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3419A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83419A CN104283419A CN201410366604.8A CN201410366604A CN104283419A CN 104283419 A CN104283419 A CN 104283419A CN 201410366604 A CN201410366604 A CN 201410366604A CN 104283419 A CN104283419 A CN 1042834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ode
- electric capacity
- current
- inductance
- negative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包括直流输入电源、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耦合电感、第一电容、第二二极管、开关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四电容、第六二极管、第五电容、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输出电容、第二输出电容和负载。本发明驱动电路与主电路共地且只有一个开关管,控制电路简单,在低占空比下实现更高的输出电压增益,既减小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又降低了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以及开通损耗,同时电路所需的耦合电感匝比小,避免了磁芯元件的饱和问题。本发明非常适合应用于低压输入、高压输出的场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C/DC变换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板、燃料电池、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等输出12V~35V的低直流电压,为了能够并网通常需要一级升压变换器将其升压至370V~400V。传统的BOOST变换器的增益随着占空比增大,增益急速下降,严重影响了输出电压和效率。而传统的反激变换器一般工作在断续模式,并且漏感对开关管的影响大。传统的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增益比较高,但是增益受到占空比的限制,占空比增大时,输出电压和效率均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传统的变换器如BOOST变换器,反激变换器以及二次型BOOST变换器均不适用于低电压输入和高电压输出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占空比小、耦合电感匝比小、性能优越的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能很好地满足一般低输入高输出系统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包括有直流输入电源、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耦合电感、第一电容、第二二极管、开关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三电容、第五二极管、第四电容、第六二极管、第五电容、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输出电容、第二输出电容和负载;其中,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其负极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开关管的源极、第一输出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 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耦合电感的原边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其原边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其副边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其副边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七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第二输出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电容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耦合电感由原边漏感以及理想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驱动电路与主电路共地且只有一个开关管,控制电路简单且增益由占空比和耦合电感的匝比所决定,很好地满足了一般低输入高输出系统的要求;
2、本发明所需的占空比和耦合电感匝比均较小,占空比小,开关管的导通时间短,输入电流峰值低,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出电压纹波都减小,同时也避免了开关管长时间导通导致开通损耗大的问题,匝比小,避免了由于磁芯因匝比过高导致线性度变差的问题,且由于耦合电感的存在,既增加了输出电压增益,又有效抑制了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减小损耗;
3、与传统的反激变换器不同,本发明中的漏感得到了有效回收,削弱了开关管的关断电压尖峰,减小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提高了变换效率,而且EMI影响也大大减小,同时本发明中其它半导体器件的电压应力也得到了减小,使 得低压大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得以应用;
4、本发明具有高效率和高升压比,非常适合应用于低压输入、高压输出的场合,如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等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一个开关周期主要元件的电流波形图。
图3a为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一。
图3b为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二。
图3c为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三。
图3d为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四。
图3e为一个开关周期内电路模态图之五。
