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5903B -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5903B
CN103735903B CN201310743307.6A CN201310743307A CN103735903B CN 103735903 B CN103735903 B CN 103735903B CN 201310743307 A CN201310743307 A CN 201310743307A CN 103735903 B CN103735903 B CN 103735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ba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oria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33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5903A (zh
Inventor
林艳英
刘冠萍
张栩颜
郑志远
钟杰敏
贤明华
林广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Wuzhou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Wuzhou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Wuzhou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Wuzhou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7433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5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5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5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成该中药组合物的方法主要为:取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茯苓、车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共8味药材,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用碱性水溶液提取,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水提,最后合并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流浸膏。通过动物药效实验及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时,抗菌抑石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统结石属中医淋病中的“砂淋”、“石淋”及“血淋”范围,主要包括4种证型:
(1)气滞血瘀型:症见腰部隐痛,钝痛,脉正常或弦紧,舌正常;或溺时小便突然中断,疼痛剧烈,上连腰腹,砂石排出后疼痛即缓;或腰、侧腹部疼痛如掣如绞,痛引少腹,频频发作,痛时面色苍白、冷汗、呕恶,伴尿血或尿色黄赤,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紧或缓涩。
(2)湿热下注型:证见恶寒发热,腰痛,少腹急满,小便频数短赤,溺时涩痛难忍,淋沥不爽。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肾阴虚型:结石久停,邪热久郁。真阴亏损,头昏耳鸣,腰酸腿痛,小便淋沥或不爽,失眠多梦,时有低热,心悸气短,五心烦热,盗汗,眼干或涩,腹胀便秘,纳差,脉细数,舌质红或少苔。
(4)肾阳虚型:结石久留,肾阳虚衰,腰腿酸重,精神不振,全身怯冷,四肢欠温或下半身常有冷感,尿频或小便不利,夜尿多,面色皓白,脉沉细弱,苔白舌质淡。
《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3册公开的结石通片公开了如下信息:
1)组成: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茯苓、车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
2)制法:以上八味,取茯苓96g粉碎成细粉,剩余茯苓与其余玉米须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0(90℃)的清膏,加入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适量辅料,制颗粒,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3)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但是在所述部颁标准中没有明确各成分的配比量。
关于结石通的提取方法有以下报道:
中国专利申请01100318.9明确了结石通的制备方法为:所有药材粉碎为纳米级,微波萃取,减压浓缩,干燥。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32580.3公开了结石通丸、滴丸、微丸、分散片、微丸胶囊等制剂。该专利公开的制备方法采用部分茯苓粉碎,剩余茯苓与其余7味药材水提,或全部药材水提。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47400.9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无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原料为结石通片原料,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部分茯苓粉碎,剩余茯苓与其余7味药材水提,采用低温干燥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24023.x公开了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组份的检测方法。该专利使用的原料为结石通片原料,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部分茯苓粉碎,剩余茯苓与其余7味药材水提。公开了制剂中鸡骨草、绿原酸的检测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49899.x公开了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组份的检测方法。该专利使用的原料为结石通片原料,公开的制备方法为部分茯苓粉碎,剩余茯苓与其余7味药材水提。公开了制剂中石韦的检测方法。
由于八味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性质各不相同,如上述专利中制备方法均采用水提法,会导致一些活性成分无法提出,或提取率低,影响药效的发挥。
因此,需要寻找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药品抗菌抑石作用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份、玉米须302份、石韦228份、鸡骨草228份、茯苓228份、车前草165份、海金沙草165份、白茅根228份;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使用碱性水溶液为提取溶媒提取,提取物制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提取物制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即得。
上面所述制备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步骤中:
所述步骤2)中碱性水溶液优选为: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1-5%的碳酸氢钠溶液。
所述步骤2)碱性水溶液进一步优选为: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的碳酸氢钠溶液。
所述步骤2)提取方法优选为:
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碱性水溶液提取2-3次,每次加药材总重量10-20倍量的碱性水溶液,每次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所述步骤3)优选为:
