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8802U -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8802U
CN203238802U CN 201320092776 CN201320092776U CN203238802U CN 203238802 U CN203238802 U CN 203238802U CN 201320092776 CN201320092776 CN 201320092776 CN 201320092776 U CN201320092776 U CN 201320092776U CN 203238802 U CN203238802 U CN 203238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pper shoe
damper
frame
viscoelastic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92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川清次
高田友和
内山高
夏堀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Sekisui Hous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O Ltd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O Ltd,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92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8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8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88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其具有安装在由两柱材和两横档组成的构架框内的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该粘弹性阻尼器包括:相互平行配置的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上的一块或多块第一致动板;接合在另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上、并与第一致动板在厚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平行地部分重叠的一块或多块第二致动板;及粘结在两块致动板的相向面上的粘弹性体,粘弹性阻尼器与设置有桁架状辅助构件的支撑板组合在一起,以平行于构架框的框面的状态,被安装在构架框内,并支撑着构架框。当地震等引起构架框发生水平方向振动时,粘弹性阻尼器的各致动板向互为相反的方向位移,使粘弹性体发生剪切变形,从而产生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在采用了轻型钢架结构等的建筑物的构架中安装采用了粘弹性阻尼器的减震框架,来使地震等引起的振动衰减的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了钢架结构等的中低层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已知有一种在由柱材和上下横档构成的构架框的框内安装具有减震功能的阻尼器来吸收地震所产生的能量的减震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2等中公开的减震结构为,在由柱材和上下横档构成的矩形构架框的框内,水平地架设将该框架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横档,在该横档的上、下区域中沿着互不相同的斜方向各安装一组支撑型粘弹性阻尼器。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在上层的梁与下层的梁之间设置减震壁骨的结构。该减震壁骨采用在型钢制的上侧壁骨与下侧壁骨之间安装面型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 
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在由柱材和上下横档构成的矩形构架框的框内,配置比该矩形构架框的内框尺寸小一圈的板材,并将该板材的四边的中间部位通过粘弹性体而安装于柱材或梁材的结构。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的减震结构主要是针对采用重型钢架结构的中层建筑物等中的应用而设计的,所以,包括粘弹性阻尼器在内的控制机构的尺寸都较大,结构也较复杂。因而,对于采用轻型钢架结构的低层住宅用建筑物而言,存在难以在厚度方向上将阻尼器紧凑地收纳到建筑物本体的构架框的框面内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411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182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04955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30979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采用轻型钢架结构的低层住宅用建筑物、且构件的结构简洁紧凑、容易被安装到构架框的框内、并能有效地使地震等引起的振动衰减的建築物的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具有安装在由左、右侧的柱材和上、下横档组成的构架框的框内的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该建筑物的减震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粘弹性阻尼器包括: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与一个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一起的一块或多块第一致动板;与另一个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一起、并与所述一块或分别与所述多块第一致动板在厚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平行地部分重叠配置的一块或多块第二致动板;以及装设在所述第一致动板与所述第二致动板之间、且正反两面分别粘结在所述第一致动板与所述第二致动板的相向面上的一块或多块粘弹性体,所述粘弹性阻尼器与设置有桁架状辅助构件的支撑板组合在一起,以所述第一致动板及所述第二致动板平行于所述构架框的框面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并在框内支撑着所述构架框。 
