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014A - 湿式喷砂用喷枪 - Google Patents

湿式喷砂用喷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014A
CN103770014A CN201310688030.1A CN201310688030A CN103770014A CN 103770014 A CN103770014 A CN 103770014A CN 201310688030 A CN201310688030 A CN 201310688030A CN 103770014 A CN103770014 A CN 10377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lurry
chamber
circulation
through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880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014B (zh
Inventor
牧野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baura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323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12567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323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12568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7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0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5/00Devices or accessories for generating abrasive blasts
    • B24C5/02Blast guns, e.g. for generating high velocity abrasive fluid jets for cutting materials
    • B24C5/04Nozzl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CABRASIVE OR RELATED BLASTING WITH PARTICULATE MATERIAL
    • B24C7/00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 B24C7/0007Equipment for feeding abrasive material; Controlling the flowability, constitution, or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blasts the abrasive material being fed in a liqui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湿式喷砂用喷枪,在枪主体(11)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浆料室(61)和第二浆料室(62)。空气喷射构件(12)具有:第一气室(95);第二气室(96);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第一空气喷出部(171);以及第二空气喷出部(172)。在喷嘴构件(14)上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及第二喷射流通部(192)、浆料投射口(230、231)。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入口侧开口(191a)朝第一浆料室(61)开口。空气喷射构件(12)的第一空气喷出部(171)与喷嘴构件(14)的入口侧开口(191a)相对。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入口侧开口(192a)朝第二浆料室(62)开口。第二空气喷出部(172)与入口侧开口(192a)相对。

Description

湿式喷砂用喷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液体中含有研磨材料的浆料朝向工件喷射的湿式喷砂用喷枪。
背景技术
作为在工件的表面处理等中所使用的喷砂装置的一种,已知存在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8-229798号公报(专利文献1)或是日本专利特开2011-1158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这样,通过将液体中含有研磨材料的浆料朝向工件喷射来进行工件的表面处理的湿式喷砂装置。湿式喷砂装置包括:喷枪,该喷枪具有将浆料与空气一起朝向工件喷出的喷嘴;以及浆料供给系统及空气供给系统,上述浆料供给系统及上述空气供给系统将浆料和压缩空气压送至上述喷枪,藉此,从上述喷嘴朝向工件投射浆料。湿式喷砂有时也被称为液体珩磨(日文:ホ一ニング)。
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出了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喷射口的扁平型喷枪。具有狭缝状的喷射口的喷枪能够将浆料朝向利用搬运机构连续移动的工件大范围地投射,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工件的表面处理。
在使用具有上述狭缝状的喷射口的喷枪进行湿式喷砂的情况下,一台喷枪所能进行的湿式喷砂的处理能力毕竟存在极限。因此,考虑通过将两台喷枪沿工件的移动方向并排来提高处理能力。但是,将两台喷枪沿工件的移动方向并排时,不仅会使设置所需的空间增大,而且需要两台用于对各喷枪进行保持的机构。此外,也存在像例如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投射口A这样,从工件W的上方观察相对于工件W的移动方向F倾斜呈角度θ来设置喷枪,以使利用输送带等搬运机构移动来的工件的前端缓慢地进入横长的浆料投射区域内。
这样,在将具有狭缝状的投射口的喷枪相对于工件W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的情况下,若将相互独立的两台喷枪沿工件W的移动方向倾斜排列,则从各个喷枪所能投射的浆料投射区域间的距离L1(图4所示)会变得相当大。因此,各个浆料投射区域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工件W的宽度Y的外侧溢出的量会增大,相应地便出现如下问题:不仅无法有效地使用所投射的浆料,而且配置在工件的相反侧的浆料接受部件B与仅使用一台喷枪的情况相比,需要变得相当大。
