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767B - 电气连接箱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767B
CN103682767B CN201310401057.8A CN201310401057A CN103682767B CN 103682767 B CN103682767 B CN 103682767B CN 201310401057 A CN201310401057 A CN 201310401057A CN 103682767 B CN103682767 B CN 103682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connecting portion
pars intermedia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10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2767A (zh
Inventor
阿派伍特查伊安辛
山本哲也
白岩浩记
清末和臣
德增泰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2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2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连接箱(10),能够在不改变电气连接箱的功能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连接器成本的削减和轻型化。具有:主体箱体(5);装配于主体箱体(5)的连接器(lA);和多条电线布设于布线板而成的配线组件。连接器(1A)具有连接器壳体(2)及排列为上下两列的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支承部(23)介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与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之间。主体箱体(5)具有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抵接的接触面(50)。当配线组件叠置于主体箱体(5)时,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被施加载荷(F)。端子支承部(23)和接触面(50)承受该载荷(F),从而防止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塑性变形。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连接箱,其具有箱体和装配于该箱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汽车用电气连接箱具有结构多样的制品,例如,如图6所示的电气连接箱310是具有:箱体;装配于该箱体的连接器301;和多条电线布设于合成树脂制布线板而形成的配线组件(未图示)的结构的制品。上述箱体由图6所示的主体箱体305和未图示的箱盖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连接器301具有合成树脂制连接器壳体302和多个端子303、304。
上述连接器壳体302设置有:收容与连接器301相嵌合的配对方连接器的凹形的收容部320;和从作为收容部320的底壁的端子把持壁321向与收容部320呈相反侧的一侧延伸的第一端子支承部322和第二端子支承部323。另外,图6中的箭头K表示配对方连接器插入到收容部320中的方向。
上述多个端子303、304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得到,其设置有:配置于收容部320内,与上述配对方连接器的端子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31、341;从第一连接部331、341沿箭头K方向呈带状延伸,并且贯穿端子把持壁321的中间部333、343;和在中间部333、343的端部弯起成直角,与上述配线组件的电线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32、342。另外,第二连接部332、342呈具有沿着该第二连接部332、342的竖立方向延伸的狭缝的音叉状。
另外,上述多个端子303、304排列成上下两列,在本说明书中,将排列于下侧的端子303称为“第一端子”、将排列于上侧的端子304称为“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303和第二端子304的第二连接部332、342向相同的方向弯曲,且第二端子304的中间部343短于第一端子303的中间部333。另外,上述第一端子支承部322与第一端子303的中间部333的下表面抵接,上述第二端子支承部323与第一端子303的中间部333的上表面抵接并与第二端子304的中间部343的下表面抵接。
上述主体箱体305由合成树脂制成,其具有:与连接器壳体302的收容部320的侧面抵接的肋部351;和与连接器壳体302的第一端子支承部322抵接的接触面350。
上述配线组件在上述布线板上形成有使第二连接部332、342穿过的贯通孔。在连接器301与上述肋部351以及上述接触面350抵接的状态下,该配线组件叠置于主体箱体305,并使第二连接部332、342穿过上述贯通孔。由此将布设于布线板的电线插入各第二连接部332、342的狭缝。另外,当配线组件叠置于主体箱体305上时,第一端子支承部322和第二端子支承部323承受施加于第一端子303和第二端子304的载荷F,防止该第一端子303和第二端子304发生塑性变形。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68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人们对上述现有的电气连接箱310有削减连接器301的成本和连接器轻型化的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连接箱,其具有箱体和装配于该箱体的连接器,能够在不改变电气连接箱的功能和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连接器成本的削减和连接器的轻型化。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箱体和装配于该箱体的连接器,上述连接器具有设置有端子把持壁的连接器壳体和多个端子,上述多个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与嵌合于上述连接器的配对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与上述箱体内的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上述第一连接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沿着上述连接器与上述配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呈带状延伸,并且贯穿上述端子把持壁,上述第二连接部从上述中间部弯起成直角。上述箱体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的弯起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与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上述中间部抵接的接触面。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上述多个端子中包括不与上述箱体的接触面抵接的第二端子,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二端子的上述第二连接部向相同的方向弯曲,上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短于上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在上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与上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之间,设置有端子支承部。