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54094A -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54094A
CN103754094A CN201410033343.8A CN201410033343A CN103754094A CN 103754094 A CN103754094 A CN 103754094A CN 201410033343 A CN201410033343 A CN 201410033343A CN 103754094 A CN103754094 A CN 103754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lower limb
limb disability
car body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33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54094B (zh
Inventor
时培成
孙卫强
聂高法
彭闪闪
张军
李旭东
朱瑞
胡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0333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540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54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4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54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54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包括控制器、车体和方向盘,还包括作为驾驶座椅的轮椅;在所述车体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开闭的上翻式前门和侧翻式后门,在所述车体内驾驶室底部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的供轮椅上下车的升降台;在所述方向盘上设有连接刹车控制线的刹车按键和与汽车的油门控制线连接的油门操纵杆;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下肢残疾者不仅上下车方便,且能自主实现驾驶,能够满足出行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驾驶汽车需要手脚并用,手部掌握方向盘,脚部要不时的踩离合、油门或刹车,这些对于四肢健全的人很适用;但若是一个下肢残疾人来操控现有的汽车,这些机构就很不适用,下肢残疾人无法踩离合、油门或刹车。另外,现有的技术中,下肢残疾人很难方便地实现自己上下车,基于这两点,现在的残疾人就失去了驾驶汽车的机会。而现有的交通设备无法满足下肢残疾者的出行需求,下肢残疾者的社会活动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下肢残疾者出行需求,下肢残疾者可方便驾驶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包括控制器、车体和方向盘,还包括作为驾驶座椅的轮椅;在所述车体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开闭的上翻式前门和侧翻式后门,在所述车体内驾驶室底部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供轮椅上下车的升降台;在所述方向盘上设有刹车按键和与汽车的油门控制线连接的油门操纵杆。
所述上翻式前门一端和所述车体铰接,与所述车体铰接的一端相邻的上翻式前门侧端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液压缸的顶杆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包括连接所述侧翻式后门的转轴和设在所述车体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机;所述转轴通过铰链和所述车体连接;在所述转轴和所述铰链的铰链轴上设有一对相啮合的齿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和所述铰链轴上所设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所述升降台包括底板及设在所述底板上的旋转齿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旋转齿轮外围设有升降液压杆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升降液压缸相连接;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和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
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旋转齿轮上设有相接的供轮椅后轮滑行的轮椅导向槽;位于所述旋转齿轮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离地高度小于位于所述底板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离地高度;在所述旋转齿轮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设有轮椅制动块;在旋转齿轮上所述轮椅导向槽前侧设有供轮椅前轮定位的定位槽。
所述油门操纵杆和套装在所述方向盘的转向柱管上连接有油门控制线的阻尼转盘相连接;所述阻尼转盘包括内盘和套装在所述内盘上的外盘;在所述内盘和外盘之间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外侧和所述外盘内侧相接触,在所述摩擦块内侧和所述内盘之间设有阻尼弹簧。
所述轮椅包括轮椅框架和设在所述轮椅框架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底板框架,在所述底板框架底部两端设有均布有卡槽的滑轨和所述轮椅框架上所设滑槽相配合;在所述轮椅框架一侧的滑槽外壁设有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两端之间通过压紧弹簧和销轴连接在所述滑槽外壁上;所述锁紧扳手一端上设有和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头,在所述滑槽外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头卡入所述卡槽的通孔。
所述座椅还包括扶手及和所述底板框架铰接的椅背;在所述底板框架顶部两端上分别设有底部均布有轮齿槽的定位齿板;所述扶手一端和所述椅背上所设的滑动槽连接,所述扶手另一端和所述定位齿板连接;在所述底板框架上设有和所述定位齿板一端连接带动定位齿板沿所述底板框架滑行的滑行横杆及和所述定位齿板底部轮齿槽卡接的定位横杆;在所述底板框架上设有供所述滑行横杆两端移动滑行的滑行槽。
