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512A - 自动仓库的货架 - Google Patents

自动仓库的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512A
CN103717512A CN201280037268.1A CN201280037268A CN103717512A CN 103717512 A CN103717512 A CN 103717512A CN 201280037268 A CN201280037268 A CN 201280037268A CN 103717512 A CN103717512 A CN 103717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art
shelf
elastomeric element
goods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512B (zh
Inventor
山田一宏
福田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717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仓库的货架,具备多个搁板部,各搁板部具备货物承受部件(26)、螺纹部件(27)、限制件(28)、承受部件(29)以及螺母(30)。货物承受部件(26)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具有供货物载置的载置面。螺纹部件(27)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内部,在前后方向比货物承受部件(26)长。限制件(28)以相比货物承受部件(26)的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前端面。在限制件(28)形成有用于供螺纹部件(27)贯通的螺纹通孔(28a)。承受部件(29)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后端面,承受来自螺纹部件(27)的载荷。螺母(30)紧固于螺纹部件(27),从而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

Description

自动仓库的货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架,尤其是涉及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的自动仓库的货架。
背景技术
在自动仓库设置有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的货架。货架具有主体部和多个搁板部,其中,主体部具有多个沿路径排列的支柱,多个搁板部设置于主体部。支柱具有多个与路径邻接而排列的第一支柱、和远离路径而排列的第二支柱。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一对一地对应成对,并隔开间隔地配置。搁板部是承受货物的部件。多个搁板部上下隔开间隔地配置于一对第一支柱以及第二支柱。以往公知有在搁板部的路径侧设置有用于防止货物落下的限制件的货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货架中,限制件通过焊接或者螺纹固定而安装于搁板部的路径侧。由此,即使货架因产生地震等而摇晃,货物也被限制件阻拦而难以从搁板部落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8830号公报
在现有的货架中,在货架的安装现场通过焊接或者螺纹固定来安装限制件时,安装部分的周围的保养以及限制件的安装需要大量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自动仓库的货架中减少限制件的安装所需要的工时。
以下,作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对多个方式进行说明。这些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而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的自动仓库的货架是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的货架。自动仓库的货架具有:主体部;以及多个设置于主体部的搁板部。多个搁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备搁板承受部件、螺纹部件、限制件、承受部件以及螺母。搁板承受部件固定于主体部。搁板承受部件是沿与路径正交的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搁板承受部件具有供货物载置的载置面。螺纹部件配置于搁板承受部件的内部。螺纹部件在第一水平方向上比搁板承受部件长。限制件以相比搁板承受部件的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一端侧。在限制件形成有供螺纹部件贯通的孔。承受部件是配置于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二端侧,用于承受来自螺纹部件的载荷的部件。螺母紧固于螺纹部件,从而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
在该货架中,在搁板部上,螺纹部件贯通供货物载置的中空状的搁板承受部件。利用紧固于该螺纹部件的螺母来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另外,利用承受部件承受来自螺纹部件的载荷。此处,利用贯通搁板承受部件的螺纹部件与螺母来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由此,能够减少安装限制件所需要的工时。并且,能够通过螺纹部件的弹性来抑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货物的摇晃。
螺纹部件也可以具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连结的弹性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弹性部件,进一步吸收货物与限制件撞击时的货物的摇晃。
自动仓库的货架还可以具备定位引导件,上述定位引导件设置于限制件,通过与搁板承受部件的内侧面抵接来将限制件定位于搁板承受部件。由此,使限制件的安装更加容易。另外,定位引导件与搁板承受部件的内侧面抵接,因此限制件难以脱落。
自动仓库的货架还可以具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在第一部件的前端固定弹性部件;第二固定板在第二部件的前端固定弹性部件,并与第一固定板一起夹住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经由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而固定于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这种弹性部件经由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来吸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撞击能量。