图4为本发明电路、Flyback和二次型BOOST的VO/Vin随占空比D变化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包括有直流输入电源Vin、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耦合电感T、第一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开关管S、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容C3、第五二极管D5、第四电容C4、第六二极管D6、第五电容C5、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一输出电容Cout1、第二输出电容Cout2和负载;其中,所述耦合电感T由原边漏感LPK以及理想变压器的原边N1和副边N2组成;所述直流输入电源Vin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其负极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的源极、第一输出电容Cout1的一端和负载的负 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耦合电感T的原边N1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开关管S的漏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其原边N1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其副边N2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其副边N2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分别与第二输出电容Cout2的一端和负载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容Cout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电容Cout1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2所示,显示了所述开关管S的驱动信号Vg、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耦合电感T的励磁电感LM的电流iLM、耦合电感T的原边漏感电流iLPK、耦合电感T的副边电流iN2、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和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在一个开关周期的波形。
如图3a至图3e所示,显示了本发明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各种电路模态,其具体情况如下:
1)在t0~t1阶段,电路工作在模态I,如图3a所示,开关管S的驱动电压Vg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开关管S导通,第一二极管D1承受正向电压导通,直流输入电源Vin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开关管S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二二极管D2承 受反向电压截止,第一电容C1则通过开关管S给漏感LPK充电。因此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线性增加,而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为零。励磁电感一直减少,原边漏感电流iLPK增加。由于耦合电感T的副边电流iN2不能突变,因此副边电流iN2依然通过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五二极管D5给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第五电容C5和第二电容C2通过第八二极管D8给第二输出电容Cout2充电和负载供电,同时第一输出电容Cout1给负载供电,输出电压Vo保持不变。因此,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和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为零、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和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减小。当副边电流iN2减小到零,此模态结束。
2)在t1~t2阶段,电路工作在模态II,如图3b所示,开关管S的驱动电压Vg保持高电平,即开关管S保持导通状态。第一二极管D1承受正向电压导通,直流输入电源Vin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开关管S给第一电感L1充电。第二二极管D2承受反向电压截止,第一电容C1则通过开关管S给励磁电感LM和漏感LPK充电。因此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线性增加,而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为零。耦合电感T的励磁电感LM的电流iLM和原边漏感电流iLPK线性增加。副边电流iN2反向线性增加,因此第三电容C3通过第七二极管D7和副边给第五电容C5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第四二极管D4和副边给第四电容C4充电,第一输出电容Cout1和第二输出电容Cout2给负载供电,并维持输出电压Vo不变。因此,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和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线性增加、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和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为零。当开关管S驱动电压Vg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此模态结束。
3)在t2~t3阶段,电路工作在模态III,如图3c所示,开关管S的驱动电压Vg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开关管S关断,第一二极管D1承受反向电压截止,第 二二极管D2承受正向电压导通,直流输入电源Vin和第一电感L1一起给第一电容C1充电。原边漏感LPK通过第三二极管D3给第一输出电容Cout1充电。因此,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为零,而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原边漏感电流iLPK和副边电流iN2线性减少,但励磁电感LM的电流iLM依旧线性增加。第三电容C3依旧通过第七二极管D7和副边给第五电容C5充电,第二电容C2依旧通过第四二极管D4和副边给第四电容C4充电,第二输出电容Cout2给负载供电,并维持输出电压Vo不变。因此,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和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线性减少,而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和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为依然为零。当副边电流iN2减小到零,此模态结束。
4)在t3~t4阶段,电路工作在模态IV,如图3d所示,开关管S的驱动电压Vg保持低电平,开关管S保持关断,第一二极管D1承受反向电压截止,第二二极管D2承受正向电压导通,直流输入电源Vin和第一电感L1一起给第一电容C1充电。原边漏感LPK通过第三二极管D3给第一输出电容Cout1充电。因此,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为零,而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原边漏感电流iLPK和励磁电感LM的电流iLM线性减小,但副边电流iN2正向线性增加。由于原边漏感电流不为零,即漏感电压一直大于零,使得副边电压VN2小于第三电容C3的电压VC3和第四电容C4的电压VC4。因此,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均为零。第五电容C5、第二电容C2和副边给第二输出电容Cout2充电,并维持输出电压Vo不变。当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减小到零,即漏感LPK的电流iLPK为零,此模态结束。
