以及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的种植时间以11月下旬到1月下旬为佳,不宜过早,避免水草封塘。
此外,为了便于对环沟121内的水质进行检测,在环沟121还可设置有检测环沟水的PH值的PH值传感器1217、用于检测水氧含量的水氧含量传感器 1218,以保证环沟水的PH值在7.5至8.5,水源充足,水质好且无污染。
外田埂131的顶宽为1.5米至2米,外田埂131的顶部平面相对田面111 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米,外田埂131的土需要压实,防坍塌。
外田埂区域1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132,防逃网132 高0.4米至0.5米,该防逃网132选用光滑黑油布、玻璃板以及石棉瓦等材料,防逃网132的基部埋入地下10厘米至15厘米,防逃网132的顶端高出外田埂 131所在平面40厘米至50厘米,每个1-2米,使用1根木棍或竹竿支撑防逃网。在拐弯处的防逃网,由于靠近环沟内的水源,可在地下的外田埂区域13 埋入塑料薄膜或网片。
外田埂区域13与环沟区域12的交接处设置有宽0.5米至1米的操作平台14,工作人员可站在操作平台14上对小龙虾进行投食操作,或下地笼捕捉小龙虾。外田埂区域13在操作平台14的交界处设置有田埂坡133,田埂坡133的坡比为1:2至1:3,避免外田埂崩塌。
为了进一步加强环沟121内水体的循环,在环沟121底部还可埋设部分环沟管道1219,其可通过向环沟1219内的下部水体注入新水,从而进一步增强环沟1219底部水体的含氧量,并增强环沟1219内上下水体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构建仙草、小龙虾、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人为种植、养殖、施肥、水位调控和留种、保种等配套措施,实现小龙虾的自繁、自育、自养和系统生产力的提高。
在稻田开挖环沟,放养小龙虾,外田埂种植仙草。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同时利用仙草熬完仙草汁后的残渣喂养小龙虾,使小龙虾肉质更香嫩。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水稻收割后,秸秆还可还田,培肥地力。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仙草、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更使稻米成为一种接近天然生长的生态稻。
下面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小龙虾养殖过程。请参照图3-5,图3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小龙虾养殖过程的示意图。该养殖过程包括田间设施的架构过程、水稻栽培过程、仙草栽培过程以及小龙虾养殖过程。
其中田间设施架构过程包括:
步骤S301,稻田养殖区域的周围开挖环沟,环沟宽3米-5米,环沟深0.8 米至1.5米,利用开挖环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外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止渗水或暴雨导致外田埂坍塌,外田埂应高于田面 1米至1.5米,外田埂底宽5米至6米,外田埂顶宽1.5米至2米。且外田埂也可设置田埂坡,从而进一步对外田埂进行加固。
在外田埂和环沟之间设置有一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与环沟顶部等高,宽度为0.5米至1米,便于工作人员在环沟中进行投食以及下地笼捕捉小龙虾。
在田面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对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内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5米。
步骤S302,环沟与田面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环沟与外田埂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同时环沟底部的中间区域还设置有凸起于环沟底部平面的沟梗,该沟梗可在环沟底部纵横排列,为了保证沟梗的稳定性,可在沟梗内部设置用于支撑沟梗的支撑件,如塑料件或竹筒等。这样可增加环沟内小龙虾的打洞区域,提高小龙虾的养殖数量以及养殖质量。
此外在环沟中部还设置有增加小龙虾栖息区域的漂浮块,漂浮块可通过设置在环沟底部的支架设置在环沟中的设定高度处,或通过与设置在环沟底部的漂浮锚连接设置在环沟中的设定高度处。漂浮块可进一步的增加小龙虾的栖息区域,并可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该漂浮块可为网状的玻璃件或塑料件等。设定高度可为距离环沟底部0.5米至0.8米。同时PH值传感器以及水样含量传感器等设备也直接设置在漂浮块的底面,以保证获取的水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步骤S303,使用石棉瓦或玻璃板沿外田埂区域的内侧四周设置防逃网,防逃网的基部埋入地下10厘米至15厘米,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防逃网的转弯处设置为弧形,由于靠近环沟内的水源,可在地下的外田埂区域埋入塑料薄膜或网片。
步骤S304,在环沟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在环沟一端的顶部,设置60目至8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
出水管道可设置为L型管道,出水管道的排水口的设置在环沟另一端的底部,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水灌得进排得出。且出水管道可旋转的设置在环沟的靠近底部处,通过旋转出水管道与环沟连接的一端,可对出水管道的出水口一端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环沟内的水位进行调节。
这样即完成了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田间设施的架构。
水稻栽培的过程包括:
步骤S401,选择适应的水稻品种,水稻品种选择生育期短、茎秆粗壮、株形中偏上、耐肥、抗病抗虫抗倒伏、且高产稳产的优质丰产水稻品种为宜。
