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1039A -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1039A
CN103731039A CN201310711766.6A CN201310711766A CN103731039A CN 103731039 A CN103731039 A CN 103731039A CN 201310711766 A CN201310711766 A CN 201310711766A CN 103731039 A CN103731039 A CN 103731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oxide
metal
diode
dra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117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永胜
王喜锋
胡双
刘言新
宁青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7117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10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1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高压端、低压端、高压端整流电路、低压端整理电路、DSC以及变压器;高压端整流电路通过变压器与低压端整理电路相连;DSC的输入端通过采样电路与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驱动电路的PWM输出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和低压端整流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本发明在全桥拓扑中采用移相全桥控制和同步整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和通态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换器转换效率偏低的缺陷,特别适用于对变换器效率及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高压小电流到低压大电流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普及;电动汽车用电替代传统的汽油作为能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较短一直制约着其发展,影响行驶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电动汽车中普遍使用的双向变换器转换效率偏低。
在电动汽车中所使用的双向变换器典型特点是:高压端的电压比较高,一般是300V400V,电流较小;低压端一般为蓄电池充电,电压一般为12V48V,电流较大。现有的双向变换器一般采用非隔离型、半桥、推挽拓扑,存在以下问题:
1、双向变换器的自身损耗过大,转换效率低;
2、没有隔离,存在安全隐患;
3、开关管的耐压过高,成本增加,性能不够稳定;
4、推挽结构中变压器的偏磁问题严重,电路工作可靠性低;
5、变压器初级侧电路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次级侧电路的损耗较大,致使整体效率偏低;
6、只在充电模式下具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在放电模式下效率偏低;
7、模拟控制器件多、连接复杂,且易受环境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双向变换器转换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两端均采用全桥拓扑,充电和放电均采用移相全桥控制和同步整流控制相结合,采用高性能的数字信号控制器DSC进行控制,使变换器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高压端、低压端、高压端整流电路、低压端整理电路、DSC以及变压器;其中,高压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相连,低压端与低压端整流电路相连,高压端整流电路通过变压器与低压端整理电路相连;DSC的输入端通过采样电路与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DSC的控制输出端上连接有带有若干PWM输出端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PWM输出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和低压端整流电路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高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高压端电解电容以及负载;其中,第一MOS管的漏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四MOS管的源极均接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一PWM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栅极相连,第二PWM输出端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相连,第三PWM输出端与第三MOS管的栅极相连,第四PWM输出端与第四MOS管的栅极相连;负载的一端和高压端电解电容的正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负载的另一端以及高压端电解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且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一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电容;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二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第三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三二极管,且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三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三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三电容;第四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四二极管,且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四MOS管的漏极相连,第四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四电容。
所述的低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低压端电解电容以及负载;其中,第五MOS管的漏极和第七MOS管的漏极均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第六MOS管的源极和第八MOS管的源极均接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第六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七MOS管的源极与第八MOS管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五PWM输出端与第五MOS管的栅极相连,第六PWM输出端与第六MOS管的栅极相连,第七PWM输出端与第七MOS管的栅极相连,第八PWM输出端与第八MOS管的栅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的正极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第五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五二极管,且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五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五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五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五电容;第六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且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六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六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第七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七二极管,且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七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七MOS管的漏极相连,第七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七电容;第八MOS管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八二极管,且第八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八MOS管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八MOS管的漏极相连,第八二极管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八电容。