自动仓库的货架还具备面朝螺母而配置的受压板。弹性部件配置于受压板与承受部件之间。在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该撞击能量从受压板均匀地施加于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能够均匀地发生压缩变形来吸收撞击能量。
承受部件也可以具有第一承受部件、和第二承受部件。第一承受部件固定于螺纹部件,并与弹性部件连结。第二承受部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二端侧,并与弹性部件连结。
第一承受部件也可以被折弯成7字形。另外,第二承受部件也可以被折弯成具有开口的喇叭形的剖面形状。弹性部件的外侧面与第二承受部件的开口连结,第一承受部件以贯通弹性部件的方式被连结。
第一承受部件也可以被折弯成U字形。第二承受部件也可以具有固定部、和第一连结板。固定部以与搁板承受部件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第一连结板以与第一承受部件的U字形的开口对置的方式延伸。弹性部件的外侧面与第一承受部件的U字形的开口连结,第二承受部件的第一连结板以贯通弹性部件的方式被连结。
第一承受部件也可以被折弯成7字形。第二承受部件也可以具有固定部、和第二连结板。固定部以与搁板承受部件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第二连结板配置为与第一承受部件的前端对置。弹性部件固定于第一承受部件的前端与第二承受部件的第二连结板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的自动仓库的货架是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的货架。自动仓库的货架具有主体部;以及多个设置于主体部的搁板部。多个搁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备搁板承受部件、限制件以及弹性部件。搁板承受部件固定于主体部。搁板承受部件是沿与路径正交的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搁板承受部件具有供货物载置的载置面。限制件以相比搁板承受部件的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一端侧。弹性部件吸收对限制件的撞击能量。
在该货架中,弹性部件吸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撞击能量。因此,能够抑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货物的摇晃。
弹性部件是能够剪切变形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弹性部件通过剪切变形来吸收能量,由此抑制货物的摇晃。
弹性部件设置于搁板承受部件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利用贯通搁板承受部件的螺纹部件与螺母来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限制件固定于搁板承受部件。由此,能够减少安装限制件所需要的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仓库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该自动仓库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搁板部的主视图。
图4是搁板部的侧视图。
图5是搁板部的立体图。
图6是货物承受部件的剖视图。
图7是货物承受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螺纹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自动仓库的整体概要
图1是从堆垛起重机10的路径方向观察自动仓库1的侧视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自动仓库1的俯视图。
此外,堆垛起重机10的路径5的方向(行驶方向)与图2的上下方向对应。另外,从堆垛起重机10的路径5离开的方向(前后方向、进深方向)与图1的左右方向对应。
自动仓库主要具备堆垛起重机10、和货架装置12。堆垛起重机10在自动仓库1内沿路径5行驶。堆垛起重机10输送货物W,而将货物W载置于货架装置12。在堆垛起重机10的两侧配置有货架装置12。堆垛起重机10具有行驶台车10a、立起设置于行驶台车10a的桅(mast)10b、能够升降地支承于桅10b的升降台10c、以及相对于升降台10c进退的移载用的叉具10d。行驶台车10a被一对沿路径5上下配置的导轨11a所引导。
(2)第一实施方式的货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货架装置12是用于收纳货物W的装置。货架装置12具备:货架装置主体14(主体部的一个例子)、和多个设置于货架装置主体14的搁板部16。
(2-1)货架装置主体
货架装置主体14具备多个支柱21、多个拉杆23、以及多个水平部件24。多个支柱21配置于地面FL上。此处,将配置于接近堆垛起重机10的一侧的支柱21称为第一支柱21a。并且,将配置于远离堆垛起重机10的一侧的支柱21称为第二支柱21b。第一支柱21a沿路径方向排列配置。并且,第二支柱21b沿路径5方向排列配置。此外,第一支柱21a以及第二支柱21b在与路径5正交的方向上以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排列配置。
拉杆23具有水平拉杆23a、背面拉杆23b、以及侧面拉杆23c。水平拉杆23a配置成Z字形状,将第一支柱21a与第二支柱21b在水平方向上连结。背面拉杆23b将相邻的第二支柱21b在垂直方向上连结。侧面拉杆23c配置成Z字形状,将第一支柱21a与第二支柱21b在垂直方向上连结。水平部件24具有将第一支柱21a在水平方向上连结的第一水平部件24a、和将第二支柱21b连结的第二水平部件24b。针对多个搁板部16的每一个上下隔开间隔地设置水平部件24。
(2-2)搁板部
搁板部16是供货物W载置的部分。搁板部16设置于第一支柱21a与第二支柱21b之间。此处,多个搁板部16以在高度方向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支柱21a与第二支柱21b。
如图2~图5所示,搁板部16具有一对固定于支柱21的支承部件25、和以悬臂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25的货物承受部件26(搁板承受部件的一个例子)。并且,如图6以及图7所示,搁板部16具有螺纹部件27、限制件28、承受部件29、以及螺母30。
如图3~图5所示,一对支承部件25是支承货物承受部件26的部件。一对支承部件25分别是在行驶方向上长的部件。此处,一对支承部件25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支柱21a以及第二支柱21b。具体而言,一对支承部件25的一方(第一支承部件25a)固定于第一支柱21a,一对支承部件25的另一方(第二支承部件25b)固定于第二支柱21b。
如图6以及图7所示,货物承受部件26为中空的方管制,具有供货物W载置的载置面26a。货物承受部件26沿前后方向(第一水平方向的一个例子)延伸。货物承受部件26固定于一对支承部件25的前端部。具体而言,货物承受部件26架设于第一支承部件25a的前端部与第二支承部件25b的前端部之间,被固定于两前端部。
