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3285A - 电连接块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3285A
CN101483285A CNA2008101910371A CN200810191037A CN101483285A CN 101483285 A CN101483285 A CN 101483285A CN A2008101910371 A CNA2008101910371 A CN A2008101910371A CN 200810191037 A CN200810191037 A CN 200810191037A CN 101483285 A CN101483285 A CN 101483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layer
hole
fram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10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3285B (zh
Inventor
牧野公利
高桥一荣
佐藤幸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3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3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3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85/203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for fuses with blade type terminals
    • H01H85/2035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for fuses with blade type terminals for miniature fuses with parallel sid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2085/2075Junction box, having holders integrated with several other holders in a particular wiring layout
    • H01H2085/208Junction box, having holders integrated with several other holders in a particular wiring layout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20Bases for supporting the fuse;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H2085/2085Holders for mounting a fuse on a printed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49Junction box with busbar for plug-socket type interconnection with recepta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us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块,其包括:多个层,每个所述层包括多个弯曲成L形、以直线排列的端子,每个所述端子具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端部;电绝缘端子架,包括以阶梯方式排列的接收表面,每个所述接收表面将端子的第一端部放置其中,以及通孔,每个通孔允许端子的第二部分插入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接收表面相邻;以及盖体,其包括孔部分并连接所述端子架,每个孔部分允许所述端子的第一部分插入其中。

Description

电连接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块,在该连接块中,将如保险丝、连接器等的电气部件连接至电路板的端子以多层的形式层叠排列。
背景技术
图8示出了一电路板模块的实例,该电路板模块包括一熔丝盒作为一常规电连接块(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333583)。
熔丝盒77包括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熔丝架(即块本体)78;多个L形端子76,端子的一个端部插入到熔丝架78内,端子的相对端部焊接到电路板73上;一由金属制成的梳齿状母线(图中未示出)插入到熔丝架78内;以及一用于接收电力供应的连接器80,其接收所述母线的一侧部。
熔丝架78在左右方向上将多个叶片状熔丝(图中未示出)安装成上下平行的两级。与位于熔丝上下方向的一对端子对应,相应的位于上下方向的所述一对端子的音叉形夹子端子部和位于上下方向的一对母线被接收在位于上下方向的接收室77a中。连接器80连接至电池电源供应侧的电路和交流发电机电源供应侧的电路。
电路板模块71包括:安装有各种电子元件72的电路板73;通过端子76连接至电路板73的前部的熔丝盒77;以及通过端子74连接至电路板73的左右两侧的连接器模块75。在每个模块75、77的开口侧75a、77a暴露的条件下,电路板73和每个模块75、77均被位于上下方向的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盖子(图中未示出)覆盖,从而构成一接线盒。
上面描述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333583示出了一实例,在该实例中在L形端子76(取代上述母线)收纳在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多级形式的端子架(图中未示出)中的情况下,端子架结合到熔丝架78上。电路板73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设置一铜层(图中未示出)。