所述的变压器初级绕组的一端通过变压器初级漏感连接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三MOS管的源极和第四MOS管的漏极之间;变压器次级绕组的一端通过变压器次级漏感连接到第七MOS管的源极和第八MOS管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五MOS管的源极和第六MOS管的漏极之间。
所述的第七MOS管的漏极与低压端的正极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
所述的采样电路包括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以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高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一模/数端上;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低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二模/数端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低压端接地相连,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三模/数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DSC,通过DSC控制高压端整流电路和低压端整流电路,使本发明能够在充电和放电模式均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本发明在充电模式下,DSC能根据采用数据对低压端蓄电池进行恒流恒压充电;在放电模式下,高压端输出电压稳定,纹波小;最后,本发明当电路发生过流、过压、欠压时,能够封锁开关管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2为电路工作的波形图。
其中,T为变压器;Lp为变压器初级绕组;Ls为变压器次级绕组;Lr1变压器初级漏感;Lr2变压器次级漏感;V1为高压端电压;V2为低压端电压;Lf为滤波电感;Cb为高压端电解电容;Cf为低压端电解电容;Q1为第一MOS管、Q2为第二MOS管、Q3为第三MOS管、Q4为第四MOS管、Q5为第五MOS管、Q6为第六MOS管、Q7为第七MOS管、Q8为第八MOS管;D1为第一二极管;D2为第二二极管;D3为第三二极管;D4为第四二极管;D5为第五二极管;D6为第六极管;D7为第七二极管;D8为第八二极管;C1为第一电容;C2为第二电容;C3为第三电容;C4为第四电容;C5为第五电容;C6为第六电容;C7为第七电容;C8为第八电容;R为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高压端、低压端、高压端整流电路、低压端整理电路、DSC以及变压器T;其中,高压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相连,低压端与低压端整流电路相连,高压端整流电路通过变压器T与低压端整理电路相连;DSC的输入端通过采样电路与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DSC的控制输出端上连接有带有若干PWM输出端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PWM输出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和低压端整流电路的控制端相连。采样电路包括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以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高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一模/数端上;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低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二模/数端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低压端接地相连,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三模/数端上。
高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高压端电解电容Cb以及负载R;其中,第一MOS管Q1的漏极和第三MOS管Q3的漏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第二MOS管Q2的源极和第四MOS管Q4的源极均接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一PWM输出端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相连,第二PWM输出端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相连,第三PWM输出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相连,第四PWM输出端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相连;负载R的一端和高压端电解电容Cb的正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负载R的另一端以及高压端电解电容Cb的负极均接地;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MOS管Q2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三二极管D3,且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三MOS管Q3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三MOS管Q3的漏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三电容C3;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且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四MOS管Q4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四电容C4。
低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低压端电解电容Cb以及负载R;其中,第五MOS管Q5的漏极和第七MOS管Q7的漏极均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第六MOS管Q6的源极和第八MOS管Q8的源极均接地;第五MOS管Q5的源极与第六MOS管Q6的漏极相连,第七MOS管Q7的源极与第八MOS管Q8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五PWM输出端与第五MOS管Q5的栅极相连,第六PWM输出端与第六MOS管Q6的栅极相连,第七PWM输出端与第七MOS管Q7的栅极相连,第八PWM输出端与第八MOS管Q8的栅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Cf的正极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Cf的负极均接地;第五MOS管Q5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五二极管D5,且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五MOS管Q5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五MOS管Q5的漏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六MOS管Q6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6,且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六MOS管Q6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六MOS管Q6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6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6;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七二极管D7,且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七MOS管Q7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七MOS管Q7的漏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七电容C7;第八MOS管Q8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八二极管D8,且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与第八MOS管Q8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八MOS管Q8的漏极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八电容C8。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低压端的正极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低压端的正极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Lf。