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中,上述第二连接部呈具有沿着该第二连接部的竖立方向延伸的狭缝的音叉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上述箱体在与上述第二连接部弯起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与上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上述中间部抵接的接触面,因此,不需要在连接器壳体设置用于承受将部件连接在第一端子的第二连接部时施加于第一端子的载荷的端子支承部,因此,能够相应地实现连接器壳体的小型化和轻型化。并且,由于能够实现连接器壳体的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该连接器壳体的制造模具费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改变电气连接箱的功能和外形尺寸也能够实现连接器成本的削减和连接器的轻型化的电气连接箱。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上述多个端子中包括不与上述箱体的接触面抵接的第二端子,上述第一端子和上述第二端子的上述第二连接部向相同方向弯曲,上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短于上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在上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与上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之间设置有端子支承部,因此,能够由端子支承部承受将部件连接到第二端子的第二连接部时施加于第二端子的载荷,能够防止第二端子发生塑性变形。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上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为具有沿该第二连接部的竖立方向延伸的狭缝的音叉状,因此无需在连接器壳体设置用于承受部件插入第一端子的狭缝时施加于第一端子的载荷的端子支承部,相应地,就能够实现连接器壳体的小型化和轻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所示的电气连接箱的主体箱体卸下箱盖及配线组件后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气连接箱的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放大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现有的电气连接箱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A、1B连接器
2连接器壳体
3第一端子
4第二端子
5主体箱体(箱体)
10电气连接箱
21端子把持壁
23端子支承部
31、41第一连接部
32、42第二连接部
33、43中间部
50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5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气连接箱”。另外,“电气连接箱”是搭载于汽车中、向搭载于上述汽车中的电子设备供给电力和传递信号的构件。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下文中,将接线模块(junctionblock)(也称为接线盒:junctionbox)、熔丝模块(fuseblock)(也称为保险丝盒:fusebox)以及继电器模块(relayblock)(也称为继电器盒:relaybox)统称为电气连接箱。
如图1~3所示,上述电气连接箱10具有:合成树脂制的主体箱体5;一对连接器1A、1B;熔丝模块6;多个汇流排7;多条电线布设于合成树脂制布线板而形成的配线组件8(示于图3);和装配于主体箱体5、与该主体箱体5一起构成“箱体”的合成树脂制的箱盖9。另外,一对连接器1A、1B、熔丝模块6、多个汇流排7和配线组件8被装配在主体箱体5与箱盖9之间。
如图2所示,上述一对连接器1A、1B装配在主体箱体5的两端。如图4所示,这一对连接器1A、1B具有合成树脂制连接器壳体2和多个端子3、4。另外,由于一对连接器lA、1B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下文中以连接器1A为代表说明其结构。
如图5所示,上述连接器壳体2设置有:收容与连接器lA嵌合的配对方连接器的凹状的收容部20;和从作为收容部20底壁的端子把持壁21向与收容部20呈相反侧的一侧延伸的端子支承部23。另外,图5中的箭头K表示配对方连接器(配线的连接器等)插入收容部20的方向。另外,收容部20的开口部位于箱体外侧。
上述多个端子3、4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得到。该端子3、4设置有:配置于收容部20内,与上述配对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41;从第一连接部31、41沿箭头K方向呈带状延伸,并且贯穿端子把持壁21的中间部33、43;和在中间部33、43的端部弯起成直角,与配线组件8的电线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2、42。另外,第二连接部32、42呈具有沿着该第二连接部32、42的竖立方向延伸的狭缝11的音叉状。
另外,上述多个端子3、4排列成上下两列,在本发明以及本说明书中,将排列于下侧(主体箱体5侧)的端子3称为“第一端子”、将排列于上侧(箱盖9侧)的端子4称为“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的第二连接部32、42向相同的方向弯曲,且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短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部32、42向箱盖9侧弯曲。
另外,上述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支承部23介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与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之间。即,端子支承部23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的上表面抵接的同时,还与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的下表面抵接。
如图5所示,上述主体箱体5具有:与连接器壳体2的收容部20的侧面抵接的肋部51;和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抵接的接触面50。另外,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不与接触面50抵接。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箱体5具有与各连接器1A、1B相对应的肋部51和接触面50。
上述配线组件8在上述布线板上形成有使第二连接部32、42穿过的贯通孔。在连接器1A、1B与上述肋部51以及上述接触面50抵接的状态下,该配线组件8重叠于主体箱体5,并使第二连接部32、42穿过上述贯通孔。由此将布设于布线板的电线插入各第二连接部32、42的狭缝11。
另外,当配线组件8叠置于主体箱体5上时,如图5所示,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被施加有载荷F。上述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支承部23以及主体箱体5的接触面50承受该载荷F,从而防止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发生塑性变形。即,连接器壳体2的端子支承部23承受施加于第二端子4的载荷F,主体箱体5的接触面50承受施加于第一端子3的载荷F。