基于该结构,当地震引起构架框发生水平方向的振动时,安装在构架框内的粘弹性阻尼器的第一致动板和第二致动板向互为相反的方向位移、使具有适宜的粘弹性的粘弹性体发生剪切变形,从而吸收能量使振动衰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构架框的框面是指构架框所形成的平面,该平面基本在铅直面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粘弹性阻尼器被构成为,多块致动板平行地部分重叠,并在相重叠的致动板之间夹着粘弹性体这样的三明治结构。所以结构简洁,可以将整体厚度设计得较薄。另外,通过改变致动板与粘弹性体相重叠的部分的尺寸、或改变粘弹性体的厚度,能够容易地相应于构架框的大小和形状来调节粘弹性阻尼器自身的设计上的粘弹性特性。 
另外,通过将粘弹性阻尼器与设置了桁架状辅助构件的支撑板结合在一起安装在构架框的框内,并使它们在框内支撑着构架框,同时,使粘弹性阻尼器的第一致动板及第二致动板平行于构架框的框面,能够使粘弹性阻尼器最高效地吸收建筑物的本体产生的振动。另外,由于该粘弹性阻尼器能够被紧凑地组装到厚度较薄的构架框内, 所以构架框内的收纳尺寸变得充裕,设计上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并易于进行施工。 
将粘弹性阻尼器设置在构架框的框内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性或施工上的需要等,从如下设置形态中选择合适的设置形态。 
(1)在一侧的所述柱材的中间部位,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沿着该柱材的框内面,纵向地固定连接在该柱材上,所述支撑板通过分别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柱材与所述上横档相交的结合处、及另一侧的所述柱材与所述下横档相交的结合处的桁架状辅助构件,而被纵向地保持在所述构架框框内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另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所述支撑板上,从而,该粘弹性阻尼器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板与一侧的所述柱材之间。 
(2)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架设着将该构架框分割成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中横档,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分别沿纵向配置着左右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左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左侧的所述柱材的框内面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右侧的所述柱材的框内面固定连接,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对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分别沿纵向接合在左侧的所述支撑板和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从而,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各设置着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横向相对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 
(3)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架设着将该构架框分割成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中横档,在所述上方区域,沿横向配置着上下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上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上横档的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中横档的上侧框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方区域,沿横向设置着上下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上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中横档的下侧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下横档的框内面固定连接,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对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分别沿横向接合在所述上侧的支撑板和所述下侧的支撑板上,从而,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各设置有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纵向相对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 
基于上述各设置形态,构成桁架结构的辅助构件能够无损失地将地震时的振动能量传递给粘弹性阻尼器,从而能够提高构架框本身的横向强度,防止大外力损坏构架框。 
本实用新型的建築物的减震结构是在构架框的框内,以使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平 行于构架框的框面的状态设置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另外,由于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采用相互平行地部分重叠的多块致动板之间夹着粘弹性体的结构,所以自身的厚度可以设计得较薄,并且,可以通过结构简单的辅助构件等,将与致动板接合在一起的阻尼器安装构件设置在构架框内的规定位置上。因而,采用该结构,可以使构架框内的收纳尺寸变得充裕,设计上的灵活性得到提高,并易于进行施工。 