在所述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轮椅定位板,在所述轮椅定位板上设有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定位液压缸,在所述轮椅的后轮上设有和所述定位液压缸的液压顶杆相配合的定位孔。
在位于所述底板下部的所述车体的车架上设有可伸缩的液压支撑顶杆;所述液压支撑顶杆和设在所述车架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伸缩液压缸相连接;在所述车架上设有和所述液压支撑顶杆相配合的定位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先,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下肢残疾驾驶员汽车座椅与下肢残疾者日常使用轮椅合并通用;减少了下肢残疾驾驶员在使用日常轮椅与汽车座椅交替时身体移动的麻烦,下肢残疾者上下车方便。
其次,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下肢残疾驾驶员可以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上下车一系列动作;驾驶员上车后可以自主操作汽车的运转,自主驾驶汽车,满足出行需求。
再次,下肢残疾驾驶员在使用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时,能在车外不直接接触汽车的情况下,完成汽车的开锁、上锁、开门与关门,该汽车驾驶操作方便。
最后,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是专门为下肢残疾人设计的汽车,下肢残疾人在使用该款汽车时无需改装,规避了一般残疾人改装汽车由于改装而带来了的安全隐患,操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车门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方向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位置调整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的位置调整锁紧机构的锁紧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车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车架的液压支撑顶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上翻式前门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轮椅椅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方向盘上的刹车按键的装配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方向盘上的刹车按键的装配爆炸图。
图17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阻尼转盘的安装结构爆炸图。
图19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油门操纵杆和阻尼转盘的安装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侧翻式后门的转动机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车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刹车系统工作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a—上翻式前门;a-1—前门;a-2—第一定位块;a-3—第一紧固螺母;a-4—第一定位销;a-5—顶杆;a-6—液压缸;a-7—铰链;a-8—第二定位块;a-9—第二紧固螺母;a-10—第二定位销。
b—侧翻式后门;b-1—齿轮一;b-2—齿轮二;b-3—齿轮三;b-4—铰链轴;b-5—转轴;b-6-1—铰链一;b-6-2—铰链二;b-7—电机,b-8—U型连接块。
c—方向盘;c-1-1—汽车刹车键一;c-1-2—汽车刹车键二;c-1-3—汽车刹车键三;c-1-4—汽车刹车键四;c-1-5—汽车刹车键五;c-2—汽车喇叭;c-3—转向灯操纵杆;c-4—油门操纵杆;c-5—阻尼转盘;c-6-1弹簧定位销一;c-6-2—弹簧定位销二;c-7—压力传感器;c-8—滑槽;c-9—弹簧;c-10-1—滑块一;c-10-2—滑块二;c-11—按键板;c-12—挺柱;c-13-1—弹簧定位销三;c-13-2—弹簧定位销四;c-14—摩擦块,c-15—阻尼弹簧,c-16—定位销,c-17—转向管柱,c-18—内盘,c-19—外盘。
d—轮椅;d-1—定位孔;d-2-1—轮椅右前轮;d-2-2—轮椅左前轮;d-3—右后轮;d-4—滑轨;d-5—滑槽;d-6—压紧弹簧;d-7—锁紧扳手定位孔;d-8—锁紧扳手;d-9—通孔;d-10—锁紧扳手定位销;d-11—销轴;d-12—扶手;d-13—定位齿板;d-14—滑行横杆;d-15—滑块;d-16—定位销;d-17—椅背;d-18—滑动槽;d-19—定位横杆;d-20—底板框架;d-21—轮齿槽,d-22—滑行槽。
e—升降台;e-1—底板;e-2—旋转齿轮;e-3—止推轴承;e-4—底板轮椅导向槽;e-5—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6—轮椅制动块;e-7—定位槽;e-8-1—右后伸缩液压杆;e-8-2—左后伸缩液压杆;e-8-3—左前伸缩液压杆;e-9—过渡齿轮;e-10—输出齿轮;e-11—固定座;e-12—旋转电机。
f—轮椅定位板;f-1—定位板;f-2-1—右前液压缸;f-2-2—右后液压缸;f-2-3—左后液压缸;f-3—定位液压缸;f-4—液压顶杆;f-5—储物盒;f-6—汽车底板。
g—车架;g-1—右液压缸;g-2—右液压杆;g-3—左液压杆;g-4—定位套;g-5—轴套;g-6—支撑座;g-7-1—油嘴一;g-7-2—油嘴二;g-8-1—高压油嘴一;g-8-2—高压油嘴二;g-9—车架前横梁;g-10—车架中横梁;g-11—车架后横梁;g-12—左纵梁第二部分;g-13—左纵梁第一部分;g-14—液压杆限位孔。
h—车体。
k—刹车系统,k-1—推杆液压缸;k-2—推杆;k-3—制动主缸活塞;k-4—制动主缸;k-5—油管;k-6—制动轮缸;k-7—轮缸活塞;k-8—制动鼓;k-9—摩擦片;k-10—制动蹄;k-11—制动底板;k-12—支承销;k-13—制动蹄回位弹簧。