此外,在将相互独立的两台喷枪并排配置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对各喷枪供给浆料的两个浆料供给系统和用于对各喷枪供给空气的两个空气供给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构成各浆料供给系统的浆料配管及构成各空气供给系统的空气配管等,因在配管中流动时产生的压力下降、在配管中途存在的弯头管接头这样的弯曲部中的流动阻力等,而使供给到各喷枪的浆料的量和供给到各喷枪的空气压力等发生微小变化。因此,有时因各浆料配管及各空气配管的形态不同,而使从一个喷枪投射出的浆料与从另一个喷枪投射出的浆料之间产生偏差,从而无法获得希望的湿式喷砂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且节省空间地进行湿式喷砂的湿式喷砂用喷枪。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浆料从两个浆料投射口同时且均匀地投射的湿式喷砂用喷枪。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包括:枪主体,该枪主体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浆料室和第二浆料室;第一浆料导入口,该第一浆料导入口与所述第一浆料室连通;第二浆料导入口,该第二浆料导入口与所述第二浆料室连通;空气喷射构件,该空气喷射构件设置在所述枪主体上;喷嘴构件;第一空气供给口;以及第二空气供给口。所述空气喷射构件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以及与所述第一气室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和与所述第二气室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所述喷嘴构件具有第一喷射流通部和第二喷射流通部。所述第一喷射流通部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第一浆料室开口的入口侧开口,所述入口侧开口与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的空气喷出部相对。所述第二喷射流通部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第二浆料室开口的入口侧开口,所述入口侧开口与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的空气喷出部相对。
所述空气喷射构件的一个例子是,包括: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第一空气喷出部,在该第一空气喷出部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的下游侧;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以及第二空气喷出部,在该第二空气喷出部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的下游侧。
此外,所述喷嘴构件的一个例子是,具有在厚度方向重叠的三个喷嘴构成板,这些喷嘴构成板中,在第一喷嘴构成板与第二喷嘴构成板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喷射流通部,在第二喷嘴构成板与第三喷嘴构成板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喷射流通部。
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包括:与所述第一浆料导入口连接的第一浆料供给系统;与所述第二浆料导入口连接的第二浆料供给系统;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口连接的第一空气供给系统;以及与所述第二空气供给口连接的第二空气供给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一个喷嘴构件具有两个系统的喷射流通部和浆料投射口,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湿式喷砂。此外,在具有两个系统的浆料投射口的同时,能使设置所需的空间较小。此外,既可以使用第一浆料供给系统及第一空气供给系统和第二浆料供给系统及第二空气供给系统两者,也可以仅使用一个浆料供给系统及空气供给系统来进行湿式喷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包括:枪主体,该枪主体具有浆料流入室;浆料导入口,该浆料导入口将浆料供给到所述浆料流入室;空气喷射构件,该空气喷射构件具有共用气室;喷嘴构件;以及空气供给口,该空气供给口将空气供给到所述共用气室。所述空气喷射构件具有与所述共用气室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和与所述共用气室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所述喷嘴构件具有第一喷射流通部和第二喷射流通部。所述第一喷射流通部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浆料室开口的入口侧开口,该入口侧开口与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的空气喷出部相对。所述第二喷射流通部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浆料室开口的入口侧开口,该入口侧开口与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的空气喷出部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浆料流入室两端的所述浆料导入口;与所述浆料导入口连接的浆料供给系统;分别设置在所述共用气室两端的所述空气供给口;以及与所述空气供给口连接的空气供给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将流入一个浆料流入室内的浆料和流入一个共用气室的空气分配给两个系统的喷射流通部,并从两个浆料投射口投射浆料,因此,能够在不对浆料供给系统的配管及空气供给系统的配管的状态带来影响的情况下,均匀地从两个浆料投射口投射浆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式喷砂用喷枪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枪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喷枪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喷枪和工件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F5-F5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中的F6-F6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F7-F7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F8-F8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湿式喷砂用喷枪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喷枪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喷枪的俯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F12-F12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F13-F13线的喷枪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8,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式喷砂用喷枪10(以下仅称为喷枪10)的立体图。图2是喷枪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喷枪10的俯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工件W和设置在该工件W上方的喷枪10的俯视图。工件W通过例如包括同步皮带(timing belt)等的搬运机构1沿箭头F所示的方向连续地移动。
图1所示的喷枪10包括:中空的枪主体11、设在枪主体11一侧(图2中的上侧)的空气喷射构件12及盖构件13、设在枪主体11另一侧(图2中的下侧)的喷嘴构件14、设在枪主体11两端的一对连接块15、16。