步骤S402,对于第一年水稻栽培,在插秧前的10~15天,亩施用农家肥 200~300kg,尿素10~15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在养虾一年以上的稻田,由于田面中已经有了腐烂的稻草以及小龙虾的粪便,因此可适量减少施肥量。
步骤S403,秧苗一般在3月上旬和7月下旬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
步骤S404,在插秧前将腐熟的有机肥施入耕作层内,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施追肥时最好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沟之中,然后施肥,使化肥迅速沉积于底层田泥中,并为田泥和水稻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步骤S405,进行晒田操作,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将水缓缓流出,使小龙虾大多数游到沟内,保持沟水位,并加强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过浓或温度过高造成小龙虾病害。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步骤S406,采用物理方法与生物防控相结合防治水稻病虫害。每10~20 亩配一盏诱虫灯。每年9月20日后是褐稻虱发生的高峰期,只要将稻田的水位保持在20厘米左右,基本可以达到避虫的目的。
步骤S407,应将稻田的水位快速的下降到田面5-10cm,然后缓慢排水,促使小龙虾在小田埂、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掘洞。最后环形沟和田间沟保持 10cm-15cm的水位,即可收割水稻。
这样即完成了水稻的栽培过程。
仙草的栽培过程包括:
选择排灌方便的中等肥力的土壤进行栽培,栽后浇水。仙草定植成活后,每隔10天追施速效肥1次,30天后中耕除草1次,并施肥。
仙草每40-45天能割草1次,留茬5厘米又可旺长,但割后须施速效肥。刈割的鲜草不可堆沤,应及时晒干。晒干后可煎汁,煎汁后残渣可以喂养小龙虾。
这样即完成了仙草的栽培过程。
小龙虾养殖过程包括:
步骤S501,对环沟进行消毒,具体用生石灰100公斤至150公斤/亩,带水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致病菌,预防小龙虾疾病发生,第二年后因为沟内留有亲虾,应选用鱼藤精、茶饼汁或二氧化氯、过氧化物消毒剂进行消毒。
步骤S502,消毒3-5天后,在环沟内注水,并在环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如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30%左右。水稻收割淹水后,田面也应移栽水生植物。(亲虾投放前,环形沟和田间沟应移植30%~40%面积的水生植物)。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 0.3至0.5公斤/㎡)、田螺(投8至10个/㎡),河蚌(放3至4个/㎡)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在环沟中的PH值传感器、水氧含量传感器等设备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
步骤S503,每年3-4月,投放体长2~3厘米的人工繁殖虾苗。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前投放亲虾。
初次养虾的稻田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往环沟中投放亲虾,亲虾按雌、雄性比2:1至3:1投放,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1至2分钟,再提起沥干,反复2至3次,使种虾适应水温,然后投放。每亩投放20至30公斤,已养过虾的稻田,每亩根据稻田虾种存量进行适当补苗,补苗量按第一年养虾稻田苗种投放量的60%至70%进行,每亩约投放5至10公斤。
亲虾的选择标准为:1、颜色暗红或深红、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2、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35g以上。3、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体格健壮、活动能力强。凡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亲虾,就是标准亲虾。
步骤S504,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或颗粒饲料。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后,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根据田中水草及天然饵料情况投喂饲料,傍晚还应投喂1次植物性饲料,投喂量为稻田虾总重量的1%~4%。可用的饲料有仙草残渣、饼粕、麸皮、米糠、豆渣等。
同时,中稻收割后将秸秆还田,环沟消毒,7天后加水,淹没田面。同时,适量施有机肥、底栖动物培养基,栽种水草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小龙虾能很好摄食仙草、白菜、南瓜、油菜等陆生植物,科充分利用稻田立体空间,最大限度为小龙虾提供饲料来源,节省养殖饲料成本。
越冬期间的稻田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增减水位来控制稻田水温,促使稻田环境更适合小龙虾的生存和繁育。小龙虾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应控制在20-30厘米左右,既可使部分稻茬再生,又可避免因全部淹没水下,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而影响小龙虾的生长,同时可通过阳光的作用提高稻田内水温,利于小龙虾生长;越冬期间,要提高水位进行保温,一般控制在60 厘米以上。
