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5770B -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5770B
CN103665770B CN201310675622.XA CN201310675622A CN103665770B CN 103665770 B CN103665770 B CN 103665770B CN 201310675622 A CN201310675622 A CN 201310675622A CN 103665770 B CN103665770 B CN 10366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amine
metallic particles
poly
modified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56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5770A (zh
Inventor
金云霞
肖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6756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5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5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然后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中,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再将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最后固化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混合物,形成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制备出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介电常数高、导热且绝缘的要求,同时金属颗粒表面修饰的聚多巴胺提高了金属颗粒与基体间的粘结力,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

Description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尤其是银与聚合物的复合材料是电子领域常用的一类材料,如导电胶、导热材料、高介电材料等。传统制备过程中,将金属颗粒(如银片等)直接与聚合物单体混合,涂膜成型,固化,银片与部分聚合物间的相容性不是很好,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偏低。其次,以银片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为例,导电填料微米银片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同时当微米银片填充量高于渗流阈值(渗流现象普遍存在于离子填充型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是指当填充粒子达到一定浓度时,体系的某种物理性质发生突变的行为,尤其对于导电粒子填充聚合物,表现更为直观,即当导电粒子的体积分数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其电导率突然陡增,从绝缘体转变为导体,变化幅度达数个数量级,该现象被称为导电渗流现象,相应导电粒子体积分数的临界值称为渗流阈值)时,填料间导电通路形成,可实现高导电率和更高的导热率,但此种方法制备的材料无法满足导热且绝缘的要求;另外当银片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虽然可作为高介电材料使用,但介电损耗通常较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通常在金属颗粒表面修饰一层偶联剂来增加填料与基体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力,或修饰一层绝缘物质以增加绝缘性从而制备绝缘导热材料,或降低介电损耗而制备高介电材料。但目前为止,此方法还难以通过简单工艺精确控制修饰层厚度,进而通过修饰层的厚度调控绝缘性以及基体与填料间的复合及导热,且很难同时提高介电、导热、力学等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使得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能够同时满足介电常数高、导热且绝缘的要求,同时提高金属颗粒与基体间的粘附性,增加材料的剪切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
将由所述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将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混合;
固化由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
现有技术制备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不能同时满足导热和绝缘的要求,而且当金属颗粒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虽然可作为高介电材料使用,但介电损耗通常较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虽然有方法在金属颗粒表面修饰一层偶联剂以提高金属颗粒与基体间的相容性与结合力,或修饰一层绝缘物质以增加绝缘性从而制备导热绝缘材料,或降低介电损耗而制备高介电材料。但目前为止,此方法还难以通过简单工艺精确控制修饰层厚度,进而调控绝缘性以及聚合物与填料间的复合及导热,且很难同时提高介电,导热,力学等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单体多巴胺在碱性有氧或有氧化剂条件下能够形成聚多巴胺的性质,将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与活化液混合,形成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然后再将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固化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因为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聚多巴胺本身为一具有刚性链段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大量共轭双键,因此相对于一般修饰层,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同时由于聚多巴胺含大量亚胺基及酚羟基,也提高了金属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另外由于聚多巴胺本身是绝缘的,因此可降低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此外,本发明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通过控制单体多巴胺溶液的浓度、pH值、与金属颗粒的比例以及整个制备工艺的温度和时间就能够控制聚多巴胺的厚度,进而控制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绝缘性、导热性、剪切强度及介电损耗等性质,工艺简单,容易实现。
优选地,所述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
一般金属颗粒表面会有一层疏水润滑剂,直接加入活化液中,会漂浮在活化液表面,为使初期金属颗粒能很好的分散在活化液中,便于后期制备出比较均匀的混合物,可适量加入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酮类或酰胺类等。
优选地,所述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清洗所述金属颗粒;
过滤并干燥所述清洗后的金属颗粒。
清洗、过滤并干燥是为了清除金属颗粒表面原有的包覆剂,如果包覆剂较少或没有则无需上述步骤。
优选地,在所述活化液的pH值为7~11时,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大气中搅拌所述混合溶液;
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
干燥所述滤饼,得到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在活化液为碱性时,通过在大气中搅拌所述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就能够为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提供有氧环境,利于聚多巴胺的形成。
优选地,在所述pH值为2~11时,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剂;
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
干燥所述滤饼,得到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当活化液为酸性即pH值为2-7时,须加入氧化剂使得多巴胺聚合生成聚多巴胺的反应得以发生。而当活化液为碱性即pH值为7~11时,直接置于空气中多巴胺聚合的反应即可发生,此时也可选择加入氧化剂来控制反应。
优选地,在所述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干燥所述滤饼,形成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滤饼中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过滤,得到经所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
在所述干燥所述滤饼的步骤中,干燥经所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
以上步骤中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过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金属颗粒最表面一层粘附性不强的聚多巴胺,使制备出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质量更优。
优选地,所述活化液为以下任意一种:
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或氨水。
本发明中的活化液种类繁多,可选择范围广泛。
优选地,所述金属颗粒为银或镍的片状、球形或棒状颗粒,本发明中优选银片。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银片。