变压器T初级绕组Lp的一端通过变压器初级漏感Lr1连接到第一MOS管Q1的源极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三MOS管Q3的源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之间;变压器T次级绕组Ls的一端通过变压器次级漏感Lr2连接到第七MOS管Q7的源极和第八MOS管Q8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五MOS管Q5的源极和第六MOS管Q6的漏极之间。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的双向直流变换器,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通过变压器实现了低压端和高压端的隔离,通过采样电路和驱动电路实现了直流隔离,特别适用于对变换器效率及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高压大功率到低压大电流场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高转换效率双向变换器,包括DSC、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变压器、驱动电路、采样电路、电感、电容、负载,变压器包括一个原边绕组和一个副边绕组。第一MOS管和第三MOS管的漏极分别接高压端,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和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和第四的源极分别接地;DSC的其中四个PWM输出通过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栅极连接,DSC的其中一个模/数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与高压端连接,另一个模/数端通过电压采样电路与低压端连接,DSC的电流采样连接在第八MOS管的源极和地的连接点之间;
变压器的原边绕组的其中一端通过漏感与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第三MOS管和第四MOS管的连接点连接;负载R1接在高压端和地之间;高压端电解电容Cb正极接在高压端,负极接地;
第五MOS管和第七MOS管的漏极分别接电感一端,第五MOS管的源极和第六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七MOS管的源极和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第六和第八的源极分别接地;副边绕组一端与第五MOS管和第六MOS管的连接点连接,副边绕组另一端通过漏感与第七MOS管和第八MOS管的连接点连接;电感一端接第五MOS管和第七MOS管的漏极,另一端接低压端;电解电容Cf正极接低压端,负极接地;DSC的两外四个PWM输出通过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栅极连接。
当能量从高压端流向低压端时,DSC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进行移相全桥控制,并驱动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进行同步整流;当能量从低压端流向高压端时,DSC通过驱动电路驱动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进行移相全桥变换,并驱动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进行同步整流。
工作过程: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容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一电容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电容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二电容另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电容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三电容另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电容一端与第四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四电容另一端与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五电容一端与第五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五电容另一端与第五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六电容一端与第六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六电容另一端与第六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七电容一端与第七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七电容另一端与第七MOS管的源极连接;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八电容一端与第八MOS管的漏极连接,阳极和第八电容另一端与第八MOS管的源极连接。
其中,从能量从高压端向低压端流动,即电路工作在充电模式时,DSC输出四路PWM控制信号给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四个开关管,采用移相全桥控制,以减少其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同时DSC输出另外四路PWM控制信号给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四个开关管,实现同步整流,以降低其通态损耗;从能量从低压端向低压端流动,即电路工作在放电模式时,DSC输出四路PWM控制信号给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四个开关管,采用移相全桥控制,以减少其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同时DSC输出另外四路PWM控制信号给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四个开关管,实现同步整流,以降低其通态损耗;所述的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低压端的正极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
下面,以充电模式为例,对其控制原理进行详细说明,电路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
t0-t1:t=t0时,第一MOS管Q1关断,变压器初级漏感Lr1电流达到最大值iP=IP。由于电路有电感,等效电感L=Lr1+n2Lf很大,电流ip变化不大,ip从第一MOS管Q1转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从零电压开始充电,实现了第一MOS管Q1软关断;第二电容C2放电。t=t1时,第一电容C1从零充电到V1,第二电容C2从V1放电到零,VAB=VCD=0,第二二极管D2开始导电,创造了第二MOS管Q2的ZVS条件。副边第五MOS管Q5、第八MOS管Q8同步整流输出。在t01=t0-t1期间:
Figure BDA0000441984960000101
t 01 = 2 C 1 V 1 I p
由于第二二极管D2导通后开通第二MOS管Q2,所以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驱动信号的死去时间td>t01,即:
t d > 2 C 1 V 1 I p
t1-t2:t=t1时,VAB=VCD=0,第二二极管D2开始导电;t=t2时第四MOS管Q4关断。t1→t2期间,VAB=0,A、B两点已不存在电压,ip逐渐减小,变压器初级漏感Lr1感应电压使变压器输出VCD>0,副边第五MOS管Q5、第八MOS管Q8仍有驱动信号。但由于回路等效电感L=Lr1+K2Lf很大,故ip仍衰减缓慢,直到t=t2时第四MOS管Q4有关断信号为止,ip=I2。由于变压器初级漏感Lr1较小,VCD≈0。
t2-t3:t=t2时,第四MOS管Q4关断,ip从第四MOS管Q4转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从零电压开始充电,实现了第四电容C4软关断;第三电容C3放电,VAB=-VC4从零变为负值。t=t3时,第四电容C4从零充电到V1,第三电容C3从V1放电到零,VAB=-V1,第三二极管D3开始导电,创造了第三MOS管Q3的ZVS条件,t2→t3期间,VAB<0,变压器原边电压反向,第六MOS管、第七MOS管加驱动信号而导通,则开关管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均导通,则VCD=0,VAB=-V1全部加在变压器初级漏感Lr1上,使ip逐渐减小,t3时刻ip=I3
t3-t4:这期间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导通。t=t3时,第三二极管D3开始导通,开始导通。VAB为负,开关管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均导通,使变压器两端电压为零,故ip经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向电源V1回馈能量,电源电压V1加在电感变压器初级漏感Lr1两端,电流ip线性下降,t=t4时下降为零。
t4-t5:这期间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导通,建立低压端电流t=t4时,ip=0,这时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已有驱动信号,其等效电阻为零,故t>t4时电源电压Vin经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加在变压器初级漏感Lr1两端使电流ip反向从零线性增加。t=t5时,ip=-I5。t4→t5期间,变压器原边电压虽已反向,但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均加驱动信号而导通。