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6-12倍量的水,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所述步骤3)进一步优选为:
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8-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所述步骤3)更进一步优选为:
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8-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剂,该制剂由中药组合物单独制成或由中药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
所述制剂为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固体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液体制剂为合剂或口服液。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乳糖、淀粉、糊精、甘露醇、蔗糖、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预胶化淀粉、山梨醇、硬脂酸镁、滑石粉、羟丙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蔗糖或阿斯巴甜、味精、蜂蜜、甜橙香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采用常规制剂工艺制备为各种常见剂型。
例如:
方法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干燥成干膏粉,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胶囊剂。
方法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干燥成干膏粉,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片剂。
方法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干燥成干膏粉,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
方法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合剂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合剂。
方法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液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加入口服液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口服液。
方法6: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糖浆剂
取中药组合物制备步骤4)中所得中药组合物,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糖浆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或制剂在制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疾病时提高抗菌抑石效果的应用。
泌尿系统结石在中医淋病中属石淋、砂淋,由于湿热下注,化炎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淤积水道,而为石淋。积于下则膀胱气化失司,尿出不利,甚则欲出不能,窘迫难受,痛引少腹;滞留于上,则影响肾脏司小便之职,郁结不得下泄,气血滞涩,不通则痛,由肾而波及膀胱、阴部;砂石伤络则为尿血。因此,治疗石淋应在涤除砂石、通淋利尿的同时,对泌尿系统出现的感染症状及时治疗,防止炎症进一步扩大,影响到其他正常器官。
本发明所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是由广金钱草、玉米须、石韦、鸡骨草、茯苓、车前草、海金沙草、白茅根等原料制备而成。发明人在多年的制剂研究过程中发现,相同的药物用量,不同提取工艺制备所得的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侧重点,为此,申请人对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结合药理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研究,总结出本发明的提取工艺方法,并且经实验验证这样的改进带来了药效增效:当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使用碱性水溶液为提取溶媒提取,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药材水提,以上两种提取物合并所得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时,其抗菌抑石效果远远优于相同处方的现有提取技术,临床疗效显示,本发明的提取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抗菌抑石疗效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进步。
发明人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检测,发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总黄酮含量很高,与现有提取工艺所得产品相比,两者具有明显差异,可能是由于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中黄酮成分易溶于碱性水溶液,所以在碱性水溶液中提取较完全。
上述检测结果从侧面表明了各组成分中某些有效成分的提取优于现有技术。由于每味中药材均含有诸多的活性成分,至少尚未有任何一味中药被完完全全地分析清楚所有成分,不同的中药合并在一起用不同提取方式提取时,由于溶剂、温度及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会产生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上述有效成分只是中药提取物活性成分的一部分,对于整体药物的药效作用影响尚不明确。目前我们只能通过药效实验来对比不同提取方式在某个治疗用途方面的优劣,尚无法从部分有效成分的变化指标来判断复方中成药的疗效变化。
我们通过“对草酸铵导致的肾结石大鼠的影响”对比不同提取方式在抑制结石方面的疗效;通过“试管法体外抑菌试验”对比不同提取方式在抗菌方面的疗效。
发明人对结石通的各个药材的提取方法与药物优效进行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实验,通过把药材拆分为多组,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最后得到了本发明的提取技术方案,使相同配方的药材,发挥出治疗目的更明确、疗效更显著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链球菌抑制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低于对比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抗菌作用优于现有技术。
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抑制结石形成,对草酸铵导致的大鼠肾结石,大鼠肾草酸钙结晶及肾脏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表明各试验组药物干预能抑制结石的形成和减轻肾脏损伤;且本发明与对比例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3、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治疗后,细菌学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结果表明,症状得以改善,且本发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发明药物的排石及抗菌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结石通片,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乙醇浓度均为体积百分比。