1—左前前门开关;2—右前门开关;3—左后门开关;4—右后门开关,5—上车一;6—上车二;7—下车一;8—下车二;9—汽车开锁键;10—汽车上锁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包括控制器、车钥匙、车体h和方向盘c,还包括作为驾驶座椅的轮椅d;在车体h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开闭的上翻式前门a和侧翻式后门b,在车体h内驾驶室底部设有由控制器控制升降的供轮椅d上下车的升降台e;在方向盘c上设有连接刹车控制线的刹车按键和与汽车的油门控制线连接的油门操纵杆c-4;刹车按键底端设有和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c-7。
具体为:如图1所示,上翻式前门a采用上锨式翼鸥门,侧翻式后门b采用对开门;方向盘c为全手控式多功能方向盘,位于驾驶室左前方;升降台e与升降液压杆焊接,升降液压杆和设在车体h上的升降液压缸配合使用完成升降台e的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方案,升降液压杆为三根,分别为右后伸缩液压杆e-8-1,左后伸缩液压杆e-8-2和左前伸缩液压杆e-8-3;对应的,升降液压缸为设在车体h上的右前液压缸f-2-1,右后液压缸f-2-2和左后液压缸f-2-3。
如图12所示,上翻式前门a一端和车体h通过铰链a-7铰接,与车体h铰接的一端相邻的上翻式前门a侧端和设在车体h上的液压缸a-6的顶杆a-5连接;液压缸a-6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液压缸a-6的动作,液压缸a-6通过控制顶杆a-5的伸缩来控制上翻式前门a的开启和关闭。
具体的,上翻式前门a侧端和车体h的安装结构,包括前门a-1、第一定位块a-2、第一定位销a-4、顶杆a-5、液压缸a-6、铰链a-7、第二定位块a-8和第二定位销a-10。顶杆a-5通过第二定位销a-10安装在位于上翻式前门a上的第一定位块a-2上,用第一紧固螺母a-3固定;液压缸a-6通过第二定位销a-10与第二定位块a-8相连,用第二紧固螺母a-9固定。
如图20所示,侧翻式后门b和车体h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侧翻式后门的转轴b-5和设在车体h上与控制器连接的电机b-7;转轴b-5通过铰链一b-6-1和铰链二b-6-2和车体h连接;在转轴b-5上设有齿轮三b-3,铰链一b-6-1和铰链二b-6-2的铰链轴b-4上设有和齿轮三b-3啮合的齿轮二b-2,在电机b-7的输出轴上设有和铰链轴b-4上所设齿轮二b-2相啮合的作为传动齿轮的齿轮一b-1。
控制器通过控制电机b-7来控制侧翻式后门b的开启和关闭,电机b-7正转和反转,齿轮一b-1带动齿轮二b-2转动,齿轮二b-2使铰链轴b-4转动,齿轮二b-2带动齿轮三b-3和转轴b-5转动,侧翻式后门b在转轴b-5的带动下实现开启和关闭。侧翻式后门b的运动包括齿轮一b-1和齿轮二b-2一级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二b-2和齿轮三b-3二级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转轴b-5上设有U型连接块b-8,侧翻式后门b连接在U型连接块b-8上,在U型连接块b-8的作用下,转轴b-5转动带动和U型连接块b-8连接的侧翻式后门b开启关闭,侧翻式后门b的开启和关闭更为平稳。
如图2所示,方向盘c为全手控式多功能方向盘,方向盘c上所设刹车按键为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图2中刹车按键为周布于方向盘握把周围的5个汽车刹车按键,分别为汽车刹车按键一c-1-1、汽车刹车按键二c-1-2、汽车刹车按键三c-1-3、汽车刹车按键四c-1-4和汽车刹车按键五c-1-5。周布于方向盘握把周围的五个刹车按键c-1-1、c-1-2、c-1-3、c-1-4、c-1-5使驾驶员能再方向盘转到任何位置时都能控制其中一个刹车按键来控制汽车刹车。
图1中刹车按键按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装配关系安装在方向盘c上,刹车按键通过弹簧c-9安装在方向盘c上。在方向盘c上刹车按键底端设有和控制器连接的压力传感器c-7。刹车按键包括按键板c-11,按键板c-11内侧分别设有弹簧定位销三c-13-1、弹簧定位销四c-13-2和挺柱c-12;在方向盘c上设有弹簧定位销一c-6-1和弹簧定位销二c-6-2。弹簧c-9一端装在弹簧定位销三c-13-1和弹簧定位销四c-13-2上,弹簧c-9另一端装在滑槽中的定位销c-6-1、c-6-2上。按键板c-11两端上设有滑块一c-10-1和滑块二c-10-2,在方向盘c上设有安装滑块一c-10-1和滑块二c-10-2的滑槽c-8和压力传感器c-7;滑块一c-10-1和滑块二c-10-2安装在滑槽c-8内,挺柱c-12接触压力传感器c-7。压力传感器c-7和控制器连接,驾驶者克服弹簧c-9的压力,按下刹车按键,挺柱c-12触到压力传感器c-7产生发生变化的电流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产生相对大小的制动力,以实现制动需求。
在方向盘c上设有转向灯操纵杆c-3和油门操纵杆c-4。按如图3所示,油门操纵杆c-4安装于方向盘c下边的有阻尼转盘c-5上,阻尼转盘c-5连接油门控制线,带动油门控制线运动控制节气门开度。
按如图17和图18所示,阻尼转盘c-5包括同轴连接的内盘c-18和套装在内盘c-18上的外盘c-19;外盘c-19和油门控制线连接。在外盘c-19和内盘c-18之间设有摩擦块c-14。摩擦块c-14起阻尼块的作用,拉动油门操纵杆c-4,外盘c-19转动过程中,在摩擦块c-14的作用下随时可停止在转向管柱c-17上,以实现汽车车速的稳定控制。
在内盘c-18上设有安装摩擦块c-14的滑槽c-20,摩擦块c-14外侧和外盘c-19内侧相接触,摩擦块c-14内侧和内盘c-18之间设有阻尼弹簧c-15。摩擦块c-14和外盘c-19内侧壁相接触的外侧为和外盘c-19内侧壁适配的弧面。摩擦块c-14在阻尼弹簧c-1的作用下在外盘c-19内侧壁内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在内盘c-18的滑槽c-20上设有安装阻尼弹簧c-15的定位销c-16,阻尼弹簧c-15数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如图所示,阻尼弹簧c-15为四个,四个阻尼弹簧c-15一端安装在定位销c-16上,阻尼弹簧c-15另一端压紧在摩擦块c-14内侧上。
先在转向管柱c-17上安装内盘c-18,再将外盘c-19推到内盘c-18上,使摩擦块c-14和外盘c-19内侧相接触,摩擦块c-14产生的摩擦力对外盘c-19进行限位,这样油门操纵杆c-4转动至任一位置均可保持固定不动。
阻尼转盘c-5位于方向盘c下方,汽车油门操纵杆c-4连接在阻尼转盘c-5上,阻尼转盘c-5可随油门操纵杆c-4的操控,在任何位置由滑槽c-20内的摩擦块c-14产生的摩擦力使其静止;其中阻尼转盘c-5转动,带动油门控制拉索移动从而控制节气门开度,进而实现车速的控制。
如图6和图7所示,轮椅d包括轮椅框架和设在轮椅框架上的座椅;座椅包括底板框架d-20,在底板框架d-20底部两端设有均布有卡槽的滑轨d-4,滑轨d-4和轮椅框架上所设的滑槽d-5相配合;在轮椅框架上滑槽d-5外壁设有锁紧扳手d-8,锁紧扳手d-8两端之间通过压紧弹簧d-6和销轴d-11连接在滑槽d-5外壁上;锁紧扳手d-8一端上设有和卡槽相卡接的卡头,锁紧扳手d-8一端头部为卡头,在滑槽d-5外壁上设有供卡头卡入卡槽的通孔d-9。