另外,通过恰当地设计构架框的刚性,并相应地适当调节粘弹性阻尼器的粘弹性特性,能够使粘弹性阻尼器相应于地震等外力而适度地变形,将振动能量转换为热能,来高效地使振动衰减。同时,由于粘弹性阻尼器的结构简单,所以粘弹性阻尼器的弹性及粘性方面的设计值的调节较为容易。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建築物的减震结构能够低价地应用于采用了轻型钢架结构的低层到中层的住宅用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形态一的正视图。 
图2是设置形态一中的粘弹性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图3是表示设置形态一的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用水平换算弹簧表示设置形态一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形态二的正视图。 
图6是设置形态二中的粘弹性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图7是表示设置形态二的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图8是用水平换算弹簧表示设置形态二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形态三的正视图。 
图10是设置形态三中的粘弹性阻尼器的纵截面图。 
图11是表示设置形态三的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图12是用水平换算弹簧表示设置形态三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粘弹性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具体地,通过举例来说明在构架框的框内设置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各种形态。 
<设置形态一> 
图1是表示将粘弹性阻尼器1沿着构架框2的一侧的柱材21设置的设置形态一的正视图,图2是该粘弹性阻尼器1的横截面图。 
示例中,假定构架框2是在采用了轻型型钢的钢架结构体中用来承受外力的构件。构架框2由相隔规定间隔而竖立的左、右侧的柱材21;及连接在这两个柱材21的上端的上横档22、和连接在这两个柱材21的下端的下横档22构成,正视时呈纵向长矩形。作为示例中的各柱材21,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由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一对带唇缘的槽形钢背靠背地接合成一体而构成的构件。另外,作为示例中的上、下横档22,可采用单个带唇缘的槽形钢,并将其配置成开口侧朝向构架框2的框内侧。各柱材21与上、下横档2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或用螺栓和螺母固定等的方式接合,另外,也可以用同样的接合方式将它们接合在建筑物本体的大梁24等上。 
粘弹性阻尼器1包括: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3、与各阻尼器安装构件3接合在一起的致动板4、及装设在这些致动板4的相向面之间的粘弹性体5。 
图1及图2中的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1)是由截面为T字形的钢材等构成的具有适宜长度的构件。在相当于其T字形的支脚的阻尼器安装片301上安装着两块致动板4(第一致动板41)。 
第一致动板41是由钢板等刚体构成的基本为矩形的板材,两个第一致动板41的一侧的边部分别重叠在阻尼器安装片301的正反两面,它们间的重叠部分由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此处,可以使用高强度的螺栓和螺母。 
另外,在本设置形态中,图1及图2中的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2)是将两块长方形的扁平钢等重叠而构成的构件。在这两块扁平钢之间,左半侧中插入有一块致动板4(第二致动板42),右半侧中插入有后述的支撑板7,且各构件相重叠的部分由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 
第二致动板42是厚度与第一致动板41相同的板材,其右侧的边部夹在两块阻尼器安装构件32之间,其余的部分基本被配置在两块第一致动板41之间。即,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之间相隔规定间隔并相互平行地部分重叠。 
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相重叠的部分夹着粘弹性体5。粘弹性体5为 片状构件,可采用由橡胶类、苯乙烯类、丙烯酸类、沥青类等各种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其尺寸略小于各个致动板4的尺寸。粘弹性体5的正反两面由粘合剂粘结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的相向面上。 
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粘弹性阻尼器1被纵向(即,阻尼器安装构件31的长度方向与柱材21的长度方向一致)地配置在构架框2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上,其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沿靠着左侧的柱材21。该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1中相当于T字形的两翅的固定片302通过焊接等被固定连接在左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上。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粘弹性阻尼器1的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2与纵向(即,其长度方向与柱材21的长度方向一致)地配置在构架框2的框内的支撑板7相接合。本例中的支撑板7是由钢板等刚体构成的其本为矩形的板材,其长度大于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2,厚度与第二致动板42基本相同。 
支撑板7上设置着多根辅助构件8,这些辅助构件8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板7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构架框2的框内右侧,从而该支撑板7被保持在构架框2框内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并支撑着阻尼器安装构件32。其中,第一根辅助构件8(81)从支撑板7的上端附近斜架到右侧的柱材21与上横档22相交的结合处;第二根辅助构件8(82)从支撑板7的下端附近斜架到右侧的柱材21と下横档22相交的结合处;第三根辅助构件8(83)从支撑板7的中间部分平架到右侧的柱材21的中间部分。作为各辅助构件8,可以采用扁平钢或角钢(L形钢)等具有适宜截面形状的型钢,各辅助构件8的两端部通过焊接或螺栓和螺母等与相连接的构件固定连接。 