实施例1: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1%的碳酸氢钠溶液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5倍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2倍、10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5倍、10倍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2倍、10倍、6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的碳酸氢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5倍、10倍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0倍、8倍、8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0倍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0倍、10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2%的碳酸氢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5倍、15倍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0倍、8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6: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1%的碳酸钠溶液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20倍、15倍、15倍量的碳酸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0倍、8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7: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05%的氢氧化钠溶液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15倍、8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分别加四味中药总重量10倍、10倍量的水,每次分别煎煮3小时、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8:胶囊剂
1、组成:实施例1所得的流浸膏,干燥成干膏粉,得305g,加入甘露醇65g,硬脂酸镁5.7g,滑石粉5.7g。
2、制备方法: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9:片剂
1、组成:实施例2所得的流浸膏,干燥成干膏粉,得297g,加入微晶纤维素10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8.1g,微粉硅胶5.5g。
2、制备方法: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10:颗粒剂
1、组成:实施例3所得的流浸膏,干燥成干膏粉,得308g,加入糊精1305g,预胶化淀粉152g。
2、制备方法: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1:口服液
1、组成:实施例4所得流浸膏4.8L(相对密度1.050~1.065/30℃),蔗糖560g,苯甲酸钠5.5g。
2、制备方法:将流浸膏加热至80℃以上,然后加入蔗糖及防腐剂,灌封,灭菌,制成口服液。
实施例12:糖浆剂
1、组成:实施例5所得流浸膏8.9L(相对密度1.015~1.035/30℃),蔗糖8.9kg,苯甲酸钠20g。
2、制备方法: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制成糖浆剂。
对比例1:
参考《卫生部药品标准》第13册公开的结石通片提取及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称取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以上八味,取茯苓96g粉碎成细粉,剩余茯苓与其余玉米须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90℃)的清膏,加入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即得。
所得中药组合物干品重量为270.8kg。
对比例2:全水提
称取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以上八味,加水提取3次,每次加药材总重量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浓度为95%的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干燥成干膏粉,即得。
对比例3:全醇提
称取广金钱草456g、玉米须302g、石韦228g、鸡骨草228g、茯苓228g、车前草165g、海金沙草165g、白茅根228g;
以上八味,用乙醇提取3次,每次加药材总重量10倍量80%乙醇,每次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干燥成干膏粉,即得。
实验例1: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提取方法比较
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进行提取,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提取物抑菌效果。
1提取溶媒:0.5%的碳酸氢钠溶液、30%乙醇溶液、水。
2提取方法: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按处方量称取,加上述不同溶媒分别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四味药材总重量12倍、10倍、10倍量的溶媒,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5小时、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药渣,滤液浓缩至成流浸膏。
3抗菌试验方法:试管法体外抑菌试验。
4分析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提取方法体外抑菌作用
表1结果显示: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为溶媒提取所得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最低,与30%乙醇实验组、水实验组相比抗菌效果更好。
实验例2: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四味药材提取方法比较
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四味药材进行提取,通过动物药效实验比较不同提取物抑制结石的效果。
1提取溶媒:3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水、0.1%碳酸氢钠溶液。
2提取方法: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按处方量称取,加不同溶媒提取3次,每次分别加药材总重量12倍、10倍、8倍的溶媒,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5小时、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回收药渣,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3抑石试验方法:对草酸铵导致的肾结石大鼠的影响。
4分析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对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水提实验组比较,#P<0.05。