图9示出一熔丝盒结构的实例,在该实例中,每个L形端子82的夹子接线部分83侧被压配并固定到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熔丝架(即块本体)的水平孔部分81(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217437关于端子的压配合)。
孔部分81形成为矩形裂缝形。所述块本体的电绝缘部分84定位在相应孔部分81之间。突出85设置在端子82的两侧。突出85被压配到电绝缘部分84内以防止端子82退出。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187050披露了一熔丝盒结构的实例,在该实例中,端子通过夹物模压而非压配合方式被固定到熔丝架(亦即块本体)上。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282908披露了一熔丝盒结构的实例,在该实例中每层端子(或母线)被布置在线路板上。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333583中描述的熔丝盒(图8所示)而言,要求当端子76被接收在多级端子架(图中未示出)中时,端子76要相对于熔丝和电路板73正确地定位,并且要求各级端子76牢固地组装到端子架上,具有好的实用性。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217437中描述的熔丝盒(图9所示)而言,可能的是,当端子82之间的间距变小时,端子82间的电绝缘部分84变薄,这将使得端子的压配性能和端子间的电绝缘性能退化。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187050中描述的熔丝盒(图中未示出)而言,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同步将端子夹物模压成两层或更多层。
对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282908中描述的熔丝盒(图中未示出)而言,有种可能是,当端子被布置在每层线路板上时,元件的数量增加,熔丝盒的结构变大,端子间尺寸的精度退化,并且熔丝盒和另一元件,如熔丝或电路板之间的组装性能(连接性能)退化。
即使在使用如熔线或继电器的电气元件而非熔丝时,以及当连接一连接器而非电气元件时,以上描述的问题或不希望的可能性可能会类似地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电连接块,通过该电连接块,端子可以牢固地组装到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端子架(亦即块本体)上,形成多级,在不压配或夹物模压端子的情况下具有好的定位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块,包括:
多个层,每个所述层包括多个弯曲成L形、以直线排列的端子,每个所述端子具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端部;
电绝缘端子架,包括以阶梯的方式排列的接收表面,每个所述接收表面将端子的第一端部放置其上,以及通孔,每个通孔允许端子的第二端部插入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接收表面相邻;以及
盖体,其包括孔部分并结合所述端子架,每个孔部分允许所述端子的第一部分插入其中。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各层端子的第二端部插入到端子架的对应通孔中,各层端子的第一端部放置到端子架的对应接收表面上。然后,所述盖体被组装到端子架上,且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部插入到盖体的对应孔部以突出到外部。所述盖体阻止各层的端子从端子架退出。所述通孔定位所述端子的对应第二部分,从而使得端子的第二部分可以平滑地牢固插入到电路板的通孔中。所述盖体的孔部分定位各层端子的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部,从而使得第一端部可以平滑地牢固连接至例如熔丝或继电器的电元件的对应端子和连接器的对应端子上。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由于各层端子可以在不使用压配合或夹物模压的情况下插入到端子架的对应通孔中,所以可以通过手工以及自动机械将端子组装到端子架上。此外,由于通过各层端子组装到端子架上以及将盖体安装到端子架上,可以正确地定位或排列各层端子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因此端子可以平滑牢固地连接到如熔丝或继电器的电气元件以及连接器上。
接收表面被端子架的隔离壁分隔开,一肋条跨越隔离壁形成在所述隔离壁的前端,并且端子的第一部分设置有与所述肋条啮合的凹槽或孔。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各层端子沿着对应的隔离壁平滑地组装到端子架上,所述端子的第一部分被端子架的对应隔离壁电绝缘,从而防止相邻端子间发生短路。由于隔离壁的所述肋条与端子的相应凹槽或孔啮合,因此,所述肋条吸收当电元件如熔丝的端子或连接器的端子从中解耦时产生的端子压力或拉力,这样就防止了匹配端子的力传播至用于连接到电路板的端子的第二端部(即匹配端子的力传播到电路板的焊接部分),从而防止产生至电路板的连接部分的压力负载。在该说明书中,例如熔丝的电元件的侧部被定义为“前”部。
端子架的通孔和/或盖体的孔部形成为锥状,从而在端子的插入方向上逐渐变窄。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各层端子的第二部分可以简单平滑地从端子架各层对应通孔的宽入口插入,且插入时通过对应通孔的狭窄出口正确地执行第二端部的对齐。相似地,各层端子的第一部分可以从盖体的对应孔部的宽入口处简单平滑地插入,且在插入时通过对应孔部分的狭窄出口正确地执行第一端部。相应地,组装的实用性和电连接性能都能得到改善。