如上所述,在电气连接箱10中,由于主体箱体5具有与第一端子3的中间部33抵接的接触面50,所以无需在连接器壳体2设置用于承受配线组件8的电线插入第一端子3的狭缝11时施加于第一端子3的载荷F的端子支承部,因此能够相应地使连接器壳体2小型化和轻型化。并且,由于能够实现连接器壳体2的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该连接器壳体2的制造模具费用。另外,由于主体箱体5除了改变接触面50的高度以外,并未增加对现有部件的改变,因此,熔丝组块6、多个汇流排7、配线组件8和箱盖9能够直接使用现有制品,从而能够在不改变电气连接箱10的功能和外形尺寸的状态下实现连接器1A、1B成本的削减以及连接器1A、1B的轻型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器1A、1B具有排列为两列的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但在连接器1A、1B仅具有第一端子3而不具备第二端子4的情况下,则无需在连接器壳体2设置端子支承部23。另外,在连接器1A、1B具有排列为三列的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和第三端子(排列于最上段)的情况下,只要在连接器壳体2上追设介于第二端子4的中间部43与第三端子的中间部之间的端子支承部即可。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示出了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限于该实施方式。即,在不背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并加以实施。

Claims (3)

1.一种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
具有箱体和装配于所述箱体的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具有设置有端子把持壁的连接器壳体和多个端子,
所述多个端子的一端设置有与嵌合于所述连接器的配对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箱体内的部件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箱体内的部件叠置时,所述另一端被施加载荷,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中间部沿着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配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呈带状延伸,并且贯穿所述端子把持壁,所述第二连接部从所述中间部弯起成直角,
所述箱体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起侧相反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端子的所述中间部抵接并承受施加于所述端子的载荷的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端子中包括不与所述箱体的接触面抵接的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向相同的方向弯曲,
所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短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
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在所述第一端子的中间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中间部之间,设置有端子支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连接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具有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竖立方向延伸的狭缝的音叉状。
CN201310401057.8A 2012-09-05 2013-09-05 电气连接箱 Active CN103682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5112A JP5982229B2 (ja) 2012-09-05 2012-09-05 電気接続箱
JP2012-195112 2012-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767A CN103682767A (zh) 2014-03-26
CN103682767B true CN103682767B (zh) 2015-12-09

Family

ID=5031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1057.8A Active CN103682767B (zh) 2012-09-05 2013-09-05 电气连接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82229B2 (zh)
CN (1) CN103682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74040B2 (ja) * 2018-12-07 2022-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526A (zh) * 2004-12-24 2006-06-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配电箱及其组装方法
CN101340069A (zh) * 2007-07-05 2009-01-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83285A (zh) * 2007-12-21 2009-07-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57852B2 (ja) * 1997-07-03 2003-10-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4280134B2 (ja) * 2003-09-05 2009-06-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4526A (zh) * 2004-12-24 2006-06-2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配电箱及其组装方法
CN101340069A (zh) * 2007-07-05 2009-01-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83285A (zh) * 2007-12-21 2009-07-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4006A (ja) 2014-03-20
JP5982229B2 (ja) 2016-08-31
CN103682767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7956B (zh) 电端子
CN102855962B (zh) 板金属部件、汇流排和具有汇流排的电气接线盒
CN204966753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3326212B (zh) 电子零件模块
JP6653121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3730294B (zh) 继电器,具有该继电器的继电器模块以及电气接线盒
CN103378569A (zh) 电接线盒
US9666957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CN105098413A (zh)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2823070A (zh) 连接器
CN103636071A (zh) 阴端子
CN103943983A (zh) 电气连接箱
CN103081237A (zh) 连接器
CN109845037A (zh) 分支连接器
CN105789957B (zh) 双面两用正反插连接头
CN104347996A (zh) 中继连接器的保持器组件
CN103682767B (zh) 电气连接箱
CN101677155B (zh) 连接器装置
CN104285338A (zh) 压接端子、电线连接结构以及电接线盒
US9812816B2 (en) Connector for use with a socket
JP2006216914A (ja) 電子部品収容ケース
CN103247875B (zh) 端子台数据传输总线结构及使用该数据传输总线结构的端子台
CN101789340A (zh) 保险丝盒以及制造保险丝盒的方法
CN104604062A (zh) 电接线盒
CN108963487A (zh)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