t5-t6:这期间,电源V1经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向低压端供电。
t=t6,第二MOS管Q2关断,结束了t0-t6半个周期6个开关模态。t6-t12为后半个周期,t0-t12为一个完整周期。
在充电模式中,V1向V2传输的隔离随对管同时导通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以此类似,在放电模式下,电路具有同样的工作过程。
系统设计目标是:充电模式下,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采用移相全桥控制降低开关管的开关损耗,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采用同步整流降低开关管的通态损耗,低压端的蓄电池采用恒压恒流进行充电。放电模式下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采用移相全桥控制降低开关管的开关损耗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采用同步整流降低开关管的通态损耗,保证高压端的电压恒定。
系统采用高性能的DSC芯片进行控制,采样电路对高压端、低压端的电压、电流进行采样,采样数据进入DSC后首先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根据事先编好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调节PWM的占空比,PWM经驱动电路后对开关管进行控制,对输出进行调节,如果采样数据异常,说明电路发生了故障,此时能够封锁所有开关管,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端、低压端、高压端整流电路、低压端整理电路、DSC以及变压器(T);其中,高压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相连,低压端与低压端整流电路相连,高压端整流电路通过变压器(T)与低压端整理电路相连;DSC的输入端通过采样电路与高压端和低压端相连;DSC的控制输出端上连接有带有若干PWM输出端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PWM输出端与高压端整流电路和低压端整流电路的控制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高压端电解电容(Cb)以及负载(R);其中,第一MOS管(Q1)的漏极和第三MOS管(Q3)的漏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第二MOS管(Q2)的源极和第四MOS管(Q4)的源极均接地;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一PWM输出端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相连,第二PWM输出端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相连,第三PWM输出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相连,第四PWM输出端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相连;负载(R)的一端和高压端电解电容(Cb)的正极均与高压端的正极相连,负载(R)的另一端以及高压端电解电容(Cb)的负极均接地;
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一二极管(D1),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二MOS管(Q2)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2),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MOS管(Q2)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二MOS管(Q2)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三MOS管(Q3)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三二极管(D3),且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三MOS管(Q3)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三MOS管(Q3)的漏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三电容(C3);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四二极管(D4),且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四MOS管(Q4)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四电容(C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端整流电路包括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以及低压端电解电容(Cf);其中,第五MOS管(Q5)的漏极和第七MOS管(Q7)的漏极均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第六MOS管(Q6)的源极和第八MOS管(Q8)的源极均接地;第五MOS管(Q5)的源极与第六MOS管(Q6)的漏极相连,第七MOS管(Q7)的源极与第八MOS管(Q8)的漏极相连;驱动电路的第五PWM输出端与第五MOS管(Q5)的栅极相连,第六PWM输出端与第六MOS管(Q6)的栅极相连,第七PWM输出端与第七MOS管(Q7)的栅极相连,第八PWM输出端与第八MOS管(Q8)的栅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Cf)的正极与低压端的正极相连,低压端电解电容(Cf)的负极均接地;
第五MOS管(Q5)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五二极管(D5),且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五MOS管(Q5)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五MOS管(Q5)的漏极相连,第五二极管(D5)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六MOS管(Q6)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二二极管(D6),且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六MOS管(Q6)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六MOS管(Q6)的漏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6)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二电容(C6);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七二极管(D7),且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七MOS管(Q7)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七MOS管(Q7)的漏极相连,第七二极管(D7)的两端还并联有第七电容(C7);第八MOS管(Q8)的漏极与源极上并联有第八二极管(D8),且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与第八MOS管(Q8)的源极相连,阴极与第八MOS管(Q8)的漏极相连,第八二极管(D8)的两端还并联有第八电容(C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T)初级绕组(Lp)的一端通过变压器初级漏感(Lr1)连接到第一MOS管(Q1)的源极和第二MOS管(Q2)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三MOS管(Q3)的源极和第四MOS管(Q4)的漏极之间;变压器(T)次级绕组(Ls)的一端通过变压器次级漏感(Lr2)连接到第七MOS管(Q7)的源极和第八MOS管(Q8)的漏极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五MOS管(Q5)的源极和第六MOS管(Q6)的漏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七MOS管(Q7)的漏极与低压端的正极之间设置有滤波电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样电路包括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以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高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高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一模/数端上;低压端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低压端的正极上,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二模/数端上;低压端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低压端接地相连,输出端连接到DSC的第三模/数端上。