步骤S505,8~9月投放亲虾模式的可在11月后、3月前捕捉亲虾上市。长期捕捞、捕大留小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厘米,只捕获成虾,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成虾规格宜控制在30克/尾以上。在收虾笼时,应将捕获到的小龙虾进行挑选,将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龙虾挑出,将幼虾马上放入稻田,并勿使幼虾挤压,避免弄伤虾体。如果要捕捞虾种出售,可在3月下旬开始捕捞,4月底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8月下旬开始,到9月上旬结束。
如从第二年开始留种,稻田自留亲虾约30公斤/亩左右。在5月中下旬,当每条地笼商品虾产量低于0.4kg时,即停止捕捞。剩下的小龙虾用来培育亲虾。
为避免留田小龙虾近亲繁殖而影响稻田养殖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提高稻田养虾苗种繁育量,自繁2-3年后,可在7~9月份进行小龙虾亲本交换工作。一般从长江中下游湖泊或其他养殖区域选购40克/只以上的大规格亲虾投放到稻田中,投放量为5公斤/亩左右。
这样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的小龙虾养殖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通过稻田养殖区域养殖水稻、环沟区域养殖小龙虾以及外田埂区域养殖仙草,实现了仙草、小龙虾以及水稻的循环养殖,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质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小龙虾养殖系统的小龙虾的养殖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稻田养殖区域,包括呈类矩型或S型设计的田面,用于种植水稻;
环沟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稻田养殖区域周围的环沟,所述环沟顶宽3米至5米,所述环沟的底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深度为0.8米至1.5米;用于养殖小龙虾;
外田埂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环沟区域周围的外田埂,所述外田埂顶宽1.5米至2米,所述外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1米至1.5米;用于养殖仙草;
其中所述环沟的一端靠近顶部处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环沟的另一端靠近底部处设置有出水管道;
所述外田埂区域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小龙虾外逃的防逃网,所述防逃网高0.4米至0.5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所述田面中的水稻蓄水用的内田埂,所述内田埂的顶部平面相对所述田面所在平面的高度为0.3米至0.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稻田养殖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一环沟坡,所述环沟区域在与所述外田埂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二环沟坡,所述第一环沟坡和所述第二环沟坡的坡比为1:2至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田埂区域与所述环沟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宽0.5米至1米的操作平台,以便工作人员投食以及下地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田埂区域在与所述操作平台的交接处设置有田埂坡,所述田埂坡的坡比为1:2至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可旋转的设置在环沟的靠近底部处,以便对出水管道的出水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网埋入地下10厘米至15厘米,所述防逃网的顶端高出所述外田埂所在平面40厘米至50厘米,所述防逃网为黑油布、玻璃板或石棉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内设置有多个水生植物投放区域,用于投放伊乐藻、轮叶黑藻以及水花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底部中间区域设置有增加小龙虾打孔区域的沟梗,所述沟梗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沟梗的支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中部还设置有增加小龙虾的栖息区域的漂浮块,所述漂浮块通过支架或漂浮锚设置在所述环沟中的设定高度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65637.XU CN210900695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65637.XU CN210900695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900695U true CN210900695U (zh) | 2020-07-03 |
Family
ID=71356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65637.XU Active CN210900695U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900695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6753A (zh) * | 2019-09-19 | 2019-11-22 | 深圳市厚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CN111758628A (zh) * | 2020-07-13 | 2020-10-13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
CN112273317A (zh) * | 2020-10-29 | 2021-01-29 | 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稻虾种养池塘防逃自流进水装置 |