螺纹部件27沿前后方向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内部。螺纹部件27是在前后方向上比货物承受部件26长的部件。在螺纹部件27的外周面的至少两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部27c。
限制件28以相比载置面26a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路径5侧的第一端面26b。在限制件28形成有供螺纹部件27贯通的螺纹通孔28a。在限制件28设置有定位引导件28b。定位引导件28b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内侧面抵接,由此将限制件28定位于货物承受部件26。从限制件28的内侧面向前后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定位引导件28b。
承受部件29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里侧的第二端面26c。承受部件29是为了承受来自螺纹部件27的载荷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承受部件29与限制件28形状相同。由此,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从而能够降低成本。但是,也可以使承受部件29形成为未相比载置面26a向上方突出的其他形状。
螺母30在螺纹部件27的两端与外螺纹部27c旋合。螺母30是为了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而设置的。通过拧入螺母30,来朝向货物承受部件26按压限制件28,由此限制件28被固定。
在这种结构的货架装置12中,若地面FL因地震等而摇晃,该摇晃经由货架装置主体14传递至搁板部16,则货物W将移动。但是,由于从载置面26a向上方突出的限制件28设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所以载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货物W与限制件28抵接,从而货物W难以落下。尤其是,在搁板部16的里侧(后侧)具有背面拉杆23b,所以货物W难以在里侧落下,但是在前侧不具有妨碍货物W移动的部件,所以若无限制件28,则货物W可能朝路径5侧落下。但是,能够利用限制件28阻止货物W向路径5侧移动。
(3)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螺纹部件27由一根丝杠轴构成,但如图8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螺纹部件127由基端侧配置于限制件28的第一部件127a、与基端侧配置于承受部件29的第二部件127b这两个部件构成。在第一部件127a与第二部件127b之间配置有粘弹性体140。用于将粘弹性体140固定为能够剪切变形的第一固定板141a以及第二固定板141b通过焊接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而固定在第一部件127a的前端以及第二部件127b的前端。第一固定板141a与第二固定板141b在与螺纹部件127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能够对置地配置。在第一部件127a以及第二部件127b的基端侧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未图示)。粘弹性体140通过粘接、双面胶带的粘贴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而固定于第一固定板141a和第二固定板141b。粘弹性体140通过剪切变形来吸收能量。在第一变形例中,当货物W撞击到限制件28时,能够通过粘弹性体140剪切变形来吸收该撞击能量。
(4)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部件127a与第二部件127b之间配置有粘弹性体140,但在变形例中,取代粘弹性体140而配置弹性体240。在图9中,螺纹部件227由基端侧配置于限制件28的第一部件227a、和基端侧配置于承受部件29的第二部件227b构成。在第一部件227a与第二部件227b之间配置有弹性体240。弹性体240例如是弹簧或者合成橡胶等具有弹性的部件。在第一部件227a的前端以及第二部件279b的前端,用于将弹性体240固定为可伸缩的第一固定板241a以及第二固定板241b通过焊接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而分别固定于第一部件227a以及第二部件227b。第一固定板241a与第二固定板241b在螺纹部件227的轴向上能够对置地配置。弹性体240通过伸缩来缓和能量。在第二变形例中,当货物W撞击到限制件28时,能够通过弹性体240伸缩来缓和该撞击能量。
(5)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螺母30与承受部件329之间配置有粘弹性体340。在螺母30与粘弹性体340之间,配置有用于使粘弹性体340均匀地压缩的受压板342。在这种第三变形例中,当货物W撞击到限制件28时,能够通过粘弹性体340压缩变形来吸收该撞击能量。
(6)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承受部件429配置有粘弹性体440。承受部件429由如下部件构成:固定于螺纹部件427的第一承受部件429a、第二承受部件429b、以及一对配置于第一承受部件429a与第二承受部件429b之间的粘弹性体440。第一承受部件429a是将金属制的板材折弯成U字形而形成的部件,在基端部利用螺母30固定有螺纹部件427。在第一承受部件429a的前端部内侧面固定有一对粘弹性体440。第二承受部件429b具有: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里侧端面,两端部被折弯的扁平U字形的固定部429d;和立起设置于固定部429d的中央部的连结板429e。固定部429d的两端部与货物承受部件26的两外侧面接触而卡定。由此将承受部件429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在连结板429e的前端侧的表面以及背面固定有一对粘弹性体440。在第四变形例中,在第二承受部件429b的连结板429e的表面以及背面与第一承受部件429a的内侧面之间配置有一对粘弹性体440,因此能够进一步吸收撞击能量。
(7)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如图12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承受部件529的第一承受部件529a是将金属板材折弯成7字形而形成的。第一承受部件529a利用螺母30固定于螺纹部件427。承受部件529的第二承受部件529b是将金属制的板材折弯成喇叭形的剖面形状而形成的。第二承受部件529b的前端部配置为对置承受。一对粘弹性体540固定于第一承受部件529a的前端部的两个表面与第二承受部件529b的内侧面。第二承受部件529b具有一对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固定部529d。一对固定部529d配置在与粘弹性体540的安装部分正交的方向上。即使是这种结构的第一变形例,也能够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进一步吸收撞击能量。
