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5883A -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5883A
CN103755883A CN201310694696.8A CN201310694696A CN103755883A CN 103755883 A CN103755883 A CN 103755883A CN 201310694696 A CN201310694696 A CN 201310694696A CN 103755883 A CN103755883 A CN 103755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agent
water reducing
type high
acid type
mixe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46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斌
谢义鹏
刘化珍
严杰
李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mical Co Ltd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emical Co Ltd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emical Co Ltd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emical Co Ltd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6946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5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5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5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分子单体,丙烯酸,中和剂,链转移剂,搅拌下混合,加热到70~110℃,得到混合液Ⅰ;将引发剂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加热,得到混合液Ⅱ;在混合液Ⅱ中加入链终止剂,停止加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该减水剂相对于无机盐类陶瓷减水剂和其它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添加量和其他条件相同时,陶瓷料浆流动性更好。该减水剂对陶瓷土料具有一定的助磨作用;对陶瓷素坯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该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减少助磨剂和增强剂的使用。本发明合成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减水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减水剂,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陶瓷添加剂。陶瓷减水剂的作用是改善陶瓷料浆和釉料的流动性,使料浆和釉料在含水率较低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分散效果和要求的流动性;同时,还能减少陶瓷料浆和釉层的干燥和烧结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使用优良的陶瓷减水剂,能促进陶瓷生产向高效益、高质量、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目前陶瓷生产中常用的减水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无机陶瓷减水剂、有机小分子陶瓷减水剂、复合陶瓷减水剂和高分子陶瓷减水剂。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陶瓷减水剂主要是传统无机盐类减水剂,如水玻璃、三聚磷酸钠和碳酸钠,但由于受到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无机陶瓷减水剂存在掺加量大、分散效率低和制得的料浆稳定性差等缺点。而高分子陶瓷减水剂由于疏水基、亲水基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可调,分子结构可呈梳状、多支链化等,因此高分子陶瓷减水剂对分散微粒表面覆盖及包封效果要比无机陶瓷减水剂强得多、分散体系更稳定、分散体系适应性更加广泛,且高分子陶瓷减水剂在干燥和烧结过程中易分解挥发,不会引入杂质而降低陶瓷质量。因此高分子陶瓷减水剂已经成为很有前途的一类高效减水剂。
现在国内研究较多的减水剂主要是聚羧酸系高分子减水剂,但由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聚羧酸系高分子陶瓷减水剂主要处于研究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克服陶瓷料浆中含水量较高的问题,达到陶瓷行业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合成工艺简单、性能稳定、环境友好、节约能源的聚羧酸系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分子单体,丙烯酸,中和剂,链转移剂,搅拌下混合,加热到70~110℃,得到混合液Ⅰ;
(2)将引发剂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加热,得到混合液Ⅱ;
(3)在混合液Ⅱ中加入链终止剂,停止加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步骤(1)中所述的大分子单体优选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或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等;
步骤(1)中所述的丙烯酸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优选为(0.5~3.5):1;更优选为(0.5~2.4):1;
步骤(1)中所述的中和剂优选为质量百分比是21~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中和剂的用量优选为调混合液Ⅰ的pH值至7~8;
步骤(1)中所述的链转移剂为无机盐类;优选为亚硫酸钠、次亚磷酸钠、亚硫酸钾和次亚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次亚磷酸钠或次亚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链转移剂的质量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0%~7.5%;更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3.1~7.5%;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优选为过硫酸铵;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溶液优选为质量百分比是1.3~3.0%的过硫酸盐水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3%~0.9%;更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35%~0.76%;
步骤(2)中所述的逐滴滴加的速度优选为5~10s/滴;
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的条件优选为在70~110℃下加热2~5小时;
步骤(3)中所述的链终止剂优选为次亚磷酸钠和次亚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3)中所述的链终止剂的质量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0%~5.0%;更优选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6%~3.8%;
步骤(3)所述的室温优选为20~30℃;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机理是:
水加入到粘土中,会被粘土颗粒吸附。水与粘土颗粒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牢固结合水,即粘土颗粒表面有规则排列的水层;一种为疏松结合水,即不规则排列水层。此外,由于水化作用,水化阳离子会吸附水分子,这种是在粘土中更主要的水存在形式。同时由于布朗运动,陶瓷浆料体系中的粒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粒子之间不断地相互碰撞。由于粒子间存在着范德华引力与静电引力,使得粒子会相互聚集形成团聚体。这些团聚体中包覆了大量的自由水,从而使得陶瓷料浆体系粘度升高,导致陶瓷生产加工困难。
在水—固分散系统中,由于粘土颗粒离子表面电荷的存在,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必然要吸引等电量的相反电荷离子(或反离子)环绕在固体周围,而溶液中的反离子因热运动呈扩散状态分布在溶液中,不能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从而形成所谓的双电层结构(紧靠颗粒的吸附层和吸附层外的扩散层)和Zeta电位。
为了降低料浆粘度,减少团聚体的存在,必须给粒子提供一种可以抵抗粒子间相互吸引的排斥作用。本发明在合成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时引入丙烯酸盐单体,使丙烯酸盐离子或者钠离子被陶瓷浆料吸附,浆料表面带上会相同电荷的,产生排斥作用。另一方面,大分子单体的引入,在空间上就可以有效阻止颗粒间的团聚。水化阳离子吸附的水分子释放出来,增加料浆中自由水的含量,使料浆在低含水率的情况还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使用本发明减水效果更高效。
本发明聚合物上由于引入了羧酸根与大分子单体,能与粘土粒子表面形成氢键,且大分子单体与粘土表面的范德华力更强,本发明对陶瓷素坯具有较高的增强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选用单体廉价、易得,制备了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本发明相对于无机盐类陶瓷减水剂和其它聚羧酸系减水剂,在添加量和其他条件相同时,陶瓷料浆流动性更好。
(2)本发明引入大分子单体,使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大大提高,实验证明当加入该减水剂为陶瓷坯料的0.3wt%,料浆含水率为30wt%时,利用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测试,料浆在涂-4杯中的流动时间为32~45s,优于相同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流动性(其流动时间为48~60s)。
(3)本发明制备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对陶瓷土料具有一定的助磨作用;对陶瓷素坯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加入,可以减少助磨剂和增强剂的使用。
(4)本发明合成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5)本发明制备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为有机高分子型减水剂,反应中溶剂为水,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称取丙烯酸28.82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38.4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6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7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96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2.5小时,得到混合液Ⅱ。
(3)将14.0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坯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的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36.44s,放置0.5小时后料浆流动时间58.55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后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2
