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4214B -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64214B
CN103664214B CN201210337247.3A CN201210337247A CN103664214B CN 103664214 B CN103664214 B CN 103664214B CN 201210337247 A CN201210337247 A CN 201210337247A CN 103664214 B CN103664214 B CN 1036642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nitride
composite material
preparation
silicon
chemical vap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37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64214A (zh
Inventor
陈照峰
刘勇
朱建勋
李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210337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64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6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4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64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64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的表面采用低压化学气象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2)将沉积氮化硅涂层后的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放置进行5~8次硅溶胶浸渍-烘干工艺;(3)将每一次烘干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放置在600~800℃下烧结处理0.5~1小时;(4)将最后一次烧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本发明工艺过程相对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好,复合材料韧性高,抗热震性能好复合材料孔隙率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透波材料是保护航天器在恶劣环境条件下通讯、制导等一系列正常工作的一种多功能介质材料,在运载火箭、飞船、导弹和返回式卫星等航天飞行器无线电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航天透波材料按其结构件的形式主要分为天线窗和天线罩两大类,其中天线窗位于飞行器的侧面,通常为平板或带弧面的板状,主要用来保护天线窗后面的无线电设备。天线罩位于飞行器的头部,多为锥形或半球形,具有导流、防热、透波、承载等多种功能。氧化物纤维增韧二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抗烧蚀、承载、透波等优良性能的多功能透波天线罩材料。目前,天线罩用连续氧化物纤维增强的多维二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主要制备方法是硅溶胶浸渍法。该法是将纤维预制件在高纯硅溶胶中循环浸渍热解,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根据预制件形状而制备具有多维复杂形状结构。
为满足现代航空航天科技对高马赫数大尺寸天线罩材料的需求,必须保证天线罩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及抗热震性能。氮化硅是一种较好的天线罩候选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很高的热稳定性,而且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能经受6-7马赫飞行条件下的热震。界面是基体与纤维的结合处,两者分子在界面形成原子作用力,作为纤维与基体之间传递载荷的过渡带,硬化和强化依赖于跨越界面的载荷传递,韧性受到裂纹偏转/纤维拔出的影响。界面是陶瓷基体与纤维的“纽带”,是复合材料的“心脏”,具有连接纤维与基体以及把基体的应力传递到纤维上的作用,其结构直接影响着复合材料的性能。部分纤维增强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虽然已经大幅度提高其韧性,但是在高马赫数下使用仍然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操作过程:
(1)在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的表面采用低压化学气象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5~10um的氮化硅涂层;
(2)将沉积氮化硅涂层后的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放置进行5~8次硅溶胶浸渍-烘干工艺;
(3)将每一次烘干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放置在600~800℃下烧结处理0.5~1小时;
(4)将最后一次烧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厚度为20~40um。
其中: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以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以氢气为载气,以氩气为稀释气体,沉积温度为750~800℃。
氧化物纤维或纤维预制件可选用氧化物玻璃纤维和氧化物陶瓷纤维,尤其是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氧化铝纤维,莫来石纤维。
硅溶胶浸渍所使用的硅溶胶浓度为15~35%,浸渍过程为将浸渍罐中气压抽至负压,利用负压将硅溶胶吸入浸渍罐,当硅溶胶完全覆盖纤维后,增加浸渍罐压力至2~5MPa,保持此压力5~10分钟,之后利用气压将多余硅溶胶排出,从浸渍罐中取出预制件,放置在烘箱中准备进行热处理工艺。
烘干工艺是从室温升至90~110℃,升温速率为1~2℃每分钟,然后在90~110℃保温60-90分钟,然后使得温度升至180~200℃,升温速率为2~3℃每分钟,然后在150~200℃保温1~2小时。
本发明中主要优点是:(1)工艺过程相对简单,易操作,重复性好;(2)复合材料韧性高,抗热震性能好;(3)复合材料孔隙率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1
(1)在3维石英纤维预制件的表面采用低压化学气象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5um的氮化硅涂层,沉积温度为750℃,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以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以氢气为载气,以氩气为稀释气体;
(2)将沉积氮化硅涂层后的石英纤维进行6次硅溶胶浸渍-烘干工艺,其中硅溶胶浸渍工艺中硅溶胶浸渍所使用的硅溶胶浓度为25%,浸渍过程为将浸渍罐中气压抽至负压,利用负压将硅溶胶吸入浸渍罐,当硅溶胶完全覆盖纤维后,增加浸渍罐压力至3MPa,保持此压力5分钟,之后利用气压将多余硅溶胶排出,从浸渍罐中取出预制件,放置在烘箱中准备进行热处理工艺,烘干工艺是从室温升至100℃,升温速率为1℃每分钟,然后在100℃保温60分钟,然后使得温度升至180℃,升温速率为2℃每分钟,然后在180℃保温2小时;
(3)将每一次烘干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放置在750℃下烧结处理1小时;
(4)将第6次烧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厚度为20um,沉积温度为800℃,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以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以氢气为载气,以氩气为稀释气体。
实施例2
(1)在3维氧化铝纤维预制件的表面采用低压化学气象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8um的氮化硅涂层,沉积温度为800℃,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以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以氢气为载气,以氩气为稀释气体;
(2)将沉积氮化硅涂层后的石英纤维进行8次硅溶胶浸渍-烘干工艺,其中硅溶胶浸渍工艺中硅溶胶浸渍所使用的硅溶胶浓度为30%,浸渍过程为将浸渍罐中气压抽至负压,利用负压将硅溶胶吸入浸渍罐,当硅溶胶完全覆盖纤维后,增加浸渍罐压力至4MPa,保持此压力5分钟,之后利用气压将多余硅溶胶排出,从浸渍罐中取出预制件,放置在烘箱中准备进行热处理工艺,烘干工艺是从室温升至110℃,升温速率为2℃每分钟,然后在110℃保温60分钟,然后使得温度升至200℃,升温速率为2℃每分钟,然后在200℃保温2小时;
(3)将每一次烘干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放置在800℃下烧结处理1小时;
(4)将第8次烧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厚度为35um,沉积温度为800℃,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以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以氢气为载气,以氩气为稀释气体。