滑槽d-5外壁上设和销轴d-11配合的锁紧扳手定位孔d-7,滑槽d-5外壁上设和压紧弹簧d-6配合的锁紧扳手定位销d-10。按照图6所示装配,压紧弹簧d-6一端安装在锁紧扳手定位销d-10上,另一端安装在锁紧扳手d-8上,锁紧扳手d-8上的销轴d-11安装在锁紧扳手定位孔d-7内。锁紧扳手d-8以锁紧扳手定位销d-10为旋转轴,在压紧弹簧d-6的弹力作用下使锁紧扳手d-8头部的卡头卡在滑轨d-4的卡槽中,使滑轨d-4无法在滑槽d-5中运动。当使用者克服压紧弹簧d-6作用力使锁紧扳手d-8头部从滑轨d-4的卡槽中取出,滑轨d-4便可在滑槽d-5中前后移动,起到前后调节座椅位置的作用。
如图5、图13和图14所示,轮椅d的座椅还包括扶手d-12及和底板框架d-20铰接的椅背d-17;在底板框架d-20顶部两端上分别设有底部均布有轮齿槽d-21的定位齿板d-13;扶手d-12一端和椅背d-17上所设滑动槽d-18卡接,扶手d-12另一端和定位齿板d-13固定连接。在底板框架d-20上设有和定位齿板d-13一端连接带动定位齿板d-13沿底板框架d-20滑行的滑行横杆d-14及和定位齿板d-13底部轮齿槽d-21卡接的定位横杆d-19;在底板框架d-20上设有供滑行横杆d-14两端移动滑行的滑行槽d-22。
轮椅d兼主驾驶座椅,按照图14的装配关系滑行横杆d-14两端装有滑块d-15,滑行横杆d-14上的滑块d-15可在滑行槽d-22内滑动。椅背d-17上设有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安装在定位销d-16上。扶手d-12的一端安装在椅背d-17的滑动槽d-18内,扶手d-12的另一端与定位齿板d-13固联,定位齿板d-13可在底板框架d-20上前后滑动,定位横杆d-19固定在底板框架上d-20上。
当需要调节座椅靠背位置时,驾驶者只需手动抬起扶手d-12,背部向后靠,扶手d-12在椅背d-17的滑动槽d-18中滑行,扶手d-12推动或拉动定位齿板d-21上的滑行横杆d-14沿滑行槽d-22移动;定位齿板d-21沿底板框架d-20滑行到合适位置后,定位横杆d-19卡入对应的轮齿槽d-21中实现椅背d-17的定位。
如图4所示,升降台e包括底板e-1、旋转齿轮e-2、止推轴承e-3、底板e-1上的底板轮椅导向槽e-4、旋转齿轮e-2上的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轮椅制动块e-6、轮椅前轮的定位槽e-7、3根升降液压杆(分别为右后伸缩液压杆e-8-1;左后伸缩液压杆e-8-2;左前伸缩液压杆e-8-3)、和旋转齿轮e-2啮合的输出齿轮e-10、固定座e-11和旋转电机e-12。底板轮椅导向槽e-4和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构成轮椅导向槽,输出齿轮e-10和旋转电机e-12输出轴连接,固定座e-11用于定位支撑旋转电机e-12。
作为优选方案,在底板e-1设有设在输出齿轮e-10和旋转齿轮e-2之间的过渡齿轮e-9,过渡齿轮e-9连接在底板e-1上,这样旋转电机e-12输出力的传递更平稳。
按照图4所示的装配关系3根升降液压杆与底板e-1焊接,止推轴承e-3安装在底板e-1中央,旋转齿轮e-2通过止推轴承e-3与底板e-1连接。由旋转电机e-12带动输出齿轮e-10旋转,输出齿轮e-10与过渡齿轮e-9啮合,过渡齿轮e-9再与旋转齿轮e-2啮合带动旋转齿轮e-2旋转90度。安装旋转齿轮e-2时使底板e-1上的底板轮椅导向槽e-4和旋转齿轮e-2上的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对齐。
作为优选的方案,旋转齿轮e-2上的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与底板e-1上的底板轮椅导向槽e-4对齐形成一条有斜度的下坡斜槽,即位于旋转齿轮e-2上的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端部离地高度小于位于底板e-1上的底板轮椅导向槽e-4端部离地高度。这样轮椅d的后轮滑入槽内便可自行滑入槽底,在槽底处有轮椅制动块e-6帮助轮椅d定位。在旋转齿轮e-2上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前侧设有定位轮椅d前轮的定位槽e-7。
如图5所示,轮椅d上的定位孔d-1位于右后轮d-3的中央位置,轮椅左前轮d-2-1、轮椅右前轮d-2-2分别位于轮椅d前方左右两侧。
按如图11所示装配关系,在车体h上设轮椅定位板f,轮椅定位板f包括定位板f-1;定位液压缸f-3安装在定位板f-1上,轮椅锁紧的液压顶杆f-4可在定位液压缸f-3内伸缩。当轮椅d位于驾驶位置时,液压顶杆f-4伸进轮椅d上的定位孔d-1卡死轮椅d使其不发生跳动和限制轮椅左右运动。轮椅制动块e-6和轮椅导向槽e-5限制轮椅d的前后运动,同时轮椅左前轮c-2-2和轮椅右前轮c-2-1陷入定位槽e-7中进一步使轮椅d定位。
如图9和图10所示,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车架为现有汽车车架的改进结构,经改进后的车架,在位于底板e-1下部的车体h的车架g上设有可伸缩的液压支撑顶杆;液压支撑顶杆和设在车架g上与控制器连接的伸缩液压缸相连接;在车架g上设有和液压支撑顶杆相配合的定位套。
如图9和图10所示,液压支撑顶杆分别为右液压杆g-2和左液压杆g-3,伸缩液压缸分别为左液压缸g-1和右液压缸,左液压缸g-1和右液压杆g-2连接;右液压缸和左液压杆g-3连接,右液压缸设在置于车架g的左纵梁第二部分g-12内部;定位套分别为和左液压杆g-3配合的液压杆限位孔g-14及和左液压缸g-1配合的定位轴套g-4。
车架g包括右液压缸g-1、右液压杆g-2、左液压杆g-3、定位轴套g-4、轴套g-5、支撑座g-6、油嘴g-7-1和g-7-2、高压油嘴g-8-1和g-8-2、车架前横梁g-9、车架中横梁g-10、车架后横梁g-11、左纵梁第二部分g-12、左纵梁第一部分g-13、液压杆限位孔g-14、前粱g-15和后梁g-16。
车架g使用抗弯高强度的刚性材料。左液压杆g-3置于车架g的左纵梁第二部分g-12内,液压杆限位孔g-14置于左纵梁第一部分g-13内,支撑座g-6用紧固件安装在车架前横梁g-9上,然后安装定位轴套g-4,再将轴套g-5用螺丝紧固件紧固。再将另一支撑座g-6用紧固件安装车架中横梁g-10和车架后横梁g-11上,然后安装右液压缸,再安装另一轴套g-5用螺丝紧固件紧固,油嘴g-7-1与油嘴g-7-2用油管相连再接到油箱,高压油嘴g-8-1与高压油嘴g-8-2用油管相连在接到液压伺服系统中去。
如图1至21所示,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升降台e的底板e-1与伸缩液压杆(e-8-1、e-8-2、e-8-3)固联;在底板e-1中间的旋转轴上安装止推轴承e-3,止推轴承e-3上安装旋转齿轮e-2,旋转齿轮e-2上的旋转齿轮轮椅导向槽e-5与底板e-1上的底板轮椅导向槽e-4对齐形成一条有斜度的下坡斜槽,轮椅d的后轮滑入槽内便可自行滑入槽底,在槽底处有轮椅制动块e-6帮助轮椅d定位。
旋转电机e-12固定在固定座e-11上;旋转电机e-12可带动输出齿轮e-10转动,输出齿轮e-10和过渡齿轮e-9啮合传动,过渡齿轮e-9和旋转齿轮e-2啮合传动,实现旋转齿轮e-2的正逆90度旋转。伸缩液压杆(e-8-1、e-8-2、e-8-3)与伸缩液压缸(e-2-1、e-2-2、e-2-3)相连,实现升降台e的上下运动。