肋条,其延伸到位于盖体的孔部之间的隔离件,与位于端子架的肋条前部的凹槽部分啮合。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当各层端子组装到端子架并且盖体组装到端子架时,盖体的隔离壁与端子架的对应隔离壁匹配从而实现端子间良好的电绝缘。由于盖体的隔离壁的后部与端子架的对应肋条啮合,因此盖体和端子架相互定位,从而可以正确地执行各层端子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对齐。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由于盖体的肋条啮合端子架肋条的对应凹槽部分,因此所述盖体和端子架相互定位以使得各层端子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可以正确对齐,这样,电路板与例如熔丝或连接器的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性就能得以改善。
在每层的第一端部被连接带连接的条件下,端子的第一端部组装到端子架上,且在所述连接带切断的条件下,盖体组装到端子架上。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各层排列成直线的端子由所述连接带连接并与连接带一体形成,且在这种条件下,每层的端子被同时组装到端子架上。也就是,端子的第二部分插入到对应的通孔中,端子的第一部分放置到对应的接收表面上。之后,连接带被切断并被移除,在端子的第一端部插入到盖体的对应孔部中的同时,盖体被组装到端子架上。
通过使用上面描述的结构,由于每层端子被同时组装到端子架上,因此可以降低将端子组装到端子架上的工时,并且可以改善电连接块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块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示出了组装好的电连接块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了端子连接结构的实例的俯视图;
图4为示出了图1所示端子架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了组装好的电连接块的前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A-A线得到的纵截面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B-B线得到的横截面视图;
图8为示出了包括常规电连接块实例的电路板模块的透视图;以及
图9为示出了常规电连接块的端子的固定结构的实例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块的实例的熔丝盒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熔丝盒(亦即电连接块)包括: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端子架(亦即第一模块本体)1;自上垂直地以多级方式(在该实例中为三级)插入到端子架1上的端子组4-6,每个端子弯曲成L形;位于最低层的用于焊接的端子组3,其从下面插入到端子架1中;以及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盖体(亦即第二模块本体)2,其在端子组3-6叠放地安置到端子架1上的条件下,从前部安装到端子架1上。
如图2所示,在熔丝盒7处于组装好的状态下,盖体2位于端子架1的前部和上方,并且每个对应层端子的对应端子(以下用3-6表示)的用于熔丝连接(亦即电连接)的每个夹线端部(即第一端部)9从盖体2的前壁7水平突出(见图6)。用于接收电力供应的短片形端子部分10从位于最上层的左侧的端子61(附图1)横向突出。
端子3-6的夹线端部9构成互相面对的上下四层。位于第一级的叶片状熔丝(图中未示出)上下的短片状插入到端子3和4的对应夹线端部9,其分别构成第一层和第二层。位于第二级的熔丝(图中未示出)的上下的短片形插入到端子5和6的对应夹线端部9中,其分别构成了第三层和第四层。图2中的附图标记11表示电路板,该电路板在其厚度方向的中部具有导电金属芯层。
如图1所示,第一层的端子3包括:水平延伸的纵向线性排列在水平板部分3a的前部的多个夹线端部9;从水平板部分3a的基部端向上竖立的固定件12;以及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其上的针形端子部分3b。每个固定件12包括突出部分12a,用于压配到板的厚度和/或宽度方向。
第二层的每个端子4通过弯曲成L形而形成,且包括:位于水平板部分(亦即第一部分)4a的前侧的夹线端部(亦即第一端部)9;以及位于垂直板部分(亦即第二部分)4b的前侧(下侧)的用于将电路板连接至其上的针形端子部分(亦即第二端部)4c。所述水平板部分4a具有凹槽13,凹槽13在水平板部分4a的板宽方向的两侧、弯曲部分4d的附近垂直凹陷成矩形形状。水平板部分4a形成为比第一层的端子3的水平板部分3a要长一些。垂直板部分4b包括针形端子部分4c,其突出的比第一层的端子3的针形端子部分3b要长一些。
第三层的每个端子5与第二层的端子4类似地也弯曲成L形,且包括一夹线端部(亦即第一端部)9和位于其水平板部分(亦即第一部分)5a上的矩形凹槽13;以及位于垂直板部分(亦即第二部分)5b的一端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其上的针形端子部分(亦即第二端部)5c。水平板部分5a形成为比第二层的端子4的水平板部分4a长一些。垂直板部分5b形成为比第二层的端子4的垂直板部分4b长一些。从夹线端部9的一端至凹槽13的距离设定为与从夹线端部9的一端至第二层的端子4的凹槽13的距离相等。位于第三层的左右两端的端子51不是夹线端部9,相反地,其包括用于熔线连接(亦即电连接)的短片形端子部分5a1。第二和第三层的端子4和5的水平板部分4a和5a分别在各自的凹槽13的后部在宽度上变窄且延伸到各自的垂直板部分4b和5b。