、如图2所示,一个连接块15通过螺栓20固定在枪主体11的一个端面11a上。在该连接块15上形成有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和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在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一浆料供给管25(图1所示)。即,根据第一浆料供给管25的布局等,在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中的一方与第一浆料供给管25连接,另一方通过栓26封闭。此外,在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二浆料供给管30(图1所示)。即,根据第二浆料供给管30的布局等,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中的一方与第二浆料供给管30连接,另一方通过栓31封闭。
另一个连接块16通过螺栓35固定在枪主体11的另一个端面11b上。在该连接块16上形成有第一浆料导入口36、37和第二浆料导入口38、39。在第一浆料导入口36、37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一浆料供给管25。即,根据第一浆料供给管25的布局等,在第一浆料导入口36、37中的一方与第一浆料供给管25连接,另一方通过栓40封闭。此外,在第二浆料导入口38、39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二浆料供给管30。即,根据第二浆料供给管30的布局等,在第二浆料导入口38、39中的一方与第二浆料供给管30连接,另一方通过栓41封闭。
如图1所示,第一浆料供给管25经由开闭阀50与浆料供给机构51连接。第一浆料供给管25和开闭阀50构成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第二浆料供给管30经由开闭阀52与浆料供给机构51连接。第二浆料供给管30和开闭阀52构成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图1中的箭头Q表示浆料在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及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中流动的方向。
浆料供给机构51的一个例子包括收容有浆料55的容器56及将容器56内的浆料55压送到浆料供给管25、30的泵57等。浆料55为在液体(例如水)中混入研磨材料的浆料。研磨材料的一个例子是平均粒径为几十μm~几百μm的树脂制研磨材料,但也可以使用由金属、玻璃或者氧化铝等陶瓷构成的研磨材料。
中空的上述枪主体11具有形成在内部的浆料流入室60(图2所示)。如图5所示,因插入后述的喷射主体90,而将浆料流入室60分为相互液密地隔开的第一浆料室61和第二浆料室62。第一浆料室61与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36、37连通。第二浆料室62与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38、39连通。
如图2所示,枪主体11的上部形成有开口65。上述开口65与浆料流入室60连通。在开口65的周围(枪主体11和空气喷射构件12的相对面)设有在整个圆周上连续的0形环等密封构件66。此外,在开口65的周围处的、密封构件66的外侧,形成有供螺栓70插入的螺孔71,上述螺栓70用于将枪主体11、空气喷射构件12及盖构件13紧固在一起。
在枪主体11的下部与枪主体11一体地设有夹紧部80。夹紧部80具有第一夹紧元件81和第二夹紧元件82,通过将这些夹紧元件81、82经由一对螺栓83互相紧固,而夹持喷嘴构件14。对于喷嘴构件14,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空气喷射构件12具有:喷射主体90,该喷射主体90从枪主体11的上述开口65插入浆料流入室60;基座部91,该基座部91与喷射主体90一体形成;以及喷射前端构件92,该喷射前端构件92设在喷射主体90的前端部。
在基座部91上,互相平行地形成有相互隔开的第一气室95和第二气室96。在基座部91的一端部形成有与第一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01和与第二气室96连通的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在基座部9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与第一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供给口110、111和朝第二气室96开口的第二空气供给口112、113。
在图3中位于左侧的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01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一空气供给管120(图1所示)。也就是说,根据第一空气供给管120的布局等,在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01的一方与第一空气供给管120连接,另一方用栓121封闭。此外,在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二空气供给管125。即,根据第二空气供给管125的布局等,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中的一方与第二空气供给管125连接,另一方用栓126封闭。
在图3中位于右侧的第一空气供给口110、111中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一空气供给管120(图1所示)。即,根据第一空气供给管120的布局等,在第一空气供给口110、111的一方与第一空气供给管120连接,另一方用栓130封闭。此外,在第二空气供给口112、113的任一方上连接有第二空气供给管125。即,根据第二空气供给管125的布局等,第二空气供给口112、113的一方与第二空气供给管125连接,另一方用栓131封闭。
如图1所示,第一空气供给管120经由包括开闭阀140的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而与压缩空气的供给源142连接。第二空气供给管125经由包括开闭阀145的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而与压缩空气的供给源14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空气为大气,但也可以使用大气的主成分即氮气,或者也可以使用化学上为惰性气体。图1中的箭头G表示空气在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及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中流动的方向。
上述气室95、96用盖构件13覆盖。盖构件13通过螺栓70固定在空气喷射构件12的基座部91上。在盖构件13与基座部91之间设有密封构件150。利用该密封构件150,对一对气室95、96间进行密封。
在盖构件13的外表面侧设有安装构件151。该安装构件151被用于将喷枪10保持在规定位置的保持机构152、或机械臂等固定在工件W(图4所示)上。
如图5所示,在喷射主体90的内部形成有与第一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和与第二气室96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上述空气流通部161、162各自的流路截面呈在喷射主体90的宽度方向(图6中箭头X表示的方向)上较长的狭缝状。在喷射主体90的前端,通过螺栓165(图5和图7所示)对由超硬合金等硬质金属构成的耐磨性的喷射前端构件92进行固定。在喷射前端构件92的内部形成有与第一空气流通部161连通的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和与第二空气流通部162连通的第二空气喷出部172。