液压支撑顶杆(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安装在车架g上,在控制器控制下同步运动,在升降台e上下运动时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处于收缩状态,方便升降台e的上下运动。在升降台e上去后,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处于伸长状态,左液压杆g-3伸进液压杆限位孔g-14内,右液压杆g-2伸进轴套g-5内,这时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对升降台e起支承作用。
上翻式前门a和车体h的车身通过铰链a-7连接,车门可绕车身顶梁旋转。在第二定位块a-8与第一定位块a-2之间安装液压缸a-6及和液压缸a-6连接的顶杆a-5,液压缸a-6及顶杆a-5通过第一定位销a-4和第二定位销a-10分别与第二定位块a-8及第一定位块a-2相连。当顶杆a-5伸长时,实现汽车上翻式前门a上锨式开门运动;当顶杆a-5处于收缩状态时,实现上翻式前门a下闭式关门运动。
侧翻式后门b和U型连接块b-8相连,铰链轴b-4与转轴b-5铰接,电机b-7与车体h相连。电机b-7动力输出给齿轮一b-1,实现齿轮一b-1和齿轮二b-2一级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二b-2和齿轮三b-3实现二级齿轮啮合传动,带动U型连接块b-8同转轴b-5一起旋转,实现汽车后门的开闭,开门的角度通过电机b-7转动圈数决定。
刹车按键(c-1-1、c-1-2、c-1-3、c-1-4、c-1-5)周布在方向盘c周围,使驾驶员在手握方向盘任何位置时都能按住其中一个刹车键,当使用者按压其中任何一个刹车键时,压力传感器c-7将压力转换为信号数据提供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的大小来控制汽车制动系统制动力的大小,以此实现汽车的刹车运动。
优选刹车按键设在方向盘c内侧壁上。这种布置方式能防止驾驶者转动方向盘c时,手部误按刹车,以保证汽车驾驶安全性。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的制动系统除包括刹车按键和压力传感器c-7外,还包括制动机构,如图22所示,制动机构包括制动主缸k-4及和控制器连接的推杆液压缸k-1,推杆液压缸k-1的电磁阀受控制器控制动作,以控制推杆液压缸k-1的活塞推杆k-2的伸出和收缩。
推杆液压缸k-1的活塞推杆k-2和制动主缸k-4的制动主缸活塞k-3相连接;还包括制动鼓k-8及和制动主缸k-4的出油管k-5连接的制动轮缸k-6,制动轮缸k-6两侧上设有轮缸活塞k-7,轮缸活塞k-7分别连接有制动蹄k-10;在制动蹄k-10和制动鼓k-8之间设有摩擦片k-9。
制动蹄k-10和汽车车轮的制动底板k-11上所设支承销k-12活动连接。制动蹄k-10在轮缸活塞k-7的推动下可绕支承销k-12旋转。
与制动轮缸k-6两侧上的轮缸活塞k-7分别连接的制动蹄k-10之间设有制动蹄回位弹簧k-13。在完成制动后,制动蹄回位弹簧k-13的作用下,制动蹄k-10回复到原始位置。
如图22所示,当使用者按压其中任何一个刹车键时,挺住c-12顶压压力传感器c-7,压力传感器c-7将压力转换为信号数据提供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的大小来控制汽车制动系统k的推杆液压缸k-1中活塞推杆k-2的行程,活塞推杆k-2推动制动主缸k-4中制动主缸活塞k-3前移,制动液的油压升高,升高后的油压通过油管k-5进入制动轮缸k-6,并推动轮缸活塞k-7外移,轮缸活塞k-7推动两制动蹄k-10外张,此时制动蹄k-10绕支承销k-12转动,使制动蹄k-10上的摩擦片k-9压紧在制动鼓k-8的内圆面上。这样不旋转的摩擦片k-9对旋转的制动鼓k-8产生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车轮制动,以此实现汽车的刹车运动。驾驶者松开刹车按键后,控制器发出命令控制推杆液压缸k-1中活塞推杆k-2回到原始位置。
转向灯操纵杆c-3位于方向盘c下部的左侧;阻尼转盘c-5位于方向盘c下方,汽车油门操纵杆c-4连接在阻尼转盘c-5上,阻尼转盘c-5可随油门操纵杆c-4的操控,在任何位置由外盘c-19滑槽内的摩擦块c-14产生的摩擦力使其静止;其中阻尼转盘c-5转动,带动油门控制线移动从而控制节气门开度。
轮椅d上的锁紧扳手d-9以锁紧扳手定位销d-10为旋转轴,在压紧弹簧d-6的弹力作用下使锁紧扳手d-9头部的卡头卡在滑轨d-4的卡槽中,使滑轨d-4无法在滑槽d-5中运动。当使用者克服压紧弹簧d-6作用力使锁紧扳手d-8头部从滑轨d-4的卡槽中取出,滑轨d-4便可在滑槽d-5中前后移动,起到前后调节座椅位置的作用。再次松开锁紧扳手d-8,滑轨d-4再次被锁紧,使轮椅靠背定位。
定位板f-1安装在驾驶室车身底板上,定位板f-1上方有储物盒f-5;定位液压缸f-3安装在定位板f-1内。当轮椅d位于驾驶位置时,液压顶杆f-4伸进轮椅d的定位孔d-1完成轮椅d在汽车驾驶室内的定位。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为现有汽车上的改进型汽车,包括控制器(ECU)、液压伺服系统、发动机、前悬架、后悬架和车轮等,车钥匙作为一个重要的操作组成部分,通过车钥匙上的按键发出的指令,控制器根据车钥匙的指令,控制实现对升降台e的控制、上翻式前门车门a、侧翻式后门b和车架下部的液压支撑顶杆的控制,车钥匙操纵键布置如图21所示。车钥匙上设有左前前门开关1、右前门开关2、左后门开关3、右后门开关4、上车一5、上车二6、下车一7、下车二8、汽车开锁键9和汽车上锁键10。车钥匙可直接设在轮椅d上。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液压缸a-6、电机b-7、升降液压缸、旋转电机e-12、定位液压缸f-3和伸缩液压缸的动力源为汽车蓄电池;驾驶者上下车步骤如下:
按下遥控钥匙上的上车指令一5,控制器接收车钥匙的上车一5发出的信号,发出命令使电控单元执行控制器里面预置的程序,首先控制车架液压缸内的液压压力,液压缸内压力增大,使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同步收缩,液压杆完全收缩后电控单元自动发出命令接着控制升降液压缸内压力,使升降液压缸内压力增大,液压杆(e-8-1、e-8-2、e-8-3)同步伸长,升降台e下降,升降台e触碰到地面达到预设值后或在升降台e底面设升降台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达到预设值后或信号传回电控单元后,程序中断,此时上车指令一5所有动作完成。
待轮椅驶上旋转齿轮e-2,在车钥匙上按压上车指令二6按键,控制器接收此指令信号,发出命令使电控单元自动执行控制器里面预置的程序,首先控制升降液压缸内压力,使压力减小,液压杆(e-8-1、e-8-2、e-8-3)同步收缩,升降台e上升;当升降台e上升到与汽车底板相齐平时,液压缸停止动作,电控单元接着发出指令控制车架液压缸内的压力,使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同步伸长;当液压杆伸出的长度到预设值后,电控单元使其停止动作,接着发出命令控制旋转电机e-12旋转,旋转电机e-12旋转带动旋转齿轮e-2逆时针转动,当旋转齿轮e-2逆时针旋转90°后,电控单元命令电机停止旋转,接着电控单元控制液压顶杆f-4伸长完成轮椅d定位,液压顶杆f-4进入定位孔d-1后,程序中断,此时上车指令二所有动作完成,驾驶员进入可驾驶状态。上车一5为旋转齿轮e-2下降到地面为完成轮椅d驶上旋转齿轮e-2做准备的过程,上车二6为旋转齿轮e-2载轮椅d上车并完成轮椅d在车中定位的过程。