表2结果显示:以水为溶媒提取所得的提取物,大鼠肾草酸钙结晶及肾脏损伤程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抑石效果最好,与30%乙醇实验组、70%乙醇实验组、0.1%碳酸氢钠溶液实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例3:中药组合物提取方法的比较
1样品分组
实施例1-7、对比例1-3分别制成干膏粉,分组。
2对比项目
总黄酮含量: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3实验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提取方法对药材的提取效果
表3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7的总黄酮含量优于对比例1-3。实验结果提示本发明技术提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总黄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取较完全。
抗菌抑石药效实验
一、试管法体外抑菌试验
1、实验材料
(1)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CICC23656)、大肠杆菌(ACCC10141)、白色念珠菌(CAU0037)、链球菌(ATCC32210)。
(2)药品与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1-7、对比例1-3药物(配制成含生药量2.5g/mL药液);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蒸馏水配制成营养肉汤,灭菌备用。
(3)仪器
高压灭菌锅(上海三申)、生化培养箱(上海姚氏仪器)、CJ-840无菌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试管(高压灭菌)
2、实验方法
各菌株在适宜的培养基上恒温37℃培养18-24h,后用生理盐水稀释备用(约106/mL)。每组取10支灭菌试管,第1支试管加入营养肉汤1.8ml,其余各试管加入培养基1mL,每组第1支试管加入配好的受试药液0.2mL混匀后,以连续2倍稀释法至第9支试管,第10支试管为空白对照。各管内溶液体积为1mL,然后各管均加入菌液0.1mL于37℃培养24-48h后,观察结果(以指示剂变色情况和溶液的混浊为指标)。以无菌生长的最高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
3、实验结果
表4各试验组药物的体外抑菌作用
表4结果显示,实施例1-7及对比例1-3对金葡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实施例1对金葡菌、链球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2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3对金葡菌、大肠杆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4对链球菌、白色念珠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5对金葡菌、链球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6对金葡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实施例7对金葡菌MIC均小于对比例1-3。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抗菌作用优于现有技术。
二、对草酸铵导致的肾结石大鼠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动物
健康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180±20g,购买自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桂2009-0002)。
(2)药物与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1-7、对比例1-3、草酸铵(AR,阿拉丁)、0.9%生理盐水(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3)仪器
解剖显微镜(上海比目仪器)、BS-19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
3、实验方法
(1)造模
大鼠每天自由摄食含1.2%草酸铵的特定饲料,饲养5天后,将饲料中的草酸铵含量降为0.3%继续饲养,连续28天;脱去大鼠背毛后,做B超检测,确定模型成功建立。
(2)实验分组
取造模成功大鼠220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2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7组、对比例1-3组。
(3)给药
实施例1-7组、对比例1-3组大鼠,每天按生药量3.1g/kg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天,灌胃量为2mL/100g体重,连续21天,正常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
(4)指标检测
实验结束前一天对各组大鼠禁食,收集24h尿液,采用铬酸钾氧化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测尿酸(U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尿钙含量。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剖腹取出双肾,称重,纵向剖开肾脏,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明显结晶沉淀物及游离结石或钙化斑作为判断结石的标准。根据结石形成的多少及肾脏损伤程度分成5级:“-”:肾皮质、髓质及肾乳头均无可见的结石和结晶沉淀物,肾脏外形无异常变化;“+”肾皮质、髓质及肾盂可见少量散在结晶沉淀物;“++”:肾皮质、髓质及肾盂可见结晶沉淀物或有小的游离结晶;“+++”:肾剖面可见较多结晶,并有游离结石形成,肾乳头可见钙化斑,肾乳头扩张积水;“++++”:肾皮质、髓质可见大量结晶,有游离结石形成,肾乳头可见钙化斑,肾盂明显扩张积水。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的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表5各试验组对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影响(n=20)
表5结果显示,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3组大鼠肾草酸钙结晶及肾脏损伤程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表明各试验组药物干预能抑制结石的形成和减轻肾脏损伤;且实施例1-7组与对比例1-3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
表6各组大鼠尿Ca2+、尿酸含量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1组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2组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3组比较,P<0.05,◆◆P<0.01。
表6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3组大鼠尿液(24h)Ca2+浓度均显著降低(得到稀释)(P<0.05,P<0.01),且实施例1-7组大鼠(24h)Ca2+浓度与对比例组1-3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实施例1-7组和对比例1-3组大鼠尿液(24h)UA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P<0.01),且实施例1-7组与对比例1-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抑制结石形成、减轻肾脏损伤,同时利尿效果明显(肾孟积水少),能有效稀释尿液Ca2+浓度和UA浓度,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相当。