CN112602638A (zh) * | 2020-12-14 | 2021-04-06 | 南县泽水居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科学的稻田养虾方法 |
CN114208615A (zh) * | 2021-12-27 | 2022-03-22 | 浙江潮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龙虾稻米生态种养方法 |
CN114304082A (zh) * | 2021-11-30 | 2022-04-12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
CN114342751A (zh) * | 2021-09-23 | 2022-04-15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可提高稻米成熟整齐度的稻虾共作方法 |
-
2019
- 2019-09-19 CN CN201921565637.XU patent/CN21090069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6753A (zh) * | 2019-09-19 | 2019-11-22 | 深圳市厚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CN110476753B (zh) * | 2019-09-19 | 2022-06-17 | 深圳市厚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CN111758628A (zh) * | 2020-07-13 | 2020-10-13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
CN111758628B (zh) * | 2020-07-13 | 2022-03-01 | 和县明信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
CN112273317A (zh) * | 2020-10-29 | 2021-01-29 | 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稻虾种养池塘防逃自流进水装置 |
CN112273317B (zh) * | 2020-10-29 | 2022-08-16 | 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稻虾种养池塘防逃自流进水装置 |
CN112602638A (zh) * | 2020-12-14 | 2021-04-06 | 南县泽水居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科学的稻田养虾方法 |
CN114342751A (zh) * | 2021-09-23 | 2022-04-15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可提高稻米成熟整齐度的稻虾共作方法 |
CN114304082A (zh) * | 2021-11-30 | 2022-04-12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河塘虾苗捕捞方法及装置 |
CN114208615A (zh) * | 2021-12-27 | 2022-03-22 | 浙江潮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龙虾稻米生态种养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900695U (zh)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
CN103348890B (zh) | 一种在稻田中综合进行多种水产动物养殖及水稻种植的方法 | |
CN103348889B (zh) | 一种稻田生态种养方法 | |
CN110476753B (zh) | 一种仙草、小龙虾、水稻共生养殖系统 | |
CN102783433B (zh) | 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 | |
CN111480604A (zh) | 一种绿色高效稻田共作轮养虾蟹的方法 | |
CN109673436A (zh) | 一种绿色水稻种植与鱼混养方法 | |
CN103960180A (zh) | 一种菲律宾蛤仔大面积垦区苗种培育与海区苗种中间培育方法 | |
CN107182657A (zh) | 一种稻田养鱼的方法 | |
CN106614181A (zh) |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 |
CN106922584A (zh) | 一种稻田养蟹的方法 | |
CN113647349A (zh) | 一种基于无沟化稻田改造的稻虾综合种养方法 | |
CN110859114A (zh) | 一种稻田生态综合养殖方法 | |
CN112219660A (zh) | 一种稻蟹生态种养方法 | |
CN114568235B (zh) | 一种稻田鳖、鱼、黄鳝、水芹高效生态种养殖方法 | |
CN112690184A (zh) | 一种稻花鱼生态养殖方法及稻花鱼生态养殖稻田 | |
CN104521654A (zh) |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 |
CN112493188A (zh) | 一种稻虾轮作生态养殖方法 | |
CN111771791A (zh) | 一种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方法 | |
CN107466622A (zh) | 一种莲田养鱼的养殖方法 | |
CN110800575A (zh) | 一种稻田龙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 | |
CN115669586A (zh) | 一种藕塘龙虾套养方法 | |
CN108541534A (zh) | 一种田塘兼用水淹防治虫害的稻鲵生态种养方法 | |
CN105532521B (zh) | 一种甲鱼/水芹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 |
CN114080966A (zh) | 宽体金线蛭养殖藕田系统及宽体金线蛭藕田养殖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