(1)称取丙烯酸28.82g,烯丙醇聚氧乙烯醚38.4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6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7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96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2.5小时,得到混合液Ⅱ。
(3)将14.00g10wt%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停止加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坯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37.93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0.79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3
(1)称取丙烯酸28.82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32.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5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5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76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通过滴加加入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3小时,得到混合液Ⅱ。
(3)将13.5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坯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39.40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3.27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4
(1)称取丙烯酸28.82g,烯丙醇聚氧乙烯醚32.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5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5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76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3h,得到混合液Ⅱ。
(3)将13.5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坯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41.23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3.22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5
(1)称取丙烯酸28.82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2.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3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0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21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2.5h,得到混合液Ⅱ。
(3)将13.0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的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土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42.72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5.28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6
(1)称取丙烯酸28.82g,烯丙醇聚氧乙烯醚12.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3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2.70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21g过硫酸铵溶解到10.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2.5h,得到混合液Ⅱ。
(3)将13.0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土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42.72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4.62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7
(1)称取丙烯酸28.82g,烯丙醇聚氧乙烯醚16.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3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硫酸钠3.32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硫酸钠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硫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80℃。
(2)将0.3112g过硫酸铵溶解到14.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80℃反应5h,得到混合液Ⅱ。
(3)将15.00g10wt%的次亚磷酸钾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土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45.72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8.45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8
(1)称取丙烯酸28.82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3.71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16.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35.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钾3.20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110℃。(31%)
(2)将0.3121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110℃反应2h,得到混合液Ⅱ。
(3)将16.00g10wt%的次亚磷酸钾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土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32.72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50.45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实施例9
(1)称取丙烯酸14.41g,烯丙醇聚氧乙烯醚32.00g,加入到三口烧瓶中;称取8.00g氢氧化钠,搅拌下溶解于30.00g水中,得到氢氧化钠水溶液;称取次亚磷酸钠1.42g,溶解于20.00g水中,得到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将上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与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同时加入到上述三口烧瓶中,得到混合液Ⅰ,混合液Ⅰ的pH值为7,搅拌并加热混合液Ⅰ至70℃。
(2)将0.1639g过硫酸铵溶解到12.00g水中,并将该过硫酸铵水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引发反应,70℃反应5h,得到混合液Ⅱ。
(3)将7.20g10wt%的次亚磷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液Ⅱ中,在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性能测试: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使用按常规方法。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减水性能分别以陶瓷料浆静置0和0.5小时后,料浆在注满的涂-4杯中流完所需流动时间表示。本测试所用土料为佛山地区标准配方土,减水剂的添加量为陶瓷坯料0.3wt%,得到的料浆含水率为30wt%,记为料浆Ⅰ。初始料浆流动时间为42.19s,放置0.5h后料浆流动时间62.62s。
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增强效果通过向改进的“工字型”磨具(在原“工字型”磨具中间有两个向内的小三角形)里注入上述料浆Ⅰ,成型。通过一定时间后素坯的开裂情况(包括是否开裂、开裂长度),来比较减水剂的增强效果。试验发现上述料浆Ⅰ成型后的素坯3小时后不开裂。同样条件下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三聚磷酸钠的料浆成型后,0.5小时后开裂,3小时后裂纹长3.70cm。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分子单体,丙烯酸,中和剂,链转移剂,搅拌下混合,加热到70~110℃,得到混合液Ⅰ;
(2)将引发剂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Ⅰ中,加热,得到混合液Ⅱ;
(3)在混合液Ⅱ中加入链终止剂,停止加热,搅拌下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
步骤(2)中所述的逐滴滴加的速度为5~10s/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大分子单体为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或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丙烯酸与大分子单体的质量比为(0.5~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中和剂为质量百分比是21~3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中和剂的用量为调混合液Ⅰ的pH值至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链转移剂为无机盐类;
步骤(1)中所述的链转移剂的质量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2.0%~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盐;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是1.3~3.0%的过硫酸盐水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的质量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0.3%~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的条件为在70~110℃下加热2~5小时;
步骤(3)所述的室温为20~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链终止剂为次亚磷酸钠和次亚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3)中所述的链终止剂的质量为大分子单体和丙烯酸总质量的1.0%~5.0%。