临床试验:
对本发明利尿排石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通过对比服药前后患者的排石情况及对泌尿系统致病菌的清除情况分析本发明的排石、抗菌效果。
1诊断依据
1.1肾、输尿管结石
1.1.1腰部或上腹部持续钝痛或阵发性剧烈绞痛,放射至同侧下腹部或外阴,绞痛发作时可伴有出冷汗、呕吐、恶心,双侧同时有梗阻者可有尿闭。
1.1.2可有肉眼或镜下血尿,绞痛发作时血尿加重。
1.1.3X线泌尿系平片大多数可见结石阴影。
1.1.4静脉尿路造影可进一步确定腹部平片中钙化阴影是否与泌尿系有关,可确定结石所在部位,有无梗阻,并可显示X线阴性结石。
1.1.5同位素肾图、B超、CT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1.2膀胱结石
1.2.1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尿末剧痛和血尿。合并感染时出现尿频、尿急,疼痛加重。
1.2.2膀胱区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结石影。
1.2.3金属尿道探条进入膀胱,有与结石碰击或摩擦感。
1.2.4膀胱镜检查可见结石。
1.2.5B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1.3尿道结石
1.3.1排尿困难,尿流滴沥或尿潴留。
1.3.2沿尿道或肛门指诊可触及结石,或以金属探条触及结石。
1.3.3X线平片可见结石阴影。
1.4泌尿系统感染
1.4.1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尿检男性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女性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②临床医师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1.4.2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菌数≥104cfu/ml,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数≥105cfu/ml。
②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数≥103cfu/ml。
③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X400),在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④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革兰氏阳性球菌浓度≥104city/ml、革兰氏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2病例选择
年龄20~70岁,愿意接受2周治疗者,签署进入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3治疗药物
实验组:实施例3
对照组:结石通片,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疗效指标
4.1排石情况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结石排出,彩超或腹平片示肾积水消失,结石阴影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消失,结石下移、缩小或部分排出,肾积水基本消失;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结石无移动或肾积水无变化。
4.2细菌学疗效检查
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消失;
部分清除:原有多种致病菌中有几种已被清除;
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的致病菌依然存在。
5临床分组及治疗方法
入组病例248例患者,男132例,女116例;平均约43岁;所有患者均经彩超或腹平片检查,经临床和病原学诊断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伴感染,结石直径在0.3~1.0cm之间;其中肾结石108例,输尿管结石82例,膀胱结石58例,病例按不同病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存在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治疗方法:
实验组:本发明实施例5,每次服用量相当于原药材10g,一日三次。
对照组:结石通片,每次1.5g,一日三次。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服药同时,加大每日饮水量,平均日饮水量为3000~5000ml,多做运动,以跳跃运动或登楼梯运动为主,双手于背侧交叉叩击后腰部。
6结果
实验例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后,阵发性腰痛伴血尿现象减小或消失,经彩超或腹平片检查,结石下移、减小或消失。
表7:泌尿系结石治疗效果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8:治疗后细菌学检查结果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9:治疗后尿常规检查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结果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泌尿系结石均有很好的疗效,但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较对照组具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细菌学检查和尿常规检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抗菌疗效和尿常规改善均良好,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本发明药物的排石效果优于结石通片存在显著性差异;未排出的结石与服药前的相比,直径保持不变或减小,抑制结石继续生长的效果优于结石通片,而且本发明药物具有更显著的抗菌效果。
典型病例:
1.林某,女,35岁。阵发性腹部绞痛,伴发热、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每天2~3次,体温检查38.4℃,腹平软,脐周部偏左侧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无肿大,左肾区叩痛。心、肺、四肢无异常。腹部B超检查示左肾轻度积水,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中段见一0.4cm×0.5cm大小强回声区。尿常规示BLD++,PRO+,做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本发明实施例8胶囊剂,1日3次,每次5粒。服药6天后小便时排出大小约0.4cm×0.4cm结石一枚,继续服用两天后检查体温正常,尿常规正常,尿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阴性,B超检查后未见异常。
2.高某,女,52岁。3年前腰痛、耳鸣,化验血常规、肾功、B超检查均正常。数月前出现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口干,因近期症状加重,且体温较高到医院检查,体温检查38.6℃,经检查尿常规潜血(2+),草酸钙结晶3+/HP,24h尿蛋白0.33g/L,尿肌酐4153μmol/L,取清洁中断尿做细菌培养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阳性,肾脏排毒能力下降,舌暗苔白,脉细滑,B超检查左肾内强光团,中医诊断为肾阴虚,气滞血瘀。本发明实施例9片剂,1日3次,每次5片。服药6天后小便时排出大小约0.6cm×0.5cm结石一枚,继续服用两天后检查尿常规潜血(-),24h尿蛋白0.14g/L,尿肌酐6457μmol/L,B超检查后未见异常,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杆菌均转为阴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广金钱草456份、玉米须302份、石韦228份、鸡骨草228份、茯苓228份、车前草165份、海金沙草165份、白茅根228份;