图6示出了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和第一空气喷出部171。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具有互相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空气喷出孔175。这些空气喷出孔175沿喷射前端构件92的宽度方向(箭头X表示的方向)以等间距形成。第二空气喷出部172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一样,也具有互相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空气喷出孔176(图7所示)。
喷嘴构件14的基部插入枪主体11的上述夹紧部80的第一夹紧元件81与第二夹紧元件82之间。喷嘴构件14的一个例子通过将三个喷嘴构成板181、182、183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构成。在第一喷嘴构成板181与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为狭缝状的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在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与第三喷嘴构成板183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为槽形的第二喷射流通部192。上述喷射流通部191、192互相平行,分别呈出口侧的开口宽度X2(图6所示)比入口侧的开口宽度X1稍大这样的、逐渐变宽的圆锥形状。
喷嘴构件14的基部侧通过一对螺栓83固定在枪主体11的夹紧部80上。喷嘴构件14的前端侧通过夹紧构件200而与喷嘴构成板181、182、183互相紧固。如图8所示,夹紧构件200由第一夹紧片201和第二夹紧片202构成,通过利用一对螺栓203将这些夹紧片201、202互相紧固,来将喷嘴构成板181、182、183互相紧固。在枪主体11与喷嘴构件14的嵌合部上设有密封构件210(图6所示)。
在各喷嘴构成板181、182、183的两侧部的基部侧及前端侧分别形成有弧形的凹部220、221。通过使螺栓83的轴部与一个凹部220嵌合,且使螺栓203的轴部与另一个凹部221嵌合,就能实现各喷嘴构成板181、182、183彼此的定位。
如图5所示,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入口侧开口191a朝第一浆料室61开口。而且,该入口侧开口191a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稍许分开并相对。该入口侧开口191a为具有导向面的形状,该导向面以使板厚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喷射前端构件92的空气喷出部171增大的方式倾斜,喷射前端构件92的前端部分92a进入上述入口侧开口191a内。
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入口侧开口192a朝第二浆料室62开口。而且,该入口侧开口192a与第二空气喷出部172稍许分开并相对。该入口侧开口192a为具有导向面的形状,该导向面以板厚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喷射前端构件92的空气喷出部172增大的方式倾斜,喷射前端构件92的前端部分92b进入上述入口侧开口192a内。
在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入口侧开口191a与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入口侧开口192a之间设有密封构件211(图5所示),而使空气不会互相流通。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和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前端分别在喷嘴构件14的端面开口,形成用于将空气和浆料向工件投射的投射口230、231。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喷枪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4所示的喷枪10从工件W的上方观察,以相对于移动方向F倾斜地形成角度0的状态被保持机构152所保持,以使利用输送带等搬运机构1移动来的工件的前端W1缓慢地进入浆料投射区域S1、S2内。但是,根据工件W的种类不同,也可以以使浆料投射区域S1、S2相对于工件W的移动方向F成直角的方式设置喷枪10。
从图1所示的浆料供给机构51压送来的浆料经由第一浆料供给管25,并经过第一浆料导入口21、36供给到第一浆料室61,同时,浆料供给机构51压送来的浆料经由第二浆料供给管30,并经过第二浆料导入口23、38供给到第二浆料室62。此外,从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压送来的空气会从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10供给到第一气室95,同时,从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压送来的空气会从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12供给到第二气室96。
供给到第一气室95的空气经由第一空气流通部161,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的空气喷出孔175朝向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喷出。第一浆料室61内的浆料与这样喷出的空气一起进入入口侧开口191a,并从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下游侧的浆料投射口230向工件W喷出,藉此,如图4所示,形成横向长的形状的第一浆料投射区域S1。
供给到第二气室96的空气经由第二空气流通部162,从第二空气喷出部172的空气喷出孔176朝向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喷出。第二浆料室62内的浆料与这样喷出的空气一起进入入口侧开口192a,并从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下游侧的浆料投射口231向工件W喷出,藉此,如图4所示,形成横方向长的形状的第二浆料投射区域S2。
通过使工件W沿箭头F方向移动,在第一浆料投射区域S1进行第一湿式喷砂。然后,通过使工件W沿箭头F方向移动,在第二浆料投射区域S2完成第二湿式喷砂。这样,由于第一浆料投射区域S1和第二浆料投射区域S2的湿式喷砂通过工件W的一次线路来进行,因此,与目前使用一台喷枪进行的湿式喷砂相比,能够高效地进行湿式喷砂。此外,利用喷吹到第一浆料投射区域S1的空气及浆料与喷吹到第二浆料投射区域S2的空气及浆料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从工件W的表面去除研磨材料,因此,有时也能减轻在湿式喷砂工序后为去除研磨材料而进行的清洗。