CN201310711766.6A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Pending CN1037310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1766.6A CN103731039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11766.6A CN103731039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1039A true CN103731039A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5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11766.6A Pending CN103731039A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1039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925A (zh) * 2014-09-01 2014-11-2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移向全桥和同步整流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6329943A (zh) * 2016-09-07 2017-01-1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压直流升压变换及控制电路
CN106451363A (zh) * 2016-09-21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和带储电功能的用电系统
CN10648723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双向dc/dc转换器
CN106549596A (zh) * 2016-12-01 2017-03-29 西安奥特迅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两路直流电源进线互为热备用的有功功率传输装置
CN109755973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北京德意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储能电池的柔性并联装置
CN110022066A (zh) * 2018-01-08 2019-07-16 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Cllc同步整流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6365886A (zh) * 2023-03-10 2023-06-30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dc/dc变换器及储能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879A (zh) * 2013-04-23 2013-07-03 盐城工学院 基于导抗网络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数字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414347A (zh) * 2013-07-11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879A (zh) * 2013-04-23 2013-07-03 盐城工学院 基于导抗网络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数字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414347A (zh) * 2013-07-11 2013-11-27 江苏大学 一种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牛金红: "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牛金红: "数字控制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15 March 2008 (2008-03-15), pages 11 - 58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925A (zh) * 2014-09-01 2014-11-26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移向全桥和同步整流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4167925B (zh) * 2014-09-01 2017-08-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移向全桥和同步整流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648723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双向dc/dc转换器
CN106487230B (zh) * 2015-08-31 2019-09-17 三垦电气株式会社 双向dc/dc转换器
CN106329943A (zh) * 2016-09-07 2017-01-1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压直流升压变换及控制电路
CN106451363A (zh) * 2016-09-21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变换器的保护电路和带储电功能的用电系统
CN106549596A (zh) * 2016-12-01 2017-03-29 西安奥特迅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两路直流电源进线互为热备用的有功功率传输装置
CN109755973A (zh) * 2017-11-01 2019-05-14 北京德意新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储能电池的柔性并联装置
CN109755973B (zh) * 2017-11-01 2022-06-24 北京德意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储能电池的柔性并联装置
CN110022066A (zh) * 2018-01-08 2019-07-16 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Cllc同步整流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6365886A (zh) * 2023-03-10 2023-06-30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dc/dc变换器及储能设备
CN116365886B (zh) * 2023-03-10 2024-04-12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dc/dc变换器及储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4976C (zh) 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31039A (zh)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1976953B (zh) 耦合电感实现隔离型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CN206211844U (zh) 新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CN206250979U (zh) 一种准谐振有源箝位反激式变换器
CN101860216B (zh) 加耦合电感的倍流整流方式全桥直流变换器
CN106026643A (zh) 一种混合开关电容与耦合电感的高电压增益dc-dc变换器
CN201797441U (zh) 一种带耦合电感的软开关隔离型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3618449A (zh) 带有电荷泵的三绕组耦合电感双管升压变换器
CN104917412A (zh) 一种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的移相全桥拓扑电路
CN101951154A (zh) 隔离型有源箝位交错并联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5939108A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3618444A (zh) 三绕组耦合电感zvs/zcs双管升压变换器
CN104283419A (zh)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CN101951155B (zh) 带耦合电感的软开关隔离型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5871219A (zh) 一种辅助管电压箝位型软开关推挽直流变换器
CN202617004U (zh) 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
CN107204707A (zh) 一种用于抑制尖峰电压的双向隔离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97440U (zh) 一种耦合电感实现隔离型双向直流-直流变换器
CN204809909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103944399A (zh) 低输入电流纹波单开关高增益变换器
CN105576985A (zh) 一种直直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CN106329943A (zh) 一种低压直流升压变换及控制电路
CN100338860C (zh) 用于燃料电池客车的升压型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柔性换流电路
CN202798466U (zh) 一种隔离型基于三端口功率变换器的新能源供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