第四层的每个端子6主要包括多个平行线性地排列在水平宽板部分(亦即第一部分)6a(在图所示实例中,附图标记62所指端子具有一个夹线端部9)上的夹线端部9,且一体地包括位于水平板部分6a的基部端的窄板部分6a’。所述窄板部分6a’弯曲成L形并延伸到垂直板部分(亦即第二部分)6b。每个端子6还包括位于垂直板部分6b的一端(下端)以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到其上的针形端子部分6c(亦即第二端部)。所述水平板部分6a包括矩形孔部14。从夹线端部9的一端到孔部14的距离设定成分别与从夹线端部9的一端到第二或第三层的端子4或5的凹槽13的距离相等。位于左端的端子61的水平板部分6a在横向方向上设置有短片状端子部分10用于接收电力供应。位于左右两侧的端子均设置有各自的用于熔线连接的短片状端子部分15。
如图3所示,在每个端子3-6中,夹线端部9的端部与横向水平连接带(托架)16一体地连接在一起。连接带16通过各自的窄宽度部分16a延伸至夹线端部9,每个窄宽度部分16a与连接带16成直角地相交。如图2所示,在各层的端子3-6插入到端子架1中的条件下,连接带16的窄宽度部分16a被弯曲和切断。夹线端部9包括一对弹性接触片9a和位于弹性接触片9a之间的插入空隙9b。
如图4所示,在图1中示出的端子架1包括:梯形部分17;形成在各梯形水平壁部分(亦即接收表面)19-21的后侧以用于插入端子的通孔22-24;隔离各通孔22-24的垂直隔离壁25;以及与各隔离壁25的前端一体形成的T形跨越肋条26。
第二层的水平壁部分19彼此相互平行地定位在第一层水平壁部分18后部上侧的不同级上。第三层的水平壁部分20彼此相互平行地定位在第二层水平壁部分19后部上侧的不同级上。第四层的水平壁部分21彼此相互平行地定位在第三层水平壁部分20后部上侧的各自预定位置的不同级上。
第一层水平壁部分18的背表面(下表面)设置有被肋条27a间隔开的端子接收凹槽27。在图4所示的实例中,每个端子接收槽27延伸至位于后部的相应的垂直开口28。第一层的端子3的每个夹线端部9被布置在对应的端子接收槽27中。第一层的端子3的垂直固定件12(见图1)向上插入到位于开口28内的对应配合槽29中并与之啮合。
虽然图4所示的端子架1与图1所示的端子架的第一层看起来略有不同,但是它们本质上是彼此相同的。图4所示的端子架1适用于第一层的端子3彼此互相独立的情况。图1所示的端子架1的水平壁部分18设置有肋形隔离壁27a,用于电绝缘隔离第一层的端子3。
在图4中,第一层的水平壁部分18与垂直壁部分30成直角地延伸至位于后部的第二层的垂直壁部分30。第二层的垂直壁部分30与水平壁部分19成直角地延伸至第二层的水平壁部分19。第三层的垂直壁部分31各自定位在第二和第三层的水平壁部分19和20之间。用于插入端子的通孔22设置在第三层的垂直壁部分31和第二层的水平壁部分19之间。也就是,用于插入第二层的端子4的垂直板部分4b的通孔22设置在第二层的水平壁部分19的后部。
通孔22延伸至位于后部的第三层的垂直壁部分31。第三层的水平壁部分20的后部设置有用于插入第三层端子5的垂直板部分5b的通孔23。通孔23延伸至位于后部的第四层的垂直壁部分32。第四层的垂直壁部分32的上部后侧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与之成直角的第四层的水平壁部分21。第四层的水平壁部分21的后部设置有通孔24,用于插入第四层端子6的垂直板部分6b。通孔24被垂直框形壁部分33包围。框形壁部分33向上突出地比第四层的水平壁部分21略高,作为电绝缘隔离壁,并成直角地延伸至第四层垂直壁部分32的后表面侧。
如图6所示,第二至第四层的水平壁部分19-21的上表面分别作为各自的支撑表面,这些支撑表面分别接收第二至第四层端子4-6的水平板部分4a-6a的背面(下表面)。各层端子4-6的水平板部分4a-6a正确地定位并由所述支撑表面(以下用19-21来表示)稳定保持,从而使得端子4-6的夹线端部9的位置(排列)被正确地确定。
如图6和7所示,第二至第四层端子4-6的垂直板部分4a-6a分别从上方插入到各层的通孔22-24中,使得各端子4-6的用于将电路板连接其上的针形端子部分4c-6c的位置(排列)被正确地确定。通孔22-24中的每一个在宽度方向从上至下呈锥形地逐渐变窄,从而使得端子4-6的板部4b-6b可以容易地插入进去并正确地定位。
第三和第四层的垂直壁表面31、32以及框形壁部分33的垂直后壁表面作为通孔22-24的后端表面,用来作为插入(连接)熔线(亦即电元件)时接收第二至第四层端子4-6的垂直板部分4b-6b的接收表面。通孔22-24的垂直前端表面22a-24a在释放(连接移除)熔线(亦即电元件)时作为接收第二至第四层端子4-6的垂直板部分4b-6b的接收表面。以直角横跨在隔离壁25的前端呈T形的肋条26(见图4)也作为各端子4-6的接收表面。释放熔丝时的压力被上述相应的接收表面接收,这样就可防止端子4-6和电路板11(见图1)的力传播到焊接连接部分,并且非常好地保证了焊接部分的电连接特性。
在垂直壁25(见图4)中,其上放置有第四层端子6的上端面25a被设置的稍低一些。第四层的端子6的水平板部分6a位于隔离壁25的内侧。如图7所示,位于各隔离壁25前端的肋条26与位于第二和第三层端子4和5两侧的各凹槽13啮合,还与第四层的端子6的各孔14(见图1)啮合,从而能够正确地定位端子4-6和接收释放熔丝时产生的力。
位于隔离壁25前端的肋条26在其前端部具有垂直凹槽部分26a(见图4)。所述凹槽部分26a啮合位于盖体2(见图1)的前壁7内表面上的垂直肋34a(见图7)。由此,从盖体2的各水平矩形缝形孔部35突出的各层端子4-6的夹线端部9的位置(排列)得以正确地被确定。盖体2的肋条34a(见图7)设置在各孔部35的左右两侧。
如图1所示,盖体2在纵向部分由上水平壁部分8和前垂直壁部分7构成L形。所述前壁部分7包括第二至第四层的端子4-6的夹线端部9和用于将短片形端子部分15插入其中的孔部35。如图6所示,盖体2的孔部35在宽度方向上逐渐变窄,其从后端至前端成锥形,类似于端子架1的通孔22-24,使得所述夹线端部9和短片形端子部分15能够平滑地插入孔部35中并正确地定位。盖体2的上壁部分8覆盖位于端子架1的通孔22-24的上层和上部分的端子6,从而防止灰尘从外部进入。如图1所示,端子架1在从一边到另一边的三个位置具有定位孔36。盖体2具有一定位突起(图中未示出),其与定位孔36啮合。
图5为示出了从盖体2的前表面看到的熔丝盒7的前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线A-A得到的纵截面图。位于各层端子3-6的下端侧的针形端子部分3c-6c向下突出得比位于端子架1左右两侧的下端面37略低一些。所述电路板(见图1)的上表面抵靠端子架1的下端面37,同时各针形端子部分3c-6c插入到电路板11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中并通过焊接连接。其中一些通孔连接到位于电路板11中间的金属芯层(图中未示出)。另一些通孔连接至位于电路板11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出)。