第一实施方式的喷枪10也可以只使用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和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只进行第一浆料投射区域S1的湿式喷砂。此外,也可以只使用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和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只进行第二浆料投射区域S2的湿式喷砂。即,第一实施方式的喷枪1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同时形成两个浆料投射区域S1、S2来进行湿式喷砂的情况和只利用两个浆料投射区域S1、S2中的一个来进行湿式喷砂的情况。此外,根据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所使用的研磨材料和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所使用的研磨材料互不相同,可进行使用两种研磨材料的湿式喷砂,或者也可以使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的空气压力和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的空气压力互不相同等方式,来使湿式喷砂具有变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喷枪10中,在第一浆料室61的一端侧(图7中的左侧)形成有浆料导入口21、22,在第一浆料室61的另一端侧(图7中的右侧)也形成有浆料导入口36、37,因此,由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供给来的浆料从第一浆料室61的两端侧流入第一浆料室61并合流。因而,能够抑制在第一浆料室61内浆料压力等发生不平衡,并能够使浆料以最佳状态进入入口侧开口191a。
同样地,在第二浆料室62的一端侧(图7中的左侧〉形成有浆料导入口23、24,在第二浆料室62的另一端侧(图7中的右侧)也形成有浆料导入口38、39,因此,由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供给来的浆料从第二浆料室62的两端侧流入第二浆料室62并合流。因而,能够抑制在第二浆料室62内浆料压力等发生不平衡,并能够使浆料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入口侧开口192a。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喷射构件12中,在流路截面为狭缝状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下游侧形成有第一空气喷出部171,该第一空气喷出部171是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5在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因此,能够将经由狭缝状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空气朝向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均等地分配并进行喷射。此外,在流路截面为狭缝状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下游侧形成有第二空气喷出部172,该第二空气喷出部172是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6在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因此,能够将经由狭缝状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空气朝向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均等地分配并进行喷射。
喷嘴构件14通过在平板状的第二喷嘴构成板182的厚度方向两侧重叠第一喷嘴构成板181和第三喷嘴构成板183,来形成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和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因此,与以往这样将两台喷枪并排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和第二喷射流通部192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喷枪10(扁平形状的二连喷枪)与以往这样将两台喷枪并排的情况相比,设置所需的空间减小。而且,通过实现第二喷嘴构成板182的厚度的最优化,来将第一喷射流通部191与第二喷射流通部192之间的距离最优化,藉此,也可适度地确保浆料投射区域S1、S2间的距离L2,而不致于使浆料投射区域S1、S2互相干扰。
此外,如图4所示,在将喷枪10相对于工件W的移动方向F倾斜角度0设置的情况下,浆料投射区域S1、S2的两端部从工件W溢出的量减少,因此,可有效利用所投射的浆料,同时,还具有使配置在工件W相反侧的浆料接受构件B减小的优点。
以下,参照图9~图13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9~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8)相同的部位标注彼此相同的符号。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湿式喷砂用喷枪10A(下面仅称为喷枪10A)的立体图。图10是喷枪10A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喷枪10A的俯视图。
图9所示的喷枪10A包括:中空的枪主体11、设在枪主体11一侧(图10中的上侧)的空气喷射构件12及盖构件13、设在枪主体11另一侧(图10中的下侧)的喷嘴构件14、设在枪主体11两端的一对连接块15、16。
如图10所示,一个连接块15通过螺栓20固定在枪主体11的一端面11a。在该连接块15上形成有浆料导入口21、22、23。在这些浆料导入口21、22、23中的任一个上连接有浆料供给管25(图9所示)。即,根据浆料供给管25的布局等,浆料导入口21、22、23中的任一个与浆料供给管25连接,剩余的两个用栓26、27封闭。
另一个连接块16通过螺栓35固定在枪主体11的另一端面11b上。在该连接块16上形成有浆料导入口36、37、38。在这些浆料导入口36、37、38中的任一个上连接有浆料供给管25。即,根据浆料供给管25的布局等,浆料导入口36、37、38中的任一个与浆料供给管25连接,剩余的两个用栓40、41封闭。
如图9所示,浆料供给管25经由开闭阀50与浆料供给机构51连接。浆料供给管25和开闭阀50构成浆料供给系统53。图9中的箭头Q表示浆料在浆料供给系统53中流动的方向。
浆料供给机构51的一个例子包括收容有浆料55的容器56及将容器56内的浆料55压送到浆料供给管25的泵57等。浆料55为在液体(例如水)中混入研磨材料的浆料。研磨材料的一个例子是平均粒径为几十μm~几百μm的树脂制研磨材料,但也可以使用由金属、玻璃或者氧化铝等陶瓷构成的研磨材料。
中空的上述枪主体11具有形成在内部的浆料流入室60(图10所示)。如图12所示,在浆料流入室60中插入后述的喷射主体90。浆料流入室60的一端侧与浆料导入口21、22、23连通。浆料流入室60的另一端侧与浆料导入口36、37、38连通。
如图10所示,在枪主体11的上部形成有开口65。该开口65与浆料流入室60连通。在开口65的周围(枪主体11和空气喷射构件12的相对面)设有在整个圆周上连续的0形环等密封构件66。此外,在开口65的周围的、密封构件66的外侧,形成有供螺栓70插入的螺孔71,上述螺栓70用于将枪主体11、空气喷射构件12及盖构件13紧固在一起。
在枪主体11的下部,与枪主体11一体地设有夹紧部80。夹紧部80具有第一夹紧元件81和第二夹紧元件82,通过利用一对螺栓83将这些夹紧元件81、82互相紧固,而夹持喷嘴构件14。
上述空气喷射构件12具有:喷射主体90,该喷射主体90从枪主体11的上述开口65插入浆料流入室60;基座部91,该基座部91与喷射主体90一体形成;以及喷射前端构件92,该喷射前端构件92设在喷射主体90的前端部。
在基座部91形成有共用气室95。在基座部91的一端部形成有与共用气室95的一端侧连通的空气供给口100、101、102。在基座部91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与共用气室95的另一端侧连通的空气供给口110、111、112。
在图11中位于左侧的空气供给口100、101、102中的任一个上连接有空气供给管120(图9所示)。即,根据空气供给管120的布局等,空气供给口100、101、102中的任一个与空气供给管120连接,剩余的两个用栓121,122封闭。
在图11中位于右侧的空气供给口110、111、112中的任一个上连接有空气供给管120(图9所示)。即,根据空气供给管120的布局等,空气供给口110、111、112中的任一个与空气供给管120连接,剩余的两个用栓130、131封闭。