(8)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如图13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承受部件629的第一承受部件629a是将金属制的板材折弯成U字形而形成的,与第四实施方式形状相同。第二承受部件629b在基端具有以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的固定部629d。第二承受部件629b在前端具有配置于第一承受部件629a之间的连结板629e。在连结板629e的两个表面与第一承受部件629a的内侧面之间固定有一对粘弹性体640。即使是这种结构的第二变形例,也能够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进一步吸收撞击能量。
(9)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如图14所示,在第三变形例中,承受部件729的第一承受部件729a是将金属制的板材折弯成7字形而形成的,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形状相同。另外,第二承受部件729b与第二变形例同样地在基端具有以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的固定部729d。第二承受部件729b在前端具有以与第一承受部件729a的前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的连结板729e。在连结板629e的图14中的下表面与第一承受部件729a的上表面之间固定有粘弹性体740。即使是这种结构的第三变形例,也能够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吸收撞击能量。
(10)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表现。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部件对应的符号,仅对最先记载于说明书中的部件加以标注。
(A)自动仓库1的货架装置12是沿堆垛起重机10的路径5配置的装置。自动仓库1的货架装置12具有货架装置主体14、和多个设置于货架装置主体14的搁板部16。多个搁板部16中的至少一个具备货物承受部件26、螺纹部件27、限制件28、承受部件29、以及螺母30。货物承受部件26固定于货架装置主体14。货物承受部件26是沿与路径5正交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货物承受部件26具有供货物W载置的载置面26a。螺纹部件27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内部。螺纹部件27在前后方向上比货物承受部件26长。限制件28以相比货物承受部件26的载置面27a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第一端面26b。在限制件28形成有供螺纹部件27贯通的螺纹通孔28a。承受部件29是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第二端面26c,用于承受来自螺纹部件27的载荷W的部件。螺母30紧固于螺纹部件27,由此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
在该货架装置12中,在搁板部16上,螺纹部件27贯通供货物W载置的中空状的货物承受部件26。利用紧固于该螺纹部件27的螺母30,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另外,利用承受部件29承受来自螺纹部件27的载荷。此处,利用将货物承受部件26贯通的螺纹部件27与螺母30来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限制件28固定于货物承受部件26。由此,能够减少安装限制件所需要的工时。并且,能够通过螺纹部件27的弹性来抑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28时的货物的摇晃。
(B)自动仓库1的货架装置12是沿堆垛起重机10的路径5配置的装置。自动仓库1的货架装置12具有货架装置主体14、和多个设置于货架装置主体14的搁板部16。多个搁板部16中的至少一个具备货物承受部件26、限制件28、以及弹性部件140、240。货物承受部件26固定于货架装置主体14。货物承受部件26是沿与路径5正交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货物承受部件26具有供货物W载置的载置面26a。限制件28以相比货物承受部件26的载置面27a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货物承受部件26的第一端面26b。弹性部件140、240吸收对限制件28的撞击能量。
在该货架装置12中,弹性部件140、240吸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撞击能量。因而,能够抑制货物撞击到限制件时的货物的摇晃。
(11)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尤其是,本说明书所叙述的多个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根据需要而任意组合。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货物承受部件由方管构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货物承受部件只要是中空形状便可以为任何形状,例如,可以为通常的圆管,也可以在方棒的中心设置螺纹通孔。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体举例示出弹簧或者橡胶,但弹性体不限定于橡胶、弹簧。此外,弹性部件包括弹性体以及粘弹性体。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螺纹部件27由丝杠轴构成,遍及外周面的全长形成有外螺纹部27c,但只要在两端具有外螺纹部即可。
工业上的利用可行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自动仓库的货架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仓库;5...路径;10...堆垛起重机;10a...行驶台车;10b...桅;10c...升降台;10d...叉具;11a...导轨;12...货架装置;14...货架装置主体;16...搁板部;21...支柱;21a...第一支柱;21b...第二支柱;23...拉杆;23a...水平拉杆;23b...背面拉杆;23c...侧面拉杆;24...水平部件;24a...第一水平部件;24b...第二水平部件;25...支承部件;25a...第一支承部件;25b...第二支承部件;26...货物承受部件;26a...载置面;26b...第一端面;26c...第二端面;27...螺纹部件;27c...外螺纹部;28...限制件;28a...螺纹通孔;28b...定位引导件;29...承受部件;30...螺母;127...螺纹部件;127a...第一部件;127b...第二部件;140...粘弹性体;141a...第一固定板;141b...第二固定板;227...螺纹部件;227a...第一部件;227b...第二部件;240...弹性体;241a...第一固定板;241b...第二固定板;329...承受部件;340...粘弹性体;342...受压板;427...螺纹部件;429...承受部件;429a...第一承受部件;429b...第二承受部件;429d...固定部;429e...连结板;440...粘弹性体;529...承受部件;529a...第一承受部件;529b...第二承受部件;529d...固定部;540...粘弹性体;629...承受部件;629a...第一承受部件;629b...第二承受部件;629d...固定部;629e...连结板;640...粘弹性体;729...承受部件;729a...第一承受部件;729b...第二承受部件;729d...固定部;729e...连结板;740...粘弹性体。