9.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通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上的应用。
CN201310694696.8A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3755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696.8A CN103755883A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696.8A CN103755883A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5883A true CN103755883A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2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4696.8A Pending CN103755883A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5883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181A (zh) * 2014-08-22 2014-12-24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分散纳米颗粒的梳形聚电解质型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320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接枝聚乙烯醇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24229A (zh) * 2015-12-16 2016-04-27 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阳离子季铵盐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中的用途
CN105968270A (zh) * 2016-07-15 2016-09-28 李碧钗 一种复合型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275A (zh) * 2016-07-15 2016-10-26 李碧钗 一种具有坯体增强效果的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7448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李碧钗 一种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9982A (zh) * 2015-07-20 2017-05-24 石家庄市海森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160A (zh) * 2017-06-20 2017-12-01 安徽省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作用下硅烷改性聚丙烯酸铵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CN107602774A (zh) * 2017-08-31 2018-01-1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湿排粉煤灰湿磨用醚类两性聚羧酸系分散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5279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武汉江北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常温一次性投料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5279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武汉江北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常温一次性投料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斌等: "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陶瓷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广州化学》, vol. 38, no. 3, 30 September 2013 (2013-09-30), pages 47 - 51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181A (zh) * 2014-08-22 2014-12-24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南雄材料生产基地 一种分散纳米颗粒的梳形聚电解质型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320A (zh) * 2014-12-26 2015-04-22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接枝聚乙烯醇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30320B (zh) * 2014-12-26 2017-06-23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接枝聚乙烯醇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99982A (zh) * 2015-07-20 2017-05-24 石家庄市海森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用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24229A (zh) * 2015-12-16 2016-04-27 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阳离子季铵盐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中的用途
CN105524229B (zh) * 2015-12-16 2018-02-09 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阳离子季铵盐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陶瓷中的用途
CN106117448B (zh) * 2016-07-15 2018-07-13 李碧钗 一种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7448A (zh) * 2016-07-15 2016-11-16 李碧钗 一种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275A (zh) * 2016-07-15 2016-10-26 李碧钗 一种具有坯体增强效果的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270B (zh) * 2016-07-15 2018-07-06 李碧钗 一种复合型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270A (zh) * 2016-07-15 2016-09-28 李碧钗 一种复合型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275B (zh) * 2016-07-15 2018-07-13 李碧钗 一种具有坯体增强效果的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0722A (zh) * 2016-07-15 2018-08-24 李碧钗 一种复合型陶瓷减水剂
CN108892758A (zh) * 2016-07-15 2018-11-27 李碧钗 一种具有坯体增强效果的陶瓷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8892757A (zh) * 2016-07-15 2018-11-27 李碧钗 一种具有坯体增强效果的陶瓷减水剂
CN107417160A (zh) * 2017-06-20 2017-12-01 安徽省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作用下硅烷改性聚丙烯酸铵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CN107602774A (zh) * 2017-08-31 2018-01-1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湿排粉煤灰湿磨用醚类两性聚羧酸系分散剂及制备方法
CN107602774B (zh) * 2017-08-31 2020-08-07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湿排粉煤灰湿磨用醚类两性聚羧酸系分散剂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5883A (zh) 一种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33941A (zh) 一种梳形聚羧酸型高效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13151A (zh) 具有亚磷酸基团的混凝土超塑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20791A (zh) 一种含磷酸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5669910B (zh) 一种聚羧酸系水泥助磨剂及制备方法
CN104479068A (zh) 一种聚羧酸型陶瓷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819719A (zh) 一种增强型地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1003B (zh) 一种聚羧酸系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54034B (zh) N-羟甲基丙烯酰胺改性聚羧酸陶瓷减水剂及其常温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145387A (zh) 磷渣砂防水抗裂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23137A (zh) 一种新型环保磷石膏高强轻质墙材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5798A (zh) 具有触变性的不定形耐火材料用的塑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75264A (zh) 一种降低料浆粘度的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24835B (zh) 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271B (zh) 一种温度响应型梳状结构聚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06749962A (zh) 一种高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1409B (zh) 一种环糊精接枝共聚物型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6638A (zh) 一种含络合抗泥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74779B (zh) 一种梳形聚磺酸结构小坍落度混凝土保塑剂
CN104371075B (zh) 一种室温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74703A (zh) 一种节水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7160A (zh) 一种微波作用下硅烷改性聚丙烯酸铵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CN103848634B (zh) 一种高分子陶瓷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2856B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59122B (zh) 一种混凝土减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