如图9所示,空气供给管120经由包括开闭阀140的空气供给系统141而与压缩空气的供给源14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空气为大气,但也可以使用大气的主成分即氮气,或者也可以使用化学上为惰性的气体。图9中的箭头G表示空气在空气供给系统141中流动的方向。
上述共用气室95用盖构件13覆盖。盖构件13通过螺栓70固定在空气喷射构件12的基座部91上。在盖构件13与基座部91之间设有密封构件150。在盖构件13的外表面侧设有安装构件151。
如图12所示,在喷射主体90的内部形成有与共用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和同样与共用气室95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这些空气流通部161、162的流路截面分别呈在喷射主体90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狭缝状。在喷射主体90的前端,通过螺栓165(图12和图13所示)对由超硬合金等硬质金属构成的耐磨性的喷射前端构件92进行固定。在喷射前端构件92的内部形成有与第一空气流通部161连通的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和与第二空气流通部162连通的第二空气喷出部172。
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具有互相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空气喷出孔175(图13所示)。这些空气喷出孔175在喷射前端构件9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第二空气喷出部172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同样地,具有互相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空气喷出孔176(图13所示)。喷嘴构件14与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8)的喷枪10的喷嘴构件14同样地构成,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12所示,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入口侧开口191a朝第一浆料室61开口。而且,上述入口侧开口191a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稍许分开并相对。上述入口侧开口191a为具有导向面的形状,该导向面以使板厚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喷射前端构件92的空气喷出部171增大的方式倾斜,喷射前端构件92的前端部分92a进入上述入口侧开口191a内。
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入口侧开口192a与上述入口侧开口191a同样地朝浆料流入室60开口。而且,上述入口侧开口192a与第二空气喷出部172稍许分开并相对。上述入口侧开口192a为具有导向面的形状,该导向面以使板厚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喷射前端构件92的空气喷出部172增大的方式倾斜,喷射前端构件92的前端部分92b进入上述入口侧开口192a内。
在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入口侧开口191a与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入口侧开口192a之间,形成有空气能够互相流通的程度的间隙,但也可以用密封构件(未图示)将该间隙堵住。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和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前端分别在喷嘴构件14的端面开口,形成用于将空气和浆料朝向工件投射的投射口230、231。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枪10A的作用进行说明。
从图9所示浆料供给机构51压送来的浆料经由浆料供给管25,并经过浆料导入口21、36供给到浆料流入室60。此外,从空气供给系统141压送来的空气会从空气供给口100、110供给到共用气室95。供给到共用气室95的空气经由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并从第一空气喷出部171的空气喷出孔175朝向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喷出。浆料流入室60内的浆料与这样喷出的空气一起进入入口侧开口191a,并从第一喷射流通部191的下游侧的浆料投射口230朝向工件W喷出。
此外,供给到共用气室95的空气经由第二空气流通部162,并从第二空气喷出部172的空气喷出孔176朝向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喷出。浆料流入室60内的浆料与这样喷出的空气一起进入入口侧开口192a,并从第二喷射流通部192的下游侧的浆料投射口231朝向工件W喷出。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枪10A,由于一个喷嘴构件14具有两个系统的喷射流通部191、192和浆料投射口230、231,并能够从两个浆料投射口230、231同时投射浆料,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湿式喷砂。此外,由于将流入一个浆料流入室60内的浆料和流入一个共用气室95的空气分配给两个系统的喷射流通部191、192,并从两个浆料投射口230、231投射浆料,因此,无论浆料供给系统53的配管及空气供给系统141的配管的状态如何,均能够从两个浆料投射口230、231均等地投射浆料。而且,能在具有两个系统的喷射流通部191、192和浆料投射口230、231的同时,使设置所需的空间减小。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喷枪10A中,在浆料流入室60的一端侧(图13中的左侧)形成有浆料导入口21、22、23,在浆料流入室60的另一端侧(图13中的右侧)也形成有浆料导入口36、37、38,因此,由浆料供给系统53供给来的浆料从浆料流入室60的两端侧流入浆料流入室60并合流。因此,能够抑制在浆料流入室60内浆料压力等发生不平衡,并能够使浆料以最佳状态进入入口侧开口191a、192a。
另外,在实施本发明时,可适当改变以构成喷枪的枪主体、空气喷射构件及喷嘴构件为主的各部分的具体形状及配置等来实施,这点是自不待言的。此外,构成浆料的液体也可以是水以外的液体,研磨材料也可以是树脂以外的材料。喷枪除从工件的上方投射浆料之外,也可以配置成从工件的下方或者水平方向、倾斜方向等投射浆料,喷枪的姿势是任意的。

Claims (8)

1.一种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枪主体(11),该枪主体(11)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浆料室(61)和第二浆料室(62);
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36、37),该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36、37)与所述第一浆料室(61)连通;
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38、39),该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38、39)与所述第二浆料室(62)连通;