优选地,所述金属颗粒的尺寸为6~9微米。
本发明中的金属颗粒尺寸从纳米到微米都可以,本发明中优选6~9微米的金属颗粒,因为微米级的颗粒有利于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
优选地,所述单体多巴胺为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
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乙胺、酪氨酸、多巴醌、多巴胺醌、环多巴、环多巴胺、多巴色素、多巴胺色素、半胱氨酰多巴、5,6-二羟基吲哚、真黑素、褐黑素、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本发明中的单体多巴胺可供选择的种类繁多,可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经过乙醇清洗过的银片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的扫描电镜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的拉曼光谱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膜的电容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
将由所述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将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
固化由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
如图1所示为具体流程图。
步骤101:清洗、过滤并干燥金属颗粒。
具体地说,首先清洗所述金属颗粒,然后过滤并干燥上述清洗后的金属颗粒。本步骤中的清洗、过滤并干燥是为了减少金属颗粒表面原有的包覆剂,如果包覆剂较少或没有则无需步骤101。
本实施方式中金属颗粒的尺寸从纳米到微米均可,金属颗粒可以是银或镍的片状、球形或棒状颗粒,本实施方式中优选6~9微米的银片,银片为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常用的金属颗粒,导电导热性能良好,微米级的银片有利于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
接着步骤102: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
上述单体多巴胺在最终混合溶液中的浓度范围在0.1~100毫克/毫升。
本实施方式中的活化液可以为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或氨水中的任意一种,种类繁多,可选择范围广泛。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的活化液的pH值控制在7~11范围内,便于只需空气环境即能使单体多巴胺反应生成聚多巴胺。此外,本步骤中的单体多巴胺为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乙胺、酪氨酸、多巴醌、多巴胺醌、环多巴、环多巴胺、多巴色素、多巴胺色素、半胱氨酰多巴、5,6-二羟基吲哚、真黑素、褐黑素、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本发明中单体多巴胺可供选择的种类繁多,可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
接着步骤103:将由上述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大气中下搅拌2~24小时,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具体地说,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大气中搅拌一段时间,使单体多巴胺在有氧的环境下自聚形成聚多巴胺附着在金属颗粒表面。此时,聚多巴胺在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中所占的质量比在0.01~20%范围内。
接着是过滤上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
接着是在上述滤饼中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过滤,得到经所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清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金属颗粒最表面一层粘附性不强的聚多巴胺。
最后是干燥上述经过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接着步骤104:将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
此步骤中将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金属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0~80%。
最后步骤105:固化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混合物,形成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
加热固化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混合物就形成了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本步骤中,在加热固化之前,还可以将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组成的混合物刮涂在基底上形成薄膜,然后再对薄膜进行加热固化成型。
至此,整个制备过程结束。
现有技术制备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不能同时满足导热和绝缘的要求,而且当金属颗粒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虽然可作为高介电材料使用,但介电损耗通常较大,限制了其应用,目前,虽然有方法在金属颗粒表面修饰一层偶联剂以提高金属颗粒与基体间的相容性与结合力,或修饰一层绝缘物质以增加绝缘性从而制备导热绝缘材料,或降低介电损耗而制备高介电材料。但目前为止,此方法还难以通过简单工艺精确控制修饰层厚度,进而调控绝缘性以及聚合物与填料间的复合及导热,且很难同时提高介电、导热、力学等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单体多巴胺在碱性有氧条件下能够形成聚多巴胺的性质,将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与活化液混合,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然后再将由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固化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因为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聚多巴胺本身为一具有刚性链段的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大量共轭双键,因此相对于一般修饰层,具有更好的导热性能,同时由于聚多巴胺含大量亚胺基及酚羟基,也提高了金属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另外由于聚多巴胺本身是绝缘的,因此可降低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此外,本发明中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直接通过控制单体多巴胺溶液的浓度、pH值、与金属颗粒的比例以及整个制备工艺的温度和时间就能够控制聚多巴胺的厚度,进而控制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绝缘性、导热性、剪切强度及介电损耗等性质,工艺简单,容易实现。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即: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之后,就直接进入步骤103(即: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而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之后,增加了一个步骤,即:在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如图2中的步骤203。加入有机溶剂的目的是为了使金属颗粒在初期能很好的分散在活化液中,利于后期制备出比较均匀的混合物。本实施方式中的有机溶剂可以选择醇类、醚类、酮类或酰胺类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202、204~206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102、103~105完全相同,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活化剂的pH值为7~11,是碱性,所以在步骤204(将由上述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大气中搅拌,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中通过将混合溶液置于大气中搅拌一段时间就可以为混合溶液提供形成聚多巴胺所需的有氧环境。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化液的pH可以为酸性,也可以为碱性,即活化液的pH值在2~11的范围内,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在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氧化剂为混合溶液提供有氧环境的。
当活化液为酸性即pH值为2-7时,须加入氧化剂使得多巴胺聚合生成聚多巴胺的反应得以发生。而当活化液为碱性即pH值为7~11时,直接置于空气中多巴胺聚合的反应即可发生,此时也可选择加入氧化剂来控制反应。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四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1:取2.48克6~9微米的银片,加入乙醇后超声30分钟,然后过滤并干燥。
步骤302:在预先配制好的pH=8.0、浓度为1.2毫克/毫升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中加入单体多巴胺和步骤301中的银片。
上述单体多巴胺在最终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2毫克/毫升。
步骤303:保持上述混合溶液在20摄氏度,置于大气中搅拌5.5小时,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