大致上连接成三角形的这些辅助构件8和支撑板7在整体上构成大致为梯形的桁架结构,支撑板7被保持在构架框2框内的规定位置上。并且,如上所述那样,该支撑板7与粘弹性阻尼器1的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2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粘弹性阻尼器1能够以其各致动板4平行于构架框2的框面的状态被保持在构架框2的框内,且粘弹性阻尼器1与设置了辅助构件8的支撑板7一起支撑在构架框2的框内。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构架框2针对水平外力F的特性可以用图3所示的结构模型及图4所示的水平换算弹簧来示意性地表示。即,当左、右侧的柱材2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上横档22与下横档2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粘弹性阻尼器1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抵消位移、发挥减震作用。 
另外,在图4中,符号为M1的换算弹簧是表示构架框2与粘弹性阻尼器1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特性的弹性元素,符号为M2的换算弹簧及阻尼器是表示粘弹性阻尼器1的特性的粘弹性元素。 
在本设置形态中,采用了将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1设置在左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上;将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2连接在支撑板7上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2设置在右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上;将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1连接在、辅助构件8被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7上。 
另外,在本设置形态中,采用了在支撑板7上设置三根辅助构件8(81、82、83)的结构,但也可以根据情况而不使用第三根辅助构件83。 
<设置形态二> 
图5是表示在构架框2框内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分别设置粘弹性阻尼器1的设置形态二的正视图。图6是该粘弹性阻尼器1的横截面图。 
构成构架框2的左、右侧的柱材21及上、下横档22与上述设置形态一中的相同。但是,在该设置形态二中,两个柱材21之间架设着横向连接这两个柱材21的中间部分的中横档23。该中横档23将构架框2的框内分割成上方区域R1和下方区域R2。作为中横档23,可以采用与上、下横档22等相同的单个带唇缘的槽形钢。中横档23的两端通过焊接或螺栓和螺母等其它接合方式分别与两侧的柱材21固定连接。 
在上方区域R1及下方区域R2中,分别纵向配置着左右一对支撑板7,左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左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固定连接;右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右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固定连接,该左侧的支撑板7和右侧的支撑板7相互平行横向相对。 
粘弹性阻尼器1的两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34分别沿纵向接合在左侧的支撑板7和右侧的支撑板7上,从而,粘弹性阻尼器1被保持在该左侧的支撑板7和右侧的支撑板7之间。如此,在上方区域R1和下方区域R2中,各设置着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3横向相对的粘弹性阻尼器1。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那样,在上方区域R1的左侧和右侧,长尺寸的辅助构件8(84)从支撑板7的上端附近斜架到柱材21与上横档22相交的结合处;短尺寸的辅助构件8(85)从支撑板7的上端附近斜架到上方区域R1中的柱材21的中间部位(即,上横档22与中横档23之间的中间部位)。另外,长尺寸的辅助构件8(84) 从支撑板7的下端附近斜架到柱材21与中横档23相交的结合处;短尺寸的辅助构件8(85)从支撑板7的下端附近斜架到上方区域R1中的柱材21的中间部位。 
作为支撑板7及辅助构件8,可以采用扁平钢或角钢等具有适宜截面形状的型钢。各辅助构件8的两端通过焊接或螺栓和螺母等接合方式与相连接的构件固定连接。 
大致上连接成三角形的这些辅助构件8和支撑板7在整体上构成大致为梯形的桁架结构。在上方区域R1内,该桁架结构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一对支撑板7分别被左右的桁架结构纵向地(即,支撑板7的长度方向与柱材2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在上方区域R1的中央部位,该两个支撑板7之间隔开规定间隔、且相互平行地横向相对。在这一对支撑板7之间设置着粘弹性阻尼器1。 
与上述设置形态一相同,粘弹性阻尼器1采用三块致动板4相互间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夹着粘弹性体5的结构。但是,在该设置形态二中,如图6所示那样,左侧和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都是用截面为T字形的钢材构成的构件。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上的相当于T字形的支脚的阻尼器安装片301、与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4上的相当于T字形的支脚的阻尼器安装片301相互平行左右排列。右侧的阻尼器安装片301的厚度大于左侧的阻尼器安装片301的厚度。左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的阻尼器安装片301下重叠有一块致动板4(第一致动板41),且重叠部分被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在一起。右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4的阻尼器安装片301被上下两块致动板4(第二致动板42)夹在中间,它们的重叠部分被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在一起。 