驾驶员在驾驶室按压下车指令一7按键,控制器接收遥控钥匙发出的信号,发出命令使电控单元自动执行控制器里面预置的程序,首先控制定位液压缸f-3的压力,使其压力减小,液压顶杆f-4收缩,液压顶杆f-4完全收缩后,定位液压缸f-3动作停止,控制器接着发出指令使旋转电机e-12旋转,旋转电机e-12旋转带动旋转齿轮e-2旋转,旋转齿轮e-2顺时针旋转90°;控制器发出指令使旋转电机e-12停止运转,接着发出指令减小车架液压缸内的压力,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开始同步收缩,收缩完成后电控单元再发出一条指令增加升降液压缸内的压强,升降液压杆(e-8-1、e-8-2、e-8-3)开始同步伸长,升降台e下降,升降台e下降至预定值或由其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达到预设值(通过控制升降液压缸伸出长度值来设定)后或达到预定压力值,程序中断,此时下车指令一7动作完成;
待轮椅d驶出旋转齿轮e-2,按下车钥匙下车二8指令按键,控制器接收信号,传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发出指令减小升降液压缸内的压力,升降液压杆(e-8-1、e-8-2、e-8-3)开始同步收缩,升降台e上升,升降台e上升到预定值,预定值通过升降液压杆伸出长度值设定与升降台e达到和汽车底板相齐平的位置,升降液压杆(e-8-1、e-8-2、e-8-3)接收指令停止收缩;此时电控单元又发出指令增大液压缸内的压力,使左液压杆g-3和右液压杆g-2同步伸长,伸长长度达到预设值后,程序中断,此时下车指令二8动作完成。下车一8为旋转齿轮e-2载轮椅d完成从车上到地面为轮椅d驶出旋转齿轮e-2做的准备动作,下车二8为轮椅d驶出旋转齿轮e-2后,从地面收回旋转齿轮e-2回到驾驶室内的过程。
按住左前门开关1按键,控制器接收信号,同时接收液压缸a-6内压力传感器信号,判断出车门的开闭情况,当左前门在打开状态时,电控单元控制液压缸a-6内的压力减小,顶杆a-5收缩,完成左前门的闭合动作,当左前门在闭合状态时,增大液压缸a-6内的压力,顶杆a-5伸长,完成左前门的打开动作;同理,按住右前门开关2按键,控制器接收该信号传给电控单元,当右前门在打开状态时完成右前门的闭合动作,当右前门在闭合状态时完成右前门的打开动作;按住左后门开关3按键,控制器接收该信号传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控制电机b-7旋转,当左后门在打开状态时,电机b-7顺时针旋转,此时与电机b-7固联的齿轮一b-1跟着旋转,齿轮一b-1旋转带动齿轮二b-2旋转,齿轮二b-2又带动齿轮三b-3旋转,与其固联的U型连接块b-8带动车门转动完成左后门的闭合动作,当左后门在闭合状态时,电机b-7逆时针旋转,此时与电机b-7固联的齿轮一b-1跟着旋转,齿轮一b-1旋转带动齿轮二b-2旋转,齿轮二b-2又带动齿轮三b-3旋转,与其固联的U型连接块b-8带动车门转动完成左后门的打开动作;同理,按住右后门开关4按键,控制器接收该信号传给电控单元,当右后门在打开状态时完成右后门的闭合动作,当右后门在闭合状态时完成右后门的打开动作;按下汽车上锁键10,控制器接收信号,车子进入防盗状态;按下汽车开锁键9,控制器接收,车子解除防盗。
该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通过将上车和下车的一系列动作记忆在ECU中,需要时通过钥匙上的按键便可完成控制。
该汽车配备自动挡,不用离合简化操纵机构,操控装置通过将现有汽车中的油门踏板改成油门操纵杆设置在方向盘握把下方和将刹车踏板改成刹车按键周布在方向盘上,能使残疾人很简便的通过手就能完成汽车操控。刹车按键周布在方向盘周围,油门操纵杆c-4布置在方向盘c下部一侧,使下肢残疾人凭手就能操控汽车;和升降台e专门配备的车上地下双用的轮椅d使下肢残疾人能自由运行于车上和地下。控制器具有记忆功能,可简化车钥匙按键将上车一和上车二的动作统一为上车,将下车一和下车二的动作统一为下车。当钥匙上的远程遥控按键失灵时,可用遥控钥匙内机械钥匙锁芯插入车门锁孔,打开车门,在左前门或左后门内部前方有四个按键,分别是上车指令一,上车指令二,下车指令一,下车指令二,这四个按键与遥控钥匙上的上车一、上车二、下车一、下车二指令按键有等同效果。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包括控制器、车体和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驾驶座椅的轮椅;在所述车体上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开闭的上翻式前门和侧翻式后门,在所述车体内驾驶室底部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供轮椅上下车的升降台;在所述方向盘上设有刹车按键和与汽车的油门控制线连接的油门操纵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式前门一端和所述车体铰接,与所述车体铰接的一端相邻的上翻式前门侧端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液压缸的顶杆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所述侧翻式后门的转轴和设在所述车体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电机;所述转轴通过铰链和所述车体连接;在所述转轴和所述铰链的铰链轴上设有一对相啮合的齿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和所述铰链轴上所设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底板及设在所述底板上的旋转齿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旋转齿轮外围设有升降液压杆和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升降液压缸相连接;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和所述旋转齿轮相啮合的输出齿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和所述旋转齿轮上设有相接的供轮椅后轮滑行的轮椅导向槽;位于所述旋转齿轮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离地高度小于位于所述底板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离地高度;在所述旋转齿轮上的轮椅导向槽端部设有轮椅制动块;在旋转齿轮上所述轮椅导向槽前侧设有供轮椅前轮定位的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