步骤304:过滤上述混合溶液,加入去离子水,搅拌0.5小时,再过滤并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
图4为除去银片表面原有包覆剂后的扫描电镜图,图5所示为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扫描电镜图。与图4相比,银片表面裸露的沟槽在图5中被覆盖,说明银片表面存在包覆物质。
为了进一步确认聚多巴胺对银片表面的包覆,本文还对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进行了拉曼光谱测试,如图6所示。可见,在1350及1552cm-1出现了聚多巴胺的特征双峰,由此可认定聚多巴胺已成功沉积在银片表面。
步骤305:将步骤304中得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
在此步骤中,还可以加入固化剂、固化促进剂等对后续固化有帮助的物质,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在最终形成的复合材料中的质量比为77%。
步骤306:将步骤305中的混合物刮涂与基底上形成薄膜,或利用模具形成一定的形状。
步骤307:150摄氏度加热上述混合物形成的薄膜60分钟,固化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膜。
在上述薄膜形成以后,将对薄膜的介电常数进行测试。当频率为1兆赫兹时,测得薄膜的介电常数约为30。
另外,本实施方式还在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填充量为77%,薄膜厚度为0.05毫米,且薄膜电容面积为128毫米2的条件下,测试了聚多巴胺修饰的银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薄膜的电容和频率关系,如图7所示。
由图7可见,频率在0.3兆赫兹以下时,电容随着频率的增大急剧减小,频率在0.3兆赫兹到1.5兆赫兹之间时,电容变化相对平缓。
本实施方式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
将由所述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将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或聚合物的单体混合;
固化由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和单体或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形成所述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活化液为以下任意一种: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液、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巴比妥钠盐酸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或氨水;
其中,所述金属颗粒为银或镍的片状、球形或棒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配制好的活化液中加入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清洗所述金属颗粒;
过滤并干燥所述清洗后的金属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液的pH值为7~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大气中搅拌所述混合溶液;
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
干燥所述滤饼,得到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液的pH值为2~11。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由活化液、金属颗粒和单体多巴胺组成的混合溶液置于有氧环境下,形成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剂;
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
干燥所述滤饼,得到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所述混合溶液,得到滤饼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干燥所述滤饼,形成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步骤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在所述滤饼中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过滤,得到经所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
在所述干燥所述滤饼的步骤中,干燥经所述去离子水清洗后的滤饼。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将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与聚合物混合的步骤中,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10~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颗粒的尺寸为6~9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多巴胺为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
3,4-二羟基苯丙氨酸、3,4-二羟基苯乙胺、酪氨酸、多巴醌、多巴胺醌、环多巴、环多巴胺、多巴色素、多巴胺色素、半胱氨酰多巴、5,6-二羟基吲哚、真黑素、褐黑素、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CN201310675622.XA 2013-12-11 2013-12-11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65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622.XA CN103665770B (zh) 2013-12-11 2013-12-11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622.XA CN103665770B (zh) 2013-12-11 2013-12-11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5770A CN103665770A (zh) 2014-03-26
CN103665770B true CN103665770B (zh) 2016-07-06

Family

ID=5030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5622.XA Active CN103665770B (zh) 2013-12-11 2013-12-11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5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455B (zh) * 2014-10-26 2017-04-0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通过多巴胺制备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用聚合物导电微球的方法
RU2611540C2 (ru) * 2014-12-24 2017-02-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аратов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Н.Г. Чернышевского"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композит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на подложке
CN105067687B (zh) * 2015-08-14 2018-11-06 首都师范大学 聚多巴胺-金属离子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40583B (zh) * 2015-12-04 2019-05-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多巴胺类化合物修饰或包裹纳米粒子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1324B (zh) * 2016-03-04 2017-08-2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降低hmx机械感度的制备方法
CN106189012A (zh) * 2016-07-08 2016-12-0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1227A (zh) * 2016-08-18 2016-12-14 安徽省和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高性能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349697A (zh) * 2016-08-18 2017-01-25 安徽省和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玻璃纤维增强型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280470A (zh) * 2016-08-19 2017-01-04 蚌埠市英路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具有防紫外线性能的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317883A (zh) * 2016-08-19 2017-01-11 蚌埠市英路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用抗老化高导热硅橡胶热界面材料以及制备方法
CN106631638B (zh) * 2017-01-06 2018-07-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改善炸药件抗辐照老化的方法