两片粘弹性体5分别配置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之间,且各自的两面粘结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的相向面上。另外,两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34上的相当于T字形的两翅的固定片302通过焊接等被固定连接对应侧的支撑板7上。如此,粘弹性阻尼器1以其致动板4平行于构架框2的框面的状态被保持在构架框2的上方区域R1中。 
与上方区域R1相同,在下方区域R2中也纵向配置着一对分别由固定连接在左、右侧的柱材21的框内面上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支撑的支撑板7。该一对支撑板7相互平行地横向相对,两者之间设置着粘弹性阻尼器1。下方区域R2中的各桁架状辅助构件8和支撑板7以及粘弹性阻尼器1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上方区域R1中的相同。 
如此,在上方区域R1和下方区域R2中,各设置有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33、 34横向相对的粘弹性阻尼器1。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构架框2针对水平外力F的特性可用图7所示的结构模型及图8所示的并联水平换算弹簧来示意性地表示。即,当左、右侧的柱材21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或上横档22与下横档2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上下两组粘弹性阻尼器1同时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抵消位移、发挥减震作用。 
另外,在图8中,符号为M1的换算弹簧是表示构架框2与上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特性的弹性元素;符号为M2的换算弹簧及阻尼器是表示上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的特性的粘弹性元素;符号为M3的换算弹簧是表示构架框2与下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特性的弹性元素;符号为M4的换算弹簧及阻尼器是表示下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的特性的粘弹性元素。 
<设置形态三> 
图9是表示在构架框2的框内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设置了两个粘弹性阻尼器1的设置形态三的正视图。图10是该粘弹性阻尼器1的纵截面图。 
构成构架框2的左、右侧的柱材21及上、下横档22,以及将构架框2的框内分割成上方区域R1及下方区域R2的中横档23的结构与上述设置形态二中的相同。 
该设置形态三的场合,在上方区域R1中,横向(即,支撑板7的长度方向与柱材2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着上下一对支撑板7,上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上横档22的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中横档23的框内面固定连接。在下方区域R2中,横向设置着上下一对所述支撑板7,上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中横档23的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支撑板7上设置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与下横档22的框内面固定连接。上侧的支撑板7和下侧的支撑板7相互平行且纵向相对。 
粘弹性阻尼器的两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5、36分别沿横向接合在上侧的支撑板7和下侧的支撑板7上,从而,粘弹性阻尼器1被保持在该上侧的支撑板7和下侧的支撑板7之间。如此,在上方区域R1和下方区域R2中,各设置有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35、36纵向相对的粘弹性阻尼器1。 
具体而言,在上方区域R1中,两个长尺寸的辅助构件8(86)分别从上侧的支撑板7的两端附近斜架到对应侧的柱材21与上横档22相交的两个结合处,两个短尺寸的辅助构件8(87)从上侧的支撑板7的两端附近分别斜架到上横档22的中间部 位。另外,两个长尺寸的辅助构件8(86)分别从下侧的支撑板7的两端附近分别斜架到对应侧的柱材21与中横档23相交的两个结合处;两个短尺寸的辅助构件8(87)分别从下侧的支撑板7的两端附近斜架到中横档23的中间部位。作为支撑板7及辅助构件8,可采用扁平钢或角钢等具有适宜截面形状的型钢。各辅助构件8的两端部通过焊接或螺栓和螺母等接合方式与相连接的构件固定连接。 
大致上连接成三角形的这些辅助构件8和支撑板7在整体上构成大致为梯形的桁架结构。上方区域R1内,该桁架结构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一对支撑板7分别被上下的桁架结构支撑在上方区域R1的中央部位,该两个支撑板7之间隔开规定间隔、且相互平行地纵向相对。在这一对支撑板7之间设置着粘弹性阻尼器1。 
支撑板7和粘弹性阻尼器1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上述设置形态二中的相同,只不过是如图10所示那样,粘弹性阻尼器1的设置方向旋转了90度。 
另外,粘弹性阻尼器1同样采用三块致动板4相互间部分重叠、且重叠部分夹着粘弹性体5的结构。与致动板4接合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35、36)都是截面为T字形的构件,各自的阻尼器安装片301相互平行地上下排列。上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5的阻尼器安装片301被两块致动板4(第一致动板41)夹在中间,且重叠部分被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在一起。另外,下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6的阻尼器安装片301与一块致动板4(第二致动板42)重叠,且重叠被多个螺栓和螺母6固定连接在一起。两片粘弹性体5分别被配置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之间,且其两面分别粘结在第一致动板41与第二致动板42的相向面上。另外,上、下侧的阻尼器安装构件35、36上的相当于T字形的两翅的固定片302通过焊接等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侧的支撑板7上。这样,粘弹性阻尼器1能够以其致动板4平行于构架框2的框面的状态被保持在构架框2的上方区域R1中。 