由电绝缘树脂制成的熔丝架(图中未示出)从盖体2的前侧焊接并锁定到端子架1上,端子3-6的每个夹线端部9突出到熔丝架的每个熔丝接收室中,且熔丝(图中未示出)从前方水平地插入到熔丝接收室中,从而使得每个熔丝的短片端子连接到对应的夹线端部9。熔丝盒布置到电路板11上的排列以及连接器模块的布置(图中未示出)均类似与图8示出的那样。
图7是沿图5中的B-B线得到的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从上面看到的第二层端子4的状态。第三层端子5的垂直板部分5b和第四层端子6的垂直板部分6b的横截面被示出。端子4-6的水平板部分4a-6a被端子架1的隔离壁25和盖体2的前隔离壁34隔离开并相互电绝缘,端子4和5的水平板部分的凹槽13与位于隔离壁25前端的垂直肋条26啮合从而被定位,所述肋条26能够接收熔丝的释放力,位于盖体2的隔离壁34后端的肋条34a与端子架1的肋条26的凹槽部分26a啮合从而实现定位。
第二和第三层端子4和5具有相同节距地平行排列,并且第四层端子6的垂直板部分6b具有不同节距地相互平行排列。如图7中的放大图所示的那样,端子4-6的垂直板部分4b-6b插入到各通孔22-24之间,在通孔22-24的内表面和对应的板部分4b-6b之间具有小的间隙。类似的间隙设置在盖体2的孔部35中。
当使用图3所示的连接带16时,在各层端子3-6组装到图6中的连接带16上时,连接带16从最低层端子3或最高层端子6起依次被切断,随后盖体2组装到端子架1上,也就是,各层端子3-6的夹线端部9插入到盖体2的各孔部35中,从而盖体2的定位突起(图中未示出)与定位孔36(见图1)啮合。通过定位机构的这种啮合,盖体2和端子架1之间就不再需要定位机构。盖体2防止各层端子3-6从端子架1退出。上面描述的将上述连接带16切断以作为组装熔丝盒(亦即电连接块)7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
最低层端子3以与其它层端子4-6的情况相反的方式,从下面被压配并组装到端子架1上。然而,相反,最底层端子3可以用与其它层端子4-6相同的方式被压配并组装到端子架1上。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接收第一层端子的水平板部分的水平壁部分(亦即类似于图4中的附图标记19),以及用于插入第一层端子垂直板部分的通孔(亦即类似于附图标记22)都形成在端子架1的最低层上。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由于最底层端子3用于焊接,其中多个夹线端部9彼此相互链接,因此即使当多个夹线端部9以窄的节距排列且可以通过压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时,固定件12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
因此,由于各层端子4-6插入到端子架1的各通孔22-24中不采用压配合或夹物模压的方法,所以可以使用工人的手将端子4-6组装到端子架1上。当然,使用自动机械进行组装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所示实例中电连接块是用于电连接熔丝的熔丝盒。然而,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熔线或继电器作为电元件的情况,或者,可替代地,匹配连接器可以是代替电元件的连接目标。例如,在包括阴端子的熔线情况下,作为电连接端子,短片端子51可以取代夹线端子9使用,或在包括阳短片端子的继电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类似的夹线端子9。在使用包括阴端子的匹配连接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短片端子。盖体2可以包括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具有与这种继电器、熔线或匹配连接器相应的尺寸和形状。
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用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块,包括:
多个层,每个所述层包括多个弯曲成L形、以直线排列的端子,每个所述端子具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连接至电路板的第二端部;
电绝缘端子架,其包括以阶梯方式排列的接收表面,每个所述接收表面将端子的第一端部放置其上;以及通孔,每个通孔允许端子的第二部分插入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接收表面相邻;以及
盖体,其包括孔部分并连接所述端子架,每个孔部分允许所述端子的第一部分插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连接块,其中所述接收表面被端子架的隔离壁隔开,一肋条横跨所述隔离壁形成在隔离壁的前端部,且端子的第一部分设置有与所述肋条啮合的凹槽或孔。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连接块,其中端子架的通孔和/或盖体的孔部分形成为锥形,从而在端子的插入方向上逐渐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连接块,其中延伸至位于盖体的所述孔部分之间的隔离件的肋条与位于端子架的肋条的前端部处的凹槽部分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连接块,其中在每层的第一端部由连接带连接的情况下,将端子的第一端部组装到端子架上,其中在所述连接带被切断的情况下,盖体被组装到端子架上。
CN2008101910371A 2007-12-21 2008-12-19 电连接块 Active CN101483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29994 2007-12-21