CN106631639B (zh) * 2017-01-06 2019-05-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提高含能材料表面润湿性能和炸药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08284218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江南大学 一种金属基导热绝缘粉末、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285561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江南大学 一种高导热绝缘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285612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江南大学 一种高导热绝缘热固性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285573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江南大学 一种高导热绝缘热塑性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285779A (zh) * 2017-01-09 2018-07-17 江南大学 一种碳基导热绝缘体粉末、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832885B (zh) * 2017-02-16 2020-03-31 四川大学 含聚多巴胺粒子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CN109206849A (zh) * 2017-07-06 2019-01-15 江南大学 一种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8276987B (zh) * 2018-01-30 2020-04-2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CuInZnS/ZnS量子点的增强型电化学发光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8461172B (zh) * 2018-02-22 2020-06-30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导电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87622A (zh) * 2018-03-02 2019-02-2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53995B (zh) * 2019-06-20 2021-07-2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绝缘材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984A (zh) * 2002-10-22 2004-04-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及由其制备的产品
CN101712784A (zh) * 2009-10-29 2010-05-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填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2733A (zh) * 2011-12-29 2012-07-04 扈胜禄 一种具有高储能密度的材料
CN10273203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石墨烯泡沫∕聚合物高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96967A (zh) * 2013-03-21 2013-07-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多巴胺类聚合物/贵金属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87012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材料的介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1984A (zh) * 2002-10-22 2004-04-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法及由其制备的产品
CN101712784A (zh) * 2009-10-29 2010-05-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核壳结构填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32037A (zh) * 2011-04-08 2012-10-1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石墨烯泡沫∕聚合物高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32733A (zh) * 2011-12-29 2012-07-04 扈胜禄 一种具有高储能密度的材料
CN103287012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材料的介质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96967A (zh) * 2013-03-21 2013-07-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多巴胺类聚合物/贵金属纳米粒子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5770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5770B (zh) 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7588700B2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 having carbon nanotube and metal as electrical conductor
TWI530967B (zh) A sheet-like conductive filler, a conductive paste composition, a conductive article, and a sheet-like conductive filler
CN102732146B (zh) 绝缘清漆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绝缘清漆组合物的绝缘线
Zhang et al. Morphologically Controlled Bioinspired Dopamine‐Polypyrrole Nanostructures with Tunable Electrical Properties
KR101133466B1 (ko) 태양전지용 저온 건조형 전극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쇄방법
CN101308710A (zh) 导电材料
CN105968727A (zh)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环氧树脂热界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591462B (zh) 一种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12660B (zh) 一种具有高热导率和高吸波性能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Gong et al. Core‐shell structured Al/PVDF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but low loss and enhanced thermal conductivity
Liu et al. Flexible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 integrated by methanesulfonic acid/polyvinyl acetate hydrogel and Ti3C2Tx
KR101294593B1 (ko) 전도성 접착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36515A (zh) 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
Kasprzak et al. Wearable and Flexible All‐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MXene and Chitin
CN110993149A (zh) 一种金属网格电容式柔性触摸屏用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into et al. Conducting polymer composites of zinc‐filled urea–formaldehyde
EP3333308A1 (en) Insulated coated carbon fib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sulated coated carbon fiber, carbon-fiber-containing composition, and heat-conducting sheet
Katheria et al. Fabrication of 2D nanomaterial reinforced co-continuous binary blend composite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and EMI shielding applications
EP1425759B1 (de) Elektrisch leitfähige teilchen, insbesondere zum einbringen in flüssige medien und verfahren zur deren herstellung
CN114045031A (zh) 一种含经原位表面涂层膨胀石墨的导热绝缘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iang et al. Flexible composites by ionic liquid/silver/graphene in towel‐gourd sponge fibers: Synergistic effect and dual‐b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in X‐band and terahertz‐band
Reading et al. On sample preparation and dielectric breakdown in nanostructured epoxy resins
TWI752350B (zh) 電極形成用樹脂組合物與晶片型電子零件及其製造方法
JP4374831B2 (ja) 導電性ペースト及び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