5)在t4~t0阶段,电路工作在模态V,如图3e所示,开关管S的驱动电压Vg保持低电平,开关管S保持关断,第一二极管D1承受反向电压截止,第二二 极管D2承受正向电压导通,直流输入电源Vin和第一电感L1一起给第一电容C1充电。原边漏感LPK的电流iLPK为零,因此,第一二极管D1的电流iD1和第三二极管D3的电流iD3为零,而第一电感L1的电流iL1、第二二极管D2的电流iD2、励磁电感LM的电流iLM和副边电流iN2线性减小。副边电流iN2通过第六二极管D6和第五二极管D5给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第五电容C5和第二电容C2通过第八二极管D8给第二输出电容Cout2充电和负载供电,同时第一输出电容Cout1给负载供电,输出电压Vo保持不变。因此,第四二极管D4的电流iD4和第七二极管D7的电流iD7为零,第五二极管D5的电流iD5和第六二极管D6的电流iD6增加之后减小。当开关管S导通时,此模态结束重新开始新的开关周期,并重复以上五个模态。
以下为本实施例上述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的稳态增益情况:
由于第一电感L1的电压VL1一个开关周期平均值为零,因此可得到如下式(1),由式(1)得到直流输入电源Vin与第一电容C1的电压VC1的关系式如下式(2)所示。
VinD=(VC1-Vin)(1-D) (1)
时间段tout1的占空比Dout1如下式(3)所示:
忽略漏感LPK的影响,由于耦合电感T的励磁电感LM的电压VLM一个开关周期平均值为零,因此可得到如下式(4)、(5)、(6)和(7)。
由于输出电压Vo等于Vout1与Vout2相加,所以由式(2)、(4)和(7)得到直流输入电源Vin与输出电压Vo的关系式如下式(8)所示。
通常,传统带有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如Flyback变换器和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稳态增益为和(D为占空比)。如图4所示,显示了本发明与Flyback变换器和二次型BOOST变换器的稳态增益情况,从图中可知,当输入电压为24V、匝比n=3时,本发明占空比只需0.3左右就可以升至400V左右,相比于其它两个占空比要小很多。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直流输入电源(Vin)、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耦合电感(T)、第一电容(C1)、第二二极管(D2)、开关管(S)、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容(C2)、第四二极管(D4)、第三电容(C3)、第五二极管(D5)、第四电容(C4)、第六二极管(D6)、第五电容(C5)、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一输出电容(Cout1)、第二输出电容(Cout2)和负载;其中,所述直流输入电源(Vin)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其负极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开关管(S)的源极、第一输出电容(Cout1)的一端和负载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耦合电感(T)的原边(N1)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开关管(S)的漏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其原边(N1)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其副边(N2)的异名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其副边(N2)的同名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和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分别与第二输出电容(Cout2)的一端和负载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电容(Cout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电容(Cout1)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感(T)由原边漏感(LPK)以及理想变压器的原边(N1)和副边(N2)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66604.8A CN104283419A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66604.8A CN104283419A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83419A true CN104283419A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225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66604.8A Pending CN104283419A (zh) | 2014-07-29 | 2014-07-29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83419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3254A (zh) * | 2015-12-24 | 2016-05-04 | 厦门大学 | 一种含开关电容的零电压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06936300A (zh) * | 2017-03-29 | 2017-07-07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非隔离型低输入电流纹波高效高增益dc_dc变换器 |
CN109560703A (zh) * | 2018-12-26 | 2019-04-0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开关电容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10048611A (zh) * | 2019-05-29 | 2019-07-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高电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 |
CN111130343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福州大学 | 一种带有泵升电容的双输入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 |
CN113394975A (zh) * | 2021-07-30 | 2021-09-1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高电压增益dc-dc直流变换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4767A (en) * | 1994-01-10 | 1995-07-18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Power converter possessing zero-voltage switching and output isolation |
CN102158090A (zh) * | 2011-03-04 | 2011-08-17 | 浙江大学 | 内置变压器和开关电容的倍压单元的Boost变换器 |
CN202721610U (zh) * | 2012-07-09 | 2013-02-06 | 亚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具交错式柔性切换机制的高效率高升压比直流转换器 |
CN103280976A (zh) * | 2013-05-16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用于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新型高电压增益混合直流变换器 |
CN103618446A (zh) * | 2013-12-16 | 2014-03-05 | 厦门大学 | 一种带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的无源箝位并联型升压变换器 |