空气喷射构件(12),该空气喷射构件(12)设置在所述枪主体(11)上,并具有相互隔开的第一气室(95)和第二气室(96),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和与所述第二气室(96)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
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01、110、111),该第一空气供给口(100、101、110、111)将空气供给到所述第一气室(95);
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112、113),该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112、113)将空气供给到所述第二气室(96);以及
喷嘴构件(14),该喷嘴构件(14)设置在所述枪主体(11)上,
该喷嘴构件(14)包括:
第一喷射流通部(191),该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第一浆料室(61)开口的入口侧开口(191a),所述入口侧开口(191a)与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空气喷出部(171)相对;以及
第二喷射流通部(192),该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第二浆料室(62)开口的入口侧开口(192a),所述入口侧开口(192a)与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空气喷出部(172)相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包括:
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
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在该第一空气喷出部(171)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5)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下游侧;
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以及
第二空气喷出部(172),在该第二空气喷出部(172)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6)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下游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构件(14)具有在厚度方向重叠的三个喷嘴构成板(181、182、183),
这些喷嘴构成板(181、182、183)中,在第一喷嘴构成板(181)与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在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与第三喷嘴构成板(183)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喷射流通部(19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该第一浆料供给系统(53)与所述第一浆料导入口(21、22、36、37)连接;
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该第二浆料供给系统(54)与所述第二浆料导入口(23、24、38、39)连接;
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该第一空气供给系统(141)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100、101、110、111)连接;以及
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该第二空气供给系统(146)与所述第二空气供给口(102、103、112、113)连接。
5.一种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枪主体(11),该枪主体(11)具有浆料流入室(60);
浆料导入口(21、22、23、36、37、38),该浆料导入口(21、22、23、36、37、38)将浆料供给到所述浆料流入室(60);
空气喷射构件(12),该空气喷射构件(12)具有共用气室(95),且具有与所述共用气室(95)连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部(161)和与所述共用气室(95)连通的第二空气流通部(162);
空气供给口(100、101、102、110、111、112),该空气供给(100、101、102、110、111、112)将空气供给到所述共用气室(95);以及
喷嘴构件(14),该喷嘴构件(14)设置在所述枪主体(11)上,
该喷嘴构件(14)包括:
第一喷射流通部(191),该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浆料室(60)开口的入口侧开口(191a),该入口侧开口(191a)与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空气喷出部(171)相对;以及
第二喷射流通部(192),该第二喷射流通部(192)具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且朝所述浆料室(60)开口的入口侧开口(192a),该入口侧开口(192a)与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空气喷出部(172)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包括:
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
第一空气喷出部(171),在该第一空气喷出部(171)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5)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空气流通部(161)的下游侧;
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以及
第二空气喷出部(172),在该第二空气喷出部(172)中,将多个空气喷出孔(176)在所述空气喷射构件(12)的宽度方向上以等间距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二空气流通部(162)的下游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构件(14)具有在厚度方向重叠的三个喷嘴构成板(181、182、183),
这些喷嘴构成板(181、182、183)中,在第一喷嘴构成板(181)与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一喷射流通部(191),在第二喷嘴构成板(182)与第三喷嘴构成板(183)之间形成有流路截面呈狭缝状的所述第二喷射流通部(19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喷砂用喷枪,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设在所述浆料流入室(60)两端的所述浆料导入口(21、22、23、36、37、38);与这些浆料导入口(21、22、23、36、37、38)连接的浆料供给系统(53);分别设在所述共用气室(95)两端的所述空气供给口(100、101、102、110、111、112);以及与这些空气供给口(100、101、102、110、111、112)连接的空气供给系统(141)。