操纵杆和套装在所述方向盘的转向柱管上连接有油门控制线的阻尼转盘相连接;所述阻尼转盘包括内盘和套装在所述内盘上的外盘;在所述内盘和外盘之间设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外侧和所述外盘内侧相接触,在所述摩擦块内侧和所述内盘之间设有阻尼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包括轮椅框架和设在所述轮椅框架上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底板框架,在所述底板框架底部两端设有均布有卡槽的滑轨和所述轮椅框架上所设滑槽相配合;在所述轮椅框架一侧的滑槽外壁设有锁紧扳手,所述锁紧扳手两端之间通过压紧弹簧和销轴连接在所述滑槽外壁上;所述锁紧扳手一端上设有和所述卡槽相卡接的卡头,在所述滑槽外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头卡入所述卡槽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扶手及和所述底板框架铰接的椅背;在所述底板框架顶部两端上分别设有底部均布有轮齿槽的定位齿板;所述扶手一端和所述椅背上所设的滑动槽连接,所述扶手另一端和所述定位齿板连接;在所述底板框架上设有和所述定位齿板一端连接带动定位齿板沿所述底板框架滑行的滑行横杆及和所述定位齿板底部轮齿槽卡接的定位横杆;在所述底板框架上设有供所述滑行横杆两端移动滑行的滑行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轮椅定位板,在所述轮椅定位板上设有和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定位液压缸,在所述轮椅的后轮上设有和所述定位液压缸的液压顶杆相配合的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残疾者用手控驾驶汽车,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底板下部的所述车体的车架上设有可伸缩的液压支撑顶杆;所述液压支撑顶杆和设在所述车架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伸缩液压缸相连接;在所述车架上设有和所述液压支撑顶杆相配合的定位套。
CN201410033343.8A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Active CN1037540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343.8A CN103754094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3343.8A CN103754094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4094A true CN103754094A (zh) 2014-04-30
CN103754094B CN103754094B (zh) 2015-10-14

Family

ID=50521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3343.8A Active CN103754094B (zh) 2014-01-22 2014-01-22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5409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562A (zh) * 2014-06-06 2015-05-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副座椅可移式多用途四轮电动车
RU180264U1 (ru) * 2016-03-09 2018-06-0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Приволж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АОУ ВО КФУ)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руч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для инвалидов
CN10880359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株式会社斯巴鲁 车辆
CN110329066A (zh) * 2019-07-30 2019-10-15 吉林大学 下肢残障人士用汽车操纵装置
CN110626433A (zh) * 2018-06-21 2019-12-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底板升降
CZ308466B6 (cs) * 2019-07-15 2020-09-02 Ĺ KODA AUTO a.s. Mechanizmus otevírání dveří vozidla
CN112306144A (zh) * 2020-10-27 2021-02-02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驻停式球面二维自由度操纵杆及操纵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3922A (en) * 2017-06-30 2019-01-02 Charles Brown Fredrick A vehicle
CN108312847B (zh) * 2018-01-26 2020-11-27 江苏金丰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驾驶用加速环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3062B (en) * 1979-10-19 1983-08-10 Lay P R Invalid seats
DE3413412A1 (de) * 1984-04-10 1985-10-17 Manfred 2910 Westerstede Feldhoff Hoehenverfahrbarer uebersetz - drehsitz, insbesondere fuer behinderte in personenkraftwagen
EP0879587A2 (en) * 1997-05-23 1998-11-25 Charles Anthony Cooper Seating arrangement
JP4099700B2 (ja) * 2002-05-27 2008-06-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フトアップシート
CN201201592Y (zh) * 2008-04-27 2009-03-04 吕伟涛 汽车手动刹车、油门控制装置
CN202235976U (zh) * 2011-09-29 2012-05-30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无障碍电动汽车