与上方区域R1相同,在下方区域R2中也横向配置着一对分别由固定连接在中横档23的框内面上、及下横档22的框内面上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支撑的支撑板7。该一对支撑板7相互平行地纵向相对,两者之间设置着粘弹性阻尼器1。下方区域R2中的桁架状辅助构件8和支撑板7以及粘弹性阻尼器1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上方区域R1中的相同。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构架框2针对水平外力F的特性可用图11所示的结构模型及图12所示的并联水平换算弹簧来示意性地表示。即,当左、右侧的柱材21之间 产生相对位移、或上横档22与下横档22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上下两组粘弹性阻尼器1同时发生剪切变形,从而能够抵消位移、发挥减震作用。 
另外,在图12中,符号为M1的换算弹簧是表示构架框2与上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特性的弹性元素;符号为M2的换算弹簧及阻尼器是表示上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的特性的粘弹性元素;符号为M3的换算弹簧是表示构架框2与下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之间的接合部位的特性的弹性元素;符号为M4的换算弹簧及阻尼器是表示下方的粘弹性阻尼器1的特性的粘弹性元素。 
<其它的设置形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1,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形态,在不超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宜的变形。例如,可以通过采用如图13(a)所示那样的、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3上分别接合着一块致动板4,两块致动板4部分重叠,重叠部分的两块致动板4之间粘结着粘弹性体5的结构;或者采用如图13(b)所示那样的、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3分别被两块致动板4夹持接合,两侧的两块致动板4交错地部分重叠,重叠部分的两块致动板4之间粘结着粘弹性体5的结构,来改变粘弹性阻尼器1自身的衰减特性。 
有关构架框及桁架状辅助构件,在不超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范围内,同样可以对构成它们的构件的截面形状、数量、配置方式、接合结构等进行变更。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减震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至少部分采用了钢架构架框结构的所有建筑物。 

Claims (4)

1.一种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具有安装在由左、右侧的柱材和上、下横档组成的构架框的框内的相向型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弹性阻尼器包括:相互平行地配置的一对阻尼器安装构件;与一个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一起的一块或多块第一致动板;与另一个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一起、并与所述一块或分别与所述多块第一致动板在厚度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平行地部分重叠配置的一块或多块第二致动板;以及装设在所述第一致动板与所述第二致动板之间、且正反两面分别粘结在所述第一致动板与所述第二致动板的相向面上的一块或多块粘弹性体,
所述粘弹性阻尼器与设置有桁架状辅助构件的支撑板组合在一起,以所述第一致动板及所述第二致动板平行于所述构架框的框面的状态,被安装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并在框内支撑着所述构架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一侧的所述柱材的中间部位,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沿着该柱材的框内面,纵向地固定连接在该柱材上,
所述支撑板通过分别连接在另一侧的所述柱材与所述上横档相交的结合处、及另一侧的所述柱材与所述下横档相交的结合处的桁架状辅助构件,而被纵向地保持在所述构架框框内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另一个阻尼器安装构件接合在所述支撑板上,从而,该粘弹性阻尼器被保持在所述支撑板与一侧的所述柱材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架设着将该构架框分割成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中横档,
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分别沿纵向配置着左右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左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左侧的所述柱材的框内面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右侧的所述柱材的框内面固定连接,
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对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分别沿纵向接合在左侧的所述支撑板和右侧的所述支撑板上,从而,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各设置着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横向相对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构架框的框内,架设着将该构架框分割成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中横档,
在所述上方区域,沿横向配置着上下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上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上横档的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中横档的上侧框内面固定连接,