2)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使用碱性水溶液为提取溶媒提取,提取物制成流浸膏;
3)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提取物制成流浸膏;
4)将步骤2)、3)所得两种流浸膏混匀,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碱性水溶液为: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1-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溶液为: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的碳酸氢钠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的提取方法为:
广金钱草、海金沙草、鸡骨草、玉米须加碱性水溶液提取2-3次,每次加药材总重量10-20倍量的碱性水溶液,每次提取时间为1-4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水提方法为: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6-12倍量的水,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提方法为: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8-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2-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水提方法为:白茅根、茯苓、车前草、石韦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四味中药总重量8-10倍量的水,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流浸膏。
CN201310743307.6A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735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3307.6A CN10373590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3307.6A CN10373590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903A CN103735903A (zh) 2014-04-23
CN103735903B true CN103735903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49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3307.6A Active CN103735903B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59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5377B (zh) * 2016-10-13 2019-03-12 浙江悦萱堂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腐活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4178A (zh) * 2005-12-20 2006-08-30 王衡新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947781A (zh) * 2005-10-14 2007-04-18 王玫 一种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无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501A (zh) * 2011-07-25 2011-12-07 王疆宏 一种结石通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7781A (zh) * 2005-10-14 2007-04-18 王玫 一种用于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无糖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24178A (zh) * 2005-12-20 2006-08-30 王衡新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66501A (zh) * 2011-07-25 2011-12-07 王疆宏 一种结石通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5903A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5083C (zh) 一种用于除湿止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735900A (zh) 一种抑石镇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3580B (zh)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05773A (zh) 一种抗菌消炎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03B (zh) 一种抗菌抑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30349C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051B (zh) 黄蜀葵花总黄酮有效部位的药物新用途
CN101822804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153B (zh) 一种燥湿杀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0922A (zh) 一种促术后胃肠动力和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外用制剂
CN103705772B (zh) 一种抗炎保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45B (zh) 用于清咽润喉的组合物
CN102552767B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1773620B (zh) 一种清热通淋药物
CN101953981A (zh) 一种治疗劳淋的中药制剂
CN101829188B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病的药物
CN102091263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尿细胞因子或其受体水平过高及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药物上的应用
CN103735904A (zh) 一种镇痛抗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583A (zh) 一种利尿保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807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403771A (zh) 一种用于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05775B (zh) 一种保肝镇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901A (zh) 一种利尿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0884C (zh) 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1231A (zh) 一种治疗慢性湿疹的药物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