CN202670002U (zh) * 2012-07-01 2013-01-16 胡达广 带旋转升降平台的车
CN203697922U (zh) * 2014-01-22 2014-07-09 安徽工程大学 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3062B (en) * 1979-10-19 1983-08-10 Lay P R Invalid seats
DE3413412A1 (de) * 1984-04-10 1985-10-17 Manfred 2910 Westerstede Feldhoff Hoehenverfahrbarer uebersetz - drehsitz, insbesondere fuer behinderte in personenkraftwagen
EP0879587A2 (en) * 1997-05-23 1998-11-25 Charles Anthony Cooper Seating arrangement
JP4099700B2 (ja) * 2002-05-27 2008-06-11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フトアップシート
CN201201592Y (zh) * 2008-04-27 2009-03-04 吕伟涛 汽车手动刹车、油门控制装置
CN202235976U (zh) * 2011-09-29 2012-05-30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无障碍电动汽车
CN202670002U (zh) * 2012-07-01 2013-01-16 胡达广 带旋转升降平台的车
CN203697922U (zh) * 2014-01-22 2014-07-09 安徽工程大学 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8562A (zh) * 2014-06-06 2015-05-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副座椅可移式多用途四轮电动车
CN104648562B (zh) * 2014-06-06 2018-05-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副座椅可移式多用途四轮电动车
RU180264U1 (ru) * 2016-03-09 2018-06-0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Приволж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АОУ ВО КФУ)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обиля с руч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для инвалидов
CN10880359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株式会社斯巴鲁 车辆
CN110626433A (zh) * 2018-06-21 2019-12-3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底板升降
CZ308466B6 (cs) * 2019-07-15 2020-09-02 Ĺ KODA AUTO a.s. Mechanizmus otevírání dveří vozidla
CN110329066A (zh) * 2019-07-30 2019-10-15 吉林大学 下肢残障人士用汽车操纵装置
CN110329066B (zh) * 2019-07-30 2021-05-11 吉林大学 下肢残障人士用汽车操纵装置
CN112306144A (zh) * 2020-10-27 2021-02-02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驻停式球面二维自由度操纵杆及操纵方法
CN112306144B (zh) * 2020-10-27 2021-12-14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驻停式球面二维自由度操纵杆及操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54094B (zh) 2015-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54094B (zh) 一种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CN108698663B (zh) 小型电动车辆
CN103754272B (zh) 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上下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E102011084754B4 (de) Elektromotorisch unterstützter, intuitiv durch Muskelkraft antreibbarer Tretroller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lektromotorisch unterstützten, durch Muskelkraft antreibbaren Tretrollers
KR20080042646A (ko) 자동차의 운전보조장치
CN203697922U (zh) 下肢残疾者专用汽车
US20030098190A1 (en) Care type electric wheelchair
CN108657356A (zh) 一种折叠车
CN201058644Y (zh) 便携式电动代步机
US11214329B2 (en) Telescoping and foldable electric vehicle
CN203524878U (zh) 下肢残障者自驾汽车的上下车装置
CN204072540U (zh) 轮椅电动驱动头
WO2015184699A1 (zh) 一种电动折叠车的自动锁定装置
CN108275080A (zh) 下肢障碍者上下车机构及其专用汽车和上下车控制方法
CN104648562A (zh) 一种副座椅可移式多用途四轮电动车
CN208439366U (zh) 下肢残障电动车机构
CN208021333U (zh) 下肢障碍者上下车机构及其专用汽车
CN216580472U (zh) 一种农机转向刹车装置
CN208233215U (zh) 一种两轮电动车、两轮机动车、两轮自行车的中撑结构
CN108354719A (zh) 一种具有电动助力装置的轮椅
CN101746319A (zh) 汽车用无障碍升降平台
CN207657822U (zh) 挂墙式座椅
CN206245959U (zh) 新型客车电动折叠门泵
CN201006752Y (zh) 四轮电动车单脚控制器
CN103935436A (zh) 拉杆转向、脚控支撑轮、敞闭两用二轮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