JP2007-329994 2007-12-21
JP2007329994A JP5064996B2 (ja) 2007-12-21 2007-12-21 電気接続ブロ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3285A true CN101483285A (zh) 2009-07-15
CN101483285B CN101483285B (zh) 2011-08-24

Family

ID=4078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10371A Active CN101483285B (zh) 2007-12-21 2008-12-19 电连接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70534B2 (zh)
JP (1) JP5064996B2 (zh)
CN (1) CN101483285B (zh)
DE (1) DE102008063957B4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891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3682767A (zh) * 2012-09-05 2014-03-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7710373A (zh) * 2016-04-06 2018-02-16 太平洋精工株式会社 熔丝单元及制造熔丝单元的方法
CN10996262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维洛西门子新能源汽车法国简式股份公司 电气设备及其壳体元件
CN11113003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5565B2 (ja) * 2010-07-16 2014-07-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基板と端子ブロックとの取付構造
JP5454447B2 (ja) * 2010-10-15 2014-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654323B2 (ja) 2010-11-09 2015-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L字状板端子と絶縁部材との固定構造
JP5723170B2 (ja) * 2011-02-04 2015-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接続部品
JP5806012B2 (ja) * 2011-06-28 2015-1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ブロッ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JP5696691B2 (ja) * 2012-06-20 2015-04-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KR102343999B1 (ko) * 2015-08-27 2021-12-28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JP2018073791A (ja) * 2016-11-04 2018-05-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R3076094B1 (fr) * 2017-12-22 2020-01-10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Element de boitier d’un equipement electrique, en particulier comprenant des pieces magnetiques en ‘u’
JP7074040B2 (ja) * 2018-12-07 2022-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7074041B2 (ja) * 2018-12-07 2022-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6576A (ja) 1988-05-25 1989-11-29 Nippon Ee M P Kk 電気コネクター
JPH0711422Y2 (ja) * 1989-12-25 1995-03-15 山一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Icソケット
CN2277128Y (zh) * 1996-11-29 1998-03-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端子
CN2305774Y (zh) 1997-07-15 1999-01-27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座端子组
CN2501218Y (zh) * 2001-05-23 2002-07-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转接连接器
JP2003031324A (ja) 2001-07-18 2003-01-31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6663422B1 (en) * 2002-01-14 2003-12-16 Ekstrom Industries, Inc. Jaw blades and jaw blade couplers for watthour meter socket adapter
JP4360771B2 (ja) * 2002-01-17 2009-11-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接続端子の基板への取付構造