CN204131391U (zh) * | 2014-07-29 | 2015-01-2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
2014
- 2014-07-29 CN CN201410366604.8A patent/CN1042834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4767A (en) * | 1994-01-10 | 1995-07-18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Power converter possessing zero-voltage switching and output isolation |
CN102158090A (zh) * | 2011-03-04 | 2011-08-17 | 浙江大学 | 内置变压器和开关电容的倍压单元的Boost变换器 |
CN202721610U (zh) * | 2012-07-09 | 2013-02-06 | 亚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具交错式柔性切换机制的高效率高升压比直流转换器 |
CN103280976A (zh) * | 2013-05-16 | 2013-09-04 | 江苏大学 | 用于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新型高电压增益混合直流变换器 |
CN103618446A (zh) * | 2013-12-16 | 2014-03-05 | 厦门大学 | 一种带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的无源箝位并联型升压变换器 |
CN204131391U (zh) * | 2014-07-29 | 2015-01-2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HIH-LUNG SHEN等: "A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for PV Panel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ISEEE),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
VAN T. LIU, LI J. ZHANG: "Design of High Efficiency Boost-Forward-Flyback Converters With High Voltage Gain", 《2014 11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 AUTOMATION (ICCA)》 * |
YI-PING HSIEH等: "Novel 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With Coupled-Inductor and Switched-Capacitor Techniqu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3254A (zh) * | 2015-12-24 | 2016-05-04 | 厦门大学 | 一种含开关电容的零电压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05553254B (zh) * | 2015-12-24 | 2018-03-23 | 厦门大学 | 一种含开关电容的零电压开关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06936300A (zh) * | 2017-03-29 | 2017-07-07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非隔离型低输入电流纹波高效高增益dc_dc变换器 |
CN109560703A (zh) * | 2018-12-26 | 2019-04-02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开关电容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
CN110048611A (zh) * | 2019-05-29 | 2019-07-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基于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高电压增益软开关dc-dc变换器 |
CN111130343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福州大学 | 一种带有泵升电容的双输入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 |
CN113394975A (zh) * | 2021-07-30 | 2021-09-1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高电压增益dc-dc直流变换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41138B (zh) | 一种倍压式软开关型推挽直流变换器 | |
CN104283419A (zh)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
CN103929058A (zh) | 基于耦合电感的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 | |
CN106026643A (zh) | 一种混合开关电容与耦合电感的高电压增益dc-dc变换器 | |
CN103731039A (zh) |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 |
CN103595258A (zh) | 一种升压型软开关谐振变换器及其定频控制方法 | |
CN103066841B (zh) | 一种基于电荷泵电容的倍压型直流变换器 | |
CN104638932A (zh) | 一种多谐振变换器 | |
CN103633840A (zh) | 一种单开关高增益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5490523A (zh) | 一种开关准z源型升压变换器 | |
CN207368879U (zh) | 一种低电压应力的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204131391U (zh) | 一种带有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的二次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 |
CN110829837B (zh) | 一种低电压应力ZVS高增益Boost变换器 | |
CN209200934U (zh) | 一种融合耦合电感技术的直流三电平升压变换器 | |
CN111342664A (zh) | 一种集成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775028U (zh) | 基于耦合电感的两相交错并联变换器 | |
CN207265872U (zh) | 一种高低压同步有源钳位转换电路 | |
TW201332272A (zh) | 高昇壓直流-直流轉換器及其方法 | |
CN105827110B (zh) | 一种三绕组耦合电感倍压式单开关管升压直流变换器 | |
CN203645545U (zh) | 一种磁耦合式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CN103633844B (zh) | 一种磁耦合式高增益dc/dc变换器 | |
TWI752579B (zh) | 交錯型高電壓轉換比直流轉換器 | |
CN206211838U (zh) | 一种耦合电感型准z源dc‑dc变换器 | |
CN109905025B (zh) | 一种高增益dc-dc开关变换器 | |
CN208971387U (zh) | 一种基于耦合绕组单元的三电平升压型直流变换拓扑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