Claims (13)

1.一种自动仓库的货架,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
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的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部;以及
多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搁板部,
所述多个搁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备:
搁板承受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是沿与所述路径正交的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且具有供货物载置的载置面;
螺纹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内部,且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上比所述搁板承受部件长;
限制件,其以相比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所述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一端侧,且形成有供所述螺纹部件贯通的孔;
承受部件,其配置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二端侧,用于承受来自所述螺纹部件的载荷;以及
螺母,其紧固于所述螺纹部件,从而将所述限制件固定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部件具有:
第一部件、
第二部件、以及
将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连结的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粘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定位引导件,所述定位引导件设置于所述限制件,通过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内侧面抵接来将所述限制件定位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固定板,其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前端固定所述弹性部件;以及
第二固定板,其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前端固定所述弹性部件,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一起夹住所述弹性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面朝所述螺母而配置的受压板,
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受压板与所述承受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件具有:
第一承受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螺纹部件,并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和
第二承受部件,其固定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二端侧,并与所述弹性部件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受部件被折弯成7字形,
所述第二承受部件被折弯成具有开口的喇叭形的剖面形状,
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承受部件的所述开口连结,所述第一承受部件以贯通所述弹性部件的方式被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受部件被折弯成U字形,
所述第二承受部件具有以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的固定部、和以与所述第一承受部件的U字形的开口对置的方式延伸的第一连结板,
所述弹性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承受部件的U字形的开口连结,所述第二承受部件的第一连结板以贯通所述弹性部件的方式被连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受部件被折弯成7字形,
所述第二承受部件具有以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外侧面接触而被卡定的方式折弯的固定部、和以与所述第一承受部件的前端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连结板,
所述弹性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承受部件的前端与所述第二承受部件的第二连结板之间。
11.一种自动仓库的货架,沿堆垛起重机的路径配置,
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部;以及
多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搁板部,
所述多个搁板部中的至少一个具备:
搁板承受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主体部,是沿与所述路径正交的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中空状部件,且具有供货物载置的载置面;
限制件,其以相比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所述载置面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第一端侧;以及