CN201310688030.1A 2012-10-19 2013-10-17 湿式喷砂用喷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2320A JP5412567B1 (ja) 2012-10-19 2012-10-19 湿式ブラスト用噴射ガン
JP2012232321A JP5412568B1 (ja) 2012-10-19 2012-10-19 湿式ブラスト用噴射ガン
JP2012-232320 2012-10-19
JP2012-232321 2012-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014A true CN103770014A (zh) 2014-05-07
CN103770014B CN10377001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056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8803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70014B (zh) 2012-10-19 2013-10-17 湿式喷砂用喷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68329B1 (zh)
CN (1) CN1037700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9210A (zh) * 2017-06-28 2019-01-04 玛皓株式会社 浆料喷射体和湿喷砂处理方法
CN110582213A (zh) * 2017-04-26 2019-12-17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牙带、拉链链条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3779B1 (ko) 2014-04-28 2018-05-02 주식회사 만도 디스크 브레이크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27389A (en) * 1939-04-11 1940-10-08 Julius Jacobovics Improvements in sand-blast or like apparatus
JPS63144962A (ja) * 1986-12-08 1988-06-17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サンドブラスト用2連ノズル
JPH04129672A (ja) * 1990-09-19 1992-04-30 Sony Corp 文字・図形作製装置
JP2001121424A (ja) * 1999-10-25 2001-05-08 Fuji Seiki Mach Works Ltd 湿式ブラスト噴射ノズル
JP200501418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Kyocera Kinseki Corp 炭酸ガススノー噴射装置
JP2006122846A (ja) * 2004-10-29 2006-05-18 Tsune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液滴噴射ノズ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39611B2 (ja) * 2001-09-11 2011-08-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湿式ブラストノズル及び湿式ブラスト方法
JP5274899B2 (ja) * 2008-06-11 2013-08-28 株式会社仙台ニコン 粉体吐出ユニット、粉体吐出装置、粉体吐出方法、粉体噴出装置、被加工物の加工方法、及び粉体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139760A (ja) * 2010-12-28 2012-07-26 Toyota Motor Corp ブラストガ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27389A (en) * 1939-04-11 1940-10-08 Julius Jacobovics Improvements in sand-blast or like apparatus
JPS63144962A (ja) * 1986-12-08 1988-06-17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サンドブラスト用2連ノズル
JPH04129672A (ja) * 1990-09-19 1992-04-30 Sony Corp 文字・図形作製装置
JP2001121424A (ja) * 1999-10-25 2001-05-08 Fuji Seiki Mach Works Ltd 湿式ブラスト噴射ノズル
JP2005014181A (ja) * 2003-06-27 2005-01-20 Kyocera Kinseki Corp 炭酸ガススノー噴射装置
JP2006122846A (ja) * 2004-10-29 2006-05-18 Tsune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液滴噴射ノズ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2213A (zh) * 2017-04-26 2019-12-17 Ykk株式会社 拉链链牙带、拉链链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29210A (zh) * 2017-06-28 2019-01-04 玛皓株式会社 浆料喷射体和湿喷砂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014B (zh) 2017-04-12
KR20140050553A (ko) 2014-04-29
KR101468329B1 (ko)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014A (zh) 湿式喷砂用喷枪
US11885021B2 (en) Gas supply member with baffle
US20170341399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3492135A (zh) 吸引卡盘、以及具备该吸引卡盘的工件的移载装置
JP5450860B1 (ja) 湿式ブラスト用噴射ガン
CN102990233A (zh) 一种用于薄板激光高速焊接的气体保护夹具装置
CN101091951B (zh) 清洁头
CN102781567B (zh) 用于流态化设备的流体接收基座
CN106029238A (zh) 喷枪
KR20180053374A (ko) 성막 장치
TWI603784B (zh) 成膜裝置
TWI441716B (zh) Spray nozzles for jetting
TWI405031B (zh) 氣流輸送裝置
CA3003051C (en) Punch foot for a label punch,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labeling individual packs
WO2015025784A1 (ja) 浮上搬送装置
KR101732648B1 (ko) 다수 유체 미립자 분무용 노즐 어셈블리
JP2017522183A (ja) 互いに分離された二つの制御バルブと圧縮空気管を有する集塵機バグフィルター脱塵システム
JP5412567B1 (ja) 湿式ブラスト用噴射ガン
JP5412568B1 (ja) 湿式ブラスト用噴射ガン
JPH0899727A (ja) コンベヤの防塵装置
US11312060B2 (en) Fluid channel
JP2012055824A (ja) 粉体塗装装置
KR101582958B1 (ko) 플렉시블 이류체 분사노즐
JP2018183718A (ja) 塗装ブース
JP2013014404A (ja) 搬送物等の浮上ユニッ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