Claims (1)

1.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
(1)在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的表面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5-10um的氮化硅涂层作为界面,四氯化硅和氨气为先驱体,氢气为载气,氩气为稀释气体,沉积温度为750-800℃;
(2)将沉积氮化硅涂层后的氧化物纤维或者纤维预制件放置进行5-8次硅溶胶浸渍-烘干,烘干是从室温升至90-110℃,升温速率为1-2℃每分钟,然后在90-110℃保温60-90分钟,升温至180-200℃,升温速率为2-3℃每分钟,保温1-2小时;
(3)将每一次烘干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放置在600-800℃下烧结处理0.5-1小时;
(4)将最后一次烧结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一层氮化硅涂层,厚度为20-40um。
CN201210337247.3A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64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7247.3A CN103664214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37247.3A CN103664214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4214A CN103664214A (zh) 2014-03-26
CN103664214B true CN103664214B (zh) 2015-07-08

Family

ID=5030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37247.3A Active CN103664214B (zh) 2012-09-13 2012-09-13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642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7760B (zh) * 2016-05-13 2019-02-15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双基体复合陶瓷天线罩罩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6984B (zh) * 2018-06-28 2021-06-22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浸渍方法
CN109704781B (zh) * 2018-12-28 2021-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氮化硅纳米带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7355B (zh) * 2021-07-28 2023-09-0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纤维表面Si3N4纳米网络复合界面相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055A (zh) * 2005-10-27 2006-06-28 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纤维织物增强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26A (zh) * 2008-03-03 2008-08-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氮化硅透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32323A (zh) * 2011-09-15 2012-05-02 济南大学 一种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055A (zh) * 2005-10-27 2006-06-28 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无机纤维织物增强陶瓷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39826A (zh) * 2008-03-03 2008-08-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氮化硅透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32323A (zh) * 2011-09-15 2012-05-02 济南大学 一种透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64214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6742B (zh) 含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莫来石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383B (zh) 一种纤维增强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214B (zh) 一种含氮化硅界面的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26341B (zh) 一种含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织物增强SiO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412B (zh) 一种层叠结构C/C-SiC-ZrB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99209B (zh) 连续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70371A (zh) 一种提高氧化物纤维增韧二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均匀致密性的制备方法
CN104261850B (zh) 一种耐高温透波氮化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344B (zh) 硅酸铝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86961B (zh) 一种耐高温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及制备方法
CN102659442B (zh) 一种氧化物纤维增韧二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间隙型界面的制备方法
CN106966703B (zh) 含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6556B (zh) 一种超轻质隔热耐冲刷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EP3252278B1 (en) High temperature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matrix
CN108840694B (zh) 一种透波型Si3N4f/Si3N4复合材料表面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8892521A (zh) 一种含硅硼氮界面的透波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86810B (zh) 一种预应力陶瓷基雷达天线罩/天线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526973B (zh) 一种具有双界面相的透波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6470A (zh) 一种碳纤维抗氧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346B (zh) 一种含界面相的氧化铝纤维织物增强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0488A (zh) 一种耐高温透波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555A (zh) 一种含自增韧基体、连续纤维增强的热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6343B (zh) 含界面相的硅酸铝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55924B (zh) 一种具有频率选择结构的纤维增强陶瓷基透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892013B (zh) 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