JP2003308902A (ja) * 2002-04-12 2003-10-31 Omron Corp 電気機器接続ターミナル
JP4077346B2 (ja) * 2003-03-17 2008-04-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バスバー接続構造
JP4201782B2 (ja) * 2004-06-03 2008-12-2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基板実装型電気コネクタ
JP4597659B2 (ja) * 2004-12-24 2010-1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
JP2006269107A (ja) 2005-03-22 2006-10-05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JP2006333583A (ja) * 2005-05-24 2006-12-07 Yazaki Corp 電源ホルダー構造
US7300320B2 (en) * 2006-03-28 2007-11-27 Lite-On Technology Corp. Conductive elastic component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cradle
JP4762784B2 (ja) * 2006-05-18 2011-08-3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ユニット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891A (zh) * 2012-06-20 2014-01-1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3515891B (zh) * 2012-06-20 2016-06-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3682767A (zh) * 2012-09-05 2014-03-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3682767B (zh) * 2012-09-05 2015-12-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07710373A (zh) * 2016-04-06 2018-02-16 太平洋精工株式会社 熔丝单元及制造熔丝单元的方法
CN109962628A (zh) * 2017-12-22 2019-07-02 维洛西门子新能源汽车法国简式股份公司 电气设备及其壳体元件
CN111130037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CN111130037B (zh) * 2018-10-30 2021-09-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63085A1 (en) 2009-06-25
CN101483285B (zh) 2011-08-24
US8070534B2 (en) 2011-12-06
DE102008063957A1 (de) 2009-08-06
DE102008063957B4 (de) 2019-01-10
JP5064996B2 (ja) 2012-10-31
JP2009152108A (ja) 200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3285B (zh) 电连接块
JP5590952B2 (ja) コネクタ付き基板
EP1145914B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EP2224564B1 (en) Junction block
US9780351B2 (en) Wiring module
US5057026A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US7927111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6402530B1 (en) Junction box
EP2077605B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7153145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uning fork terminal
JP4055662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1320868A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5223591B2 (ja) 電気接続箱
US6712623B2 (en) Junction box
US6672883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for a vehicle
US6607115B2 (en) Junction box
CN103151628A (zh) 连接端子
US201801548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20120145436A1 (en) Packaging board
EP3281501B1 (en) Modular pcb housing with grounding clip
EP1577977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1985416A (zh) 互连连接器
US10741964B2 (en) Joint connector with short circuit members shorting selected tabs
CN101599584B (zh) 电连接器
JPH05182700A (ja) 端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