弹性部件,其吸收对所述限制件的撞击能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是能够剪切变形的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搁板承受部件的内部。
CN201280037268.1A 2011-07-26 2012-06-20 自动仓库的货架 Active CN1037175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869 2011-07-26
JP2011162869 2011-07-26
PCT/JP2012/065721 WO2013015045A1 (ja) 2011-07-26 2012-06-20 自動倉庫のラ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512A true CN103717512A (zh) 2014-04-09
CN103717512B CN103717512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60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268.1A Active CN103717512B (zh) 2011-07-26 2012-06-20 自动仓库的货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038029B2 (zh)
CN (1) CN103717512B (zh)
TW (1) TWI532658B (zh)
WO (1) WO2013015045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408A (ja) * 1992-07-16 1994-02-08 Daifuku Co Ltd ネット取付け用連結具および安全ネット付き構造物
CN2178704Y (zh) * 1993-09-11 1994-10-05 许桂林 仓贮子母架
JP2000191115A (ja) * 1998-12-25 2000-07-11 Itoki Crebio Corp 間口可変型流動棚
CN101511710A (zh) * 2006-09-28 2009-08-19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自动仓库
CN101659345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仓库的货架
JP2010143719A (ja) * 2008-12-18 2010-07-01 Kongo Co Ltd 物品保管装置とその保管棚および保管棚の係止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2693B2 (ja) * 1989-12-22 1997-03-19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ストッパ付き枠組棚
JP4001289B2 (ja) * 2003-05-15 2007-10-31 有限会社 キュービック静岡 立体倉庫
JP4667855B2 (ja) * 2004-12-27 2011-04-13 有限会社 キュービック静岡 積載棚のパレットの横ずれ防止装置
JP5162299B2 (ja) * 2007-11-01 2013-03-13 有限会社 キュービック静岡 パレットの移動防止装置及びパレットの移動の防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408A (ja) * 1992-07-16 1994-02-08 Daifuku Co Ltd ネット取付け用連結具および安全ネット付き構造物
CN2178704Y (zh) * 1993-09-11 1994-10-05 许桂林 仓贮子母架
JP2000191115A (ja) * 1998-12-25 2000-07-11 Itoki Crebio Corp 間口可変型流動棚
CN101511710A (zh) * 2006-09-28 2009-08-19 平田机工株式会社 自动仓库
CN101659345A (zh) * 2008-08-26 2010-03-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仓库的货架
JP2010143719A (ja) * 2008-12-18 2010-07-01 Kongo Co Ltd 物品保管装置とその保管棚および保管棚の係止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38029B2 (ja) 2016-12-07
CN103717512B (zh) 2016-05-18
WO2013015045A1 (ja) 2013-01-31
TWI532658B (zh) 2016-05-11
TW201313582A (zh) 2013-04-01
JPWO2013015045A1 (ja) 201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724B (zh) 车辆用电池安装结构
FR2900125B1 (fr) Plancher d'aeronef, utilisation d'un tel plancher et troncon d'aeronef muni d'un tel plancher
CN103180194A (zh) 铁道车辆的排障装置
CN103158981B (zh) 物品收纳架
JP2013049530A (ja) 連結金具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ウンターウェイト
CN201833975U (zh) 汽车蓄电池支架
CN103717512A (zh) 自动仓库的货架
CN204023429U (zh) 直升机停机坪的支撑系统
CN203238802U (zh)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KR101390669B1 (ko) 거더교용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더교
CN204252311U (zh) 竖向开洞软钢阻尼器
CN202464658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组合机架
CN102874086A (zh) 发动机安装支座
CN104003091B (zh) 置物架、限位器以及限位器的安装方法
CN105544760A (zh) 用于提高火电厂主厂房抗震性能的悬吊式煤斗减震结构
CN104895214A (zh) 一种钢筋区域分散型防屈曲支撑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73058B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型两阶耗能阻尼器
CN202866085U (zh) 轻型屋盖的支撑结构
CN114197676A (zh) 一种组合式弧形钢板阻尼器
CN105465144A (zh) 一种立柱安装连接件
CN106314548A (zh) 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
CN203998081U (zh) 抓取机构
CN216840223U (zh) 一种轻钢承重柱结构
CN213360720U (zh) 一种重量较轻的新型钢构件
CN202201043U (zh) 一种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