在所述下方区域,沿横向配置着上下一对相互平行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上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中横档的下侧框内面固定连接;下侧的所述支撑板的桁架状辅助构件与所述下横档的框内面固定连接,
所述粘弹性阻尼器的一对所述阻尼器安装构件分别沿横向接合在所述上侧的支撑板和所述下侧的支撑板上,从而,在所述上方区域和所述下方区域中,各设置有一个两阻尼器安装构件纵向相对的所述粘弹性阻尼器。
CN 201320092776 2013-02-28 2013-02-28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8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2776 CN203238802U (zh) 2013-02-28 2013-02-28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2776 CN203238802U (zh) 2013-02-28 2013-02-28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8802U true CN203238802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9277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8802U (zh) 2013-02-28 2013-02-28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880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592A (zh) * 2019-03-19 2019-07-23 上海大学 一种使用黏弹性阻尼器的非线性消振器
CN111021572A (zh) * 2019-12-30 2020-04-17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阻尼式耗能k撑模块式抗侧单元
CN111042326A (zh) * 2019-12-30 2020-04-21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隅撑式耗能k撑模块式抗侧单元结构
CN111042328A (zh) * 2019-12-30 2020-04-21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模块化抗侧k撑型单元多层框架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3592A (zh) * 2019-03-19 2019-07-23 上海大学 一种使用黏弹性阻尼器的非线性消振器
CN111021572A (zh) * 2019-12-30 2020-04-17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阻尼式耗能k撑模块式抗侧单元
CN111042326A (zh) * 2019-12-30 2020-04-21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隅撑式耗能k撑模块式抗侧单元结构
CN111042328A (zh) * 2019-12-30 2020-04-21 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模块化抗侧k撑型单元多层框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8802U (zh) 建筑物的减震结构
KR101372087B1 (ko) 단위 모듈러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철골구조물 보강방법
KR101403125B1 (ko) 단위 모듈러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골구조물 보강방법
KR20130029506A (ko) 왕복식 마찰댐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보강장치
KR101487134B1 (ko) 베어링을 사용한 캔틸레버형 제진장치
JP2009052251A (ja) 制振建物、建物の制振方法、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の建物、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の建物の長周期化方法
JP2001152696A (ja) 屋根架構の免震支持装置
KR101259247B1 (ko) 댐핑형 구조물
CN202969623U (zh) 调谐质量阻尼器的设置结构
JP6117974B1 (ja) 制震補強架構柱の接合構造
JP2016017323A (ja) 制震構造
JP6144033B2 (ja) 耐力壁フレーム
JP4274082B2 (ja) 建物の耐震補強装置
KR102074039B1 (ko) 파형 웨브가 구성된 강재댐퍼와 강재댐퍼를 포함한 프레임형 제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내진보강방법
JP3974120B2 (ja) 制振構造
KR102074040B1 (ko) 고감쇠 고무 및 파형 웨브가 구성된 복합댐퍼와 복합댐퍼를 포함한 프레임형 제진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내진보강방법
JP2020090812A (ja) 制振構造
JP6535157B2 (ja) 耐震構造、建築用パネル及び建物
JP5600378B2 (ja) 制震建物
JP4058697B2 (ja) ラック用柱脚およびそのラック用柱脚が配設されているラック
CN202509649U (zh) 一种tjs纯钢屈曲约束支撑构件
CN203891237U (zh) 由耗能减震楼板构建的建筑减震体系
KR101554092B1 (ko) 건축물 보강용 링크 가새 구조물
KR101689463B1 (ko) 멀티 조인트 제진장치
JP2019031855A (ja) 制振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Patentee after: SEKISUI HOUSE LTD.

Patentee after: SUMITOMO RIKO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SEKISUI HOUSE LTD.

Patentee before: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